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和家長的溝通
現代的學校需要家長們的積極參與其工作。為了使學校和家庭合力育人,班主任必須與家長進行溝通,尋求有效的解決學生問題的方法。 第一,與學生家長溝通,要選擇適當的時機和地點。人人都有情緒化或心情不佳的時候,那麼此時就不是與家長進行交談的時候,與家長溝通,應先間接地向學生了解其家中的情況,以便決定是否適合與家長交談。 第二,與家長溝通要善於傾聽,多數班主任約見家長時,說得多聽得少,只顧自己痛快,啪啪一通數落,情緒發泄完了,自己累了,家長的耳朵也塞滿了,回去便拿孩子撒氣。我們不妨換個方式作個聽眾,如何呢?某某是我們班的一個學生,從開學到現在,這個學生的特點就是話特別多,上課的時候經常成為老師點名的對象,對於他的表現,我一直不滿意,多次找他談話,但每次都沒有多大的成就,最後我請來家長,准備把這位學生這段時間的表現向家長數落一番,家長來了後,很主動地向我這個班主任了解情況,並將這個學生從小學一直以來的情況給我做了反映,從他談到的情況中,我了解到這位學生長期以來形成的壞習慣,上課接下句插嘴講話,這些表現並不是一時的反應,所以對他的情況要採取不同的方法來對待,要准備好打持久戰,切不可心急。可見,有時候多說不如少說,甚至作個聽眾也不錯,傾聽有兩個好處,一是造成平等的談話氣氛,二是便於我們從中捕捉信息。 第三,與家長溝通,要講究語言的藝術,要深入淺出,將大道理說小。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教養不同,難免會遇到一些「護短」的粗魯家長,那就必須講究語言的藝術,多數學生在學校作了錯事之後是不會向家長說的,反而說別人怎樣錯,老師又如何袒護那些同學,這往往引起家長的誤解,所以班主任應該在家長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用徵求意見的態度,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四,溝通的方式 (1)家長會 (2)家訪談話 (3)個別溝通 (4)建立聯絡簿 (5) 約談(見面談) 「溝通無限」方法不拘一格,但不論採取何種方法,技巧,你都要出於真誠,並力求有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教育是藝術,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更需要藝術。
㈡ 班主任與家長如何溝通
1.班主任要尊重家長,打好與家長溝通的基礎。 尊重學生家長是班主任與家長取得有效溝通的首要條件,尊重家長,讓家長在心理上取得與教師地位的平等,就為溝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班主任與家長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平台。 溝通是一種復雜的社會與心理現象,信任是合作的台階,沒有高度的信任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溝通。 班主任要設身處地理解家長。 3.班主任要堅持多元化原則,因人而異的採取合理有效的方法。 (1)對於有教養的家庭,盡可能將學生的表現如實向家長反映,主動請他們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充分肯定和採納他們的合理化建議,並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家長一起,同心協力,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2)對於溺愛型的家庭,交談時,更應先肯定學生長處,對學生的良好表現予以真摯贊賞和表揚,然後再適時指出學生不足。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感情,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使對方在心理上接納你的意見。同時,也要用懇切的語言指出溺愛對孩子成長的危害,耐心熱情地幫助和說服家長 (3)對於放任不管型的家庭,班主任在交談時要多報喜、少報憂,使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展前途,激發家長對孩子的愛心與期望心理,改變對子女放任不管的態度,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對孩子的教育。同時,還要委婉地向家長指出放任不管對孩子的影響,使家長明白,孩子生長在一個缺乏愛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從而增強家長對子女的關心程度,加強家長與子女間的感情溝通交流。
㈢ 家長跟班主任溝通的內容
1、和老師交朋友
溝通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礎上,因此要和老師能夠順暢的溝通,首先要和老師交朋友。和老師交朋友與其他人交朋友一樣,首先要尊重對方,其次要認識對方,最後通過長期的溝通和了解,最後家長和老師就成為了朋友。如何和老師交朋友對於高三家長這個年齡段的人而言是一件相對輕松的事情。
2、與任課教師溝通
與老師的溝通包括與班主任的溝通和與任課老師的溝通,這兩類老師在溝通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差異。班主任通常從宏觀的層面來觀察和管理考生,同時班主任往往又擔任某一科學科的課程,因此與班主任交朋友不僅能夠掌握考生的日常學習狀況,還能了解考生某一課程的學習情況。
與任課教師的溝通主要有以下內容:首先要向老師詢問孩子是否有偏科現象。要知道,一個考生如果在備考過程當中偏科,其次向老師詢問孩子的備考狀態,第三要向老師詢問孩子是否有備考誤區。如果出現以上情況,就要與任課教師進一步溝通找出解決辦法。
3、與教師定期溝通
與老師溝通可以分為兩類,日常性溝通和關鍵時點溝通。
日常性溝通包括禮節性溝通和日常學習溝通,禮節性溝通是指在節假日或者教師重要的日子裡通過手機、簡訊等方式或者登門拜訪的方式與教師進行溝通,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感情;日常學習溝通是指與任課教師就考生日常學習狀況和學習效果進行溝通;關鍵時點溝通是指家長在關鍵時間點與教師進行溝通,這些時間點以學校的教學安排為標准,包括期中、期末考試、一模、二模等重要考試後,如果家長與老師溝通的順利可以在每次月考結束後就考生的學習問題進行溝通。
4、溝通內容
溝通不是告狀,也不是訴苦會。家長要秉著一種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態度向教師了解考生的真實情況;
溝通不是單方面的。家長要將考生在家的情況客觀反應給任課教師,要做到客觀和公正。同時家長要主動詢問考生在學校的情況,包括考生的心理變化、學習變化等;
溝通的重點是學習和心理:向老師詢問考生的備考狀態如何。學習還有哪些知識點比較欠缺,如何改善當前學習狀態;
志願填報溝通:任課老師在多年教學經驗中一方面對考生的性格和職業方向有一定的了解,其次而在與歷屆畢業生的溝通過程中,對各級院校和不同專業有一定的認識,每次高考後總會面對考生關於志願填報的各種問題。所有這些都為因此任課教師在把握專業和院校選擇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任課老師對志願填報的中肯建議顯然不容忽視。
溝通一定要有結果:家長不要簡單的把老師作為聽眾,或單純的把自己作為聽眾,更重要的是要從與教師的溝通中找到解決考生自身問題的辦法。
5、溝通過後最重要的是落實
家長和老師溝通之後最重要的是「落實」。溝通的結果固然重要,要真正的把溝通的結果落到實處,讓溝通的結果發揮作用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㈣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注意事項
一、真誠相待,信任尊重家長。
我們要真誠地與家長溝通交流,讓家長充分感覺到教師是真心地為學生成長和發展著想,對學生有愛心和責任感。班主任要尊重學生家長,擺正擺好自己與家長的位置。家長與教師一樣都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引路人,都肩負著教育好孩子的重任,教師與家長加強聯系,目的是共同的。教師與家長其實是同盟軍,家長和教師一樣應該對孩子的成長起教育、引導和示範作用。家長與教師之間不存在身價、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師與家長若能夠相互信任,相互激勵,則會出現友好、愉悅和互相合作的氣氛。所以教師要以真誠與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家長,取得他們的信任,爭取他們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討對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達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二、與家長溝通,要善於傾聽。
成功的老師通常是最佳的傾聽者。傾聽不意味著不說話,但傾聽絕對是少說話。在傾聽時,要聽明白家長反映的事情和此次談話的真正用意。
任何教師,無論他具有多麼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理論修養,都不可能把復雜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錯。而且隨著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家長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他們的許多見解值得教師學習和借鑒。加之「旁觀者清」,有時家長比教師更容易發現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因此,教師要經常向家長徵求意見,虛心聽取他們的批評和建議,以改進自己的工作。這樣做,也會使家長覺得教師可親可信,從而誠心誠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師的工作,維護教師的威信。
三、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對不同類型的家長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和修養都不同,因此,我覺得要根據實際情況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與不同類型的家長進行溝通。如:一是對於素質比較高的家長,我就坦率地將孩子在校的表現如實地向家長反映,並主動地請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認真傾聽他的意見和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對於那些比較溺愛孩子的家長,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長處,給予真摯的贊賞和肯定,然後再用婉轉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處,誠懇而耐心地說服家長採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三是對於那些對孩子放任不管,把責任推給學校和老師的家長,要想辦法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教育孩子的活動中來,開始主動關心孩子,主動與子女溝通,與學校溝通,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四是對於後進生或是認為自己對孩子已經管不了的家長,我們應盡量挖掘其孩子的閃光點和特長,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和進步,對孩子的缺點適時地每次說一點,語氣委婉,並提出改正孩子缺點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長對孩子的希望,使家長對孩子充滿信心,只有這樣,家長才會主動地與我交流孩子的情況,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五是對於個別不太講理的家長,或是不理解學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就沉住氣,先讓家長說完,發完脾氣和牢騷,並對家長的這種心情表示理解,然後再耐心地以平靜的語氣與家長解釋、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對錯,以理服人並體現出自己的寬容大度,贏得家長的好感,從而得到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四、充分了解學生,與家長談及孩子的缺點時注意方式方法。
老師與家長的談話都是為了孩子,作為老師,我覺得首先必須充分了解孩子的情況,如:孩子的學習成績、性格特點、特長和愛好、優點和缺點等等。因此,我和家長談及孩子的發展情況時是比較具體的,從不籠統、模糊和泛泛而談,沒把握和不準確的不說,讓家長感到我對孩子的關心和重視,感覺到我工作的細致、認真和負責。而且,我與家長交流時,對孩子的評價也是客觀而全面的,既肯定孩子的優點與進步,也真誠地提出其不足之處及改進辦法。在談到孩子的缺點時,我也是根據具體情況而區別對待,與很熟悉的家長我就說得直率一些;而有些家長自尊心強的,會把談孩子的缺點視為對自己的批評而感到有壓力的,我就說得委婉一些,注意家長的可接受性,同時也表達對家長心情的理解,以心換心,坦誠地與家長交流,這樣就可以達到共同解決孩子問題的目的了。
五、教師要用行動贏得家長的信任。
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並在作業的批改、班務的管理上,學生活動的組織等方面要認真負責,要讓家長通過這些行動看出你的能力水平,你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讓家長充分相信你,覺得把孩子放在你手裡放心,從而支持你。
總之,教師在與家長溝通交流時要真誠友好,不卑不亢,把自己對學生的那份濃濃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充分地流露給家長,讓家長深切的感受到教師是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他的孩子,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和發展,那麼我們工作一定能夠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從而獲得較好的效果。
㈤ 班主任如何與家長的溝通技巧
相當比例的家長不知如何教育孩子,在家庭中疏於對孩子的教育管理,一味地寄希望於學校。三亞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著:重言傳輕身教,重孩子的身體發育,而輕孩子的心理成長等現象。加上留守兒童、隔代教育等帶來的諸多問題均苦惱著家長,也困擾著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在這些年的工作中,我透過一樁樁問題學生案例,不難分析其原因:隱藏在問題學生背後的是問題家教、問題家長和不良的家庭教育環境。一般市民家庭中主要存在的教育矛盾如下:
(1) 父母與孩子的親情溝通不夠,孩子內心情感飢渴。我所教過的大部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煩惱和問題時不願意告訴父母,理由如下:怕父母不相信自己,產生誤解;擔心父母責罵;擔心理解上的代溝等等。然而大部分孩子卻渴望父母多陪陪自己,身邊有人鼓勵和安慰。這種矛盾的現象體現了孩子與父母之間還是存在戒備之心的,如果親子之間溝通不暢,孩子容易出現情感飢渴的狀態。
(2) 不注意家庭文化氛圍的培養。三亞家庭中很多父母通過喝茶、玩牌、上網、聚會、打麻將等方式打發自己的休閑時光。很少有家長會和孩子一起讀書、看報、談論時事等。家庭生活缺乏書香氣息。孩子容易見樣學樣,沉迷於網路,耽樂於游戲。
(3) 兩代人的觀念沖突尖銳。父母對子女的關注中,排在首位的仍然是孩子的成績,其次是身體發育、做人等。而孩子卻更希望父母能關注自己的心理成長和精神生活。觀念的沖突使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更傾向求助於同齡人而不是父母,造成親子關系隔膜。
(4) 父母言行不一致。父母經常教育孩子做人要誠實,然而自己在社會生活中,往往當著孩子的面撒謊,人前人後各有一套;明明知道錯了卻不承認,對孩子的承諾不注意兌現。孩子對父母的這些行為容易產生反感,影響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最終導致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
(5) 教育方法欠科學,簡單粗暴,耐性不夠。我經常遇到這樣的學生,一提起家長就皺眉頭,表現出厭煩的樣子,究其原因,家長或者嘮嘮叨叨,孩子不甚其煩;或者一直用命令的口吻與孩子交流,不允許孩子犯錯,孩子做錯了就會指責、打罵孩子,這種教育方式嚴重傷害了親子感情和孩子的自尊心。
從以上幾點我們不難發現,目前,三亞的孩子所處的家庭教育環境不容樂觀,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誤區,有待進一步提高和改進。
二、不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成長產生的影響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一個人的身心成長過程中,家庭環境和教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家庭是每個人最初的學習場所,孩子的身心能否得到充分發展,孩子性格能否健康開朗,自信心能否得到良好的培養和樹立,孩子最終能否成才,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由家庭教育環境決定的。也可以說,什麼樣的家庭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就像春天裡和煦的微風,冬日裡溫柔的陽光,滋潤著孩子的心田。沒有充足的陽光、水分、土壤、空氣,植物無法存活,同樣的,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這片土壤,孩子這株幼苗也不能健康成長。而三亞家庭中常見的不良家庭環境主要有:
(1) 父母不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有些家長財大氣粗或者位高權重,在為人處世或者與他人談話中表現得極為高傲,將權利、金錢的地位看得很重。受此影響,這些家庭中的孩子在學校生活中表現出揮霍浪費、無視校紀班規、自以為是等不良習慣。還有一些父母自私、是非觀念不強,缺乏起碼的做人原則,即使自己孩子犯下了錯誤,仍然替其掩飾甚至動用社會關系為孩子在學校的違紀處分去疏通。孩子受到影響,目空一切,對同學、老師不尊重,不聽老師的勸告,很容易在思想上、行為上往不好的路途上越走越遠。
(2) 家庭成員關系緊張,硝煙不斷。
孩子是一個家庭是否幸福的晴雨表。一個家庭中,夫妻感情是否融洽,家庭氣氛是否和諧,孩子是否感到幸福,透過孩子的這張晴雨表就能准確地解讀出來。如果一個家庭成員之間戰火不斷,硝煙彌漫,那麼孩子的情緒就會長期低落、壓抑,情緒波動大,自閉,自卑,缺乏孩子應有的朝氣與活力。有些家庭因父母的關系惡化,甚至因第三者的介入導致家庭破裂,夫妻離異,讓孩子掉入情感的低谷,產生對父母的敵意和厭惡。家庭戰爭的最終受害者和犧牲者都是無辜的孩子。面對凄涼的孤單,缺少溫暖的關懷和安慰,孩子在情感上找不到依靠,表現得情緒低沉,叛逆,自卑,容易出現早戀、沉迷網路與煙酒等現象,嚴重的還可能出現心理障礙,自己一生的婚戀觀也受到影響。
(3) 不科學的教育理念。
只有合理地利用社會教育,集體教育,家庭教育三者的互補,才能產生教育的合力,效果就越顯著。然而在我所教的學生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老師在一邊教育學生不應該有遲到、曠課等違紀行為,而孩子家長卻打電話給班主任為小孩編造借口或者打圓場。小孩有爬牆偷偷溜到校外泡網吧、打架等不良行為,家長往往不去糾正孩子的錯誤,反而一味地批評學校的保安、埋怨孩子的朋友把他帶壞了等等。在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理念的碰撞中,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一方嚴格教育,一方倍加袒護和溺愛,無法形成教育合力,達到教育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孩子的教育正是在這種拉鋸式的沖突中被耽擱了。
三、家校聯手,構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1)在家裡,家長應該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②.營造寧靜和諧的情感氛圍
③.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和學習氛圍
(2)在學校,老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特別是班主任
①.與學生溝通,找到問題的關鍵
②.向家長匯報學生近期的思想波動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發掘學生的閃光點
㈥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內容與方式
一位成功的班主任決不僅僅是事必躬親,勇於孤軍奮戰的勇者,而更應該是敢於協調家庭和社會各方面支持,形成對學生教育合力,以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的智者。新形勢下,班主任的紐帶作用已經作為評價班主任基本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班主任是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教育之間聯系的橋梁。①班主任加強與家長的和諧溝通是班主任本職工作的要求,也是時代的要求。 一、請進來在一定的時間把學生家長請進學校,向家長匯報學生思想、學習情況是班主任常用的傳統的與家長溝通方式,歷年來多採用 匯報式溝通。對比高鋼的《遭遇美國教育》中弗絲老師准備的家長會,我們的的家長會顯得有些陳舊落後,但就目前我們的教育氛圍,開好匯報式家長會仍是班主任們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 1、恰當的推薦自己。 學生不能尊其師,便難以信其道。金子的可信度當然來自烈火的煅煉,但適度的宣傳更能使之聲名遠揚。誠如醫院的門牌上掛滿醫生的招牌一樣,老師的信譽度既少不了歷史的積淀,也少不了自我宣傳。家長會正是班主任不可多得的,得天獨厚的自我推薦的有利場所。班主任實實在在的,恰如其分的推薦自己可以幫助家長和學生更好的了解自己,從而對自己的教育思想深信不疑。耒陽二中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家長會上,家長們大多時候都能聽到學校對任課老師的介紹和班主任對自我的介紹。介紹內容一般為學歷、教學能力和教學成績。介紹雖然簡潔,但家長和學生均能加深對老師們的認識。去年秋天,一位開完家長會的家長走出教室就對孩子說:你的班主任老師是湖南師大畢業的高才生,你 好好向他學習錯不了。當然,自我推薦必須實事求是、名副其實,一切虛妄的、誇大其詞的自吹自擂必然如淺薄的泡影,在事實面前不攻自破,落得個弄巧成拙的下場。 2、恰當的評價學生。 逆耳與衷言常常是孿生同胞。回顧過去,較多的教室里門可羅雀的家長會值得研究,家長們不願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班主任過多的使用了衷言武器。然而,衷言未必全部逆耳,特殊的學識水平、特殊的身份地位、特殊的歷史使命要求班主任在評價學生時既要衷言又不能逆耳,而應組織恰當的語言恰當的評價學生。恰當的評價學生既不能無原則的奉承討好,也不能不負責任的信口開河。恰當的評價學生一要突出學生優點,盡量展示學生在學習、勞動、做人等多方面的長處。古人說:十個手指難整齊。古人又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師肩著教書育人兩項責任,僅用教書一個尺碼衡量學生是有失偏頗的,尤其我們身處如此開放的教育時代。著名畫家羅丹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班主任的眼裡,每一個學生都應是一個五彩的靈動的世界,瑕疵是難免的,但美玉永遠光彩奪目。我的一名學生長得高高大大,由於從小害過病,記憶力很差,認不得幾個字,也寫不出幾句話,外號獃子。進入初中後,我發現他的勞動能力很強,他的座位下的地板爛了個大洞,桌子放不平,他就從正在砌房子的師傅那裡要來半桶水泥漿補上了。家長會上,我第一個就表揚了他,說他是一個學習文化知識悟性不高,自主勞動悟性很強的學生。
㈦ 班主任如何與家長溝通
一位成功的班主任決不僅僅是事必躬親,勇於孤軍奮戰的勇者,而更應該是敢於協調家庭和社會各方面支持,形成對學生教育合力,以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的智者。新形勢下,班主任的紐帶作用已經作為評價班主任基本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班主任是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教育之間聯系的橋梁。①班主任加強與家長的和諧溝通是班主任本職工作的要求,也是時代的要求。 一、請進來在一定的時間把學生家長請進學校,向家長匯報學生思想、學習情況是班主任常用的傳統的與家長溝通方式,歷年來多採用 匯報式溝通。對比高鋼的《遭遇美國教育》中弗絲老師准備的家長會,我們的的家長會顯得有些陳舊落後,但就目前我們的教育氛圍,開好匯報式家長會仍是班主任們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 1、恰當的推薦自己。 學生不能尊其師,便難以信其道。金子的可信度當然來自烈火的煅煉,但適度的宣傳更能使之聲名遠揚。誠如醫院的門牌上掛滿醫生的招牌一樣,老師的信譽度既少不了歷史的積淀,也少不了自我宣傳。家長會正是班主任不可多得的,得天獨厚的自我推薦的有利場所。班主任實實在在的,恰如其分的推薦自己可以幫助家長和學生更好的了解自己,從而對自己的教育思想深信不疑。耒陽二中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家長會上,家長們大多時候都能聽到學校對任課老師的介紹和班主任對自我的介紹。介紹內容一般為學歷、教學能力和教學成績。介紹雖然簡潔,但家長和學生均能加深對老師們的認識。去年秋天,一位開完家長會的家長走出教室就對孩子說:你的班主任老師是湖南師大畢業的高才生,你 好好向他學習錯不了。當然,自我推薦必須實事求是、名副其實,一切虛妄的、誇大其詞的自吹自擂必然如淺薄的泡影,在事實面前不攻自破,落得個弄巧成拙的下場。 2、恰當的評價學生。 逆耳與衷言常常是孿生同胞。回顧過去,較多的教室里門可羅雀的家長會值得研究,家長們不願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班主任過多的使用了衷言武器。然而,衷言未必全部逆耳,特殊的學識水平、特殊的身份地位、特殊的歷史使命要求班主任在評價學生時既要衷言又不能逆耳,而應組織恰當的語言恰當的評價學生。恰當的評價學生既不能無原則的奉承討好,也不能不負責任的信口開河。恰當的評價學生一要突出學生優點,盡量展示學生在學習、勞動、做人等多方面的長處。古人說:十個手指難整齊。古人又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師肩著教書育人兩項責任,僅用教書一個尺碼衡量學生是有失偏頗的,尤其我們身處如此開放的教育時代。著名畫家羅丹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班主任的眼裡,每一個學生都應是一個五彩的靈動的世界,瑕疵是難免的,但美玉永遠光彩奪目。我的一名學生長得高高大大,由於從小害過病,記憶力很差,認不得幾個字,也寫不出幾句話,外號獃子。進入初中後,我發現他的勞動能力很強,他的座位下的地板爛了個大洞,桌子放不平,他就從正在砌房子的師傅那裡要來半桶水泥漿補上了。家長會上,我第一個就表揚了他,說他是一個學習文化知識悟性不高,自主勞動悟性很強的學生。我舉的例子使許多獨生子女的家長尤其吃驚。事後他的家長對我說:我原不想參加家長會,因為多次受批評,挺不好意思的。但孩子堅持說這次不會批評,一定要我來。沒想到那天你找到了他的優點,確實給了我面子,也覺得他可愛多了。恰當的評價學生二要巧妙的面對缺點。開一次家長會要完全迴避學生缺點是不現實的。面對缺點,在表述上要注意兩點:一是大庭廣眾之下只談共性不談個性。班級里出現的共性缺點是家長必須認真對待的,更是班主任自己的責任,班主任及時提出自己的糾缺辦法對家長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聰明的家長一定會心知肚明自己該怎樣幫助孩子糾正缺點。二是單獨商談時談缺點不忘優點。對有特別問題的學生,家長會還可以單獨找家長商談幫助辦法。不過商談時不能完全把責任推給家長,不給家長以希望。這樣做只能適得其反,既得不到家長的支持,也得不到學生的信任。所以對問題學生的家長既要指出學生缺點,又要辨證的表揚其優點;既要提出問題,又要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家長既有信心又有一定的辦法管教孩子,而不是回家後氣急敗壞,暴跳如雷,或是喪失信心,放任自流。 3、公平的聽取意見。 班級管理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班級管理的模式長期以來就是集體管理式,任何一個班主任不管他有多高明的管理經驗,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一個聰明的班主任是最能夠把別人的方法內化成自己的方法的。班主任用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傾聽或收集每一位家長的心聲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責任。在家庭教育中,成功者不乏其人,用心聽聽他們的意見,可以豐富管理的方法,拓展管理的視野。當然,家庭教育也不乏不成功者,甚至失敗者,在優秀學生的家長你剛唱罷我登台的嚴酷現實面前,問題學生家長的聲音其實更難能可貴,殊不知,他們的要求更強烈。衡量一次家長會是否合格,應該把是否實現了家校互動,是否實現了家長地位平等作為標准之一。把握這一標准對我們的教學一定是有益的。 一次成功的家長會應該是一瓶推進劑,可以給學校和家庭,可以給老師、學生和家長注入嶄新的積極向上的活力。 二、走出去班主任工作繁忙,班裡事無巨細非過問不可。但閉關自守的管理是片面的,也是不完整的。從學校狹小的圈子裡走出去,有計劃有目的的家訪對於全面了解學生,聽取家長的管理意見很有幫助。 1、了解學生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是學生重要的生活場所,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動態、行為習慣和精神面貌。學校教育不是靜態的,更不是孤立的,班主任適時的,有的防矢的家訪對班級管理是必要的,有時甚至可以收獲意外驚喜。(案例)用行動守望爸爸回家 (某某)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有一段時間成績退步了,上課也很不守規矩,影響極壞。我生氣了,要求他趕快把爸爸叫來,否則停課。可(某某)倒好,先自己把課停了,失蹤了。當天下午,我決定家訪。走進低矮的小屋,孩子正在燒火煮飯,一位年邁的老人劈著柴。見我進屋,小張叫了聲老師趕快溜了。老人見是老師,知道孩子犯了錯誤,便大聲的數落起來。我與老人一攀談,得知孩子的父親因刑入獄,母親前不久也改嫁了,家裡只剩下他們祖孫兩人,特殊的家庭環境導致了孩子自卑、偏激、倔強的性格。我找到孩子,與他進行了長談,鼓勵他好好學習,用優異成績等待爸爸早日回家,幫助爸爸改造,將來回歸社會。事後我立即向學校幫他申請了兩面一補。漸漸的,小張的情緒穩定了許多,改變了很多壞習慣,成了一個守紀的好學生。 一次家訪可以使迷途的羔羊改變過去,迷途知返,可以使拋錨的船隻重拾信心,揚帆遠航,這就是班主任工作細微中的偉大,平凡中的神奇。 2、多報喜,巧報憂。 班主任家訪務必要談到學生的成績和表現,無事不登三寶殿式的家訪是不受家長歡迎的。譬如:一位李姓的班主任有一天走進了問題學生的家,針對學生近來表現對其家長數落了一堆學生在學校的出格表現。學生的父親是位礦工,平時工作很辛苦,一聽老師的告狀,還沒等老師走出門,抓住孩子的頭發就拳打腳踢。孩子火了,從地上撿了一塊石頭追上老師砸了過去,把老師的小腿砸傷。事後學生受了處分,但老師的處境也十分尷尬,畢竟告狀式家訪帶來的弊端顯而易見。 同樣,家訪時迴避矛盾也是不可能的,家長肯定會對學生成績、平時表現以及老師家訪的直接目的窮追不舍,有經驗的班主任往往很注意語言技巧。譬如,一位班主任對一名貪玩的學生家訪。這位班主任這樣對家長說:按孩子的能力,學習初中知識應該不成問題。如果學習方法到位,特別是抓緊學習時間,他應該有很大進步。家長聽了,心裡有了信心,也樂於接受老師的建議。 3、指導家長提高教育水平。 時代在前進,人的思想必須跟上時代步伐才不至於落後於時代。新時期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有些比較前衛的教學觀念,即使是老師也未必能一時接受,而家長要面臨的問題更殘酷,更直接,更現實。要家長觀念轉型會更困難,這個時候尤其需要班主任發揮紐帶作用,及時架起新的教育理念與家長的橋梁,使家長轉變陳舊的教育觀、人才觀、就業觀,事實上這座橋梁是雙贏的,既提高了家長的教育素質,也同時改善了教師的教學環境。 三、定期評語。 定期評語是班主任用書面形式與學生和家長溝通交流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從時間上可分為半期評語和一期評語。評語內容是班主任對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成績、思想表現所作的綜合性的簡明扼要的評價。定期評語表面上看起來是寫給學生看的,可事實上家長的期待更迫切。長期以來,家長看期末評語已經形成了不變的習慣。期末了,孩子放學回家,家長總是迫不及待的一看成績,二看評語。老師評得好,學生遭罵就少;評語差,討罵就免不了。時代的變化使人們對評語提出以人為本的評語思想,要求班主任拋棄程式化的千人一面的舊評語,取而代之清新、自然、靈活多姿的新的評語形式。然而,無論形式如何變化,與家長溝通的目的仍然不可變。 一是評語要實在。評語原本是主觀化的產物,很容易反映班主任的主觀情緒。然而評語對象和評語目的的特殊性又限定了評語內容的不可盲目情緒性,尤其是以偏概全式的終身定論嚴重的可能影響家長對孩子的總體看法和未來取向。 (案例)一個非常調皮的趙姓男孩,從小養成不良習慣,進入初中後愛打人,不愛學習。班主任以惡制惡,學生極其反感,多次對班主任的教育不接受。期末到了,老師的氣沒處訴,在手冊上留下一無是處四個大字。看完評語,家長完全失去了教育信心,放任自流。學生失學了,最後因吸毒犯罪。 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對十二三歲的孩子連法律都網開一面,何況是站在教育前沿的老師。試想,如果這位老師多些耐心,對學生多些實實在在的評價,孩子的結局至少會多些選擇。 二是評語要有發展的眼光。十幾歲的學生正是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性格愛好、行為習慣的可塑性很強,定期評語一定要在充分掌握學生特點的同時用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譬如對一名文科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他的班主任有這樣一句評語:你的數理能力很強,如能把文科成績趕上來,將來一定是塊學理科的好料。看完老師的評語,孩子和家長幾乎同時認定:把文科成績趕上來,為將來學理科打基礎。 優秀的評語應該是一雙雙發現學生美的眼睛,應該是一首首熱情洋溢的贊美詩,應該是學生心中珍藏的美好的記憶,也應該是家長辛勞後的一碗清茶,一杯醇酒。 隨著信息時代的生活干預,老師與家長交流的形式也在悄然變化,手機和網路交流越來越能夠適應人們快捷、特立的現代生活方式從而被廣泛認同,一些條件好的學校已經正式把班主任與家長手機交流的費用列入學校的正常開支。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家校溝通的目的永遠是集合教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為培養合格的時代人才服務。只要我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歪斜,那麼越快捷越便利的方式對我們的工作越有利,越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