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隸書教學視頻
① 隸書-曹全碑結構,這個視頻的講授人是誰
曹全碑的講解視頻有好幾個,不知你說的是哪位,曹全碑在當代存世的隸書作品裡有很強的代表作用,全名為《合陽令曹全碑》,字體秀美飛動,書法工整精細,秀麗而有骨力,風格秀逸多姿,充分顯示了到時隸書的成熟和風格
② 張站立隸書曹全碑技法精講共有幾講
1、選好筆,選兼毫筆。
2、恰當把握主體的創作狀態。「書寫性」其實就是將書寫過程和創作情緒紙面化。行筆重復,會形成慣性。由生到熟,要避熟趨生。
隸書簡介:隸書,亦稱漢隸 ,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③ 怎樣學隸書視頻曹全碑
曹全碑可以在網上找一個,並不需要視頻,可以看看曹全碑的圖片。
准備好筆墨紙硯,開始臨帖。
建議初學者先練練尋隱者不遇,個人認為這首詩非常適合。
曹全碑是隸書,所以切記不要寫成楷書,要逆鋒起筆,中鋒行筆。
所謂的逆鋒起筆,是一個關鍵,也是一個難題。可以搜索逆鋒起筆視頻進行練習。
④ 強烈求,一套《曹全碑》教學視頻或光碟
知己。我空間有套自己做的 可以拿去臨臨。可直接列印帶譯文。412415154.有好的教程也發我看看。
⑤ 應該如何從《曹全碑》入門,學習隸書
:( 怎樣臨習《曹全碑》 ——結構特點 《曹全碑》的結構特點主要表現為疏朗平整,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橫勢,間有長、方結體,橫向開張流暢,縱向含蓄穩健,從而使結構顯得雍容大度、飄逸多姿。《曹全碑》結體之舒展、用筆之放縱、意態之醇美,體現了書家於動盪中求穩定,於自由中見奔放的藝術匠心和創作自信,使作品秀美之中存豪氣。該碑飄逸風格的獨特個性與具體內涵,遠非其他漢隸所能比擬。 在具體分析《曹全碑》的結構特色之前,我們先談談臨習該碑結構應注意的問題。 寫好《曹全碑》的結構應做到「縱橫佔位力求准,呼應筆勢應分明」。「縱橫佔位」是指每一筆畫所處位置以及縱向和橫向各占多少位置。筆畫所處位置不同,則縱橫各占的位置也不同。吃准縱橫佔位和寫好結構有直接的關系。然後再理清各個筆畫或部位之間的呼應關系,同時還必須看清筆勢,並能在筆下表現出來。依照此法來臨《曹全碑》可以很快掌握多種用筆之方法,臨習效果十分顯著。但此前首先要認真讀帖,即觀察字帖一定要細致,從每一筆到整個字的面貌都要熟記於心。只有眼睛看得真切,觀察細致入微,注意字帖中的點畫結構安排,行筆提按、轉折或方圓一一默記心中,才能更好地把握字體的風格,提高欣賞能力。這是臨帖的第一步。 其次,觀察字要准。正如王羲之所說:「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而下筆前要動腦子,用心思揣摩所寫字的長短、斜正、粗細、轉折、提按及其間架結構的安排,並牢記於心,下筆才能准確無誤。 第三,運筆要穩。即書寫過程中行筆要穩當,力送筆端,下筆要做到胸有成竹。這就要求臨習者要下真功夫,有真本事。只有反復地練習,才能做到游刃有餘,運用自如。 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曹全碑》的結構特點。 1.扁平舒展。結構呈扁方形是漢隸的共性,這是由漢隸結字多取橫勢而決定的。但《曹全碑》中有些字的結構之扁到了幾乎不能再扁的地步,這是在其他漢碑中所罕見的。如圖一「共」字,兩橫上束下展,左右逸盪,上兩豎與下兩點緊束對應,更顯中宮緊結,與中部一大波畫造成對比。圖二「直」、「登」二字的橫畫如體操運動員拉開一字腿,上身勻稱而收緊。圖三「命」字左撇右捺如一把大傘,將中間部分完全罩住,而「元」字豎彎鉤則極力右伸,使整個字勢飄逸舒展。 2.大小相間。這也是《曹全碑》的結構特點。大者如圖四「學」字,小者如「岡」字,兩者之間的大小比例相差一倍左右。由於此碑的字距寬、行間疏,因此結字的大與小在井然有序的大章法中顯得參差錯落,富有變化而蕭散自適,故大者不見其大,小者也不顯其小,達到了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由此也可見作者很善於運用對比的手法,通過字的大小扁長的結構來豐富此碑的章法。 3.布白勻稱。這主要表現在一個字中點畫之間互相協調,相同點畫間的距離大致均等,字的筆畫組合也疏密勻稱。如圖五「朝」字左半橫畫多的密排,右半橫畫少的疏排,筆畫之間的凈空很均勻,左右相合又顯得疏密勻稱。點畫回環反復者,如「幽」字內的兩個「幺」,大小一樣卻不顯板滯。類似這樣的結構安排,賦予了《曹全碑》工整穩定、清秀文雅的氣質。 4.收放自如。結構的收放是漢隸各碑共同的主要特點,這一點在《曹全碑》中尤顯突出。其收放主要是通過波挑、撇捺的左右舒展來體現的。如圖六「刊」字左放鬆,右收緊,「揖」字則相反,是左收右放,「荊」字上放下收,「忍」字上收下放。這樣收放之間,高低錯落,寬窄變化,迎讓避就,兩部分疏密、遠近得以適當調和,使字生動靈活,可以說收放在《曹全碑》中已發揮到了極致,成為此碑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徵,也是此碑成熟的標志。這一類字大多筆勢流暢,靜中有動,燕尾翩翩,體態舒徐,疏密縱斂的對比格外強烈。《曹全碑》飄逸秀麗的風格主要體現在這里。 5.筆斷意連。如圖七「國」字上部左右轉角處的筆畫都斷開來寫,使充實又不迫塞,中「或」上引虛下,更顯空靈。又如「祿」字的左旁,其上部的第二平橫和下部的豎與撇本該是相連的,現在卻脫開了,同右邊相合成字,左斷右連,反而相映成趣。 6.上緊下松。《曹全碑》字勢遒美俊逸,如仙女下凡,飄然欲飛。它除了較一般漢碑扁平外,又與其重心上束,中下部伸展關系密切。如圖八「夷」字,上面短畫收腰,下部筆畫頎長,或直立或分展。再如「李」字全字都上斂,緊密糾結在中宮偏上,由一粗弧向左下放逸而去,在疏密的強烈對比中更顯節奏明快。這種上緊下松的結構是形成妍媚秀麗藝術風格的要素之一,它與質朴自然的古拙之美,都是美的化境,不可偏斥。 [ 本帖最後由 gpl526201 於 2006-6-5 13:44 編輯 ]
40.jpg (1.21 KB)
下載次數:22
2006-6-5 13:31
圖一
41.jpg (1.9 KB)
下載次數:23
2006-6-5 13:31
圖二
42.jpg (1.67 KB)
下載次數:18
2006-6-5 13:35
圖三
108.jpg (8.41 KB)
下載次數:16
2006-6-5 13:35
圖四
109.jpg (8.76 KB)
下載次數:17
2006-6-5 13:37
圖五
110.jpg (8.69 KB)
下載次數:17
2006-6-5 13:39
圖六
107.jpg (10.52 KB)
下載次數:23
2006-6-5 13:40
圖七
111.jpg (8.9 KB)
下載次數:15
2006-6-5 13:40
圖八
43.jpg (4.01 KB)
下載次數:18
2006-6-5 13:44
圖九。拓片局部
⑥ 隸書曹全碑看誰的視頻比較好
個人認為,誰對曹全碑講解的細致、全面,不保守,就看誰的,並不一定非要大家、名家。
⑦ 曹全碑隸書教程是什麼
《曹全碑隸書教程》是由來自教學第一線的書法名家,精心編寫的通俗、實用、由淺入深的入門級書法技法書。
內容簡介:
《曹全碑隸書教程》是湖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道湘。《曹全碑隸書教程》適合各中小學及書法學校的教學使用,也是廣大書法愛好者入門的向導。《曹全碑隸書教程》從實用性出發,注重基礎學習,鼓勵創作。
全書隸書範字部分以曹全碑原碑拓本為藍本,經過篩選、歸類及特殊的技術處理後,翻製成墨跡,並配以米字格,幫助讀者深刻理解並且掌握字形結構以及筆畫定位。《曹全碑隸書教程》內容豐富、系統而全面,是作者長期教學的經驗總結。
通過《曹全碑隸書教程》的學習和使用,我們相信,書法愛好者將會在由入門步入書法創作的過程中奠定良好的基礎。
⑧ 硬筆隸書應該怎麼去練習有沒有好的教學視頻
我沒有玩過影壁隸書,毛筆還寫了寫,我現在的理念呢 ,一我不當書法家,所以臨帖什麼的七分足矣,再說了隸書是最好學的一種,買兩本相關方面書,先練筆畫,筆畫寫對了,後面的就簡單了,無論什麼基本功該要得舍。
⑨ 怎麼學習曹全碑隸書
寫好《曹全碑》的結構應做到「縱橫佔位力求准,呼應筆勢應分明」。「縱橫佔位」是指每一筆畫所處位置以及縱向和橫向各佔多少位置。筆畫所處位置不同,則縱橫各占的位置也不同。吃准縱橫佔位和寫好結構有直接的關系。
然後再理清各個筆畫或部位之間的呼應關系,同時還必須看清筆勢,並能在筆下表現出來。依照此法來臨《曹全碑》可以很快掌握多種用筆之方法,臨習效果十分顯著。但此前首先要認真讀帖,即觀察字帖一定要細致,從每一筆到整個字的面貌都要熟記於心。只有眼睛看得真切,觀察細致入微,注意字帖中的點畫結構安排,行筆提按、轉折或方圓一一默記心中,才能更好地把握字體的風格,提高欣賞能力。這是臨帖的第一步。
(9)曹全碑隸書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曹全碑》的結構特點主要表現為疏朗平整,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橫勢,間有長、方結體,橫向開張流暢,縱向含蓄穩健,從而使結構顯得雍容大度、飄逸多姿。
《曹全碑》結體之舒展、用筆之放縱、意態之醇美,體現了書家於動盪中求穩定,於自由中見奔放的藝術匠心和創作自信,使作品秀美之中存豪氣。該碑飄逸風格的獨特個性與具體內涵,遠非其他漢隸所能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