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類結構化面試
教師結構化面試一般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自我認知
自我認知類的題目主要就考察考生對自身的認識,報考自身的性格、優缺點、座右銘、最愛看的著作以及人生經歷等。比如,請問你報考教師這個崗位的優勢和劣勢分別是什麼?(浙江蕭山考題)。學生心目當中的酷老師是什麼樣的?(山東青島考題)。這類題目主要考察的是人職的匹配性。出現這類題目的時候,大家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就題目內容說的時候,和教師這個職業聯系起來,把自己定位成一個老師,從教師的角度去作答,這樣才能答的更有效。
人際溝通
作為教師,不僅要和同事打交道,還要和學生、家長以及領導處理好關系。人際溝通類的題往往有一下兩種情況:一是給考生設定一個障礙情境,如在人際溝通中遇到了阻礙,被領導或同事誤解等,問考生會怎麼解決;二是不會有假定的障礙情境,而是直接提問,如「怎麼跟不同類型的家長打好交道?」等。對於這一模塊的題,考生應注意本著「陽光思維」的原則,也就是不要把人想像的太壞。並且,在和不同的群體溝通交流時,應該本著不同的態度和原則。如面對領導,應該是「虛心、尊重」的態度,並且相信大多數情況下「領導都是對的,即使不是對的,也是因為沒有了解情況」;而面對同事則應該本著「尊重、理解和合作」的原則;對家長應該「熱情、理解、尊重」,並且家長的要求一定要解決;對學生應該本著「關心、多寬容、多鼓勵、多信任、多尊重和多理解」等原則。
組織管理
作為一名新教師,一般來說都會要擔任班主任工作,這就涉及到了如何組織和管理里班集體以及召開家長會或是主題班會等,而很多時候,學校也會把一些活動交給老師來組織,如讓你組織一次有300個學生的春遊活動(浙江湖州),組織一次「最美麗女教師」的評選(山東青島)等,考生的作答就可以直接折射出考生思維的全面性和是否具備相關經驗。
應急應變
教學環境是復雜的,教師面對的學生是復雜的,所以一位教師要面對很多突發事件,尤其是一些課堂的突發事件。比如說,在你組織一個校外活動中,有學生突然昏倒了,你會怎麼辦?或者是在你上課的時候,有學生故意諷刺你,你會怎麼辦(山東青島)?這就要求考生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然後設身處地的去想一想,如果遇到這樣的場景,會有哪些反應。這類題主要考察的就是考生思維的全面性、反應的迅速性以及處理問題時的輕重緩急。
綜合分析
這類題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熱點類,既有社會熱點,又有教育熱點。在教師招聘考生中,往往是和教育熱點結合在一起,如「對於現在部分學生放棄高考的現象怎麼看(山東黃島)」?「針對部分高校大學畢業生論文抄襲現象怎麼看」?「古代有孟母三遷,現在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上學,紛紛搬學區房的現象你怎麼看」?等等;綜合分析類的第二種題是觀點類,給出考生一些名言警句,或當下的流行觀點,問考生是如何看待或理解的。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你怎麼理解」?「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觀點你贊同嗎」?這類題主要考察的就是考生的綜合以及分析能力。
教育理論或專業相關
這類題主要是考察考生的專業基礎和教育理論的實際應用能力。如「作為應用老師,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語文老師如何用好讀書指導法」?「從古到今,跳遠共經歷了跳法,都有哪幾個步驟」?
㈡ 教師招聘中什麼是結構化面試
教師結構化面試一般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自我認知
自我認知類的題目主要就考察考生對自身的認識,報考自身的性格、優缺點、座右銘、最愛看的著作以及人生經歷等。
人際溝通
作為教師,不僅要和同事打交道,還要和學生、家長以及領導處理好關系。
組織管理
作為一名新教師,一般來說都會要擔任班主任工作,這就涉及到了如何組織和管理里班集體以及召開家長會或是主題班會等
應急應變
教學環境是復雜的,教師面對的學生是復雜的,所以一位教師要面對很多突發事件,尤其是一些課堂的突發事件。
綜合分析
這類題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熱點類,既有社會熱點,又有教育熱點。在教師招聘考生中,往往是和教育熱點結合在一起
教育理論或專業相關
這類題主要是考察考生的專業基礎和教育理論的實際應用能力。
㈢ 教師結構化面試是怎麼回事啊
教師結構化面試一般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 自我認知
自我認知類的題目主要就考察考生對自身的認識,報考自身的性格、優缺點、座右銘、最愛看的著作以及人生經歷等。比如,請問你報考教師這個崗位的優勢和劣勢分別是什麼?(浙江蕭山考題)。學生心目當中的酷老師是什麼樣的?(山東青島考題)。這類題目主要考察的是人職的匹配性。出現這類題目的時候,大家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就題目內容說的時候,和教師這個職業聯系起來,把自己定位成一個老師,從教師的角度去作答,這樣才能答的更有效。
2、人際溝通
作為教師,不僅要和同事打交道,還要和學生、家長以及領導處理好關系。人際溝通類的題往往有一下兩種情況:一是給考生設定一個障礙情境,如在人際溝通中遇到了阻礙,被領導或同事誤解等,問考生會怎麼解決;二是不會有假定的障礙情境,而是直接提問,如「怎麼跟不同類型的家長打好交道?」等。對於這一模塊的題,考生應注意本著「陽光思維」的原則,也就是不要把人想像的太壞。並且,在和不同的群體溝通交流時,應該本著不同的態度和原則。如面對領導,應該是「虛心、尊重」的態度,並且相信大多數情況下「領導都是對的,即使不是對的,也是因為沒有了解情況」;而面對同事則應該本著「尊重、理解和合作」的原則;對家長應該「熱情、理解、尊重」,並且家長的要求一定要解決;對學生應該本著「關心、多寬容、多鼓勵、多信任、多尊重和多理解」等原則。
3、 組織管理
作為一名新教師,一般來說都會要擔任班主任工作,這就涉及到了如何組織和管理里班集體以及召開家長會或是主題班會等,而很多時候,學校也會把一些活動交給老師來組織,如讓你組織一次有300個學生的春遊活動(浙江湖州),組織一次「最美麗女教師」的評選(山東青島)等,考生的作答就可以直接折射出考生思維的全面性和是否具備相關經驗。
4、應急應變
教學環境是復雜的,教師面對的學生是復雜的,所以一位教師要面對很多突發事件,尤其是一些課堂的突發事件。比如說,在你組織一個校外活動中,有學生突然昏倒了,你會怎麼辦?或者是在你上課的時候,有學生故意諷刺你,你會怎麼辦(山東青島)?這就要求考生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然後設身處地的去想一想,如果遇到這樣的場景,會有哪些反應。這類題主要考察的就是考生思維的全面性、反應的迅速性以及處理問題時的輕重緩急。
5、綜合分析
這類題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熱點類,既有社會熱點,又有教育熱點。在教師招聘考生中,往往是和教育熱點結合在一起,如「對於現在部分學生放棄高考的現象怎麼看(山東黃島)」?「針對部分高校大學畢業生論文抄襲現象怎麼看」?「古代有孟母三遷,現在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上學,紛紛搬學區房的現象你怎麼看」?等等;綜合分析類的第二種題是觀點類,給出考生一些名言警句,或當下的流行觀點,問考生是如何看待或理解的。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你怎麼理解」?「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觀點你贊同嗎」?這類題主要考察的就是考生的綜合以及分析能力。
6、教育理論或專業相關
這類題主要是考察考生的專業基礎和教育理論的實際應用能力。如「作為應用老師,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語文老師如何用好讀書指導法」?「從古到今,跳遠共經歷了跳法,都有哪幾個步驟」?
㈣ 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都考什麼
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考的類似於公務員面試,有固定的問題,很多關於學校工作會遇到的事情和教育問題的闡述。根據全國各地的面試方式來看,教師招聘結構化通常有10分鍾面試和15分鍾面試兩種,10分鍾回答兩道題目,15分鍾回答三道題目。根據題目的內容來看,大多數都是圍繞教師相關知識進行考察,如「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是什麼?」「班上有學生早戀,作為班主任你改如何處理?」「當下很多家中都熱衷於學生進行課外補課,你怎麼看」等。這些問題都是以「是什麼」「怎麼看」「怎麼辦」的方式進行提問的。
結構化面試是一種對測評要素、面試試題、實施程序、評分標准、考官組成等方面按要求進行規范性設計的面試方法。考官按照預先設定好的試題對每個應試者進行相同的提問,並根據應試者的回答和行為表現,對其相關能力和個性特徵給出相應的評價。
(4)教師類結構化面試擴展閱讀:
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如何備考:
在備課結構化上,課分為兩步備課的方式,一步是學會理論,會答結構化問題,第二部是外在表現力練習,能答結構化問題。
首先在結構化理論上,在答題前考生應該多看題,歸納出相關考點和答題方法。根據結構化的三種問題方式,我們把「是什麼」的問題歸納為職業認知類問題,把「怎麼看」的問題歸納為綜合分析類問題,把「怎麼辦」的問題歸納為問題解決類問題。這三類問題基本囊括了教招結構化的所有題型,且有備考重心有很多的不同。
第一,對於職業認知內容問題,主要是圍繞教師的職業理解和個人信息等方面進行提問,例如「什麼是四有教師?」「你最喜歡的一個教育學家是誰?」等。對於這一類問其實難度不大,關鍵點在於備課時你是否提前知道這些題目並進行了准備。一般來講,這類問題的精華題目不會超過30道題,只要我們能提前把握著30道題,那面試時自然十分簡單。
第二,對於綜合分析類問題,往往會展示一個教育事件或一種教育現象,考生圍繞這個事件或現象發表看法,由於這類問題較多,所有簡單的准備是不夠的,關鍵在於能歸納出回答這類問題的思路,根據思路進行分析答題。
第三,對於問題解決類問題,這類問題通常包括教師相關的教育實踐、應急應變、人際關系、活動組織等問題,這些問題也比較多,這類問題主要考察考生的處理事件的能力,更注重的是考生解決問題德方法,所以在備課時可以歸納出各種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㈤ 教師招聘:結構化面試技巧有哪些
教師招聘裡面部分地區會考查結構化這部分的內容,那麼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什麼叫做結構化,結構化包括職業認知、保教實踐、以及綜合分析這些內容。
例如,職業認知里經常出的有:請你進行一個自我介紹、請你說一下你對幼兒園教師這個職業有什麼樣的認識。
在保教實踐裡面,也有這樣的考題。例如:幼兒園的小朋友經常會有入園焦慮症,你會有什麼樣的解決對策,或者有的小朋友只吃肉不吃菜是出現了什麼症狀,再或者有的小朋友在做活動的時候總是攻擊其他的小朋友應該如何解決,這些都是保育和教育里經常會遇到的情況。
在綜合分析這里也會出現類似這樣的考題,例如:在平常的工作中,如果經常有同事向領導產生告狀行為應該如何處理,或者馬上就要到什麼節日了,領導請你去進行活動場地的設計,並且寫出一個詳細的方案,那麼類似於這樣的題目是屬於綜合分析的內容。
考試的比重每年的情況不一樣,需要結合當地的考情仔細地去進行分析,然後開始向考生詳細地去進行講授知識點,最重要的是要讓考生理解答題的思路是什麼,如何能進行答題,一些地區的考情是7~8分鍾左右考2~3道結構化的題目,所以不能光有思路,還要知道如何去說夠這些時間,在思路的基礎上要有一些具體的內容:
例如最簡單的一個自我介紹,請你介紹一下自己,我們知道可以從很多方面來介紹:例如,可以從學歷上、教育經驗上、興趣愛好上、理想抱負等多方面,但是很多考生在說的時候反而不知從何下口,所以我們可以根據老師提供的兩種思路試著去說一些;例如對於一些沒有突出特長的人,我們可以採用時間維度法;例如,在很小的時候就很喜歡幼兒園的一位老師,在很小的時候就覺得幼兒園老師一位特別偉大並且很陽光的一個角色,小的時候老師對每位小朋友都很溫柔,並且會尊重每個幼兒心裡的想法,所以長大後我也覺得做一個充滿陽光的幼兒園老師會很開心,同時也很有社會價值,所以長大後我報考了學前教育專業,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通過把思路展開來說我們可以更加完整的答完題目,在達到綜合分析或者保教實踐這類的題目,我們發現它更加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所以首先我們可以先有一個大體的答題思路,例如我們先了解問題是什麼,是挑食偏食、還是教育品質出現了問題,其次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陳述一下會給幼兒們帶來什麼樣的危害,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然後我們可以分析原因,想一下哪些因素會導致幼兒產生這樣的問題,例如可以從家長的行為不規范或者社會方面一些不好的影響或者幼兒自身的興趣愛好不符合,以及教師的教學設計不合理等,可以從多方面來進行考慮,那麼找到了原因我們就對症下葯,家長不懂得育兒知識我們可以進行家園合作,老師的自身素質不高那麼則需要去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
所以結構化我們發現題目更多的與生活實踐有關系,所以我們在有思路的基礎上,多說,多做,多實踐,可以更好的答好這類題目。
中公講師解析
㈥ 什麼是教師資格結構化面試
隨著教師資格筆試結束,教師資格面試也隨即拉開序幕。相信大多數考生對教資面試多少有些了解,但是還處於模糊狀態。教資面試是全國統一組織的,各地教育局統一安排,隨機從全國教資題庫抽取題目和課文來進行對考生的教師基本道德素養、專業素質等進行全面考核的面試形式。具體來說,分為結構化、試講和答辯三大環節。
所謂結構化就是以類似公務員面試考察的形式來讓考生來回答現場隨機抽取的兩道問題,考官讀題,考生聽題並思考作答,時間共為5分鍾。緊接著便是試講環節。考生對提前在備課室里20分鍾備好的教案進行試講展示,時間為10分鍾。最後就是答辯環節,考官會就考生試講過程、專業知識或者個人信息等方面進行隨機提問,時間約為5分鍾。
現在來談談結構化常考的題型和答題思路。結構化題型可以分為職業認知題、思維品質題、人際關系題、應急應變題、教育實踐題和組織協調題。
一是職業認知題。包括職業理解和自我認知。職業理解常考題型為「一個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有哪些?」,自我認知題為「你為什麼選擇當老師?」這一題型意在考察考生對教師職業的理解程度和熱愛程度。對於第一個題目,考生可以從「三愛兩人一終生」角度回答。而自我認知題,可以從興趣、能力(專業、工作實習經歷)、現實需求三大方面去談。在自我認知題 ,類似「你最近在讀的一本書是什麼?」和「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教育家是誰?」也是常考到的,為此,考生可以提前去積累教育家和教育方面的書籍。
二是思維品質題。包括時政類和哲理類。時政類還包含現象和政策題。主要是對於當前教育界的熱點事件和重大教育政策方針的理解。哲理類就是指給出教育類名言,讓考生去談談啟發。這兩類題目都有共同的答題思路即提出問題、論證問題和解決問題。所謂提出問題是指表明自己的基本觀點,進行價值判斷和本質歸類。論證問題可以從背景、原因和影響等方面去分析事件和政策,最後解決問題就是提出相應對策。其中用到主體和層面分析法。考生可以在平時多關注和積累時政特別是教育類熱點事件,做到心中有數,便於答題和分析。
三是人際關系題。教資面試的人際關系主要處理同事、領導和家長三類人際關系題目。基本的答題思路是:破題表態、人際矛盾、工作矛盾、以後工作。關鍵在於找到題目中所面臨的人際矛盾的主體和矛盾內容,恰好對應人際矛盾和工作矛盾,針對性解決。
四是應急應變題。顧名思義是指在教師教學和教育過程中突然發生的事故,一般分為教學上和課堂外兩大類。課堂上主要是應對學生的紀律、安全和對教師的提問和質疑。比如,「上課中,兩名學生突然打了起來,作為老師該怎麼辦?」這類問題需要教師在處理好當前矛盾後,再回到課堂教學。另外一類為課堂外的安全突發事故,比如,「出門活動時學生突然中暑」這類問題,需要考生在回答時注意保證學生身體安全和維持秩序,再做後續工作安排。由此可見,應變題答題思路一般為處理當前矛盾和長遠矛盾兩大步。
五是教育實踐題。教育實踐可以分為學生行為問題、學生學習問題、班級管理等。學生在平常學習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性格心理、學習的問題以及班級班風建設等規范。這類題目的答題思路為個別談話,然後藉助班集體力量、任課老師和家長多方力量共同解決。
六是組織協調題。這類題型在教資面試中考得較少,主要表現兩會文體體和演習。兩會主要是指班會、家長會,文體是指學校的各類文體活動,而演習考的更少點。在答這類題型時,按照流程答題法的活動前、中、後來進行。活動前是做好各項准備,像時間、地點、人、財、物。活動中按照活動先後進行的順序來表述。而活動後則是總結、反饋。
以上就是教師機構化中常考的五大題型。其中,常考的是思維品質、教育實踐、人際關系和應變題目。復習思路是先掌握各題型的基本答題思路,然後進行專項的練習以及最後的模擬。通過不斷復習和強化,來達到熟練答題的目的。
㈦ 教師招聘考試結構化面試具體過程
結構化面試具有嚴謹的面試流程,一般情況下,應試者參加面試的流程如下:
1、入場抽簽。被叫到號的應試者拿齊隨身物品依次入場面試,其餘應試者在休息室等候。
2、面試開始,由監考人員或考務人員依次帶領應試者進入考場,並通知下一名候考人准備。
3、開場白。考場設一名主考官,4至6名考官。應試者進入面試室入座後,主考官會有一段相對輕松的開場白:「你好,首先祝賀你順利通過筆試!歡迎參加今天的面試„„面談時間為25分鍾左右,回答每個問題前,你可以先思考一下,不必緊張。准備好了我們現在就開始!」
4、回答問題。一般情況下,主考官會請應試者首先自述個人經歷,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學習、工作經歷等。然後按照順序宣讀試題,請應試者一一回答。一般面試包括5道試題,主考官每讀完一道題目,應試者應在1分鍾內稍作思考後立即作答,每道題目的作答時間不超過5分鍾,總體時間不超過30分鍾。對於時間的掌控,各單位要求不同,但回答時間不要過長,否則會影響整個面試進度,也會給考官留下沒有時間觀念的不良印象。
5、考官追問。追問的內容相對靈活,可以與之前的必答問題相關,也可以隨機發問。因此,應試者除了根據測評要素准備外,還要盡可能多地搜集招錄單位的信息。此外,面試時間越充裕,考官的問題相對也會越多,所以應試者要注意在回答前面的問題時把握好時間,不要三言兩語就把問題答完了。
6、退場。主考官宣布「請應試者退場」,由專門的工作人員護送應試者出工作單位,不允許該應試者回原來的休息室。
7、計分審核。主考官從各考官手中收回《評分表》,交計分員計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後,所得平均分為應試者面試分數,填入應試者結構化面試成績匯總表。記分員、監督員、主考官依次在面試成績匯總表上簽字,結構化面試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