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教育
中國近些年來一直提倡的就是寄宿制教育,有些孩子小學的時候還是生活在父母身邊,但是到了初中的時候就會住校,高中的時候處在一個完全封閉的學校當中,大學也不在父母的身邊,長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成長究竟會變成什麼模樣?
有人說生活在孤兒院的孩子們成長的道路會變得非常的艱辛,但是成長之後他們就會變得非常的出色,但是我們有沒有真正的去研究過生活在孤兒院的孩子們,他們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模樣的,有心理學家表示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50%都是有嚴重的心理問題的。
局限孩子的成長
有的家長就是因為覺得養孩子非常麻煩,所以就把孩子扔在寄宿學校當中,讓老師或者學校好好的管理孩子,總是覺得這種寄宿學校應該是非常科學和有責任心的,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比自己更加有能力。
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在孩子的心裡還沒有踐行起來的時候,就把孩子扔在寄宿學校,其實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這不僅僅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而且還會局限孩子的成長。
如果孩子的所有想法和做法都跟其他的人一模一樣,那麼這個孩子還有什麼意義呢?這個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那麼就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孩子嗎?
既然我們生養這個孩子,那麼就要對這個孩子負責任,希望他要有一個健康而明朗的未來,他的未來不一定有權利,有金錢,但是一定要有愛。
Ⅱ 寄宿制學校要對學生進行哪些安全教育
全寄宿學校由於學校的特殊性,所有學生都脫離了父母的懷抱,整天都生活在校園里,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我們應該時刻注意的問題。因此幫同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顯得尤其重要。那麼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習慣呢?我想,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文明就餐,禮讓三先。(二)、文明就寢,利人利己。(三)、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一)、文明就餐,禮讓三先。
我首先想講的一個問題是「文明就餐,禮讓三先。」首先,我說一下什麼是「就餐」 ,就餐,簡單來說就是吃飯。這一條就是要求我們同學到食堂吃飯的時候要講究文明,對其它同學要謙讓。每天早晨、放中學和放晚學的時候,要讓他們隨著鍾聲,按時到食堂門口集中排隊進入食堂。進入食堂後,各位同學應該迅速找到自己的餐桌坐下,靜靜地等待各自的生活指導老師給送來飯菜。吃飯的時候,不要大聲喧嘩,如果你確實有什麼需要,你可以向生活老師反映。吃完過後,應該主動地將餐具送到指定的地點,經指導老師允許後方可離開餐廳。這些要求聽起來容易,實則做起來有些同學總是會忘記,或者根本做不到。通常會出現以下一些問題,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要引起警惕,引以為戒。
1、隨意拖拉,就餐不及時。
我們有好多人一起就餐,是有一定的時間規定的,你必須按照規定的時間送去就餐。如果每一個人都像在家裡一樣什麼時候想吃才吃,不想吃的時候就不吃,那將是一種相當糟糕的局面。比如有一位同學遲去,生活老師發現少了一位同學,肯定會很著急,到處找你不算,如果還是找不到,那還得通知你的班主任,並向學校匯報,有時還會麻煩到家長。你說,就因為你一個人遲去,影響了這么多人,你覺得你下回還能這樣做嗎?
2、散漫,就餐時吵鬧。
有些同學,平時比較喜歡說話,以至於到了餐桌上都不住要高談闊論。有時,為了一些小小的問題,還要和同學一爭長短,爭個不休。其實,你想過沒有,餐廳,不是你爭論的地方。你大聲說話,他也大叫大嚷,那就完全亂了套,不但自己吃不好,而且還嚴重影響了他人。科學實驗證明,人在吃飯的時候,是不宜講話的,那樣會影響食物的消化的,長此以往,對人的胃功能會有很大的影響。也許有的人會說:「怕什麼?沒事。我的胃好得很,不會受影響的。」 殊不知,你現在年紀輕,也許沒什麼感覺。但當你長大了,你的身體的各方面功能都有所下降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有關食物消化各方面的問題都來了。但那個時候,你想改變,可就已經晚啦!
所以,我奉勸,當然也是要求,同學們在進行就餐的時候,一定要做到「食不語」這一條要求。
3、偏食挑食,營養不全面。
人體要想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是需要各種營養來共同作用的。比如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等。所以,我們在就餐的時候,選擇飯菜的范圍要廣,不能總挑自己喜歡的一兩樣飯菜,而應該各種菜都吃,即使是自己平時不太喜歡的也要吃,這樣對你身體的正常全面的發育是很有益處的,也只有這樣,你才能更加拙壯健康地成長。
有些同學在家嬌生慣養,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視他們如掌上明珠,「頂在頭上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因此對於他們是有求必應,要什麼給什麼,這些孩子往往每天都要花很多的錢去零食,飯菜上也只揀自己喜歡的吃,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亂花錢的壞習慣,挑食偏食的壞毛病也跟著產生了。但是在學校里,你應該和其它同學一樣,是個學生,人家吃什麼,你也應該吃什麼:與大家隨時生活在一起,不能搞任何特殊化。我可不希望再聽到什麼「我喜歡吃這個,不喜歡吃那個」 ,什麼「真是難吃死了」等等之類的話了,大家聽明白了嗎?
4、鋪張浪費,不注意節約。
這第四種情況呀,是我們現在很多的小朋友都存在的壞毛病。要知道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大家還記得唐代詩人李紳寫的一首反映農民種糧辛苦的詩嗎?名子叫《鋤禾》,大家會背嗎?我們一起來背一下好嗎?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家知道他的意思嗎?意思就是農民伯伯種糧食非常辛苦,我們所吃的每一粒糧食,都包含了農民伯伯的大量的辛勤勞動。所以,我們千萬不能浪費飯菜,吃多少就打多少,要倍加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讓我們都來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兒童。大家說好嗎?
5、關於吃飯方面,我還想講幾個好的衛生習慣。
(1)飯前洗手,飯後漱口。我們的手每天接觸好多東西,會粘染各種各樣的細菌,如果稍不注意,就會受到感染。俗話說「病從口入」,確實是這樣,有90%以上的病菌都是從口中進入人體的。所以,我們在吃飯之前一定要記住先洗手,有時還要用殺菌香皂來徹底清潔。
飯後要漱口,因為我們剛剛吃過飯,口腔中還留有食物的殘渣,如果不能及時清除,時間長了就要發酵,產生一種酸,時間長了就會損壞我們的牙齒。為什麼我們好多小朋友的牙都壞掉了呢?這也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所以,我希望每個同學都能做到飯前洗手,飯後漱口。
(2)、不要吃過於生冷的東西。炎熱的夏天,大家都喜歡吃一些冷凍的食品來解暑降溫。但是,現在天氣漸漸涼了,我們就不能再吃這些東西了,那樣是會著涼的。涼受重了,人體就會生病,就要吃葯,不但人要受罪,還要花錢,而且還耽誤了學習,多麼不劃算呀!小朋友們,可千萬要記住喲!
(3)、不要吃過多的糖。吃糖過多,大家知道有什麼危害嗎?(讓學生舉手說一說,一定有不少小朋友知道。)對了,吃糖過多,會生牙蛀蟲,這些牙蟲躲在你的牙縫里,不停地啃你的牙齒,時間長了,你的牙就要被啃壞了。所以,小朋友們,吃糖要適當,千萬不能多吃。
(4)、晚上睡覺之前,不要吃東西。晚上睡覺之前吃東西,口腔中會留有食物殘渣,夜裡就會發酵,時間長了,同樣會損壞我們的牙齒。
(5)、早上空腹不要喝牛奶,空腹喝牛奶也是不好的,對我們的腸胃的有害的。還有我們人體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水份,所以我們每天都要好三到五杯清潔的水。
(二)、文明就寢,利人利己。
什麼是就寢呢?就是到宿舍睡覺。具體說來,有這樣幾條要求。
1、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我們人體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有機體,能夠循環生能量,但是,我們必須按時地補充能量,也就是要定時地吃飯。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要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這樣,我們才能每天都能以一個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新的一天的學習與工作。那麼,大家知道,我們人體每天要休息多長時間嗎?嬰幼兒每天大約要睡到14到18個小時,我們成人每天大約要睡到8到9個小時,而同學們現在每天都要保證睡到10到12個小時。這樣,我們每天學習起來,才能有足夠的精力,學習的效果也才能更好。
具體說來,小朋友們要按時熄燈睡覺,按時起身。 點鍾熄燈之後,我們在宿舍里就不能再講話了,也不要再去想其它的事情了,我們要讓自己盡快地進入夢鄉。每天早晨 點鍾,起身哨響了之後,我們千萬不能拖拉,要趕快起身,迅速穿好衣服,刷牙、洗臉,整理床鋪。大家聽明白了嗎?能做到嗎?(學生答:能!)
2、要注意保暖,小心受涼。天漸漸地冷了,我們在睡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將被子蓋好,不然你現在好像感覺不冷,等你睡著,你不知不覺地就會受涼了。要隨著天氣的變化增減自己的衣服。
3、要注意整理自己的宿舍。我們每12個同學共同住一間宿舍,這就是我們的臨時的家,我們12個都有義務來負責整理我們的這個「家」 。首先,我們要整理好我們自己的床鋪。每天早晨記得要疊好被子,放好枕頭,把床單拉平。其次,每個同學的衣物、包裹都要放到指定的地點,不能隨意亂放。鞋子要放在床下,注意放整齊。第三,要注意愛護宿舍的公共用品,水瓶、盆子要輕拿輕放。第四,最後離開宿舍的同學要記得關窗,關門,隨手關燈。
(三)、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安全問題,是件頭等大事,全國上下都很重視安全,我們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明天的希望,更要注意安全,杜絕出現各種安全事故。具體說來,我們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注意安全。
1、水的安全。我們小朋友一般都喜歡玩水,但是如果不注意,不熟悉水性很容易引發引發安全事故。我們小朋友無論是在家還是在校,那些河邊不要去,不要趴在水池欄桿上玩耍,更不能下河游泳,天再熱都不能。如果你實在想學游泳,可以在暑假中由你的父母陪同去安全設施比較好的游泳池中去,但要記住,一定要由自己的父母陪同,而且那些深水的地方不要去。
2、火的安全。火的安全也非常重要,全國上下都非常重視防火工作。像我們是12個人同住在一個宿舍里,如果一旦發生發生火災,同學們還小,無法自救,那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小朋友們千萬記住,無論在什麼地方,都不能玩火。
3、電的安全。電是人類的好朋友,它能幫人類做好多好多的事,我們人類在很多地方都要依賴於它。但是,你若是不了解它,不熟悉它,而又胡亂操作,那它將會給你一個狠狠的教訓,有時甚至能危及到人生命。這也就是人們將電稱為「電老虎」的原因。我們雙語學校電線很多,電器也很多,牆上還有很多的插頭。同學們可千萬不能隨意亂摸這些東西,以防觸電事故。如果確實要去按開關,你一定要記住一點,潮手可千萬別去摸,因為水會過電,「電老虎」也會咬人呀!對於那些已經損壞的插頭、電線,就更不能碰了,一旦看到這種情況,應該及時向學校或老師匯報。
4、樓層安全。校內安全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我們的教室、宿舍、活動場大多數都是在樓上,我們切不可攀爬陽台欄桿,也不要爬到窗戶上等等高處,以防一不小心發生危險。在我們下樓梯的時候,不要哄鬧,上下樓梯沿右行,慢慢上下不要急。
5、交通安全。對於我們雙語學校的學生來說,交通安全也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我們才歲就離開父母,來到學校在老師的教育下生活。在交通安全方面,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注意校內交通安全。我們在學校之內,相對來講,車輛比較少,所以在交通安全方面的隱患相對較少,但也不能過分大意。因為有時校內也可能有個別車輛通行。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在校內走路的時候,不要追逐技術打鬧,不要在路上拍球。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況不要走出學校大門,如果有什麼特殊情況,必須請你的生活老師陪同,這樣才能確保安全。
(2)、注意校外交通安全。在校內,我們有班主任、生活老師的悉心照顧,但是在校外,老師就不能總跟著你啦。這就要靠大家自己了。比如,放假之後在家,你可能出去逛街,也可能去走親訪友,這就要乘車、穿行街道,大家都要注意安全。大家要做到自覺遵守交通安全規則:「紅燈停,綠燈行,黃燈停一停。橫穿馬路左右看,一定要走斑馬道。」
(3)、注意假日回家安全。我們學校屬於全寄宿制學校,每兩周放一次假,為了確保大家安全往返,我們要求每位學生的家長到放假周的星期五上午前來接自己的小孩。等到星期日下午再把學生送到學校,都必須和生活老師當面說清,以防意外情況發生。
Ⅲ 寄宿家庭類教育行業CSIET認證是什麼
美國國際教育項目標准委員會CSIET權威認證
The Council on Standards for International Ecational
Travel(CSIET),全稱「美國國際教育和游學項目標准委員會」,是美國國際青少年教育交流項目的監管機構。CSIET認證類似於中國的3.15認證,既代表服務質量達到強制標准,也代表對服務質量的承諾。
高中層面的國際教育交流行業中,CSIET認證就是該行業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CSIET的標准就是衡量教育交流項目是否規范、是否有利於學生發展的行業標准。
寄宿家庭類教育行業CSIET認證標准
承諾並確保任何項目內學生不超過60英里范圍內都有工作人員(且不能是HOMESTAY家庭)
會員機構的申請人必須由本機構直接服務,不能轉讓給其他機構
機構必須使用委員會制定保險公司作為學生服務保障而不得自行決定
會員資格轉正前,必須經過為期2年的考察評估期
會員機構的申請人必須由本機構直接服務,不能轉讓給其他機構
寄宿家庭安置程序必須包括會員機構對學生本人的面試(面談)
必須在學生入境美國前留出足夠時間進行准備和行前培訓
必須實施行前和到達培訓並教會學生如何識別和報告寄宿家庭的不當待遇甚至虐待
必須在第一時間對學生,家庭,學校或其他相關方對項目或質量的抱怨做出積極答復
Ⅳ 淺談寄宿生養成教育的幾點做法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農村進城務工人數的增加、農村教育結構的調整,子女教育尤其是寄宿生教育成為家庭、學校關注的焦點,即如何有效的管理這些寄宿生,使他們進得來,留得住,學的好。近幾年來,我們學校在寄宿生「養成教育」方面做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和實踐,贏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應。作為直接參與管理的我就結合自身實踐,談幾點做法。
一、 養成教育應從關鍵期抓起
抓住關鍵期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錯過了關鍵期 ,再施以養成教育將是事倍功半,甚至終身難補。所謂「子訓始稚」、「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養成正確的習慣當從現在抓起還不算遲,若等鐵水涼了變成了大鐵鎖,再想改變形狀就難多了。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在關鍵期把養成教育抓早、抓細、抓緊、抓實。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和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體驗,逐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 培養寄宿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行為是一個人的瞬間舉止動作,具有很大的隨意性與偶然性。習慣,是指一個人在後天養成的一種自動化的動作行為傾向。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在學習生活中形成並逐漸穩固下來的,教師是學生學習行為習慣過程中最好的監督者和幫扶者。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抓起。
1.真情付出,愛心呵護
由於現在的孩子當中,獨生子女占相當多數,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直生活在養尊處優的環境之中,他們中相當多數在嬌生慣養中長大,在精心呵護中成長。孩子寄宿後,有可能造成與父母關系的疏遠,缺少父母的關愛。正是這種原因,網路鴉片讓許多孩子著迷、沉淪,荒廢了學業,誤了前途,也正是這種原因,他們可以無所顧忌地逃學,他們可以無拘無束地徹夜不歸逗留於網吧,他們可以不計後果地打架斗毆,不負責任地早戀、毫不憂郁地揮霍著家長掙來的血汗錢,抽煙喝酒,極少數中學生已經完全沒有了中學生的模樣。一些孩子沒有能完成學業,便過早地飽嘗了社會的辛酸,還是這種原因,導致了一些孩子養成了許多不良惡習,沒有學會做學問,也沒有學會做人,卻為自己的人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因此我們應真情的付出,愛心的呵護,讓我們絕大多數學生在宿舍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享受到 「慈母」般的關愛。
2.嚴中有愛,持之以恆
「嚴是愛,松是害」是中國的一句古話。千百年來,家長教育孩子,老師教育學生,說的最多的也是「嚴格要求」。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導師,很多行為習慣的養成都離不開教師苦口婆心,不厭其煩的嘮叨。為了加強學生的文明教育和養成教育,我們從最基礎做起,要求學生運用禮貌用語。對每一名宿捨生都從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抓起。對違規學生耐心教育,不厭其煩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潛移默化,讓養成教育達到了習慣成自然的教育效果。
3.嚴肅校紀,規范行為
常言道:「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學生宿舍是寄宿生休息的重要場所之一,也是形成良好習慣的重要空間,宿舍內務要達到學校規定的要求,為了達到規范的內務,在檢查內務時,如發現同學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到位,總是以委婉的口吻提醒。漸漸地我們絕大多數學生都努力地照著老師的話去做,師生共同做好內務,向著就寢紀律軍事化、衛生內務賓館化方向發展。
三、學生參與管理,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由於寄宿生在家缺少生活鍛煉,自主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在管理上有很多難處光靠老師跟班管理顯然不夠,我們採取的措施是,重視事先指導,減少事後麻煩。學生進校寄宿,會面臨很多新問題:飯,要和同學一起吃;衣,要自己親自洗;覺,要和同寢室的人一起睡;錢,要自己有計劃地用……面對這些問題,如果沒有事先的指導,學生會手足無措,心慌意亂,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調整,會影響學生的情緒進而不利於身心的和諧發展。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辦法是事先作一些必要的指導。引導學生管理自己,照顧自己,每學年,在寄宿生入校的前幾周,老師們都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內務培訓,教會學生疊被子、擺鞋子等,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在管理中提高自主能力,在管理中鍛煉成長。
四、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是條件反射長期積累和強化的結果,必須經過長期、反復的訓練才能形成。嚴格要求、反復訓練,是形成良好習慣最基本的方法。良好的衛生習慣,在某種意義上體現文明程度,而且還影響整體素質。我們學校住宿生來自農村,由於學生衛生意識不高,衛生習慣不好,因此,學校在這方面的教育和培養顯得更為重要。衛生與禮貌是我校的教育「窗口」。為了養成愛整潔的良好衛生習慣,宿舍開展了如下活動:
1.開展文明寢室、文明示範班級評比活動
通過評比揮動,有利的調動寢室、班級、學生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由衛生意識上升為衛生行為表現。
2.進行講評和文明班級評比活動
通過以點帶面,以面促點,督促全校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充分發揮校園環境管理中,學生的主題作用和校園環境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3.開展個人衛生檢查
由學校負責衛生工作的領導和各個管理員老師組成檢查組,對宿舍進行逐個檢查,把結果匯入《日常行為管理考核表》並成為每期末文明班級評比的重要依據。進行個人衛生檢查,使衛生工作細致深入到每一個學生,也利於監督,指導、查漏補缺,最終使學生習慣成自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總之,在養成教育中,少一些空談,多一些落實,少一些指責,多一些關懷。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學生長期努力,需要老師不斷督促和引導。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訓練,必須耐心細致、持之以恆,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長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成為學生的內在需要,到時自然成習慣。
Ⅳ 當今寄宿制學生的教育現狀及分析
我所在的高中就是寄宿制學校,對這一問題談幾點體會:
1、寄宿制從初中實施有其合理性,我們學校是完全中學,在初中階段我的孩子就堅持離開我們住校生活學習(其實我的家就在學校裡面),三年的初中學習鍛煉了她的生活自理能力,最初入學時看到很多同學想家念家,也就大約一個月時間,孩子的可塑性強,大都能順利適應,並且初中就開始寄宿制的學生,在高中階段繼續住宿,能體現出較為明顯的生活自理能力,對學習生活中的事情大都可以獨立思考處理。
2、寄宿制學校的選擇:選擇制度管理嚴格的學校,應該說越嚴格越好,比如手機,手機是不能帶入學校的,學校提供足夠數量的固話便於在固定時段與家長聯系。這一點在當今現實情況下,相當重要,並可以成為孩子學習發展的一大優勢,手機問題在初高中生身上的弊端不再贅述。除了手機控制,宿舍內務方面也是提升孩子自理能力很重要的方面,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動手意識,團隊意識特別有幫助,這需要一所學校的嚴格的管理。
3、孩子在寄宿學校中的心理發展:我個人認為沒有比單純的周圍環境再重要了,學習就是學習,不用忙著讓孩子認識太多的社會人社會事,大多數情況下,學習好的學生走向社會同樣可以很快的適應很快的調整自己順應環境,相反在家庭里居住然後求學的學生因為缺少跟同學們朝夕相處的經歷,更容易滋生自私、專斷的情緒做法。
Ⅵ 萊州市雙語學校的寄宿教育
寄宿教育是雙語學校的一大亮點。學校提出:「寄宿教育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並把「學會生活」確定為學校教育的重點,創建了富有特色的與教育教學並行的寄宿生生活管理模式。高大整潔的餐廳、溫暖如家的公寓、科學配餐的廚師和能體現「母親、教師、朋友」三重身份高素質的生活指導教師,使學生得到父母般的呵護和指導,在與同學+朋友的相處與獨立生活中,學會了自理,學會了關心,學會了交往。
Ⅶ 教育部有沒有寄宿制初中學生的學習時間規定
按照國家和省的規定,保證學生每天在校學習時間(包括自習)小學不超過6小時,中學不超過8小時,小學取消早晚自習。小學學生到校時間冬季一般不早於7: 50,夏季不早於7:30;中學冬季一般不早於7:30,夏季不早於7點。寄宿制學校學生早上起床一般不早於走讀生到校時間1小時。保證學生每天有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嚴禁學校、教師佔用節假日、雙休日和假期組織學生上課,更不得收費上課、補課。嚴禁各級公辦學校在學校舉辦收費性文化課學習班 Mr.emily
Ⅷ 什麼是全寄宿制學校
全寄宿制學校就是把孩子送到學校交了費用一切就都不用操心了的學校。當然,放假時還要把孩子接回來,條件好的學校也有校車送回來。
2001年,《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最早提倡興辦寄宿制學校,2004年公布的《2003年—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強調「以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為突破口,加強西部農村初中、小學建設」。
根據教育部門公布的數字,2004至2007年間,中央財政已為此投入100億元,建設學校7651所,惠及學生約200萬人。
(8)寄宿教育擴展閱讀:
相關探索
事實上,寄宿制學校並不是緩解原有義務教育困境的唯一途徑。對原有教學網點師資加強培訓、在有條件的地方發展校車系統措施,以及合理引入社會力量等均應納入決策選擇視野。
應更加強調「因地制宜」的重要性,鼓勵基層教育部門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當地條件的義務教育發展模式。
此外,盡快加強現有寄宿制學校的政策配套工作,完善寄宿制學校的師資配備、經費投入體制,保證農村學齡兒童真正因此受益,亦是教育部門刻不容緩的要務。
Ⅸ 選擇寄宿制學校的十大好處
1、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獨立性
現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家長視他們為掌上明珠,由於平時缺乏鍛煉,他們獨立生活能力不強,所以很多家長都十分希望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以提高他們將來適應社會的能力。在許多寄宿制初中和高中,學生還組成了管理委員會,學生自己管理自己。
2、有利於改善育人環境
克服獨生子女家族教育環境對孩子成長的一些不利因素,避免社會不良風氣對學生的影響。不少寄宿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各種活動場所,包括藝術樓、圖書館、體育場館等,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有利於增強他們的群體意識與合作精神
寄宿制學校的生活,要求孩子准時起床,按時就寢。孩子在集體生活中的行為舉止必須以不影響別人為原則。在寄宿制學校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很多,在共同的學習、生活中,孩子隨時都會遇到需要同伴之間協作才能解決的事情。
共同生活能使學生逐漸形成集體榮譽感,及早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善待別人、如何向別人學習,合作能力的強與弱對青少年步入社會後事業是否有成關系很大。寄宿制學校這為學生創設多元化學習經歷,有利於促進學生社會化。
4、有利於獨生子女心理健康
人們常常說獨生子女容易「獨」,過分依賴父母,以自己為中心;在小朋友中不合群,甚至有些孤僻;做事不考慮別人,老要「拔尖兒」等。但寄宿制有利於改善獨生子女的這些弱點。寄宿制學校的學生依賴心理明顯減少,自主學習能力明顯增強。
5、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寄宿能夠使學生節約大量的時間,從而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娛樂和鍛煉。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增多,就有更多的時間用來學一些自己感興趣的選修課,學生不僅沒有了家教的題海之苦,大量選修課、動手課和先進的硬體設施,更使他們開闊了眼界,擁有了與國際接軌的世界眼光。
Ⅹ 北京小學的寄宿教育
北京小來學自1995年開始恢復自寄宿,至今已有10年,北京小學(包含本部、廣外分校)現有學生近2200多人,其中住宿生1300多人。學校對住校班實行食、宿、學一體化服務和管理,並以「生活自理、學習自主、行為自尊、健康自強」作為寄宿教育的宗旨。旨在充分發揮寄宿制辦學的優勢,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自主的學習能力,以及自覺遵守秩序的公德意識和刻苦鍛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
寄宿部強化生活規律,嚴格生活制度,實行准軍事化管理。做到宿舍內務整潔凈化、美化。同時通過開展「四自」主題教育活動、成立學生管理委員會、實行宿舍長輪換制等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在進行自我規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評價的過程中學會生活,學會合理安排作息,講究科學睡眠,注重體育鍛煉,養成科學的消費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從而逐漸形成自主自立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