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壓教學
⑴ 沖壓模具視頻
你可以到網上下啊 我前幾天就下了幾個
不要錢的
當代有影響的教學模式主要有:
(1)系統教學模式。以教師的系統講授、學生系統記憶——復現知識技能為中心的一種教學活動體系。
(2)程序教學模式。是把教材分成連續的小塊,嚴格按照邏輯編成程序的一種自動教學活動體系,主要用於具體的技能、觀念或其他內部或外部的行為方式的傳授與學習。
(3)發現學習教學模式。主張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主動發現來學習,把學習知識的過程和探索知識的過程統一起來的一種教學摸式。
(4)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強調形成一個有利於學習者發展自身能力的環境,使學生在接受教師援助的同時能認識自身,分析自身的問題,而且掌握自我實現的能力。
(5)合作教學模式。
關於教學模式改革: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正處於大力發展的好時機,但教學改革中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能力培養單一,教師在授課時只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忽略了職業能力的培養。二是課程重組不徹底,現在一些課程改革還是「換湯不換葯」,難以形成真正的項目課程。三是教學方法傳統,以課堂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主,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實現教學轉型的關鍵是教師隊伍轉型。2014年,引入德國巴符州著名職業教育專家托馬斯・胡格教授獨創的「能力模型、課程大綱、方法大綱三位一體的課程和教學模式」,這一模式要求徹底改變課堂形態,把能力模型、課程大綱和方法大綱進行有機融合,以成熟的教育項目為藍本,開發既符合德國標准又體現中國國情的教育項目。我們借鑒這一模式先從教師團隊建設入手,結合教學改革實踐,培養教學轉型帶頭人;同時研究這種教學模式對職業院校教學組織管理和教務安排帶來的新挑戰。一年多來,我們進行了相關教學實驗,從初步實施效果看,教師團隊的理念更新徹底,教學能力提升明顯,教學設計思路開闊,教學手段多樣,團隊合作精神意識強烈。 一、 實施目標 (一)職業技能培養向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轉型 職業技術教育必須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為重點,使學生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綜合職業能力包括身心素質、思想品德、職業道德、創新精神,以及知識、技能、經驗、合作、交流等完成職業任務所需的一切內容,是個體將所學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在特定的職業活動或情景中進行類化遷移與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職業任務的能力。結合目前中國職業學校學生學習與就業現狀,胡格教學模式改革試驗班將實現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以培養扎實的專業基礎能力和較深的專門化職業技術能力為目的,務使學生具備快速的崗位適應能力、有效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更重要的面對未來職業發展及變遷應具備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學科課程體系向項目課程載體的轉型 從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整體進程來看,還沒有真正擺脫學科體系,只是把某幾門專業特性較強的課程改為理實一體化課程或者項目化課程等,沒有完全結合職業活動崗位或企業工作過程開展教學內容的組合和課程模塊建設。胡格模式改革試驗班引進胡格成熟的「手動沖壓機」教學項目作為第一年的專業課教學內容,保留教育行政部門對通識課程(文化基礎課)的門類、課程標准和課時的要求,逐步貫徹統一的教學理念和風格(學科知識型的課程也可以嘗試自主學習,項目教學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專業教學方面,建立項目課程體系,從課程和教學兩個方面完成能力培養教學體系的建立,實現有獨立工作能力、有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心的現代職業人(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在完成專業教學的過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統一的綜合素質培養和職業能力培養有機結合的教學體系。 (三)傳統教學法向行動導向教學法的轉型 有了面向職業、貼近崗位需求的項目課程體系,還需要適合的教學方法。胡格模式教
學以行動導向教學法為基本教學原則,學習活動引用不同的學習法如獨立工作法、擴展小組法、處理文字標記法、交頭接耳法、旋轉木馬法、關鍵詞標注法、搭檔拼圖法、可視化法、卡片復習法、魔法盒法等。教學實施方面逐步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實現有效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教師角色轉型,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
⑶ 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的電工版2
書名: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書 代 號:G0135060
作 譯 者:宇海英
出版日期:2011-08 定價:¥32.0元
出 版 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 S B N:978715064叢 書 名:普通高等教育機械類「十二五」 規劃系列教材
責任編輯:李潔
適用對象:
研究生本科教育>工學>機械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書詳細介紹了金屬沖壓成形的基本理論。在此基礎上重點講述了沖裁、彎曲、拉深的沖壓工藝及模具設計方法,並對多工位模及自動模進行詳細講解,對幾種特種成形的加工方法加以簡單介紹,並針對汽車的迅猛發展,對汽車覆蓋件的常見沖壓工藝及模具設計進行了介紹。
讀者對象: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機械類、材料工程類專業本科生教材,建議學時數為48學時。也可供從事模具設計與製造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第1章 冷沖壓基礎知識 1
1.1 基本概念 1
1.1.1 冷沖壓的特點和應用 1
1.1.2 冷沖壓的基本工序 2
1.2 冷沖壓行業的現狀與發展方向 6
1.3 常用冷沖壓模具的類型及材料 9
1.3.1 常用冷沖壓模具的類型 9
1.3.2 沖壓工藝對模具材料的
基本要求 10
1.3.3 常用沖壓模具材料與性能 11
1.4 冷沖壓變形的基本原理 13
1.4.1 影響金屬塑性和變形抗力
的因素 13
1.4.2 塑性變形體積不變條件 15
1.4.3 屈服准則 16
1.4.4 冷沖壓成形中的硬化現象 17
1.4.5 塑性拉深失穩及極限應變 18
1.5 冷沖壓材料及冷沖壓成形性能 22
1.5.1 常用冷沖壓材料 22
1.5.2 板料的沖壓成形性能 23
1.5.3 板料沖壓成形性能的測定 24
1.5.4 板料的基本性能與沖壓
成形性能的關系 29
1.5.5 成形極限圖及其應用 32
1.6 沖壓設備 34
1.6.1 沖壓設備的選用原則 34
1.6.2 常用冷沖壓設備 35
1.6.3 模具的安裝 36
習題 39
第2章 沖裁及沖裁模設計 40
2.1 沖裁變形過程分析及其斷面特徵 40
2.2 沖裁件的工藝性 41
2.3 沖裁間隙 43
2.3.1 沖裁間隙 43
2.3.2 間隙對沖裁的影響 43
2.3.3 間隙值確定 44
2.4 沖裁模刃口尺寸計算 46
2.4.1 凸、凹模尺寸計算原則 46
2.4.2 凸、凹模分開加工時,尺寸
與公差的計算 46
2.4.3 凸、凹模配合加工時,尺寸
與公差的計算 47
2.4.4 配合加工計算實例 48
2.5 沖裁力和壓力中心的確定 49
2.5.1 沖裁力F 49
2.5.2 減小沖裁力的方法 49
2.5.3 卸料力、推件力、頂件力計算 50
2.5.4 壓力機噸位選擇 51
2.5.5 模具壓力中心的確定 51
2.6 排樣 52
2.6.1 排樣 52
2.6.2 材料的利用率 54
2.6.3 搭邊和條、帶料寬度的確定 54
2.7 沖裁模主要零部件設計 56
2.7.1 凹模設計 56
2.7.2 凸模設計 60
2.7.3 模架與導向零件 65
2.7.4 固定板與固定凸、凹模及
其鑲件的板狀墊板 68
2.7.5 條料導向裝置 69
2.7.6 定位零件 69
2.7.7 卸料與頂件裝置 73
2.7.8 模具的閉合高度 75
2.8 沖裁模的典型結構 77
2.8.1 沖裁模分類 77
2.8.2 沖裁模的典型結構分析 77
2.8.3 沖裁模典型結構 77
習題 83
第3章 彎曲與模具設計 85
3.1 彎曲變形過程及變形特點 85
3.1.1 彎曲變形的過程 85
3.1.2 彎曲變形的特點 87
3.2 彎曲工藝性分析 89
3.2.1 最小彎曲半徑的概念及
影響因素 89
3.2.2 最小彎曲半徑的值及
提高彎曲極限變形程度方法 90
3.3 彎曲工藝方案的確定 92
3.3.1 彎曲件的工藝性 92
3.3.2 彎曲工藝方案的確定 96
3.4 彎曲模具的設計 97
3.4.1 模具結構設計要點 97
3.4.2 彎曲件的中性層位置及
毛坯長度計算 98
3.4.3 彎曲卸載後的回彈 99
3.4.4 彎曲模工作部分尺寸
的計算 103
3.4.5 彎曲力計算 106
3.5 彎曲成形中常見的問題及
解決措施 108
習題 112
第4章 拉深工藝與模具設計 113
4.1 拉深的基本原理 113
4.1.1 拉深變形過程、特點及
拉深分類 113
4.1.2 拉深過程中毛坯的應力
和應變狀態 115
4.2 拉深件的工藝性 116
4.3 旋轉體拉深件毛坯尺寸的確定方法 117
4.4 圓筒形件的拉深 119
4.4.1 圓筒形件的拉深系數 119
4.4.2 圓筒形件拉深次數確定 122
4.4.3 圓筒形件拉深的壓邊力
與拉深力 122
4.5 其他旋轉體拉深件的拉深 123
4.5.1 軸對稱曲面形狀零件的
拉深方法 123
4.5.2 半球形件的拉深尺寸
確定技巧 125
4.5.3 拋物線形件的拉深尺寸
確定技巧 125
4.5.4 錐形件的拉深 127
4.6 盒形件的拉深 130
4.7 拉深模典型結構 133
4.8 拉深成形中常見的問題及
解決措施 136
習題 138
第5章 其他沖壓成形 140
5.1 脹形 140
5.1.1 起伏成形 140
5.1.2 管形凸肚 141
5.1.3 脹形時產生裂紋的原因及
其預防措施 144
5.2 翻邊 145
5.2.1 內孔翻邊 146
5.2.2 外緣翻邊 149
5.2.3 特殊翻邊模結構 151
5.2.4 翻邊時邊緣產生裂紋的
原因及其預防措施 153
5.3 縮口與擴口 153
5.3.1 縮口變形特點與變形程度 154
5.3.2 縮口工藝計算 156
5.3.3 擴口 157
5.4 旋壓 159
5.5 校形 161
5.5.1 校平 161
5.5.2 整形 162
習題 164
第6章 汽車覆蓋件等非軸對稱曲面零件沖壓 165
6.1 概 述 165
6.1.1 覆蓋件的分類及特點 165
6.1.2 對覆蓋件的要求 167
6.1.3 覆蓋件模具的種類 168
6.2 覆蓋件拉深工藝與拉深模設計 168
6.2.1 覆蓋件拉深工藝設計 168
6.2.2 覆蓋件拉深模設計 171
6.3 覆蓋件修邊工藝與修邊模設計 178
6.3.1 覆蓋件修邊工藝設計 178
6.3.2 覆蓋件修邊模設計 180
6.4 覆蓋件翻邊工藝與翻邊模的設計 186
6.4.1 覆蓋件翻邊工藝設計 186
6.4.2 覆蓋件翻邊模的設計 187
習題 190
第7章 自動模與多工位級進模 192
7.1 沖壓生產的自動化與自動模 192
7.2 自動送料裝置 192
7.2.1 自動送料裝置 192
7.2.2 常用自動送料裝置 194
7.2.3 自動上件裝置 204
7.3 自動出件裝置 210
7.4 自動檢測與保護裝置 212
7.5 自動模設計要點 213
7.6 多工位級進模 215
7.6.1 多工位級進模的分類 215
7.6.2 多工位級進模設計步驟 216
7.6.3 多工位級進模的排樣圖設計 216
7.6.4 多工位級進模結構設計 224
習題 241
第8章 板料特種成形技術簡介 242
8.1 爆炸成形 242
8.2 電水成形 244
8.3 電磁成形 245
8.4 激光沖擊成形 246
8.5 超塑性成形 247
習題 249
第9章 沖壓工藝規程的制定 250
9.1 制定沖壓工藝過程的基礎 250
9.1.1 各種沖壓工序的力學
特點與分類 250
9.1.2 正確設計沖壓工藝過程及
控制毛坯的變形 253
9.2 沖壓工藝規程制定的步驟與內容 256
9.2.1 概述 256
9.2.2 零件圖的分析 256
9.2.3 確定沖壓件生產的
工藝方案 257
9.2.4 確定模具類型及結構形式 261
9.2.5 選用沖壓設備 262
9.2.6 編寫工藝文件 263
習題 265
參考文獻 266前言本書是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本科專業目錄和普通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與教材建設的需要,為適應日益廣泛應用的冷沖壓加工技術,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而編寫的;是高等學校本科生材料成形及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模具方向)的教學用書。
「冷沖模設計」是相關專業培養中的重要專業課程,《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是這門課程的常用書,為滿足人才培養的需求,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力爭理論與生產實踐相聯系,強調應用能力的培養;吸收學科的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難度適中,理論以夠用為度,內容豐富,文字簡明易懂。
全書共分9章。首先介紹了沖壓成形的基本知識,包括對沖壓加工和沖壓材料、沖壓設備的介紹;其次重點介紹了基本沖壓工藝和相應模具設計知識,包括沖裁、彎曲、拉深、局部成形等部分;在此基礎上還介紹了汽車覆蓋件模具和多工位級進模具的相關內容;最後介紹了特種成形技術和冷沖壓工藝規程的制定等內容。
第1、3、6、8、9章由金陵科技學院宇海英編寫,第4章由沈陽航空大學劉占軍編寫,第5、7章由南京工程學院王鑫編寫,第2章由佳木斯大學李小海編寫。
限於編者水平有限,不足之處在所難免,誠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編 者
2010年10月
⑷ 沖壓模型杯子如何設計及編程
雖然我說不上是什麼高手,但是從我學習的經驗來看學好程序,首先你得先活躍你的邏輯思維,這點非常的重要.學程序設計之前首先先要學習,離散學,線性代數等等.主要是為了開發你的思維.其次英語必須會一點,因為編程都是英文函數也是英文所以懂得英文有助你記憶函數.最後就是程序中所說核心演算法了,這是程序設計最關鍵的步驟
《C程序設計》的內容很豐富,按照我們現在的教學大綱,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基礎知識、四種結構的的程序設計、函數與數組的應用和一些簡單的演算法。在學習時,同學們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這些部分,通過實踐(練習和上機調試等熟練掌握。當然,在初學C語言時,可能會遇到有些問題理解不透,或者表達方式與以往數學學習中不同(如運算符等),這就要求不氣餒,不明白的地方多問多想,鼓足勇氣進行學習,待學完後面的章節知識,前面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這一方面我感覺是我們同學最欠缺,大多學不好的就是因為一開始遇到困難就放棄,曾經和好多同學談他的問題,回答是聽不懂、不想聽、放棄這樣三個過程,我反問,這節課你聽過課嗎?回答又是沒有,根本就沒聽過課,怎麼說自己聽不懂呢?相應的根本就沒學習,又談何學的好?
學習C語言始終要記住「曙光在前頭」和「千金難買回頭看」,「千金難買回頭看」是學習知識的重要方法,就是說,學習後面的知識,不要忘了回頭弄清遺留下的問題和加深理解前面的知識,這是我們學生最不易做到的,然而卻又是最重要的。比如:在C語言中最典型的是關於結構化程序設計構思,不管是那種教材,一開始就強調這種方法,這時也許你不能充分體會,但是學到函數時,再回頭來仔細體會,溫故知新,理解它就沒有那麼難了。學習C語言就是要經過幾個反復,才能前後貫穿,積累應該掌握的C知識。
那麼,我們如何學好《C程序設計》呢?
一.學好C語言的運算符和運算順序
這是學好《C程序設計》的基礎,C語言的運算非常靈活,功能十分豐富,運算種類遠多於其它程序設計語言。在表達式方面較其它程序語言更為簡潔,如自加、自減、逗號運算和三目運算使表達式更為簡單,但初學者往往會覺的這種表達式難讀,關鍵原因就是對運算符和運算順序理解不透不全。當多種不同運算組成一個運算表達式,即一個運算式中出現多種運算符時,運算的優先順序和結合規則顯得十分重要。在學習中,只要我們對此合理進行分類,找出它們與我們在數學中所學到運算之間的不同點之後,記住這些運算也就不困難了,有些運算符在理解後更會牢記心中,將來用起來得心應手,而有些可暫時放棄不記,等用到時再記不遲。
先要明確運算符按優先順序不同分類,《C程序設計》運算符可分為15種優先順序,從高到低,優先順序為1 ~ 15,除第2、3級和第14級為從右至左結合外,其它都是從左至右結合,它決定同級運算符的運算順序。下面我們通過幾個例子來說明:
(1) 5*8/4%10 這個表達式中出現3種運算符,是同級運算符,運算順序按從左至右結合,因此先計算5 *8=40,然後被4除,結果為10,最後是%(求余數)運算,所以表達式的最終結果為10%10 = 0;
(2)a = 3;b = 5;c =++ a* b ;d =a + +* b;
對於c=++a*b來說,按表中所列順序,+ +先執行,*後執行,所以+ + a執行後,a的值為4,由於+ +為前置運算,所以a的值4參與運算,C的值計算式為4*5=20而不是3*5=15了;而對於d=a++*b來說,由於a + +為後置運算,所以a值為4參與運算,使得d的值仍為20,而a參與運算後其值加1,值為5。 這個例子執行後,a的值為5,b的值為5,c的值為20,d的值也是20;
(3)(a = 3,b = 5,b+ = a,c = b* 5)
例子中的「,」是逗號結合運算,上式稱為逗號表達式,自左向右結合,最後一個表達式的結果值就是逗號表達式的結果,所以上面的逗號表達式結果為40,a的值為3,b的值為8,c的值為40。
(4)a=5;b=6;c=a>b?a:b;
例中的a>b?a:b是一個三目運算,它的功能是先做關系運算a>b部分,若結果為真,則取問號後a的值,否則取冒號後b的值,因此c的值應該為6,這個運算可以用來代替if…else…語句的簡單應用。
二.學好C語言的四種程序結構
(1)順序結構
順序結構的程序設計是最簡單的,只要按照解決問題的順序寫出相應的語句就行,它的執行順序是自上而下,依次執行。
例如;a = 3,b = 5,現交換a,b的值,這個問題就好象交換兩個杯子水,這當然要用到第三個杯子,假如第三個杯子是c,那麼正確的程序為: c = a; a = b; b = c; 執行結果是a = 5,b = c = 3如果改變其順序,寫成:a = b; c = a; b = c; 則執行結果就變成a = b = c = 5,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初學者最容易犯這種錯誤。 順序結構可以獨立使用構成一個簡單的完整程序,常見的輸入、計算,輸出三步曲的程序就是順序結構,例如計算圓的面積,其程序的語句順序就是輸入圓的半徑r,計算s = 3.14159*r*r,輸出圓的面積s。不過大多數情況下順序結構都是作為程序的一部分,與其它結構一起構成一個復雜的程序,例如分支結構中的復合語句、循環結構中的循環體等。
(2) 分支結構
順序結構的程序雖然能解決計算、輸出等問題,但不能做判斷再選擇。對於要先做判斷再選擇的問題就要使用分支結構。分支結構的執行是依據一定的條件選擇執行路徑,而不是嚴格按照語句出現的物理順序。分支結構的程序設計方法的關鍵在於構造合適的分支條件和分析程序流程,根據不同的程序流程選擇適當的分支語句。分支結構適合於帶有邏輯或關系比較等條件判斷的計算,設計這類程序時往往都要先繪制其程序流程圖,然後根據程序流程寫出源程序,這樣做把程序設計分析與語言分開,使得問題簡單化,易於理解。程序流程圖是根據解題分析所繪制的程序執行流程圖。
學習分支結構不要被分支嵌套所迷惑,只要正確繪制出流程圖,弄清各分支所要執行的功能,嵌套結構也就不難了。嵌套只不過是分支中又包括分支語句而已,不是新知識,只要對雙分支的理解清楚,分支嵌套是不難的。下面我介紹幾種基本的分支結構。
①if(條件)
{
分支體
}
這種分支結構中的分支體可以是一條語句,此時「{ }」可以省略,也可以是多條語句即復合語句。它有兩條分支路徑可選,一是當條件為真,執行分支體,否則跳過分支體,這時分支體就不會執行。如:要計算x的絕對值,根據絕對值定義,我們知道,當x>=0時,其絕對值不變,而x<0時其絕對值是為x的反號,因此程序段為:if(x<0) x=-x;
②if(條件)
{分支1}
else
{分支2}
這是典型的分支結構,如果條件成立,執行分支1,否則執行分支2,分支1和分支2都可以是1條或若干條語句構成。如:求ax^2+bx+c=0的根
分析:因為當b^2-4ac>=0時,方程有兩個實根,否則(b^2-4ac<0)有兩個共軛復根。其程序段如下:
d=b*b-4*a*c;
if(d>=0)
{x1=(-b+sqrt(d))/2a;
x1=(-b-sqrt(d))/2a;
printf(「x1=%8.4f,x2=%8.4f\n」,x1,x2);
}
else
{r=-b/(2*a);
i =sqrt(-d)/(2*a);
printf(「x1=%8.4f+%8.4fi\n」r, i);
printf(「x2=%8.4f-%8.4fi\n」r,i)
}
③嵌套分支語句:其語句格式為:
if(條件1) {分支1};
else if(條件2) {分支2}
else if(條件3) {分支3}
……
else if(條件n) {分支n}
else {分支n+1}
嵌套分支語句雖可解決多個入口和出口的問題,但超過3重嵌套後,語句結構變得非常復雜,對於程序的閱讀和理解都極為不便,建議嵌套在3重以內,超過3重可以用下面的語句。
④switch開關語句:該語句也是多分支選擇語句,到底執行哪一塊,取決於開關設置,也就是表達式的值與常量表達式相匹配的那一路,它不同if…else 語句,它的所有分支都是並列的,程序執行時,由第一分支開始查找,如果相匹配,執行其後的塊,接著執行第2分支,第3分支……的塊,直到遇到break語句;如果不匹配,查找下一個分支是否匹配。這個語句在應用時要特別注意開關條件的合理設置以及break語句的合理應用。
(3)循環結構:
循環結構可以減少源程序重復書寫的工作量,用來描述重復執行某段演算法的問題,這是程序設計中最能發揮計算機特長的程序結構,C語言中提供四種循環,即goto循環、while循環、do –while循環和for循環。四種循環可以用來處理同一問題,一般情況下它們可以互相代替換,但一般不提倡用goto循環,因為強制改變程序的順序經常會給程序的運行帶來不可預料的錯誤,在學習中我們主要學習while、do…while、for三種循環。常用的三種循環結構學習的重點在於弄清它們相同與不同之處,以便在不同場合下使用,這就要清楚三種循環的格式和執行順序,將每種循環的流程圖理解透徹後就會明白如何替換使用,如把while循環的例題,用for語句重新編寫一個程序,這樣能更好地理解它們的作用。特別要注意在循環體內應包含趨於結束的語句(即循環變數值的改變),否則就可能成了一個死循環,這是初學者的一個常見錯誤。
在學完這三個循環後,應明確它們的異同點:用while和do…while循環時,循環變數的初始化的操作應在循環體之前,而for循環一般在語句1中進行的;while 循環和for循環都是先判斷表達式,後執行循環體,而do…while循環是先執行循環體後判斷表達式,也就是說do…while的循環體最少被執行一次,而while 循環和for就可能一次都不執行。另外還要注意的是這三種循環都可以用break語句跳出循環,用continue語句結束本次循環,而goto語句與if構成的循環,是不能用break和 continue語句進行控制的。
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和循環結構並不彼此孤立的,在循環中可以有分支、順序結構,分支中也可以有循環、順序結構,其實不管哪種結構,我們均可廣義的把它們看成一個語句。在實際編程過程中常將這三種結構相互結合以實現各種演算法,設計出相應程序,但是要編程的問題較大,編寫出的程序就往往很長、結構重復多,造成可讀性差,難以理解,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將C程序設計成模塊化結構。
(4)模塊化程序結構
C語言的模塊化程序結構用函數來實現,即將復雜的C程序分為若干模塊,每個模塊都編寫成一個C函數,然後通過主函數調用函數及函數調用函數來實現一大型問題的C程序編寫,因此常說:C程序=主函數+子函數。 因些,對函數的定義、調用、值的返回等中要尤其注重理解和應用,並通過上機調試加以鞏固。
三.掌握一些簡單的演算法
編程其實一大部分工作就是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再以相應的編程語言寫出代碼。這就要求掌握演算法,根據我們的《C程序設計》教學大綱中,只要求我們掌握一些簡單的演算法,在掌握這些基本演算法後,要完成對問題的分析就容易了。如兩個數的交換、三個數的比較、選擇法排序和冒泡法排序,這就要求我們要清楚這些演算法的內在含義,其中選擇法排序和冒泡法排序稍難,但只要明白排序的具體過程,對代碼的理解就不難了。如用選擇法對10個不同整數排序(從小到大),選擇法排序思路:設有10個元素a[1]~a[10],將a[1]與a[2]~a[10]比較,若a[1]比a[2]~a[10]都小,則不進行交換,即無任何操作;若a[2]~a[10] 中有一個比a[1]小,則將其中最大的一個(假設為a)與a[1]交換,此時a[1]中存放了10個中最小的數。第二輪將a[2]與a[3]~a[10]比較,將剩下9個數中的最小者a與a[2]交換,此時a[2] 中存放的10個數中第2小的數;依此類推,共進行9輪比較,a[1]到a[10]就已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存放。即每一輪都找出剩下數中的最小一個,代碼如下:
for(i=1;i<=9;i++)
for(j=i+1;j<=10;j++)
if(a>a[j]
{temp=a;
a=a[j];
a[j]=temp;
}
結語:當我們把握好上述幾方面後,只要同學們能克服畏難、厭學、上課能專心
⑸ 我要學習沖壓模具方面的知識。給我留言我。求AutoForm的軟體、教學視頻、教材。我願意花錢,多少錢
比如autoform,DYNAFORM,fastblank 等等 只要是好用的 免費破解永久的 請發到我的QQ郵箱:215897390 謝謝謝謝 很多的 這些軟體網上能找到,但是
⑹ 沖壓模具設計在線教學哪家比較靠譜
沖壓摸設計的話,個人建議還是去專門的地方學習,在線學習的話,碰到不懂的地方很麻煩。我就在餘姚的太平洋大廈裡面進行UG的學習,個人感覺挺不錯的,希望採納
⑺ 請問哪位大哥有solidworks關於沖壓模具的教學視頻啊
solidwroks官網上有!
⑻ 深圳課工場教學質量怎麼樣
我覺得任何一家靠譜的培訓機構,一定是把教學看做日常運營的重中之重。教學是就業的保障,就業是教學的體現。包括後來的就業
可以看看這邊,你可以進行比較下,多個選擇
⑼ 模具專業的主幹課程
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介紹及主要課程
作者: iuewve
模具設計與製造是指掌握模具設計與製造基礎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能在生產第一線從事模具設計、工藝設計、模具製造、模具維修、質量管理等工作,適應機械模具行業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1、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培養目標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以培養實用型、技能型技術人才為出發點,瞄準模具設計與製造職業崗位的實際需要,掌握常用模具設計與製造的基本理論,操作技能過硬,具有塑料成型模、冷沖模等各種模具的設計與製造方面的技術應用能力,熟悉基本鉗工操作,能熟練運用CAD、CAM、UG、Pro/E相關軟體進行較復雜的2D和3D產品造型和注塑模具設計,能操作數控機床和編程,懂基本機加工工藝,掌握一定模具加工設備安裝、調試與維護等相關知識;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具有良好素質的第一線崗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高技能和具有崗位遷移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培養要求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具有模具工藝設計、工藝實施、技術管理能力;具有模具數控加工編程能力;具有注塑模具、沖壓模具設計與製造能力;具有一定鉗工操作能力、模具修配能力;具有良好的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和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設計製造及管理能力;具有熟練運用CAD/CAM軟體進行模具造型設計和加工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文字表達、人際交往能力。
2、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主要課程公共基礎課:英語 、高等數學 、計算機應用基礎
職業基礎課:機械制圖、計算機繪圖、機械設計基礎、模具製造工藝、冷沖模設計、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數控機床及編程 、模CAD/CAM
實踐教學環節配合相應的教學進程配套進行,主要包括課程設計(共5周)、實習與實訓(共11周)、頂崗實習(20周)以及入學教育與軍訓(4周)等環節。具體參看後面實踐教學環節及時間分配表。
3、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就業方向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畢業生能在機械、汽車、家電、輕工等製造行業中從事塑料模具數字化設計,五金沖壓模具設計,模具結構設計,模具、機械零件設計繪圖員,產品開發與造型設計,模具加工與裝配,模具生產技術管理,模具零件和產品測繪及質量驗收,模具銷售與技術服務等;也能在塑膠五金玩具企業從事產品成型過程的模具加工製造人員、生產管理、模具維修、經營管理人員、質量管理人員、生產成本及產品報價等職業,也可以從事技術開發工作。
4、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就業前景模具行業是製造業的基礎,大至汽車、小至玩具,其製作均源於一系列大小模具。某報紙曾報道:「從廣州市勞動部門獲悉,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模具產業規模約佔全國1/3左右,但模具工缺口已經超過10萬。模具工業是機械製造的主要產業之一,也是國家鼓勵外商投資的一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