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教師行動研究

教師行動研究

發布時間: 2021-07-23 13:21:57

如何開展教師行動研究

一、教師開展行動研究的工具
為了使行動研究能順利地進行,教師在行動研究中應充分合理地利用一些專業工具。1、專業日誌是一種有目的的反思性的個人文件,
是在行動研究中根據作者的需要和目的重新組織的,它是一種專業發展強有力的工具。可以是以書面的文件,也可以包括圖畫、圖表、曲線圖、列表、報告、小冊子、錄象帶、光碟、錄音帶等多種形式的對研究者來說有用、有意義的東西,如可以是每一次看到學生的情緒變化(什麼時間、誰、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或者是每一次的學習中斷事件(時間、誰、以及為什麼),然後在(反思)閱讀寫下來的所有信息,思考在那段時間里發生了什麼,從中可以汲取什麼經驗和教訓。2、自由寫作簡單的說就是指自由、隨意地去寫。讓你的手不停地寫;不要考慮太多而給白己太多限制,把你想說的寫出來,不要擔心是否正確;寫的要具體,不要只說一輛車,而要說一輛桑塔納車;抓住重點,如果出現靈感,抓住它。不受限制的自由寫作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深入思考的方法。頭腦進行思考和編輯產生的問題經常使我們停留在一條過於直接和狹窄的路上,在我們進行自由寫作的時候,我們躍過了頭腦的思考、編輯和控制,放飛了我們的思緒和想像力,使我們可以接觸到我們苦苦追尋的驚鴻一瞥。3、批判性同事
是能夠和我們分享、探討以及提供和接受批判性反饋的人。批判性指的是具有挑戰性的、學術的、友好的和有用的反饋。在行動研究中應與批判性同事交流自己的想法,聆聽批判性同事的意見,從而使自己的思想能夠更成熟。4、檔案袋:檔案袋(portofolio)來源於「portare」和folio」這兩個詞,
portare是搬動、持有,
folio指葉子和紙張。現在,我們所說的檔案袋來源於早期的用法,包括圖畫以及政府、法律的文件和專業憑證等。而今,教育界經過專業發展後的檔案袋不同於一般的檔案或普通的搜集品,而是一個綜合物,是同某個具體課題相關的、經過精心選擇和編輯的搜集品。檔案袋不但是學生發展的歷程,而且也是教師發展的軌跡,是教育、學習、發展和評價的工具,是教師行動研究不可或缺的研究武器。行動研究時根據不同的目的以創建不同的檔案袋。如為展示我們所教的一門課程所做的工作,可建立」課程檔案袋」;要呈現某個學生的進步水平,可建立」學生檔案袋」等。檔案袋是行動研究項目的一個生動的簡歷,一個評價工具,一個促進文件。
二、教師開展行動研究的程序
任何研究都始於「問題」。當教師意識到自己的教學中出現了某種「問題」並想方設法在「行動」中解決問題且不斷回頭「反思」解決問題的效果時,教師也就踏上了一條由「明確問題—制定行動方案—付諸實施—反思……」鋪設的行動研究的旅程。只是在「明確問題—制定方案—付諸實施—反思……」的過程中,教學問題如何轉化為研究課題?教師的「行動」如何經由「反思」而成為反思性實踐?對這些問題的的解釋將涉及到行動研究的基本精神以及基本的操作方式。1、明確問題—如何將問題轉化為課題
行動研究強調解決教師自己的問題、真實的問題和實際的問題。不過,並非任何教學「問題」都構成研究「課題」,只有當教師持續地關注某個有意義的教學問題(即追蹤的問題),只要當教師比較細心地「設計」解決問題的思路之後,日常的教學「問題」才可能轉化為研究「課題」。教師的「問題意識」才上升為「課題意識」。
強調對「問題」的追蹤和設計意味著所研究的「課題」來自教師自己的教學實踐,「課題」產生的途徑往往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它是教師「自己的問題」而非「他人的問題」;它是教育教學中發生的「真實的問題」而非「假想的問題」。
強調對「問題」的追蹤與設計也暗示了行動研究不是隨意性問題解決。教師雖然在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學生活中從來就沒有遠離過「解決問題」,但如果教師只是以日常經驗和慣用策略去解決問題,而不是「想方設法」之後採取「行動」並持續地「反思」其效果,那麼,這種問題解決就算不上研究。
在行動研究中強調「課題意識」,這也不是說「問題意識」就不重要。在教學研究中,常見的障礙既可能是「課題意識太弱」,也可能是「課題意識太強」。「課題意識太弱」的教師容易滿足於以日常經驗解決那些瑣碎的日常問題,「自下而上」,不善於在解決日常的教學問題的過程中捕捉一些關鍵的、值得實際和追究的「研究課題」。由於缺乏必要的追究與設計,那些日常的教學問題雖然不斷地被解決,教師卻很難從整體上轉換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與此相反,」課題意識太強」的教師容易只熱衷於「熱點問題」、「宏大問題」,「自上而不下」,對自己的日常教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視而不見或「以善小而不為」。滿足於「大問題」、「大課題」的後果是忽視、輕視了教室里每天都在發生的真問題、真困惑。2、方案設計「方案設計」對於教師並不陌生,教師一直在與「設計」打交道,比如備課、寫教案,等等。提出問題後就應該對問題進行分析,
針對問題產生的各種可能的原因,
考慮解決的方案,對問題有一個總體的設計。設計就是一個計劃。是我們為了處理我們教學中的問題和好奇而創建的個人化的「路線圖」。
方案設計的內容常包括:何人,研究的參與者及描述一下參與者的必要情況;何事,決定做什麼,達到什麼目的;何時,活動的時間長度和日程安排(研究何時開始,每次多長時間,多長時間需要採集一次數據,什麼時間會涉及到什麼樣的參與者,什麼時候結束研究。);何地,研究的社會和文化情境;如何,以什麼方式進行行動研究;為何,闡述選擇某種方式的原因或理由。在此要注意理論的選擇,根據篩選出來需要解決的問題,從教育理論中有針對性地選取最合適的內容,作為教師解決問題最適切的指導。理論優選可以為解決篩選出的問題提供理論指導和操作規范,保證了行動研究的正確性。理論優選的方式有:(1)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理論工作者根據篩選出的問題,尋找與問題相關的理論。(2)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理論工作者有針對性地向教師介紹教育理論知識,讓教師了解與問題相關的教育理論。(3)把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理論工作者根據教育、教學實際初步篩選出來的教育理論提交給教師學習、討論。(4)教師在學習和了解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理論工作者提供給他們的切合教育、教學實際的教育理論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一步從中篩選出適合自己需要的教育理論。(5)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現概括出了有關問題,主動從教育理論中尋找與這些問題相關的理論。進行理論優選時,要注意針對性、貼切性、實用性。因為教育理論很多,有的也很抽象與深奧,因此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理論工作者要向教師介紹、提供他們最需要的有實際作用的教育理論;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以及自己面臨的問題選擇自己需要的教育理論。3、付諸行動
教師在對實施的背景、條件和行動本身進行思考和理解之後。開始有日的、有步驟的實施計劃。作為行動研究的主體,教師的認識水平和價值取向直接涉及他們對教育行為本身和教育環境的理解,從而對教育行動過程發生影響。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可能會遇到一些妨礙研究的外部困難。如學校有限的工作條件、文化的沖突與隔離、官僚體制等;教師自身也要挑戰那些根深蒂固的、不合理的固有信念。因此,教師對自己的思想、信念、價值取向、假設和前提必須保持著清醒的認識。隨著行動計劃的實施和推進,教師對行動及背景有了逐步深入的認識。根據這些認識和其他研究參與者的觀察、評價和建議。對計劃也需要做必要的改動。行動也要做必要的調整。在合作的文化下。教師與其他參與者利用共同擁有的專業知識和智慧解決持續出現的實踐問題。在行動研究過程中,行動的合理化就是通過持續的觀察和迅速改變方向的能力加以保證的。4、反思在整個行動研究的過程中,「反思」實際上是貫穿始終的。「問題」之所以能夠被提出來,「設計」之所以可能,「行動」之所以能夠創造性地執行方案,都有「反思」的介入和參與。也有人因此將設計的過程稱為「行動前的反思」,將行動的過程稱為「行動中的反思」,將「回頭思考」的過程稱為「行動後的反思」。
但「反思」一般指「回頭思考」,指教師以及合作研究者在「行動」結束後回頭思考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查看所設計的方案是否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如果問題沒有很好地得到解決,需要進一步理清究竟是由於所設計的方案本身不合理,還是因為方案的執行發生嚴重偏離,如此等等。
這一環節需要教師撰寫開展行動研究、總結實踐經驗的論文。教師通過撰寫論文,既總結了行動研究的基本經驗,記錄了開展行動研究的基本過程,為繼續開展行動研究提供了參考;又激發了開展行動研究的動機,強化了開展行動研究的積極性,為繼續開展行動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礎。反思時,既要注意按照擬定的行動研究計劃實施,確保解決問題、改進教育和教學工作具有研究性質;又要注意總結經驗教訓,進行反思,為以後的行動研究作好准備。
三、教師開展行動研究的要求
行動研究是教師開展教育研究的理想方法,有效開展教師行動研究除了要遵循上述程序進行外,還要求做到:1、教育研究者、教育理論工作者要面向教育教學實際
教育理論的生命力、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理論工作者的價值反映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促進教師行動研究的開展,提高行動研究的有效性要求教育研究者、教育理論工作者走出書齋,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指導教師開展行動研究。這包括通過理論優選向教師介紹最優秀的、有實踐指導意義的教育、教學理論,以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指導教師發現並概括實際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幫助、指導教師在篩選出問題的基礎上,選擇最有針對性的教育理論;在實施具體教育、教學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指導教師。2、教師要加強教育理論學習
教師對教育理論的學習程度和教育理論水平一定程度上決定教師對教育、教學實際的理解程度和對教育、教學過程中問題的洞察水平,並影響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的方向和效果。進行行動研究如果沒有教育理論作指導,就會回復到毫無研究性質的經驗總結的老樣子,也會導致研究工作的盲目性。因此,進行行動研究的教師必須加強教育理論學習。3、教師要有問題意識
教育行動研究源於問題。正是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感受到了問題的存在,面臨著教育、教學困境,才意識到了研究的必要性,也才引發了開展行動研究的動機。沒有問題意識、缺乏探究精神、不具備敏銳發現問題能力的教師是發現不了教育、教學中值得研究的問題的,也是不會開展行動研究的。可以說,提高行動研究的有效性,有賴於教師准確而及時地發現並概括教育、教學中的問題。4、要培養合作精神
教師開展行動研究,需要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理論工作者、教師的共同參與和合作,僅一個教師的努力很少甚至完全不可能保證行動研究卓有成效。所以,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理論工作者、教師都要以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以及改進教育、教學工作為共同目標,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相互支持,真誠合作,共同研究。這種合作既包括教師與教育科研人員、教育工作者間的合作,也包括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合作。合作就會使合作者都受益,也會使行動研究產生理想的效果。5、行動研究要與實際緊密結合
行動研究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它必須與學校的教育、教學實際緊密結合。脫離教育、教學實際的研究不成其為教育行動研究,更不能保證教育行動研究的有效性。教育行動研究與實際結合要求研究的問題必須來自實際,開展研究的過程必須是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的過程,研究的目的必須是改進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研究的結果必須促進教育、教學中問題的解決和教育、教學實踐工作的合理、科學和有效。
綜上所述,行動研究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它是教師進行教育研究的理想方法,教師開展行動研究十分必要,為了在教師中推廣行動研究,提高其有效性,必須遵循行動研究的統一程序,按照相應要求。筆者相信,通過教師開展行動研究,將會促進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有機聯系和完善結合,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也將趨向合理、科學和有效。

Ⅱ 教師怎樣做行動研究

1、首先確立教育行動研究主題、
2、制定研究目標,以學校某個班級或學生事件為研究對象,進行問題研究歸類、
3、研究方法可採用問卷調查法,訪談、個案研究、行動干預、、、、
4、撰寫教育行動研究報告

怎樣開展行動研究?一、行動研究的程序。1、做好劃,定好方向;2、加強實施,進行反思;3、總結提高,改善行動。其中重點是反思,反思是行動研究的關鍵環節,反思是教師對自己教學合理性、有效性的追求,反思是教師自身發展的重要手段。怎樣反思呢?(1)反思自身教學的有效性、成功率;(2)反思自己的真個教育事業以及生活環境。二、行動研究的類別。有三點:移植、教歷和案例。三、行動研究的重點。應放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上,科研興課。要解決課堂教學的十大形式,以及如何解決問題,這里不在一一羅列。四、新動研究必須處理好的關系。一共有6個方面的關系:1、行動和研究的關系;2、理論導向和行動實踐的關系;3、課題研究與行動研究的關系;4、個體研究和合作研究的關系;5、體會性成果和概括性成果的關系;6、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的關系。「以能為本,以勤為先,以研為導,以創為先。」十六字是行動研究綱領。

Ⅲ 教師行動研究的具體內容包括哪些這個問題解決以後教師行動研究的方法就不成問題了。

教師的行動研究具體包括教師學習、教師研究與教師發表。在教師學習—教師研究—教師發表三個要素中,教師學習是教師研究的基本前提,教師發表是教師研究的動力(但不是目的)。
如果沒有教師學習,教師就不可能獲得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眼光。教師的行動研究將不會啟動。
如果沒有教師發表,教師就不可能獲得他人的建議和意見,行動研究也就不會走得太遠。

Ⅳ 教師行動研究的基本模式是什麼

基本的行動研究模式是開始有了改革觀點後、再探查、找出一般性計畫、形成第一步行動、實施第一步行動後、再評估、修正、接著進入第二步行動、實施、評估等。

Ⅳ 教師行動研究如何行動求解

課程改革時期,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程改革的成敗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教師的業務水平,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行動研究問題成了研究的熱點。教師行動研究是教師在研究人員的指導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實際情況,解決日常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地改進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種研究方法,與行動研究密切相關聯的是「教師即研究者」理念。開展行動研究,要轉變觀念、遵循一定的程序、構建相應的機制。這樣,才能保證行動研究的有效性。
一、轉變認識
1.研究並不一定只是負擔
表面上看,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大量的時間不得不投入教學。教師的任務是「以教學為中心」,繁重的教學負擔幾乎沒有為研究留下多餘的時間。其實教師所進行的研究是一種特殊的「教學研究」,是對教師自己的教學進行思考和探究,這種研究的目的不是為教學增加另外的負擔,而是力圖使教學以更有效的方式展開。因此,盡管在研究之初教師可能費時費力,但一旦進入研究的正常狀態,當教師從自己的研究中找到了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教學管理策略時,就有可能熟練地解決種種「教學困惑」、減少無效的重復勞動,在不一定增加工作時間的前提下提高教學效率。
2.行動研究是最有效的學習
教師提高教學研究技能的途徑有三種方式:閱讀,即教師自己閱讀有關教學理論和教學研究方法的論著;合作,即與大學或研究機構的教學研究專家合作進行實驗研究;行動研究,即教師針對實際問題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三種方式之中,實際上以「研究」最有實效。教師通過自主的研究才能喚起閱讀的需要和合作的興趣。不少人將研究技能的提高寄希望於教師「脫產進修」或「在職培訓」,殊不知教師在自己的教室里親自進行研究即是最有效的「在職培訓」方式。並非一定要等到系統學習、研究技能提高之後才產生研究,而是先有研究之後才能產生學習的激情,才能在研究的過程中提高研究技能。
二、明確程序
行動研究是一個螺旋式的發展過程,每一個螺旋發展圈又都包括著幾個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環節。
1.選擇問題即在學校統一組織下,對學校在教育、教學上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對問題作出歸納、分類,形成一定時期內教師要通過研究解決的問題。教師從眾多的問題中概括出具有普遍性和研究價值的問題,通過討論和交流,初步形成各年級或各門學科中的主要問題,形成一個時期學校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群。
2.理論探討即從教育理論中有針對性地選取最合適的內容,為解決篩選出的問題提供理論指導和操作規范,從而保證行動研究的正確性。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理論工作者要根據教師選出的問題,尋找與問題相關的理論,有針對性地向教師介紹,讓教師了解與問題相關的教育理論,通過組織教師學習、討論,教師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一步從中選出適合自己需要的教育理論。教育理論很多,有的很抽象、深奧,進行理論選擇時,要注意針對性、貼切性。
3.實施和反思
即教師按照計劃、行動、觀察和反思的順序,在教育科研人員、教育理論工作者的幫助、指導下,創造性地運用自己已經選擇的、有針對性的教育理論,解決具體教育、教學問題,改善教育、教學工作,並對實踐的結果作出總結和反思。行動研究的目標是在實施和反思這一階段實現的,它是行動研究的關鍵階段。這一環節需要教師撰寫開展行動研究、總結實踐經驗的論文,為繼續開展行動研究提供參考。
三、構建機制
在課程改革中大力提倡教師行動研究,需要學校與上級行政部門構建促使教師開展行動研究的機制。
1.時間保證在現有教育體系下,教師忙於應付日常工作,有些教師甚至對學生實行看管式管理,這樣教師們忙於應付,疲於奔命,幾乎沒有時間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在提倡對學生進行減負的今天,也需要對教師進行減負,把教師從繁瑣的簡單勞動中解放出來,從事創造性勞動。實踐證明,在對教師工作進行加減運算時,首先需要做減法,然後再做加法,這樣更容易推行。減去不必要的工作負擔,增加教師的行動研究時間。
2.提供幫助教師開展行動研究,需要理論上的幫助。理論書籍是教育理論的書面載體,專家是教育理論的活化載體,兩者缺一不可。然而,現在有些學校教育理論書籍缺乏,只購買各個學科的輔導資料,因而教師很難得到教育理論書籍的幫助,需要構建學校開展教師行動研究的理論支撐體系,包括書報雜志。同時,學校還應該聘請有關專家作為教師開展行動研究的引路人,在這方面學校應該有投入意識。
3.建立激勵機制
學校在晉職晉級方面應該向開展行動研究的教師傾斜,鼓勵教師多讀書、多行動、多反思。現在有一種傾向,認為中小學教師開展研究、寫作教育論文沒有必要。這種看法是對教育工作性質的簡單化理解、短視的理解,忽視了人的工作的復雜性。認識到教師行動研究對於提高教育質量、深化課程改革的重要性,需要落實到行動上,建立激勵機制非常必要。

Ⅵ 行動研究有什麼意義教師如何進行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的意義:

1、行動研究可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

2、行動研究轉變了教師的角色。

3、行動研究有利於教師解決教育實踐的實際問題,促進教學改革。

4、行動研究是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中小學科研興校的重要途徑。

教師進行行動研究的方法:

1、做好計劃,選擇方向。

2、加強實施,進行反思。

3、總結提高,改善行動。

其分類:

教育研究可以從許多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如果我們依研究目的及研究者的不同,又可把教育研究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以科學的方法研究別人的問題,研究者通常是大學教師、研究機構科研人員。他們可稱為專業研究者。其研究目的在於建立較普遍的原理、原則。

第二類是以科學的方法研究自己的問題,研究者通常是學校教育實際工作者,包括教師和行政人員。其研究的目的在於此時此地的應用,而不是理論的建立和發展。對這兩類不同性質的活動,西方社會科學工作者分別以「研究」和「行動」概念來表述。

熱點內容
英語教學助手 發布:2025-05-24 21:51:21 瀏覽:194
高三化學模擬試卷 發布:2025-05-24 21:17:29 瀏覽:619
大西洋地理位置 發布:2025-05-24 20:05:35 瀏覽:454
六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設計 發布:2025-05-24 14:40:10 瀏覽:526
有違師德的故事 發布:2025-05-24 14:23:44 瀏覽:965
繪本如何 發布:2025-05-24 09:23:40 瀏覽:998
金蝶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24 08:18:25 瀏覽:958
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自評報告 發布:2025-05-24 07:26:30 瀏覽:558
師德師風知識競賽 發布:2025-05-24 06:49:19 瀏覽:759
生物實驗高中 發布:2025-05-24 03:14:39 瀏覽: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