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聽課記錄範文
老師說,你寫。
寫的時候不用一筆一劃一字一句地寫,可以做些自己看得明的符號等,這樣節省時間,而且上課的時候專心聽講,老師說到哪裡,哪裡不會了就要記,就算以後不看,寫一寫也是有好處的。另外小學和初中的話,最好弄本筆記本,高中因為書本較大有空位,可以就記在書上,查閱時方便
㈡ 教師如何寫聽課記錄
聽課記錄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實錄,二是教學評點。
1、教學實錄包括:
(1)聽課時間、學科、班級、執教者、課題、第幾課時等。
(2)教學過程:包括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時採用的方法(多以記板書為主)。
(3)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安排。
(4)學生活動情況。
(5)教學效果。
教學實錄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一種是簡錄,簡要記錄教學步驟、方法、板書等;二種是詳錄,比較詳細的把教學步驟記錄下來;三種是實錄。
2、教學點評
聽課者對本課教學的優缺點的初步分析與評估,以及提出建議。包括:
(1)教材處理和教學思路、目標。
(2)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3)課堂結構設計。
(4)教學方法的選擇。
(5)教學手段的應用。
(6)教學基本功。
(7)教學思想。
(8)其他。
寫教學評點時可以採取以下兩種方式:一種是間評,把師生雙邊活動後所產生的反饋感應,隨時記錄下來;二是總評,就是對間評分析後所形成的意見和建議記在記錄本上,待課後與上課者交流。
㈢ 聽課記錄怎麼寫
包括:聽課時間、學科、班級、執教者、課題、課時等,教學過程包括教學環節和內教學內容以容及教學時所採用的方法,各個環節的時間安排、學生活動情況,教學效果等。
課堂實錄如何記,記到什麼程度,要根據每次聽課的目的和教學內容來確定,可以採用以下幾種形式:
1、簡錄,簡要記錄教學步驟、方法、板書等。
2、詳錄,比較詳細地把教學步驟都記下來。
3、實錄,把教師開始講課,師生活動、直到下課都記錄下來。
(3)教師聽課記錄範文擴展閱讀:
寫教學點評可以採用以下兩種形式:
1、簡評,把師生雙邊活動後產生的反饋感應,隨時記錄下來。
2、總評,就是把對簡評綜合分析後所形成的意見或建議記錄在記錄本上。待課後與教者互相交流,取長補短。
需要強調的是,在做聽課記錄時,許多人偏於記錄課堂實錄,而不做點評,甚至相當一部分老師記錄的是教者的板書,教者板書什麼就記什麼,此外別無他記。顯然這種聽課記錄的價值是不打的。好的聽課記錄應該是實錄與點評的兼顧,特別是做好課堂點評往往比實錄更重要。
㈣ 教師聽課記錄怎麼寫
聽課記錄是聽課的第一手資料,是課後進行教學反思交流的材料和依據,更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提高教學水平的極其寶貴財富。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很多同學認為自己頭腦好使,上課只聽不記,覺得會了就沒必要再寫下來了,結果聽一節會一節同時又忘了上一節內容,到最後就只記得最後一節了。
(4)教師聽課記錄範文擴展閱讀
上課或者接受培訓時,記錄在筆記本或其他地方的上課的重難點、要點、提綱等,叫做聽課筆記。記聽課筆記的方法一般有下面二點一要明確記筆記的要點,二要學會記筆記的方法。
有些勤快的同學,上課的時間一直在「埋頭苦幹」,甚至要把老師的每一句話都記下來。其實這兩者都是不正確的方法。正確的做法應是邊聽邊思考邊記錄。
沒必要記錄老師的每一句話,只要重點框架和一些容易忘記的數字之類的東西,老師舉的例子之類的簡寫一下,知道大體意思就行 。
㈤ 怎麼寫聽課記錄啊
具體流程 :
一是聽課之前的准備工作。
聽課之前一定要熟悉對方所講的內容,先設計自己的教法,聽課時帶著「藍圖」進教室,才能在「他教」與「我教」之間構建對比的態勢,有利於在觀摩中找出異同。如果是所聽與專題有關的公開課,聽課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與專題有關的理論,便於在聽專題性的研討課、觀摩課時,透過「熱鬧」看「門道」。如李吉林開創了「情境教學」,方法獨特,自成體系,合影偶爾聽一課,就很難領會真諦,倘若先讀他的專著,便於工作可由點及面,通過課堂上的具體「情景」取到「真經」。
二是記框架結構。
任何一位教師,為了把一節課上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做到條理清晰,都會安排好課的結構。課的結構是指課的組成部分的順序和時間的分配。課型的不同,課的結構也不同。
三是記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教學設計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它是根據教學要求,用精要而醒目的文字和圖形,提綱挈領的把教學內容概括化、系統化、圖表化的一種形式,板書是反映教學水平的鏡子,是課堂教學的眼睛。
四是要思考。
思考什麼、怎樣思考:①教師為什麼要這樣處理教材,換個角度行不行、好不好;②對教師的成功、不足或錯誤,要思考原因,並預測對學生所產生的相關性影響;③如果是自己來上這節課,應怎樣上,進行換位思考;④如果我是學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學內容;⑤課程建設的新理念、方法、要求如何體現在日常教學中,並內化為教師自覺的教學行為;⑥這節課是否是反映教師實際水平,如果沒有聽課者,教師是否也會這樣上等。
拓展資料:
一、聽課記錄的基本要點
聽課記錄包括兩個主要方面:
1.教學實錄:
聽課時間、學科、班級、執教者、課題、第幾課時等;
教學過程。包括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時採用的方法(多以記板書為主);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安排;學生活動情況;教學效果。
教學實錄通常有下面三種形式:一種是簡錄,簡要記錄教學步驟、方法、板書等;二種是詳錄,比較詳細地把教學步驟記下來;三種是記實。
2.教學評點
聽課者對本節課教學的優缺點的初步分析與評估,以及提出的建議。
包括:教材處理與教學思路、目標;教學重點、難點、關鍵;課堂結構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基本功;教學思想;其他。
寫教學評點可以採取兩種形式:一種是間評,把師生雙邊活動後所產生的反饋感應,隨時記錄下來;二種是總評,就是對間評綜合分析後所形成的意見或建議記在記錄本上。待課後與執教者互相交流,取長補短。
二、進入聽課現場,記錄聽課重點
三、課堂聽課評價
1.記時間分配。
2.記語言評價。
3.記師生活動。
4.記組織教學環節。
5.記教學組織方式。
6.記場地布置。
㈥ 教師如何寫聽課記錄
聽課記錄是聽課的第一手資料,是課後進行教學反思交流的材料和依據,更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提高教學水平的極其寶貴財富。
聽課記錄環節:
劃步驟,即記錄全課教學環節。如導入新課,進入新課後,按照幾個小環節逐層學習新課,總結全課,鞏固提高升華,布置作業等。
記時間。聽課過程中,對教師主要教學步驟,各用了多少時間,要計算記錄,以考察教學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突出重點。
勤評點。聽課過程中,對講課教師的教學步驟環節,所採用的教學方法,學生反應等,聽課者要及時進行思考、整理,迅速作出反應,用隨堂短評形式記錄下來。從教育教學理論角度,對講課教師的做法或加以肯定或提出建議,或進行理論上的總結。
錄板書。一堂課結束時,一個完整的板書也就出來了。如認為板書設計有可取之處,可在最後將板書主要內容、形式記載下來。
(6)教師聽課記錄範文擴展閱讀:
評課具體內容:
評教學思想;評教材處理;教學目的的確定是否明確、全面,有針對性、導向性;教學重點是否把握准確,教學過程是否做到突出重點。
教學難點是否把握准確,教學過程中難點是否得到突破;教材的組織、處理是否精心。
教法選擇是否符合教改方向;教法選擇的依據是否科學合理;評學法指導學法指導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