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智適應教育
① 南昌大學三本專業有哪些
學院下設人文、財經、信息、理工、基礎5個學科部,設置優勢、熱門、特色專業28個
新聞學專業介紹
本專業是江西省品牌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較厚實的新聞學理論功底,較系統的新聞學專業知識和較強的新聞業務技能,了解我國新聞宣傳的政策法規,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新聞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勝任新聞、出版、宣傳、高校等單位的新聞采編、網路管理、教學、研究等工作以及黨政部門、企事業單位的新聞宣傳工作。
本專業以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為其辦學特色,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動手的培養。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新聞學概論、馬列新聞蓍作選讀、傳播學概論、中國新聞事業史、外國新聞事業、新聞采訪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廣播電視概論、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廣播電視節目主持、電視作品分析、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媒介經營管理等以及長達一學期的新聞業務實習。教學中,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課堂講授與操作實踐相結合,把培養和提高學生新聞業務能力貫穿於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英語專業
該專業培養英語基礎扎實、適應能力強的高級英語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畢業生能在黨、政、企、事、經貿、政法、新聞、大眾傳媒、文化體育教育、醫療衛生、旅遊服務、民間團體等單位從事相關工作。專業主要課程有:語言學導論、翻譯理論與實踐、英國文學、美國文學、修辭、中外文化、英美概況、外語歌曲等語言知識與文化素質課程、外語教學法、外國文藝理論與批評、英美文學選讀、管理英語、文秘英語、商務英語、外貿英語、科技英語、對外宣傳英語、口譯、旅遊英語等。
德語專業介紹
德語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德語語音基礎扎實、德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全面發展,了解德語國家及歐洲經濟、政治、文化狀況,具有較廣泛的理工、管理、人文、經濟等學科知識的應用型、復合型德語本科生。為各級黨政機關及其涉外部門、合資獨資公司、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大中專院校等培養從事科技、商務翻譯、文化旅遊服務、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德語專業人才。
該專業開設的主幹課程:基礎德語、中級德語、高級德語、德語初級聽力、德語中級聽力、德語高級聽力、德語語法、德語視聽、德語會話、德語翻譯理論與技巧、德語國家概況、德國文學史、德國歷史、德語寫作、經濟德語、商務德語、科技德語、旅遊德語、德語報刊選讀、第二外國語等。
日語專業介紹
日語專業的培養目標是掌握日語語言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嫻熟的聽、說、讀、寫、譯的日語語言運用能力,對日本國的歷史與現狀、政治與經濟、法律與商務、科技與管理,以及日本社會與文化等有深刻了解,具有廣泛的人文社科、經濟商務和科技管理等泛學科知識的寬口徑多用型人才。畢業生能夠在各級政府機關、旅遊外事機構、日資獨資、中日合資單位、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聞出版單位、各類企業事業單位等從事日語翻譯、管理、教學以及科研工作。
日語專業開設的主幹課程:基礎日語、高級日語、日語視聽、日語聽力、日語會話、日漢互譯、日語概論、日語語法、日語寫作、日語翻譯理論與實踐、日語應用文寫作、日語經貿文選、日本風情、日本文化史、日本文學作品選讀、經貿日語函電、第二外國語等。
法學專業介紹
法學專業是江西省品牌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法學基礎理論扎實、知識結構合理、綜合能力強的高級法律專門人才。畢業生能在各級黨政機關、公、檢、法、律師事務所、學校、經濟、財政、工商、稅務、對外貿易、廠礦、企事業等單位從事司法實踐、行政公務、法學研究、教學等工作。
該主要專業課程有: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刑法學與行政訴訟法學、經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國際法學、國際私法學、國際經濟法學、中國法制史、刑事偵查學、行政法、知識產權法學、合同法學、律師學、法律文書寫作等。該專業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經常旁聽法院司法審判,並開展模擬法庭審判活動及到法院實習(有定點法院實習基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畢業生在參加司法考試、公務員考試時,具有較大優勢。
對外漢語專業介紹
對外漢語專業是一門新興專業。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對外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各行各業越來越需要集中文和英文於一身的中英文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國外「漢語熱」不斷升溫,也需要大批能夠從事雙語教學的對外漢語教師。該專業注重漢英雙語教學,主要培養具有較扎實的漢語和英語基礎,對中國文學、中國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較全面的了解,具備漢英雙語會話和寫作、漢英互譯、跨文化交際等基本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後,適合在國內外有關部門,以及各類學校、新聞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業單位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和中外文化交流、國際合作等工作。
主要專業課程有:基礎英語、英語口語、英語聽力、英文寫作、英漢翻譯、英美文學、漢英對比研究、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文學、外國文學、中國文化概論、西方文化與禮儀、語言學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第二語言教學理論等。
漢語言文學專業(秘書學方向)
該專業主要培養具有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適應市場需要,具備政策水平和組織能力,具有處理文案工作及開展公共關系活動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與文字書面表達能力,掌握現代辦公技術和公共關系管理技能的復合型應用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夠勝任政府機關及企、事業單位的秘書工作和公共關系管理工作。
主要專業課程有:基礎寫作、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國現當代文學欣賞、中國古代文學欣賞、外國文學欣賞、秘書學概論、應用寫作、公共關系學、現代管理學、文書學、社會心理學、組織行為學、現代辦公軟體、公關語言學、公關案例分析、領導科學、檔案信息與管理等。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介紹
數字媒體藝術既是新興專業,也是朝陽產業。本專業注重藝術和技術相結合,致力於培養既具有較高的專業藝術素養和設計創新能力,又能夠熟練地應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數字藝術創作的高層次、復合性、應用型創意媒體人才。該專業開設了動畫設計製作、數字影視製作、游戲設計製作三個專業方向。學生畢業後,可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方向從事電視台、報刊雜志出版社、影視傳媒製作公司、動畫公司、網路游戲公司、電子出版機構,以及各類院校、文化宣傳、藝術設計研究等企事業單位和部門從事數字媒體的策劃與開發、設計與製作,以及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
該專業主要開設的課程有:數字媒體導論、數碼攝像、原創漫畫設計、網路媒體設計、動畫劇本設計、電視節目製作、美學、影視技術概論、媒體設計與創意、動畫概論、三維動畫基礎、Maya高級技術、高級動畫、視聽語言、三維高級研究、二維動畫製作、二維軟體高級技術、數碼音效、動畫運動規律、影視畫面剪輯、影視特效合成、特效軟體基礎、電影特效原理、動態圖形設計、游戲概論、二維游戲美術設計、三維游戲美術設計、游戲動畫流程、虛擬現實、游戲編程開發等。
工業設計專業介紹
工業設計專業是江西省品牌專業。該專業注重藝術與技術相結合,注重創意表達、創新思維和新材料新技術的綜合運用,注重實踐性教學環節,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設計創造能力。該專業開設了室內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和視覺傳達設計三個專業方向,培養具有扎實的工業設計基礎理論、基本技能,掌握與本專業相關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基本知識,具有較強的設計表達能力、應用設計能力的高級復合型設計人才。該專業畢業生可根據所學專業方向從事城市規劃設計、室內設計、動漫設計與製作、電視媒體製作、文化產業等領域的研究、創作、設計製作、編導、營銷管理及工業設計教育等工作。
該專業主要課程有:設計素描、設計色彩、設計概論、室內設計(I、II)、 中式、歐式房設計、酒店賓館設計、人體工程學、水電安裝、工程預算、動畫概論、動畫運動規律、二維動畫創作、三維動畫創作(MAYA)、動畫場景設計、CI設計、包裝設計、平面廣告設計等。
藝術設計專業介紹
藝術設計專業在學生培養方面堅持創新性、藝術性、職業性的辦學理念,通過對藝術設計 綜合素質的培養與設計方法、職業技能的訓練,培養具有創新設計能力和專業技術技能的高級藝術設計人才。該專業開設了裝潢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二個專業方向。學生畢業後,可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方向從事裝潢設計、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平面設計、園林景觀設計、室內設計、新聞出版等領域的創作、策劃、 設計製作、營銷及管理和藝術設計教育等工作。
藝術設計專業主要課程:設計素描、 設計色彩、設計概論、計算機二維輔助設計、平面廣告設計、CI設計、包裝設計、印刷工藝、 室內設計、傢具設計、商業空間設計等。
工商管理專業
該專業培養具備經濟、法律及企業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工商管理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畢業生能在各類工商業企事業單位、政府經濟管理部門及大中專學校從事生產、經營、財務、銷售、人事、信息等方面的管理、規劃、決策以及教學科研方面的工作,能適應各類公司企業及工程項目的計劃、組織、控制工作及運營、設備管理、質量管理和現場管理等工作。主要專業課程有:經濟數學、政治經濟學、管理學原理、統計學原理、資料庫系統、財政與金融、現代企業制度、財務管理、經濟應用文寫作、公共關系、證券與期貨市場、人力資源管理、質量管理、現代生產現場管理優化、管理信息系統、企業經營戰略、物流管理等。
市場營銷專業
該專業為市場培養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和市場營銷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以及市場營銷活動和調查研究能力、分析策劃能力、應變開拓能力、組織實施能力和反饋修正能力,能較熟練地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和一門外語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主要專業課程有:政治經濟學、資料庫系統、微觀經濟學、財政與金融、宏觀經濟學、市場營銷學、商務談判、現代企業制度、生產組織學、財務管理、經濟應用文寫作、市場預測與決策、消費者行為學、現代廣告策劃、推銷藝術與技巧、企業經營戰略等。
會計學專業 (含注冊會計師方向)
該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中介機構、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投資銀行、資產評估事務所、金融證券機構等單位從事會計、審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該專業設有會計學和注冊會計師兩個方向。會計學專業主要課程有:公共基礎課、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管理、財務管理、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國際會計、電算化會計與審計、會計咨詢等課程;注冊會計師主要課程除會計學專業的主幹課程外,另加設財政與金融、稅法、大學英語Ⅴ和Ⅵ、英語聽說(涉外)等課程。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含商務英語方向)
該專業培養具備國際經濟貿易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能熟練運用外語開展對外貿易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畢業生能在對外經貿系統各級管理部門、外貿企業、外資企業、大中專院校及政府機構等單位從事經營管理、商務談判、翻譯、教學研究等工作。該專業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商務英語兩個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方向主要專業課程有:國際金融、發展經濟學、進出口貿易實務、國際技術貿易、國際經濟學、稅收學、中國對外貿易概論、國際投資學、國際稅收、組織行為學、外經貿英語函電、國際商法、資料庫管理及數據分析、國際經貿地理、公共關系、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等;商務英語方向主要專業課程有:綜合英語、英語寫作、BEC、高級英語聽說、語言學、財政英語聽說、國際貿易、科技英語閱讀、英美文學閱讀、高級英語閱讀、國際商法、國際營銷學、翻譯理論與實踐、外貿函電與談判等。
旅遊管理專業 (含酒店管理方向)
該專業培養在旅遊管理學科方面具有扎實專業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知識面寬、適應能力強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畢業生能在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涉外部門、大中專院校、旅遊飯店、旅遊企業從事經營管理、導游和接待、教學與科研等工作。該專業設有旅遊管理和酒店管理兩個方向,旅遊管理專業的主要課程有:旅遊學概論、中國旅遊地理、旅遊市場學、旅遊心理學、旅遊英語、公共關系學、旅遊經濟學、旅遊法學、旅遊資源規劃與開發、導游業務、中外禮儀、導游專業知識、形體訓練、旅行社經營管理等課程;酒店管理方向主要課程有:除旅遊管理主要課程之外,另加餐飲管理、客房服務與管理、前廳運轉與管理、酒店經營管理等課程。
物流管理專業
該專業培養具有管理、經濟和現代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以滿足現代物流發展對管理人員的需求。畢業生可在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以及物流中心從事物流和與之相關的運輸、倉儲、物流管理工作,也可到相關部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本專業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運輸管理、財務管理、企業物流管理、倉儲與配送管理、信息管理、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國際貿易等課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專業
該專業是江西省品牌專業,培養利用模具技術對金屬和塑料進行形塑與加工的技術人才。畢業生能在機械製造、塑料成型、汽車製造、航空航天、家用電器、電工通信等眾多領域從事模具設計與製造、成型工藝設計與開發等技術工作,也能在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門從事相應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由於利用模具製造產品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產品質量好等優點,模具技術在製造業的眾多領域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主要課程有:機械制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電工電子技術、控制工程、塑料成形原理、高分子材料、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塑料成型與模具設計、模具CAD/CAM等。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該專業是江西省品牌專業,培養學生具備機械設計製造基礎理論知識、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畢業生能在機械行業、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及國家重點工程從事機械設計製造、教學科研、應用開發和經營管理等工作。主要專業課程有:工程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公差與技術測量、控制工程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機床電氣與PLC、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製造、現代製造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液壓傳動與控制、機械製造工藝學、金屬切削原理、金屬切削機床、數控技術與應用、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特種加工等。
車輛工程專業(汽車及應用)
該專業培養具備①汽車設計、製造;②汽車電子技術;③汽車運用管理、保養維修、實驗和檢測;④工程車輛的研究、設計、製造及運用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能從事汽車相關設計、製造、維修、檢測、實驗研究、教學、營銷及技術服務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主幹課程有:工程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公差與技術測量、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機械製造基礎、控制工程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汽車構造、汽車理論、汽車設計、汽車電子控制技術、現代汽車試驗學、汽車維修與保養、汽車營銷、汽車排氣凈化、汽車車身結構與設計、發動機原理等。
建築學專業
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基礎扎實、知識面寬、適應性強、具有創新精神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職業建築師,主要課程:以建築設計及其原理為主幹,同時重點學習建築歷史、景觀環境、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建築構造與材料、建築環境科學與室內設計等專業課程,包括英語、高等數學、畫法幾何及陰影透視、美術、建築物理、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力學、建築結構、建築設計基礎、建築設計及其原理、城市規劃設計及其原理、室內設計等。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建築設計工作,也可從事建築設計與城市規劃項目管理、房地產策劃、景觀環境設計及其相應的建築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
土木工程專業
該專業是江西省品牌專業,設有建築工程、道路與橋梁工程兩個方向。通過加強實驗課程和每學期的工程訓練和工地實習,使學生得到土木工程師和路橋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培養同時具有較深的專業理論知識與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畢業生能在政府機構、大中專院校、研究設計院所、建築施工等單位從事各類建築結構、構築物及道路、橋梁的設計規劃、管理施工、教育研究、投資開發等工作。主要專業課程有:畫法幾何與建築制圖、工程測量、建築材料、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房屋建築學、演算法語言及應用、鋼結構、混凝土及砌體結構、工程地質、土力學及地基基礎、建築施工、高層建築結構、工程結構抗震、土木工程CAD、組合結構、建築結構試驗、特種結構、建築設備、工程造價與管理、道路交通工程、道路勘測設計、路基路面工程、橋梁工程、路橋施工技術、路橋工程概預算、道路交通規劃、土木工程合同管理等。
給水排水工程專業
該專業培養具有在水的取集、處理、輸送、利用、污廢水排除、處理與綜合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實踐知識和研究開發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後能在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和施工單位從事城市規劃、市政建設、環境管理及給排水系統、廢水處理工程、工業與民用建築給排水工程的設計、施工、監理、運行與管理工作,亦可在大中專院校任教。主要課程有:無幾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微生物學、工程流體力學、建築力學、測量學、水文學、水泵與水泵站、給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築給排水、給水處理、廢水治理工程學、給排水工程結構、給排水工程施工等。
工程管理專業
該專業設有項目管理、工程造價兩個方向,培養掌握土木工程技術及工程管理相關的管理、經濟和法律等基本知識、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管理人才。畢業生能從事工程項目的全過程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管理、項目投資及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等,可以在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房地產企業、投資與金融領域等從事工程管理及相關工作。主要專業課程有:土木工程概論、土木工程制圖、工程結構、建築力學、房屋建築學、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經濟學、建築法規、工程項目管理、管理學原理、工程材料、工程合同法律制度、土木工程測量、工程造價等。
生物技術專業
該專業設有應用生物技術、生物制葯兩個專業方向,培養具有扎實的生命科學理論知識,了解學科發展前沿,掌握生物技術實驗技能,並有相應工程基礎知識的高級科研、技術和管理人才。畢業生適於在與生物技術直接相關的醫葯、輕工、環保等科研單位、大型企業、高等院校從事科研、教學、技術及管理等工作。主要專業課程有: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普通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理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現代生物技術、生物技術制葯、生物工程設備等。該專業設備、師資條件較好,2007年考研究生上線者達應屆畢業生的27.5% 。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能從事當今社會急需的相關行業的電子設備調試、檢測、維護、管理並具備設計開發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培養要求是掌握電子電路基本理論和分析計算方法;掌握信息處理和信號變換一般理論以及信號測試方法;具有典型電子工程系統的分析、研究的基本能力;熟悉常用的電子儀器的使用;具有運用計算機進行工程設計、模擬模擬、自動測試和應用軟體開發的調試的能力。主要專業課程包括:模擬電子線路,電路分析,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信號與系統,程式控制交換技術,電子設備設計與實踐,單片機,電子線路設計自動化(EDA),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電視機原理,移動通信等。
電子商務專業
該專業培養具有計算機、電子商務、現代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熟練運用信息技術、電子商務技術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和現代管理方法的高級應用型專門技術人才。畢業生能在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科研院所、大中專學校從事電子信息系統開發、維護、管理及理論研究和教學等工作。主要專業課程有:電子商務概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資料庫編程、資料庫原理、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會計學、市場營銷學、網路信息檢索、網路企業管理、網上支付與結算、電子商務與物流配送、國際貿易實務、電子商務解決方案、電子商務系統設計,網頁設計與製作、web編程設計等。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網路技術方向)
該專業設有計算機應用開發和網路技術開發兩個方向。本專業培養計算機基礎扎實、自學能力強、知識面寬,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的動手能力。畢業生可在計算機公司、軟體公司、企事業和政府部門從事計算機軟、硬體研製開發與網路管理等工作。主要專業課程有數據結構、操作系統、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匯編語言、資料庫原理、大型資料庫應用、軟體工程、計算機網路、JAVA程序設計語言、計算機圖形學、web開發技術、信息安全設計等。
軟體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學生在軟體設計與開發、網路通信與信息安全、軟體項目管理、軟體測試4個方向發展,以實現教育部提出的復合型、實用型、國際化的人材為目標。該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並重,培養學生進行具備軟體的系統分析與設計、軟體項目管理與軟體測試方面的能力。畢業生可在軟體公司、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從事軟體開發、軟體項目管理與軟體測試、信息技術應用與管理等工作。主要專業課程有數據結構、操作系統、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資料庫原理、軟體工程基礎、軟體工程設計實例、計算機網路、JAVA程序設計語言、web開發技術、中間件技術、軟體項目管理、軟體測試技術等。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本專業面向社會需求,實現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的交叉滲透,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素質,以數學為基礎,信息為對象,計算機為工具,有扎實的數學知識和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適合在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研究、教學、應用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主要專業課程包括:數學分析、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值代數、資料庫原理、C語言程序設計、離散數學、軟體工程、數據結構、常微分方程、資訊理論基礎、實變與泛函、數值逼近、偏微分方程、操作系統、信號系統分析與設計、多元統計分析等。
自動化專業 (智能控制方向)
該專業是以自動控制、智能控制和計算機控制系統應用為特色的寬領域專業,培養具備電工電子、控制、自動檢測與儀表、系統工程、電力電子、電子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管理與決策等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部隊、大中專院校、科研設計院所等單位從事電氣設備、自動化、智能控制、工廠配電等方面的設計開發、組織管理、教學科研等工作。主要專業課程有:電路原理、電子技術基礎、自動控制理論、現代控制理論、計算機控制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電力電子變流技術、檢測與過程式控制制技術、運動控制技術、智能控制技術、DSP原理及應用、嵌入式系統設計原理與應用、Matlab與系統模擬等。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電力系統方向)
該專業分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機電器及其控制、電力電子三個方向。我院本專業側重於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培養具備電工技術、電力系統、電子技術、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數字信號處理等方面技術的能力,畢業後能在電力、電子、通信、計算機、外貿、環保、能源等行業,政府、研究設計院、大中專院校等單位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主要專業課程有:電路,電子技術、電機學,單片機原理與應用,電力電子技術基礎,發電廠電氣部分,電力系統分析,高電壓技術,電力系統自動裝置原理,電力系統遠動,計算機繼電保護,計算機網路技術、電力系統模擬、電氣設計CAD等。
② 智力低下的特殊學校有哪些
1、廣州市越秀區特殊學校,越秀區培智學校是越秀區西片的一所公立特殊學校,學校因地制宜地為智障學生提供著學習、體療康復、缺陷補償、職前培訓的條件,呈現著人本的關懷、殷切的鼓勵和注重智障兒童身心發展特殊性的氛圍。
2、南昌市特殊學校,南昌市培智學校創辦於1985年,校址在包家巷71號,佔地面積2329平方米,建築面積為2053平方米,是全省第一所專門為智力障礙兒童、少年兒童(6-18歲)提供從九年義務到職業教育的特殊教育學校。
3、天津市津南區特殊學校,培智學校位於天津市津南區鹹水沽鎮紅旗路南端 ,創建於1990年4月,屬於國家九年義務教育,面向全區招收智力落後和肢體殘疾的兒童入學
4、天津市紅橋區特殊學校,位於天津市紅橋區紅旗路教軍場大街1號,始建於1985年,是一所集學前康復、義務教育、轉銜教育為一體的智障類教育學校。
5、漯河市特殊學校,創辦於1987年9月,於1998年11月24日掛牌為源匯區培智學校,又於2007年5月18日正式更名為「源匯區博愛學校」。
③ 南昌千禧頤和園歸哪個居委會
當地的居委會管
千禧頤和園位於西湖南昌市西湖區朝陽洲建設西路58號,是由規劃、開發的小區,規劃面積17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20000平方米,1棟共約1028戶戶,無電梯,車位情況停車位1100個,地面80元/月/個,地下車庫6-10萬元/個,地下車位150元/月/個。
小區近地鐵:丁公路南(地鐵2號線)、 永叔路(地鐵2號線)、 南昌火車站(地鐵2號線)、 順外(地鐵2號線)、 滕王閣(地鐵1號線)。
周邊學校有:魚樂貝貝嬰幼兒水育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建設西路58附近)、 雷式教育(千禧校區)(千禧北四區商業街一層)、 九州教育(千禧分校)(建設西路8號千禧頤河園)、 吉的堡(英語建設西路教學點)(建設西路188號萊茵半島花園卡拉多旁)、 樹心教育拖輔中心(萊茵半島花園15棟108號)、 頂峰教育(建設西路188號二樓)、 南昌市站前路**教育集團千禧萊茵校區(千禧·萊茵分校)(安石路161號)、 江西電大南區(安石路69)、 松鼠AI智適應教育(安石路校區)(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安石路268號同盟嘉苑5號商鋪)、 巨人教育(安石路校區)(安石路69號三樓)。
④ 有什麼針對智障兒童開設的學校或教育機構嗎
針對智障兒童開設的學校或教育機構有:
1、廣州市越秀區特殊學校:越秀區培智學校是越秀區西片的一所公立特殊學校,學校因地制宜地為智障學生提供著學習、體療康復、缺陷補償、職前培訓的條件,呈現著人本的關懷、殷切的鼓勵和注重智障兒童身心發展特殊性的氛圍。
2、南昌市特殊學校:南昌市培智學校創辦於1985年,校址在包家巷71號,佔地面積2329平方米,建築面積為2053平方米,是全省第一所專門為智力障礙兒童、少年兒童(6-18歲)提供從九年義務到職業教育的特殊教育學校,設有五個教學組,162名學生,教師24人。
3、漯河市特殊學校:創辦於1987年9月,於1998年11月24日掛牌為源匯區培智學校,又於2007年5月18日正式更名為「源匯區博愛學校。是漯河市唯一的一所特殊(培智)教育學校,校舍面積約2800平方米,擁有兩幢三層教學大樓,配有多功能、多感官訓練、模擬超市、模擬家庭、個別化教育、資源室等十個專用輔助室。
4、天津市津南區特殊學校:位於天津市津南區鹹水沽鎮紅旗路南端 ,創建於1990年4月,屬於國家九年義務教育,面向全區招收智力落後和肢體殘疾的兒童入學。
5、天津市紅橋區特殊學校:,位於天津市紅橋區紅旗路教軍場大街1號,始建於1985年,是一所集學前康復、義務教育、轉銜教育為一體的智障類教育學校。是天津市游泳訓練基地,學生代表天津市參加國家及國際賽事獲32金、22銀16銅的驕人成績。
⑤ 請問江西南昌縣蓮塘的重點小學是哪幾家啊
蓮塘第一小學 學校網址:www.ncltyx.cn/
南昌縣蓮塘一小位於縣城蓮塘鎮沿河路207號。學校始建於(私立蓮塘中山小學)1924年。直到1972年正式更名為現校名。至今有80年辦學歷史。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鄧小平「三個面向:為指導,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規律,堅持以人為本,促進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努力培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從育人的角度出發,一小人把「愛每一個學生」為作辦學宗旨和理念,用德育大綱指導德育工作,重視學生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通過多年的工作和實踐,構建了「立體多維,嚴細求實」的德育工作模式;緊緊抓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這條主線,圍繞「外塑形象,內強素質,規范管理,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爭創一流」的工作思路,堅持齊心協力謀發展,科研興校促發展,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由於領導班子改革創新意識強,鑄就了該校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從而贏得了極高社會聲譽。學校先後被市、縣列為素質教育及新課程標准實驗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及教育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在全縣乃至南昌地區引人矚目。
蓮塘中心小學 學校網址:http://www.ltzzxxx.com/
2002年2月,原小藍鄉、蓮西鄉並入蓮塘鎮。小學教育的管理機構也隨之合並為蓮塘鎮中心小學,合並後校長是萬賢琳,到2006年9月退居二線。
2006年9月30日經南昌縣小學校長公推公選後,劉國旺同志任蓮塘鎮中心小學校長,至2007年8月24日止。
2007年8月24日,經教育局任命,付國龍同志任蓮塘鎮中心小學校長。
解放前全鎮教育狀況
自民國開始,蓮塘鎮范圍內開始興辦私塾學堂。私塾由家庭或家族聘請塾師為自己或本族子女教授識字、算數,常識等課,也有塾師在自家辦私塾。每年招收10——20個學生。比較大一點的自然村大多數辦有私塾。
學堂是受維新思想影響,引進西方教學方式,開始為私立,民辦,然後演變為公辦。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岡前胡村由胡仁俊發起,在該村設立「明新初等小學堂」,校長胡仁俊。
民國4年開始設立國民學校,1918年由梅光信發起,在墨山梅村建新墨山國民學校,鄒樹聲、鄒正言先後任校長。後中途停辦。
民國13(1924)年,蓮塘曾家曾於園發起創辦蓮塘中心小學,並任校長,校址設在曾家萬壽宮內,時有教師5人。1930年該校轉為縣立,校為改稱「南昌縣第一小學」。抗戰期間,又更名為「南昌縣蓮塘鎮中心國民學校」,此為現在蓮塘一小前身。
1926年,江西省國民政府在小藍伍龍崗創辦「江西省鄉村師范學校」,該校在附近村莊設立了多所附屬小學,作為教學實驗基地。在蓮塘鎮內設有小藍、墨山小學及斗門、鄧埠、敷林分校,後因日軍轟炸南昌淪陷而南遷。抗戰勝利後,學校恢復。據有關資料記載,1947年現轄區內3所中心國民學校,即「南昌縣立蓮塘中心國民學校」,校長塗相遜,有教師14人,學生327人(含成人班)。「南昌縣立小藍鄉中心國民學校」校址在墨山街,校長羅佩珩,有教師4人,學生148人;「南昌縣
立鄧埠鄉中心國民學校」,校址設鄧埠村,校長羅樂三,有教師8人,學生345人。
同時私立小學漸漸開辦。1947年經南昌縣教育科審批的斗門村「私立澄湖小學」,設有4個班,有學生166人。
二、解放後教育的變化
1949年解放後,四區(蓮塘)人民政府接管了國民黨政府遺留下來的學校,建立了南昌縣蓮塘小學、南昌縣斗門小學、南昌縣小藍小學、南昌縣鄧埠小學等。1950年,本著「鄉學鄉辦、村學村辦」原則,各鄉、村陸續辦了小學。屬私立,後稱民辦。1953年下半年開始,分期分批對小學進行以「控制發展,克服混亂現象,提高教育質量」為中心的整治工作,鄉、村小學都改為縣辦,稱初級小學。
1960年普遍開設完全小學。
區政府有一個文教助理管理本區教育工作。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後,公社(鄉)設立了文衛部,後稱(文教辦公室),1980年撤銷文辦室,成立中心小學,為全社(鄉、鎮)的教育管理機構。原蓮塘鎮中心小學,1980年成立,其前身是1974年成立的蓮塘鎮文教辦公室,首任主任魏金水。
原小藍鄉中心小學,1980年2月成立,下轄村小8所,其前身是小藍公社文教辦公室。首任主任楊倫洪。
原蓮西鄉中心小學,1980年2月成立,下轄村小3所,其前身1976年8月成立的蓮塘墾殖場文辦室,首任主任黃雲輝。
2002年2月,蓮塘鎮、小藍鄉、蓮西鄉合並為蓮塘鎮,「一鎮兩鄉」的中心小學也合並為「蓮塘鎮中心小學」,校長是萬賢琳,下轄17所小學,由於網點布局,現有14所村小。
業余教育
全鎮各學校除完成本身教學任務外,還擔負農村業余教育重任。解放初期,青少年文盲多,黨和政府積極組織掃盲。各村開辦「夜校」,主要由教師擔任講課,後來由識字的幹部及群眾擔任文化教員。「文化大革命」期間各生產隊都開辦了「政治夜校」。改革開放後,各村除開辦掃盲識字班外,還舉辦了「農技培訓班」,「養殖培訓班」等。據不完全統計,至2003年,全鎮先後讓近2000人脫盲,辦各類培訓班,參加培訓人員2500人。
建置
兩鄉一鎮合並後的蓮塘鎮中心小學,地處蓮塘鎮團結中路8號,直轄14所小學。由於小學六年制需增加班級,為了使本部(蓮塘鎮五小)教室寬松,經過中心小學申請,得到鎮黨委批准,決定轍銷蓮塘鎮幼兒園。於是,中心小學辦公室於2004年8月18日遷至蓮塘鎮團結中路。(原蓮塘鎮幼兒園內)。現在是定崗振龍小學,為蓮塘鎮中心小學本部。
2006年9月,全鎮有學生4424名,分137個教學班,有教職工326名,其中小學高級教師143人,小學特高5人。校長劉國旺,副校長章廣仁、毛叢良,副書記塗傳槐、李海文,辦公室主任李懷明。
1960年學校成立「中國少年先鋒隊」,1972年成立校團支部,2003年成立團總支,首任團總支書記萬耀華,現任團總支書記殷桂萍。
1974年成立校黨支部,首任黨支部書記魏金水。2003年2月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出,總支書記為萬賢琳。副書記為:熊木森、章廣仁、毛叢良、張海珍、塗傳槐、李海文;委員李自忠,下設4個黨支部,8個黨小組,有黨員109人。2003年8月,熊木森退居二線,2004年8月李自忠調出,2005年3月劉華雲任總支委員,至2004年9月共有111名黨員。
校舍及設施
現中心小學辦公室佔地1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40平方米,一幢兩層辦公樓房,上下各4大間。
全鎮小學無危房,配備教學儀器;裝配了電化教學設施;配備音樂、體育、美術器材;裝配了圖書資料;五小、六小、定崗、鄧埠裝配了多媒體教室:每所學校配備學生工作站,均能保證學生上機。
教育教學
學校一貫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一是中心小學辦公室、村小都建立了德育育工作領導小組,由一把手任組長;二是對教師注重師德師風及職業道德教育,使之人人敬業愛崗,處處為人師表;三是對學生進行「五講」「四美」、「三熱愛」教育,要求學生熟記《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規范》,並認真付諸於實踐中。學校長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安全教育。長期開展學雷鋒、學賴寧做好人好事活動,並通過廣播、牆報、圖片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在師生中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制訂和完善「學校工作評估方案」、「行政工作人員考評細則」、「加強教師隊伍管理的若干規定」、「教師考核工作實施細則」、「教研工作條例」、「技藝、綜合科質量考核評比細則」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教代會討論通過後進行實施。建立了每月一次的「德育行政例會」「支部工作會議」「校長辦公會議」制度,半月一次的「黨小組學習」「教師政治、業務學習」以及每學年一次的「黨員教師民主生活會」制度。簽訂了《社會治安責任狀》、《計劃生育責任狀》、《收費責任狀》等。
學制與課程:
學制:目前,全鎮14所小學全部實施六年制,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思品、自然科學、社會、健康、體育、美術、音樂、勞動、信息技術、自習、班隊等課程,1——2年級每周為28節,3——6年級每周為30節。
教學教研管理:
突出以教學為中心的位置,狠抓教學常規管理。近年來,我們要求各校嚴格按部頒計劃開設課程和使用教材,建立了一套與現行教學改革基本適應的教學常規全過程管理的評督查制度,完善了全鎮教師的人事檔案和業務檔案,把學校和各種教學、教研活動與校長、教師的考核考評直接掛鉤。在抓教學教研管理方面做到了「六堅持、一巡查、二評估」。六堅持:堅持每學期一次開展全員參與課堂展示月活動;堅持每學期舉行一次「村小開放日」活動;堅持每學年召開一次全鎮教學經驗交流會;堅持每二年對青年教師進行一次整體素質考核評估;堅持每學期末對非考科目的教學質量進行考核評估;堅持每學期末對非考科目的教學質量進行考核評估;堅持每學年舉一次田徑(或單項)運動會。「一巡查」是每天校務會成員對各班執行教學常規情況進行巡視檢查,「二評估」是中心小學定期統一檢查評估與平時不定期的檢查評估。此外,我們對課外活動的開展,特色教育班的評比、圖書室的開放、計算機的學習、教師使用教學儀器的情況等納入評估細則。採取了各科並舉抓質量,沒出現偏科的現象,促使全體教師由被動參與到主動參與教育研究活動,增強了校際間、教師間的競爭機制,促進了教師業務素質的整體提高,有力地推進了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
多年來,學校開成了全面評估為主幹,以教學常規管理和教育科研管理為兩翼的管理體系,「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是該校的辦學宗旨,為實施素質教育,建立和健全了比較完善的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的考校評估制度。
教育教學成果:
自1996以來,中心小學各校曾被授予:縣「先進黨支部」「先進總支」、「文明單位」「現代化技術教育先進單位」、「優秀少先隊組織」、「新工會法知識競賽團體第四名」、「小學教師五項基本工訓練先進單位」、「第十屆環保徵文活動組織獎」、「教育工會先進單位」、「教育之春文藝匯演二等獎」、「青少年綠色承諾行動教育活動先進單位」「體運會團體總分第三名」市「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組織工作先進學校」,省「弘揚井岡山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組織工作先進單位」等數十項榮譽。教師的學術論文在縣級以上刊物發表或年會交流達到324篇,教師參加縣級以上各類競賽活動獲獎達403人次,學生參加縣級以上各類況賽活動獲獎達368人次。
經2006年9月全縣部分小學校長公推公選後,蓮塘鎮中心小學管理機構:校長:劉國旺,副校長:章廣仁、毛叢良,副書記:塗傳槐、李海文,總支委員,劉華雲,督學:萬賢琳。
經教育2007年8月24日任命後,蓮塘鎮中心小學管理機構:校長:付國龍,副校長:章廣仁、毛叢良,塗傳槐;副書記:李海文,姚啟文;總支委員,劉華雲,督學:萬賢琳。
蓮塘第五小學
蓮塘鎮第五小學(現蓮塘鎮中心小學本部),地處蓮塘鎮曾家村,位於蓮塘鎮站東路18號,佔地0.3公頃,2004年有一至六年級10個班375人,另有學前班2個班60人,共計學生435人,教職工38人,校長諶春根。
建置
該校始創於1960年,當時校址在原曾家村內(今新洪客隆商城位置),有2個教學班約50名學生,首任校長章會川。
1968年,因縣城規劃,學校隨曾家村東遷至現在位置,由蓮塘大隊投資建成由10個教室,一個辦公室外,二間宿舍構成的長方形校園(均為平房)。有一至五年級10個班約360名學生和14名教職工。校名為「蓮塘大隊小學」,校長是大隊委派的余才根、揭任婆(貧下中農管理學校)和袁招寶。
1986年,根據上級要求,該校附設初中部,由中心小學負責管理,實行「統一領導、分部管理」模式,當年是初一年級一個班,至1988年有初一至初三三個年級三個班,有初中學生約120人,教師12人。初中部到1993年撤銷,學生全部並入蓮塘一中、三中。
2003年3月,根據蓮塘鎮中心小學決定,報縣教育局審批,本校更改校名:蓮塘鎮第五小學。
校舍及設施
1991年10月,蓮塘鎮黨委政府決定在學校北面拆除原來6間宿舍,興建教師宿舍樓,計5層25套,政府投資21萬元,教工集資15萬元。1992年8月竣工,建築面積約1750平方米,解決了學校教師住房難問題。
1994年4月,蓮塘鎮黨委政府投資近70萬元到中心小學建辦公大樓,面積1000平方米,1995年5月交付使用,進一步改善了辦學條件,各種配套用房基本解決(有辦公室、電教室、會議室、保管室和少先隊活動室等)。
1998年,蓮塘鎮黨委政府投資近50萬元,增大教學樓面積520平方米,同時學校自籌資金6萬元進行教學樓整體裝修,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圖書室、自然實驗室、保管室、廣播站等配套用房齊全。
1998年,根據教育教學需要,學校裝配電腦13台,增添圖書4000冊,配套添置自然實驗設施。
師資
1960年學校初辦,有2個班,教師4人。1968年遷新校址建完小,教師14人。1972年,教師增至18人(其中一半是公辦教師)。1986年,附設初中部,教師增至32人(其中12人是初中教師,80℅是公辦教師)。2004年,全校教師38人,其中女教師33人全部是公辦教師。學歷方面:大學本科學歷2人;大專學歷17人,中師學歷15人,高中學歷4人。職稱方面:有小學高級老師19人,小學一級教師14人,小學二級教師5人。在學校方面:語文教師13人,數學教師13人,其他學校均有專職教師。另外,有2人評為縣學科帶頭人,5人評為鎮學科帶頭人,5人獲省、市、縣學科骨幹教師培訓證書,4人獲市縣優秀班主任和優秀輔導員,18人獲市、縣、鎮優秀教師。全校教師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先後有獲獎論文國家級2篇,省級15篇,市級13篇,縣級48篇。教師參與教學、教案競賽有12人次獲市縣優質課獎,8人獲市縣優質教案獎,1人參加縣送教下鄉活動。
三個最著名的,當然,還有一些也挺不錯。
南昌縣蓮塘鎮城東小學 南昌縣蓮塘鎮橫崗小學 蓮塘鎮第四小學 南昌縣蓮塘鎮斗門小學 蓮塘鎮第六小學 南昌縣蓮塘八小 南昌縣蓮塘鎮街上小學 南昌縣蓮塘鎮埂頭小學 南昌縣蓮塘鎮墨山小學 南昌縣蓮塘鎮柏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