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朗老師
⑴ 孫朗是指誰
孫郎即孫權,《三國志》記載孫權在一次出行中,坐騎為虎所傷,他鎮定地在馬前擊斃了老虎。
⑵ 孫朗老師西安恩惠醋蛋液是傳銷嗎
是,不要相信這個
⑶ 孫朗老師安子家庭商城合法嗎是否是上市公司
肯定不是上市公司,謹慎啊
⑷ 看孫郎 ,孫朗是誰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品評】
出獵對於蘇軾這樣的文人來說,或許是偶然的一時豪興,但他平素報國立功的信念卻因這次小試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場彎弓殺敵了。蘇軾任密州知州剛四十歲。他是四年前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自願請求外任,自杭州來至這北方邊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於地方政績外,一直要求大用於世。當時西北邊事緊張。熙寧三年(1070),西夏大舉進攻環、慶二州。四年,陷撫寧諸城。「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與西夏的戰事。這首詞上片出獵,下片請戰,不但場面熱烈,音節嘹亮,而且情豪志壯,顧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蘇軾其他豪放詞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壯的壯詞。把詞中歷來軟媚無骨的兒女情換成有膽有識、孔武剛建的英雄氣了。
蘇軾對此也頗為自負,他在密州寫給好友鮮於侁的信中說:「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是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就是指的這首詞。全部注釋
1.「左牽黃」兩句:左手牽著黃狗,右臂舉著蒼鷹。
2.「親射虎」兩句:孫郎即孫權。《三國志·吳志》孫權本傳載:「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於亭。馬為虎所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
3.「持節雲中」兩句:用漢文帝與馮唐故事。據《漢書·馮唐傳》記載:雲中太守魏尚治軍有方,「使匈奴遠避,不近雲中之塞」,一旦入侵,必所殺甚眾。後因報功時「虜差六級」多報了六顆首級,被文帝「下之吏,削其爵」。馮唐竭力為魏尚辯白,認為文帝「賞太輕,罰太重」,頗失人心。文帝幡然醒悟,當日便令馮唐持節赦免魏尚,官復原職,並拜馮唐為車騎都尉。節:兵符,古代使節用以取信的憑證。持節: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雲中:在今內蒙古托克托縣境內,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區。蘇軾當時在政治上處境不甚得意,在這里以守衛邊疆的魏尚自許,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
4.天狼:天狼星。《楚辭·九歌·東君》:「長矢兮射天狼。」《晉書·天文志》雲:「狼一星在東井南,為野將,主侵掠。」詞中以之比喻為對北宋邊境屢有侵犯的西夏等國。
⑸ 雲商好不好做,怎麼來做孫朗老師
有點兒不好搞
⑹ 孫朗的介紹
孫朗,字早安,三國時期吳國將領。據《三國志·吳書·孫堅傳》的引注《志林》記載,孫朗為孫堅庶子,生母不明,別名孫仁。
⑺ 孫尚香到底是不是叫孫仁還是孫朗別名叫孫仁
孫尚香別稱:孫氏、孫仁、梟姬,孫朗別名:早安、孫仁。因此二人都有孫仁這個名字。
人物介紹:
孫夫人,相傳名為孫尚香,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東漢末年討虜將軍孫權之妹,曾為左將軍劉備之妻。《三國志》稱之為孫夫人。
為鞏固孫劉聯盟,孫夫人嫁給劉備三年,後來大歸回吳,之後事跡不詳。史料並無生育記載。夾在兩國之間,有著與傳統女性截然不同的桀驁不馴的個性。孫夫人在許多小說,戲劇和影視里被不斷描繪。
孫朗,三國時期吳國人物。據《三國志·吳書·孫堅傳》的引注《志林》記載,孫朗為孫堅庶子,生母不明,別名孫仁。
(7)孫朗老師擴展閱讀:
相關典故:
賠了夫人又折兵: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周瑜獻計「假招親扣人質」。諸葛亮識破,安排趙雲陪伴前往,先拜會周瑜的岳父喬國老,喬國老說動吳國太在甘露寺見面,吳國太真的將孫夫人嫁給劉備。孫權與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佔便宜,反而受到雙重損失。
⑻ 孫尚香是誰,孫仁又是誰,介紹下他們
孫夫人是孫堅之女,孫策、孫權的異母妹妹,劉備的第三任夫人。在三國演義這個出場人物幾乎全部是男人的世界,孫尚香可以說是一枝奇葩獨秀啊。我們先來看看孫尚香在演義中的描寫。孫夫人在演義中出現過這么幾次,在有限的幾次中,我們可以看看這位非常的孫夫人。 第一次是在第七回中間,介紹如下:「卻說孫堅有四子,皆吳夫人所生:長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權,字仲謀;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吳夫人之妹,即為孫堅次妻,亦生一子一女:子名朗,字早安;女名仁。堅又過房俞氏一子,名韶,字公禮。堅有一弟,名靜,字幼台。堅臨行,靜引諸子列拜於馬前而諫曰:「今董卓專權,天子懦弱,海內大亂,各霸一方;江東方稍寧,以一小恨而起重兵,非所宜也。願兄詳之。」堅曰:「弟勿多言。吾將縱橫天下,有仇豈可不報!」長子孫策曰:「如父親必欲往,兒願隨行。」堅許之,遂與策登舟,殺奔樊城。」 這是演義中第一次對孫夫人的敘述,僅僅是一筆帶過。但是我們得到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孫夫人是孫堅的次妻所生。我們再看第二次出場:第五十四回中是這么寫的 「過了數日,細作回報:『荊州城中揚起布幡做好事,城外別建新墳,軍士各掛孝。』瑜驚問曰:『沒了甚人?』細作曰:『劉玄德沒了甘夫人,即日安排殯葬』。瑜謂魯肅曰:『吾計成矣:使劉備束手就縛,荊州反掌可得!』肅曰:『計將安出?』瑜曰:『劉備喪妻,必將續娶。主公有一妹,極其剛勇,侍婢數百,居常帶刀,房中軍器擺列遍滿,雖男子不及。我今上書主公,教人去荊州為媒,說劉備來入贅。賺到南徐,妻子不能勾得,幽囚在獄中,卻使人去討荊州換劉備。等他交割了荊州城池,我別有主意。於子敬身上,須無事也。』魯肅拜謝。」這里寫著「極其剛勇,侍婢數百,居常帶刀,房中軍器擺列遍滿,雖男子不及」,由此可見孫夫人確實是有其父兄之風,剛勇無比,雖男子不及,是何等的英姿颯爽啊。而且能居常帶刀,在當時的女子足不出戶的大環境之中,孫夫人確實可以說是極其獨特的一個人,可以想像孫夫人如果帶兵上陣會是一幅什麼樣的場景。比起劉備這個遇事就會哭的膿包來說,孫夫人算是勝過他100倍。但是接下去的描寫:「吾主吳侯有一妹,美而賢,堪奉箕帚。」這是東吳呂范說的。即使是呂范有些誇張,但我想,絕對不會將一隻恐龍說成美女,三國即使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也絕對不是呂范。所以我們推想,孫夫人長相肯定是美女。在同一回裡面,結尾的地方:「數日之內,大排筵會,孫夫人與玄德結親。至晚客散,兩行紅炬,接引玄德入房。燈光之下,但見槍刀簇滿;侍婢皆佩劍懸刀,立於兩傍。諕得玄德魂不附體。正是:驚看侍女橫刀立,疑是東吳設伏兵。」紅樓夢裡面描寫王熙鳳有幾句是: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我們的新娘子孫夫人還沒有出場,手下的一幫丫頭就已經把劉備嚇的魂不附體。哈哈,劉備好歹也是戎馬半生的人了,見到刀劍居然還會怕,要是日後生活中和孫夫人吵起來,哈哈,真的動起手來,劉備八成會落於下風。這里可以推斷孫夫人的武力高於劉備。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運用這種鋪墊的手法實在是出神入化啊。後面的出場就是第五十五回開頭的部分。 管家婆進曰:「貴人休得驚懼:夫人自幼好觀武事,居常令侍婢擊劍為樂,故爾如此。」玄德曰:「非夫人所觀之事,吾甚心寒,可命暫去。」這里可以得出孫夫人從小就喜歡舞刀弄槍,學習武藝,而且自己學還要身旁的丫鬟也一起擊劍為樂,她對武學的熱誠可見一斑啊,假如達摩早生幾百年能夠見識中華還有這等巾幗英豪,不知道還會不會開設少林寺。 但是孫夫人聽到劉備懼怕刀劍之後,說出一句足以讓天下男人汗顏的話:「廝殺半生,尚懼兵器乎!」如果說她嫁的不是劉備,絕對會將劉備藐視死掉,然而事情並沒有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孫夫人的做法是:命盡撤去,令侍婢解劍伏侍。真是體貼之至啊,有這樣的老婆,真是一生都幸福死掉。孫夫人這般的順從劉備,無怪乎後面「當夜玄德與孫夫人成親,兩情歡洽」。我在這里愈來愈佩服劉備,當混混都混了一生了,最後還可以娶到一個如花似玉的妻子,難怪他會爽得連荊州都忘記。話說回來,孫夫人真是大器,然而又是何等的善於體貼人啊。在趙雲拆開諸葛亮所授的錦囊之後,和劉備商議回荊州的事情,劉備這小子居然還在假情假意,暗暗落淚,梟雄本色暴露無遺。再看我們的孫夫人是多麼深明大義,「你休瞞我,我已聽知了也!方才趙子龍報說荊州危急,你欲還鄉,故推此意」,將劉備所有的小心眼都沖到九霄雲外。可是劉備還是無能啊,哭什麼,居然淚如雨下,這種事情都幹得出來。可孫夫人毫不介意,「丈夫休得煩惱。妾當苦告母親,必放妾與君同去。」在劉備還在為著回荊州的借口時,孫夫人又「沉吟良久」,可見孫夫人相當有智慧,思維縝密。果然在她的介面下,劉備一行終於可以回荊州了。在劉備歸途中,孫權令陳武、潘璋選五百精兵,無分晝夜,務要趕上拿回。但是程普說:「郡主自幼好觀武事,嚴毅剛正,諸將皆懼。既然肯順劉備,必同心而去。所追之將,若見郡主,豈肯下手?」好傢伙,居然讓諸將皆懼,實在是令人佩服啊。要知道在當時的社會中,女子是處於弱視群體,只有女子懼怕男子,唯獨這位孫夫人能夠讓諸將懼怕她,為千百年來一直受男子主義壓迫的姐妹們揚眉吐氣了一回。再往後,徐盛,丁奉受周瑜命令追上來時,好個孫夫人,,一通大罵將追兵罵退。演義中是這么說的:孫夫人大怒曰:「周瑜逆賊!我東吳不曾虧負你!玄德乃大漢皇叔,是我丈夫。我已對母親、哥哥說知回荊州去。今你兩個於山腳去處,引著軍馬攔截道路,意欲劫掠我夫妻財物耶?」口才是如此的好,思維是這等的快。 等到潘璋等人合兵來追時,孫夫人再次發揮巨大的作用。玄德正行間,忽聽得背後喊聲大起。玄德又告孫夫人曰:「後面追兵又到,如之奈何?」夫人曰:「丈夫先行,我與子龍當後。」玄德先引三百軍,望江岸去了。子龍勒馬於車傍,將士卒擺開,專候來將。四員將見了孫夫人,只得下馬,叉手而立。夫人曰:「陳武、潘璋,來此何干?」二將答曰:「奉主公之命,請夫人、玄德回。」夫人正色叱曰:「都是你這伙匹夫,離間我兄妹不睦!我已嫁他人,今日歸去,須不是與人私奔。我奉母親慈旨,令我夫婦回荊州。便是我哥哥來,也須依禮而行。你二人倚仗兵威,欲待殺害我耶?」罵得四人面面相覷,各自尋思:「他一萬年也只是兄妹。更兼國太作主;吳侯乃大孝之人,怎敢違逆母言?明日翻過臉來,只是我等不是。不如做個人情。」軍中又不見玄德;但見趙雲怒目睜眉,只待廝殺。因此四將喏喏連聲而退。孫夫人令推車便行。做事好果斷啊,先是罵得他們理虧,讓自己站在優勢地位,然後完全不理東吳諸將,下令推車便走,厲害的狠噢。下面有句詩實在是經典啊:「吳蜀成婚此水潯,明珠步障屋黃金。誰知一女輕天下,欲易劉郎鼎峙心。」一女輕天下,至於我們孫夫人的魄力和氣勢,那我就不多說了。再下來就是趙子龍截江奪阿鬥了。東吳居然利用孫夫人的孝順,派人前去騙回東吳。但是我們的孫夫人卻是考慮再三,在周善的勸說下,雖然還是沒有通告就離開了荊州。不過其中的過程卻是相當奇妙的。 夫人見說國太病危,灑淚動問。周善拜訴曰:「國太好生病重,旦夕只是思念夫人。倘去得遲,恐不能相見。就教夫人帶阿斗去見一面。」夫人曰:「皇叔引兵遠出,我今欲回,須使人知會軍師,方可以行。」周善曰:「若軍師回言道:須報知皇叔,候了回命,方可下船,如之奈何?」夫人曰:「若不辭而去,恐有阻當。」周善曰:「大江之中,已准備下船隻。只今便請夫人上車出城。」孫夫人聽知母病危急,如何不慌?便將七歲孩子阿斗,載在車中;隨行帶三十餘人,各跨刀劍,上馬離荊州城,便來江邊上船。雖然說孫夫人這次差點就讓阿斗小命不保,但是她始終是先考慮劉備,先是說皇叔遠出,後說若是不辭而別恐有阻擋,但是終究是掛念母親的心更重一些,不過換成是誰都會這么做,而且很多人是更本不用考慮就會回家看老媽的。這里再次看得出我們孫夫人的頭腦和謹慎。 接下來的子龍截江奪阿斗,孫夫人豈是容得你趙雲隨便欺負的。夫人又展現出她的氣勢:夫人怒曰:「量汝只是帳下一武夫,安敢管我家事!」雲曰:「夫人要去便去,只留下小主人。」夫人喝曰:「汝半路輒入船中,必有反意!」雲曰:「若不留下小主人,縱然萬死,亦不敢放夫人去。」面對常山趙子龍還能夠罵的恐怕只有我們的孫夫人啊,先是怒,再是喝,氣勢一次比一次高。 然而最後一次出場,孫夫人便永遠離開人世間了。劉備淲亭兵敗之後,時孫夫人在吳,聞俿亭兵敗,訛傳先主死於軍中,遂驅車至江邊,望西遙哭,投江而死。後人立廟江濱,號曰梟姬祠。尚論者作詩嘆之曰:「先主兵歸白帝城,夫人聞難獨捐生。至今江畔遺碑在,猶著千秋烈女名。」於是一代巾幗英豪便這樣離我們遠去了。唉,歷史長河之中能夠留下大名的人倒不多,但是我們會記得曾經有過這樣一位自幼好觀武事,嚴毅剛正的孫夫人。
⑼ 權健和珍草萃哪個好
沒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這要因人而意,
建議你多關注些趨勢性的行業,
所謂窮人做事,富人做市,商人做勢(趨勢),電腦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與時俱進,選對行,做對事,問對人,
可是大多數人都把他當成玩具,沒有好好利用,今後電子商務將會是不可阻擋的趨勢,自己造船過河,不如買張船票過河,
利用互聯網就可以把生意做到全國甚至全球,足不出戶在家輕輕鬆鬆的運作,
在照顧家庭的同時還能擁有一份好的事業,這也是大勢所趨
祥細情況可以網路查--( 孫朗老師 )
讓專家幫你把脈指點,學會問路才不會迷路
⑽ 孫仁的人物生平
1937年底,八路軍駐湘通訊處成立,大革命時期入黨的鄒祖培,受董必武、徐特立之命,回韶山恢復黨組織。1938年1月,孫仁由毛遠耀、胡淑娥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4月,鄒祖培調離韶山,孫仁接任韶山特支書記。6月,中共韶山區委正式成立,10月他擔任區委書記。這時,抗日戰爭正在激烈進行。日軍攻陷武漢後,進逼長沙,大批抗日傷員來到湘鄉。孫仁和湘鄉縣工委領導成立了「戰時工作團」,開展抗日宣傳,號召廣大黨員,進步老師、學生和愛國同胞組織起來,積極投身抗日救國運動,為民族生存而戰斗。
1939年春,中共湘寧中心縣委成立,孫仁擔任中心縣委委員,分管組織工作。由於國民黨反動派掀起反共高潮,同年冬天,孫仁受黨組織指派,離開湘鄉,於1940年6月抵達西康。1941年按照黨組織的安排,孫仁化名王璞,深入西康地區開展社會調查,歷時一年,撰寫了《關於西康地區社會情況的調查報告》,得到了中共川東特委書記廖志高的贊賞。
1942年,孫仁擔任重慶市委書記。那時的重慶市委和川東地委以下各級黨的組織按照中央關於「長期埋伏、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的指示,實行劃片領導,由負責人與下面的黨員單線聯系。為了認真貫徹黨中央這一地下工作方針,為黨積蓄力量,他要求定期聯系的黨員做到:勤業、勤學、勤交友,並在半花街開設了一家新貨店,作為地下聯絡點。由於孫仁深入細致的工作和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雖然重慶市委等黨的組織活動在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心臟地區,但沒有遭受國民黨特務大的破壞。
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投降,蔣介石一面以假和談欺騙全國人民,一面在美國的支持下積極准備內戰。為了粉碎蔣介石的陰謀,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代表團赴重慶與國民黨談判。為配合談判,重慶市黨組織於10月成立了重慶地區工人運動領導小組,孫仁任組長,成員有溫靜濤、侯旭東等。領導小組確定當時工運的任務以反內戰、反獨裁為中心,支持工人的合理要求,把政治斗爭與經濟斗爭結合起來。在孫仁的領導下,重慶的工人運動開展得轟轟烈烈。10月至11月,五萬失業工人選出代表成立了失業工人請願團,向政府當局請願,提出安置和救濟失業工人等要求。接著,不少工廠罷工,許多行業的工人主動聯合發出緊急呼籲,要求和平,反對內戰。在罷工斗爭中,重慶地區工運領導小組成員溫靜濤和不少工人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入獄,孫仁組織工人聲援,發動募捐,要求無條件釋放被捕的工人,並用工人們捐助的錢購買飯菜送往監獄。他還通過《新華日報》發布消息,提出抗議,並電告「世界工聯」,得到了包括美國「勞聯」、「產聯」在內的世界各國勞工組織的支持,迫使蔣介石不得不釋放溫靜濤等被捕人員,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贏得了斗爭的勝利。
1946年初,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離開重慶去南京,重慶成立了由吳玉章任書記的四川省委,接替南方局工作。同時,建立了地下重慶市委,由孫仁、彭詠梧負責,准備在蔣介石發動突然事變時,繼續領導城鄉斗爭。2月28日,國民黨反動派出動軍、警、憲、特,採取突然襲擊手段,包圍了四川省委和新華日報社,省委書記吳玉章等於3月初被迫撤回延安。孫仁面對敵人的猖狂進攻,毫不畏縮,按照原定工作方針,在城市領導各級黨組織,開展轟轟烈烈的反內戰、反飢餓、反獨裁的群眾運動。同時,組織黨員幹部和育才、重大、北大、川教院、女師學院等學校的革命青年奔赴上川東各縣開展抗日、抗糧、抗稅斗爭。為了加速農村武裝斗爭的步伐,他在《新華日報》上發表文章,號召共產黨員和革命青年「應該走進農民群眾中去,因為農民是工人的前身、軍隊的來源,是革命隊伍的最重要組織部分。」
1947年8月,孫仁和川東各地黨組織主要負責人交換了情況和意見後,起草了《川東農村工作提綱》,並親自帶往上海向中共上海局匯報。這個提綱是一份有斗爭策略的綱領性文件,也是白色恐怖下的緊急應變計劃。上海局負責人錢瑛看了提綱並聽了孫仁當面陳述後,十分贊賞。
經中共中央批准,1947年10月,中共川東臨時工作委員會成立,統一領導上川東(華鎣地區)、下川東(萬涪地區)、川南和重慶的工作,孫仁任書記。同時改組重慶市委為重慶市工委,由劉國定任書記;建立上川東地委,孫仁兼任書記,下設七個工委,領導10多個縣,並建立了川南工委。以上均隸屬川東臨委。川東臨委的成立,標志著川東黨的工作進入了一個以農村武裝斗爭為中心的新階段。
這期間,孫仁不畏勞苦,跋山涉水,活動於華鎣山周圍。他在這里秘密發展黨的組織,發動群眾抗丁、抗糧、抗稅,並積極發展農民翻身會、姊妹會、學生會等黨的外圍組織,把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在黨的周圍,為武裝起義作準備。
1948年4月,重慶地下黨辦的秘密報紙《挺進報》被國民黨特務破獲,冉益智、劉國定被捕叛變,江竹筠等大批黨的幹部因叛徒出賣而被捕,情況萬分危急。上川東地委所屬的華鎣山周圍各縣黨組織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形勢危急,黨的許多幹部難以隱蔽。在這種情況下,孫仁認為不能再等待。7月上旬,他來到岳池羅渡鄉,在共產黨員任俊儒家裡召開上川東七、八工委負責人緊急會議。決定立即成立西南民主聯軍川東游擊縱隊,又稱華鎣山游擊縱隊,孫仁任政委,曾霖負責軍事。
在孫仁的周密部署和組織指揮下,一個多月時間內,華鎣山周圍的廣安、武勝、岳池、合川、渠縣等地的武裝起義連續爆發,風起雲涌,勢如破竹,席捲上川東大地,給敵人以嚴重打擊。起義隊伍的凌厲攻勢和巨大影響,使敵人驚恐萬分,但又不敢貿然派兵「進剿」,便責成地方軍警全力「圍剿」。1948年8月31日拂曉,敵南充警察局長林延傑帶領南充、岳池、武勝的警察中隊和附近幾個鄉的自衛隊、鄉丁數百餘人進攻孫仁率領的游擊三支隊。面對多路敵人圍攻的緊急情況,孫仁根據地形條件,果敢決定打敵人的伏擊。他指揮部隊埋伏在黃花嶺山坡兩側,然後由三支隊司令員陳伯純帶領一支小分隊與南充方向的敵人首先交火,並有意邊打邊撤,撤至黃花嶺。林延傑誤以為游擊隊不敢戰斗,便下令吹起沖鋒號,指揮他的部隊向游擊隊發起沖鋒。敵人剛剛進入埋伏圈,埋伏待敵的游擊隊員一齊開火,機槍對准林延傑連續點射,將這個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的劊子手當場擊斃。警察們見自己的頭目被打死,便一個個調頭各自逃命。
國民黨地方武裝「進剿」華鎣山游擊隊慘遭失敗,引起了反動輿論的一片喧囂,國民黨四川省參議會急忙召開會議,請派大軍「清剿」。省主席王陵基叫嚷:「不要使那裡(華鎣山)變成了四川的盲腸」,並立即飛往南京「面謁總統請示」。回川後,王陵基即與綏署主任朱紹良、重慶市長楊林等糾集2000多人,對華鎣山游擊隊進行聯合「清剿」。
華鎣山游擊隊在岳池三元寨被敵人包圍,戰斗進行了兩天一夜。游擊隊打退敵人十多次瘋狂進攻,但敵人增援部隊不斷開來,面對敵我力量對比懸殊,敵強我弱的嚴峻形勢,孫仁當機立斷,毅然決定組織部隊突圍,甩掉敵人。他指揮游擊隊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順利地突破了敵人的重重包圍,於9月7日將隊伍轉移到岳池坪灘鄉與武勝石盤鄉交界的木瓜寨。
孫仁帶領游擊隊剛轉移到木瓜寨,國民黨岳寨縣警察局長魏仲櫃和武勝縣縣長張洪炳分別帶領警察中隊、民團鄉丁500多人,於下午3時尾追到木瓜寨,並分成三路同時向游擊隊左側陣地發動進攻。另一股敵人則用機槍封鎖游擊隊向石盤撤退的道路。面對敵人的進攻,足智多謀的孫仁採取政治攻勢,向敵人喊話,並當場將俘虜釋放,揭穿了敵人的謊言,瓦解了敵人的士氣,為游擊隊贏得了時間。
接近黃昏,孫仁召集幹部們研究對策。一名戰士因手槍卡殼,蹲在孫仁的左邊修槍,不幸槍走火,孫仁下腹中彈。由於缺少葯品,司令部決定立即由王屏藩負責送孫仁到嘉陵江邊,再用船送往重慶醫治。但因敵人的嚴密封鎖,兩次沖出去都被敵人密集的火力壓了回來。待到天黑部隊撤退時,孫仁終因流血過多停止了呼吸。指戰員個人悲痛萬分,含著熱淚將烈士的遺體抬到寨下一個岩洞里藏起來,打算以後轉移安葬。可是,第二天兇殘的敵人發現了孫仁的屍體,極端殘暴地將他的頭顱割下,掛在石盤場口的楊槐樹上示眾。敵人走後,附近的群眾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將烈士的頭顱掩埋在楊槐樹下。全國解放後,中共重慶市委和武勝縣委將孫仁的遺骨移至武勝沿口鎮東山之巔安葬,並修建了烈士陵園,立碑紀念,旌表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