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短文
① 数学作文800字
许多同学报怨数学很难学习,老师讲的总是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和尚。我认为,学数学是有方法的,只要你掌握了这个党阀并加以运用,相信数学将成为你的朋友。学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思考。如果把数学比作一把锁的话,那思考就是一把开锁的金钥匙,为你打开这把数学之锁。例如有的同学上课认真听,能把老师讲的内容全部吞下去,却不去消化,不会吸收,最终还是“营养不良”。掌握是因为他没养成思考的好成绩,不能将老师讲授的东西再加工,不能进行分类整理,更不了解道路的来龙去脉,当然就无法掌握知识的真面目了。我们要学习蜜蜂那样的工作方法,既会采蜜,又会酿蜜。在这方面,有的同学就做的比较好,他们在上课不仅专心听讲,他们在老师讲某一题的解题方法时就思考,思考出这样解的道理,虽然后再推出解这一类题的方法。这样就把老师交的融会贯通了。我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要注意培养自己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学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成绩。有人说:“数学是深奥的,变化摸测的,让人搞不懂,猜不透”。但在我眼里,数学至多是一套打满结的绳索,你必须耐心地解开一个又一个的死结,终有一天你一定能解开所有的结。数学是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问题。学习数学要有毅力、有耐心、有恒心。正如一个挖井的人,挖了很深,就快接近水源时,却放弃;了,先前做的就都白费了,功亏一篑。解答数学题时,细心也是很重要的。计算中只要有一丁点儿的疏忽,就可能整题错误。正如下棋,只要走错一步,可能导致全盘皆输。大意失荆州,不要等到做错了再后悔不已,世上从一为就未曾有过后悔药。培根曾经过说:“只见汪洋就以为没有大陆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拙劣的探索者”就注定会失败,而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探索精神。科学发明需要探索精神,数学同样也需要探索精神。不要总是认为每一道题就一定只有一种解答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要试着去探究,去思考,去发现。有主见,有信心,也是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不要总认为老师讲的课本上写的一定是正确的,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有信心,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成功,在面对失败时,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正如可尔德斯密斯所说的:“人生最大的光荣,不在于从不失败,而在于能屡仆屡起。”
② 数学作文怎么写
我的发现
同学们,在你们的数学学习中是否和我一样,有一些不经意的发现?现在我就来介绍我的几个发现。
如果要你算一个多位数乘5,你是不是准备列竖式?我却可以口算,因为我发现一个小诀窍。想知道吗?让我来告诉你:算48532×5的积,先找到这个数485320,再把它除以2,你会口算吗?242660这就是48532×5的积了。知道为什么吗?我把原来的数先扩大10倍,再缩小2倍,是不是相当于扩大5倍呀?你掌握这个小窍门了吗?
同样的发现我还有:一个数乘1.5只要用它本身加上它的一半就可以了。(想想为什么?)一个数乘15呢?用刚才的方法再加一步——你已经想到了吧,再扩大10倍就好了!
我还发现一个多位数,末两位符合这个要求:十位上十奇数,个位上是5,用它乘5,积的末两位肯定是75。我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多位数的个位与5相乘得25,积的个位是5,向十位进2,而十位的奇数与5相乘的到的是几十五,这个5应该和个位进上来的5相加写在十位上,所以这个积的十位上肯定是7,个位上肯定是5。同样的道理,你不难推出,一个多位数十位上是偶数,个位上是5,它与5相乘,积的末两位肯定是25。
这个发现能用我前面所说的一个数乘5的巧妙算法来解释吗?想想看,它们是一致的,因为这个数扩大10倍后,末两位是50,再除以2,可能百位上有余数1,与50合起来150÷2=75是末两位上的数字,也可能百位上没有余1,那么50÷2的商就是末两位上的数字。
同学们,我的这个小发现是不是很微不足道?但我很自豪,这是我自己动脑筋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伟大的发现不是由这点点滴滴组成的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人吧!
谈谈对零的认识
零看上去很单调,就是没有,其实它非常地丰富,它隐藏了许多。在数学中零非常特殊,不管做什么题,你应该考虑零。
在几何中,“0”经常被作为记号。
“0”的特殊源于在一些概念或题里,比如每个有理数都有倒数,“0”却没有,有理数分为正数、负数。“0”,一个数就分为一类,这不特殊吗?在除数里,只有零不能作除数。零作被除数,不管除以什么数(“0”除外)都得零。
往往我们会忽视零,但它却起着重要的责任。如,问等于几?有些人就不能联想到“0”。在数数时,有人就会忘掉零。如:不大于5不小于-5的整数有几个?有人就会定有8个。其实还有0。如:有哪些数的绝对值不大于本身?那就是正数和零(也可以称之为非负数)。
零在生活中更量五彩斑斓。在期末后开家长会,老师那里登记的犯错本给家长看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那一格记着“0”,这表示我们没有犯过错,家长高兴,我们高兴。但是在卷子上我们都不希望看到这个数或接近这个数的整正数,否则回家的日子就难过了。在比赛中,谁都不希望得到“0”。
零是丰富的。我认为零在题中是陷井,大家以后做题时应考虑零。零在不同的场合也能使人的情绪改变。它是美妙而又丰富的。
对0的认识
0是一个奇妙的数字,又是一个中学生经常遇见的“老朋友”了,计算,概念,都要遇见。
首先,0表示什么也没有,简直可称得上是数字里面的“沙漠”,0也是一个奇怪的数字,放在体积、面积、重量、速度、路程等所有单位里面,都表示没有,以表示时间、一个人的年龄、赛跑的刚开始、起点。
在数学王国数字库自然数里面,以有0的身影,它当然是最小的。没有0,便没有一毓的自然数,因为0是自然数的起点。
在计算里,0乘以任何一个数,包括负数、分数、0都,0的绝对值也等于0,在有理数中,它的绝对值是最小的,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0加上一个数,仍得那个数,如:0+1=1,0+1.8375=1.8375。0减去一个数,得那个数的相反数,如:0-1=-1,0-87=-87。
在数轴中,0为原点,也为边界线,把正负两大数分开,0为什么奇妙呢?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只是一个整数,当0和正数在一起时,叫非负数,和负数在一起时,叫非正数,数轴上,0又为我们判断正负数大小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右边为正数,左边为负数,右边的数始终比左边大,说明正数大于负数,0大于负数,却小于正数。
在几何中,0度角表示一条射线,它并没有角,也没有度数,0平方米,表示没有面积,0米长,表示没有高度。0斤重,表示没有质量,0立方米,表示没有体积。
在地形中,0表示海平面,0以上表示高出海平面,0以下表示低于海平面,中国新疆有一155米的盆地,它是低于海平面155米,中国西藏有8848米的珠峰,它高于海平面8848米。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网络知道打“ 数学 作文 ”……我不太清楚你是要什么类的
能帮助到你我很高兴
③ 数学作文
数学的快乐
时光冉在,白驹过隙,一回首,我学习数学已有几年时光了。说起对数学的感悟,我觉得,最大的就是快乐。
当你看到试卷上那令人满意的成果时,那是一种快乐;当你认真学习后写作业得心应手时,那是一种快乐;当你破解出一道难题时,那是一种快乐。
步在开满数字、符号之花的小路上,你能尽情吸允芬芳的花香;翱翔在挂满线段、图形的夜空中,你能随意摘取闪亮的星辰;畅游在数学辽阔的大海里,你能自由寻找璀璨的珍珠。那,多么快乐!
我爱数学,爱她带给我的快乐,爱她带给我的一切!
仅供参考!!!
④ 写一篇关于数学的作文,800字
长久以来,被誉为“科学皇后”的数学,在科技领域的拓展上,一直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数学的应用更为广泛.但在数学课堂上,一般定义的解释、定理的证明和命题的解法,却忽视了从生活的经验去理解数学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其实既可用数学方法去理解周围的事物,更可利用生活的素材去加强对数学概念的认识,使数学知识注入生活的气息.
数学问题生活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创设情景,侧重感知.
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规律等化解为一系列学生熟悉的有趣的丰富的生活中的事例,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从初步的感知,逐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和思想方法,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发展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已注意到在引进新知识时提供一两个实际背景,以便使学生理解数学源于生活.但仅仅如此并不能确保学生具有应用意识,也许抛开教师提供的实际背景 ,学生头脑中便难以找到其他的实际背景,依然会将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看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无法感受新知识的应用价值,这点给我们的教训是很深刻的.
生活问题数学化———实际问题抽象化,侧重建模.
对新课程来说,最重要的是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在这个意义下,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众所周知,数学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数学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数学的应用地位日益上升,数学建模正成为数学和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⑤ 关于数学的作文 500字以上
我与数学
数学似乎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想摆脱它纠缠的我最后不得不宣布:计划失败。
回顾我的数学学习历程,小学时还未感到它有多么的困难,那时候各门学科都挺棒的,数学成绩也是高高的,一百分的题不得满分也总是在九十多分左右。初一时,我当了数学科代表,当时数学成绩虽然不是很突出,但也是相当不错的,从没考过太差的成绩以致于当时所有的亲人和朋友都认为我上一中公费没问题。等到了初二时我发现数学成绩开始渐渐下滑,那时我的心很浮躁,虽然够不上差生,但也很难真正踏下心来学习,虽然我也参加数学竞赛辅导,但那并没有激起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本来星期天是该休息的时间,却被强迫来参加什么辅导,你说这让一个天性爱玩儿的孩子怎么能安下心来学习。在一次考试中。有好几道几何证明题我都无从下手,在那儿面对试卷愣愣地发呆,成绩当然不理想。我看昔日一位成绩与我相当的同学,他的成绩依然是棒棒的,表面上实质上都是我无法认真学习的结果,但日渐我却慢慢感觉到自己根本没有理科头脑,虽然自己也常在理科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那时是习惯跟着感觉走的,所以对理科自然会有些恐惧心理。初三时数理化开始呈现明显的整体下滑趋势,于是我更加确信自己不够聪明。因为社会上似乎一直有一种不成文的标准:理科好的人喜欢理科的人是聪明的学生。我也感觉也是这样。那时我便有了上高中时选文科的想法。因为,之于我,初中毕业、九年义务教育便完事还远不是我学习生涯的终点站。父母是对我寄予了很大期望的,他们希望我考上一中,然后直奔大学(当时一中的威望是很高的,人们都以为只要进了一中,一只脚就踏进了大学的校门)。以我初三时的成绩想上二中公费都有困难,更别说一中公费了。父母甚至想过要让我休一年学,因为我家没有经济实力去上一中或二中的自费,但我是非常的不情愿的,后来觉得一直没有主见的我那时的决定竟是那么的明智:我没有再浪费一年。那时之所以反对父母的意见也没什么别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己与自己下届的学生一起学习是件很难堪的,是件很没面子的事,尽管也有自己昔日的好伙伴,可越是有熟人越是觉得难堪。
初三时数学学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一件事:
一天早上我醒来之后便做数学题。一道几何题我怎么想也不知道该如何做,正当我想放弃的时候,不知是灵感突现还是自己确实有做出它的能力(这两者有时是不是可以等同呢,有时候很难分清的),总之我知道了该如何去解它。我在日记中兴奋地写到:“我并不笨,只是耐心不够。”那似乎是为了鼓励一下自己吧,但偶尔成功的感觉所带来的自信会被经常出现的失败感轻易地击败,自卑感自然也会随之会越来越重。坦白地讲,我并不知道自卑具体是怎样的一种感觉。虽然没有根据,但我向来觉得自己都是很重要的。也许正是因为没有根据,所以我又会常常忽略了自己。要让我说出自己的优点,我还真是数不出几个来,也许是国人的通病影响了我吧。优点与优势不同,有时我却会错误地以为优势才是优点。我常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点思维混乱,就像许多人共有的毛病那样。
带着一身的遗憾和满心的伤痛我迈入了高三的门槛,这是最关键的一年了。形势逼着我去学数学,学啊学,学啊学,可就是不见一点起色。由于我总成绩还算可以,数学老师对我也是十分地关照,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要感激他的,尽管我不知道他给我开的“小灶”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 ,但我想那作用一定是不小的。在当时的形势下,学习与考试成了我们的全部,它们充斥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也塞满了每个人的心灵 。对于数学,我也顾不得讨厌了,学呗,不学就没成绩,没成绩上大学就免谈。经过不断的努力,我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我的数学成绩偶尔也能及格了!虽然及格的概率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十,但这也可以让我笑一笑了。要不怎么说现实是残酷的呢,它竟能让我对数学变得麻木。对于数学,反正就是学呗,不学上不了大学。高三一年使我度过了有生以来最最“充实”的一年,但我再也不想那样“充实”地生活了。那样活下去的话,本该到一百岁才寿终正寝的我,估计只能活到五六十岁,最后给我来个美名:“勤劳至死”。多么光荣的称号!但我不想要,谁爱争谁争去,反正我是不要。其实如果高三仅仅是劳累那还没什么,那种滋味远非劳累能概括的。
在迈进大学校门的一刹那,我就发现我得意的太早了,数学早在那里等我了:老天安排我到广告专业学习,又把数学放到了我身边,说什么我们必须互相陪伴,否则将来我就很难赚钱。现实总是残酷的,它又要逼着我去学数学了;接受现实总是痛苦的,我又要不得不去学数学了。数学伴我走过这么多年的风雨历程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习惯了痛苦之后便不会再有疼痛的感觉。对于数学,我也回习惯的,我会的,一定会的,因为不学它,考试就不过关,不过关就要交许多钱才能完事,尽管金钱不是万能的,但在考试不及格的时候没它确是万万不能的,而我又根本没这种钱;不学它,就搞不好专业课,搞不好专业课,就很难赚到钱,赚不到钱,我怎么去生活,如果连最基本的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我又怎么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仔细想想,这么多年过去了,许多曾经以为是至爱亲朋那种关系的人如今都不知身在何方了,而数学却始终没离开过我,虽然我很少正眼看它。不容易呀,它真是不容易呀。为了弥补我多年来对它的亏欠,我在本文将要结束的时候要大声的喊一句:数学,我爱你,我真的爱你,我保证今生今世我们都不会再分开了!!
⑥ 关于数学的作文 200字的
数学家科利亚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解题,就是把不熟悉的题型向熟悉的题型转化。作为数学教师,解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数学是由数学、字母、符号、图形构成的一座迷宫。不少人爱玩迷宫游戏,逆向思维是寻求走出迷宫正确道路的诀窍,一旦顺利走出迷宫,成功的愉悦会使你兴奋不已,你会向新的、更复杂的迷宫挑战,这也是数学的魅力,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训练。可以这样说:数学是教人颖睿的一门学科。 但是,在走迷宫中不明方法,经常碰壁失败,也就会对这种游戏生厌了。我们在数学中重视思维的训练,思想和方法的潜移默化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我们要让学生经常有成功感,在快乐中研究数学。是体操就要做,是迷宫就要走。如果不动手动脑就达不到训练思维的目的。数学由于它自身的特点,严密的系统和逻辑推理,运算法则和运算性质的合理性,使它成为了一种宇宙间的通用语言,不需要翻译,只要用数学式的恒等变形,用数学的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即可传达我们的思想,达到交流的目的,所以说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中充满了哲学,许多数学家(比如毕达哥拉斯)也是哲学家。或者说,许多哲学观点在数学中找到了实证,得到了体现。许多哲学家也研究数学,比如恩格斯,他写的《自然辩证法》就是一部杰出的数学论著。数学对象并非物质世界中的真实存在,而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而文化,广义地说,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在所说的意义上,数学就是一种文化
⑦ 数学作文是什么
数学,是一个无处不在的精灵,因为无论在哪里,都有它的影子。大街上,学校里,工厂中,家庭里……造大楼,你需要用数学帮助计算各楼之间的距离和层与层间的高度;画地图,你需要用到比例尺。还有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利用数学的知识去解决。数学无处不在。
如: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现代和遥远的古代,数学都与生活息息相关. 早在三国时期的魏国,就发生了意见与数学紧密相联的事.有一天,吴国的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高兴极了,变带领百官和儿子曹冲一同去观看,在场的所有人都没见过大象,见到大象如此高大,大家都想知道这只“庞然大物”有多重.于是,有人就提了称大象的建议,可是怎
2.生活中的数学
记得前几天,我和妈妈去买西瓜,到了卖西瓜的地方,我对老板说让他切四千克的西瓜,说着他就切下了四千克的西瓜,我们付了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回到家后,我就对妈妈说:“我们买了这么多西瓜,我能不能请同学们一起来吃啊?”妈妈说:“当然可以了!” 同学们来了以后,我们开始分西瓜. 来了5位同学,只有四千克西瓜,该怎么分呢?我心里
3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一个井盖、一个圆柱、一个圆形……我们可不能小看了这数学,虽然这些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可数学的用处可大着呢!不信,咱们来瞧瞧吧! 有一次,上二年级的小表妹来我家玩.我很欢迎她,听说小表妹很聪明,于是我便想到考考她.我上网找到十个城市的天气预报给妹妹,说这十个城市的天气弄混了,麻烦你帮忙整理的既清楚
⑧ 数学作文500字!
生活中的数学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坐在椅子上做作业,椅子由于年久,坐上去摇摇晃晃,爷爷知道后用一根木条斜着钉在椅子的两条腿上,并让我再坐上试一试,我竟然发现椅子一点也不摇晃了!我怀着好奇心“请教”爷爷,爷爷说:“椅子面、地面和一侧的两条腿组成了一个正方形,我在中间斜着钉上一根木条,不就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吗?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信你也试试。”我怀着好奇的心动手用木条钉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我拿着三角形无论怎样使劲,也拉不动,而正方形轻轻一拉就变形了。我终于明白了爷爷为什么要斜着钉木条的道理。这就是我在课堂上所学的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看来、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呀。
于是、我开始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我仔细观察,结果发现了生活中有好多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家里做饭用的锅架上有三角形,相机的支架上也有三角形,停放时的自行车非常稳固,是因为自行车支架、地面和轮胎形成一个三角形,......还有很多很多呢!由于我善于观察生活,数学课上,我发言积极、精彩,还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夸奖。
有一天,妈妈给我买了一双新鞋,我试过后小心翼翼地想把鞋再装起来。可是我怎么也放不进去,最后只得向妈妈“求救”。妈妈真有办法,把左脚的鞋尖和右脚的鞋跟并在一头,一下子就放进去了。看我非常纳闷,妈妈对我说:“看,把这两只鞋所占的面积看做两个直角三角形,鞋盒底面是一个长方形。我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不是我们上数学课刚学过的三角形图形的拼组吗?原来还用到了这里。
看,从这些实例中,我感受到,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和数学息息相关的东西?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处处留意数学会给人们带来智慧创造财富,可以说是,生活中处处包含着数学,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