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教育部
雖然如今生活條件逐漸改善,讓人們的生活壓力也逐漸增大,不僅有房貸車貸,而且還有孩子教育支出費用。要知道,如今的教育費用與過去已截然不同。想要培養孩子成才,不僅是單方面學術上的學習,而且還要綜合發展,琴棋書畫、計算機樣樣掌握。要想讓孩子掌握這些,必然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但又身不由己,畢竟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教育機構可以有,但是要控制收費額度,同時也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讓學生來有所獲。不要打著宣傳打廣告,欺騙家長。
② 教育部要取消寒暑假嗎
法律分析:教育部並沒有取消寒暑假的通知。根據教育部發布的關於《教育部辟謠取消教師寒暑假:暑期託管變成「第三學期」的說法不符合實際》的通知可以得出,教育部要統籌合理安排教師志願參與託管服務的時間,依法保障教師權益,此前暑期託管變成「第三學期」,「要取消教師寒暑假」的說法均沒有依據。為引導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探索開展暑期託管服務工作,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支持探索開展暑期託管服務的通知》。通知特別強調,要統籌合理安排教師志願參與託管服務的時間,依法保障教師權益,既要保障教師暑假必要的休息時間,也要給教師參與暑期教研、培訓留出時間。暑期託管服務應以看護為主,確保學生能夠得到充分休息。學校要開放教室、圖書館、運動場館等各類資源設施,合理組織提供一些集體游戲活動、文體活動、閱讀指導、綜合實踐、興趣拓展、作業輔導等服務,但不得組織集體補課、講授新課。因此,並沒有要取消寒暑假的通知。
法律依據:《教育部辟謠取消教師寒暑假:暑期託管變成「第三學期」的說法不符合實際》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電 (記者 高凱)針對義務教育暑期託管服務工作的相關情況,中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13日在北京表示,要統籌合理安排教師志願參與託管服務的時間,依法保障教師權益,此前暑期託管變成「第三學期」,「要取消教師寒暑假」的說法均沒有依據。
中國教育部當日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義務教育課後服務和暑期託管服務工作有關情況。據介紹,截至5月底,全國共有10.2萬所義務教育學校開展了課後服務,6496.3萬學生、465.6萬教師參與了課後服務。其中,城區學校覆蓋率為75.8%,學生參與率為55.4%,教師參與率為62%,部分大城市課後服務學校覆蓋率超過90%,課後服務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呂玉剛表示,為引導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探索開展暑期託管服務工作,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支持探索開展暑期託管服務的通知》。通知特別強調,要統籌合理安排教師志願參與託管服務的時間,依法保障教師權益,既要保障教師暑假必要的休息時間,也要給教師參與暑期教研、培訓留出時間。「不能佔用同一位老師太多的時間。」他明確表示,近期有的媒體講「要取消教師寒暑假」的說法是沒有依據的。
呂玉剛表示,暑期託管服務應以看護為主,確保學生能夠得到充分休息。學校要開放教室、圖書館、運動場館等各類資源設施,合理組織提供一些集體游戲活動、文體活動、閱讀指導、綜合實踐、興趣拓展、作業輔導等服務,但不得組織集體補課、講授新課。
他強調,還要積極拓寬資源渠道,充分利用博物館等社會教育資源,積極吸納大學生志願者、社會專業人士等參與學校託管服務,使學生更好地利用暑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呂玉剛稱,近期有的媒體關於「暑期託管變成第三學期」的說法是不符合實際的,「學校的託管不是學生暑期的全部。另一方面,託管服務的內容也不同於正常學期的教育教學內容。」
據呂玉剛介紹,教育部近期對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課後服務工作作出專門部署,推動將課後服務工作進一步做細做實。要做到「全面覆蓋、保證時間、提高質量、強化保障」。
呂玉剛表示,教育部已經建立了課後服務直報系統,將定期通報各地工作進展,加強工作調度。各地督導部門要把課後服務工作開展情況作為重要的督導檢查內容,推動課後服務工作落到實處。
③ 教育部五個自主是什麼
教育部公布《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今年起,取消高校自主招生方式,實施「強基計劃」。與原自主招生相比,新計劃有哪些區別、亮點?對此教育部在招生專業、入圍依據、錄取方式等五個方面做出解釋。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先是選拔定位上的區別。自主招生主要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而強基計劃主要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其次,強基計劃在招生專業劃出了范圍。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專業范圍;而強基計劃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安排招生。
入圍校考的依據上,二者也有區別。自主招生的入圍依據主要是考生的申請材料;強基計劃的入圍依據是考生高考成績,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有關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辦法,並提前向社會公布。
錄取方式也有不同。自主招生採取降分錄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線;強基計劃將考生高考成績(不低於85%)、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和綜合素質評價等折算成綜合成績,從高到低順序錄取,體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此外,培養模式上,相關高校對自主招生錄取的學生在培養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將實行小班化、導師制,並探索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暢通學生成長發展通道,實現招生培養良性互動
④ 思邁外語呂圓圓校長承接了國家教育部十一五規劃的重點課題是什麼
<民辦教育機構專家型少兒英語教師培養策略研究>,現在思邁在搞師資培訓,全國各地來參加的英語學校很多,已經搞了快20期了
⑤ 教育部呂玉剛 哪裡人
呂玉剛 ,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人。1977年5月生,媒體人,先後在報紙、雜志、電視台等媒體從事記者、編輯工作。
2000開始,走遍了大半個中國,放逐式的生活。自2003年開始,以多個筆名成為時尚雜志寫手及自由撰稿人,創作了大量散文、隨筆和小說。尤其在情感小說上獨樹一幟。先後在《閨房》、《燃情部落》、《女報》、《秘密》等全國都市類女性刊物上發表大量情感小說。
⑥ 教育部發布《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有哪些內容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記者在25日下午的教育部新聞通氣會上獲悉:《通知》強調要嚴格控制書面作業總量,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鍾;初中不超過90分鍾。
同時,《通知》明確提出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讓作業回歸到學校育人環節中來。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目前,個別地方和學校仍存在作業功能異化、數量過多、質量不高、育人功能發揮不夠等問題。《通知》針對上述問題,立足於切實發揮好作業的育人功能和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提出要求。
《通知》共提出了十條措施,具體要求有:
加強作業指導,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和課後服務時間,指導學生盡量在校內完成書面作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時間管理能力;
認真批改反饋,教師對布置的學生作業要全批全改,並採取集體講評、個別講解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及時反饋,加強對學習有困難學生的輔導幫扶,切實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創新作業類型,學校要合理布置書面作業、科學探究、體育鍛煉、藝術欣賞、社會與勞動實踐等不同類型作業,充分體現「五育並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日報-教育部: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⑦ 教育部對無證教師和中小學教師下了最後通牒這個是這么回事
去年開始國家教育部全面開展了教育整改的行動。為教育質量的提升,要求無證教師全面下崗!
教育部發布了《關於規范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雖說對校外培訓的規范佔了一部分比例,但同時對無證教師和中小學教師下了最後通牒!
對於仍有大量培訓教師無教師資格證的問題,政策制定從實際出發,整改最後時間定為2020年6月。
教育部主要說了什麼?
1
在教育部舉行的解讀《關於規范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稱,學科類培訓人員存在素質參差不齊問題,有的缺乏基本教育教學能力。
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的《關於規范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要求校外線上培訓機構具有完善的招聘、審查、管理培訓人員的辦法,師資隊伍相對穩定,尤其是不得聘用中小學在職教師。
教育整改行動從最開始2018年1月31日下發的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到同年9月份下發的校外機構整改,無證教師下崗。再到如今的《實施意見發布會》足以見到教育部對教師從教資格、教育規范化的決心。
來源:教育部官網
教育整改の時間線
2
2018年1月31日 教師隊伍建設改
2018年2月22日 嚴打校內教師校外補課
2018年7月5日 幼兒園小學化問題
2018年7月30日 國務院會議:落實提高教師工資待遇2018年8月27日 提高教育經費,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一般不低於4%」
2018年9月13日 校外機構整改,無證教師下崗
2018年7月8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
2018年11月14日 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處理辦法
2018年11月26日教育部就又下發了校外辦學的最嚴整改通知的紅頭文件——《關於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機制的通知》
2019年7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
《實施意見》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3
教育部再次明確了不得聘用中小學在職教師。
對於從事語文、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培訓的人員,應當具有國家規定的相應教師資格。
也就是說在職的中小學教師將完全被禁止校外補課等等的行為。
聘用外籍人員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要在培訓平台和課程界面的顯著位置公示培訓人員姓名、照片和教師資格證等信息,公示外籍培訓人員
⑧ 教育部要求中小學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
沒錯,2月23日,教育部召開發布會,介紹春季學期中小學教育教學有關工作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要著力強化學生作業管理。
鼓勵布置分層次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注重設計探究性作業、實踐性作業,探索跨學科作業、綜合性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復性、懲罰性作業。
任課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反饋,注重加強面批講解,認真分析學情,對存在的問題做好學生答疑輔導。不得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8)呂教育部擴展閱讀:
新學期中小學生手機禁止帶入課堂
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新學期開學後,各地各校要認真落實前不久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按照「有限帶入校園、禁止帶入課堂」的要求,細化管理措施。
學校要做好家校溝通工作,把手機管理的具體要求提前告知每個家庭、每個學生,爭取理解與支持。同時,要准備好必要的手機統一保管裝置。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工作指導和日常監督,確保有關要求全面落實到位。希望廣大家長加強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監督管理,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
⑨ 教育部要求所有校外培訓機構何時完成整改
2018年8月24日報道,就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的《關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教育部昨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截至8月20日,全國已摸排校外培訓機構38.2萬家,其中發現問題25.9萬家,整改4.5萬家。10月將再次開展全國范圍的專項督查,確保年底前完成所有培訓機構整改。
第二步是建立長效機制。教育部已聯合有關部門起草了《關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構建了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總體制度框架,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任務,成為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最基本、最系統的政策依據。
呂玉剛說,從對學生參加校外培訓的摸底情況看,參加校外培訓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高年級的比低年級的比例高。從區域分布看,城鎮的比農村的比例高。「目前,參加培訓的農村學生還比較少。但制定培訓機構的資質標准,不管城市、城鎮或農村,標准都應是一致的。特別是對安全條件、師資條件、培訓行為等方面的要求不能降低,應遵循統一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