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獅鼓教學視頻

獅鼓教學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3-02 13:17:16

1. 舞獅打鼓口訣

五個階段基本鼓打法:

(1) 擂鼓:開始拜神或行禮均擂鼓三次左右中。

打法:(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切),(咚咚切)(每三次)

(2) 起獅鼓:拜完神或行完禮開始起舞

打法:打鼓邊(得得得)後打鼓:(咚撐撐撐撐撐撐撐撐切)

(3) 行獅鼓:(三星鼓)其動作是左望右望,尋找食物。

打法:(得咚切),(得得咚切) (咚咚撐切)循環二至三次。

(4) 拋獅鼓:法備動作去食青,或試探動作。

打法:(咚咚洞咚切),(咚咚洞咚切) (咚咚洞咚切)。

(5) 七星鼓:咬七星試探動作看其動作可否進食。

打法:(咚撐撐),(咚撐撐),(咚撐撐),(咚洞洞咚撐撐撐撐切)。

拓展資料:

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獅子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的。每頭獅子有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在表演過程中,舞獅者要以各種招式來表現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陽剛之氣。

中文名:舞獅

外文名:lion dance

類 別:傳統民間藝術

舊 稱:太平樂

2. 舞獅 鼓法怎麼學快

方法:
(1)擂鼓:開始拜神或行禮均擂鼓三次左右中。
打法:(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切),(咚咚切)(每三次)
(2)起獅鼓:拜完神或行完禮開始起舞
打法:打鼓邊(得得得)後打鼓:(咚撐撐撐撐撐撐撐撐切)
(3)行獅鼓:(三星鼓)其動作是左望右望,尋找食物。
打法:(得咚切),(得得咚切)(咚咚撐切)循環二至三次。
(4)拋獅鼓:法備動作去食青,或試探動作。
打法:(咚咚洞咚切),(咚咚洞咚切) (咚咚洞咚切)。
(5)七星鼓:咬七星試探動作看其動作可否進食。
打法:(咚撐撐),(咚撐撐),(咚撐撐),(咚洞洞咚撐撐撐撐切)。

3. 獅鼓的打法是什麼

1. 佛山抄鼓(上六府):鼓法沉穩襲、多鼓邊、有鼓花,音階以二、五、八或三、六、九為一組音階。

2. 鶴山鼓(下四府):鼓法輕快、少鼓邊、少鼓花,音階以二、五、八或三、六、九為一組音階。

4. 手鼓視頻教學入門教程

如果想觀看免費的手鼓(非洲鼓)視頻入門教程,可以安裝一個嗶哩嗶哩APP,在裡面輸入手鼓視頻入門教程,找到以後就可以觀看了,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第一步、首先打開嗶哩嗶哩APP。

5. 中國大鼓鼓譜演奏視頻教學

這方面是行業的空白……

6. 這個鼓教學視頻是誰講的 配套的書叫什麼名字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3122159.html

朱傑文

7. 南獅鼓怎麼敲

(1)擂鼓:開始拜神或行禮均擂鼓三次來左右中。

打法:(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切),(咚咚切)(每三次)

(2)起獅鼓:拜完神或行完禮開始起舞

打法:打鼓邊(得得得)後打鼓:(咚撐撐撐撐撐撐撐撐切)

(3)行獅鼓:(三星鼓)其動作是左望右源望,尋找食物。

打法:(得咚切),(得得咚切)(咚咚撐切百)循環二至三次。

(4)拋獅鼓:法備動作去食青,或試探動作。

打法:(咚咚洞咚切),(咚咚洞咚切)(咚咚洞咚切)。

(5)七星鼓:咬七星試探動作看其動作可否進食。

打法:(咚撐撐),(咚撐撐),(咚撐撐),(咚洞洞咚撐撐撐撐切)。

(7)獅鼓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1、腰鼓:相傳由羯鼓演變而來,公元四世紀開始流行,唐代腰鼓因演奏中的作用不同,稱為「正鼓」或「和鼓」。明代以來,「鳳陽花鼓」、「花鼓燈」和淮北「花鼓戲」中多用到腰鼓,並逐漸演變為現代的形式。

2、狼帳鼓:又名「兩杖鼓」。流行於福州地區。狼杖源於古代細腰鼓類樂器,形制與朝鮮族長鼓相似。鼓身木製,全長約70厘米左右,中部細小,兩端粗大而中空,兩面蒙牛皮或蟒皮,鼓面直徑30厘米左右,鼓皮裝於金屬圓環上,由繩索穿系綳緊。用木棰敲擊或用手拍擊發音,是「福州十番」的主要樂器之一,也用於閩劇伴奏。

3、漁鼓:漁鼓又稱「竹琴」或「道筒」,南宋時已有這種樂器。現代使用的漁鼓,是在長65~100厘米、直徑13厘米左右的竹筒上,一端蒙以豬皮或羊皮而成,演奏時,左手堅抱漁鼓,右手拍擊,是民間曲藝「道情」、「漁鼓」和「竹琴」的主要伴奏樂器。

8. 舞獅鼓怎樣敲

(1)擂鼓:開始拜神或行禮均擂鼓三次左右中。

打法:(咚咚專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切),(咚咚切)(每三次)

(2)起獅鼓:屬拜完神或行完禮開始起舞

打法:打鼓邊(得得得)後打鼓:(咚撐撐撐撐撐撐撐撐切)

(3)行獅鼓:(三星鼓)其動作是左望右望,尋找食物。

打法:(得咚切),(得得咚切)(咚咚撐切)循環二至三次。

(4)拋獅鼓:法備動作去食青,或試探動作。

打法:(咚咚洞咚切),(咚咚洞咚切) (咚咚洞咚切)。

(5)七星鼓:咬七星試探動作看其動作可否進食。

打法:(咚撐撐),(咚撐撐),(咚撐撐),(咚洞洞咚撐撐撐撐切)。

拓展資料:

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獅子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的。每頭獅子有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在表演過程中,舞獅者要以各種招式來表現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陽剛之氣。舞獅歷史久遠,《漢書·禮樂志》中記載的「象人」便是舞獅的前身;唐宋詩文中多有對舞獅的生動描寫。現存舞獅分為南獅、北獅兩大類。

9. 七星鼓舞獅打鼓教程內容是什麼

1、擂鼓:開始拜神或行禮均擂鼓三次左右中。

打法:(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切),(咚咚切)(每三次)

2、起獅鼓:拜完神或行完禮開始起舞

打法:打鼓邊(得得得)後打鼓:(咚撐撐撐撐撐撐撐撐切)

3、行獅鼓:(三星鼓)其動作是左望右望,尋找食物。

打法:(得咚切),(得得咚切)(咚咚撐切)循環二至三次。

4、拋獅鼓:法備動作去食青,或試探動作。

打法:(咚咚洞咚切),(咚咚洞咚切) (咚咚洞咚切)。

5、七星鼓:咬七星試探動作看其動作可否進食。

打法:(咚撐撐),(咚撐撐),(咚撐撐),(咚洞洞咚撐撐撐撐切)。

七星鼓舞獅打鼓的寓意:

舞獅的寓意就是可以帶來好運,每次只要到了春節或者一些慶典的活動,總是會用舞獅來慶祝。舞獅象徵著威勇和吉祥,在中國傳統的習俗中,認為舞獅有驅魔的效果,希望用舞獅來鎮壓,表示自己的威武。舞獅是屬於很傳統的一種民間表演藝術,表演時往往需要鑼鼓的襯托。

熱點內容
校長師德師風情況總結 發布:2025-05-15 07:26:18 瀏覽:72
科高教育 發布:2025-05-15 04:51:38 瀏覽:764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
北京假體隆鼻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2:49:41 瀏覽:117
年度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5-15 02:16:35 瀏覽:334
是在下輸了是什麼梗 發布:2025-05-15 01:59:54 瀏覽:289
教育課 發布:2025-05-15 00:39:16 瀏覽:887
筆畫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15 00:06:14 瀏覽:99
小班幼兒英語 發布:2025-05-15 00:00:31 瀏覽: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