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師觀察記錄
㈠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怎麼寫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
小班幼兒日常活動中的觀察筆記
————記小沈的普通話進步
觀察對象:小班幼兒小沈
觀察時間:
小沈平時一直由媽媽給他接送,因此每天來園較早。今天他又早早的第一個到校,媽媽一個勁地跟他說:「快叫老師早呀!」小沈沒有反應,低著頭繼續往前走。於是我蹲下身子跟他說:「小沈早上要跟老師怎麼說呀?」他還是低著頭不看老師,我跟他說:「那你就看一眼老師吧,」他還是不肯看,更不用說說老師早。他媽媽嘆口氣說:「咳,這孩子真是的就是這樣不肯叫人,總在背後說,在家裡也一樣。在活動中我們也發現他在跟小朋友一起說話時聲音很響亮,可一到集體面前說話時,他就不敢大聲說,剛開始甚至還不敢上台。
觀察時間:
在與小沈的接觸中我還發現他的普通話語音非常不正確。有一次,他在唱歌曲:「小金魚」。「一條魚,水裡游,都都單單在發愁…….」於是我走到他前面跟他說:「你唱得真好聽,如果你把都都單單唱成孤孤單單肯定還要好聽。你說說看:「孤孤單單。」並教給他發「孤」的方法,舌頭縮起來,不要碰祝讓氣從嘴裡發出來。孩子很樂意學,我讓他慢慢說。由於他一直習慣了說都都單單,所以一下子糾正有點難。小小班的孩子好模仿,因此我說一遍,他也跟著說一遍。由於我是准備著而行的所以手裡還拿著小金魚的圖片。我拿著兩條小金魚的圖片,問他:「現在這條小金魚還孤單嗎?」他說:「不孤單了」「到底孤單嗎?」「不孤單。」「那我讓這條魚離開他會孤單嗎?」「你有姑媽嗎?」「有幾個姑媽?」我變著方法試著跟他談話,其實是想讓他練習發「孤」的發音。通過反復的練習,小沈對孤的發音有了進步,有幾遍已經能發對了。
http://www.oh100.com/a/201112/41597.html
觀察分析:
在觀察中發現小沈對g和d的發音區分的不是很好。小沈普通話不正確的原因主要是受家庭因素和他自身因素的影響。他從小是由奶奶領的,所以平時普通話說得較少,普通話的詞彙也不多,總是根據自己的想像來說。比如:有一次他吃完飯就說我要:「卡嘴巴」。這是他自己創造出來的詞。另一方面他比較害羞,說話時不敢看人家的眼睛,這樣他光靠耳朵聽而沒有看別人的嘴形發音。長此以往從而導致他發音的不正確。
措施:
1、家園共育
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普通話發展情況,讓家長平時也注意傾聽孩子的普通話,如有不正確的,及時給予糾正,並讓家長平時也能堅持用普通話與孩子交流。在班級網頁與家園欄里共同宣傳有關普通話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