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上上生物

上上生物

发布时间: 2020-11-21 06:40:49

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致同学们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我国大陆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是张丽珠。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珊瑚虫是生物,珊瑚、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不是生物。)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纤毛、表膜、收集管、收缩泡、胞肛、口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藻类植物 代表植物:海带、紫菜、石花菜、鹿角菜、衣藻和石花菜等;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生殖方式:孢子生殖;意义:①鱼的饵料,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②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③工业、医药上上的原料。
2、苔藓植物 代表植物:墙藓、葫芦藓等;主要特征:植株矮小,无根茎叶的分化。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阴湿的地方;生殖方式:孢子生殖;意义:①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3、蕨类植物 代表植物:肾蕨、江南星蕨、胎生狗脊、满江红等;主要特征;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生殖方式:孢子生殖;意义: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5、种子的结构
蚕豆(双子叶)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单子叶)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乳
6、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7、常见的裸子植物:油松、雪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等;常见的被子植物:刺槐、白毛杨、槟榔、玉米、小麦、水稻、牡丹、菊、玫瑰等。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分生区、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
11、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4、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第五章 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131)
5、光合作用(130页):二氧化碳+水 ———— 有机物+氧气
呼吸作用(125页):有机物+氧 ———— 二氧化碳+水+能量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② 我总是被欺负,上次上完生物课,他们拿我做实验,看我能憋尿多久,后来我憋了7节课实在憋不住想去厕所,

你弱他就强。应该锻炼得强壮一些,看谁还敢欺负你!在那以前,先告诉老师和家长吧。

③ 生物上 NTPase 是什么意思

是一种生物酶,(核苷水解酶)ATP CTP GTP UTP等三磷酸核糖核苷的统称,人和动物体内的四种直接供能物质。 ATP 用的最多,这四种物质中,其中

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就是说你在运动,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物质营养时都会消耗ATP,它是由一个腺嘌吟,一个核糖,三个磷酸连接而成的,UTP则由一个尿嘧啶,一个核糖,三个磷酸连接而成的;GTP由一个鸟嘌吟一个核糖,三个磷酸连接而成的;CTP由一个胞嘧啶,一个核糖,三个磷酸连接而成的。每个分子去掉二个磷酸后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

核苷三磷酸也称作腺苷三磷酸.、腺嘌呤核苷三磷酸三磷酸核苷水解酶(NTPase)是弓形虫利用宿主细胞补救合成嘌呤途径中 不可或缺的关键酶

④ 求一个初中第一次上生物课日记 (要快啊!)

今天的第一节课是生物,这是我的第一次. 生物老师让我们全班同学到楼下观察花草,并作出笔记。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满怀着新鲜感飞奔下楼,来到绿化带前。
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观察植物。当我走近这些花儿的时候,就感受到了那泌人心脾的幽香,一种淡淡的,清幽的芳香袭拥而来,我只感到很舒畅,就像一股微微的清风,吹走了这些天给我带来的烦恼。在这众多的植物之中,那“鹤立鸡群”的,就莫过于那些“掌上明珠”的了!这个植物,说来可真是奇怪,这植物的根茎就像城市那纵横交错的道路一般。在这光滑油亮的枝茎上的小绿叶,软软的,叶片薄薄的,把那些“经脉”衬托出来。再仔细看一看这叶子,表面平整干净;背面就像是平地上凸起的小丘,连绵不断。
这植物挺直了腰板,站得笔直,它张开双手,定定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好像实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顺着它们的身躯往上看,咦?这是个什么东西?只见这植物的双手托着一个毛绒绒的小球,小球很怪,它是紫色的,周身鼓满了“刺”,那些“刺”并没有垂挂下来,而是正在精神抖擞地努力往外伸展。
“我在生长!”它们嚷嚷。
眼前的小球笑开了嘴,正对着我们傻傻地笑。这艳丽的紫色,这绽放开来的笑容,使我忍不住要上前抚摸一那蕴藏着新鲜活力的紫色小球,可这小东西还是有点儿怕生,没那么温顺,这紫色的外衣有点儿硬,有点儿扎手。中间的白色的小球,可能就是依靠这扎手的外衣来进行自我保护的吧!
这紫色小球还是一个盛装清香的小香水罐呢!
这是一节多么有趣,多么愉快的一节生物课啊!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植物的神奇,植物的奥妙。

⑤ 地球上的第一个生物是怎么来的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归根结底,都是由氨基酸构成的。
氨基酸构成蛋白质,蛋白质便构成所有生物的框架,其中再点缀一些脂肪、糖、磷脂等等。
那么地球上复杂的生物是由什么变的呢?
我们知道,病毒这类东西,它们能够自我复制,有生老病死,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就是一种生物,有生命的特征。
而病毒的成分,大部分是蛋白质和核酸,有些甚至没有核酸,只是一个蛋白质。
病毒这种最微小的生命体,便具有了遗传能力,能够自我复制,能够自我完善,能够变异,所以可以想象病毒可以进化成更高等的生物,例如细菌,例如腔肠动物,例如昆虫,甚至哺乳动物。
因此也许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像细菌一样的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的微小生物进化而来的。
那么蛋白质和核酸是怎么来的呢?目前普遍的说法是,地球刚形成不久时,也就是几十亿年前,地球上还不是很稳定,暴风骤雨,火山喷发那都是家常便饭,因此那时的化学反应也远比现在激烈。就是由于某个偶然的机会,地球上诞生了生命物质——氨基酸
这个问题是物种不变论与生物进化论长期论战的根本分野.照物种不变论,
鸡的祖先永远是鸡,
当然缠不清鸡和蛋谁先谁后.
这个问题也并非永远争论不清,
早在一百年前就由达尔文彻底解决了.
按照生物进化论,
鸡并非从来就有,
它属于鸟类,而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
爬行类和鸟类有许多不同,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都是卵生动物,
如蛇,
龟,
甚至恐龙等爬行动物都是下蛋的,
也就是说,
在鸡这个种属未出现之前,
它的祖先就已经先有蛋了.
最原始的鸡正是从这些蛋中产生的,
只不过在鸡出现之前的蛋不叫”鸡蛋”,
而叫做什么别的蛋罢了.
所以肯定地说,
是先有蛋后有鸡.
其实这个问题和”人是由猿猴变来的”同属一理,
搞清它将有助于我们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⑥ 生物上IAAO是什么

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
吲哚乙酸氧化酶indoleacetic acid oxida-se 吲哚-3-乙酸为植物组织的抽提腋氧化分解,称催化此反应的酶为吲哚乙酸氧化酶。

⑦ dpnl在生物上是什么

网络只搜到这个:
FastDigest Dpnl 内切酶

⑧ 生物上,“生物”是什么(动物和植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

热点内容
漫画题师德 发布:2025-07-09 23:54:29 浏览: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语 发布:2025-07-09 23:36:43 浏览:82
视频直播哪个好 发布:2025-07-09 22:55:16 浏览:851
生物科幻 发布:2025-07-09 22:20:43 浏览:133
英语在线翻译中文 发布:2025-07-09 20:39:43 浏览:738
历史课前演讲 发布:2025-07-09 20:27:46 浏览:635
三年级数学同步 发布:2025-07-09 20:04:31 浏览:338
高考全国卷化学 发布:2025-07-09 19:48:29 浏览:845
如何查看聊天记录 发布:2025-07-09 19:15:55 浏览:807
化学元素族 发布:2025-07-09 17:19:25 浏览: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