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花臉教學反思

花臉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2-01-28 18:15:47

Ⅰ 《花臉》馮驥才 原文 原文!!!!

每逢年至,小閨女們鬧著戴絨花、穿紅襖、嘴巴塗上濃濃的胭脂團兒;男孩子們的興趣都在鞭炮上,我則不然,最喜歡的是買個花臉戴。這是種紙漿軋製成的面具,用摻膠的彩粉畫上戲里邊那些有名有姓、威風十足的大花臉。後邊拴根橡皮條,往頭上一套,自己儼然就變成那員虎將了。這花臉是依臉形軋的,眼睛處挖兩個孔,可以從里邊往外看。但鼻子和嘴的地方不通氣兒,一戴上,好悶,還有股臭膠和紙漿的味兒;說出話來,聲音變得低粗,卻有大將威武不凡的氣概,神氣得很。
一年年根,舅舅帶我去娘娘宮前年貨集市上買花臉。過年時人都分外有勁,擠在人群里好費力,終於從掛滿在一條橫竿上的花花綠綠幾十種花臉中,驚喜地發現一個。這花臉好大,好特別!通面赤紅,一雙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頭上邊突起一塊綠包頭,長巾貼臉垂下,臉下邊是用馬尾做的很長的胡須。這花臉與那些愣頭愣腦、傻頭傻腦、神頭鬼臉的都不一樣。雖然毫不凶惡,卻有股子凜然不可侵犯的莊重之氣,咄咄逼人。叫我看得直縮脖子,要是把它戴在臉上,管叫別人也嚇得縮脖子。我竟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揚下巴,說:\'我要那個大紅臉!\'
賣花臉的小羅鍋兒,舉竿兒挑下這花臉給我,齜著黃牙笑嘻嘻說:\'還是這小少爺有眼力,要做關老爺!關老爺還得拿把青龍偃月刀呢!我給您挑把頂精神的!\'就著從戳在地上的一捆刀槍里,抽出一柄最漂亮的大刀給我。大紅漆桿,金黃刀面,刀面上嵌著幾塊閃閃發光的小鏡片,中間畫一條碧綠的小龍,還拴一朵紅纓子。這刀!這花臉!沒想到一下得到兩件寶貝。我高興得只是笑,話都說不出。舅舅付了錢,坐三輪車回家時,我就戴著花臉,倚著舅舅的大棉袍執刀而立,一路引來不少人瞧我,特別是那些與我一般大的男孩子們投來艷羨的目光時,使我快活之極。舅舅給我講了許多關公的故事,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邊講邊說:\'你好英雄呀!\'好像在說我的光榮史。當他告我這把青龍偃月刀重八十斤,我簡直覺得自己力大無窮。舅舅還教我用京劇自報家門的腔調說:
「我——姓關,名羽,字雲長。」
到家,人人見人人誇,媽媽似乎比我更高興。連總是厲害地板著臉的爸爸也含笑稱我「小關公」。我推開人們,跑到穿衣鏡前,橫刀立馬地一照,呀,哪裡是小關公,我是大關公哪!
這樣,整個大年三十我一直戴著花臉,誰說都不肯摘,睡覺時也戴著它,還是睡著後我媽媽輕輕摘下放在我枕邊的,轉天醒來頭件事便是馬上戴上,恢復我這\'關老爺\'的本來面貌。
大年初一,客人們陸陸續續來拜年,媽媽喊我去,好叫客人們見識見識我這關老爺。我手握大刀,搖晃著肩膀,威風地走進客廳,憋足嗓門叫道:
「我——姓關,名羽,字雲長。」

Ⅱ 小學作文關於感恩的題材,請~

那一次,我很感動
人生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五彩繽紛;人生猶如一首歌,悅耳動聽;人生猶如一條路,坎坷起伏;人生更如一杯酒,越品越濃,越品越香。香香的酒味兒會在空中飄盪,使人回味,使人陶醉。
生活的音調不同,生活的感悟也就有差別。我們只要善於感悟,生活將會多姿多彩。酒的韻味是不同的,我品得是那濃濃的情。
連日來,武漢市漢口,江水漫過了防洪牆外的觀江平台,孩子們吧這里當成天然泳池,歡快地在江水中撲騰、追逐、嬉戲……
就在這個長江與漢水交匯的著名險段上,12年前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洪斗爭:口號震天,戰旗獵獵,「生死牌」隨處可見,數萬軍民晝夜奮戰,誓與大堤共存亡……
七月份,重復了12年前1998年的大洪水,到處都能看到抗震救災的牌子。不光是武漢,合肥,安慶等全國各地都泛起了波濤洶涌的洪水。
在農村,農民的老房子被沖的一無所有,在新聞上,只見一個老農民被沖在水裡,手裡拽著一根繩子,繩子緊緊地被綁在一棵孤苦伶仃的樹上。那個正在險難中的老人和樹被無情的洪水沖洗著。
在城市,市民們辛辛苦苦賺來血汗錢,剛剛買來的新房子,還沒等入住幾天,洪水就毫不留情的沖入了居民的房屋,把居民們花幾萬塊錢買的傢具沖的是壞的壞,殘的殘。居民們是傷心之言無以言表,心裡是既擔憂,又害怕。居民們有的流浪街頭,有的住在賓館,有的只有投奔自己的親戚家。
2008年,汶川地震,雪災。
2009年,玉樹地震。
2010年,特大洪水。
中國在短短的3年內經歷了那麼多的挫折與失敗,但是,中國13億人民的心卻沒有被摧毀。中國億萬人民敗下來一陣不可怕,因為後面有更多堅強的人們在抵抗著挫折,中國人民經歷的挫折多,就愈加堅強。中國人互幫互助,就愈加勇敢!

這個作文我以前寫過的!絕對原創!!!!
請採納,謝謝……o(∩_∩)o 呵呵

Ⅲ 幼兒臉譜製作方法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法製作、表現自己喜歡的臉譜。

2、感受臉譜對稱、誇張的藝術美,激發幼兒的創作力。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把握臉譜對稱的特點。

2、運用線條、色彩誇張地表現臉譜特徵。

活動准備

1、臉譜成品若干,一段京劇視頻,一張有關京劇人物圖像。

2、彩筆、空白臉譜、紙的衣服、紙盤、毛線、剪刀、畫筆、畫紙

3、幼兒日常生活對京劇的了解和對顏色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京劇欣賞,引起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幼兒回答)

師:老師播放一段短片,請小朋友看完後告訴我,短片里放的動畫和平時小朋友們看的有哪些不同?(觀看視頻)

2、師:短片里放了些什麼內容?(幼兒自由回答)(出示字卡「京劇」)

3、師:剛才有小朋友說看到了一張張大花臉,你們知道大花臉叫什麼名字嗎?

4、師:它呀,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臉譜。(出示字卡「臉譜」)

5、小結:我們都知道臉譜是畫在唱京劇的人臉上的,京劇是我國的傳統藝術,只有我們中國才有,它是我們國家的國寶,唱京劇的人很特別,不僅唱腔好聽而且化妝也很獨特,他用各種各樣的臉譜來表現不同人物形象和性格。

我們來看這張圖片(出示唱京劇人物圖像),你們看,他們身上穿的,頭上戴的,身上背的都和我們不一樣,尤其是他們臉上畫的。我們剛才說過他叫什麼?(幼兒回答)

師:這個臉譜這么特別,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探索一下臉譜的秘密呢?

二、基本部分:

(一)臉譜欣賞

教師將事先准備好的彩色臉譜貼到黑板上,幼兒和老師一起探索京劇臉譜的顏色和對稱。

1、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些臉譜,請你把看到有趣的、特別的地方找出來,告訴大家。(個別幼兒回答)

2、小結:你們真能幹,發現了很多,這些臉譜每一張的顏色都不一樣,我來說一下這些臉譜顏色的作用。

3、師:在京劇里這些顏色不是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義:紅色、黑色在京劇里代表好人,黃色、白色在京劇里代表壞人,藍色代表勇士,金、銀顏色代表神話里的人物。

4、提問:「這個紋樣裝飾在了臉譜的哪裡?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看看其它的臉譜用了哪些紋樣?」

教師小結:這些臉譜的紋樣很好看,有的裝飾在了下巴上,有的裝飾在了額頭上,還有的讓臉譜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變得很誇張了。

5、師:這么多的臉譜,你發現了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若幼兒說不出對稱,教師可把一張臉譜沿中間線剪開然後慢慢的合起來,讓幼兒感知臉譜的圖案顏色都是對稱的。)

6、小結:臉譜的色彩誇張,五官的紋樣誇張、特別,很好看。而且臉譜還是左右對稱的。

(二)討論製作臉譜的方法

1、師:現在老師手裡有一張空白的臉譜,今天我們來做小小化妝師,大膽設計臉譜。我們要幫他化化妝怎麼樣?

2、師:現在我們先給它添上五官,要誇張、特別一點的,比如來個星星眼,誰來說給還有什麼樣的.眼睛呢?(教師可以適當舉例,為幼兒提供參考)

3、師:眼睛添好了,該到鼻子了,大家趕快動腦筋我們能把鼻子變成什麼樣的呢?(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當幼兒回答時教師直接在空白的面具填畫)

4、師:嘴巴現在已等不及了,誰來說說我們變個什麼樣的嘴巴?

5、師:現在臉譜上的五官都畫好了,老師想畫京劇里好人的臉譜,好人的臉譜是什麼顏色的呢?(幼兒回答)

6、師:「臉譜除畫在紙上的,想一想,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製作臉譜?」

幼兒1:「在紙盤上畫臉譜。」

幼兒2:「衣服上。」

幼兒3:「可以用毛線貼臉譜的鬍子。」

幼兒4:「我看見過剪紙的臉譜,可以用剪刀剪。」

三、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1、幼兒自由選擇製作材料.

2、提醒幼兒作畫時注意畫出對稱的誇張的五官以及圖案.

3、啟發幼兒為臉譜添畫上頭飾,官帽和胡須等.

(其中製作速度較慢的幼兒可以為其提供現成的操作材料;能力強的幼兒也可以和能力弱的幼兒合作,共同畫、剪、製作;教師對鏤空感到困難的幼兒給予適當的幫助。)

四、幼兒相互欣賞、評價作品,老師對幼兒的作品表示欣賞,表揚大膽設計和有進步的幼兒。

五、帶上自製的臉譜到「開心舞台」表演

幼兒可選擇自己喜歡的表演方式,如:「變臉」、「走秀」、「唱京劇」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美術活動是為了讓幼兒具備初步的審美意識,挖掘和發揮幼兒的創造能力。大班的幼兒已積累了較多的美術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我選擇了各種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欣賞作品來拓寬幼兒的創造思路,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在這次活動中,我以中國傳統藝術——臉譜作為欣賞對象,旨在讓幼兒了解中國的工藝藝術。以臉譜精緻、絢麗、獨特的裝飾風格來吸引孩子,引起創作興趣,提高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幼兒通過這一主題內容獲得了較好的發展。然而,在活動中也存在一些困惑與問題:

1、由於幼兒對美術的感受能力不一,部分幼兒不能很好地觀察並把握臉譜對稱的特點,所以裝飾繪畫中出現了臉譜不對稱的現象。

2、由於幼兒對美術表現能力的差異,有的幼兒不能較好地運用線條、色彩誇張地表現臉譜特徵。比如:線條不夠連貫、流暢,色彩較單一、配色不夠鮮明等。

在以後活動中值得注意的是應加強對幼兒觀察能力的培養,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多進行個別引導,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觀察,並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平時注重對幼兒線條練習及色彩搭配的指導。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感受力和表現力應從平時一點一滴做起。

Ⅳ <<我是中國人>>音樂教學反思

新課標提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聽音樂打節奏
本環節通過兩次的聽賞,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音樂旋律的記憶,感受樂曲的節拍特點,為後面的學唱做准備。
2.教師的范唱
教師的范唱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能激發學生的歌唱興趣和熱情,能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歌唱發法,所以教師的范唱是十分重要的。針對《我是中國人》這首戲歌,由於它採用了京劇中花臉的唱腔,對於女老師來范唱 這首歌曲是有難度的,效果不如錄音好。因此我在演唱中特意強調京劇的韻味,把嗓音刻意壓低一些,盡量接近於花臉的音色。其次,注重歌曲的表現力,聲情並茂,激發和感染學生的演唱熱情。
3.識譜階段
在識譜過程中,注意讓學生跟隨教師進行演唱,對於裝飾音、休止符等地方單獨進行練習,以便能夠模仿京劇的韻味,體會與其他歌曲的不同。
4.填詞演唱
通過反復演唱是否有裝飾音的樂句,進一步感受的韻味。特別是對「人」字的學唱,在教師的范唱中,體會拖腔的演唱方法,多次進行練習。
5、通過欣賞現代京劇《紅燈記》的選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目的是讓學生對京劇中的板式有一個更深地了解,能夠舉一反,為進一步學習京劇打下基礎。

Ⅳ 弟弟問藍天教學反思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習作7教學反思晉寧縣昆陽第一小學;一、教學設計理念;英國詩人雪萊說過:「想像是創造力;發展越有助於創造思維的發展;能力,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在習作的藍天中自由翱;生的表達慾望,解決表達什麼的問題,讓學生有話要表;二、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突出表現為以下幾點:;1、做到了課堂教學結構清晰;一是感受星空的美,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二是為了;生談談自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習作7教學反思 晉寧縣昆陽第一小學 吳艷瓊
一、教學設計理念
英國詩人雪萊說過:「想像是創造力。」人的想像過程,就是創造力的發展過程。想像越
發展越有助於創造思維的發展。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必須想方設法激活學生心中的想像思維
能力,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在習作的藍天中自由翱翔! 因而我認為將作文指導課的任務定位在創設情景,激發興趣,開拓思路上,重在引導學
生的表達慾望,解決表達什麼的問題,讓學生有話要表達,有話可表達。
二、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突出表現為以下幾點:
1、做到了課堂教學結構清晰。教學中先讓學生欣賞葉聖陶的小詩《小小的船》目的有二,
一是感受星空的美,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二是為了引出主題,自然,不生硬。然後,學
生談談自己看到的夜空中或閱讀過有關夜空的書籍中,夜空中的什麼讓你特別感興趣。這一
環節可不容忽視,這一環節正是為習作醞釀寫作素材,有了想像的內容,才有寫作的靈感,
學生頭腦中有了想像中的表象內容,就不愁無話可說了,動口說是寫作的必要前提,會說才
會寫,會寫才是真。之後是學習例文,再次強調「小作者看到了什麼,又由此想到了什麼?」。
學完例文,就讓學生觀賞夜空圖片,由抽象到具體,同樣讓學生觀看後暢所欲言。最後教師
下水習作,給學生做表率。課堂始終圍繞「看到什麼,想到什麼」這一主題,使「想」貫穿
教學的始終。
2、注重說的訓練。從說到寫,先說後寫,歷來被視為習作教學的重要途徑。通過交流與
匯報,不僅拓寬了學生習作的思路,避免了思維的單一,使學生的習作具有個性色彩,為下
筆成文打下基礎。
3、為學生創造廣闊的自主習作空間做到了想像自由,表達自由,體現了學生是想像與習
作的主人。喜歡想像,樂於幻想,是兒童的天性和特長,甚至年紀越小,想像越豐富,越大
膽,越新奇。我抓住兒童這一天性,放飛學生的想像,讓學生的思維浩瀚夜空。表達自由,
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沒有提綱,沒有框架,沒有技法指導,讓學生
根據自己的人生體驗,進行個性化的大膽想像和自由表達。真正為實現「我手寫我口,我口
說我心」,「自由表達和有創意表達」創造了機會和條件,使「新課標」中倡導的「要引導學
生在作文中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得到貫徹落實。
4、培養了學生賞析與評改作文的能力。賞析作文是心與心的碰撞,是師生、生生之間心
靈的交流,情感的溝通。當學生自己的作品被朋友賞識、分享時,才會真真切切體會到習作
成功的快樂。評改習作,是情感的再次體驗與交流,創設學生互評教學情境,讓活動中有對
話,對話中有活動,打開學生的思維閘門。學生通過取長補短,既增進了了解,又加強了合
作,使學生的習作水平得到共同提高。 我認為習作中出現的不足,也是我備課中的不
慎之處是:
1、學生知道想像中做到貼近生活,聯系實際,課中也強調了,但究竟怎樣想像才是貼近
生活,才是聯系實際,如何做到貼近生活, 聯系實際,在學生頭腦中還是個模糊的概念,就像甄立傑想像到的:對衣服說一聲「變」,
衣服就會自變顏色。他認為,這樣的衣服多麼神奇,這就是我的美好想像。而她就不知道這
種想像是脫離實際的,是空想,也就是說無論經過怎樣的努力,也不可能讓衣服說變就變,
這就給人神話般的感覺,它不屬於想像的范疇。老師在習作中應進行一些合理想像,科學想
象等方面的強化訓練指導,比如,在習作之前,可以出示一些句子訓練,有想像合理的,有
想像離奇的,也就是不合理的,讓學生分析,判斷,提前給學生一個明確的概念,學生就不
至於習作中出現想入非非,憑空想像的現象了。這是我在備課中忽略的一點,由此我想到,
講課是次要的,備課才決定講課的成功與失敗。
2、評析作文中,學生善於發現優點,尋找問題,找到了問題,學生知道去修改,談了自
己的觀點與看法,我認為學生只做到了蜻蜓點水,但究竟如何去修改,怎樣修改,才能恰到
好處 ,學生談的就不是那麼深刻了。這里我認為我和學生犯同一個毛病,我不能輕描淡寫地
一帶兒過,應在修改處引導、點撥,盡量讓學生去改,使之完美,讓匯報的學生和評的學生
都明確:這樣修改好多了,心中應該有這樣的感覺。才真正達到「評」的作用。如何修改,
如何修改得更好,這是習作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我在今後的作文課上,應力足引導學生不但
善於發現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處理問題,如何解決問題。這是我今後習作課的努力方向。 以上是我對這節習作課的粗淺的理解與真誠的反思,如有不當之處,望領導與同行們給
予指點,希望得到你們的幫助。篇二: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習作七成長的故事教學反思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習作七 ——成長的故事教學反思
永定縣高陂中心小學 邱麗娟 以高坎撫片的片區教學活動為契機,我們課題組於11月10日開展第一次課題研討公開
教學——《成長的故事》習作教學。上完這節習作指導課,聽了沈泉富主任及各兄弟學校的
同行們的評課,結合課題研究的主題,覺得以下兩點做得比較成功:
一、激發了習作興趣,調動了表達的慾望 新課標提倡要讓學生樂於動筆,易於表達,所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表達的慾望尤為
重要。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師生互動
課前,通過與學生的互動,我連問學生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什麼意思,大家高興嗎,
見到新朋友,怎樣表達你心中的高興等幾個問題,一下子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我提出希望
——看誰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以出色的課堂表現來表達你們有朋自遠方來的快樂,以此激
發了學生想在課堂上好好表現的慾望。在教學中我既是引導者,又是參與者,如,在聽了學
生的故事後,我以「看到同學們這么真誠,這么熱烈,我也特別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想
聽嗎?」適時與學生分享自己成長中的故事,更激發了學生表達的慾望。課堂上出現了你說、
我說、大家說的熱烈氛圍。
2、創設情境
課一開始,我創設語言情境——我想猜一猜,同學們是不是在這些情景下經歷了成長。
我們看著圖片一起來說一說成長的故事,好嗎?通過精心選擇的一組組學生在成長中的圖片,
觸動學生的心靈,喚醒學生的記憶,打開他們的思路。可課堂上出示的畫面畢竟有限,這時,
我話鋒一轉——我們是初次認識的朋友,也許你的心思沒被我猜到,請同學們靜思默想一會
兒,選擇印象在最深的、最有話說的故事與大家分享,以此進一步打開學生的思路,同時又
鼓勵他們說真話。 接著以《課桌上的三八線》片段為抓手,我又一次設置了情境——我在寫的時候,心裡
有一個疑惑,那就是怎樣把這個這個故事寫清楚、具體,誰來幫幫我?引導學生發現哪些地
方不夠具體,學會多提幾個「怎麼樣」的方法把內容說具體。
二、確立了健康的主題,培養健康的心理
1、教學中,引導學生用「在 中,我明白了( 學會了、懂得了、體驗到
了) 」的句式說自己在成長中的故事,意在讓學生在習作中確立健康的主題,學
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在習作確立如下的主題:學會堅持、學會堅強、學會獨立自主、學會
分享、學會分擔、學會感恩、學會合作、明白了要無私奉獻、要有愛心、團結力量大、一方
有難,八方支援??
2、學會交往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的通知對小學中年級
的心理健康教育明確提出:善於與同學、老師交往,培養自主參與各種活動的能力,以及開
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課上,學生暢所欲言,學會了交流,學會了傾聽,學會了分享,
課堂教學在熱烈、融洽、和諧的氣氛中進行。 當然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學生在表達真情實感方面做得還不夠。從習作成果的展示來看,部分學生的習作語言較
平淡,敘述性的語言較多,而細致生動的描繪較少,沒能抒發真情。我想這與教學策略的選
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欠缺都有關系。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加強這方面的突破。篇三:七
年級作文教學反思 鰲峰初中七年級作文教學反思 楊玲
作為一名語文教育教學的新人,經過一年的實踐教學之後,我深切地感受到作為一名語
文老師的壓力。心理學認為老師的成長需要經歷三個階段「關注生存」、「關注情景」、「關注
學生」,處於成長的第一階段,我深刻地體會到要做一名好的甚至優秀的語文教師的艱辛,雖
然在這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經驗,同時也讓所學的一些教學
理論得以實現,但在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應提出來以供以後的教學設計參考,現就作文教
學方面的缺口陳述出來,作一個簡單的作文教學反思。為以後的作文教學更上一個台階做一
個反面事例,從而鼓動自己更加努力地進行作文教學方面的學習鑽研,通過改變自己來改變
學生,讓他們從心底感受到作文的樂趣,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 作文教學計劃缺乏科學性、系統性,缺少自己的認識。 有人提出「寫作能力是一種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它的形成和發展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
程,作文教學必須立足於實際,制訂一個翔實的計劃,以便分階段分步驟實施,這個計劃應
包括整個初中階段作文教學的全程訓練目標,包括每個學期的階段目標以及每堂作文課的訓
練重點和要求。」但提到作文不僅學生頭疼,老師也一樣的頭疼,學生怕寫,老師怕教。這是
一個事實也是語文教學的瓶頸,所以很多老師對作文教學沒有一個系統的科學的設想規劃。 當然這也包括我自己在內,這一學年裡,我對作文教學的計劃可 以說極為粗糙。 1、內容及時間安排缺少系統的科學的構想:十二個單元的作文基本以課
本的綜合性學習及學生學業質量的作文提供為標准,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喜好及他們的需求;
上學期堅持每周一個周記,都是以作文形式的要求來讓學生練習,周記內容具有不確定性;
沒有確切的上作文課的時間安排,往往「隨遇而安」,缺少了學期的計劃性。2、作文教學缺
少自己的見解認識,缺少教師自己的構想,教師教學應該先將教材吃透,但我對作文教學的
理解非常膚淺,沒有宏觀的豐富的理論基礎作為支撐,也沒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作引導,這樣
很容易將作文教學引入一個誤區:不知如何教導作文。
二、 作文教學活動缺乏生活性、情感性,缺少學生的體驗。 對於作文教學有教師認為培養其悟性是非常有必要的,「生活是人生最好的老師,但是生
活這位老師給人的教育從來都不是滔滔不絕的說教和明白無誤的結論,而是暗示。所謂悟性
就是意會和接受生活暗示的能力。我讓學生在生活筆記中寫生活啟示,要求他們:從日常的
普通現象悟出生活的哲理;從多彩的自然現象聯想到紛繁的社會生活。」由此可見讓學生感受
生活對於他們的寫作至關重要。 很多成功優秀的教師我往往能抓住每個生活的細節來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他們常常組
織學生校外游覽、校外實踐。反思我的整個作文教學過程,沒有組織任何一次的與生活與社
會與自然近距離接觸的活動,教學從來都是課堂黑板,缺少了靈動性顯得死板枯燥,將學生
與生活隔開,這是一個巨大的悲哀,他們往往「惜墨如金」殊不知就是缺少對生活的體驗,
缺少對生活的接觸機會,缺少了一個個鮮活的 生活素材,如果將他們帶入大自然,春遊黑龍灘、夏遊飛泉山、秋遊天梯、冬賞金馬河,
他們定會游刃有餘。
情感體驗對於學生的寫作尤為重要,「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一點不假。
「體驗式作文教學,就是教師指導學生圍繞某一主題,通過觀察、閱讀、討論等形式,使其
形成對自然、社會、人生、自我等的認識和感悟,在此基礎上,綜合運用語文知識,准確表
達思想感情的過程。從本質上說,它是一種以寫作為重點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它要求學生要
綜合利用學習要素,發揮主體性和創造性去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理解與感悟。」反思我的整個作
文教學,情景激發做得太少,對他們的熏陶也太少,這對他們寫作限制極大。
三、 作文評改缺乏靈活性、多變性,缺少學生與老師的對話,缺少 學生的參與。
「作文講評課是作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它是根據作文教學的要求,對
批改中發現的學生作文的優缺點進行分析和評價的過程。在作文教學的全過程中,它具有承
前啟後的作用,既是對前一次作文的總結,又是對後一次作文的指導。」處理好評改,對學生
的作文能力提高很有幫助。運用好方法也是一大重點。評改方式靈活多變,主要有教師評改、
學生自評、學生他評、學生間相互評改、師生一起課堂評改。 縱觀我的評改方式主要以教師仔細批閱為主,通過作文本評語指導學生的作文。其間我
還採用了學生間相互評改,給同學三點以上的評價、給中考優秀作文評價,可以抓住任何角
度的方式,雖然他們在 反思這一年的作文教學,確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以後將從這些方面缺點入手,進一
步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1、 提升自己的關於作文教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多借鑒有經驗 老師的教學方式,活學活用。
2、 假如體驗式作文教學的行業,讓學生從生活中去真實地感 受作文的快樂,提高積極性,主動性。
3、 評改方式靈活多樣,應多思考怎樣運用到課堂,讓學生從 自身的實際情況一步一步提升作文水平。
4、 完整的科學的系統的教學計劃對上好作文課起著重大的作 用,未雨綢繆是必要的。篇四:習作教學反思 習作教學反思 篇一:習作>教學反思 記得三年級第一篇習作是介紹自己的課餘生活,雖然上課教師進行了指導,學生也試著
說了,但是等到作文交上來,真是慘不忍睹,與自己想像中的距離相差太遠了。一次作文下
來,在我當時的眼睛裡,沒有一篇是像作文的,更多的是不知所雲,幾乎有2/3的作文要重
寫。我想,這是第一次習作,可馬虎不得,我就再上一次,非讓他們寫好不可。破天荒地我
對學生進行了詳細的指導,不但給學生看了人家寫的介紹課餘生活的文章,還針對學生的題
材進行提問,讓他們把這些問題串起來就是作文了。這樣又一輪下來,還有將近1/5的人寫
不好。怎麼辦?是堅持不懈地讓他們再寫再改嗎?我猶豫了,因為這樣二度指導下來,我已
經花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再指導學生還是寫不好呢,會不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於
是我就給這些作文放行。 反思:那時我個別指導學生作文時,學生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老師,到底什麼是作
文啊?」他們很困惑。第一次作文,我存在著急功近利的思想,其實學生的作文是在練習實
踐中逐步提高的,不能操之過急。其二在作文前缺少鋪墊,其實一開學就應該指導學生參加
一些比較有意思的課余活動,讓他們記錄下來;下課有意識的跟學生進行談話,了解熟悉他
們的課餘生活,這樣上起習作指導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三是要了解學生的實際習作水平和
課標的習作要求,用平常心來看待學會的習作。
學生作文不會寫,怎麼辦呢?那就從寫日記入手吧。寫日記就相對比較寬松,內容和形
式以及文字的數量上我都不會給學生定什麼框框,只要能寫就好。出現轉機是在第二單元的
觀察作文階段。吸取了前一單元習作教學的教訓,也想起教研員曾經說的以單元為整體進行
備課,所以在上本單元第一課的時候就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觀察、去記錄生活。第二天的日
記交上來,我不禁喜上眉梢,因為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視角不能的方面去觀察,有的觀察了樹
葉,有的觀察了蝸牛。我馬上抽了一段時間,讓寫得好的學生上台讀他們的日記,我在邊上
評議每一篇習作的優點。問他們這次為什麼能寫得這么好?他們說昨天科學老師帶他們在校
園里觀察過了。哦,原來是這樣,觀察前進行觀察方法指導很重要啊。接下來的幾天當中,
每天都有不少的觀察日記被表揚到,終於有不少學生恍然大悟:「哦,這樣就是作文啊!」有
一天我還沒有開始看學生的日記,有學生悄悄地告訴我:「老師,楊冬冬帶了一個雞蛋到學校。」
「帶來干什麼?」「我也不知道。」等我改到他的日記,我終於明白了他的用意,他從電視的
「不可能的任務」中看到不藉助任何輔助用具,雞蛋也不能有任何損壞,讓生雞蛋立起來,
自己進行了實踐,把過程記錄了下來。最後還寫著:「我知道有很多同學都不會相信的,我帶
了雞蛋,會做給他們看的。」對這樣認真的學生,我能拒絕嗎?於是又有了歡聲笑語的一堂學
生展示欣賞課。 既然講到了雞蛋,我又告訴學生:「你別看雞蛋這么容易碎,可任憑你是怎麼樣的大力士,
你就是沒辦法把它捏破。」是真的嗎?學生睜大了眼睛。「我們班誰的力氣最大?」「鄭芬忠—
—」鄭芬忠也興奮地舉起了雙手,大聲說:「我不信!讓我來!」結果盡管他捏得面紅耳赤,
呲牙咧嘴,還是奈何不得,只好作罷,心中暗暗驚奇。其他的人也驚呆了。我說:「回去試試
看吧,最好能找到原因哦。」這樣有全家誰也捏不破的, 也有被四歲的弟弟捏破的,成了大花臉的,日記就異彩紛呈了。 就這樣,慢慢的,學生就有了許多的習作素材,慢慢地,他們就喜歡上了寫日記。偶爾
有三五天沒有布置日記,學生就主動央求:「老師,今天的家庭作業就寫日記吧!我們已經好
幾天沒有寫了。」聽到學生這樣的話,我怎麼能不開心呢? 反思:在這一階段,我做得比較成功的地方恐怕就是:一不提寫作文,轉向日記,讓學
生有什麼寫什麼;二把寫作和生活聯系,寫實在的事情,寫想表達的感受;三是給學生展示
的舞台,在展示中鼓勵優秀學生,帶動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四是評價以鼓勵為主,在評價中
引導學生怎麼樣去觀察生活,記錄生活。 篇二:習作教學反思 作為語文教師,各位同仁也許深有同感,在>語文教學中,對教師而言,最難教的是
作文,對學生而言,最難寫的是作文,作文簡直成了令人頭痛的「頑症」了,那麼,我們怎
樣才能找准病因,對症下葯,讓師生不為之「頭痛」呢?我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多讀多背,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打開學生緊閉的心扉,我從鼓勵學生多讀多背做起,激發學生
愛作文的情感,為寫作文夯實基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量的閱讀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徑,語文課本中選用
的教材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如,肖復興的《荔枝》用朴實的語言建築著真情的殿堂,讓學生
無不感同身受;《梅花魂》中的漂泊他鄉,葬身異國的外祖父對梅花的珍愛,對祖國的眷戀均
融於那點點滴滴的小事當中,讀之無不動容??教師應善於抓住這個有利的契機,誘導學生多
讀、善讀,教會學生讀,讓他們愛讀,經過讀強化訓練,在增強學生語感的同時,學生也會
感受到作品深刻的人文內涵與情感內含,引起最終的共鳴。 從古至今,名篇佳作數不勝數,學生正處於記憶的黃金時期,背誦能力是成人的4—5
倍,背誦這些名篇佳句不但能豐富學生的詞彙、語匯,更能讓學生在背誦中體會語文學習的
成就感,體會其中樂趣,為今後的作文打良堅實的基礎。

Ⅵ 馮驥才《花臉》的主要內容

  1. 主要內容:通來過對「源我」愛花臉,買花臉,帶花臉的過程的敘述和描寫,表達了一份童年的歡樂和自豪,同時通過買花臉,帶花臉的細節,表現了「我」對英雄的崇敬,抒發了「我」渴望成為英雄的少年豪情。

  2. 花臉:原指京劇表演的一個行當,稱「凈」。花臉是俗稱。面部化妝運用臉譜,唱用寬音或假音,動作幅度大,以突出性格、氣度和聲勢。

  3. 馮驥才,男,1942年出生於天津,祖籍浙江寧波慈溪縣(今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當代著名作家、文學家、藝術家,民間藝術工作者,民間文藝家,畫家。早年在天津從事繪畫工作,後專職文學創作和民間文化研究。其大力推動了很多民間文化保護宣傳工作。其創作了大量優秀散文、小說和繪畫作品。其並有多篇文章入選中小學、大學課本,如散文《珍珠鳥》。

    曾經擔任天津市文聯主席、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員。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中國小說學會會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等職。是「文革」後崛起的「傷痕文學運動」代表作家,一九八五年後以「文化反思小說」對文壇產生深遠影響。

熱點內容
語文練習與測試六年級上冊 發布:2025-05-16 05:07:12 瀏覽:666
英語代詞表格 發布:2025-05-16 04:23:00 瀏覽:442
生物之最 發布:2025-05-16 01:24:17 瀏覽:701
生物醫葯峰會 發布:2025-05-16 01:03:54 瀏覽:210
科倫博泰生物 發布:2025-05-16 00:28:34 瀏覽:308
徐老師來巡山投稿 發布:2025-05-16 00:26:18 瀏覽:571
桑巴雙人舞教學視頻 發布:2025-05-15 22:29:39 瀏覽:479
月子餐老師 發布:2025-05-15 22:16:43 瀏覽:160
人們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5 21:26:05 瀏覽:209
2017高考數學文 發布:2025-05-15 15:11:48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