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春酒教學反思

春酒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2-01-29 16:55:38

㈠ 郭沫若話劇

郭沫若:

原名郭開貞,生於四川樂山沙灣,幼年入家塾讀書,1906
年入嘉定高等學堂學習,開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
留學,這個時期接觸了泰戈爾、歌德、莎士比亞、惠特曼等外
國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寫的《牧羊哀話》是他的第一篇小說。
1918年初夏寫的《死的誘惑》是他最早的新詩。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他在日本福岡發起組織救國團體夏
社,投身於新文化運動,寫出了《鳳凰涅磐》、《地球.我的
母親》、《爐中煤》等詩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達夫
等,人組織創造社, 編輯《創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
國大學畢業、回國後繼續編輯《創造周報》和《創造日》。
1924年到1927年間,他創作了歷史劇《王昭君》、《聶瑩》、
《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參加「左聯」東京支部活動。1938年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
會理事。這一時期創作了以《屈原》為代表的6個歷史劇。 他
還寫了《十批判書》、《青銅時代》等史論和大量雜文、隨筆、
詩歌等。
新中陽成立後,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
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文聯一、二、三
屆主席,並任中國共產黨第九、 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一至
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委員、常務委
員、副主席等職。作品有《新華頌》、《東風集》、《蔡文姬》、
《武則天》、《李白與杜甫》等。

著作書目:
《女神》(詩集)1921,泰東
《三葉集》(散文集) 與宗白華、田漢合著,1920,亞東
《星空》(詩集)1923,泰東
《聶瑩》(劇本)1925,光華
《文藝論集》(論文集)1925,光華
《塔》(小說、戲劇集)1926、商務
《落葉》(小說、戲劇集)1929,創造社
《三個叛逆的女性》(戲劇集)1926,光華
《西洋美術史》(理論)1926,商務
《橄欖》(小說、散文集)1926,創造社
《瓶》(詩集)1927,創造社
《前茅》(詩集)1928,創造社
《恢復》(詩集)1928,創造社
《水平線下》(小說、散文集)1928,創造社
《我的幼年》(自傳)1929、光華
《漂流三部曲》(小說、戲劇集)1929,新興書店
《山中雜記及其他》(小說、戲劇集) 1929,新興書店
《黑貓與塔》(小說、散文集) 1931,仙島書店
《後悔》(小說、戲曲集)1930,光華
《黑貓與羔羊》(小說集)3931,國光
《今津紀游》(散文集)1931,愛麗書店
《桌子跳舞》(小說、散文集)1931,仙島書店
《文藝論集續集》(論文集)1931,光華
《創造十年》(回憶錄)1932,現代
《沫若書信集》 1933,泰東
《豕諦》(歷史小說) 1936,不二書店
《北伐途次》(散文) lQ37,潮鋒出版社
《甘願做炮灰》(劇集)1938.北新
《戰聲》(詩集)1938、戰士出版社
《創造十年續編》(回憶錄)1938,北新
《羽書集》(散文、論文集)1941,香港盂廈書店
《屈原》(劇本)1942,重慶文林出版社
《蒲劍集》(散文、論文集)1942,重慶文學書店
《棠棣之花》(劇本)1942,作家書屋
《虎符》(劇本)1942,群益
《屈原研究》(論文)1943,群益
《今昔集》(論文集)1943,東方書社
《孔雀膽》(劇本)1943。群益
《南冠草》(劇本)1944,群益
《青銅時代》(史論)1945,文治出版社
《先秦學說述林》(論文)1945,福建永安東南出版社
《十批判書》(史論)1945,群益
《波》(散文集)1945,群益
《蘇聯紀行》(散文集)1946,上海中外出版社;改名《蘇
聯五十天》,1949,大連新中國書店
《歸去來》(散文集)1946,北新
《築》(劇本) t946,群益
《南京印象》(散文集)1946,群益
《少年時代》(自傳)1947,海燕
《革命春秋》(自傳)1947、海燕
《盲腸炎》(雜文集)1947,群益
《今昔浦劍》(散文、雜文集)1947,海燕
《歷史人物》(史論)1947,海燕
《沸羹集》(散文、雜文集)1947,大孚出版社
《天地玄黃》(散文、雜文集)1947,大孚出版社
《地下的笑聲》(小說集) 1947,海燕
《創作的道路》(理論)1947,文光
《抱箭集》(小說、散文集)1948,海燕
《蜩螗集》(詩集)1948,群益
《雨後集》(詩集)1951,開明
《海濤》(散文集)1951,新文藝
《奴隸制時代》(史論)1952,新文藝
《沫若文集》(1—17卷)1957一1993,人文
《雄雞集》(詩集)1959,北京
《洪波曲》(自傳)1959,百花
《蔡文姬》(劇本)1959,文物
《潮汐集》(詩集)1959,作家
《駱駝集》(詩集)1959,人文
《沫若全集》(文學編 l—5卷) 1982一1987,人文

翻譯書目:

《菌夢湖》(小說)德國 施篤謨著、與錢君胥合譯,1921,泰爾
《少年維特之煩惱》(長篇小說)德國 歌德著、1922,泰東
《社會組織與社會革命》(論文)日本 河上肇著,1924,商務
《雪萊詩選》(詩集)英國 雪萊著, 1926,泰東
《浮士德》(詩)德國 歌德著,1928,創造社
《沫若譯詩集》 印度枷里達若著,1928,創造社
《石炭王》(小說)美國 辛克萊著, 1928,上海樂群書店
《政治經濟學批判》(理淪)德國 卡爾.馬克思著,1921,神州
《戰爭與和平》(長篇小說)俄國列.托爾斯泰著,1935,光明書局
《藝術的真實》(理論)德國卡爾.馬克思著,1947,群益

*******************************************************

《雪萊的詩》小引

雪萊是我最敬愛的詩人中之一個。他是自然的寵子,泛神
宗的信者,革命思想的健兒。他的詩便是他的生命。他的生命便
是一首絕妙的好詩。他很有點像我們中國的賈
誼。但是賈生的才華,還不曾煥發到他的地步。這位天才詩人
也是夭死,他對於我們的感印,也同是一個永遠的偉大的青年。
雪萊的詩心如像一架鋼琴,大扣之則大鳴,小扣之則小鳴。
他有時雄渾倜儻,突兀排空;他有時幽抑清沖,如泣如訴。他
不是只能吹出一種單調的稻草。
他是一個偉大的未成品。宇宙也只是一個永遠的偉大的未
成品。古人以詩比風。風有拔木倒屋的風(Orkan),有震撼大
樹的風(Sturm ),有震撼小樹的風(Stark),有動搖大枝的
風(Frisch),有動搖小枝的風(Maessig),有偃草動葉的風
(Schwach),有不倒煙柱的風(Still)。這是大宇宙中意志
流露時的種種詩風。雪萊的詩風也有這么種種。風不是從天外
來的。詩不是從心外來的。不是心坎中流露出的詩通不是真正
的詩。雪萊是真正的詩的作者,是一個真正的詩人。
譯雪萊的詩,是要使我成為雪萊,是要使雪萊成為我自己。
譯詩不是鸚鵡學話,不是沐猴而冠。
男女結婚是要先有戀愛,先有共鳴,先有心聲的交感。我
愛雪萊,我能感聽得他的心聲,我能和他共鳴,我和他結婚了。
——我和他合而為一了。他的詩便如像我自己的詩。我譯他的
詩,便如像我自己在創作的一樣。
做散文詩的近代詩人 Baudelaire,Verhaeren,他們同時
在做極規整的Sonnet和 Alexandrian。是詩的無論寫成文言白
話,韻體散體,它根本是詩。誰說既成的詩形是已朽骸骨?誰
說自由的詩體是鬼畫桃符?詩的形式是Sein的問題,不是Sollen
的問題。做詩的人有絕對的自由,是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他
的詩流露出來形近古體,不必是擬古。他的詩流露出來破了一
切的既成規律,不必是強學時髦。幾千年後的今體會成為古曲。
幾千年前的古體在當時也是時髦。體相不可分——詩的一元論
的根本精神卻是亘古不變。

十二月四日暴風之夜
選自一九二三年二月版《創造季刊》第一卷第四期

*******************************************************

夢 與 現 實



昨晚月光一樣的太陽照在兆豐公園的園地上。一切的樹木
都在贊美自己的幽閑。白的蝴蝶、黃的蝴蝶,在麝香豌豆的花
叢中翻飛,把麝香豌豆的蝶形花當作了自己的姊
妹。你看它們飛去和花唇親吻,好像在催促著說:「姐姐妹妹
們,飛吧,飛吧,莫盡站在枝頭,我們一同飛吧。陽光是這么
和暖的,空氣是這么芬芳的。」
但是花們只是在枝上搖頭。
在這個背景之中,我坐在一株桑樹腳下讀泰戈爾的英文詩。
讀到了他一首詩,說他清晨走入花園,一位盲目的女郎贈
了他一隻花圈。
我覺悟到他這是一個象徵,這盲目的女郎便是自然的三美
室。
我一悟到了這樣的時候,我眼前的蝴蝶都變成了翩翩的女
郎,爭把麝香豌豆的花莖作成花圈,向我身上投擲。
我埋沒在花圈的墳壘里了。——
我這只是一場殘缺不全的夢境,但是,是多麼適意的夢境
呢!



今晨一早起來,我打算到靜安寺前的廣場去散步。
我在民厚南里的東總弄,面著福煦路的門口,卻看見了一
位女丐。她身上只穿著一件破爛的單衣,衣背上幾個破孔露出
一團團帶紫色的肉體。她低著頭踞在牆下把一件小兒的棉衣和
一件大人的單衣,捲成一條長帶。
一個四歲光景的女兒踞在她的旁邊,戲弄著烏黑的帆布背
囊。女丐把衣裳卷好了一次,好像不如意的光景,打開來重新
再卷。
衣裳卷好了,她把來圍在腰間了。她伸手去摸布囊的時候,
小女兒從囊中取出一條布帶來,如像漆黑了的—條革帶。
她把布囊套在頸上的時候,小女兒把布帶投在路心去了。
她叫她把布帶給她,小女兒總不肯,故意跑到一邊去向她
憨笑。
她到這時候才抬起頭來,啊,她才是一位——瞎子。
她空望著她女兒笑處,黃腫的臉上也隱隱露出了一脈的笑
痕。
有兩三個孩子也走來站在我的旁邊,小女兒卻拿她的竹竿
來驅逐。
四歲的小女兒,是她瞎眼媽媽的唯一的保護者了。
她嬉玩了一會,把布帶給了她瞎眼的媽媽,她媽媽用來把
她背在背上。瞎眼女丐手扶著牆起來,一手拿著竹竿,得得得
地點著,向福煦路上走去了。
我一面跟隨著她們,一面想:
唉!人到了這步田地也還是要生活下去!那圍在腰間的兩
件破衣,不是她們母女兩人留在晚間用來禦寒的棉被嗎?
人到了這步田地也還是要生活下去!人生的悲劇何必向莎
士比亞的傑作里去尋找,何必向川湘等處的戰地去尋找,何必
向大震後的日本東京去尋找呢?
得得得的竹竿點路聲……是走向墓地去的進行曲嗎?
馬道旁的樹木,葉已脫完,落時在朔風中飄散。
啊啊,人到了這步田地也還是要生活下去!……
我跟隨她們走到了靜安寺前面,我不忍再跟隨她們了。在
我身上只尋出了兩個銅元,這便成了我獻給她們的最菲薄的敬
禮。

1923年冬,在上海

*******************************************************

寄生樹與細草

寄生樹站在一株古木的高枝上,在空氣中洋洋得意。它倨
傲地俯瞰著下面的細草說道:
「你們可憐的小草兒,你看我的位置是多麼高,你們是多
么矮小!」
細草們沒有回答。
寄生樹又自言自語地唱道:
「啊哈喲,我是大自然中的天驕。有大樹做我庇護,有大
樹供我養料。我是神不虧而精不勞,高瞻乎宇宙,君臨乎小草,
披靡乎浮雲,揖友乎百鳥。啊哈喲,我是大自
然中的天驕。」
一場雷雨,把大樹劈倒了。寄生樹和古木的高枝倒折在草
上。細草兒們為它哀哭了一場。
寄生樹漸漸枯死了。每逢下雨的時候,細草們便追悼它,
為它哀哭。
寄生樹被老樵夫撿拾在大籮筐里,賣到瓦窯里去燒了。每
逢下雨的時候,細草們還在追悼它,為它哀哭。

1924年,在上海

*******************************************************

路 畔 的 薔 薇

清晨往松林里去散步。我在林蔭路畔發見了一束被人遣棄
了的薔薇。薔薇的花色還是鮮艷的,一朵紫紅,一朵嫩紅,一
朵是病黃的象牙色中帶著幾分血暈。
我把薔薇拾在手裡了。
青翠的葉上已經凝集著細密的露珠,這顯然是昨夜被人遣
棄了的。
這是可憐的少女受了薄倖的男子的欺紿?還是不幸的青年
受了瘋狂的婦人的玩弄呢?
昨晚上甜蜜的私語,今朝的冷清的露珠……
我把薔薇拿到家裡來了,我想找個花瓶來供養它。
花瓶我沒有,我在一隻牆角上尋著了一個斷了頸子的盛酒
的土瓶。
——薔薇喲,我雖然不能供養你以春酒,但我要供養你以
清潔的流泉,清潔的素心。你在這破土瓶中雖然不免要凄凄寂
寂地飄零,但比遣棄在路旁被人踐踏了的好吧?

*******************************************************

山 茶 花

昨晚從山上回來,采了幾串茨實、幾簇秋楂、幾枝蓓蕾著
的山茶。
我把它們投插在一個鐵壺裡面,掛在壁間。
鮮紅的楂子和嫩黃的茨實襯著濃碧的山茶葉——這是怎麼
也不能描畫出的一種風味。
黑色的鐵壺更和苔衣深厚的岩骨一樣了。
今早剛從熟睡里醒來時,小小的一室中漾著一種清香的不
知名的花氣。
這是從什麼地方吹來的呀?——
原來鐵壺中投插著的山茶,竟開了四朵白色的鮮花!
啊,清秋活在我壺里了!

*******************************************************

芭 蕉 花

這是我五六歲時的事情了。我現在想起了我的母親,突然
記起了這段故事。
我的母親六十六年前是生在貴州省黃平州的。我的外祖父
杜琢章公是當時黃平州的州官。到任不久,便遇到苗民起事,
致使城池失守,外祖父手刃了四歲的四姨,在公堂上自盡了。
外祖母和七歲的三姨跳進州署的池子里殉了節,所用的男工女
婢也大都殉難了。我們的母親那時才滿一歲,劉奶媽把我們的
母親背著已經跳進了池子,但又逃
了出來。在途中遇著過兩次匪難,第一次被劫去了金銀首飾,
第二次被劫去了身上的衣服。忠義的劉奶媽在農人家裡討了些
稻草來遮身,仍然背著母親逃難。逃到後來遇著赴援的官軍才
得了解救。最初流到貴州省城,其次又流到雲南省城,倚人廬
下,受了種種的虐待,但是忠義的劉奶媽始終是保護著我們的
母親。直到母親滿了四歲,大舅赴黃平收屍,便道往雲南,才
把母親和劉奶媽帶回了四川。
母親在幼年時分是遭受過這樣不幸的人。
母親在十五歲的時候到了我們家裡來,我們現存的兄弟姊
妹共有八人,聽說還死了一兄三姐。那時候我們的家道寒微,
一切炊洗灑掃要和妯娌分擔,母親又多子息,更受了不少的累
贅。
白日里家務奔忙,到晚來背著弟弟在菜油燈下洗尿布的光
景,我在小時還親眼見過,我至今也還記得。
母親因為這樣過於勞苦的原故,身子是異常衰弱的,每年
交秋的時候總要暈倒一回,在舊時稱為「暈病」,但在現在想
來,這怕是在產褥中,因為攝養不良的關系所生出的子宮病吧。
暈病發了的時候,母親倒睡在床上,終日只是呻吟嘔吐,
飯不消說是不能吃的,有時候連茶也幾乎不能進口。像這樣要
經過兩個禮拜的光景,又才漸漸回復起來,完全是害了一場大
病一樣。
芭蕉花的故事是和這暈病關連著的。
在我們四川的鄉下,相傳這芭蕉花是治暈病的良葯。母親
發了病時,我們便要四處託人去購買芭蕉花。但這芭蕉花是不
容易購買的。因為芭蕉在我們四川很不容易開花,開了花時鄉
里人都視為祥瑞,不肯輕易摘賣。好容易買得了一朵芭蕉花了,
在我們小的時候,要管兩只肥雞的價錢呢。
芭蕉花買來了,但是花瓣是沒有用的,可用的只是瓣里的
蕉子。蕉子在已經形成了果實的時候也是沒有用的,中用的只
是蕉子幾乎還是雌蕊的階段。一朵花上實在是采不出許多的這
樣的蕉子來。
這樣的蕉子是一點也不好吃的,我們吃過香蕉的人,如以
為吃那蕉子怕會和吃香蕉一樣,那是大錯而特錯了。有一回母
親吃蕉子的時候,在床邊上挾過一箸給我,簡直是澀得不能入
口。
芭蕉花的故事便是和我母親的暈病關連著的。
我們四川人大約是外省人居多,在張獻忠剿了四川以後——
四川人有句話說:「張獻忠剿四川,殺得雞犬不留」——在清
初時期好像有過一個很大的移民運動。外省籍的四川人各有各
的會館,便是極小的鄉鎮也都是有的。
我們的祖宗原是福建的人,在汀州府的寧化縣,聽說還有
我們的同族住在那裡。我們的祖宗正是在清初時分入了四川的,
卜居在峨眉山下一個小小的村裡。我們福建人的會館是天後宮,
供的是一位女神叫做「天後聖母」。這天後宮在我們村裡也有
一座。
那是我五六歲時候的事了。我們的母親又發了暈病。我同
我的二哥,他比我要大四歲,同到天後宮去。那天後宮離我們
家裡不過半里路光景,裡面有一座散館,是福建人子弟讀書的
地方。我們去的時候散館已經放了假,大概是中秋前後了。我
們隔著窗看見散館園內的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剛好開著一朵
大黃花,就像尖瓣的蓮花一樣。我們是歡喜極了。那時候我們
家裡正在找芭蕉花,但在四處都找不出。我們商量著便翻過窗
去摘取那朵芭蕉花。窗子也不過三四尺高的光景,但我那時還
不能翻過,是我二哥擎我過去的。我們兩人好容易把花苞摘了
下來,二哥怕人看見,把來藏在衣袂下同路回去。回到家裡了,
二哥叫我把花苞拿去獻給母親。我捧著跑到母親的床前,母親
問我是從甚麼地方拿來的,我便直說是在天後宮掏來的。我母
親聽了便大大地生氣,她立地叫我們跪在床前,只是連連嘆氣
地說:「啊,娘生下了你們這樣不爭氣的孩子,為娘的倒不如
病死的好了!」我們都哭了,但我也下知為甚麼事情要哭。不
一會父親曉得了,他又把我們拉去跪在大堂上的祖宗面前打了
我們一陣。我挨掌心是這一回才開始的,我至今也還記得。
我們一面挨打,一面傷心。但我不知道為甚麼該討我父親、
母親的氣。母親病了要吃芭蕉花。在別處園子里掏了一朵回來,
為甚麼就犯了這樣大的過錯呢?
芭蕉花沒有用,抱去奉還了天後聖母,大約是在聖母的神
座前幹掉了吧?
這樣的一段故事,我現在一想到母親,無端地便湧上了心
來。我現在離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風雨飄搖的深夜,
天涯羈客不勝落寞的情懷,思念著母親,我一陣陣鼻酸眼脹。
啊,母親,我慈愛的母親喲!你兒子已經到了中年,在海
外已自娶妻生子了。幼年時摘取芭蕉花的故事,為甚麼使我父
親、母親那樣的傷心,我現在是早已知道了。但是,我正因為
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色蕉花的自信和勇氣。這難道是進步
嗎?

*******************************************************

杜 鵑

杜鵑,敝同鄉的魂,在文學上所佔的地位,恐怕任何鳥都
比不上。
我們一提起杜鵑,心頭眼底便好像有說不盡的詩意。
它本身不用說,已經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時又被認為薄命
的佳人,憂國的志士;聲是滿腹鄉思,血是遍山躑躅;可憐,
哀惋,純潔,至誠……在人們的心目中成為了愛的象徵。這愛
的象徵似乎已經成為了民族的感情。
而且,這種感情還超越了民族的范圍,東方諸國大都受到
了感染。例如日本,杜鵑在文學上所佔的地位,並不亞於中國。
然而,這實在是名實不符的一個最大的例證。
杜鵑是一種灰黑色的鳥,毛羽並不美,它的習性專橫而殘
忍。
杜鵑是不營巢的,也不孵卵哺雛。到了生殖季節,產卵在
鶯巢中,讓鶯替它孵卵哺雛。雛鵑比雛鶯大,到將長成時,甚
且比母鶯還大。鵑雛孵化出來之後,每將鶯雛擠出巢外,任它啼
飢號寒而死,它自己獨霸著母鶯的哺育。鶯受鵑欺而不自知,
辛辛苦苦地哺育著比自己還大的鵑雛;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
人流淚的情景。
想到了這些實際,便覺得杜鵑這種鳥大可以作為欺世盜名
者的標本了。然而,杜鵑不能任其咎。杜鵑就只是杜鵑,它並
不曾要求人把它認為佳人、志士。
人的智慧和鶯也相差不遠,全憑主觀意象而不顧實際,這
樣的例證多的是。
因此,過去和現在都有無數的人面杜鵑被人哺育著。將來
會怎樣呢?鶯雖然不能解答這個問題,人是應該解答而且能夠
解答的。

1936年春

*******************************************************

芍 葯 及 其 它

芍 葯

昨晚往國泰後台去慰問表演《屈原》的朋友們,看見一枝
芍葯被拋棄在化妝桌下,覺得可惜,我把它揀 了 起來。
枝頭有兩朵骨朵,都還沒有開;這一定是為屈原制花環的
時候被人拋棄了的。
在那樣雜沓的地方,幸好是被拋在桌下沒有被人踐踏呀。
拿回寓里來,剪去了一節長梗,在菜油燈上把切口燒了一
會,便插在我書桌上的一個小巧的白磁瓶里。
清晨起來,看見芍葯在瓶子裡面開了。花是粉紅,葉是碧
綠,顫葳葳地向著我微笑。

4月12日

水 石

水裡的小石子,我覺得,是最美妙的藝術品。
那圓融,滑澤,和那多種多樣的形態,花紋,色彩,恐怕
是人力以上的東西吧。
這不必一定要雨花台的文石,就是隨處的河流邊上的石磧
都值得你玩味。
你如蹲在那有石磧的流水邊上,肯留心向水裡注視,你可
以發現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那個世界實在是絢爛,新奇,然而卻又素樸,謙抑,是一
種極有內涵的美。
不過那些石子卻不好從水裡取出。
從水裡取出,水還沒有干時,多少還保存著它的美妙。待
水分一干,那美妙便要失去。
我感覺著,多少體會了藝術的秘密。

4月12日

石 池

張家花園的怡園前面有一個大石池,池底傾斜,有可供人
上下的石階,在初必然是鑿來做游泳池的。但裡面一珠水也沒
有。因為石縫砌得嚴密,也沒有迸出一株青草,蒸出一錢苔痕。
我以前住在那附近,偶爾去散散步,看見鄰近駐扎的軍隊
有時也就在池底上操練。這些要算是這石池中的暫時飛來的生
命的流星了。
有一次敵機來襲,公然投了一個燃燒彈在這石池裡面,炸
碎幾面石板,燒焦了一些碎石。
彈0並不大,不久便被人用那被炸碎了的碎石填塞了。石池
自然是受了傷,帶上了一個瘢痕。
再隔不許久,那個瘢痕卻被一片片青青的野草遮遍了。
石池中竟透出了一片生命的幻洲。

4月26日晨

母 愛

這幅悲慘的畫面,我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
是三年前的「五三」那一晚,敵機大轟炸,燒死了不少的
人。
第二天清早我從觀音岩上坡,看見兩位防護團員扛著一架
成了焦炭的女人屍首。
但過細看,那才不只一個人,而是母子三人焦結在一道的。
胸前抱著的是一個還在吃奶的嬰兒,腹前蜷伏著的又是一
個,怕有三歲光景吧。
母子三人都成了骸炭,完全焦結在一道。
但這只是骸炭嗎?

1942年4月30日晨

亦凡公益圖書館(shuku.net)

投稿: 點擊次數: 來源:

相關文章
·不良師生關系對差生的

·"巴特萊法則」與課堂教

·中學文言文閱讀教學

·淺析教育的雙主體性特

·高二年級語文試題(99

·高考語文復習的兩個關

·摒棄傳統教育缺憾 構築

·掀起你的蓋頭來———

·反思初中文言詩文教學

·關於網路在教育、語文

·最重要的是怎麼做——

·淡化文體之我見

·時下公開課:一台包裝

·尊重,比熱愛更重要

·試談語文研究性學習的

·語藏機鋒 言近旨遠---

·《道是「無限」卻「有

·淺談語文課堂提問教學

·解答詩歌鑒賞題常用關

·做老師,難嗎?

㈡ 有誰知道八年級的讓世界充滿愛的課該怎麼上

用心和愛上

如何對應對上課不專心的學生 學習王漫老師的《中小學教師能力要點標准解讀(下)》

如何對應對上課不專心的學生? 上課,有哪位老師沒遇到過上課不認真的學生?相信沒有。不管多肥的草地,都會有瘦牛的。 上課不聽課的學生,上課開小差的學生,比比皆是,每年每級每班都有,就算是重點學校抽簡出來的重點班也好,專子班也好,一樣有這種上課不專心的學生。所以,我們做老師的,也就見慣不怪了。可是,不理他行嗎?不行,學校領導三令五申的要我們老師管好上課紀律,不管很明顯是不行的,可是,又如何才能管好他們呢?當然,相信各位同仁各有各的招數,有這,我也說說我的做法。 當然,在現在這個社會,普九普實過了這么多年的學校,在已經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的今天,不能以罰以停學處理這幫學生了,當然這就要想辦法讓我們的學生來認真聽課,認我們的學生來學好你所上的課。所以,我們必須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把我們的課堂搞活躍起來。 要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就要把把課講得生動充滿興趣。這樣才能吸引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才能讓學生專心聽課而不分心。講課,不能死搬硬套課本的知識,我們只有對課本精讀後講清只要內容就可以了,其他例子就要引用我們身邊的能引起學生的來說。 對於已經開了小差犯了錯的學生,要寬容。寬容,並不是等於不批評不說。我的做法是,對於小錯的 ,只是稍稍點醒一下就可以了,當然,這其中的做法要風趣一點。比如,當看到有學生埋頭在桌下搞小動作時,就可以引用我們生物課生殖內容來點醒一下:我們有同學不聽課,早早在下面做實驗了,大家看看他解開皮帶了嗎?請停下,抬起頭來聽課,把實驗留到讀完書出到社會成年後再做。鬨笑轟堂而起,當然,這個同學還好意思低下頭嗎?不用多說,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對於上課不聽課的學生,當然不必總是批評。我的做法還可以隨時抽查他們復述我剛講的課,一句話也好,一道題也好,一個空格也可以,就用這一點點小問題來檢查他們,用這種方法來點醒我的學生來聽課。這種方法,不是我創的,相信很多老師都用過,但不知還有多少老師能堅持用好它? 學習王漫老師的《中小學教師能力要點標准解讀(下)》王漫北京教育學院中文系主任,副教授,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所長。2005年以來,在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過程性研究」、「市級骨幹教師」、「帶薪脫產培訓」等項目中,擔任語文學科的負責人,執教各種類型的教師培訓課程,長期深入中小學課堂開展實踐研究與教師培訓,專著《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主編《語文新課程教學與教師成長》。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教學設想:以文科課例,解讀《教師教學能力標准》的部分要點,幫助中小學教師提高教學設計的規范與科學性,掌握教學設計、實施與評價方面的注意事項和操作要領。教學設計方面四條標准:(一) 正確理解教材(二) 實證地分析學生情況(三) 清晰地確定與表述課時目標(四) 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學活動老師們書寫教案(教學設計)時,往往從「教學目標」開始,但「教學目標」確定之前,應該有「背景分析」或稱「前端分析」,包括「教學內容分析」與「教學對象分析」(或稱「學習者分析」)。為了照顧老師們的工作習慣,我們把它們叫做「教材分析」與「學生分析」。(一) 正確理解教材一般的教學理論認為,教材(特別是課本)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正確理解教材」,就是對教學內容,特別是知識結構的准確、深刻、系統的把握。但語文學科很特殊,教材的主體——課文,只是教學的原材料,教讀某篇課文,究竟要教其中的什麼,或者用它來教什麼,需要教師的思考和創造,也就是說:語文教學內容不是現成的,而是需要教師的提煉。正確提煉教學內容,是學科教學的基本前提,如果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出了根本差錯,它就失去了最起碼的立課根基。這一點對語文教學尤其重要!教師所提煉出來的教學內容,可以呈現在教案的「教材分析」中,但更多的情況是呈現在「教學過程」中。教材分析應包括以下要點:1、單元結構分析:如果執教單篇課文,要把課文放在教材體系和單元中定位;我們更提倡單元教學設計;把握知識這間、文本這間的內在聯系,實現課程知識的結構化與教學內容的序列化。2、課文分析:獨立解讀文本,擺脫教參依賴。文本分析特別要注意;理解文章的精簡和要義,避免膚淺和標簽化的解讀。注意文體特徵,強化文體意識。3、教材中助讀系統、練習系統、知識系統的分析。如單元提示,課前導讀、頁下釋、課後習題、插圖等,對這些資源進行批判性地使用。舉例:提煉閱讀教學內容時,應注意三個要點:獨立解讀課文,准確深刻地把握主旨;抓住語言本體展開教學;根據不同文體的特點,提煉正確的閱讀教學內容。初任教師對於課文的理解往往依賴教參,或者從網上下載現成的教學設計和課件,不知道課文需要自己去品讀解析,也不知道如何去解讀;教學中盲目拓展或架空分析,脫離了語言本體;不能根據不同文體的特點,把握相應的閱讀方式。小學語文《月球上有些什麼》,是一篇科學文本(或者稱說明文),但不少教師把它混同於文學作品來教,讓學生反復朗讀、有感情地朗讀,卻忽略了信息的刪選和加工,用非科學的態度來教科學文本,如《看雲識天氣》、《大自然的語言》,也存在同類問題。高中語文《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不是按照新聞的體式來教,而是當成抒情散文。這都是文體把握失誤帶來的教學內容的失當。(二)實證地分析學生情況學情分析切忌空泛,必須圍繞具體的教學內容。比如閱讀教學中的學情分析,必須針對具體課文,包括以下要點:1、對於這篇課文,學生的興趣點和問題是什麼?他們能夠讀懂什麼,讀不懂什麼?比如:對於《行道樹》,學生能讀懂「奉獻」,讀不懂的是「痛苦」,「嘆息」;對於《秋天的懷念》,學生能讀懂「懷念」和「母愛」,讀不懂的是「秋天」和「生命」。2、跟本文相關的學習基礎;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認識水平,情感態度,閱讀習慣,是否讀過相關文章等。比如《司馬光》一課,小學生不知道什麼是「缸」?3、學生的認知規律,思維方式。如:小學和初中低年級孩子的理性概括能力不強,提問設計,就不能先從理性概括問題開始。學情分析的內容和方法:簡單分成兩項內容:一是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的基礎[非智力因素];二是認知和理解能力的基礎[智力因素]。備課時,要做實證的學生調研——學生調研的意義:避免備課想當然;學生已經知道的還在低水平重復;學生不知道的,理解不深的,上完課後,仍然不知道。學生調研的方法:觀察、訪談、作業分析(前測、診斷)。比如:讓學生先寫一寫對課文的感受和理解,提出或回答一些問題。舉例:1、學生初讀《孔乙已》後的感受和問題:文章很有趣,孔乙已說話幽默。對孔乙已有一種惋惜,又氣他不上進。開朗、幽默、給人帶來歡笑。「大約孔乙已的確死了,說什麼呢」孔乙已為什麼沒有真實姓名?孔乙已是一個好人還是一個壞人?2、學生閱讀「新聞」的經驗和印象:學生獲取新聞的最主要途徑是電視,而非報紙絕大部分學生感興趣的都是社會新聞,其次是文化,時政、體育新聞就像寫日記,和日記沒啥區別,都是記錄身邊的新事情與寫作文不同,不使用修辭方法新聞的內容沒有感情或看法,只是對一件事情的介紹和敘述確定教學目標的三原則:1、具體:指目標的內涵明確,不空泛。比如「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提高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之類的教學目標,就未免空泛,這不是某節課或某幾節課的教學目標,而是需要長期培養的課程目標。又如,有教師把《晏子使楚》的教學目標定為「學習晏子的說話藝術」,但教師沒有明確「類比譬喻」、「避實就虛」等論辯策略。目標不具體、不明確,導致教學內容的實際缺失,以致教學效果空落。2、集中:是指一節課(或一篇課文,一個單元)的目標不能過多,能真正做到「一課一得」已很不容易。3、恰當:恰當的依據是:(1)課程體系與單元結構中的位置;(2)文本自身的特點(特別注意文體特點);(3)學生情況。 正確理解和表述三維目標:首先,「三維目標」不能理解為「知識」、「能力」、「德育」,特別是「情感態度價值觀」不能窄化為「德育」,比如,審美的情感體驗就不等於「德育」。其次,「三維目標」具有內在的統一性,是同一個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所包含的三種價值、折射出的三道光芒,不要誤解為做三件事。第三,三維目標實現的時間是不等值的;「知識」目標可能在一節課落實,「能力和方法」則需要反復多次訓練,「情節態度價值觀」;需要長期的熏染。第四、「過程與方法」中的「過程」,不是教師設計的教學過程,而是學生實際學習的過程體驗,很難寫在教學預案里;「方法」,不能理解為教學方法如討論、探究等,而應理解為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需要掌握的方法,包括特定內容的學習方法、思維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閱讀課中的「方法」,不是課文的寫法。第五、「能力」與「方法」實質相通;「能力」就是熟練運用各種方法,熟練掌握、靈活運用了「方法」,就是能力;「能力」的自動化,就是「習慣」。第六、自主、合作、探究,是抽象的學習方式,不是某節課作為教學目標的「方法」,後者應該是特定教學內容所體現的思維方法、學習方法。如閱讀中的圈點批註、多重提問、誦讀涵泳、情景再現等。第七、「情感態度價值觀」,要契合學科的特點和內在要求。語文科要培養的情感態度,最重要的是:對母語的認同和熱愛;對語言文字的恭敬;閱讀中理解作者,作文中尊重讀者,口語交際時注意傾聽、清晰表達,對聽眾負責。例:《綜合性學習。橋》 (四)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的設計有幾個關鍵:1、一定要有問題設計,特別是綱領性問題(主幹問題),並對主問題進行適當分解,給學生的思維搭設必要的台階。2、要有學生活動的設計(包括課後作業),特別是任務驅動式活動,真正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 教學環節設計的注意事項:(1)教學環節不能寫成:一、導入二、新授三、小結四、作業這樣的寫法沒有實際意義,關鍵是所謂「新授」部分,究竟要做哪幾件事情,靠哪幾個環節來推進教學流程和思維流程。此外,有的教案不寫各環節的時間分配,這 容易造成實際教學中的隨意,無法掌握課堂時間與教學節奏,往往拖堂或前松後緊。(2)環節不能過多或過少,過多易蕪雜,無法突出重點,還很可能完不成;過少,使得課堂活動單調。一般而言,一節課的主體部分適宜有4-6個環節,集中做四五件事。(3)教學環節的安排,亦即教學流程的推進,它要遵循學生的閱讀規律。比如:對於文學作品,要先感受,不能先概括。(4)教學環節的設計,要突出重點、富有層次,要和教學目標(特別是重點、難點)相互照應。 教學實施方面七條標准:(五)教學語言精練、生動(六)熟練運用板書(七)恰當運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八)恰當地提問與有效追問(九)對重難點內容和學生的反應做出強化(十)合理調控課堂節奏與內容的走向(十一)面向全體與關注個別學生 教學實施技能的功能分類:1、前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課堂秩序2、基礎:有效的信息傳遞(語言、板書、強化) 3、核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提問、互動、洞察與反應、個體關注) 4、保障:組織調控(組織多種學習方式:調控時間、節奏、內容走向) 以下擇要說明。 營造良好環境有效的課堂教學,首先要讓學生在心理上感到舒適、愉快、振奮。這種情緒直接來自教師的影響。因此,教師上課時,要調控好自己的身心狀態,克服倦怠感等消極情緒,精神飽滿進入課堂,滿腔熱情面對學生,上課時,要常帶微笑,保持親切、寬容、溫和或熱情的教學形象,以民主、和諧的方式處理各種課堂事件,避免師生沖突。 教師上課的熱情,一是來自對所教內容的興趣和熱愛,二是教學的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的教學對學生一定有益),三是對學生的尊重、關心、愛護和成就期待。因此,新手教師可以從以上三個方面著手,激勵自己的教學熱情,也通過適當的表達讓學生感受到以上三個方面。 教學語言語言,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手段,包括講解相關知識的語言,向學生提問或發出指令的語言,以及與學生溝通對話的交際語言。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的語言,除了備課時預設好的內容,主要是有聲語言和即興語言。有聲語言有語音特質的要求,即興語言則需要快速組織語言的技能。1、教師美首先要克服一些常見的不良的語言習慣,比如口頭禪、語詞句式的單調、話語啰嗦等,做到簡潔、清晰,進而生動、有感染力。2、運用表情、手勢等體態語和副語言加強信息傳達的效果。3、根據學情靈活地進行講解、闡釋、舉例。語文教師,特別是學語文教師,要經常為學生范讀課文,因些,必須具有較好的郎讀水平,不斷名錘煉和豐富自己的朗讀技巧,克服「朗讀腔」等不良習慣,為學生做到真正出色的示範。 「課堂調控」,有兩層意思。第一、教師應調控課堂上教學內容的基本走向,保證教學沿著正確的軌道行進,不被冗雜信息和意外事件擾亂陣腳,把課上「飛」;能夠控制各環節教學時間的分配、把握整堂課的教學節奏,避免「前松後緊」、「拖堂」、「總是講不完」的毛病。這就是說,課堂調控的對象主要是「教學內容」與「教學時間」,課堂調控還要特別注意,要保證課堂上留有時間進行復習和總結,最好能讓學生談談自己本節課的收獲與體會。第二、課堂又是靈動不居的河流,教學實施不是簡單地照搬教案,而是要根據課堂上學生的情緒、思維狀態和行為表現,對預設的教學方案進行適時地調整與改造,課堂上臨時出現的情況,無論來自環境還是來自學生,都屬於「意外事件或信息」,這些意外,有的毫無價值教學不能隨便受其干擾;有的則蘊涵價值(比如學生發言中似乎偏離主題,卻閃現出智慧炎花的內容),需要教師敏銳地抓住,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生成性內容,更優秀的教師,甚至能夠把似乎毫無價值的信息和事件,「化腐朽為神奇」,變不利為有利、變危機為契機。課例《春酒》 「洞察與反應」技能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敏銳觀察學生的課堂活動,給學生表達困惑和想法的機會,根據捕捉到的反饋信息及時做出反應,以此實現真正的師生互動。面向全體與關注個別學生30、在班級授課制條件下,盡量關注每一個學生,不滿足於少數積極學生烘托的課堂氣氛,對沉默和邊緣的學生予以特別關注。31、利用提問、目光交流、走動接近、個別指點等形式,對沉默和邊緣的學生進行感情和智力的支持。32、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運用面談、筆談等形式,進行有效的個別化指導。教學評價能力方面的標准(十二)學生的學業評價(十三)具有教學反思能力

熱點內容
語文練習與測試六年級上冊 發布:2025-05-16 05:07:12 瀏覽:666
英語代詞表格 發布:2025-05-16 04:23:00 瀏覽:442
生物之最 發布:2025-05-16 01:24:17 瀏覽:701
生物醫葯峰會 發布:2025-05-16 01:03:54 瀏覽:210
科倫博泰生物 發布:2025-05-16 00:28:34 瀏覽:308
徐老師來巡山投稿 發布:2025-05-16 00:26:18 瀏覽:571
桑巴雙人舞教學視頻 發布:2025-05-15 22:29:39 瀏覽:479
月子餐老師 發布:2025-05-15 22:16:43 瀏覽:160
人們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5 21:26:05 瀏覽:209
2017高考數學文 發布:2025-05-15 15:11:48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