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做老師
好老師標準是唯一的,幽默風趣,知識淵博,舉止得體、講課深入淺出,寓教於理,為人公正,對學生有耐心、有愛心,擁有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上,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
我主要說說不適合做老師的人:
1、沒有耐心,性格太急,暴躁的人不適合做老師。孩子肯定不如老師反應快,難點要點反復教。動不動就嫌孩子笨,那絕不是好老師。
2、太聰明的人不適合做老師,這樣的老師思維速度快,思維跳躍性大,他覺得他的教育方法好,其實對於大部分智力一般的學生是不適合的。這樣只會造成少部分學習好的非常拔尖,大部分學習中游和下游的成績不理想。
3、語速太快,不適合做老師,我中學就有一個老師,語速非常快,學生還沒有將教學內容理解消化,他就進行下一個內容了,這對基礎扎實,反應靈敏的學生尚可,對大部分學生不適合,(學生要是和老師一個速度學習的話,學生乾脆教課好了)
4、體罰學生的不是好老師,現在體罰學生的老師很少,但是也不是不存在,這種老師對學生的打擊不僅僅在肉體上,精神上的打擊更大,現在的學生可是很好面子哦,在課堂上被打,因此跳樓的不是沒有啊!
5、對學生不一視同仁的不是好老師,往往老是喜歡學習好的學生,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和一個學習不好的學生鬧矛盾,如果錯在學習不好的一方,麻煩大了去了,無盡的挖苦和諷刺便接踵而來,不僅學生倒霉,學生的家長乃至祖宗都跟著牽連,(笨,還不老實,)獲罪九族啊!如果錯在學習好的學生一方,避重就輕,老師還指著好學生拉分呢!那能打擊好學生啊,因此,孩子影響學習怎麼辦!
6連課堂紀律都維持不住的不是好老師,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老師很重要,學校也有責任,一個班級如果課堂上有幾個沒完沒了的罵人、搞對象、耍流氓的,還能正常上課不?您還別說沒有,我遇到過幾個老師上的課,可花花了,老師穩如泰山,不動如松!特別是女學生,不反抗就等著受影響吧!
暫時說這些了,打字手都累了,採納下下吧!
❷ 什麼樣性格的人最適合當老師
我覺得做老師首要具備的條件就是:打心眼裡「熱愛」教育事業。缺少了這個條件,哪怕你有再高的文憑和水平,哪怕你是個天才,你也不適合做教師。
「教師」一詞有兩重含義,「既指一種社會角色,又指這一角色的承擔者」。
廣義的教師是泛指傳授知識、經驗的人,狹義的教師系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人,並在教育中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
狹義方面來理解,即教師是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的,在學校中向學生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體質,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人員。
❸ 哪種人適合當老師
從從事教師職業特點所要求教師具備的人格修養來看,有人曾對榮獲市級以至全國榮譽稱號的438名上海市中小幼教師,用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量表進行測試。結果表明,優秀教師性格類型明顯偏向外向性一邊。同時發現,優秀教師在「穩定性」、「自律性」、「樂群性」「聰慧性」上得分均高於普通人半個標准以上。大致的結論是:適合做教師的人,特別是做優秀教師的,最好是那些情緒穩定性高,較少感情用事,性格偏外向、熱情而老練的人。 我認為只有充滿對生活對兒童的愛,有著無窮的火熱的感情的人,有著和兒童一樣的性格但卻又有成人的成熟心態的人最適合做老師,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有的盡管把教師工作做的很出色,但是他的內心很痛苦,因為他不喜歡這工作:有的人既然不小心掉進教師的職業,但是討厭和孩子共同生活,他也很痛苦,因為他不喜歡孩子,但是看在「鐵飯碗」的份上也就算了,可是他坑害了我們的孩子啊!!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以一個標准、一個框架來評定一樣東西或是一個人呢?做老師沒有適合與不適合,而是想不想願不願意得事情。而要做個好老師,則要看個人意願及志向。偶爾有一位朋友再聽過我給一位學生補課時,對我說了一句話「你適合做老師」,「因為你能夠把你所想要表達得意思傳達給你的學生。」 不是什麼人生來就適合做什麼的,信念和追求很關鍵,也因此,事業心的培養和引導是教育行政人員的主要任務,人只要有了要把一件事干好得決心,他就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做好。
❹ 怎樣判定適合當老師嗎
教師連續四年都被選為中國最幸福職業之一。人們熱衷進入教師行業的原因有各種各樣,可是,任何事情,都是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裡的人想出去,當老師是什麼體驗,只有經歷了才懂!你適合當老師嗎?為什麼?這是一個深刻的自我認知問題,小夥伴們可以這樣分析一下自己:首先,要對自我進行梳理,包括梳理你自己過往的學習經歷、實踐或工作經歷,總結自身的性格特徵、特長、愛好等。其次,了解教師職業特徵,教師的職責可以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因此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專業的學科知識背景,熟知教育理論知識,掌握各種教學技能,具有奉獻精神,有愛心、熱心、耐心。最後,在自我和職業之間尋找匹配性。本質上就是判斷自己是否適合教師這個職業,你可以應盡可能地尋找自己適合當教師的「論據」。教師心理健康指標:1、 正確的角色認知。即能恰當地認識自己,並能愉快地接受教師的角色。2、 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環境。即在教育中教師的情緒穩定,心情愉快,情緒自控,積極進取。3、 教育的獨創性。不人雲亦雲,能創造性地工作。4、 抗焦慮程度高。能忍受困難與挫折的考驗。5、 良好的教育人際關系。能正確處理學生、家長、同事與領導的關系。6、 善於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斷適應改革與發展的教育環境。適合一個職業,也是需要某些天賦的。那做教師需要哪些天賦呢?對此有資深教師憑借幾十年的教學的深刻體會,以及觀察分析,感覺當教師可能應該需要有下面這些天賦——1、對孩子的親和力有人一見到孩子,心一下便柔軟起來,看孩子的眼神情不自禁就很柔和,言談舉止都讓孩子,覺得親切、有趣、好玩,孩子就忍不住願意聽他說話,和他一起玩兒,這就是對孩子的親和力。我覺得我就是這樣的人。當校長時,有老師說:「您在孩子們面前放得開,完全不顧自己的面子。」說的就是我一見孩子,便忘記了自己是校長,甚至忘記了自己是老師,「不顧尊嚴(面子)」地和他們一起歡笑、感動、興奮、嬉戲,乃至摸爬滾打。所以孩子很喜歡我。有的老師連笑都不會,整天不苟言笑,學生見了他就緊張,他怎麼能當好老師?2、細膩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做教師,一定要特別細膩,學生的一笑一顰,都能在老師的心裡激起漣漪。這樣的教師,其內心世界又特別豐富,裝著所有孩子的喜怒哀樂,也裝著教育所需要的「生活」「社會」和「世界」。這樣的老師,有著本能的充滿跳躍性的聯想力,他能夠由一個孩子的今天,想到他的未來。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兒童都是一個完整的世界。」而只有內心細膩和豐富的精神世界,才能感受並容納這一個又一個「世界」。3、敏銳的洞察力在我看來,所謂「洞察力」不僅僅是一種判斷力,而是一種非凡的「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穿透力,是一種善於從許多看似毫不相關的現象中找到某種必然聯系的分析比較的能力。所謂「洞察力」,很多時候體現在班級生活中或課堂上。教師應有見微知著的敏銳——他能夠從孩子一個細微的眼神、一個瞬間的表情、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感受到孩子的內心世界。正如贊可夫所說:「對於一個有觀察力的教師來說,學生的歡樂、興奮、驚奇、疑惑、恐懼、受窘和其他內心活動的最細微的表現,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一個教師如果對這些表現熟視無睹,他就很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一個對孩子麻木不仁的人顯然是無法成為真正的教師的。4、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這里的所謂「出色」也是相對的,但和有些行業比,教師應該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是毋庸置疑的。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包括口頭的和書面的。教師以上課為自己基本的職業形式。課堂上,教師廣博的知識、豐富的智慧、出色的能力……都是通過口頭表達語言來呈現的。除了外在的形象,學生初見老師的第一評價便是這老師是否有「口才」。再「高大上」的道理,老師也能講得通俗易懂,生動形象。有口才的老師特別會講故事,一個本來似乎平淡無奇的事,被老師講得眉飛色舞、曲折動人,這樣的老師肯定會讓孩子著迷的。5、幽默感我認為,幽默感是一種極富智慧與情感的語言表達,這種語言表達機智而敏捷,能給人帶去輕松愉悅。但幽默本身並不只是一種外在的語言,而是其心靈的敏銳、精神的飽滿和樂觀的情懷的自然而然的呈現。關於「學生最喜歡的老師的品質」的調查,「幽默感」往往排在前列。是呀,具有幽默感的老師,讓學生覺得有趣,能夠最快地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可以減少學生可能出現的來自學習生活的壓抑與憂慮,讓學生維護自己心理的平衡,進而產生一種安全感和愉悅感。讓學生覺得「有趣」「好玩兒」,進而喜歡你。試想,一個不苟言笑也不善玩笑的老師,會讓學生感到索然無趣,而一個無趣的教師,他的教育往往還沒出發,便被學生「敬而遠之」了。6、浪漫氣質在現代漢語里,「浪漫」這兩個字的含義很豐富,我這里用這個詞,取其「富有詩意,充滿幻想」之義。我曾經說過,教育者不一定是作家,但一定要有作家的情懷;教育者不一定是詩人,但一定要有詩人的激情。澎湃的熱血、青春的氣息、透明的情懷、純潔的詩情、奇妙的想像、壯麗的憧憬……這樣的教師所從事的教育——課堂教學與班級建設,將會多麼迷人而富有創意啊!而師生共同度過的日子裡,又將伴隨著怎樣的妙趣橫生、波瀾壯闊、震撼心靈、熱淚盈眶……我要特別強調的是,是否浪漫,和教師所教學科沒有關系。不要以為只有教文科的老師才浪漫,教理科的老師就一定很呆板。不是這樣的!教師的浪漫氣質,決定了教育的浪漫品質。7、在某一個方面具有獨特的愛好或優勢這里說的「愛好或優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天賦形成的。比如彈琴、唱歌、繪畫、舞蹈、足球、籃球……也包括文學創作,甚至擅長耍魔術,都能讓一位老師在學生眼裡魅力四射。每個老師要問問自己:除了課堂上呈現的知識,我還有什麼「絕招」能夠征服學生的心,讓他們對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當然,這些「絕招」的意義遠不只是贏得孩子們的崇拜,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夠讓你的課堂教學和班級管理充滿「非教學因素」的繽紛色彩。回顧我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我覺得我的三個愛好讓我的教育豐滿潤澤而富有情趣:文學、音樂和攝影。因為我迷戀文學,所以我給學生讀了大量教材以外的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也寫了許多以孩子們的成長故事為素材的文學作品;因為我熱愛音樂,於是我們創作了班歌,而且在我們的教室里,經常都回盪著《綠色的祖國》《我們的田野》《五月的鮮花》《伏爾加船夫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因為我喜歡攝影(其實嚴格地說,我那水平只能叫「拍照」),三十多年來,我給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拍了許多照片——每一幅照片都有笑臉,每一張笑臉都有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有成長,而每一段成長都有我們共同溫馨的記憶……毫不誇張地說,我的教育如果沒有文學,沒有音樂,沒有攝影,必然黯然失色。當然,當老師需要的天賦肯定還不只上面所說,但我現在想到的就這幾點。也許有人會說:「你說的這幾條,後天都可以培養。」是的,是可以「培養」,但如果不是源於天賦,某些能力或愛好的培養是有限的,而且很勉強。任何人都很難擁有當老師所需要的全部天賦,但作為選擇教育為終生職業的人來說,你至少得有一些或盡可能多一些「教育天賦」。否則,做了教師之後不但你痛苦,而且孩子也跟著你痛苦。
❺ 什麼樣的性格適合當老師啊
不會的,當老師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老師也是多樣化的,各有各的性格,只要有足夠的耐心應對學生的各種問題煩惱;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能把知識准確到位的傳遞給學生;對知識有鑽研探究能力,善於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熱愛教師職業,都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❻ 那些性格的人適合做老師
幽默,風趣,玩中教會學生,自己快樂,學生也快樂。快樂成長比成績更重要。老師要端正思想,不要讓學生成為自己追名逐利的工具。留寫不完的作業。
❼ 什麼樣的人適合做教師
現在做了二十多年的教師,一直都平平庸庸,毫無突破和進步。他的觀點立即得到了另一位老師的支持,於是他們就討論起什麼樣的人適合做教師的話題。其中談到了如下觀點:一、一個智商越高的人,他越不適合做老師,因為高智商的人總會認為什麼都很簡單,什麼都不需要向學生說明。在他們看來,如此簡單的知識,不需要講解,學生肯定能懂。常常高估了學生的能力!二、一些大教育家都是從基層做起的,都是從一名普通教師逐步成長為教育專家的。三、高學歷的人未必能教好學。他們舉了學校中的一些事例說明,以前小中專畢業的教師,教學成績一般都很突出,而且工作積極認真。四、一個知識淵博的人不一定是個好老師。說有的老師幾乎是百事通,平時談論個什麼問題,他能說的頭頭是道,可一談到教學,就什麼也不通了。聽了他們的談話,我覺得他們說的的確有一定道理。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老師常常抱怨自己入錯了行,不應該做老師,或者說他們已經厭倦了教師這個工作。有的是干過多年的老教師,有的是剛入行的年輕教師。事實證明,有些人的確不適合做教師。他們從事教育工作,只是為了能有份穩定的工作,有份不錯的收入。而教師這個職業需要我們甘心付出、無私奉獻,有責任心,有愛心……這是它與其他職業最大的區別。曾經有人說過,做教師的只會教書,除此之外什麼也做不好。我想對他們說:「你們什麼工作都能做好,但唯獨教師你做不好!」這是對他們最好的回擊。其實,在教師中也不乏有此想法的人。有很多老師認為每個學科人人都能教,甚至覺得除了自己的學科,其他學科都很容易教。常抱怨自己教的學科太難、太累,不如其他學科,並產生了改科目的想法。我們常說,干一行,愛一行。如果總是這山看著那山高,你無論教哪個學科都不能教好。我覺得將來在招聘教師時,應該設一道「關卡」,通過一定的方式考查一下他們是否適合做教師,然後考慮是否可以「放行」。這既是對應聘者的一生幸福負責,也是對學生負責。讓一個人做一件自己不喜歡做的事,而且是做一輩子,那將是多麼殘酷的懲罰!到底什麼樣的人適合做老師呢?我覺得首要具備的條件就是:打心眼裡「熱愛」教育事業。缺少了這個條件,哪怕你有再高的文憑和水平,哪怕你是個天才,你也不適合做教師。
❽ 什麼性格的人適合當老師
人
道貌岸然的人!
❾ 當老師要什麼樣性格適合
1、獨立冷靜
教師是學生的一種依靠。也許你還是一個大孩子,甚至還稚氣未脫,但在學生眼裡,你就是他們的主心骨。在處理很多問題時,你得獨立地做出決定,胸有成竹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能驚慌失措。而這一切,都需要教師有獨立冷靜的性格。
2、熱情開朗
教師只有熱情開朗、朝氣蓬勃,在工作中才能與人為善,才能如春風一般給人以溫暖和關懷,進而熱愛學生。反之,教師如果是悲觀,甚至抑鬱,對人冷漠缺乏同情心,學生就會疏遠他,師生之間就會築起一道無法逾越的高牆。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談不上教育、影響學生,教師自己的內心也是十分痛苦的。
3、耐心細致
教師每天都要面對千差萬別、性格各異的學生。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對學生有沒有耐心或具有耐心的程度,反映了一個教師自我修養的程度。因此,教師特別需要有耐心。有耐心的教師才能誨人不倦,才能以堅韌的毅力去感化學生、教育學生,才會獲得學生的愛戴。
4、誠實寬厚
魯迅曾說,偉大人格素質重要的是一個「誠」字,這對教師職業要求更高。教師只有以誠待人、將心比心,才能換來學生的信任與認可。誠,是愛學生的基礎,是奉獻的核心。公平地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容忍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容忍犯錯誤的學生,不斷地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是教師必備的修養。
教師享有下列權利
(一) 進行教育教學活動;
(二) 從事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三) 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
(四) 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五) 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教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 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二) 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三) 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五) 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