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巴舞步分解動作教學
A. 桑巴左滾轉的動作要領
腳步的練習。 事實上,維也納華爾茲的右轉步與桑巴舞右滾轉非常相似,他們的步伐基本是一致的,但桑巴舞的右滾轉的速度更快,身體運動幅度更大,為了讓青少年舞者更易接受難度更大。
腳踝和膝蓋練習。 該練習主要是舞伴兩人面對面練習前俯後仰。胯部的練習。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固定住肩部和腳部,用胯部向前、後、左、右做最大程度的轉動。
桑巴,是源於巴西巴伊亞的一種舞蹈和音樂類型。它最早根源於非洲土著帶有宗教儀式性的舞蹈,通過被販賣到巴西的黑人奴隸帶到巴西,再與流傳至當地的其他文化混合,漸漸演變成今日的桑巴。
桑巴現已被公認為巴西和巴西狂歡節的象徵,是最大眾化的巴西文化表達形式之一。其中,巴伊亞的圓圈桑巴舞(一種里約熱內盧的桑巴)在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B. 桑巴的基本舞步是什麼
桑巴源於巴西,是抄一種民間舞蹈,在當地的狂歡節從Bajao到Marcha有很多種桑巴舞。為了將桑巴舞的特點表現出來,舞者必須歡快、煽情、激昂地表演。桑巴有著特有的節奏,其中以富有巴西特點的樂器著稱。現在很多健身房中也興起一種叫拉丁健身操的項目,這種運動方式已經不是某種單純的拉丁舞,而是利用了很多拉丁元素組合而成,經過簡化和操化而形成了一種綜合性很強的運動概念。比如說桑巴、恰恰、曼波都廣泛地運用到這種課程當中,讓大家可以在那熱情奔放的音樂中同時享受到身心的愉悅。
動作分解:左、右掃步。
1左腳左側邁步,髖關節由右向左劃八字,左手向左側打開伸直,右手劃一弧形扣肘從臉側劃下。
2右腳後側點地的同時放髖下壓,右手向後擺打開伸直,左手劃一弧形扣肘從臉側劃下。
3同1相反方向。
4同2相反方向。
如果你已經迫不及待地在摩拳擦掌了,可以去親身體驗一下拉丁舞給你身體帶來的不一樣的感覺。
C. 桑巴舞每個動作的名稱
桑巴舞每個動作的名稱:
1、基本移動步(前後左右自由移動),英文名為Basic Movement。
2、叉形步,英文名為Whisk(L.&R.)。
3、並進叉形步 ,英文名為Samba Walks inP.P。
4、旁桑巴步,英文名為Samba SIde Walk。
5、行進側點步,英文名為Progressive Bota Fagos 。
6、正反並進側點步,英文名為Bota Fagos inP.P&C.P.P。
7、左轉,英文名為Reverse Turn。
8、推割步,英文名為Cota Jaca。
9、閉式搖擺,英文名為Closed Rocks。
10、側桑巴步,英文名為Samba Side Step。
11、墊步,英文名為Volta。
12、遮蔽式舞步,英文名為Shadow Bota Fagos。
13、阿根廷交叉步,英文名為Agentin Cross。
14、原地桑巴步,英文名為Stationary Samba Walks。
15、開式搖擺,英文名為Open Rocks。
16、後退搖擺,英文名為Back Rocks。
17、繩辮步,英文名為Plait。
18、換腳變向,英文名為Changment of Foot。
19、反博塔步,英文名為Contra Bota Fagos。
20、滾筒步,英文名為Rolling。
(3)桑巴舞步分解動作教學擴展閱讀
桑巴舞最初流行於巴西巴伊亞州首府薩爾瓦多,葡萄牙人在那裡首次登陸並殖民巴西。奴隸們被販運到種植園和採石場,在勞動中跳這種家庭舞蹈自娛自樂。他們的舞蹈逐漸吸收了歐洲波西米亞波爾卡、古巴的哈巴涅拉等一些巴西流行的馬克西克歇舞蹈元素,逐漸形成桑巴舞。
20世紀初,正是巴伊亞婦女將舞蹈帶到當時的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1928年,巴西第一所桑巴舞學校「讓人們說閑話」在里約熱內盧成立。1932年,巴西舉行了第一次情人節桑巴舞遊行觀看比賽,受到人們的歡迎和贊揚。從那時起,現代桑巴舞很快在巴西各地流行起來。
1934年,由於美國舞蹈之王弗雷德·阿斯泰爾的電影《飛到里約熱內盧》的緣故,一種流行的桑巴舞在英國被稱為Carioca。1939年,在紐約的世界博覽會上,桑巴的輝煌被放大了。1941年,電影舞蹈明星卡曼·米蘭達的出現,尤其是《里約熱內盧之夜》的上映,讓它變得流行起來。
歐洲在1948年開始流行起來。在20世紀50年代,由於英國貴族瑪格麗特公主的影響,它得到了進一步普及。1956年開始在國際上流行。
D. 需學森巴舞
桑巴舞是一種行進型舞蹈,在舞蹈的過程中,沿著舞程線繞場行進。
桑巴舞是拉丁舞中有著特殊節奏的最令人激奮的舞蹈。桑巴舞最突出的特點是桑巴的反彈動作,是由於膝關節和踝關節的彎曲和伸直產生的,在 1 a 2 的桑巴所有動作中,膝關節和踝關節支持著大部分的重心。
桑巴舞在腳法上完全是腳掌著地,腳跟抬起不著地。
桑巴舞的風格特點,可以歸納為:步法上有彈跳性,體態上有搖曳感。步法上的彈跳性,既跳桑巴舞時,兩膝隨著強烈的音樂節奏一屈一伸,當慢步出腳時,膝部彎曲,第一個快步出腳時,腳掌著地,承受部分重心,另一條腿膝部伸直,身體同時向上有彈跳感,臀部也隨之擺動。如同有彈性的物體,承受壓力向下後,當去掉壓力必然會反彈向上一樣。體
態上的搖曳感,即不少桑巴舞步都有左傾、中倒或前俯、後仰的姿態,有點模仿棕櫚樹隨風擺盪,搖曳生姿,具有熱帶地區土風舞的鮮明風格。
初學者學習桑巴舞,必須練好原地的反彈動作,先做平均節奏的雙膝同時彈動,再做桑巴舞的帶特性節奏的1 a 2 的單足練習,即第一步屈膝(1),第二步伸直(a),第三步屈膝(3)。
我發現很多人跟老師學桑巴舞的時候,只是模仿老師的動作,很多老師對舞步的要領講解的不多,那麼學員只是機械的模仿,不懂要領知識,盡管刻苦練習,卻很難有所進步,甚至很多人的跳法很不正確。下面我就以桑巴別步為例講解一下,這些要領,一般老師不會講的那麼細,一般的舞蹈書上也只是一帶而過,所以,對於初學桑巴的朋友,好好學習,千萬別錯過。
桑巴別步是桑巴舞中非常重要的動作,在練習過程中要解決反彈節奏的准確性,足部和身體協調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初學者必須反復練習,熟練掌握。
桑巴舞有很多種節奏型,最常用的一種就是1 a 2 這種節奏型,其中1佔四分之三拍,a佔四分之一拍,2佔一拍,整個基本動作是兩拍。
一般老師教學生桑巴別步的時候,用的是1 a 2 這種數拍方法(wan a tu),對於初學者,最好是採用另外一種數拍方法,這種數拍方法就是1 & a 2,在原來的1和a之間又加進了一個數拍音,這樣把動作進一步分解,對初學者掌握舞步的要領是非常有幫助的。在這種數拍方法中,1佔四分之一拍,&佔四分之二拍,a仍然佔四分之一拍,2佔一拍。當我們的基本步要領已經掌握了的時候,數拍時就可以省略掉&,又變為1佔四分之三拍,a佔四分之一拍,2佔一拍的數拍方法。1和a這個兩個數拍音位置是不變的,和原來一樣,只是在原來1的時值中又加進了一個動作。這樣說不知道說明白沒有,其實舞蹈中的一些東西,很難用語言說明白,這也是很多拉丁舞教材只是籠統的介紹一下要領,具體的舞步就只講怎樣走,不再講要領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舞蹈主要靠老師言傳身教的主要原因。
好了,有了上面的鋪墊,下面說說在1 & a 2(拼音:wan en a tu)這種數拍方法下桑巴別步的分解舞步的要領。
准備動作:
左腿在右腿後面拉丁交叉步位置,腳尖點地,承擔部分重心,並且膝蓋彎曲;右腿膝蓋放鬆不要鎖住,向右出胯。
右腿腳跟提起同時身體向上彈起,身體重心向左移動,同時左腿向左橫跨一步。(提前半拍的動作,左腳要在下一節的1拍上落地)
向左的桑巴別步:
1、接准備動作,左腿前腳掌落地,膝蓋彎曲成左弓步,身體重心放低,重心始終保持在前腳掌上,腳跟放低,無重心。(壓縮、四分之一拍)
&、左腿腳跟提起的同時身體向上彈起(反彈),同時右腿向左腿後面拉丁交叉步位置運動。(四分之二拍)
a、右腿落在左腿後面拉丁交叉步位置,腳尖點地,並把身體重心移動到右腿腳尖上。(身體繼續上升至最高點、四分之一拍)
2、左腿前腳掌落地,身體重心開始下降(又開始壓縮),左腿膝蓋彎曲,向左出胯,右腿腳尖在左腿後拉丁交叉步位置,膝蓋彎曲(前半拍)。在2的下半拍時,左腿腳跟提起同時身體向上彈起,身體重心向右移動,同時右腿向右橫跨一步。(提前半拍的動作,右腳要在下一節的1拍上落地,為向右的桑巴別步做准備)
向右的桑巴別步:
1、接上面,右腿前腳掌落地,膝蓋彎曲成右弓步,身體重心放低,重心始終保持在前腳掌上,腳跟放低,無重心。(壓縮、四分之一拍)
&、右腿腳跟提起的同時身體向上彈起(反彈),同時左腿向右腿後面拉丁交叉步位置運動。(四分之二拍)
a、左腿落在右腿後面拉丁交叉步位置,腳尖點地,並把身體重心移動到左腿腳尖上。(保持最高點、四分之一拍)
2、右腿前腳掌落地,身體重心開始下降(又開始壓縮),右腿膝蓋彎曲,向右出胯,左腿腳尖在有右腿後拉丁交叉步位置,膝蓋彎曲(前半拍)。在2的下半拍,右腿腳跟提起同時身體向上彈起,身體重心向左移動,同時左腿向左橫跨一步。(提前半拍的動作,左腳要在下一節的1拍上落地)
按照上面的要領反復練習桑巴別步,相信初學的你不久就能掌握熟練的。一旦掌握熟練了,就不用採用1 & a 2的方法數拍了,而是採用1 a 2這種數拍方法,但是,在原來&的位置上的身體向上彈起的動作仍然要做,只不過我們沒數&,數拍可以省略,動作仍然不能省略。
多數人跳桑巴別步的時候,在&這個位置,沒有身體向上彈起的動作,跳出來的桑巴缺乏其特有的韻味。
E. 桑巴舞的步伐和要注意的那些方面
桑巴
【桑巴(Samba)】或譯(森巴)
桑巴舞被稱為巴西的「國舞」。在拉美這個最大的國度,桑巴舞之普及,有這樣的說法:人不分男女老幼,平時跳,節假日更跳;在舞台上跳,在大街上也跳;白天跳,通宵達旦地跳。每當激越的音樂聲起,人們總是激情難抑,不禁擺腿扭腰,跳將起來,如醉如痴,欲罷不能,欲休難止。
桑巴舞起源於非洲。「桑巴」一詞據說從非洲的安哥拉第二大部族基姆本杜語中的「森巴」演變而來。"森巴"原是一種激昂的肚皮舞。顧名思義,這種舞蹈以上下抖動腹部、搖動臀部為主要特徵。這是安哥拉最流行的一種舞蹈動作,後來隨著販賣黑奴活動的興起而開始向外傳播。從16世紀30年代到19世紀中葉的300多年中,葡萄牙殖民者從安哥拉和非洲其他地區向巴西販賣黑奴1200萬。在把黑奴塞進船艙運往新發現的大陸拉丁美洲的時候,白人奴隸販子擔心路途遙遠,黑奴在船艙中一窩幾十天,到岸時腿腳不靈便,賣不出好價錢。因此,他們就每天把擁擠在船艙中的黑奴趕到甲板上,以敲打酒桶和鐵鍋為伴奏,讓他們跳一通森巴舞,活動筋骨。這樣,殖民者本想增強黑奴這種特殊商品的競價力的舉動,就把這種流行於非洲的舞蹈無意中帶到拉丁美洲。
據考證,桑巴舞最早流行於巴西的巴伊亞州首府薩爾瓦多一帶。這里是葡萄牙人最早在巴西登陸殖民的地方。他們在這里辦有大量種植園和采礦場。被販賣到種植園里和采礦場的黑奴,在繁重的勞動之餘,以跳這種家鄉舞苦中作樂。在以後的幾個世紀中,來自非洲的黑奴及其後裔同來自歐洲各地的白人接觸增多,同土著的印第安人逐漸融合。這樣,他們的舞蹈也就逐漸吸收了來自歐洲的波希米亞的波爾卡舞、來自古巴的哈巴涅拉舞和巴西當地流行的馬克西克歇舞的一些因素,逐漸形成現代的桑巴舞。據記載,20世紀初,是巴伊亞州的婦女們將這種舞蹈帶到當時的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從此,這種舞蹈開始從沿海流向內地,從貧民窟流向上層社會,從黑人、黑白混血的"穆拉塔人"傳播到白人中間。同時,一直以西班牙六弦吉他和尤克里里四弦琴為主伴奏的樂器,逐漸被裡約熱內盧貧民窟中的銅鼓、大鑼、鈸?等打擊樂器所取代。1928年,巴西的第一座桑巴舞學校"讓人去說閑話"在里約熱內盧建立。1932年,巴西舉行首次情人節桑巴舞遊行觀摩比賽,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好評。從此,現代桑巴舞很快就風靡巴西全國。
桑巴舞是一種集體性的交誼舞蹈,參加者少則幾十人,多則上萬人。這種舞蹈以鼓、鑼等打擊樂伴奏。這種舞蹈的舞步簡單,雙腳前移後退 ,身體側傾,前後搖擺。男女舞者成對原地或繞舞廳相伴而舞,也可分開來各跳各自的舞步。男舞者鍾情於腳下各種靈巧的動作,兩腳飛速移動或旋轉。女舞者則以上身的抖動以及腹部與臀部扭動為主。桑巴舞可在舞廳和舞台上演出,而更多則是在露天的廣場和大街上集體表演。舞者圍成圓圈或排成雙行,邊唱邊舞。舞者狂放不羈,動作幅度很大,節奏強烈,給人以激情似火的感覺。而大鼓、銅鼓、手鼓等打擊樂器同時並作,高亢激越,聲浪滾滾,更烘托出一種緊張熾熱、烈火撲面的氣氛。在這種氣氛達到高潮之時,樂聲往往又戛然而止,高難的舞蹈動感一下子冷凝為萬般皆寂的雕塑似的靜態。動與靜的瞬間變化,大起大落的驚人和諧,製造出一種特有的驚喜感與震撼美。
更為桑巴舞增光添彩的,是演員華美絕倫的服飾。演員無論男女,都身著色彩艷麗的服裝。男演員足蹬長靴,穿著歐洲古代騎士一樣的馬甲,或披著非洲大酋長式的長袍。女演員的衣飾則更為講究。她們要麼穿著將周身裹得嚴嚴實實的圖案華美的拖地長裙,要麼就只掛上小得再也不能再小的幾近赤身裸體的"三點式",甚至胸部完全裸露,只在乳頭上塗抹一點彩飾。她們的頭飾更為別致,或戴華麗的王冠,或插五彩的鳥羽,或頂一團火似的翎毛。色彩艷麗的衣飾上還綴滿五光十色的珠玉。每當舞曲聲起,現代化的燈光閃亮,服飾即隨舞步飄動,珠玉伴和燈光流轉,似一團團火焰閃爍, 如一個個流星飛轉, 形成一個似夢如幻的世界。置身其中,令人頓生飄飄欲仙、魂魄飛升之感。
巴西桑巴舞蹈分為兩大類:
①群眾性桑巴:舞蹈動作由舞蹈者隨著節奏即興創作。女舞者主要是小而靈巧的扭胯動作,男舞者除胯部動作外,常以腳下各種靈巧的動作變化來顯示自己的舞技。表演時可圍成圓圈而舞,也可一男邀一女在圈內表演,而其他人仍在原地隨跳,還可由一人領先,其他人在其後排成一行,由後人扶著前人腰,眾人按各種隊形一致做扭胯動作。
②表演性桑巴:女舞者扭胯動作結合大幅度的造型舞姿及各種步法的變化,同時根據舞蹈的人數創造各種隊形,男舞者手執各種打擊樂器邊擊邊跳。
【桑巴的基本舞步】
桑巴源於巴西,是一種民間舞蹈,在當地的狂歡節從Bajao到Marcha有很多種桑巴舞。為了將桑巴舞的特點表現出來,舞者必須歡快、煽情、激昂地表演。桑巴有著特有的節奏,其中以富有巴西特點的樂器著稱。現在很多健身房中也興起一種叫拉丁健身操的項目,這種運動方式已經不是某種單純的拉丁舞蹈,而是利用了很多拉丁元素組合而成,經過簡化和操化而形成了一種綜合性很強的運動概念。比如說桑巴、恰恰、曼波(Mambo)都廣泛地運用到這種課程當中,讓大家可以在那熱情奔放的音樂中同時享受到身心的愉悅。
動作分解:左、右掃步。
1. 左腳左側邁步,髖關節由右向左劃八字,左手向左側打開伸直,右手劃一弧形扣肘從臉側劃下。
2. 右腳後側點地的同時放髖下壓,右手向後擺打開伸直,左手劃一弧形扣肘從臉側劃下。
3. 同1相反方向。
4. 同2相反方向。
如果你已經迫不及待地在摩拳擦掌了,可以去親身體驗一下拉丁舞給你身體帶來的不一樣的感覺。
【桑巴的彈跳】
桑巴舞的彈跳所指的是什麼呢?森巴起源於巴西和嘉年華會舞有著膝蓋的壓縮與拉直的特色,產生彈跳的是因為骨盆收縮或者身體壓低,它被稱為」彈跳動作」,它並不是真的向上和向下蹦跳的。
彈跳是如何形成的呢? 利用1/2拍將膝蓋下壓用另1/2拍將膝蓋拉直.我們把一個拍子分成二部份--1&,1代表第一個半拍,&是第二個半拍,問題是:要在1時彎曲膝蓋, 同時在&拍時把膝蓋拉直嗎? 或者是其它的,對我而言較符合邏輯的是 踩1時膝蓋彎曲接著在&這個階段才把膝蓋拉直。
引用IDTA和ISTD這二本書的內容逐字做個比較。
IDTA (Laird):假如彈跳和節奏和腳的移速度結合在一起,節奏會形成"& 1 & a 2 & 1 & a 2」。將膝蓋拉直的動作是在&與接下來的1的1/4拍做。 換句話說,我們在 &拍時做膝蓋拉直所以一定會在1的拍子上做膝蓋壓縮。
ISTD: (新 ISTD Samba手冊):正常的彈跳是桑巴舞特質,簡述在開始的1/2拍是稍微伸直,並在第二個1/2拍稍微彎曲,也就是數1的拍子時伸直並然後在&拍上做壓縮。
看了上面所以引用的資料恐怕是會造成讀者思維上的混亂,對一個專業教練.他們全都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所以似乎都不太理會書上所寫的,也因而不會被這些書的內容所困擾,許多人都這么說"把書放在一邊吧!」這對我來說似乎很難,在此說聲抱歉,只希望大家都能釐清混淆不清的是那些部份?我們正在使用兩種不同的技術,還是我混淆了,這二者之間有著相同的含意,誰能說清楚呢?
簡要說明:我們都了解到森巴的彈跳不是指如同(bopping)向上或向下跳,它是由桑巴舞所創造出的森巴彈跳,是由骨盆的收縮和膝蓋拉直、產生的收縮力所形成的彈跳,請研究森巴的基礎:
何謂舞骨盆收縮和撤回,它所有的拍子數法都是以"1 a 2"進行。
Mr. Walter Laird's所著的書對於森巴的彈跳有精確清楚的描述,它的圖解對深入了解的更有很大幫助,即使在美國Reverse Basic的基本步比較普遍,我們還是應該忠於書本上所敘述的規范以"1 a 2" 計算方式做Natural Basic Movement.
【國際標准舞競賽的桑巴舞】
具韻律性與活潑性的桑巴舞通常給比賽帶來相當大的興奮,其重點須有良好的身體平衡性,及在定點舞步和如Z形樣式移動的舞步中彼此正確分配運用,大體而言桑巴舞是屬於漸進移動的舞蹈。而移動須如「嘉年華會遊行」式的漸進的圈式舞蹈,而定點式舞蹈時須與觀眾互動。改良過的國際標准拉丁桑巴舞與會將人們帶入狂歡狀態的原始巴西桑巴舞有所不同,不過仍保有「嘉年華會遊行」式和充滿活力的特點。
對競賽選手而言:高度靈活及柔軟性的身體為首要,而為如此強烈的律動身體,手臂具次等重要的平衡作用。高級舞者會正確地運用身體重量與地心引力,產生"很沉"的重心。選手須將重點放在肌肉的適度鬆弛和重心,生理及心理的緊綳均無法將活潑、熱情的桑巴舞表現良好。
【基礎概念】
·舞風:活潑的、濃厚的歡樂氣息。
·舞蹈方式:漸進式移動、定點式、曲折型舞步、遊行般、彼此環繞。
·節拍:2/4拍。
·每分鍾/小節:52~54小節。
·重音:在第二拍。
·升降方式:桑巴舞的BOUNCE動作產生。
·動作特性:很"沉"的重心,兩點間瞬間的移動,高度柔軟性。
【表現重點】
桑巴舞獨特的腳部BOUNCE動作,是由重心腳的膝蓋與腳踝彼此屈壓與挺直所產生的。每次屈壓與挺直的時間是使用l/2拍,而屈壓的角度又因舞步不同而不同,有時"稍有"有時"無"。另一難度動作為骨盤與臀部的斜刺。缺少了這兩種動作就難表現出桑巴舞。桑巴舞的移動須反應出一種"遊行"般舞伴彼此環繞的歡樂氣氛,並在移動或定點舞蹈時與觀眾互動。
F. 拉丁舞的桑巴B組的動作是什麼
桑巴b組套路:
1.桑巴別步,旅行的沃爾塔,原地桑巴走步(男右腳並向左腳稍前,左腳向後一大步,右腳後滑半步)
2.旅行的沃爾塔,相對的沃爾塔定點轉(先轉到向後,右腳放旁邊,左腳上前形成交叉)
3.桑巴別步,沃爾塔動作(別步1節,沃爾塔動作2次)
4.並進到反並進的跑(做3次123
123
123,第3次男右腳向前,左腳向前,右腳向前)
5.沃爾塔節奏的對比,沃爾塔的定點轉(右轉後接手再左轉套環)
6.桑巴走步,手臂滾轉(先松左手再反轉接手)
7.左轉,後退搖步(松右手搭腰,男左腳向前,右腳向側稍後,左腳交叉在前面;右腳向後,左腳向側稍後,右腳並向左腳;左腳向前,右腳向側稍後,左腳交叉在前面;後退搖步mkk,mkk,mkk;結束時左腳向側,右腳並向左腳)
8.相對的博塔弗戈,走圓的沃爾塔向右轉(第1節原地彈動和原地桑巴走步,第2節相對的博塔弗戈右腿弓步,第3節踢腿右腿弓步,第4節相對的博塔弗戈左腿弓步;弓腳:男右右左右,女左右左右)
9.相對的博塔弗戈,走圓的沃爾塔向左轉,結束在平行的位置上(弓腳:男左右左左,女左右左右;結束時先右腳向前,左腳向側稍後,右腳向前形成交叉,再左腳向前,右腳並向左腳,左腳向側形成弓步)
G. 桑巴基本步
基本步來:
男女雙腳靠攏,重自心在右腳。
左腳向前踏,左膝下沉,右膝彎曲 ——慢
右腳底向前踏,一方面改換重心,一方面伸直右膝 ——快
將重心回復到左腳,雙膝下沉 ——慢
右腳向後踏,右膝下沉,左膝彎曲 ——慢
左腳後踏,改換重心,並將左膝彎曲,右膝同時彎曲 ——快
重心回復到右腳,雙膝伸直 ——慢
H. 桑巴基本步的文字講解
桑巴舞是一種集體性的交誼舞蹈,參加者少則幾十人,多則上萬人。這種舞蹈以鼓、鑼等打擊樂伴奏。這種舞蹈的舞步簡單,雙腳前移後退 ,身體側傾,前後搖擺。男女舞者成對原地或繞舞廳相伴而舞,也可分開來各跳各自的舞步。男舞者鍾情於腳下各種靈巧的動作,兩腳飛速移動或旋轉。女舞者則以上身的抖動以及腹部與臀部扭動為主。
I. 怎樣跳好桑巴
如何跳好桑巴的破碎步
破碎步是一拍一步,還要做好重心的轉換以及胯部的動作,這個步伐練起來頗為痛苦。
這個步伐需要將一拍分為4個1/4拍來細化動作。
左腳在前,半腳掌落地,右腳重心。
在第一個1/4拍時,抬起左胯,左腿到右腿後面,步子盡量小,不超過一隻腳的長度。
在第二個1/4拍時,左腳落下,同時左胯向後轉開,右胯朝前,此時右腿向前略彎曲。
在第三個1/4拍時,右腳抬起點地,此時重心更多的在右腳上。
在第四個1/4拍時,左腳點地,重心更多的到左腳上。
在這個過程中,兩只腳基本都是腳前掌落地,重心一直在兩腳之間,只是隨著身體的運動而有一點點地前後更換,可以忽略不計的變化。而在第3個1/4拍時,注意胯部前後的bounce,以及前腿膝蓋的彎曲伸直。破碎步中對於身體在運動過程中的狀態要求不是很高,關鍵在於腳下的步伐非常的細小迅速,胯部和膝蓋的基本狀態在步伐中可以體現就夠了。
這里分得很細,其實只是一瞬間需要完成的,在不到1秒半的時間內完成這個動作,會感覺最痛苦的是腹部的肌肉和前側腰肋骨下的肌肉,注意收緊中腰尤其是胃部附近,下身放鬆,上半身略有前傾,這樣可以稍微加快速度。
上臂在身前自然畫圈,或者舉肘半握拳,自由晃動即可。上半身一直朝著前面,當左胯向後時,肩膀依然朝正前,此時會感覺左側中腰被壓縮,左手放在比較前方的位置更自然些。
如何跳好桑巴的彈跳
我們都知道ISTD拉丁技巧書的修正版已是歷史,只要花費約兩倍多一點的就可買到五本五種拉丁舞科的書取代它,另外,附有增補的IDTA拉丁技巧書是一本很好的書。 當我分析學習這些書時,我不知何者對? 何者錯?很明顯的有兩種不同的理念存在. 就來談談桑巴舞的彈跳(Samba Bounce)吧. 桑巴舞的彈跳所指的是什麼呢?森巴起源於巴西和嘉年華會舞有著膝蓋的壓縮與拉直的特色,產生彈跳的是因為骨盆收縮或者身體壓低,它被稱為」彈跳動作」,它並不是真的向上和向下蹦跳的。
彈跳是如何形成的呢?
利用1/2拍將膝蓋下壓用另1/2拍將膝蓋拉直.我們把一個拍子分成二部份--1&,1代表第一個半拍,&是第二個半拍,問題是:要在1時彎曲膝蓋, 同時在&拍時把膝蓋拉直嗎? 或者是其它的,對我而言較符合邏輯的是 踩1時膝蓋彎曲接著在&這個階段才把膝蓋拉直。 引用IDTA和ISTD這二本書的內容逐字做個比較。
IDTA (Laird):假如彈跳和節奏和腳的移速度結合在一起,節奏會形成「& 1 & a 2 & 1 & a 2」。將膝蓋拉直的動作是在&與接下來的1的1/4拍做。 換句話說,我們在 &拍時做膝蓋拉直所以一定會在1的拍子上做膝蓋壓縮。
ISTD: (新 ISTD Samba手冊):正常的彈跳是桑巴舞特質,簡述在開始的1/2拍是稍微伸直,並在第二個1/2拍稍微彎曲,也就是數1的拍子時伸直並然後在&拍上做壓縮。
看了上面所以引用的資料恐怕是會造成讀者思維上的混亂,對一個專業教練.他們全都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所以似乎都不太理會書上所寫的,也因而不會被這些書的內容所困擾,許多人都這么說「把書放在一邊吧!」這對我來說似乎很難,在此說聲抱歉,只希望大家都能釐清混淆不清的是那些部份?我們正在使用兩種不同的技術,還是我混淆了,這二者之間有著相同的含意,誰能說清楚呢? 簡要說明:我們都了解到森巴的彈跳不是指如同(bopping)向上或向下跳,它是由桑巴舞所創造出的森巴彈跳,是由骨盆的收縮和膝蓋拉直、產生的收縮力所形成的彈跳,請研究森巴的基礎: 何謂舞骨盆收縮和撤回,它所有的拍子數法都是以"1 a 2"進行。 Mr. Walter Laird's所著的書對於森巴的彈跳有精確清楚的描述,它的圖解對深入了解的更有很大幫助,即使在美國Reverse Basic的基本步比較普遍,我們還是應該忠於書本上所敘述的規范以"1 a 2" 計算方式做Natural Basic Movement. 我的解釋是這樣的... 從並雙腳開始,膝蓋稍微彎曲(壓縮),重心在左腳上,松開左腳跟 然後加壓在左腳腳掌以便開始拉直膝蓋,節拍是「&」(這個 & 音樂屬於前一小節的第二拍),當膝蓋拉直時右腳前進並把重心放在右腳,此時跟正放低,並把左腳並在右腳(此時不用重心). 第一拍雙膝均壓縮 接著&拍 (這個&拍是屬於第一拍的後半拍) 將部份的重心放在腳掌在 」a」(『a」 是屬於第」&」的後1/2拍) 也可以說」a」是一整拍的1/4拍.雙膝在這個點放鬆 並在第一拍完成接著更換重心到右腳腳跟,壓縮膝蓋.左腳腳跟向上提(不置重心),數2(第二拍),接著壓右腳掌,右腳腳跟放鬆,並把膝蓋伸直,節拍演算法是「&」 (第二拍的第二節1/2)且在左腳後退時重復彈跳,因此拍子的數法是"&....1 & a 2 & 1 & a 2 &.".在第一節開始必須留有空間,因為這個「&」音樂是屬於前一小節的第二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