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教師道德評價的方法

教師道德評價的方法

發布時間: 2021-07-21 19:24:53

教師職業道德的途徑和方法

1、師范生的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建設的途徑 (1)努力學習,提高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理論修養。人們從事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需要知識,這就必須學習。同樣,人們改造主觀世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需要學習。加強理論學習,是師范生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必要途徑。從根本上說,一個師范生高度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覺悟,正是以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革命理想為指導的。只有確立這樣的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才能堅定不移的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和獻身人民教育事業,自覺地把個人生命意義、價值與人民教育事業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把教育和培養好學生,為教育事業作貢獻,看作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才能矢志教育,義無反顧,以堅毅不拔的精神,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為人民教育事業而努力奮斗。 (2)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進行教師職業道德培養。人的道德修養不能脫離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客觀實踐。與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按照教師道德的規范和要求,不斷進行自我教育的和自我改造,是師范生增強職業道德修養的根本方法。師范生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的目的在於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提高教育實踐能力。師范生不僅要通過理論學習來分清是非善惡,更重要的是要求身體力行,把這些認識用以指導自己的行動,培養自己良好的品行。 (3)正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促進自身素質提高。師范生教師職業道德培養就其本質來說,是師范生在心靈深處進行自我認識、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爭、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開展自我批評,嚴於解剖自己。首先,要學會認識自己。作為教員不能認識自己,又談何了解、教育學員。俗話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從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上看,如果一個教師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就根本談不上進行以自我教育為特徵的修養。其次,要善於發現自己身上的缺點和不足。再次,要用高標准嚴格要求自己。認識自己、發現問題,還不是師德修養的目的,只有在這之後,為自己提出新的修養目標,努力改變現狀,才能使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真正提

② 教師道德品質表現怎麼

教師道德品質自我評價範文
從教十四年,我從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師逐步成長為教導主任、州級骨幹教師,與各級領導和老師們的關心和幫助分不開,也與自身的學習和進取不分離,總結成長經歷,我認為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1、樂學好思,積極進取。

任教十年中,無論是從師專學習關於果樹栽培、食品加工等農業技術教育專業轉變到小學教育,還是在教學中先後擔任過數學、科學、社會、美術、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的教學的轉變;無論是在參加老師繼續教育的各個階段的學習,還是參加「新課改、新課標」的學習;無論是從一名普通老師成長為一名合格黨員,還是在工作中遇到各種各樣的新問題、新考驗,我都始終以積極樂觀、求實進取的態度面對一次次的轉折,交樂於迎接其間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在學習與實踐中不斷超越課堂、超越工作、超越自我,以「學問無止境,求一點,算一點」要求自己,快樂地做一個終身學習的模範。

2、願意奉獻,甘為人梯。

任職以來,我始終堅持在工作中以「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好事不搶功,錯事不推諉」要求自己,既不計較個人得失,又不拈輕怕重。特別是任教導主任以後,無論是教學常規的管理,還是每一次教研活動的組織;無論是輔導新到校教師的成長與適應,還是參與每位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競賽,我都不惜餘力地從查資料、出主意、想辦法到資料收集、活動反思、經驗總結中參與全程,雖然對我個人而言沒有鮮花與獎杯,但在老師們一次次的獲獎中我不僅從教學設計、錄像技術、課件製作、教師輔導等方面得到了實踐與積累,還不斷促使我和大家共同學習,不斷完善,共同進步。

3、團結協作,開拓創新。

在勤奮工作,努力學習中,我不僅要求個人學習與進步,我也樂於與同事交流新技術、新理念、新知識,和大家一起成長,共同進步,促使全校教師共同發展。我還樂於與學生家長交換對孩子們的輔導,使大家共同幫助孩子學習知識,學習做人。

我希望我能有更多的機會學習、提高,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和大家一起為了明天而努力。

③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基本方法是什麼

一、加強理論學習,注意內省,慎獨;(一)要加強理論學習:1,教師回要認真學習理論,樹立答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2,應在理論學習中去深刻理解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要求。3,應當學習教育科學理論和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教書育人的本領。(二)道德修養應注意內省和慎獨;二、勇於實踐磨練,增強情感體驗;三、虛心向他人學習,自覺與他人交流;四、確立可行目標,堅持不懈努力。

④ 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
從倫理學上看,教師特有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的總和即構成了教師的人格。教師的人格在學校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首先,教師的人格、品性、德操對學生人格的形成起著奠基作用;其次,教師良好的職業道德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學業的發展起著催化和激勵的作用;再次,教師文明的言談舉止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起著修正作用;此外,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對學生心理品質的形成起著完善作用。
(二)調節功能
教師職業道德對教育過程具有調節作用。
教師職業道德對教師本身具有自我調節功能。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一般道德品質的反映,反過來它又作為一種調節手段,促進教師一般道德品質的完善和提高。一方面,通過外部社會輿論的監督和評價,促使教師堅持符合職業道德要求的行為,終止和糾正違背道德要求的行為;另一方面,當教師職業道德由教師外在要求轉化為教師個體的內在需求時,就會通過教師的良心和義務感經常地、主動地發揮作用,使教師自覺選擇教育規律要求的正確的態度和方法,調節教師個體的職業行為。
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的調節作用表現為(1)適應全球化、本土化的社會發展趨勢,促使教師從道德的層面關注學生的文化背景差異的問題;(2)幫助教師確立建設學習型社會的使命感,使其成為終身學習的先行者和楷模;(3)順應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新趨勢,強化教師的自我發展意識和責任感。
(三)促進功能
在實踐領域,教師職業道德的功能還表現在其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社會風氣,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起著促進作用:其一,通過培養學生,對社會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其二,通過教師自身來影響社會,促進社會道德風尚的改變。

⑤ 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方式是

360度評價最有效,同行評價、學生評價、上級評價等。還要自我的評價和監督也很重要。

⑥ 教師職業道德評價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1、自覺來遵守《教師法》,認真自執行《未成年保護法》自覺維護學生合法權益。
2、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歧視後進生,不諷刺挖苦每一個學生,因才施教。
3、關心愛護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全面健康發展,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4、認真備課,認真上課,教學效果好,認真批改作業,作業量要適中,質量高。
5、舉止大方,語言文明,禮貌待人,為人師表。
6、謙虛謹慎,團結合作。
7、熱愛教育事業,忠於職守,無第二職業, 校外無輔導班。
8、熱愛祖國,擁護共產黨,熱愛教育事業,發揚奉獻精神。
9、貫徹教育方針,尊重教育規律。
基本上教師職業道德,各地實施起來的標准都是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正能量滿滿的。

⑦ 教師道德教育有那些方法,請具體說明

教師職業道德的功能有哪些?
[ 2007-7-13 6:59:00 | By: linshuqing ]

1. 對教育對象,教師職業道德有教育功能。教師勞動的特點是教育主體與教育手段的同一性——即教師既是教育主體又是教育手段,教師一舉手一投足都會影響學生的成長。教師道德對教育對象的影響主要有二。一是教師道德影響學生的道德人格。具有良好師德的教師所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和生活熱情會感染學生,有利於形成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的積極態度。反之則不利於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的形成。二是教師對學生的熱愛、期望等等會形成較好的心理氛圍,有利於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的形成和心智成長。心理學中非常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2. 對教師集團,教師職業道德有調節功能。如前所述,教師作為一個職業集團必須處理好集團內部的同儕關系,也必須正確處理好職業集團與社會的關系。有了良好的教師道德,就會形成一定的心理和輿論氛圍。同時道德也會在每一個教師的心中以職業良心和信念的形式形成一種自監督的機制。一外一內的雙重道德約束有利於教師處理好各種利益關系。

3. 對教師自身,教師職業道德有修養功能。教師的職業道德與教師對教育活動的意義的理解密切相關。教師道德能夠通過評價、激勵和追求理想人格等方式在造成良好的社會輿論和社會風尚的同時,培育主體自身的道德意識、行為和品質,從而提高教師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使教師成為道德純潔、理想高尚的人。

4. 對社會發展,教師職業道德有促進功能。教師道德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也很大。首先,教師的勞動也是社會生產的組成部分,教師通過對教育對象的塑造參與了物質文明的建設。教育對象最終會成為生產力的關鍵要素,教師能否以德育德,對這一生產力的關鍵要素影響深遠。其次,教師的職業道德影響精神文明建設。實際上師德是社會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它本身的高低是直接構成社會道德水平高低的一部分之外,它還可以以身示範,成為「社會的良心」,帶動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教師道德建設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後,教師的工作實際上是社會生活重構的基礎工程。教師通過自身也通過自己的「產品」直接或間接地參與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生活的重建。

中國有一句令人深思的口號,就是「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實際上我們不妨可以進一步認為:「提高教師素養的希望在師德的養成。」

1、 教師道德的特點?

教師道德首先是一種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一般具有的特徵是:1.在調整對象和范圍上有明顯的專業性或特定性。職業道德是同人們的職業生活實踐相聯系的,往往只對從事某種特定行業的人起調節作用。比如專門意義上的「救死扶傷」的道德就只適用於醫生;「誨人不倦」的規范也主要適用於教育工作者。2.在道德內容和結構上,具有一定的繼承性和穩定性。職業道德除了反映社會宏觀發展及其要求之外主要反映社會對於職業的要求以及職業本身的特殊利益和要求。這樣,一方面會形成相對穩定的道德規范系統,另一方面也會形成較穩定的職業傳統習慣和特殊的職業心理。每一行當都有自己的「規矩」。比如商業所講的「童叟無欺」、「言無二價」,教育上的「為人師表」、「以身立教」等等都有較長的歷史傳統。從古到今,都有基本一致的要求。3.在規范形式和方法上具有靈活性、多樣性。既有比較正式的規章制度形式,也有非正式的俗語、口號形式,還有一些不成文的規矩、習俗、習慣等等。各行業往往均可以從本行業的具體實際出發制訂反映職業道德內容的具體制度和要求。在中國教育界,全國教育工會曾於1991年、1997年頒發和重新頒發過《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倡行全國。各地、各校實際上也有反映自己特點的職業道德規范。

教師道德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教育性。首先,教師道德直接構成和影響教育內容。教師道德在內容上因而具有教育性。比如,教師的價值觀就既影響顯性的也影響隱性的教育內容。除了在顯性教育方面教師會自動根據自己的價值觀理解、處理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突現一些教育內容,而相對忽略另一些內容之外,在隱性課程方面,教師的敬業精神,教師對課程以外許多問題的看法的不自覺的流露也都會對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受職業道德影響的教學方式如師生間的互動方式也是教師價值觀的體現,也會作為課程影響教育對象。其次,師德的教育性與示範性聯系在一起,教師的人格特徵影響教育內容。教師的人格特徵是影響教育內容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說教師的人格特徵本身就是教育內容。教師的人格特徵對教育內容的影響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教師的道德人格會成為榜樣學習的對象。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A.Banra)等人認為,兒童的行為方式常常是模仿其所相信和崇拜的榜樣人物而逐步形成的。不管教師願不願意,有無知覺,教師都有成為這種「榜樣」的最大可能性。中國自古就有「以身立教」的理論,也是同樣的道理。另一方面,教師的人格特徵也影響他對教育內容的加工處理。一個有詩人氣質的教師的教學會充滿熱情,富於想像;一位邏輯性較強的老師會以冷靜思辯的睿智見長。情緒好的教師容易寬以待人,誨人不倦;而心情欠佳者則容易苛求學生,草率行事。盡管氣質、情緒等人格特徵主要是心理范疇,但是職業道德對於這些人格特徵的修養和調整仍然是有非常大的導引作用的。

2.自覺性。學校教育活動是一種具有高度自覺性的活動。教育工作的特點是教育主體和手段的合一性。現代教育制度中的教師職前培養和繼續教育制度的存在使得教育工作者一般都經過專門的職業訓練。因此他們不僅在教育工作的技能上具有十分明顯的專業性和自覺性,而且在道德上也有高度上的自覺。教師對於主體和手段的合一性的工作特點有清醒的了解,這一理解實際上是教師形成使命感的源泉。教師應當是積極調整教育勞動中人際關系的主動力量。反之,一些缺乏師德自覺的教師實際上是失去了教師本質的「教師」,在人際關系中永遠處於被動、低效或無效的境地。所以教師道德從道德主體的角度看,具有明顯的自覺性。

3.整體性。教育勞動的特殊性之一就是影響的整體性。因此從教師道德的影響性質這一角度來看,教師道德具有一定的整體性。這一整體性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指每一教師對學生影響是整體的;二是指教師對學生影響具有集體性(面對的是學生集體);三是指教育工作需要教師集體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教師道德的影響與他的業務素質、人格特徵等等聯系在一起。比如主觀上希望對學生公正的教師可能因為其教育方式上的失誤而適得其反。又比如一個心地仁愛的教師也可能因為其性格上的內向而給學生以冷漠的印象。所以師德的修養如同師德的影響一樣都是整體性的。通俗地說,教師實際上必須盡量做一個「完人」。其次,現代教師的勞動具有非常強的集體性。單個教師的影響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更有效地作用於學生。換言之,作為教育勞動成果的學生實際上是一種集體性勞作的成果。因此師德中的重要內涵就必然有教師之間的協調與配合。

2、 教師幸福的特點?

教師的幸福就是教師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的一種教育主體生存狀態。教師的幸福也稱教育幸福。對自己生存狀態的意義的體味構成教師的幸福感。教師的幸福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教師幸福的精神性

教師幸福的精神性首先表現為勞動及其報酬的的精神性。這里並不是反對給教師改善生活待遇,也不是說教師只有苦而沒有樂。而是說在物質待遇既定的情況下,教師生活有恬淡人生、超脫瀟灑——或者說有「雅」的一面。教師的報酬實際上也的確不止於物質生活。學生的道德成長,學業進步,進而對社會做出的貢獻,都是教師生命意義的確證。師生之間在課業授受和道德人生上的精神交流、情感融通都是別的職業所難以得到的享受。教育主體只有充分認識這一精神性質才正是因為教育勞動的精神性,在人們的心目中,教師始終有著崇高的地位。在中國,早在先秦時期荀子即將教師地位提高到與「天地君親」相並列的高度,要求統治者「貴師而重傅」。其後中國人也一直認為教師「有父之親,有君之尊。」[1][19]在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中也存在著同樣的對於教師的尊重。報紙上曾經報道說,以色列人認為,在發生大火或其他災難是如果只能帶走一樣東西,這件東西不是珠寶,而是書本;如果只能救一個人,這個人不是自己的親人,而只能是自己的老師。可以這樣說,以色列民族之所以歷經磨難而屹立於世界,以色列人之所以能夠在思想、科學、商業等事業中令世界刮目相看,秘密即在他們對教育與教師重要性的充分認識。199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曾經在其總則第四條明文規定:「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國家保障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全社會應當關心和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全社會應當尊重教師。」上述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1993)和其它法規中有更具體和明確的規定。從世界范圍來看,除了對教師勞動的普遍尊重的規定之外,一般都有對教師人格和尊嚴保護的嚴格的規定。同樣對尊嚴或人格的侵犯,在教師問題上往往會有更嚴厲的處罰規定。原因之一也在於教育勞動的精神性、人格性決定著必須確保對教師的崇高地位的尊重。由於教師及其勞動的崇高地位,決定著教師有可能在這一特殊的尊重中收獲職業的意s義——換言之體會自己的幸福。所以教師的幸福體驗也具有精神性:教師的幸福與教師的榮譽聯系密切。

3、 教師公正或教育公正的必要性?

1. 有利於良好的教育環境的形成

2.有利於教師威信的提高 3.有利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 4.有利於學生的道德成長

5.有利於社會公正的實現

4、 教師道德義務確立的重要性?

教師道德義務確立(即教師認識、履行自己的道德義務)的重要性可以從以下幾個主要方面加以說明——

首先,教師道德義務確立可以減少教育活動中的沖突,有利於教育任務的完成。

由於種種原因教師在工作中可能只根據自己的「自然願望」辦事,比如在備課、講課、組織學生活動、協調關系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等方面盡量少投入精力,這樣就會形成與教育事業、學生發展的要求相違背的「沖突情勢」。這一沖突情勢如不能正確地加以解決,就不僅會影響教育工作任務的完成,也會使教師本人處於一種緊張的人際關系和內心壓力之中,教師就會失去教育上的「自由」。從主觀上解決這一情勢沖突的根本方法只能是教師深刻體認自己的教育使命,嚴格承擔起教育道德義務才能得到根本的解決。

我國著名化學家盧嘉錫在30年代廈門中學做數學教師時,曾經遇到一個學生拿難題(一本國外數學雜志上的懸賞題)「問」自己的事情。盧嘉錫化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問題和答案(即這本雜志)後心平氣和地對學生說「只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先生。我現在雖然在教你們,但還有許多東西自己也不懂,要進一步學習。」學生大為感動。[2][22]

盧嘉錫先生之所以能夠「化干戈為玉帛」,靠的就是對師德義務的嚴格踐行。

其次,教師道德義務確立有利於教師在工作中進行道德上的「綜合判斷」。

教師在自己的教育過程中常常會遇到義務沖突的情況。有不同的教育義務之間的矛盾,也有一般道德義務與教育道德義務之間的沖突。比如教師可能遇到家庭道德義務與教育義務之間的矛盾,也有可能遇到尊重學生、保守學生的「秘密」和與家長、同事進行適當溝通以採取恰當的實際措施幫助學生之間的矛盾,等等。在義務沖突明顯的情境中,只有具有對職業使命和道德義務有較為深切和全面理解的教師才能把握大局,進行正確的道德「綜合判斷」,正確地、恰當地履行教育義務。

熱點內容
武士刀教學 發布:2025-09-13 01:09:54 瀏覽:148
客房英語 發布:2025-09-13 00:55:23 瀏覽:256
老師掃帚 發布:2025-09-12 22:29:51 瀏覽:149
性母教育 發布:2025-09-12 21:48:18 瀏覽:257
考研數學只做真題 發布:2025-09-12 21:38:44 瀏覽:553
數學小卡片 發布:2025-09-12 18:14:39 瀏覽:24
3的倍數的特徵教學設計 發布:2025-09-12 17:16:20 瀏覽:624
小學校長師德師風自查自糾 發布:2025-09-12 16:25:09 瀏覽:973
nba黑歷史 發布:2025-09-12 14:28:24 瀏覽:240
化學高一必修二 發布:2025-09-12 13:59:58 瀏覽: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