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班主任對學生的了解

班主任對學生的了解

發布時間: 2021-07-21 06:04:24

班主任如何了解和研究學生

班主任和老師教育好學生就要先了解學生。班主任工作,可以說是從了解學生開始的,從多方面了解和研究學生是順利進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條件。只有掌握了學生的思想狀況、心理特點、道德情操、友誼情感、學習情況、生活習慣等,才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了解和研究學生包括學生個人和集體兩個方面,並把了解學生個人同了解學生集體結合起來,做到既見樹木,又見森林。了解學生個人,包括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學習態度、興趣愛好、心理特點、個性特徵、成長經歷、交友情況及家庭情況、社會生活環境等。在了解學生個人的基礎上,進行全面分析綜合,以便了解學生集體。了解學生集體包括德、智、體美諸方面的發展狀況,班集體的主要特徵、幹部狀況、傳統作風及傾向等。了解和研究學生,要面向全體學生,要用全面的、發展的、系統的觀點,要不斷掌握新情況,研究新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了解學生不是目的,而是教育手段,應當把了解學生、研究學生與教育學生緊密地結合起來,不能只靜態地了解學生,更要動態地了解學生和教育學生。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主要方法有觀察、談話、分析書面材料和調查訪問。 1、觀察 這是了解學生的基本方法。班主任要關於在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共青團、學生會及班級的活動中,從見習、實習、社會實踐、值日服務中,從交友結友,興趣愛好中觀察學生的真實情況。觀察愈是深入細致,就愈能正確的認識學生。因為在活動中,學生很自然地、真實地表現出他們的思想品德、個性和才能。 教育觀察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是復雜的,在不同的人群中可能有不同的表現。班主任要深入學生,做學生知心朋友,要調查學生的內心世界,對學生的思想、品德、作為作出正確地評價,需要通過一定時間的細致地觀察,多方面的驗證才行。要注意積累觀察材料,善於在豐富資料基礎上,通過綜合分析、判斷、研究學生。切忌主觀臆斷、避免片面性。 2、談話 班主任有目的跟學生、學生幹部談話,可以深入了解學生本人及其他學生的意見和情況,掌握本班學生動態。談話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談話前,班主任應當認真考慮談話的目的,談話的中心內容,談話的方式及時間的選擇等。在談話過程中,對學生親切自然,態度和藹,以與學生平等身份對話,認真傾聽學生意見。要講究談話技巧,善於啟發學生講真心話,不要急於求成,一次不行可等一等,要找機會再談。聽了學生意見應與自己的觀察及聽其他學生反映情況一起分析,做出正確判斷,要避免聽了一面之詞,就輕率地得出結論。談話要具要教育性、要循循善誘。談話後,要把掌握的主要情況,以及自己的看法或感受記錄下來,以積累資料。 3、研究書面材料 記載學生情況的書面材料很多,學生的入學登記表、學籍卡片、體格檢查表、成績單、作業本、試卷、學習計劃和總結,實驗和實習報告、周記等,都記載著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的發展情況。班主任應當要求學生詳細填寫班級日誌、自己也應堅持寫工作日記或學生卡片。這是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基本材料,是進一步研究學生的基礎。研究書面材料,要與平時的觀察、談話及教師和學生的反映情況結合起來分析,盡可能獲取真實可行的結論。 4、調查訪問 調查和訪問是深入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特別是專題調查,對學生的思想動態,或對某一問題作深入的了解,弄清前因後果,都具有重要意義。 調查的對象很多,可以向學生調查,也可以向學校教師,學生家長調查,向社會上的群眾和幹部調查。調查的方式應根據調查的目的來確定,可以採取個別訪問,也可以採取開調查會、座談會的的形式進行。調查應眼睛向下,取誠懇、虛心的態度,不帶偏見地了解客觀真實的情況,以便更具針對性的研究教育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進步。

⑵ 班主任應該怎樣了解學生

數年後,龍媒思鄉心切,欲返故土。但仙凡殊途,公主不能同往。龍媒帶著兒子福海、女兒龍宮,以及恩姐骨殖,含淚辭別公主,返回中華。

⑶ 簡述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主要方法

了解和研究學生所應包含的方法
1.觀察
教育觀察是了解學生的主要方法。班主任越善於組織教育觀察,就越能深刻地認識自己的學生。班主任可在自然狀態下,通過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生產勞動、團隊活動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在自然狀態的觀察中如不能充分把握學生的某些特點,可根據具體情況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或委派他們去干某些工作,在活動中進一步觀察他們的態度和反映。為了系統地掌握學生的情況,以便在發展中進行比較並發現問題,班主任要寫觀察記錄,以便積累資料,更好地搞好工作。
2.問卷
在觀察中如一時了解不到學生的內心活動,還可以採取問卷法,作為了解學生的輔助手段。班主任可按照預定的要求設計一套選配得當、措辭精確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是:不定案型的(不事先列出所要求的答案)、定案型的(被詢問者從列出的答案中選擇一條或幾條答案)和半定案型(被詢問者選擇一條或幾條答案,並給他發表個人意見的機會)。
3.談話
在整理問卷的答案時,如認為有些情況還不清楚或需要進一步核對時,可採用談話的方式。談話的對象可以是學生本人,也可以是學生的家長、親友、同學等。談話可以單獨談,也可以和幾個人一起談。為了使談話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談話前,班主任要認真做好准備。在談話中,態度要自然、誠懇、親切、循循善誘,同時還要考慮談話對象的個性特點。談話後要把所得到的情況及時記錄下來,以便結合平時觀察的印象和問卷的結果進行分析。
4.分析書面材料
書面材料是班主任了解學生過去表現和現在情況的重要依據。反映學生各方面情況的書面材料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學生的成績單、鑒定、入學登記表、學籍卡片、健康檢查表和班級日誌等。
5.調查訪問
調查訪問可以為了解一般情況而進行,也可以專門為了解某一個重要事件而進行。班主任對已經了解的情況,要認真地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去掉虛假的成分,作出正確的判斷,不能憑主觀印象輕率地作出結論。

⑷ 班主任如何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心理

了解一個人的思想就是要長時間的接觸或者觀察才會發現,不過有的班主任或許教了幾年的學生也不會了解,也許是老師不想去了解,不想了解的人可能是老師覺得這個人很認真,不會帶來麻煩,這是一般的乖乖型的學生。還有就是很復雜,老師在教學的幾年之類還不了解。了解學生的心理主要是看經歷,一個老師如果從事教學事業時間長,對於這個階段的學生的心理了如指掌。什麼樣的學生有什麼樣的心理活動很清楚,不用一一去觀察。然後就是可以根據心理活動和這個人平時的表現來洞察一個人的思想。

⑸ 班主任如何了解班級學生情況

我覺得用「眼線」的方式很不可取。
這種信任本身就建立在師生特定的關系專基礎上,根基也是屬不牢固的。學生畢竟不是成年人,心智各方面都不成熟。以我之前當學生的經驗,一旦一個學生被發現是眼線,那麼他必定會收到周圍同學的排斥。

而且學生之間的友誼感比與老師之間的信任感來得更加強烈,人非草木,誰能沒有私心呢?眼線在向老師匯報工作的時候難免有失偏頗。

作為一個老師,不能總是期待學生主動去向您反映問題,一旦向您反映了,就說明問題已經發生了,而老師要做的是提前掌握情況,避免某些事情的發生,或知道問題發生的原因。這樣方顯主動。

老師首先要和學生建立友誼,而不是單純的師生教書學習的關系。公布您的QQ和郵箱吧,這確實是一個好方法,網路上或許更能暢所欲言,也讓日常溝通工作會變得呆板。

再就是於生活中收集信息,我覺得經常組織同學進行一些課外活動,比如郊遊和野餐是很好的方式。定期舉行一些拓展訓練,考察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驗他們的團隊作戰能力,以及處理周邊關系的能力。

定期做一些民意測驗,會對您的一些工作有很大幫助。

⑹ 班主任應了解學生的哪些基本情況

理論上:性格,愛好,特長,家庭基本情況。
現實些:家長具體工作崗位,該生家境,條件若允許可向上調查三代。
健康狀況。目前學生先天疾病率挺高的。別出什麼意外。
一定要掌握學生間誰是頭頭,大家排斥誰,分出正反教材,日後便於班級管理。
班級定位:德智體哪類強,樹立班級核心信仰。

⑺ 班主任應該從哪些方面了解班級學生群體的情況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教育都和組織者,在班集體的發展和學習的健康成長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響著每個學習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盡心盡力地教育和培養學生,並以自己的崇高道理品質,言行一致的地做學生的表率,使學生深受教育。那麼學生就會從心靈深處敬重班主任。 首先,要全面正確地了解學生,沒有對學生正確的認識,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教育。 了解學生就是獲取學生學習、生活、道理、政治、情感、意志、信念等狀況,在道德教育中,學生總是處於一個被動的地位,被動地接受道德、規范,據大部分家長反映,孩子在家的一些不良行為,其實很多學生的表現是:在學校和在家裡不一樣。有老師和沒老師不一樣,在校內和在校外不一樣,為此,我們要走進學生的心靈,調查訪問,而在作這些工作前須確定了解學生的內容和對象,根據實際情況確認方式方法。 因此,作為班主任就應以高度的責任感和至誠的心去接近、關心、體貼學生。使學生感到班主任可親、可敬、可信、可愛,學生才願意親近班主任,在班主任面前才會敞開心靈的窗口,說真話,表真情。 其次,班級日常管理、制定班級工作計劃、考核評定,班級工作總結,結學生要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這又是教師應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的工作,也是一項要持之以恆以的工作,特別是安全教育,每周五班會課,我總會在班上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及自我保護意識如:不能玩火、玩水、玩電。不能在馬路邊玩等,使學生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要允許學生有「偶然的錯誤」發生和存在,在處理過程中善於從不良事件中找出學生的閃光點,善於幫助學生分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注意維護學生的自尊心。 另外,班級教育工作,作為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必須把更快、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幫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努力完成學習任務。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用熱愛與尊重學生的行為去贏得學生對班主任的喜愛與信任。 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學習,比如:請學生上台,我班的陳宣接受能力一般,他說:「老師,我不會」,我說:「沒關系,老師教你。」然後他會大膽地走出位置,走到黑板上,為了提高學生的膽量,多給孩子機會並及時給予評價,「你真棒、你一定行」。在耐心的引導下,許多學生進步很快,而且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共同享受著成功的快樂。 班主任應從關愛學生心態出發,靈活運用、啟發、激勵學生積極向上的進取心,盡管過去的工作中得到了較優秀的成績,但離社會、家長以及上級領導的要求和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我的將再接再厲,把這項意義深遠的工作做好,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⑻ 班主任如何了解學生

1、 新接班遍訪學生家庭。
這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 每當我新接了一個班級以後,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熟悉學生登記表的所有情況,做好認真的記錄。然後確定要去家訪的路線,對每一個學生家庭進行訪問。通過家訪,可以了解學生的家庭居住情況,看看有沒有屬於自己單獨學習的小天地,在與孩子和父母的交談中了解孩子的脾氣性格、學習習慣、主要優缺點、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期望值等。通過家訪,可以對這個孩子的基本情況有個大致的了解。
2、 新生報到時自我介紹。
這是客觀了解學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新生報到第一天由每個學生做一分鍾的自我介紹,要求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的主要優缺點,在小學里曾經擔任過什麼幹部?進中學以後是否繼續願意為大家服務?你能夠為同學做點什麼事情等。通過介紹,能夠了解學生基本的素質及多方面的情況。對於一部分同學們在自我介紹中表現出來的優點、能力、特長,可以作為臨時班級幹部在班級工作中發揮作用;而對於一些學生的缺點、問題,可以進一步加強教育,使其進步更快。
3、 重視入學後檢測成績。
這是全面了解學生的一個重要依據。對學生進入中學以後的每一次測驗考試成績要做認真的統計,統計越仔細越好,可以仔細到每一門學科,目的是為任課老師提供教學依據,而不是進行成績的排隊。這樣可以使我們初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態度以及知識的缺陷,使以後的教學更有針對性。
4、 日常活動中了解學生。
這是全面了解學生的最好方法。學校有許許多多的教育教學活動,如:按時到校、廣播操、上課、交作業、考試、值日生、大掃除、社會公益活動、文體活動、學科活動、班級學校的各種集體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參與度、責任感、榮譽感、積極性,就能比較客觀的了解學生。我們也可以創造一些條件,開展一些活動,讓他們自己組織、自己設計來顯示才華。

⑼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了解和關心學生

一、對學生全面摸底,詳細、真實的了解學生情況,為班主任工作打好基礎。
一個班級的學生,其家庭、經濟狀況,特別是學生的性格特徵存在著差異,具有不同的心理發展水平,不同的個性特點。作為班主任,應比較詳細和真實的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如學生家庭經濟狀況,父母職業,家庭成員情況,性格特徵甚至學生的愛好、特長等。了解學生是管理班級的前提。
對學生家庭情況的了解,可通過家訪的方式獲得;對學生自身性格、愛好的了解,可以通過對學生的觀察來獲得。當然,要充分了解學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的甚至需要進行很長時間的調查了解,仔細觀察,才能准確把握一個學生的情況。
了解學生的目的是為日後的班主任工作做准備、打基礎。當然關繫到學生隱私的東西,特別是對學生自尊心有影響的事情,教師切不可任意的告訴別人。如學生身體的殘疾,父母的離異,以及一些學生難於啟齒的東西。教師做到這一點,不僅僅是尊重學生的人格,還能取得學生的信任,為今後的班主任工作帶來許多方便。
二、對學生全面培養,「多位一體」齊頭並進,使班主任工作全面推進
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從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出發,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還要提高學生政治思想素質,鍛煉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適應社會的能力,使學生全面發展,將來能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1.思想上,應加強對學生愛國主義道德情操的培養和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信念的教育,引導其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還要進行是非觀念的教育、見義勇為的教育等。
2.學習上,努力培養學生認真學習、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一些學習的方法。使學生認真學習,認真復習,認真嚴肅對待每一次測驗、考試,較為牢固的掌握各門學科基礎知識,並在實際生活中大膽的運用。學校學習的東西畢竟是少之又少的,關鍵是教會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運用,如利用所學知識辦好牆報、廣播,分析社會政治現象,糾正社會上使用語文錯誤的地方等,以便在進入社會後能適應社會,為社會做貢獻。
3.工作上,鍛煉學生初步的管理能力,特別是建立、健全班委會、團支部,配合班主任搞好班級常規管理工作,使全班學生有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學習生活。班幹部和支部委員除了管好自己以外,還要管好別人,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管理能力,也為班主任分擔了工作量。
4.紀律上,加強對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的培養,讓學生除能自覺遵守學校、年級的紀律外,還主動維護班集體和學校的利益、榮譽,有一定的正義感。培養學生敢於同壞人壞事作斗爭的見義勇為精神,為班集體,也為學校的利益、榮譽出力。
5.安全上,加強對學生的安全常識教育,同時有針對性地加強安全工作管理,杜絕學生事故的發生。也應教給學生一些安全自救的方法,如火災、地震、食物中毒、醫療急救等。
6.其他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如熱愛勞動、積極鍛煉身體、尊老愛幼、扶殘濟弱、見義勇為等,使得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逐步形成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
三、實際工作中,切實抓好要解決的六個主要問題,落實好具體措施:
各班可根據自身不同的特點,在實際工作中確定幾個主要問題進行解決。一般情況下,以下這些問題都是需要解決的。
1.扭轉學風
在當今社會,競爭意識尤為重要。要教育學生樹立理想,勇於克服困難,教育學生不怕在學習上「出風頭」,初步形成優良學風。對那些活潑有餘而勤奮不足的學生,要加大談心力度,和學生一起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讓他們去掉依賴思想,把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對學習困難的學生,班主任要多換位思考,多和他們一起分析學習上的得與失,總結經驗教訓,訂下階段性的學習計劃和任務,腳踏實地,步步為營,讓學生逐步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轉變學習態度。隨著學風的扭轉,學生學習成績整體上自然會有較大幅度提高。
2.狠抓學生紀律,確保學習環境的優良
良好的紀律是搞好學習的保證。班級除了嚴格執行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以外,還可以制定班級公約,「他治」與「自治」相結合對學生嚴格要求,以確保正常秩序和各種工作、活動的開展。通過班會、平時教育、學生座談等形式,反復強調校紀班規,讓學生牢記在心。班委會、團支部應主動、積極的配合班主任維持好班內的學習、生活等紀律,營造一個讓教師、學生滿意的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讓師生在愉快的心境下工作和學習。通過對學生學習、生活等方面的紀律約束,使學生紀律、特別是課堂紀律有明顯好轉。對於犯錯誤的學生,應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原則,尊重、平等、關愛、耐心開導,特別是「問題學生」更應保持冷靜、用極大的毅力和耐心去做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堅持不懈,鍥而不舍,反復抓,抓反復,在反復中穩定,還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視、感情上不厭惡、態度上不粗暴,方法上隨意,把一顆真誠的心紮根在學生的心靈深處,那麼,師生就一定能同奏一曲「共鳴」的樂章。
3.加強安全教育
學生在校的安全問題是班級管理的重大問題。學校、班集體一方面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安全的學習、生活環境,一方面要加大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力度。安全工作做到常講常抓,每一次班會必定講到,平時也隨時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如學習上的安全,課余活動中的安全,寢室安全,上放學途中的安全,在家的安全等等。對於學生喝酒、打群架、下河游泳等不安全事件,要堅決杜絕。
4.努力嘗試和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班主任應大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條件,積極嘗試、開展素質教育。首先是與各學科,特別是藝體學科(音樂、體育、美術)教師緊密合作,開展好課外活動和組建課外興趣小組,從根本上改變學生「主副科」的觀念,樹立大學科觀念。特別是要抓住元旦、「五·一」、「五·四」、國慶、教師節、「一二·九」、學校運動會、歌詠比賽等活動,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特長能力的平台和空間,這樣做在豐富學生課外生活的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班主任還可根據自己所上學科的內容和特點,結合班級工作,培養學生適應社會、適應生活的能力。
5.抓好後進生(學困生)的轉化問題
每個班集體中都存在後進生(學困生),特別是當今社會,「讀書無用論」影響下的學生有的只是到校「混時間」,厭學情緒嚴重。對於不同特點的後進生,要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對於學習差的學生,著重從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教育;對因紀律差而導致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通過思想教育,先讓他們樹立正確的紀律觀念,在此基礎上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逐步的提高學習成績;對於因基礎差和思維不靈活的學生,讓他們從基礎入手,一步一個腳印,穩步提高;對於雙差生,更是應從思想上、學習上給予最大的鼓勵、教育讓贊美常常走進他們的心靈,使其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
6、做好班級自然群體負面影響的轉變工作
班級自然群體的存在,對於良好班風的培養和建設往往十分不利的。對待自然群體的錯誤行為,首先班主任要明確指出其行為的錯誤性和嚴重性,要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及時做好教育疏導工作,把這種苗頭扼殺在萌芽狀態。其次作為班主任在學習上、生活上對他們多加關心,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及時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讓他們認識到他們的存在,仍然有人關心著他們。最後要消除自然群體與班集體之間的隔閡,要使他們重新融入到這個班級,班主任不僅要做大量的工作,還要有足夠的耐心,轉變其反復。對此,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既要有嚴父的批評,又要有慈母的關懷,雙管齊下,才能逐步見效,達到轉變和發展的目的。
四、班主任工作中要注意的問題
1.尊重學生人格。學生在人格上與教師是平等的,學生的人格不容教師的任意侵犯和踐踏。在班主任工作中,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班主任要特別善於聽取學生對自己工作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甚至批評,因為學生是善意的。不要隨意的否定一個學生,不要「一棍子打死」,不要扼殺了學生的童真和對求知世界的探求。
2.正確對待學生的「小報告」。針對學生善於表現的特點,可以讓部分學生有意的注意和發現同學中的不正常現象,使教師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的狀況和動態。但對於學生的「小報告」,教師要注意辨別真假,不要胡亂的下結論,以免損傷了學生的自尊心。
3.擬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學期初應擬定班主任工作計劃,作為工作的依據。計劃可以分為這樣幾部分:學生情況、工作的指導思想、主要應解決的問題和方法、分月活動安排等。對於學生情況,要摸准、摸實,這樣便於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工作的指導思想,不能違背國家的教育方針,不能違背素質教育的根本原則。主要解決的問題和方法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定,但一定要符合實際,更要有針對性。分月活動安排,盡量細致些,比如每月教師的中心工作、學生的中心工作、活動安排等。
4.寫好總結,積累經驗。經過一學期的工作,班主任多少都有一些經驗教訓,這就需要總結。總結能夠讓我們發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乃至錯誤,在以後的工作中加以改正;總結還能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成功經驗記錄下來,用以指導以後的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復雜、細致的工作,也是一項有趣的工作,只要你全身心的投入到裡面去,一定能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快樂、教師生命的活潑和教育教學生活的充實,也一定可以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熱點內容
學霸班主任 發布:2025-09-13 11:47:07 瀏覽:346
高三語文素材積累 發布:2025-09-13 11:35:58 瀏覽:735
美術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發布:2025-09-13 11:24:53 瀏覽:938
小學師德述職報告 發布:2025-09-13 08:53:41 瀏覽:468
社會搖廣場舞教學視頻 發布:2025-09-13 06:12:04 瀏覽:6
語文教學改進措施 發布:2025-09-13 05:43:52 瀏覽:351
美麗的英語單詞 發布:2025-09-13 04:53:47 瀏覽:113
教育青少 發布:2025-09-13 04:51:27 瀏覽:117
學校師德師風考核表 發布:2025-09-13 04:34:41 瀏覽:432
生物倫理 發布:2025-09-13 04:03:46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