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證教案
教學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謂背景,即是向讀者交待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紹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和條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環節,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場景,是提供給讀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資料,如所在學校的情況、個人的工作背景、事件發生的起因等.
2.主題
每篇案例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即這個案例要說明的某個問題,是反映對某個新理念的認識、理解和實踐,還是說明教師角色如何轉變,教的方式、學的方式怎樣變化,或是介紹對新教材重點、難點的把握和處理,等等.
3.細節
有了主題,就要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選擇最能反映主題的特定的內容,把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要特別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為人物的行為是故事的表面現象,人物的心理則是故事發展的內在依據.面對同一個情景,不同的教師可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為什麼會有各種不同的做法?這些教學行為的內在邏輯是什麼?執教者是怎麼想的?揭示這些,能讓讀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這個環節中,要講明問題是如何發生的,問題是什麼,問題可以和事實材料交織在一起.這是整個案例的主體,要詳盡地描述,展現問題解決的過程、步驟以及問題解決中出現的反復挫折,也可以涉及問題初步解決成效的描述.
4.結果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5.評析
評析是在記敘基礎上的議論,表明對案例所反映的主題和內容的看法和分析,以進一步揭示事件的意義和價值.評析可以是自評,就事論事,有感而發,也可請專家點評、深化.通過對背景、問題、解決問題方法的描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總結利弊得失和啟示.
⑵ 教師資格證小學英語教案怎麼寫
小學英語教案框架是三維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用具、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和教學反思。
1)三維目標分別是:Knowledge aim(s), Ability aim(s), Emotional aim(s).
在表述三維目標時,主體應是學生(Students),然後是學習的條件,接著是行為動詞,最後是達到的程度。
2)教學過程
根據課型不同,教學過程也不同,除了每個課型通有的熱身導入(Warming-up)和小結作業(Summary and homework)外,在知識類的課型(語音、語法、詞彙)中,基本使用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ction教學法。而在技能類的課型(聽說、閱讀、寫作)中,使用PWP模式,即Pre-listening/reading/writing, While-listening/reading/writing, Post-listening/reading/writing.
比如小學英語My schoolbag這篇課文教案,可以參考一下:
Step1. Warming-up: sing a song with all students.
Step2. Presentation: shows some pictures about study supplies on PPT, present the sentence pattern 「what is that? 」 and guide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sentence by answering「 It』s a …」 Write the new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Schoolbag Pencil case Pen Eraser
Then lead students to read after teacher.
Step3. Practice: 2 games to practice the new words
(1) Read pictures
(2) Bomb game
Step4. Proction:
Pair work: two students in a group, one asks while the other answers. They can use the sample conversation:
S1: What is that? (point at the study supplies around them)
S2:It』s a schoolbag.
Step 5 Summary and homework
(來源於網路整理)
⑶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案設計哪個簡單
根據教學的任務來分,課程可分為新授課、鞏固課、技能課、檢查課。課程的類型不同,其授課教案也不同。按課的類型可將教案分為:新授課教案、復習課教案、實驗課教案、檢查課教案。
一般說來說,教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課題:課題即本課所授課的名稱。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在教案中要明確、具體、簡練。一般要包括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個方面。
課型、課時:課型是指根據教學任務而劃分出來的教學的類型。在教案中常見的有講授課、練習課、復習課、實驗課、示範課、研討課、匯報課、觀摩課、錄像課等等。課時主要是指授課內容要在幾個課時內完成。
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備課的其他環節都是為它服務的。
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整個教學的核心,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所在。重點突出,難點明確,有利於學生掌握教學總體思路,便於學生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方法:教師的教學藝術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學方法的運用是否巧妙得當。
教具:教具又稱教具准備,是指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包括教師提供的和學生自備的。如多媒體、模型、標本、實物、音像等。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也稱教學步驟或教學程序,即用於指導和規范教師課堂活動的步驟。教學過程是整個教案的核心和主體。只有安排好教學過程,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有條不紊地圓滿地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學過程要做到各個環節銜接,內容充實,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作業布置:布置作業包括布置書面作業、探究討論式作業、情境表演式作業、閱讀復習等。
板書設計:板書是教師要在黑板上配合教授,運用文字、圖畫和表格等視覺符號傳遞教學信息的教學行為方式。
⑷ 小學道德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待人禮為先》
【導讀】待人處世,要有禮貌,講文明,社會的發展更需要大家互相之間以禮相待,道德與法治是教師資格證學科之一,在小學教師教師資格考試中,我們需要用這些常見資料進行教學設計,所謂教學設計,其實就是進行教案的編寫,在教師資格證面試和筆試中都有涉及,教案是教師上課的依據,也是課程進行的參考,所以做好教案就顯得尤為重要的,需要分四個部分進行,分別是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課程和板書設計,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小學道德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待人禮為先》,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不講禮為恥、有禮為榮的交往態度,並樂於以禮待人。
【能力目標】
通過小組討論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懂得文明有禮對個人與社會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
【知識目標】
知道什麼是禮,理解文明有禮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了解禮的含義,理解禮對個人和社會的作用。
【難點】
體會文明有禮對個人成長的意義以及對社會和諧的價值。
以上就是小學道德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待人禮為先》,教案教學設計是教師的一項必備技能。在教師資格面試前的備課階段,撰寫一篇質量較高的教案是試講成功的一項重要影響因素。以上的六個部分都是教學的重點,缺一不可,更多小學教師資格證報考指南,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⑸ 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怎麼寫
您好,教師資格證的教案一般寫簡案,包含五大模塊,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在這五大模塊裡面又有具體的內容。
⑹ 小學音樂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雲》
【導讀】所謂教學設計,其實就是進行教案的編寫,在教師資格證面試和筆試中都有涉及,教案是教師上課的依據,也是課程進行的參考,所以做好教案就顯得尤為重要的,需要分四個部分進行,分別是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課程和板書設計,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小學音樂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雲》,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欣賞歌曲的過程中,感受自然界萬物的美麗,滲透熱愛大自然情感。
【過程與方法】
通過聆聽、哼唱,並配以小組討論活動,學生能提高演唱能力。
【知識與技能】
感受並表現三拍子歌曲的節拍特點和強弱規律。指導學生用打擊樂器對歌曲進行伴奏。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感受並表現三拍子歌曲的節拍特點和強弱規律。
【難點】
用打擊樂器對歌曲進行伴奏。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採用猜謎的形式進行導入。並提問:「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看誰猜的最快最准。天上有個魔法師,總是喜歡做游戲。變牛變馬又變羊,大家看得笑嘻嘻。」由此導入本節課《雲》。
(二)初步感知
1.教師完整的播放歌曲,並提問歌曲的節拍是怎麼樣的呢?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3/4拍。是一種單拍子,強弱規律是強弱弱,並帶領同學們利用身體的部位拍打強弱規律。
2.教師再次完整的播放歌曲,並提問歌曲的速度是怎麼樣的呢?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中速。
(三)探究學習
1.教師引導學生聆聽音頻,並提問學生: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的演唱形式是童聲獨唱。
2.引導學生聆聽音頻並哼唱歌曲,並提問學生:歌曲中的歌詞表達了哪些內容?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有白雲、藍天、雨點。
3.教師請學生聆聽歌曲,對應歌曲歌詞,並提出問題:雨點的聲音是強的還是弱的呢?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由強變弱,三拍子的特點。
4.教師展示樂器三角鐵、雙響筒、響板引導學生聆聽並提出問題:哪個樂器適合在本首歌曲當中運用。
教師總結:三角鐵更加適合本首歌曲的情緒和強弱規律。
5.完整聆聽並有感情地哼唱。
(四)鞏固拓展
教師以歌詞表現的內容為主題,請學生自行組合,用十分鍾的時間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隨音樂表演。
學生進行展示。
教師給予鼓勵性的評價並總結。
(五)課堂小結
通過演唱歌曲,大家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希望這種快樂會一直伴隨著你們,今天我們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之後請同學們回去再搜集其他關於大自然的音樂,下節課我們一起分享。
四、板書設計
(略)
以上就是小學音樂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雲》,上面的四個部分都是教學的重點,缺一不可,更多小學教師資格證報考指南,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⑺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
故事導入,直接導入,游戲導入,情境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