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教育
長寧區一般吧,好的基本上都在徐匯和楊浦。
尤其是楊浦,基本上是好學校最多的區了,上外,復旦附中等等
『貳』 上海市長寧區教育局
教育有問題,天山初中,課程表成裝飾,副課被佔用,奇怪!
『叄』 上海市長寧區教育有關外地戶籍子女入公辦小學的政策
外來務工人員同住子女在上海均可免費享受義務教育
孩子到了入學年齡,家長持有的還是臨時居住證,不能直接辦理就近入學
持有《臨時居住證》人員的子女納入招生計劃,符合條件的孩子還可享受就近入學政策。外省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在滬辦理就讀申請時,父母一方須持有上海市長期居住證,如持有《臨時居住證》,但續簽時間一年及以上的,其子女可以申請在本市接受義務教育,但需要提供在滬1年或1年以上的社會保險繳費記錄。
小孩子只需臨時居住證
凡需在本市接受義務教育的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均需辦理相關居住證件,由其父母持有效的居住證件、務工證明(父母一方有1年或以上的社會保險繳費記錄,社會保險項目以市人保部門公布的為准),以及同住適齡兒童、少年的居住證件,到居住地所在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申請就讀。
無單位可找街道開證明在滬從事小商販、家政服務的務工者由於沒有掛靠單位,沒有繳納綜保,這部分人員可由街道居委、鄉鎮村委開具的相關證明來代替。
『肆』 上海市長寧區勞動技術教育中心怎麼樣
簡介抄:上海市長寧區勞動技術教育中心坐落在著名的虹橋開發區,現有在編教職員工26名,其中中高級職稱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78%。學校從1990年成立至今,一直承擔著全區中學生的勞動技術教育的光榮任務,成為長寧區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基地。 2001年9月學校搬遷到新校園後,在建築面積、教學規模、設備設施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改善。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各兄弟單位的支持下,經過全體教職員工的辛勤努力,勞技中心在開拓中進取,在發展中完善,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伍』 新長寧教育培訓中心
是上海地區成立最早的教育培訓機構之一,由長寧區教育局主管
『陸』 長寧翰林教育怎麼樣我想帶孩子過去補習
其實就補習來說也是查缺補漏,重點在於知道自己弱在哪裡,然後進行補習,自己其實也可以的,按照下面的方法來復習會有收獲呢;
一、回歸課本為主, 找准備考方向
學生根據自己的丟分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向。如果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層層追溯到自己學習不好的根源。總的來說,無論是哪個學科,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關系遞進的,希望基礎不好的同學以課本為主,配套練習課本後的練習題,以中等題、簡單題為輔、 逐漸吃透課本,也漸漸提高信心。只要把基礎抓好, 那麼考試時除了一些較難的題目, 基本上都可以憑借能力拿下,分數的高低僅剩下發揮的問題。
二、循序漸進,切忌急躁
在復習的時候,由於是以自己為主導,有時候復習的版塊和教學進度不同,當考試時會發現沒有復習到的部分丟分嚴重,導致成績不高。但是已經復習過的版塊,卻大多能夠拿下。這就是進步,不要因為用一時的分數高低做為衡量標准,復習要循序漸進,不要急躁。復習就像修一條坑坑窪窪的路, 每個坎坷都是障礙,我們只有認真的從起點開始,按照順序慢慢推平。哪怕前面依舊溝整,但是當你回頭的時候,展現在你眼前的是一條康莊大道。基本上,如果純做題的話, 1 -2個月時間就能把各科的試題從第一章節到最後一個章節摸得差不多。
三、合理利用作業試題、 試卷
簡單題、中等題一方面可以印證、檢驗自己的基礎知識體系, 又一方面可以提升我們復習的信心。在選擇作業上,簡單題、中等題尤其是概念理解應用題一 定要自己動手做,還要進行總結。難題可以參考答案, 但要認真思考其中的步驟推導思想和轉化思想,這些都是高考所考察的。語文要充分利用試卷,其中的成語、病句要注重收集,文言文虛實詞記得要摘錄。英語單詞注意把正確選項帶人念熟。同時思考閱讀、完型題是如何找到有效的原文信息,他們有何特點和提示點? 要這么去利用每一次作業和試卷,那麼成績將會短期內提高。
四、建立信心, 不計一時得失
有些學生自認為自己是差生, 無可救葯了。但是事實上往往不是這樣。有些學生認為自己天生比別人笨, 不如別人聰明。也許在某一方面上確實是有自身的缺陷,但是卻忽略了自己的優勢所在。為了自己心中那份或許並不是十分確定的夢想,一定要打起精神。前面也說過,考試不要記一時得失,而是要不斷的總結歸納。中等生,只要你不放棄,找到自己的缺陷,嚴格給自己定下復習要求並認真執行,在以前的基礎上再獲進步取得高分,只需要2-3個月,就能達到。
『柒』 上海市長寧區教育學院是學校嗎
不是一般的學校.這是對長寧區的老師進行培訓的,有時為了賺錢開些培訓班
『捌』 上海市長寧區有哪些大學
上海市長寧區的大學有:
一、東華大學,地址:長寧區延安西路1882號(近中山西路) 。
東華大學(Donghua University)簡稱「東華」,地處中國上海,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首批入選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入選「2011計劃」牽頭高校,是教育部「援疆學科建設計劃」40所重點高校之一。
是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單位,是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成員、首批28所全國來華留學質量認證院校之一、首批上海市創新創業教育示範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首批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創新院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二、華東政法大學,地址:長寧區萬航渡路1575號(近華陽路) 。
華東政法大學(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簡稱華政,位於上海市,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教育部與上海市共建高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項目、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全國首批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單位、最高人民法院自貿區司法研究基地;五院四系成員,亞洲法律學會、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滬港大學聯盟創始成員;是以法學學科為主,兼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等學科的多科性大學。
三、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地址:長寧區古北路620號。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Shanghai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位於中國上海,是一所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理學、工學6大學科門類的行業特色型重點大學,為華東地區唯一的一所涉外商科大學,入選「2011計劃」、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大學生創業教育基地。
上海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上海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是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創新中心核心單位、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認證的「白金級」教育機構、中國-中東歐國家高校聯合會創始成員以及全球外國語大學聯盟創始成員和理事單位,被譽為「國際商務精英的搖籃」。
四、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地址:長寧區虹橋開發區仙霞路350號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簡稱」工程大「,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61所試點高校之一,全國12所「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工作示範性高校之一,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入選高校之一,全國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設的牽頭單位,是一所擁有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經濟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工程技術、經濟管理、藝術設計等多學科互相滲透、協調發展的上海市屬大學。
五、上海商學院,地址:長寧區中山西路2271號
上海商學院(Shanghai Business School),簡稱「上商」,位於中國上海,是一所以商科專業為特色,擁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工學、農學、藝術學等學科的上海市屬公辦本科普通高校。前身為1950年建校的中央稅務學校華東分校,後歷經華東財政學校、財政部上海財政幹部學校、上海市財政貿易幹部學校、上海市財貿管理幹部學院等階段,2004年9月升格為本科高校並更名為上海商學院。
『玖』 聽說上海市長寧區有個復旦中學升為市重點了,是真的嗎求詳細解釋
不是真的。
復旦是長寧區第二的區級重點中學,天山中學的理科比復旦中學好,文科和復旦中學沒有太大的差別,一本率也比復旦中學高,天山都沒有升,復旦就更不可能了,如果升了,那對中考進天山的學生是極其不公平的。總之,長寧區只有2所市重點。最近復旦中學的學生一直鼓吹將復旦中學升為升為市重點,事實上,這學校一般。
上海市復旦中學是上海市文明學校、上海市行為規范示範學校、「聯合國ESD項目實驗學校」、「上海市TI數理技術實驗學校」、「上海市知識產權試點學校」、 「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學校」、「上海市體育傳統教育學校」、「上海市攝影特色學校」、區「雙語教學實驗學校」、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等。
復旦前身 愛國教育家馬良(字相伯)1905年創辦的復旦公學。
校名由來 《尚書大傳·虞夏傳》中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句。
歷任校董 孫中山、蔡元培、陳其美、於右任、邵力子等。
校長名冊 歷任校長馬相伯、嚴復、李登輝及樂嘉基、宋崇鑫等,現任校長周國正。
復旦校訓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出自《論語·子張》
學校變遷 1922年復旦公學大學部(即復旦大學)遷址,中學部則留原址(李鴻章祠堂),稱復旦大學附屬中學。1944年改名為復旦中學,復旦大學校長李登輝仍兼校長。
校名題字 1950年上海市長陳毅親書校名。
文化傳承 孫中山手書:努力前程
李登輝倡導:團結、服務、犧牲
發展目標: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身、學會審美
復旦俊才 陳望道、陳寅恪、胡敦厚及竺可楨、胡繩、李慶逵、沈聞孫院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