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墨家
❶ 墨家在历史上的贡献
墨家 一、开创者:墨翟,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 二、墨家理论介绍 (1) 背景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艰苦实践,“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以裘褐为衣,以跂蹻(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墨者中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例如巨子腹的儿子杀了人,虽得到秦惠王的宽恕,但仍坚持“杀人者死”的“墨者之法”。 按墨家的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当首领的要以身作则。 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情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前期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儒家并称显学。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它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前期墨家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 ,主张“闻之见之”、“取实与名”。它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 后期墨家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前者对前期墨家的社会伦理主张多有继承,在认识论、逻辑学方面成就颇丰。后期墨家除肯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外,也承认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对前期墨家的经验主义倾向有所克服。它还对“故”、“理”、“类”等古代逻辑的基本范畴作了明确的定义,区分了“达”、“类”、“私”等3类概念,对判断、推理的形式也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以后,墨家已经衰微。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
❷ 历史上,墨家为什么没有胜过儒家、道家、佛家
因为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宣扬的论调无视了人性,墨家的基本理论就是“瘸腿”的。孟子有一句话,就完美的诠释了这种现象,叫“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
我们都知道,诸子百家时期,战火不休的春秋群雄中,涌现出了不少名噪一时的大思想家,学术流派,墨家,作为巅峰时期和儒家,道家,法家等知名流派相提并论的宗门,影响力也是有目共睹。
“兼爱非攻”这样的理想,说好听了,是非常高尚,常人所不能及;说不好听的,就是毫无意义的唱高调。特别是“兼爱”,在孟子眼里,这堪比“无君无父”的禽兽行为。
孟子有句话说得好,叫“逃墨必归于杨”。反感墨家的人,最后会从极端利人转化到极端利己的杨朱学派。
❸ 历史上的墨家到底是个什么组织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曾涌现许多神秘的组织,他们有的隐于山林,有的积极入世;有的爱好和平,有的挑动战争,他们活跃在历史的动荡时期,是那个时期人民愿望的寄托。那么,历史上有哪些神秘组织呢?
然而,随着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直到清代中期,才被人们重新重视,墨家思想蕴含的精华时隔几千年又一次造福了后世。从墨家严格的纪律制度、严苛的选拔标准、神秘的组织形式来看,或许它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神秘组织了。
❹ 历史上的“墨家”是指什么啊,他们的宗旨是什么请教大家了。。。
墨家
一、开创者:墨翟,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
二、墨家理论介绍
(1) 背景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艰苦实践,“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以裘褐为衣,以跂蹻(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墨者中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例如巨子腹的儿子杀了人,虽得到秦惠王的宽恕,但仍坚持“杀人者死”的“墨者之法”。
按墨家的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时宁可辞职。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团体捐献俸禄,做到“有财相分”。当首领的要以身作则。
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情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前期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儒家并称显学。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它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前期墨家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 ,主张“闻之见之”、“取实与名”。它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
后期墨家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前者对前期墨家的社会伦理主张多有继承,在认识论、逻辑学方面成就颇丰。后期墨家除肯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外,也承认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对前期墨家的经验主义倾向有所克服。它还对“故”、“理”、“类”等古代逻辑的基本范畴作了明确的定义,区分了“达”、“类”、“私”等3类概念,对判断、推理的形式也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以后,墨家已经衰微。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
(2) 墨家对儒家的批判
1、 儒家不相信天帝鬼神,结果“天鬼不悦“。
2、 儒家坚持厚葬,特别是父母去世,子女要守三年之丧,浪费了民众的财富和精力。
3、 儒家“盛为声乐以愚民“,结果只是少数贵族奢侈享受。
4、 儒家主张宿命论,造成民众怠惰顺命。
分析:第1、2、3点的根本原因在于儒家和墨家的不同社会背景。孔子代表一些有学识、有思想的上层或中层阶级,而墨子反映的是处于社会下层民众的观点。第4点是属于墨家的误解,儒家所说的命,是人力无法控制的某种力量。而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方面是人只要努力就能控制的。儒家强调先尽力而为,最后才接受人力所无法改变的部分。这才是“知命”。
(3) 墨子哲学的基本思想
墨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十点:
兼爱
完全的博爱(与儒家的亲亲相对反,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的亲人对待方式,扩展到其他陌生人身上。)
非攻
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但总的来说伤害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战争是没有意义的行为。)
尚贤
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
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有一说法为“上同”,认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听令百官,与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天志
掌握自然规律。(有一说法为天子代天行政,并借由上同的观念推论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明鬼
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有一说法认为墨家说鬼所为并非迷信,而是希望以神鬼之说使人民警惕,不行邪恶。)
非命
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
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
节用
节约以扩大生产。反对奢侈享乐生活。
节葬
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儒家的厚葬耗钱财,守丧则需三年,三年过后人虚弱需要人扶才能起行,影响国家生产力,乃浪费之事。)
此外还有逻辑学等;墨子还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在力学、几何学、代数学、光学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是当代诸子所望尘莫及。墨家在科学上的成就为众多学者所称赞,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历史学家杨向奎称“中国古代墨家的科技成就等于或超过整个古代希腊。”
(4) 一个貌似矛盾的问题
儒家强调祭祀的重要性,却不相信有鬼神?
回答:丧葬祭祀在古代受到重视,起初源于对鬼神的信仰,而儒家重视丧葬礼仪,不是由于信仰鬼神,而是由于重视去世的祖先。
墨家信仰鬼神,却反对丧葬祭祀的繁重礼仪?
回答:墨子论证鬼神的存在,是为他的兼爱理论作张本,而并不是对超自然有什么兴趣。他关于“天志“和”明鬼“的理论只是为了教人相信,实行兼爱,将得上天奖赏;反之,将受上天惩罚。这是墨子倡导的宗教规范。
(5) 墨子的国家起源理论
国家兴起之前,社会处在一个“自然状态”之中,没有统一的是非标准,非常的混乱。国家之所以产生是为了制止人们由各行其是而产生的混乱。因此必须有一个国君顺应天意而产生,按照神的意志而设立,“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上同而不下比”,对最高领导,要事事同意,不要跟随下面的人。因而,墨子的国家性质必然是倾向中央集权主义的,国君的权力是绝对化的。当然,墨子心中的是非标准,“是”就是“交相兼”,“非”就是“交相别”。
(6) 墨家著作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在东汉时的墨家著作尚存有八十六篇:
· 《墨子》七十一篇--墨翟
· 《胡非子》三篇--墨翟弟子
· 《随巢子》六篇--墨翟弟子
· 《我子》一篇
· 《田俅子》三篇--先韩子
· 《尹佚》二篇--一名在成、康时期的周朝官员在所著
墨家著作在六朝以后逐渐流失,现代所传的《墨子》只剩下五十三篇,这些篇幅是因为被道家著作《道藏》所收录,才得以留传下来。
(7)墨家后期的基本思想
墨子死后,墨家学派发生了分化。有相里氏之墨,邓陵氏之墨,相夫氏之墨,活动与战国中后期。在自然观方面,对物质,移动和时空关系作了唯物主义解释,摒弃了墨子的天鬼观念,并把唯物主义哲学和科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认识论上,发扬了墨子重视实践的特点,承认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克服了狭隘的经验论的错误。在政治思想方面,提出了“义,利也”的著名论断,突出了利,把它作为标准和基础解释各种社会问题和道德范畴。
后期的墨家在逻辑论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主要反映在 小取 的篇中。后期墨家对概念,判断和推理都做出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❺ 诸子百家之墨家发展史
墨家春秋战国时期ˇ百家争鸣ˇ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墨子》一书是墨子讲学时由弟子们记录后整理而成的。文字质朴无华,缺乏文学性,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说理,使说理文章有了很大发展,对后代议论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创立者为著名思想家墨子(墨翟[音笛dí])。墨翟主张ˇ兼爱ˇ、ˇ非攻ˇ、ˇ尚贤ˇ,与儒家观点尖锐对立。
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情神。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前期墨家在战国初即有很大影响,与儒家并称显学。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它还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它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前期墨家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方法 ,主张“闻之见之”、“取实与名”。它提出三表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方法。
后期墨家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几何学、几何光学、静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前者对前期墨家的社会伦理主张多有继承,在认识论、逻辑学方面成就颇丰。后期墨家除肯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外,也承认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对前期墨家的经验主义倾向有所克服。它还对“故”、“理”、“类”等古代逻辑的基本范畴作了明确的定义,区分了“达”、“类”、“私”等3类概念,对判断、推理的形式也进行了研究,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以后,墨家已经衰微。到了西汉时,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
❻ 历史上墨家有哪些厉害的机关
机关手,机关朱雀,机关白虎,机关飞鸢,能自由移动的机关屋……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墨家的机关术,历史上一提起机关,大家就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墨家和公输班,殊不知在他们之前也是有木甲术的,只是后来失传了。
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和公输般可谓是一对奇才,在他两发明了各种机关术后,对于别过的侵犯可谓是增添了很大的胜算。看过《秦时明月》的人就会知道,上面详细介绍了秦国时期六国的战争情况,具体的介绍了墨家的机关术。班大师就是其中一位制作机关术的木匠。
上面有一个机关手,其实那是班大师给自己造的,因为早年间的一次意外使他失去了一条胳膊,而后他便开始钻研各种机关术,后来就给自己做了个机关手来代替自己的手臂。随后又发明了一系列的机关兽。有四个机关神兽称之为“四大神兽”。
机关白虎,机关朱雀,机关玄武还有机关青龙。白虎和朱雀他们两个有着不同的作用,二者全都是体型大,但是机关朱雀是用来载人的,机关白虎却是攻击的。因为朱雀不具有攻击的战斗性能,所以这两个一般是一块飞行。然后玄武是可以把机关城内的水给换掉,最后是青龙,青龙是一个自毁装置。
还有就是班大师最得意的机关兽。它就相当于机关枪的那种,一扫一大片,在当时可以说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在战斗时有着横扫千军的作用。最后还有一个是负责看守墨家禁地的铜人,它是一个侠者的身份。
墨子发明的机关飞鸢和可自由移动的机关屋也是很厉害的,机关飞鸢相当于后来的远程射箭术,可以远程控制,杀伤力惊人,自由移动的机关屋有两种功能,对自己人来说,必要的时候是一处极佳的藏身之地,而对敌人来说,一旦不小心闯入,那可以说是就在里面呆着吧,暂时是出不来了。
这些就是墨家的机关术代表,不用说在以前,就是现在也是很厉害的,不过只能是小孩之间玩耍的武器。
❼ 历史上的墨家是怎么走向毁灭的,是被秦始皇灭的吗
墨家不是被秦始皇毁灭的,是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逐渐灭绝。
因为墨家思想独有的政治属性,兼之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官学勾结政策,墨家不断遭到打压,并逐渐失去了存身的现实基础,墨家思想在中国逐渐灭绝。
直到清末民初,学者们才从故纸堆中重新挖出墨家,并发现其进步性。近年来经过一些新墨者的努力,墨家学说中的一些有益观点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7)历史上墨家扩展阅读: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❽ 历史上的墨家真的精通机关术吗
是的。机关术在古代一般指的就是机械制造。普通人不了解原理,认为是法术。
依据就是墨子的《墨经》:《经上》大都是原理、定义、界说;《经下》则建立论题并论证;《经说》则是对《经》的解释与阐述。其中包含大量力学与机械设计原理。
比如他完整无误地阐述了杠杆原理,短臂叫本,长臂叫标,指出杠杆省力的原因乃“本短标长”。他提倡用滑轮(挈)与斜面(滑车)来帮助提升重物。
墨家的思想是非攻兼爱,帮助弱小,其弟子经常帮小国守城。
有个故事,就是鲁班发明云梯攻城,而墨子守城。。。鲁班方法都用完了,墨子还有没用上的手段。
禽滑厘问墨子:“当今世上进攻的方法不外乎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傅、轩车,请问老师,如何防守这十二种进攻?” 针对以上各种攻城方法,墨子分别提出破解良方。
此外,在《墨子》中还记载了赣车、连弩车、籍车、云梯、悬门、橐、轩车和轺车等很多攻守器备的原理和制造应用方法。
❾ 历史上墨家创始人
墨子(前479-前381),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跟儒家并称”显学“。它的社会伦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墨家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墨子还是自然科学家,创立了一套颇有成就的科学理论,是辨证唯物主义及辨证唯物论思想,在古代有一定的影响力。
❿ 历史上墨家有多少“黑科技”
历史上的墨家有很多“黑科技”比如破云梯和木鸢。
墨子名翟,是生活在春秋末年至战国初年的一位杰出人物,他一般令人熟知的是他墨家代表人的身份,而墨家正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时候出彩的学派之一。众人皆知他是一名思想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墨子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是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顶级科学家,据记载,他对机关术的研究还在鲁班之上。
关于墨家的黑科技我只列举了一部分,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