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遴選制度
⑴ 為什麼有公務員遴選制度
公務員遴選,全稱為公務員公開遴選 。2013年1月,組織部、人社部印發《公務員公開遴選辦法(試行)》(中組發〔2013〕7號),明確定義了公務員遴選,是指市(地)級以上機關從下級機關公開擇優選拔任用內設機構公務員。
2015年,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公務員局規定:在職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不能報名參加中央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 中央層級以下公務員進入中央和國家機關一般只能通過遴選進入。
遴選制度
1、表象:與家屬政策相比,住房、試用期等配套政策的現實需求更加強烈
與會代表認為,要做到遴選制度試點行之有效,相關配套政策不可或缺。這些配套政策所要解決的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四方面:一是配偶就業,尤其是有公務員身份的配偶擇業問題;二是子女就學,尤其是大學前教育的擇校問題;三是住房;四是試用期,尤其是試用期滿不合格的退出機制問題。在這些政策問題中,住房和試用期是焦點與難點問題之所在,它們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緊迫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遴選任職公務員的工作穩定性和安心程度。從這個意義上說,缺乏配套政策的遴選制度效力將會降低,遴選制度吸引力損益也就可想而知,遴選目標也難以得到充分實現。
2、實質:配套政策的現實需求在於對遴選制度系統性的訴求
結構決定功能,這是系統科學的一般原理。任何一種制度創新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制度系統集成。它們之間存在著關聯效應,這種關聯效應既有正向的外部性效果,也有負向的外部性效果。正向的外部性效果來自於制度之間的相輔相成或者相反相成,進而彼此強化制度效力,彼此增強制度吸引力。
制度創新的這種特性,決定了公開遴選制度試驗是一系列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的制度設計過程。換句話說一個科學的公開遴選制度,不是單個制度的簡單推出,而是遴選制度體系的恰當安排,上述對配套政策的現實需求就是遴選制度系統性安排缺乏的直接反映。這種系統性制度安排,一是設計內生制度,二是外生制度的銜接和配套不可或缺。例如,遴選制度與競爭上崗、公開選拔、公務員考錄制度之間的銜接;遴選制度與選任制、委任制度之間的銜接;遴選制度與《黨政領導班子後備幹部工作暫行規定》的銜接;遴選制度與公務員交流制度的銜接;家屬就業就學政策、試用期制度的配套,等等。從實際情況來看,剛剛啟動的遴選制度體系框架尚未形成,各環節之間以及各個環節內部還都不夠科學和嚴密。從各地實施情況來看,公開遴選公務員制度的推行仍然處於分散實施階段,各地指導思想相同,但具體做法不一。
⑵ 教師遴選與教師調動的區別
教師遴選與教師調動的區別:
遴選是擇優選拔,進入新的學校崗位,一般情況下回要考試、面答試(筆試、說課)。
調動是指普通調動,從一個學校到另外一所學校,或從鄉鎮學校調入縣城學校,這不需要 考試,但是要找教育局的領導或縣上分管教育的領導。
⑶ 遴選和選調有什麼區別
公開遴選,是指「市(地)級以上機關從下級機關公開擇優選拔任用內設機構公務員。
公開遴選是公務員轉任方式之一。是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樹立重視基層導向的有益實踐,是從公務員隊伍結構上保持領導機關和基層密切聯系的重要舉措。因此,想要在公務員體質中有所進步,必須通過遴選才能獲得更好的晉升通道。簡單點說,遴選就是考生口中常說的「從公務員隊伍中,繼續再晉升報考更好單位的公務員」。
遴選考試中,因為針對的是基層公務員群體,考慮到工作性質和工作特點,遴選考試中涉及到的申論內容,更傾向於考察考生的文字撰寫能力。
選調生,是各省黨委組織部門有計劃地從高等院校選調品學兼優的應屆大學本科及其以上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作為黨政領導幹部後備人選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人選進行重點培養的群體的簡稱。
根據中組部有關政策規定,主要是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優秀應屆畢業生,要求是黨員、學生幹部、應屆畢業生,三者條件缺一不可。根據中央有關政策,2011年以來,參加基層服務項目、符合選調生條件的往屆高校畢業生(像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員等)也可以報考。
說的再簡單一些,選調生的報考對象是應屆大學本科畢業生,他們的身份還不是公務員。而且選調生入職後更多紮根基層,作為黨政機關重點培養的幹部後備人選。
綜上,「遴選」和「選調」有著本質的不同,包括招生對象、考試性質甚至包括考試的側重以及難易程度都有著本質的不同。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⑷ 教師遴選與教師調動的區別
教師遴選與教師調動的區別:
遴選是擇優選拔,進入新的學校崗位,一般情況下要考試、面試(筆試、說課)。
調動是指普通調動,從一個學校到另外一所學校,或從鄉鎮學校調入縣城學校,這不需要 考試,但是要找教育局的領導或縣上分管教育的領導。
⑸ 遴選的報考條件是什麼
1、具有公務員身份且在行政編制、公務員崗位;
2、政治素質良好,品行端正;
3、勤奮敬業,工作能力強;
4、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5、公務員年度考核均為稱職以上等次;
6、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7、符合擬遴選職位要求的其他資格條件。
遴選制度完善
國際經驗告訴我們,要實現公務員公開遴選規范化、常態化和科學化管理,最管用、最通行的做法就是將其法制化。要保障公開遴選的生命力,最好的出路也在於漸進推進遴選工作法制化,構建一個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法制體系,通過一系列法律制度來規范公開遴選工作的順利推進。
遴選,可考慮與現行的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方式以及公務員考試做好制度上的銜接與協調。未來可在中央層面對各類公務員競爭性選拔做一個頂層設計,明確每一個競爭性選拔的定位,清晰不同競爭性選拔制度之間的邊界,使不同選拔任用方式能各司其職、各得其所。
在此基礎上,統籌安排不同選拔任用方式的職位比例分配,做到有章可循,保障公開遴選與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公務員考錄等選拔任用方式不相互爭搶職位。
⑹ 曲靖教師遴選與教師調動有什麼區別
教師遴選與教師調動的區別:
教師遴選是擇優選拔,進入新的學校崗位,一般情況下要考試、面試(筆試、說課)。遴選是針對本身是公務員的遴選方式,而正式編制的教師不屬於公務員。遴選是公務員隊伍內部競爭性的轉任和選拔方式,是在公務員隊伍中「二次擇優」的一項制度創新。遴選通過建立起縱向跨機關層級、橫向跨部門(系統)的縱橫交錯式選人用人渠道,對實現中央機關公務員隊伍中的領導來自基層、幹部出於基層,優化公務員隊伍的結構有重要作用,是從幹部結構上保證黨政領導機關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戰略舉措。
教師調動是指普通調動,從一個學校到另外一所學校,或從鄉鎮學校調入縣城學校,這不需要 考試,但是要找教育局的領導或縣上分管教育的領導。
從形式上來說,遴選是擇優選拔,顧名思義,教師遴選就是可以通過遴選進入新的學校新的崗位,一般情況下要考試和面試(筆試、說課)。而我們所說的教師調動是指普通調動,從一個學校到另外一所學校,或者從鄉鎮學校調入縣城學校,這中是不需要考試的,但是要找教育局的領導或縣上分管教育的領導。兩者其實質都是從原來的學校工作崗位調到新的學校工作崗位,並且兩者都算人事調動。它們的相同點是:都是崗位的的變動。主要不同點在於:調動是平級的。例如:A村調到B村、A鎮調到B鎮、A縣調到C縣。遴選是上級部門對下級部門的人才選拔。例如:鄉村小學教師遴選到縣小學、縣林業局遴選到州林業局。
補充:教師遴選考試的條件是什麼?
參加教師遴選考試的要符合以下條件:必須是在職在編教師和全國范圍內在職在編教師,並且報考人員身份要與所報考崗位類別一致。教師遴選的原則是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選拔要求,採取考試與考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遴選教師是擇優選拔,進入新的學校崗位,一般情況下要考試、面試(筆試、說課)。特崗教師政策是中央實施的一項對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的特殊政策,通過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到西部地區"兩基"攻堅縣、縣以下農村學校任教,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從事農村義務教育工作,創新農村學校教師的補充機制,逐步解決農村學校師資總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教師是一個非常神聖的職位,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雖然教師遴選與教師調動是有區別的,但是無論怎樣還是以學生為主。那麼,從現在起,如果你是一個教師,就把自己變得更優秀吧,不要讓家長擔心,讓更多優秀的教師遴選到教室崗位。只要認定要遴選,就要提前准備,早復習早上岸。
⑺ 我是八年級班主任。想找一些。班級量化 管理細則和班級幹部選拔標准和方案。以及班級管理的科學管理方法。
文明公約
為了更好地促進全班學生的進步,使學生向著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能夠從量的方面衡量每一位學生的表現,整個方案包含了總則、紀律、勞動及清潔、學習、文體和宿舍及加分說明六個方面的考核。
總則
每個學期對每個學生進行一次德育考核。按學校的規定及本班德育考核分評出優秀、良好。如果有屢次扣分,受到學校、級組通報批評的則為及格,情節嚴重的則為不及格。
每星期進行評比,每周末統計一次,陳振標組織班干統計每周未向全班公布。統計結果張貼在班上,作為家長會的素材,學期末計平均分,每個學生每星期的基本分為90分,此分數用於期末德育評比和優秀班幹部優秀學生的依據,並如實記載在學生檔案中,期末時按20周的平均分排名,總分排60%即36名內的為優秀,其餘的為良好,表現極差的為不合格。
特別說明:
值日班干:冼旻皓 許凌霄 何頌康 何文思 鄭韻飄 蔡家榮
班級紀律
扣分條例
遲到(按班級規定的時間:早上7:10,中午2:10,晚上6:45)每次扣1分,曠課一節扣2分。值日班干登記
早退,凡是在規定時間內,非請假而早退的同學,每人次扣1分,(特別強調:每天中午推遲十分鍾即12:00下課)。值日班干登記
凡自習課或晚自修上課期間說話、除同桌外討論(同桌不包括前後桌、兩組之間)、調位、吃東西、睡覺、看報紙/雜志每人次扣1分。屢教不改者加倍扣分。值日班干登記。
在教學區內任何時間不得以任何理由使用手機,否則每次扣2分;凡自習課或晚自修上課期間聽walkman/mp3/mp4,玩游戲機每次扣1分,充電的扣1分,並當場沒收,不論何理由,至期末才歸還。值日班干登記。
凡被學校登記沒有戴校卡、沒有穿校服、儀容儀表(如發型不合格、佩戴首飾等)不合格等原因被扣分的,每人每次扣1分。值日班干登記
凡被學校(團委、學生會)扣分的每人次扣5分。
凡受學校、級組處分的(如考試違紀、打架等)每次扣10分,並寫不少於800字的說明書。值日班干登記。
凡把三大球類(足球、籃球和排球)帶到課室玩的每次扣1分。值日班干登記。
午飯後不允許進行體育活動,一經發現,每人每次扣1分,值日班干登記。
有事出校必須拿學校統一的請假條填寫好,請假半天以上者,須讓家長主動打電話與班主任溝通確認,待班主任批准後,再找級長簽字,並及告知值日班干做好相關登記。否則以曠課登記,每人每次扣4分。請病假的,回校後,必須有醫生的就診單,其它原因請假的,請回校後帶客觀證明,給班主任確認。
加分條例:
加分:做得出色的班幹部適當加分;好人好事的每人次加一分
文體方面
扣分條例
不做眼保健操或不認真做者,每人次扣1分,若被學校值日生登記的,則每人次扣2分,由體育委員檢查報值日班幹部登記。
課間操無故缺席一次1分。請病假的必須有醫生的就診單;若找不到班主任簽假條,可由第二節課的科任老師代簽,由體育委員統計登記。並報值日班幹部登記。
凡要求全體學生出席的集體活動(如升旗、級會、校會、看電影、社區活動等)無故缺席者、早退者每次扣1分,體育委員報值日班幹部登記。
加分條例:
凡要參加學校舉行的文體活動和比賽的參加者每人加1分,領隊或負責人加2分,獲獎的再增加分,每人1分起根據名次依次遞增。
黑板報由宣傳委員在學校下達通知後,按時完成,其他同學應積極獻策,主動幫忙,凡參加出黑板報的同學加1分(宣傳委員根據實際情況上報給陳振標),獲獎的再增加分,1分起根據名次依次遞增,宣傳委員則加雙倍的分數。
宿舍方面
扣分條例
每次學校的宿舍的內務檢查,舍長必須將情況表上交冼旻皓。將扣分的同學相應扣分(一人一次扣1分,可累加)。
晚上最遲11:30後必須睡覺,服從舍長的管理,若有沖涼,玩手機、聊天等舍長有權報值日班干登記扣分,每人次扣1分,全寢室包庇當事人,則每人扣1分。
加分:宿舍評分的高的宿舍舍長適當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