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教師節的來源

教師節的來源

發布時間: 2021-07-20 22:15:09

教師節的來歷

教師被人們稱為「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受到全社會尊重的一種職業。早在1931年5月,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人就曾建議設立教師節,發表了《教師節宣言》,呈請當時的中央政府批准,並於1931年6月6日在南京中央大學舉行了第一次慶賀教師節的儀式。但當時的教育部沒有批准把這個節日列入學校校歷。盡管這樣,後來許多學校的教師仍於6月6日自動舉行紀念活動。
1939年,當時的教育部規定以每年的8月27日孔子誕辰紀念日為教師節,並頒布了《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但後來未實行。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經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商定,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而將教師節改在同「五一」國際勞動節一起紀念因無教師特點,實行效果很不理想,後來教師節便銷聲言跡了。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定教師節為
9月10日,是考慮到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師生要有新的感覺。新生入學伊飽即開始尊師重教活動,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同時,9月份全國性節日少,便於各方面集中時間組織活動和突出宣傳報道、促進全國范圍內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風尚。
教師節不僅僅是贊美教師,更重要的是謳歌燦爛的、塑造人類靈魂的一種職業。希望全社會都來尊師重教,那樣才會國富民強,繁榮昌盛!

Ⅱ 教師節的來歷及意義

一、教師節的來歷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過教師節。直至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二、教師節的意義

教師節的意義就是提高人們對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貢獻的認識和評價。中國有悠久的尊師重道的傳統,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師」的說法。《師說》中:「師者,所傳道授業解惑也。」

在中國幾千年的燦爛歷史中,「師」,總是受人尊敬,被人愛戴的。老師,是人類文化得傳承的功臣,他們做的貢獻是極其巨大的。

人類的文明發展離不開老師的知識傳授,教師節的設立也是反映了對教師這個職業重要性肯定,也鼓勵了教育崗位上辛苦的老師們。

(2)教師節的來源擴展閱讀

教師節的慶祝活動:

政府、學校方面,有舉行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為教師頒發獎金、證書;有組織學校學生、歌舞團等,為教師獻上歌舞表演;有走訪、慰問教師代表,還有組織新入職教師進行集體宣誓等活動。

學生方面,有自發通過原創參與、將祝福寫在板報、賀卡、繪畫上;有將合影照及活動感言曬至個人空間、微博上,來表達對教師的真摯祝福及衷心問候。

Ⅲ 教師節的由來是怎樣的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教師節的由來:在中國近代史上,曾多次以不同的日期作為教師節。直到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確定了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我國的教師節。

因此教師節是從1985年9月10日開始的,到2020年9月10日就是我國的第三十六個教師節了。1997年以前,中國香港地區的教師節定於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誕辰),回歸後則隨中國內地規定改為每年的9月10日。在中國台灣地區,從1952年起每年9月28日為孔子誕辰日及教師節,並不隨中國大陸教師節日期變化而改變。

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作出的貢獻。其實,尊師宗教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也就是西周時期就有“弟子事師,敬同於父”的說法。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無類”、“溫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而時習之”等一系列關於學習和教育的至理名言。傳道受業解惑的教師被中國人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被大家形象的比喻成為辛勤的“園丁”。

總之,雖然我國還沒有統一慶祝教師節的方式,但是大家都在教師節表示自己對老師的尊敬。

Ⅳ 教師節的來歷

教師節是個感謝教師的節日。各國各地區節日日期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為9月10日,台灣省為9月28日。

詞有兩重含義,「既指一種社會角色,又指這一角色的承擔者」。廣義的教師是泛指傳授知識、經驗的人,狹義的教師系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人,並在教育(學校)中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

狹義方面來理解,即教師是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在學校中向學生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體質,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人員。

根據社會的分工和以學校教育為主要教育形態的事實,把教師定義為:受社會的委託,在學校中對學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響,把其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以此為主要職責的專業人員。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被中國人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其實早在1932年,民國政府曾規定6月6日為教師節。解放後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為教師節,但教師節沒有單獨的活動沒有特點。

而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新生入學開始即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從此以後老師便有了自己的節日,用來慶祝教師節和感恩教師。

(4)教師節的來源擴展閱讀:

慶祝方式

由於教師節並非中國傳統節日,所以各地每年都會有不同的慶祝活動,沒有統一、固定的形式。

政府、學校方面,有舉行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為教師頒發獎金、證書;有組織學校學生、歌舞團等,為教師獻上歌舞表演 ;有走訪、慰問教師代表 ,還有組織新入職教師進行集體宣誓等活動 。

學生方面,有自發通過原創參與、將祝福寫在板報、賀卡、繪畫上;有將合影照及活動感言曬至個人空間、微博上,來表達對教師的真摯祝福及衷心問候 。

香港在敬師日(教師節)當天,舉行典禮表彰優秀老師,還會統一印製賀卡,學生可以免費領取後填好贈送給老師。卡片、鮮花、公仔一類小禮物通常是香港學生對老師表達教師節祝福最常見的禮物。

香港的敬師運動委員會在每年的9月10日舉辦「敬師日慶典暨表揚狀頒發典禮」,典禮由學生樂隊擔任現場伴奏,家長唱歌的形式表達對老師的感謝和敬意,在現場也會播放師生間的感人故事視頻,體現師生情。

此外,敬師會還舉辦「表揚教師計劃」、「師生共育苗」種植活動、徵文比賽、心意卡設計比賽、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節敬師杯等活動。

Ⅳ 教師節來歷

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學集會,發表要求「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和增進教師修養」的宣言,並議定6月6日為 教師節,也稱雙六節。不久,國民黨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為教師節,後又將教師節改為8月27日(農歷孔子生日)。

建國後,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復6月6日為教師節, 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組織慶祝活動。1951年全國教育工會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確認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1951年4月19 日,教育部長和中國教育工會全國委員會主席發表書面談話,宣布「五一國際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由於這一天缺少教師的特點,執行的結果並不理想。特別是 1957年以後,在「左」的思想影響下,教師不受重視,教師節實際上已不再存在。

近年來,我國政府採取了許多措施,動員全社會尊重教師,提高教師的地位,改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尚,推動教育事 業的發展,根據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各界人士,特別是各地教師的多次提議,以及各地開展尊師活動的經驗,國務院於1985年1月11日,向全國人 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關於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的議案。同年1月21日舉行的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同意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決定9月 10日為教師節。

Ⅵ 教師節的由來

教師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老師的辛勤耕耘,為了表達學生對老師的敬畏!

熱點內容
幫的教育 發布:2025-09-13 17:57:15 瀏覽:311
河北高一語文 發布:2025-09-13 12:37:27 瀏覽:839
學霸班主任 發布:2025-09-13 11:47:07 瀏覽:346
高三語文素材積累 發布:2025-09-13 11:35:58 瀏覽:735
美術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發布:2025-09-13 11:24:53 瀏覽:938
小學師德述職報告 發布:2025-09-13 08:53:41 瀏覽:468
社會搖廣場舞教學視頻 發布:2025-09-13 06:12:04 瀏覽:6
語文教學改進措施 發布:2025-09-13 05:43:52 瀏覽:351
美麗的英語單詞 發布:2025-09-13 04:53:47 瀏覽:113
教育青少 發布:2025-09-13 04:51:27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