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壹』 初二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
1,3
2,0
3,2a²b²c
4,x=y
5,(z-2)(x+2)/(x-1)(x+1)
今天先到这,明天再答
『贰』 八年级下册数学家庭作业全部的答案
一、填空题。(9分)
1、6045809090读作(六十亿四千五百八十万九千九十)、“四舍五入”到万位的近似数记作( 604581)万。
2、5的分数单位是(个位 ),去掉( 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就变为最小的合数。
3、在0.6、66%、和0.666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最(0.666 ),最小的数是(0.6 )。
4、1到9的九个数字中,相邻的两个数都是质数的是(5 )和( 7),相邻的两个数都是合数的是(4 )和( 6)。
5、甲数=2×3×5,乙数=2×5×7,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5),最小公倍数是(210)。
6、配制一种盐水,盐和水的重量比是1:2,盐是盐水重量的(1/3)。
7、把两个边长都是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 );面积是( 50)。
8、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216 )。体积是(216 )。
9、在a÷b=5……3中,把a、b同时扩大3倍,商是(5 ),余数是(3 )。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6分)
1、折线统计图更容易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对 )
2、比的前项乘以2,比的后项除以2,比值不变。(错 )
3、小数就是比1小的数。(错 )
4、两个偶数肯定不是互质数。(对 )
5、方程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对 )
6、1.3除以0.3的商是4,余数是1。(错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 )中。(12分)
1、车轮滚动一周,所行的路程是求车轮的(② )。
①直径 ②周长 ③面积
2、计算一个长方体木箱的容积和体积时,(③ )是相同的。
①计算公式 ②意义 ③测量方法
3、把60分解质因数是60=(② )。
①1×2×2×3×5 ②2×2×3×5 ③3×4×5
4、如果甲数和乙数都不等于0,甲数的1/3>乙数的1/3,那么(① )。
①甲数>乙数 ②乙数>甲数 ③甲数=乙数
5、一根钢管长15米,截去全长的1/3,根据算式15×(1-1/3)所求的问题是(② )。
①截去多少米? ②剩下多少米?
③截去的比剩下的多多少米? ④剩下的比截去的多多少米?
6、一批玉米种子,发芽粒数与没有发芽粒数的比是4:1,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② )。
①20% ②75% ③25% ④80%
四、计算题。(31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25×24=600 4.2÷0.2=21 12-2=10
1.25×8=10 1÷0.6=5/3 4÷2=2
2、用简便方法计算。(6分)1
①3.5%×9.9=3.465 ②4.62+9.9=14.52 ③4×0.6+0.6÷4=2.25
3、脱式计算。(12分)
①2700×(506-499)÷900 ②33.02-(148.4-90.85)÷2.5
=2700×7÷900 =33.02-57.55÷2.5
=18900÷900 =33.02-23.02
=21 =10
③(1÷1-1)÷5.1 ④18.1+(3-0.299÷0.23)×1
=(1-1)÷5.1 =18.1+1.7X1
=0÷5.1 =18.1+1.7
=0 =19.8
4、解方程。(4分)
① 5x+15x=400
解: 20X=400
X=20
五、列式计算。(6分)
1、比某数的20%少0.4的数是7.2,求某数。(用方程解)
20%x-0.4=7.2
2、0.9与0.2的差加上1除l.25的商,和是多少?
0.9-0.2+1.25÷1
六、下图中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求图形的面积。(5分)
25.12÷3.14÷2 4×4×3.14
=8÷2 =16×3.14
=4(厘米) =50.24(平方厘米)
七、应用题。(35分)
1、工程队挖一条水渠,计划每天挖100米,24天完成,实际提前4天完成,实际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100×24÷(24-4)
=2400÷20
=120(米)
2、一辆汽车
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 如有错误请见谅
『叁』 2016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发一下后面条形码
『肆』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本答案(江苏版)
太简单了,你先设正方形边长如=4,就能求AE二根号20,EF=根号5,AF=5,根据勾股定理得三角形AEF是直角…所以AE垂直EF
『伍』 求八年级下册芝麻开花数学作业本答案!!!
越详细越好问题补充:芝麻开花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第36面23题就是题目啊 没有题怎么答啊 美邦提醒你! 请把题目说清楚好吗?
『陆』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6
∠
ACB
–
∠
DCA,
即∠
ACE
=∠
BCD
,
∴△
ACE
≌△
BCD
(
2
)∵△
ACE
≌△
BCD
∴∠
EAC
=∠
B
=
60
°
∴∠
EAC
=∠
BCA
∴
AE
∥
BC
§
19.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
一、选择题
.
1.D
2.C
二、填空题
.
1.(1) S.A.S; (2)A.S.A;
(3)A.A.S
2.
AD
=
EF
(
答案不唯一
)
三、解答题
. 1.
证明:∵
AB
∥
DE
∴∠
B
=∠
DEF
又∵
AC
∥
DF
∴∠
F
=∠
ACB
∵
BE
=
CF
∴
BE
+
EC
=
CF
+
EC
∴
BC
=
EF
∴△
ABC
≌△
DEF
∴
AB
=
DE
2.
证明:在
ABCD
中,
AD
=
BC
,
AD
∥
BC
∴∠
DAC
=∠
BCA
又∵
BE
∥
DF
∴∠
AFD
=∠
BEC
∵
BC
=
AD
∴△
BCE
≌△
DAF
∴
AF
=
CE
§
19.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
一、选择题
.
1.B
2.D
二、填空题
.
1.
ACD
,直角
2.
AE
=
AC
(
答案不唯一
)
3. 3
;
△
ABC
≌△
ABD
,
△
ACE
≌△
ADE
,
△
BCE
≌△
BDE
三、
解答题
. 1.
证明:
∵
BE
=
CF
∴
BE+EC
=
CF+EC
∴
BC
=
EF
又∵
AB
=
D E
,
AC
=
DF
∴△
ABC
≌△
DEF
∴∠
B
=∠
DEF
∴
AB
∥
DE
2.
证明:∵
AB
=
DC
,
AC
=
DB
,
BC
=
BC
∴△
ABC
≌△
DCB
∴∠
DBC
=∠
ACB
∴
BM
=
CM
∴
AC
–
MC
=
BD
–
MB
∴
AM
=
DM
§
19.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五)
一、选择题
.
1.D
2.B
二、
填空题
.
1.3
△
ABC
≌△
ADC
,
△
ABE
≌△
ADE
,
△
BCE
≌△
DCE
2.
AC
=
BD
(
答
案不唯一
)
三、解答题
. 1.
证明:∵
BF
=
CD
∴
BF+CF
=
CD+CF
即
BC
=
DF
又∵∠
B
=∠
D=
90
°,
AC
=
EF
∴△
ABC
≌△
EDF
∴
AB
=
DE
2.
证明:
∵
CD
⊥
BD
∴∠
B
+
∠
BCD=
90
°
又∵∠
ACB=
90
°∴∠
FCE
=∠
B
又∵
FE
⊥
AC
,
∴∠
FEC
=∠
ACB=
90
°
∵
CE
=
BC
∴△
FEC
≌△
ACB
∴
AB
=
FC
§
19.3
尺规作图(一)
一、选择题
.
1.C
2.A
二、填空题
.
1.
圆规
,
没有刻度的直尺
2.
第一步:画射线
AB
;第二步:以
A
为圆心,
MN
长为半径作弧,交
AB
于点
C
三、解答题
.
1.
(略)
2.
(略)
3.
提示:先画
/
/
B
C
BC
=
,
再以
B
′
为圆心,
AB
长为半径
作弧,再以
C
′
为圆心,
AC
长为半径作弧
,
两弧交于点
A
′
,
则
△
A
′
B
′
C
′
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
§
19.3
尺规作图(二)
一、选择题
.
1. D
二、解答题
.
1.
(略)
2
(略)
§
19.3
尺规作图(三)
一、填空题
.
1.
C
△
CED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就是顶角的平分线
二、解答题
.
1.
(略)
2.
方法不唯一,如可以作点
C
关于线段
BD
的对称点
C
′
.
§
19.3
尺规作图(四)
一、填空题
.
1.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二、解答题
.
1.
(略)
2.
(略)
3.
提示:作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
l
相交于点
P
,
则
P
就是车站的位置
.
§
19.4
逆命题与逆定理(一)
一、选择题
.
1. C
2. D
7
二、填空题
.
1.
已知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这两个角相等;若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
的补角也相等
.
;
2.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3.
如果∠
1
和∠
2
是互为邻补角,那么∠
1+
∠
2 =180
°
真命题
三、解答题
.
1.
(
1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
真命题;
(
2
)如果
2
2
,
b
a
b
a
那么
,是真命题;
(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是真命题
.
2.
假命题,添加条件(答案不唯一)如:
AC
=
DF
证明(略)
§
19.4
逆命题与逆定理(二)
一、选择题
.
1. C
2. D
二、填空题
.
1
.
①、②、③
2.80 3.
答案不唯一,如△
BMD
三、解答题
. 1.
OE
垂直平分
AB
证明:∵
AC
=
BD
,∠
BAC
=
∠
ABD
,
BA
=
BA
∴△
ABC
≌△
BAD
∴∠
OAB
=
∠
OBA
∴△
AOB
是等腰三角形
又∵
E
是
AB
的中点
∴
OE
垂直平分
AB
2.
已知:①③(或①④,或②③,或②④)
证明(略)
§
19.4
逆命题与逆定理(三)
一、选择题
.
1. C
2.D
二、填空题
.
1
.15 2.50
三、解答题
1.
证明:如图,连结
AP
,∵
PE
⊥
AB
,
PF
⊥
AC
,
∴∠
AEP
=
∠
AFP
=
90
又∵
AE
=
AF
,
AP
=
AP
,∴
Rt
△
AEP
≌
Rt
△
AFP
,
∴∠
EAP
=
∠
F
AP
,∴
AP
是∠
BAC
的角平分线,故点
P
在∠
BAC
的角平分线上
2.
提示:作
EF
⊥
CD
,垂足为
F
,∵
DE
平分∠
ADC
,∠
A
=
90
,
EF
⊥
CD
∴
AE
=
FE
∵
AE
=
BE
∴
BE
=
FE
又∵∠
B
=
90
,
EF
⊥
CD
∴点
E
在∠
DCB
的平分线上
∴
CE
平分∠
DCB
§
19.4
逆命题与逆定理(四)
一、选择题
.
1.C
2. B
二、填空题
.
1
.60
°
2.11 3.20
°或
70
°
三、解答题
.
1.
提示:作角平分线和作线段垂直平分线,两条线的交点
P
为所求作
.
第
20
章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
20.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
一、选择题
.
1.D
2.D
二、填空题
.
1.
AD
=
BC
(
答案不唯一
)
2.
AF
=
EC (
答案不唯一
)
3. 3
三、解答题
. 1.
证明:∵
DE
∥
BC
,
EF
∥
AB
∴四边形
DEFB
是平行四边形
∴
DE
=
BF
又
∵
F
是
BC
的中点
∴
BF
=
CF
.
∴
DE
=
CF
2.
证明:
(1)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AB
=
CD
,
AB
∥
CD
∴∠
ABD
=∠
BDC
又
∵
AE
⊥
BD
,
CF
⊥
BD
∴⊿
ABE
≌⊿
CDF
.
(2)
∵⊿
A
BE
≌⊿
CDF
.
∴
AE
=
CF
又
∵
AE
⊥
BD
,
CF
⊥
BD
∴四边形
AECF
是平行四边形
§
20.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
一、选择题
.
1.C
2.C
二、填空题
.
1.
平行四边形
2.
AE
=
CF
(
答案不唯一
)
3.
AE
=
CF
(
答案不唯一
)
8
三、解答题
. 1.
证明:∵∠
BCA
=
18
0
°
-
∠
B
-
∠
BAC
∠
DAC
=
18
0
°
-
∠
D
-
∠
DCA
且∠
B
=∠
D
∠
BAC
=∠
ACD
∴∠
BCA
=∠
DAC
∴∠
BAD
=∠
BCD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2.
证明:∵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AO
=
CO
,
BO
=
DO
又
∵
E
、
F
、
G
、
H
分别为
AO
、
BO
、
CO
、
DO
的中点
∴
OE
=
OG
,
OF
=
OH
∴四边形
EFGH
是平行四边形
§
20.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
一、选择题
.
1.A
2.C
二、填空题
.
1.
平行四边形
2. 3
三、解答题
. 1.
证明:在
□
ABCD
中,
AB
=
CD
,
AB
∥
CD
∵
AE
=
CF
∴
AB
-
AE
=
CD
-
CF
即
BE
=
DF
∴四边形
EBFD
是平行四边形∴
BD
、
EF
互相平分
2.
证明:在
□
ABCD
中,
AD
=
BC
,
AD
∥
BC
,
AO
=
CO
∴∠
DAC
=∠
BCA
又∵∠
AOE
=
∠
COF
∴⊿
AOE
≌⊿
COF
.∴
AE
=
CF
∴
DE
=
BF
∴四边形
BEDF
是平行四边形
§
20.2
矩形的判定
一、选择题
.
1.B
2.D
二、填空题
.
1.
AC
=
BD
(答案不唯一)
2.
③,④
三、解答题
. 1.
证明:
(
1
)在
□
ABCD
中,
AB
=
CD
∵
BE
=
CF
∴
BE+EF
=
CF
+
EF
即
BF
=
CE
又∵
AF
=
DE
∴⊿
ABF
≌⊿
DCE
.
(
2
)∵⊿
ABF
≌⊿
DCE
.∴∠
B
=∠
C
在
□
ABCD
中,∠
B
+
∠
C
=
18
0
°
∴∠
B
=∠
C
=
90
°
∴
□
ABCD
是矩形
2.
证明:
∵
AE
∥
BD
,
BE
∥
AC
∴四边形
OAEB
是平行四边形
又∵
AB
=
AD
,
O
是
BD
的中点
∴∠
AOB
=
90
°
∴四边形
OAEB
是矩形
3.
证明:
(
1
)∵
AF
∥
BC
∴∠
AFB
=∠
FBD
又∵
E
是
AD
的中点
,
∠
AEF
=∠
BED
∴⊿
AEF
≌⊿
DEB
∴
AF
=
BD
又∵
AF
=
DC
∴
BD
=
DC
∴
D
是
BC
的中点
(
2
)四边形
ADCF
是矩形,理由是:∵
AF
=
DC
,
AF
∥
DC
∴四边形
ADCF
是平行四边形
又∵
AB
=
AC
,
D
是
BC
的中点
∴∠
ADC
=
90
°
∴四边形
ADCF
是矩形
§
20.3
菱形的判定
一、选择题
.
1.A
2.A
二、填空题
.
1.
AB
=
AD
(答案不唯一)
2.
3
3
2
3.
菱形
三、解答题
. 1.
证明:
(
1
)∵
AB
∥
CD
,
CE
∥
AD
∴四边形
AECD
是平行四边形
又∵
AC
平分∠
BAD
∴∠
BAC
=
∠
DAC
∵
CE
∥
AD
∴∠
ECA
=
∠
CAD
∴∠
EAC
=
∠
ECA
∴
AE
=
EC
∴四边形
AECD
是菱形
(
2
)⊿
ABC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是:∵
AE
=
EC
,
E
是
AB
的中点
∴
AE
=
BE
=
EC
∴∠
ACB
=
90
°∴⊿
ABC
是直角三角形
2.
证明:∵
DF
⊥
BC
,∠
B
=90
°,∴
AB
∥
DF
,∵∠
B
=90
°,∠
A
=60
°,
∴∠
C
=30
°,
∵∠
EDF
=
∠
A
=60
°,
DF
⊥
BC
,∴∠
EDB
=30
°,∴
AF
∥
DE
,∴四边形
AEDF
是平行
四边形
,
由折叠可得
AE
=
ED
,∴四边形
AEDF
是菱形
.
3.
证明:
(
1
)在矩形
ABCD
中,
BO
=
DO
,
AB
∥
CD
∴
AE
∥
CF
∴∠
E
=
∠
F
又∵∠
BOE
=
∠
DOF
,∴⊿
BOE
≌⊿
DOF
.
(
2
)当
EF
⊥
AC
时,以
A
、
E
、
C
、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
∵⊿
BOE
≌⊿
DOF
.
∴
EO
=
FO
在矩形
ABCD
中
,
AO
=
CO
∴四边形
AECF
是平行四边形
又∵
EF
⊥
AC
,
∴四边形
AECF
是菱形
9
§
20.4
正方形的判定
一、选择题
.
1.D
2.C
二、填空题
.
1.
AB
=
BC
(答案不唯一)
2.
AC
=
BD
(答案不唯一)
三、解答题
. 1.
证明:
(
1
)∵
AB
=
AC
∴∠
B
=
∠
C
又∵
DE
⊥
AB
,
DF
⊥
AC
,
D
是
BC
的中点
∴⊿
BED
≌⊿
CFD
.
(
2
)∵∠
A
=
9
0
°,
DE
⊥
AB
,
DF
⊥
AC
∴四边形
AEDF
是矩形
又∵⊿
BED
≌⊿
CFD
∴
DE
=
DF
∴四边形
DF
AE
是正方形.
2.
证明:
(
1
)在
ABCD
中,
AO
=
CO
又∵⊿
ACE
是等边三角形
∴
EO
⊥
AC
.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2
)∵⊿
ACE
是等边三角形
∴∠
AED
=
2
1
∠
AEC
=30
°,∠
EAC
=60
°
又∵∠
AED
=
2
∠
EAD
∴∠
EAD
=15
°∴∠
DAC
=45
°∴∠
ADO
=45
°∴
AO
=
DO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
20.5
等腰梯形的判定
一、选择题
.
1.B
2.D
二、填空题
.
1.
等腰梯形
2.
4 3.
③
,
④
三、解答题
. 1.
证明:
(
1
)∵
AB
=
AC
∴∠
ABC
=
∠
ACB
又∵
BD
⊥
AC
,
CE
⊥
AB
,
BC
=
BC
∴⊿
BCE
≌⊿
CBD
∴
EB
=
CD
∴
AE
=
AD
∴∠
AED
=
∠
ADB
∵∠
A+
∠
AED
+
∠
ADE
=∠
A+
∠
ABC
+
∠
ACB
∴∠
AED
=
∠
ABC
∴
DE
∥
BC
∴四边形
BCDE
是等腰梯形.
2.
证明:
(
1
)在菱形
ABCD
中,∠
CAB
=
2
1
∠
DAB
=3
0
°,
AD
=
BC
,
∵
CE
⊥
AC
,
∴∠
E
=
60
°
,
又∵
DA
∥
BC
,
∴∠
CBE
=
∠
DAB
=
60
°∴
CB
=
CE
,
∴
AD
=
CE
,
∴四边形
AECD
是等腰梯形.
3.
在等腰梯形
ABCD
中
,
AD
∥
BC
,
∴∠
B
=
∠
BCD
,
∵
GE
∥
DC
,
∴∠
GEB
=
∠
BCD
,
∴∠
B
=
∠
GEB
,
∴
BG
=
EG
,
又∵
GE
∥
DC
,
∴∠
EGF
=
∠
H
,
∵
EF
=
FC
,
∠
EFG
=
∠
CFH
,
∴⊿
GEF
≌⊿
HCF
,
∴
EG
=
CH
,
∴
BG
=
CH.
第
21
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
21.1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一)
一、选择题
. 1
.
C 2.B
二、填空题
. 1
.
169 2. 20 3. 73
三、解答题
. 1
.
82 2. 3.01
§
21.1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二)
一、选择题
. 1
.
D 2.C
二、填空题
. 1
.
14 2. 1529.625
三、解答题
. 1
.
(1) 84 (2) 83.2
§
21.1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三)
一、选择题
. 1
.
D 2.C
二、填空题
. 1
.
4.4 2. 87 3. 16
三、解答题
. 1
.
(1)41 (2)49200 2. (1)A (2)C
§
21.1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四)
一、选择题
. 1
.
D 2.B
10
二、填空题
. 1
.
1 2. 30% 3. 25180
三、解答题
. 1
.
(
略
) 2. (1)15 15 20 (2)
甲
(3)
丙
§
21.2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一)
一、选择题
. 1
.
B 2.D
二、填空题
. 1
.
1.5 2. 9, 9, 3. 2, 4
三、解答题
. 1
.
(1)8 (2)37.5 2.(1)260 240 (2)
不合理
,
因为大部分工人的月加工零件
数小于
260
个
§
21.2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二)
一、选择题
. 1
.
C 2.B
二、填空题
. 1
.众数
2.
中位数
3. 1.70
米
三、解答题
. 1
.
(1)
众数
:0.03,
中位数
:0.03 (2)
不符合
,
因为平均数为
0.03
>
0.025
2. (1)3,5,2,2 (2)26,25,24 (3)
不能
,
因为众数为
26,
只有
9
个人达到目标
,
没有到一
半
.
§
21.3
极差、方差与标准差(一)
一、选择题
. 1
.
D 2.B
二、填空题
. 1
.
70 2. 4 3.
甲
三、解答题
. 1
.甲
:6
乙
:4 2. (1)
甲
:4
乙
:4 (2)
甲的销售更稳定一些,因为
甲的方差约为
0.57
,乙的方差约为
1.14
,甲的方差较小,故甲的销售更稳定一些。
§
2
1.3
极差、方差与标准差(二)
一、选择题
. 1
.
B 2.B
二、填空题
. 1
.
13.2 2. 18.29 3. 1.73
三、解答题
. 1
.
(1)0.23 (2)8.43 2. (1)
乙稳定
,
因为甲的标准差约为
4.6,
乙的标
准差约为
2.8,
乙的标准差较小,故乙较稳定
3.
极差
:4
方差
:2
标准差
:1.41
『柒』 上海教育出版社(试用本)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答案
http://wenku..com/view/29e18869561252d380eb6e0e.html
『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本答案,高分悬赏
暑假学与练·数学(八年级)参考答案 (一) 1. B 10. 136 2. B 3. D 4. B 5. C 6. C 7. 40 8. 平行 9. a=c>b 12. (1) 略 11.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略 (2) 平行,理由略 ∠D (3) 略 14. (1) ∠B+∠D=∠E (2) ∠E+∠G=∠B+∠F+ (二) 1. C 2. B 3. D 4. D 11. 60° 5. D 12. 6. C 7. 50°或 65° 14. 略 8. 4 15. 略 9. 平行 10. 9 厘米或 13 厘米 13. 略 16. (1) 15° (2) 20° (3) (4) 有,理由略 (三) 1. 20° 2. 厘米 3. 8 4. 4.8 5. 36 6. 3 7. D 8. C 14. 同时到达, 9. B 10. B 11. 略 12. FG 垂直平分 DE,理由略 理由略 15. (1) 城市 A 受影响 (2) 8 小时 13. 0.5 米 (四) 1. C 11. , 16. 厘米 2. D 3. B 4. A 13. 略 5. C 6. A 7. C 8. B (2) 6ab 9. 30 10. 6 12. 略 14. (1) 直六棱柱 15. 36 (五) 1. D 8. 50.4 12. 略 2. D 3. B 4. D 10. 17 5. (1) 抽样调查 (2) 普查 6. 8.0 7. 17 9. 31;31 13. 略 11. 冠军、亚军、季军分别为李扬、林飞、程丽 (六) 1. B 8. 略 2. C 9. 略 3. C 4. 50;10 5. 0.1576 米 2 6. ①②③ 7. 略 (七) 1. B 2. A 3. C 4. A 5. C 9. 4 6. B 7. D 8. (1) < (2) > 11. 略 12. 略 13. 略 (3) ≥ (4) < (5) < 14. -2,-1 15. 16. b<0 10. a<ab2<ab (八) 1. D 2. C 3. C 10. 14. 34,16 4. C 11. x<a 5. n≤7 6. 2<k<8 7. x>3 8. 9. 0≤y≤5 13. 1,2 12. (1) -3<x≤ (2) x>3 (3) 无解 15. (1) 9≤m<12 (2) 9<m≤12 (九) 1. C 7. 2. B 3. C 4. 18≤t≤22 9. 22 5. 4.0 米/秒 10. 4 人,13 瓶 6. 5,7,9 8. 大于 20000 元 11. 当旅游人数为 10~15 人时选择乙旅行社;当旅游人数为 16 人时两家旅行社都可选择; 当旅游人数为 17~25 人时选择甲旅行社 12. (1) 35 元,26 元 (2) 有 3 种方案; 购买文化衫 23 件,相册 27 本的方案用于购买教师纪念品的资金更充足 13. 略 (十) 1. C 2. C 3. C 4. C 5. D 6. C 7. 为任何实数;为 0 8. a<-1 11. 5 或-1 16. 9. 南偏西 40°距离 80 米 10. (6,6)(-6,6)(-6,-6)(6,-6) , , , 14. 略 12. (5,2) 13. (x,6) (-3≤x≤2) 等腰直角三角形,9 17. 略 18. 略 15. (-2,0)或(6,0) (十一) 1. C 9. -10 2. B 3. C 4. C 5. D 6. B 12. 略 7. (3,2) 8. 9 或-1;-3 10. (-5,6) 11. -1 13. (1) A(3,-2) ,B(2,1) (2) B′(-5,2) ,C′(-3,2) ;略;D′(x-7,y+1) 14. (1) 图略,A(0,1) ,B(4,4) (2) 图略, 千米 (十六) 1. (1) y= (2) 略 2. 略 3. -4 4. 略 5. 有 7 种购买方案,分别是: 购买甲种纪念品 6 件,乙种纪念品 8 件,丙种纪念品 32 件; 购买甲种纪念品 7 件,乙种纪念品 9 件,丙种纪念品 27 件; 购买甲种纪念品 8 件,乙种纪念品 10 件,丙种纪念品 22 件; 购买甲种纪念品 9 件,乙种纪念品 11 件,丙种纪念品 17 件; 购买甲种纪念品 10 件,乙种纪念品 12 件,丙种纪念品 12 件; 购买甲种纪念品 11 件,乙种纪念品 13 件,丙种纪念品 7 件; 购买甲种纪念品 12 件,乙种纪念品 14 件,丙种纪念品 2 件. 6. (1) 2280 元,2040 元 (2) y2=1800x+5600 (3) 9 (十七) 1. C 2. A 3. C 4. C (3) 5. B 11. 6. C 7. C 8. 9. 1 10. (1) 4 (2) 12. -2x-1 (3) 任何实数 14. 15. 42 13. (1) 2≤x≤3 (2) x≤4,x≠-2 16. 111111111 (十八) 1. B 9. 0.5 (4) +2 16. 2. D 3. B 4. B 5. A 6. B 7. (答案不唯一) 8. -1 10. =(n+1) 11. (1) (2) -2.7 (3) 13. 米 14. 略 15. 2 12. (1) 4 (2) 13 (十九) 1. D 2. B 3. A 11. k<-1 4. A 5. C 6. B 7. C 8. B 9. 3; ;-1 10. 0.5,-4 (2) x=0 (3) 16. 20 12. 3,-7 13. 10 或 2 14. (1) 0.4,4 (4) 3,1 17. 略 15. m=-4 或 m=2;当 m=-4 时,x1=0,x2=0.5;当 m=2 时, (二十) 1. D 9. 1 2. A 10. -0.5 3. D 4. A 5. D 6. C 7. 8. 7 或 0 12. 40-x- =15 (2) 能 16. -3,1,± 11. (30+2x) (20+2x)=2×30×20 14. 20 元 15. (1) 5 秒或 1 秒 13. k=3 x=± (二十一) 1. C 2. A 3. D 4. B 5. 0.20 6. 9 7. (1) 50 名学生的数学成绩 (2) 略 (3) 59 (4) 93.5 (5) 85 8. (1) 略 (2) 60 人 (3) 80% (4) 不能 9. (1) 25 (2) 略 (3) 略 (4) 略 (二十二) 1. D 2. B 3. D 4. A 5. C 6. 6 7. 120;1 8. 4 9. 5.5,40.5 10. (1) 略 (2) 56% (3) 1.685~1.715;119 65 (3) 10% 11. (1) 图略,24.5,174.5 (2) (二十三) 1. B 2. B 3. D 11. 略 4. C 12. 略 5. D 6. 略 7. 略 14. 略 8. 略 15. 9 月 1 日 9. ①② 10. ①②③ 13. 略 (二十四) 1. C 2. C 3. B 4. C 5. C 6. B 11. 60° 7. > 12. 8. 15 13. 略 9. 6 厘米或 8 厘米 14. 略 10. 三角形三个内角中至多一个锐角 15. 略 16. 略 (二十五) 1. B 2. C 3. B 4. C 5. C 6. C 1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4. 略 15. 略 16. 略 17. 120 米 7. A 12. 12 8. 80° 13. 略 9. 2 厘米 10. 22 (二十六) 1. B 10. 12 2. B 11. 48 3. C 4. D 5. A 13. 2 6. D 14. 略 7. B 15. 略 8. 156° 16. 略 9. 10 12. 略 (二十七) 1. C 2. B 3. D 4. B 5. 6.5 6. 10 厘米 7. 略 8. 10 厘米 11. (1) 略 (2) 16 厘 9. (1) 矩形 (2) 菱形 (3) 正方形 米2 12. 10 13. 略 10. 9.6 厘米 (二十八) 1. C 10. 60° 2. B 3. C 11. 13 厘米 4. D 5. B 6. B 13. 略 7. 中点 14. 略 8. 略 15. 略 9. 4; 12. 10 米 (二十九) 1. B 2. C 3. D 12. 24 4. C 5. D 6. B 7. D 8. D 14. 0.3 9. C 15. 略 10. B 16. 11. 360° 13.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8. 2008 19. 略 17. (1) 0,3 (2) (三十) 1. (1) 8 (2) 120.5~150.5 (3) 131 3. (1) ①40;②0 (2) 不合理 2. (1) 30,1500 (2) 160 (2) 5 (3) , ,16-4 4. (1) 84 (十二) 1. D 2. C 3. B 4. B 5. B 6. V=4πr2;4 与π;V 与 r 7. y=1000+19x 8. x≠2 9. (1) (2) 6.4,意义略 10. (1) 120 千米 (2) 80 千米,0.5 小 时 (3) 80 千米/小时 11. (1) S=1000-50t(0≤t≤20) (2) 500 米 (3) 18 分钟 12. 略 (十三) 1. B 2. A 3. B 4. B 5. A 6. A 7. D 8. 2 9. 略 10. m>-2 11. 略 12. (1) y=2x+4 (2) 0.5 (3) x<-2 13. (1) y=4x-1, y= (2) (1,3) (3) 14. (1) 略 (2) y=7x-21 (3) 12 15. 或 y=- (十四) 1. C 2. D 3. D 4. C 5. D 6. y=8x-2 7. x=-5,y=-8 8. (1) 甲;10 (2) 乙;5 (3) 200 米/分钟,400 米/分钟 (4) 20 9. y=4n-3 10. (1) 2; 6 (2) 3 (3) y=3x (4) y=-x+8 (5) 服药后 1~5 小时 11. (1) l2 (2) B 车快,36 千米/小时,72 千米/小时 (3) 能 12. 15 (十五) 1. A 2. C 3. C 4. B 5. D 6. D 7. B 8. B 9. D 10. D 11. 125° 12. S=x(20-x) ,0<x<20 13. 1,2,3 14. 24.55;24.5;25;众数 15. m≤0 16. (1) x<4,图略 (2) -4,-3,-2,-1,0
『玖』 八年级下数学 家庭作业答案
一:当X(≤5)时,代数式二分之X+3-六分之5X-1的值是非负数。
二:当代数式二分之X-3X的值大于10时,x的取值范围是(x<-4)。
三:设学校需刻一批电脑光盘x张
若8x>120+4x,得x>30,故30张以上学校自己刻录较节省
若8x<120+4x,得x<30,故30张以下到电脑公司刻录节省
当刻录30张时,花费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