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杠桿教學設計

杠桿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0-11-18 18:30:49

Ⅰ 單杠力臂上教案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了解一些過年的風俗習慣及待人接物的禮儀,感受和家人過春節其樂融融的熱鬧氣氛。

2、能連貫、清楚的講述一件過年趣事,會使用幸福、滑稽等常見形容詞。

3、能用語言、繪畫等方式創造性的表達所見所聞。

二、活動准備:

1、教學資源《春節習俗》、《壓歲錢的傳說》;教學掛圖《壓歲錢的傳說》;喜慶的背景音樂,如《恭喜恭喜》。

2、有條件的可懸掛對魚,裝飾鞭炮等,增加春節氣氛。

3、繪畫紙,彩筆人手一份。

Ⅱ 冀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怎樣才能省力》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杠桿;知道杠桿的作用—在什麼條件下省力?在什麼條件下費力?在什麼條件下不省力、也不費力?以及杠桿在實際中的應用。
2、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3、能夠積極的想辦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怎樣用較小的力解決的問題。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1、重點:在操作實驗、思考的基礎上得出結論:
當支點到力點的距離— — —
2、難點:認識杠桿上的「三點」(支點、重點、力點);分析、歸納、杠桿工作規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地面上是一些舊旗桿基座用的部份鋼筋混凝土塊。由於它們很重,瓦工們暫時還沒有設法將它們運走。同學們有什麼方法,把它們搬運到操場的一角去嗎?
(二)學習新課
1、建立「杠桿」的概念
(1)請力氣大些的1—2名男生用手搬,合作抬混凝土塊。
(2)學生思考:搬不動、移不走怎麼辦?(引導學生說出用木棍式的東西來撬)
(3)請體力小些的女生(1人)用木棍撬混凝土塊。
a. 大家想:怎麼撬? B. 一女生動手用木棍撬。
(4)教者把准備好的12根木棍,發給各實驗小組,讓每一個學生都來一次,都來感受下下先搬後撬的親身體驗。
(5)建立「杠桿」的概念
我們剛才用來撬移鋼筋混凝土塊用的木棍,在實際運用中,人們常常會先在木棍下墊上磚塊、石塊、鐵塊之類的能夠支撐木棍用的物體,再用木棍來撬重物。這時的木棍已不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了,它成了一種簡單的機械—杠桿。
(6)講解:杠桿上的「三點」:支點、重點、力點。
2、認識「杠桿的作用」
(1)發現杠桿的省力原理
a. 提問:運用杠桿作工具時有什麼作用?B. 學生舉例
c. 學生比較:動手搬、抬和用木棍撬移混凝土塊的兩種不同效果,並交流操作實踐中的體會。
d. 名人言:「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一個人把地球撬動」。
e. 歸納得出結論:杠桿有省力作用。
(2)實驗認識,用杠桿作工具時,還有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情況。
a. 提問:是不是一旦應用了杠桿就能省力?
b. 學生用杠桿尺實驗研究。
c. 學生匯報實驗研究的結果。
d. 學生演示:(1)用鑷子取瓶中的彈子;(2)用天平稱彈子。
e. 歸納小結:用杠桿作工具時,除了省力的情況外,還有「費力」和「既不省力,又不費力」兩種情況。
3、探索研究杠桿工作規律
(1)提問:你能否利用人們應用「杠桿原理」製造出的工具,去探索一下杠桿的工作規律?
(3)學生利用工具操作,研究探索杠桿工作規律。
A、看課文中插圖,認識人們應用「杠桿原理」製造的工具(釘錘、剪刀、鉗子、鑷子)
B、利用實物分析:「釘錘、剪刀、鉗子、鑷子」上哪是「支點」?哪是「重點」?哪是「力點」?
C、利用工具操作:
a. 用「起釘錘」拔木板上的釘子; b. 用「剪刀」剪硬紙板;
c. 用「鉗子」剪斷鐵絲;d. 用「鑷子」取出瓶中的彈子。
D、說一說:
a. 杠桿在什麼條件下省力?
b. 杠桿在什麼條件下費力?
c. 杠桿在什麼條件下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E、思考、討論:
a. 常用的表示數量關系的符號有幾種?
b. 怎樣運用其中的一種符號,把杠桿上的「三點」,在什麼條件下省力、在什麼條件下費力、在什麼條件下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規律表示出來?
F、歸納總結:杠桿的工作規律
當支點到力點的距離— — —
4、小結:
杠桿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杠桿的外形是可以改變的,它並不都是像一根棍子。但凡是有支點、力點、重點,工作時力點與重點圍繞支點轉動的裝置,都是利用了杠桿的原理。
杠桿的工具並不都是省力的,也有是費力的,這主要是為了工作方便。
人們一旦掌握了杠桿的規律,就可以根據需要,製造出各種各樣的杠桿類的工具。
(三)鞏固應用
1、(出示小黑板)請你舉例,說說杠桿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學生交流。
(四)布置作業

課外應用杠桿原理做一些實事,並把所做的經過等記入日記,向大家匯報。

Ⅲ 怎樣移動重物 小學科學 教學設計

授課題目:怎樣移動重物

課時目標:1、知道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利用杠桿可以省力。

2、懂得杠桿的特點,了解杠桿省力的原理。

3、知道杠桿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教學重點:研究杠桿的功能與作用。

教學難點:會做杠桿原理的探究實驗,並依據數據對杠桿原理進行解釋。

教具及實驗儀器:教師——鐵棒,剪刀,開瓶器,鑷子。

分組——尺子,硬幣,橡皮。剪刀,開瓶器,鑷子。

教 學 步 驟

二次備課

復習提問:1、機械有什麼作用?

導言:1、出示課題,並齊讀。

2、用什麼方法能移動笨的大石頭、衣櫃等重物呢?

3、分組討論。

4、匯報方法(有的學生會提出多幾個人抬,也有很多學生會提出用杠桿)。

5、談話:剛才有的組提出用一根幫子就可以抬高講台,怎麼做?你們能用簡圖表示嗎?

新課內容:

1、認識杠桿及作用

(1)(展示示意圖)一根能繞支點轉動的棍子叫做杠桿。

(2)提問:現在能說說杠桿這種機械有什麼用?(省力)

(3)認識力點、重點
2、研究杠桿省力的原理

(1)提問:杠桿由支點、力點、重點三部分組成。在什麼情況下使用杠桿可以省力了?讓我們繼續研究。

(2)實驗研究

①要求每個小組有一把尺子、一支鉛筆和一些硬幣。把鉛筆(支點)放在尺子的中間刻度下方。在尺子一端放一枚硬幣,觀察發現了什麼。

②提問:你能有幾種擺法使木尺平衡?

③分組實驗,並認真做好記錄。(強調不改變固定硬幣的位置)

④匯報方法,教師在黑板上做記錄

(3)討論:通過實驗,你們有什麼發現?(在這里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從重點到支點與從支點到力點的長度不同造成不同結果。)

Ⅳ 《怎樣移動重物教學設計》

教設計: 、認識杠桿 1.示處於平衡狀態杠桿觀察 2.師:平衡尺、平衡架、科稱杠桿 3.認識杠桿構造同認識支點 4.首先調平衡杠桿邊掛重物我稱阻力另邊需要給拉力才使杠桿處於平衡(拉力科稱力) 5.使再平衡且用同鉤碼數同讓平衡呢 二、認識杠桿省力作用 1.操作探究: :杠桿左邊掛鉤碼右邊掛同鉤碼數使鉤碼平衡 要求:邊操作邊做記錄(使用實驗記錄冊) 思考:發現 2.思考:(1)我杠桿左邊掛6鉤碼想想右邊需要給拉力即位置掛幾鉤碼 (2)我想少用點力力應該位置 3.所科家阿基米德說:宇宙給我根足夠棒我 撬球 4.觀察圖片:撬石支點放哪更省力 三、認識、解杠桿廣泛應用 1.教師結:我認識杠桿難看杠桿種機械且各種簡單機械基本種我廣泛應用 2.觀察用具:指甲鉗、虎鉗、剪刀等 3.尋找支點進步理解杠桿省力原理 4.認識火鉗工具 (1)觀察 (2)析工具使用——費力 (3)判斷:否屬於機械(降低難度

Ⅳ 幼兒園拖班科學《蹺蹺板》教研教案

設計意圖:
《蹺蹺板》一課是青島版科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常見的力》的第三課。「游戲」是孩子們童年生活的一部分,而「蹺蹺板」這一活動更是孩子們樂於參與的。教材從引導學生回顧玩蹺蹺板時的發現入手,引領學生提出問題,進而利用杠桿尺「想辦法找平衡」。使學生在動手中尋找杠桿平衡的規律。
探究怎樣才能讓天平和杠桿保持平衡;
教學目標:
1、能用觀察、體驗和已有知識經驗對杠桿尺平衡作出假設性解釋;能通過觀察、實驗等方式認識杠桿尺平衡規律。
2、學會在游戲中合作交流,善於提出和發現問題;關心人們運用杠桿原理的技術成果,樂於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
3、知道杠桿平衡的條件,了解天平的主要構造,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現象。
教學准備:
1、杠桿尺、鉤碼、蠟燭、火柴等。
2、有關平衡現象的圖片、製作簡易天平的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1、觀看資料-玩蹺蹺板
師:看過這段資料後,你們有什麼發現嗎?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嗎?
2、學生交流匯報。
3、師: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蹺蹺板平衡的秘密。(板書:蹺蹺板)
(二)制定計劃,實驗探究
1、師:請看,這是一個特殊的蹺蹺板,它叫杠桿尺,這是底座、豎桿、平衡尺,仔細觀察杠桿尺,大家有什麼發現?從中間往左數是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 格,從中間往右數是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左邊第一格和右邊第一格到中間的距離是一樣的,那麼左邊第4格和右邊第4格到中間的距離也是一樣 。這是鉤碼,它可以掛到杠桿尺上。我在左邊第一格掛1個鉤碼,有什麼現象發生?(左邊沉下去了)看到這里,你有什麼想法?你想怎樣做?其他同學的想法和他一樣嗎?好,你來試一試,如果成功了,給他點掌聲好不好(鼓掌),現在我把他的方法記錄在杠桿尺圖上,貼到黑板上。
2、師:剛才,我們演示的只是一種玩法,要想研究平衡的秘密,僅靠一種玩法是不行的,需要大量的玩法,你們還想怎樣玩,使杠桿尺平衡呢?
學生自由發言,如實驗中要做好記錄,教師予以鼓勵。
3、師:同學們使杠桿尺平衡的方法可真不少!下面讓我們按自己的想法使
桌上的杠桿尺平衡,注意兩點要求:一是小組要分工,要有操作員、記錄員、匯報員、問題員,問題員可以隨時提問題,讓操做員講一講為什麼能平衡?二是平衡了的杠桿尺可以放到一邊,別亂動。開始做吧。
(師巡迴指導,督促學生做好記錄,問是怎麼想的,為什麼平衡?兩邊比較,兩邊掛一樣多鉤碼會怎樣,兩邊不一樣多時會怎樣?)
4、師:同學們找到這么多平衡的方法,真了不起,下面讓我們以自己喜歡的方法交流一下,可以拿著平衡了的杠桿尺作介紹,可以展示你的杠桿尺圖,誰的玩法有趣,我們就把它貼在黑板上。

Ⅵ 杠桿怎麼安全的玩大班教案

活動准備: 1、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的信息材料。 2、情景創設「秋天的果園」(在幼兒園的草地上)。

Ⅶ 財務管理杠桿原理

行財務管理教案 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節學習,理解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的相關概念、作用原理及其影響因素,掌握這三種杠桿系數的測量方法及其應用 教學重點 1.固定成本、變動成本、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普通股每股收益的概念。 2.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的定義及原理。 3.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系數的測量方法。 4.杠桿與風險之間的關系。 5.影響杠桿利益與風險的其他因素。 課時 2課時 教學難點 1.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系數的測量方法 2.杠桿與風險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 多媒體 公式推導法 講授與實例相結合 教學過程 第六章 第二節 杠桿原理 一、杠桿效應概述及知識儲備 (一)杠桿效應:是指由於特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特定的費用是本書中杠桿的支點。財務管理中有三種杠桿:經營杠桿 財務杠桿 復合杠桿 (二)准備知識: 1.總成本習性模型 ⑴固定成本: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隨業務量的變動而發生任何變動的那部分成本。通常用a來表示。 ⑵變動成本:

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隨業務量成正比例變動的那部分
a為固定成本。 上式中的EBIT,I,T,d均為基期值 基期:統計基礎期、起始期。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是用來預測、評價企業風險的指標。 【例】計算某公司2003年的經營杠桿系數,使用的邊際貢獻和息稅前利潤應該是( ) A.2003年數 B.2002年數 C.2002年與2003年的平均數 D.2002年與2003年中的較大者 答案:B 【例】某企業本年度息稅前利潤為1萬元,測定的經營杠桿系數為2,預計明年銷售增長率為5%,則預計明年的息稅前利潤為() A 1萬元 B 1.05萬元 C 2萬元 D 1.1萬元 答案:D 這道題是在考察大家對經營杠桿系數概念的理解。經營杠桿系數反應銷售量變動對利潤的影響程度。這里經營杠桿系數為2,意味著銷售量增長1倍,就會引起利潤以2倍的速度增長。1×(1+2×5%)=1.1萬元 計算公式推導過程(僅作了解) ∵EBIT0=(p-b)x0-a① EBIT1=(p-b)x1-a② ∴⊿EBIT=(p-b)⊿x
∴Q QEBITEBIT//= 
00x/x/xb-paxbp=
axbpxbp00
=aMM  (四)經營杠桿與經營風險 1.影響經營杠桿系數的因素 ⑴產品銷量的變動 ⑵產品售價的變動 ⑶單位產品變動成本的變動 ⑷固定成本總額的變動 2. 經營杠桿與經營風險 由公式可知,DOL>1。銷量、售價、變動單位成本、固定成本總額都會對息稅前利潤的大小產生影響。並且值越大,則反映的經營風險越大。固定成本、經營杠桿系數(DOL)經營風險三者呈同方向變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況下,固定成本越高,經營杠桿系數越大,息稅前利潤變動越大,企業經營風險也就越大。如果經營性固定成本為零,則經營杠桿系數為1,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將恆等於產銷量變動率,企業就沒有經營風險。引起經營風險的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和成本等因素的不確定性,經營杠桿本身並不是利潤不穩定的根源。但是經營杠桿擴大了市場和生產等不確定因素對利潤變動的影響。 企業要想獲得經營杠桿利益,就要承擔由此引起的經營杠桿風險,因此企業必須在二者之間作出權衡。 三、財務杠桿

Ⅷ 五年級科學杠桿是怎麼樣工作的優秀教案

1.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內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有解決容這些的方法。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熱點內容
孔子教育對象 發布:2025-07-29 23:25:58 瀏覽:397
數學課外活動 發布:2025-07-29 22:14:09 瀏覽:84
四年級語文暑期輔導 發布:2025-07-29 22:12:27 瀏覽:480
歷史上曹姓 發布:2025-07-29 21:24:45 瀏覽:615
小學語文優質課教案 發布:2025-07-29 20:59:56 瀏覽:978
教師家長會後的感想 發布:2025-07-29 20:52:49 瀏覽:459
數學建模類型 發布:2025-07-29 20:38:56 瀏覽:925
教師工會活動方案 發布:2025-07-29 20:36:34 瀏覽:729
動脖子教學 發布:2025-07-29 17:28:29 瀏覽:269
學校安全教育簡報 發布:2025-07-29 17:08:11 瀏覽: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