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测量
⑴ 初二物理题——测量的初步知识
1、在国际单位中长度单位是(
米
),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
),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
)、(量程
)、和(最小刻度值
),在测量长度时,要先根据实际情况准定测量要达到的(精度
),让后再根据测量要求选用(
合适的刻度尺
),测量结果由(
数字
)和(
单位
)组成。
2、有两个测量数据分别为28.4厘米和50.30厘米,试判断:
(1)第一个数据测量是所用工具的分度值是(
厘米),准确值是(
28厘米),估计值是(
0.4厘米);(2)第二个数据测量时所用工具的分度值是(毫米
),准确值是(50.3厘米
),估计值是(
0.00厘米)
3、单位换算: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8.2微米,合(
0.0000082)米;
万里长城约6700千米,合(670000000
)厘米;
一张纸的厚度为71微米,合(0.0071
)毫米。
房间面积85㎡=(8500
)d㎡=850000平方厘米c㎡
纸箱体积1.60X10的四次方立方厘米=(1.60X10的二次方
)dm³=(
1.6)㎡
5、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经我国有关传家测量该为8848.13m,通过公布的这一数据,可以判断测量的精度达到(
厘米
)
⑵ 初二物理,有多少种测量方法
三种 线绕一圈 量线的长度,尺子量半径算,竖起来在纸上印一圈
⑶ 初二物理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分度值是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
甲:6.50dm 倒数第二位是十分位,专故分度值是属0.1dm
乙:0.648m 倒数第二位是百分位,故分度值是0.01m
0.1dm=0.01m,故分度值相同,准确程度也相同
A正确,B错误,D错误。
两个测量结果都是对的,故C错误。
选A
⑷ 初二物理:如何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
这里以测量盐水的密度为例,其他的液体方法一样,测量盐水的密度所需要的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为150g。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密度
⑸ 物理(初二)测量体积
1.将固体放入盛有部分水的量筒中,用现在水的体积减去原来量筒中水的体积
2.将墨水瓶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将其装满水,测出现在质量,用现在的总质量减去原来空墨水瓶的质量,即水的质量,用水的质量除以水的密度,即水的体积,也就是墨水瓶的容积。
3.将蜡烛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用针将其摁住,没入水面以下,用现在水的体积减去原来水的体积
⑹ 初二物理时间测量怎么读数
读数:
先读小表盘。如图所示,指针指到15-1之间,那么可以读数0分。指针处于前半量(白色分)度部分,所以大表盘的读数范围在0-30秒。再读表盘。小表盘已经确定是0-30秒,观察到指针处于2-4区间,读出2.6秒。
机械秒表的读数:机械秒表的长针是秒针,转一周是30s.因为机械表采用的齿轮传动,指针不可能停留在两小格之间;所以不能估读出比0.1 s更短的时间.位于秒表上部中间的小圆圈里面的短针是分针,表针走一周是15 min,每小格为0.5 min.秒表的读数方法是:短针读数(t1)+长针读数(t2).
小盘:通常有30刻度和60刻度型。30刻度型则每格代表0.5分钟,60刻度型每格则代表0.25分钟。
大盘:大盘每圈代表30s,共60个大刻度,每两个大刻度之间有5个小刻度,所以每格大刻度代表0.5s,每格小刻度代表0.1s,这也是停表精确度为0.1s的原因。
(6)初二物理测量扩展阅读
时间的单位
(1)基本单位:秒(s)
(2)常用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3)换算关系:1h=60min=3600s,1min=60s;1s=103ms=106μs=109ns
停表的使用:
调零:上好发条,按动复位按钮,使大小表盘指针都指向零刻度线处;
启动:按动“开始/停止”按钮,开始计时;
停止:再次按动“开始/停止”按钮,停止计时;
读数:小表盘读分,大表盘读秒;
归零:再次按动复位按钮,是指针指向零刻度线;
记录:记录分针、秒针读数,注意记录单位。
⑺ 初二上物理 测量的技巧
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侧零位;
②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盘的中央刻度线上,这时天平平衡;
③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④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不许用手捏砝码.
⑻ 初二物理长度的测量
初二物理长度的测量
1d= ___min
有几种方法可以测一个椭圆的周长?把测量的步骤和方法写出来。
⑼ 初中物理 测量知识
刻度尺分度值是1mm,确实不符合 ,乍一看,好像应该是0.1mm 。
但是,你要知道,我们直接测量的是书的总厚度,而不是直接测量的每一张纸厚度。正是由于每一张纸的厚度不是直接的测量值,所以,最后的结果不需要和分度值相符。 所以答案应该是0.08mm。
我前天就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了,今天才看到你的补充问题。小旭用手压紧20张纸,量得总厚度为1.9mm,则每张纸的厚度为
C. 0.095mm 道理和前面一题相同。当然,你也可以用 sousuoke 的方法,做选择题嘛,排除法最有效。
由于测量工具自身不精确造成的应该算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