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蜀山區教育體育局

蜀山區教育體育局

發布時間: 2022-03-10 00:16:56

A. 合肥教育信息網的合肥市教育局主要職責

根據有關網站公布的信息,合肥市教育局主要職責如下∶
(一)貫徹執行國家及省市教育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起草有關地方性教育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並監督實施;擬訂全市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政策和規劃;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教育專項規劃並監督實施;負責指導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工作。
(二)統籌管理和指導全市各級各類教育。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負責對義務教育的宏觀指導與協調;大力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和學前教育,推進成人教育和社區教育。
(三)受市政府委託,負責對縣區黨政領導幹部教育工作進行督導考核;負責對直屬學校及其他學校進行督導與評估;發布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狀況,高中階段教育發展狀況的評估報告。
(四)統籌和指導學校德育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學校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工作、學校普法教育、國防教育等工作。
(五)主管全市教師工作,貫徹實施各級各類教師資格標准,指導教育系統人才隊伍建設。
(六)編制全市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全市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籍管理等工作。
(七)承擔全市教育考試工作,承擔直屬學校的教師及學生的有關具體事務工作。
(八)執行課程標准和課程計劃,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實施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負責並指導全市中等及其以下學校學業水平測試和教學業務評價工作。
(九)參與擬定教育經費籌措政策以及教育收費項目和標準的申報工作;編制市本級教育預決算;參與管理市財政下達教育事業費、教育專項經費、城市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負責協調管理直屬學校和直屬單位的財務和國有資產;指導全市教育系統財務管理工作,對直屬學校教育經費實行內部審計。
(十)督促並指導全市中小學校舍建設工作,協調實施直屬學校校舍建設工作和全市教育民生工程。
(十一)負責組織實施直屬單位教育裝備配置、信息化建設工作。
(十二)指導全市教育系統政風行風建設、政務公開和效能建設,規范辦學行為,推進依法行政工作。
(十三)指導全市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工作,負責直屬學校安全穩定與應急處置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對學校及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治理。
(十四)規劃、指導、實施全市通用語言文字和普通話推廣工作。
(十五)指導直屬學校工會、共青團工作,直屬單位的離退休人員服務工作。
(十六)負責管理並協調指導全市教育系統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
(十七)承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B. 合肥市教育局的發展述要

合肥興辦新學始於清末,但發展緩慢。當時,中學堂只有一所,系由書院遞嬗蛻變而來,未脫「忠君尊孔」窠臼。小學堂為數亦極少,私塾佔主要地位。 1949年到1956年本市教育事業經歷了接收、改造和發展的過程。1949年1月,合肥解放,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有步驟地,謹慎地進行舊有學校教育事業改革工作」的指示精神,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造.接收了原公立學校,把私立學校管了起來,加強了領導;收回了教會學校的主權,割斷了與帝國主義的聯系,擺脫了教會的控制。經過初步的調整與改造,9所市立小學、2所市立中學、4所私立小學和 1所私立中學都於新學期開始時陸續開學上課。又為工農子女增設了小學,並設立人民助學金,減免學費,照顧家庭經濟困難的工農子弟,勞動人民取得了受教育的權利;逐步接管、改造了私立學校多一廢除了學校中的訓育制度,推行了民主管理;取消了反動的課程設置,清除了各科教材中封建主義的、殖民主義的反動內容,開設了革命的政治課程和其他新課程;組織師生參加反匪、反霸、土改、鎮反等政治運動和義務勞動。建立起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民主主義教育的雛型。1951年,新建了合肥衛生學校,1952年又創辦合肥師范學校和合肥醫士學校;東南醫學院遷來合肥改為安徽醫學院;同時,全市普通中學發展到5所。在校學生2329人;小學79所,在校學生13084人;教育部門辦幼兒園2所,入園幼兒135人,成人教育也有發展。全市開始形成了幼兒、小學、中學、中專、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較完整教育體系。當時參加各級各類學校學習的近萬人,為全市人口總數的五分之一。1952年在教師中進行了思想改造運動,對教師隊伍進行了整頓與調整,一支有志為新社會作出貢獻的教師隊伍開始形成。
1953年國家進入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時期,合肥各級各類教育開始做到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到1956年,全市已建立工、農、醫、師高等學校4所,在校學生4431人,中等專業學校9所(包括師范學校1所),在校學生4925人。貫徹執行了「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發展了普通教育,擁有公立、民辦中學8所,在校學生9510人;小學71所,在校學生26268人。建立了教育部門辦公立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616人。興辦農業學校1所,在校學生300餘人。學齡兒童人學率達83%;各級各類學校在校學生數佔全市總人數的四分之一。
各級各類學校開展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品德教育,把勞動教育列入普通教育的內容,並在合肥一中、合肥師范學校重點試驗綜合技術教育。從1955年起在中小學實行勞衛制。1956年成立中小學教學研究室,具體指導中小學的教育與教學研究工作。組織教師學習蘇聯經驗,結合自身的實踐,總結自己的經驗。採取有效措施,狠抓了教師的業務進修,使廣大教師獲得了思想、業務雙豐收。
這個時期,在學習蘇聯經驗的過程中曾出現過要求過高、過急及形式主義的偏向,但對改造舊教育、建設新教育不無積極作用。在改造舊教育的過程中也曾出現過師生參加政治運動過多,亂抽調教師搞中心工作等情況。但為時不長便及時得到糾正。 1957年至1966年國家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合肥教育進入建設社會主義教育的新階段。貫徹執行了毛澤東同志1957年2月提出的「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的教育方針,發展了各級各類學校。對如何走中國啟己的教育道路進行了探索;對學制、課程設置、教材教法等進行了改革試驗。這中間,由於缺乏經驗,加之「左」的思想影響,曾出現過1958年的「瞎指揮」和「浮誇風」破壞了學校教育的正常秩序。其後不久,又相繼出現過片面強調升學率,忽視學生身體健康,過分強調政治教育,學生參加社會活動過多等現象。1962年貫徹執行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總結了經驗教訓,從各方面開拓建設社會主義教育的道路。中央制定的全日制高等學校、中學、小學的《工作條例》(試行草案)下達後,全市先在部分中小學重點試行,1963年普遍展開。1962年開始實行兩種教育制度,先後辦起了4所農墾學校。全日制中學與半耕半讀學校同步發展,打破了中等教育結構的單一化。這一時期,合肥中小學在以教學為中心統一安排學校政治工作和勞動教育,開展勤工儉學活動,課內外結合,理論聯系實際,減輕學生負擔,師范學校的專業教育等方面都進行了探索和實踐,並取得了初步的經驗。各學科的教改試驗也不斷發展,如在中學進行的語文教改試驗、數學教學邊講邊練的試驗、外語直接教學的試驗以及市直屬小學進行的集中識字試驗等等,都取得一定的成績。
至1966年全市共有高等學校9所,在校學生9529人,中等專業學校11所(內含中等師范學校1所),在校學生2903人,各種類型的中學54所(內含半工半讀學校和農業中學),在校學生21188人;小學154所,在校學生74426人,教育部門辦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1325人;聾啞學校由民辦轉為公辦,填補了合肥市特殊教育的空白。全市形成了全日制與半工半讀制、普通教育與專業教育、正規教育與業余教育、國家辦教育與民辦教育並舉的比較完整的社會主義教育體制,基本上能與國民經濟發展相適應。一支忠於人民教育事業,符合各級各類教育需要的教師隊伍基本形成。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都得到發展。 粉碎「四人幫」,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通過全面的撥亂反正,認真貫徹執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合肥教育又逐步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首先,推倒了「四人幫」炮製的「兩個估計」,砸爛了精神枷鎖,糾正了歷次政治運動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中教育工作上的極「左」思想和做法,復查糾正了各種冤假錯案,提高了教師的待遇和地位,落實了知識分子政策,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與此同時,恢復了管理機構的職能作用和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在逐步調整教育與經濟比例關系的同時,逐步解決了教育內部比例失調問題:確定兒所重點中小學,並積極辦好,撤掉了兩所布局不合理的中學,改辦省屬中等專業學校,去掉了6所中學的高中部帽子,使其集中力量辦好初中,逐步把市區中學的高中改為三年制,撤掉了3所初中,恢復為完全小學,撤銷了市區小學的初中班,便於集中精力辦好小學,把二十多所街道辦的一至三年級不完全小學與附近的公辦小學合並,恢復為完全小學,市區小學從1983年秋起已改為六年制,動員了部分在高中和初中任教的教師分別回到初中、小學,充實了初中和小學的骨幹力量。通過調整,逐步改變了中小學「頭重腳輕」的狀況。中等教育結構單一化的狀況有了改變,已有5所普通中學改為職業中學,並在部分中學開設了職業班,在職業中學(班)學習的學生有3000多名。中等專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也有很大發展,創建了合肥幼兒師范學校、合肥經濟管理學校,合肥教育學院、合肥聯合大學,還發展了電視大學、函授教育。
近幾年來,市、區教育部門分別組建了新的領導班子,完成了各級各類學校領導成員的調整任務,破格提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備、一年富力強的骨幹教師擔任學校領導工作。制定了人事工作、學籍管理、教研工作、老幹部工作、財務管理、校辦工業管理、學校崗位責任制等方面的規定和條例,加強了教育管理和教學管理,一全面開展教學改革試驗活動,已有近百個項目的教改試驗正在進行中。創辦了《合肥教研》,使全市教育工作者有了交流教育和教學改革經驗的陣地。成立了電化教育館,第一次召了全市電化教育工作會議,使全市電化教育重新邁開步子。目前全市許多中小學電化教育的勢頭很好。
幾年來,全市中小學積極開展了勤工儉學活動。成立了教育工業公司,加強了對學校工廠的領導,做到統一規劃,統一調配,使全市中小學工廠取得了很大的成績。1985年全市中小學工廠總產值由1976年的91.30萬元增加到1369萬元,增長近15倍。1984年,教育工業公司榮獲省先進單位稱號。 截至1985年,全市各種類型的高等學校已發展到10所(不含軍事院校、電大、函大、刊大及業余大學),在校學生2.8萬多人;各種類型的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33所(含師范學校、幼兒師范學校各1所),在校學生11699人,普通中學97所(含職業學校和其他部門辦的中學),在校學生62941人,小學249所,在校學生82101人;公辦、民辦幼兒園500所,在園幼兒33166人。普及了小學教育,市區普及了初中教育,幼兒入園率達70%。同時,調動了社會辦學的積極性,目前民主黨派和群眾團體辦起了中山夜校、育才學校、建人業余學校、青年夜校、職工業余大學以及各種文化補習班、各種職業培訓班,近兩年來參加學習的青少年達214000人。一個為四化學文化、學技術的熱潮,正在全市掀起。

C. 請教蜀山區教體局的地址

網路地圖上搜不到,具體位置在潛山路與望江西路路口往西一兩百米的位置,在路的南邊。

D. 合肥行知學校怎麼樣啊

簡介:合肥市行知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的公辦學校,學校起建於1967年,全名叫安徽省通用機械廠職工子弟學校,位於舒城縣五顯鎮,主要解決本廠職工子女入學。1987年,根據國家統籌安排,安徽省通用機械廠實現軍用轉民用。1993年,由於廠部整體搬遷至合肥,學校隨遷入合肥。1997年,作為合肥市首批七所「廠辦」轉「公辦」學校之一,安徽省通用機械廠職工子弟學校正式劃歸合肥市東市區教委(現瑤海區教體局),更名為合肥市行知學校。2013年,啟用新校區,實現一校兩區辦學模式。2015年,合肥幼兒師范專科學校老校區規劃為合肥市行知學校漕沖校區,2016年9月投入使用。2017年,合肥市服裝學校(原第31中學)老校區規劃為合肥市行知學校學苑校區,2017年9月投入使用,實現一校四區辦學模式。
學校恆通校區佔地30餘畝,東七校區佔地22餘畝,漕沖校區佔地70畝,學苑校區佔地44.5畝。學校現有教學班小學53個,中學53個,共計106個,在校學生5388人;現有326名教職工,其中,省級教壇新星2人,市級教壇新星18人,市級骨幹教師25人,國家級優質課獲得者31人,省級優質課獲得者30人,市級優質課一等獎39人,區級教壇新星、教學能手、優質課獲一等獎計79人。
注冊資本:2296.98萬人民幣

E. 合肥市新站區教育局的電話是多少

辦公電話:0551-65777127

機構名稱: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社會事業局(負責教育工作)

辦公地址:合肥市文忠路999號管委會大樓A5區

郵政編碼:2300113

註:社會事業局對口市直單位:市教育局、市體育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5)蜀山區教育體育局擴展閱讀

新站區社會事業局部門職能介紹如下:

1、負責編制社會事業發展總體規劃並組織實施;

2、負責教育工作;

3、負責衛生、人口與計劃生育、老齡、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工作;

4、負責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和廣播電視、旅遊工作;

5、負責醫療保險、城鄉醫療救助工作;

6、負責區屬學校領導班子管理工作;

7、負責高教基地院校服務工作;

8、負責老年大學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

新站管委會-內設機構及職責

新站管委會-社會事業局

F. 合肥市教育局號碼是多少

合肥市教育局聯系電話:0551—63505100

合肥市教育局地址:合肥市天鵝湖路558號合肥廣電中心A區12-16層,郵編:230071 。

市教育局機關行政編制57名。

其中領導職數5名:局長1名,副局長4名;紀委書記1名;總督學1名,總經濟師1名。

處室領導職數22名(含監察室主任、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工會主席、團委書記各1名),其中,正職15名,副職7名。

(6)蜀山區教育體育局擴展閱讀:

教育局的職能

一、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有關教育的法律、法規;研究起草教育工作的地方性法規、規章,並組織實施。

二、研究全市教育發展戰略,統籌規劃、協調指導全市教育體制和辦學體制等方面的改革;制定全市教育事業的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並指導、協調、組織實施。

三、負責本部門教育體育經費的統籌管理,參與擬訂教育體育經費籌措、教育體育撥款、教育體育基建投資的政策;按有關規定管理國內外對我市的教育體育援助、教育體育貸款;負責統計全市教育體育經費投入情況和教育體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

四、負責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促進教育公平,負責義務教育的指導與協調;指導普通高中教育、幼兒教育和特殊教育工作;落實基礎教育教學基本要求和教學基本文件,組織審定基礎教育教學的地方性教材和補充教材,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五、指導全市教育督導工作,組織對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的督導檢查和評估驗收工作;負責基礎教育發展水平、質量的監測工作。

G. 合肥長豐軌道交通學校,詳細信息,和會不會進廠讓你實習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H. 肥東教育體育局小孩的戶口在合肥市區,在肥東也有房子。現在小孩上小學在肥東上的,初中能轉回合肥市區上

摘要 因戶口遷入我市或要求轉入我市民辦學校的可以申請轉學。辦理程序如下:1、轉出學校開具義務教育學生轉學聯系函;2、家長持戶口簿、房產證、轉學聯系函等到學區內所屬學校申請轉學3、轉入學校審核同意後復函給轉出學校4、轉出學校開具轉學證明及學籍檔案材料;

I. 安徽合肥教育局咨詢投訴電話是多少

教育局官網查的,但是只查到了2016年的信息。
序號 單位 電話
1 合肥市教育局 0551-63505199
2 長豐縣教育體育局 0551-66671595
3 肥東縣教育體育局 0551-67759070
4 肥西縣教育局 0551-68850094
5 廬江縣教育局 0551-87334976
6 巢湖市教育體育局 0551-82620632
7 瑤海區教育體育局 0551-64490227
8 廬陽區教育體育局 0551-65699982
9 蜀山區教育體育局 0551-65774308
10 包河區教育體育局 0551-63357132
11 經開區社會發展局 0551-63679104
12 高新區社會事業局 0551-65318011
13 新站區社會事業局 0551-65777150
14 巢湖經開區社會事業局 0551-82811202

熱點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
北京假體隆鼻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2:49:41 瀏覽:117
年度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5-15 02:16:35 瀏覽:334
是在下輸了是什麼梗 發布:2025-05-15 01:59:54 瀏覽:289
教育課 發布:2025-05-15 00:39:16 瀏覽:887
筆畫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15 00:06:14 瀏覽:99
小班幼兒英語 發布:2025-05-15 00:00:31 瀏覽:854
思教育網 發布:2025-05-14 22:14:17 瀏覽:988
師德師紀自查小結 發布:2025-05-14 21:09:36 瀏覽: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