環保教師
科學課是新課程體系中橫跨學科最多(物理、化學、生物、天文、自然地理)、最受社會關注的一門綜合課程,也是一門滲透環保教育的重要學科.因為現行的小學科學教材中更多地體現了環保教育的內容,二者之間的天然聯系,使得科學教育工作者在教育過程中滲透環保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性.
一、多層次挖掘科學教材中環境教育的滲透點
滲透點可以是知識方面的,也可以是技能、價值觀、情感態度等方面的.一個科學課教師要善於充分挖掘科學課程與環境教育之間緊密聯系的一切因素.教科書的編排中主要選擇了兩大層次:一是保護環境不受污染.如《家鄉的水資源》、《空氣和我們》、《空氣的污染和保護》等知識.二是保持生態平衡.如《食物鏈》、《我國珍稀動植物》等知識.對於比較簡單的水體污染、空氣污染的知識,教材強調從實地調查入手,如讓學生調查一下自己家的窗檯上一天之內落下的灰塵,這些灰塵顆粒的主要成分是什麼;家的附近有哪些工廠等.讓學生在調查中獲得知識,從而了解到水體和空氣被污染的現狀及其原因,從而制定出保護環境的相應措施.對於比較復雜的關於生態平衡的知識,則應從了解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入手.如教師和學生一起探討蚯蚓的生存環境、黃豆發芽所需要的環境因素等,最後得出結論:任何生物之間都必須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之中.接著,再討論失去這種環境後生物會怎樣.為了認識生物和生物之間的關系,教材先安排學生認識生物間的食物聯系,然後再認識生物間的其他關系.為了認識人和生物之間的依存關系,教師可先介紹破壞森林群落環境將產生的後果,然後再了解破壞其他環境帶來的後果,從而使學生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二、多渠道落實科學教學中環境教育的集合點
在科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採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1.討論.
討論是小學科學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著一個中心問題,各自依據自己的感知和水平發表看法,從而進行相互學習的一種方式.通過討論,學生可以相互啟發,相互補充,集思廣益,共同提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使認知水平得到提高.比如在教學《空氣的污染和保護》一課時,就提出了這樣的中心問題:空氣的污染主要來自哪些方面?圍繞這一問題,學生們開始激烈地討論起來,有的說來自汽車的尾氣,有的說來自家庭的生活廢氣,有的說來自工廠的煙囪,這時教師進一步提出:「在這諸多的現象當中,哪些是我們小學生可以制止的呢?」學生們踴躍發言:「我們可以動員我們的家長不吸煙,盡量少騎機動車,盡量用煤氣做飯……」這樣的激烈討論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環保教育.2.考察.
考察活動是指教師要把學生帶出去,在大自然中接受教育,像科學家那樣,親自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綜合使用觀察、實驗、調查等收集事實資料的方法,進行認知活動.如帶領學生考察學校附近的水域情況,當觀察到河面上有許多漂浮物、水色變黑、水質變臭時,學生自然會深思:「長此以往,將會怎樣?二這對學生的終生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3.放映.
放映活動是教師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將一些聲、光、色俱全的環保信息生動形象地展現給學生的一種教育形式.運用多媒體技術還可以再現一些生活中不常見到的特例,或者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事例,讓學生親眼目睹,就更能說明問題,更有說服力,可收到化古為今、化遠為近、化靜為動、化小為大的效果.如《食物鏈》這課,可利用錄像等媒體,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理解食物鏈和食物網的基本概念,使學生清醒地認識到動、植物之間極其復雜的聯系,其中包括極為重要的食物聯系,若一條食物鏈中任何一個環節受到損害,就會產生連鎖反應,使整條食物鏈甚至整個食物網都受到損害,最終導致生態平衡受到破壞,危及人類的生活和生存.4.上網.
網路是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一個新陣地.學生樂意在資源豐富的網上沖浪,以便能迅速而准確地搜索到關於環境問題的資料、鮮活的圖片和動畫.上文所提到的討論、考察等都離不開網路信息的支持.正是學生在網路上獲得大量有關環境的資料才使得他們的討論有章可循、有話可說.同時藉助網路,指導學生們把環境考察後撰寫的報告公開發表,以便結交更多的環境保護愛好者,更大范圍地宣傳環境保護教育,形成環境保護的合力.
三、全方位開發課外活動中環保教育的拓展點
1.結合課堂教學,開展環保綜合實踐活動.
開展環保綜合實踐活動可以起到很好地鞏固課堂教學的效果.首先它具有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作用,有利於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其次可以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良好學習動機和志向;再者,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愛好的發展.例如,針對當今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我們進行了抗污染植物的研究.學生可利用現代先進的信息技術,在網上查找資料,制訂方案,著手進行實驗研究.
2.結合科普活動,進行環保教育.
社會是個大學校,我們要在社會這個大學校中讓學生得到更多有關環境保護的教育.例如每年植樹節,每年四月份的愛鳥周活動,每年的環境日活動,每年九月份的科普宣傳周活動等,科學教師都應該好好利用這些契機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的滲透教育.
3.發動學生向家長宣傳環保知識.
學生的力量是不可小看的.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家庭中也發揮自身的作用,讓他們成為環境保護的小小宣傳員,向其父母、親戚、朋友進行環境保護的宣傳,同時讓自己在宣傳中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例如,我們組織學生參加鎮黨委、政府召開的「創建文明衛生村鎮」動員大會,讓學生聽取報告,參加「村鎮文明衛生現狀調查活動」.學生走訪、拍照、舉辦展覽、召開報告會、排練節目、進行廣播宣傳,通過「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既教育了學生;又教育了家長和學生的鄰居,推動了「文明衛生村鎮」的創建工作,受到社會的好評.
4.組織學生參加環保公益活動.
我們的居住區都是以社區的形式存在的,我們應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社區的公益環境保護活動.比如:組織學生參加「再見垃圾」、「吸煙有害健康,建議大家不要吸煙」等活動.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動員我們的學生盡一切可能,關注我們生存的環境,關注我們的未來!
『貳』 教師綠色環保心得
省水 省電 多蔬食 步行騎車 少開車
一天五善 幸福美滿 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個干凈的地球!
{從家裡開始,大家一起來做資源分類吧。清靜在源頭!}
分類十指口訣:『瓶(飲料瓶) 瓶(玻璃瓶) 罐(鋁罐) 罐(鐵罐) 紙電 1(衣)3(3C電子產品)5(五金)7(其他)』
環保5R:
Refuse(不用)不合環保的產品要拒絕
Rece(少用)垃圾減量最重要
Reuse(再利用)重復使用花費少
Repair(維修)常常維修樣樣寶
Reycle(回收)資源回收樂陶陶
環保5R要做好哦
{垃圾變黃金 黃金變愛心 愛心化清流 清流繞全球}
今天你素食了嗎?
你知道嗎?
畜牧業的甲烷排放已經是地球升溫的最大因素了哦
而且畜牧業要消耗更多的水資源和運輸使用的能源哦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叄』 當一名教師好還是進環保局好哪個工資高福利好
肯定是進環保局好啦,公務員哦!教師只是公務員的待遇,獎金是無法比的。做中學教師每年大概十萬左右,環保局起碼多一倍,有些職位更厲害,你懂得。
『肆』 怎樣提高在職教師的環保素質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固然最終要依靠教師自身的努力,但學校管理者必須高度重視如何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工作。本文將圍繞這個問題,做粗淺探討,以拋磚引玉。 一、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意義 現代教育對教師綜合素質的要求,應有如下幾個方面: 1、教師應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 傳道之者必須聞道在先。教師只有具備了高尚的職業道德,才能將自己的思想、道德、人格、情操、責任感及獻身精神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教育過程中,影響著學生的品德、人格的發展。 2、教師應具備現代教育思想 現代教育思想的基本觀點是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主張以教師為主導和以學生為主體的辯證統一。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人的發展也是有差異的,教育的成功就在於培養學生會做人、會生存、會求知、會適應、會創造,使每個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3、教師應掌握現代教育技術 教育技術是人類在教育活動中所採用的一切技術手段和方法的總和。在現代化教學理論指導下的電化教學,是根據教育理論,運用現代教育媒體,並與傳統教育媒體恰當結合,有目的地傳遞教育信息,充分發揮多種感官的功能,以實現最優化的教育活動,不僅可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而且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這將有利於學生智力的開發與能力的培養,同時,也促使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利用電教過程開展個性化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從而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 4、教師應不斷提高知識水平和文化修養。 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知識和多方面文化修養。首先,教師必須精通所授學科的基礎知識,熟悉學科的基本框架和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資之深,才能取之左右而逢其源。」其二教師還必須具備強烈的求知慾,為自己注入新的營養,汲取新的力量,才能不斷充實,完善自己,教師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精湛的專業技能,才能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5、教師應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 創新是實施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旨在培養創造性人才的教育。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應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勇於探索的積極性,執著的追求和百折不饒的精神;而要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就必須樹立科學精神,不斷吸收、理解運用創新教育的理論、教育教學的專業知識,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和科學加工,並進行創造性勞動,使自己具有廣博的知識和靈活,流暢的思維,不斷產生新的聯想,新的見解,新的創造。 二、當前教師綜合素質存在的不足: 與現代教育向教師提出的新要求相比,當前教師的綜合素質存在什麼問題呢?一言以蔽之,整體綜合素質不高。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這些年來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不得不說是主要原因。 1、師德修養不夠。在廣大教師隊伍中有一些人,沒有事業心或是對工作採取放任馬虎的態度。平時要求自己不嚴,自由散漫為所欲為,就教師應具有的師德而言,是不相稱的。他們不但不像雕塑家那樣精心做藝反而把學生給帶壞了,並且還叫嚷工作太辛苦要報酬,利用職務之便向家長索禮;也有的教師視本職工作為副業,一心搞有償家教、炒股票等,所以加強教師道德修養非常必要,應首先要求教師愛事業,應該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培養成關心社會關心他人的人。 2、教育目的不明。在應試教育思潮影響下,過去多數教師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少數尖子學生能夠升學,只要升學率高,學校就成了「名校」,教師也就成了「名師」,而不問那些多數不能升學的學生的素質是否符合國家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的要求,更不問那些能升學的學生是否具有全面發展的素質。在這種人才觀的影響下,教師的教育情感,教育價值觀和教育行為方式就會發生扭曲。不徹底轉變這種觀念,也是根本不能全面培養出創新型人才的。3、教育方向不準。在應試教育思潮影響下,社會、學校、教師都只盯住那些升學有望的學生,這就造成了重少數尖子學生,輕多數一般學生;重智育,輕德育、體育;重知識傳授,輕實踐能力培養;重統考科目,輕非統考科目的畸形教育現象。老師質量觀的核心就是高分率、「上線率」的多少。在這種質量觀下,學生的道德水準下降,青少年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學生體質下降,近視率逐年上升;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很低,經不住一點兒的挫折和失敗。顯然,不徹底清除這種有害的質量觀,也就不能全面推行素質教育。 4、教育效能不足。在應試教育思潮影響下,多數教師知識觀也是陳舊的。他們以能掌握應付統考的知識和辦法為榮耀,教授的知識是幾十年或幾十年一貫制,沒有多少變化。許多知識已經陳舊,與飛速發展的社會實踐相脫節,學生學了它們,走上社會排不上多大用場是常事。因此,教師們不轉變這種以應考為中心的知識觀,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素質教育。 三、學校管理者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主要措施當我們認清了學校管理者提高在職教師綜合素質的意義,且對教師綜合素質的不足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後,我認為,學校管理者要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必須緊緊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一) 「以人為本」是前提 「以人為本」的哲學理念,引入學校管理,就是注重用事業凝聚人、用待遇留住人,用真情打動人、用機制發展人,使每個人都能在自身條件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參與學校的教育改革和發展,並以追求師生的最優發展為管理的歸宿,最終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最主要的是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讓教師有歸宿感,有凝聚力
『伍』 教師能在什麼方面對環保作出貢獻
90 後青年教師陳瑩麗與全國教師楷模錢易一樣,就是從教者的最美精神,」教師的一生就是教書育人的一生,那麼教書育人則燃起了民族的希望;如果說教師楷模為祖國花朵點亮人生的明燈,教師楷模錢易從事教育事業已滿一個甲子,她是學者錢穆的女兒。
這就是教師楷模的最美精神,在持續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里,同時也全社會積極倡導愛崗敬業、忠誠為民、誠信友善的核心價值觀提供典範,其對環保事業發展的決心、信心、耐心、真心從未動搖, 桃李雖不言,教育者靠的就是心中對育人事業的堅定信仰,但今天我們更要注重大力弘揚優秀教師的崇高風范,但她卻從不希望自己被父親的光環庇佑, 如果說科教興國是國家必備的戰略,雖然可能一生中都沒有辦法看到目標實現,自從一腳踏入這個領域,人沒有一點精神,年紀最長的 2017 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什麼樣的教師才是最美教師?陳瑩麗的答案是像蠟燭一樣奉獻教育事業,為我國環保事業和環保人才培養做出了厚厚一沓的貢獻。
所以傳道授惑解難也,用堅強、樂觀在短暫而美麗的年華栽下了高大挺拔的師德之樹,正是所有青年值得學習的地方,讓師德師風中綻放的最美精神助推全體人民的共同理想從課堂走向家庭,耄耋之年還為她摯愛一生的環保事業奔忙不停,在清華大學教了近 60 年的書,有點像堂吉訶德,走出一條為人民敬仰、令時代謳歌的擔當之路,全國教師楷模錢易彰顯了一位師者的平凡與偉大,教師自身的工作生活保障如何變化。
那麼優秀的師德師風則鑄造了整個社會正能量的學校,在每一個人里中播種文明之花,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鄉村教師陳瑩麗,(孫亦男) ,錢易親歷新中國誕生以來的每一個時期,何以做出一點成績?十年樹木,都用全心全意的愛與奉獻這一最美師德,」錢易的這句話恰恰概括了她本人的卓越品格。
『陸』 環保中教師起什麼作用
一、通過教師自身行為潛移默化影響學生
社會學習具有模仿性強和易受暗示的特點,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他們。因此,要培養學生對自然環境的興趣,教師本身就必須對它們充滿感情,這對學生的影響是相當重要的。
二、在各種活動中培養學生對環境的興趣
在組織各種有趣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興趣,應該說是一個有意識的興趣培養。學生好動,精力旺盛。通過自己親自動手,摸摸、弄弄、學學、做做,興趣才會由此而生。
三、在一日活動中滲透環保意識的培養。
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入手;一種良好的習慣養成一朝一夕的事情,他們正處於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因此,注重在日常生活點滴中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習慣。
四、多開展環保實踐活動,使環保成為習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環保習慣的形成,也不是一日之功。根據學生一日生活的內容,提出「五學會,五不」的要求,既學會正確用餐,不掉飯粒;學會垃圾的回收和分類,不隨地亂扔垃圾;學會主動入廁。不隨便大小便;學會走路輕,做事輕,說話輕,不大聲喧嘩;學會開小水,節約用水,隨手關水龍頭,不浪費水的好習慣。天長地久,教師堅持貫徹下來,幼兒由不自覺到逐漸轉化為自覺行為,也是進行環保教育的最終目的。
總之,保護環境,教育為本,從小樹立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我們生存的地球會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一起為保護人類共存的唯一的地球環境而共同努力。
『柒』 誰能提供一些致力於環保活動的教師
肖齊平
民間環保人士肖齊平,是井岡山師范學院附屬中學的一名普通教師。他出生在贛江邊,喝著贛江水長大,懷著對贛江的感激之情,肖齊平想把贛江最美的景色記錄下來。
然而,在拍攝的過程中,一些鏡頭讓他「心如刀絞」:2003年,他在拍攝一組贛江沿岸的古塔照片時,發現不少工廠直接將污水排入贛江,令人觸目驚心。從那時起,肖齊平便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他利用寒暑假,騎著摩托車走訪10多個縣(區),用手中的相機記錄贛江的變化,4年多來從未間斷。
在肖齊平的不懈努力下,一批「涉污」企業得以關停、整頓。他也因此獲得了中國青年豐田環境保護獎,成為一名著名的民間環保志願者。
徐大鵬
徐大鵬,男,63歲,原武漢市江漢區教育局科技電教站專職科普環境教研員,現「自然之友」武漢小組負責人,北京「自然之友」理事,香港「地球之友」榮譽會員,湖北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理事,湖北省地質學會科普委員會副秘書長,武漢市第二屆環保大使。
此外還有鄭鳳英(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海洋學院,山東威海)、詹老師(廣鐵一中地理老師,在校一直組織學生開展關注社會的各項活動)
『捌』 環保局和小學教師哪個好
如果進環保局是公務員身份的話,肯定首先!!但如果只是合同工的話,你要想清楚了,可能要熬好幾年才有機會轉公務員,要是有人憑關系什麼的截胡,等一輩子都有可能。
『玖』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高學歷、雙師型教師隊伍。現有教師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19人,其中專、兼職教師475人,具有教授專業技術職務的17人,副教授及以上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140多人,229人具有「雙師素質」,占專任教師的70%。有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專業帶頭人6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學院以環保職教集團為依託,構建了穩定的兼職教師資源庫,還有一批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級(省級)科研院所研究員、大型企業高管人才組成的客座教授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