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校园 » 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发布时间: 2021-03-31 08:44:45

『壹』 简述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情感更加丰富。 随着学习、生活范围的扩大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中学生发展了多样性的自我情感(如自尊心、自卑感等),而且两性的情感与社会性情感也日益丰富。例如,对国家建设与民族前途的情绪体验、对个人前途与社会变革关系的情绪体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情绪体验、对学习重要性的情绪体验、对升学与就业的情绪体验等。

2.情感倾向趋于定型。 自我意识的发展、世界观的基本形成,对中学生情感倾向的定型起着重要作用。情感倾向是指一个人的情感是针对什么性质的事物发生的。例如,有的同学的情感经常对具有社会意义的事情发生,有的同学则是对生活琐事发生。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情感倾向变得较为固定。

3.情绪的强烈性。 中学生的情绪是强烈的。因此有人形容此时期是“暴风骤雨”时期,他们的情绪经常具有不可遏制性。他们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或者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有时彼此之间只因为一句话不合就怒不可遏、拔拳相向。在正确的世界观与理智的支配下,他们能够怀着强烈情感做出惊天动地的光辉业绩;但如果他们被人利用,或卷入盲目狂热之中,他们的强烈情绪也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4.情绪仍不稳定。 中学生的情绪不仅是强烈的,又是不稳定的,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在苦闷时受到鼓舞则为之振奋;在热情澎湃时,受到挫折则容易灰心丧气。情绪的不稳定与此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关,也与家庭和社会上的某些因素有关。性的成熟给他们带来情绪上的一些扰乱。好胜心强与经验不足经常是造成中学生情绪波动的原因。

『贰』 中学生的情绪具有什么特点

有些冲动,有时候觉得说话需要很拽,很酷,喜欢有时候想用拳头解决一切。内有时候会喜欢非容主流与半长发。觉得自己是对的,需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喜欢别人老是打扰自己,老是对自己指指点点。喜欢有自己的空间,书桌上越空越好,不喜欢堆满了书,即使是有规律的堆放,对此觉得很烦。
总之在很酷的人面前要装成很酷的样子,在很二的人面前要摆出点至高无上的样子。会很任性。却在有时候觉得兄弟情义大于一切。有点凌乱,大概就是这样。

『叁』 中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

1、情绪情感更加强烈,具有冲动型和爆发性
2、情绪情感不稳定,具有两极性
3、情绪理解力增强,学会用情绪表达规则
4、能采取有效的情绪调节手段

『肆』 ,中学生情绪的特点有哪些

暴躁,易怒,逆反

『伍』 中学生的情绪具有什么特点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冲动叛逆

『陆』 中学生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的情绪是在活动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教育、机体发育及环境等诸多条件的影响下,情绪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内抑制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中学生的情绪反应能力也在逐步提高,情绪正日趋丰富而强烈。
一、情绪活动的丰富性
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不断产生各种新的需要,而且需要的强度也在不断增加。由于新的需要不断涌现,中学生在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上,形成了如自尊、自信、自我、自负等,以及友谊等方面的多种情绪体验。情绪活动的丰富性,也导致了中学生情绪更加趋于复杂化,其表现为情绪带上了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面部表情不再是内心世界的显示器。如此时对某件事感到厌烦,但出于某种原因,既可以表现得不在意,也可以表现出热心;对一个人明明有好感,愿意接近,却由于自尊心或其他原因,会有意表现出冷淡的态度。
二、情绪体验的跌宕性
中学生情绪激荡,容易动感情,也容易激怒。这种冲动性与他们的生理发育,特别是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强、抑制过程弱有一定关系。他们喜欢感情用事,遇事好激动,对自己认为不良的现象动辄深恶痛绝,对罹难者则多加恻隐之心。他们对外部刺激反应迅速、敏感,高兴时欢呼雀跃,甚至惟我独尊,失败时则极端苦闷,悲观失望,有时为一点小事,或是动怒呕气,与人争吵,或是转向反面,变得泄气、绝望。在强烈的感情冲击下,他们可能会遇事武断,行为固执,不听劝告,我行我素。正因为中学生的情绪起伏不定、动荡多变、情景性强、感染性大、来得急而强烈、去得快而迅速,所以,他们既可以表现出惊人的豪壮行为也能因为狂热愤怒和不冷静,而盲目做出一些追悔莫及的事,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三、情绪活动的心境化
中学生的情绪在时间上比小学生有更长的延续性,一件事情引起的反应能够较长时间的留在心头,这种拉长了的情绪状态则会转为较稳定的心境。在愉快的心境下,心情舒畅,对周围的人和事都会感到满意,干什么事都有劲,甚至对平时不感兴趣的活动也津津乐道;相反,若心境不佳,则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由于情绪延续性的增加,他们不再出现破涕为笑的现象,在一段时间内,或是欢乐愉快,或是安乐宁静,或是抑郁低沉。他们在某一方面得到快乐和高兴的情绪,会延续成为良好的心境;由于挫折或失败引起的不快或苦恼的情绪,也会延续较长的时间,而成为闷闷不乐的不良心境。这种不良心境如果延续下去,不仅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四、情绪变化的两极性
中学生情绪变化的两极性具体表现为:
1. 复杂与简单共存
进入中学以后,随着环境的改变,视野的扩大,知识的增多,中学生的情绪领域也在不断拓宽。情绪内容日趋复杂,其范围已经发展为对学习、生活、友谊等的体验,以及对一切所热衷的事物的体验。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中学生的所有情绪体验,尤其是高级情感体验尚存在一定的简单性,如有的中学生对理想的追求仅仅是因为兴趣深厚,对学习的热情仅仅是为了荣誉,把友谊理解为“义气”等。
2. 强与弱共存
中学生的情绪十分强烈,为一件小事或暴跳如雷,或欣喜若狂,或欢呼雀跃,或垂头丧气的现象屡见不鲜。与此同时,他们的情绪还有着温和细腻的一面,在与知心朋友、所敬重的师长交往时,他们也会表现出温文尔雅、和颜悦色的形象,即使有令人不快的事情发生,有时也会冷静理智地对待和处理。
3. 波动和稳定共存
中学生的情绪波动性表现为情绪的大起大落,往往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顺利时晴空万里,受挫时愁云满天,今天对某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明天又觉得不屑一顾。与波动性相对的是稳定性,中学生在形成一种看法后,有时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坚持性,不易改变。
4. 微妙的隐蔽性
中学生的情绪不再像儿童那样天真直露、心口如一,其表现具有文饰、内隐的性质,有时会把自己真实的内心情绪世界封闭起来,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或真实情绪,是否予以表现也时常依时间、对象、场合而转移。但中学生毕竟阅历较浅,涉世未深,内心深处存在希望被理解的强烈愿望,依然比较坦露、率直,当意志不能完全控制情绪时,也会锋芒毕露,遇到知己时,也会倾诉真情,所以,情绪的隐蔽性是相对而言的。

『柒』 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这时期的青少年情绪波动体验剧烈,情感活动广泛且丰富多彩,表现出很明显的心理年龄特征。丰富性和细腻性。青少年学生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交往范围日益扩大,学习各种社会道德规范,对自己的身份、角色、志向、价值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中学生的道德感和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日益丰富和深化,对人际关系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而也变得情感细腻,对别人的言语和行为变得敏感起来。爆发性和冲动性。青少年学生对各种事物比较敏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心理行为自控能力较弱。一旦激起某种性质的情感情绪就如火山般猛烈爆发出来,表现出强烈的激情特征,情感情绪冲破理智的意识控制,淋漓极致地显露出他们对外界事物的爱、恨、不满或恐惧、绝望等。不稳定性和两极性。青少年学生情绪虽然强烈,但波动剧烈,两极性明显,很不稳定,情绪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比较片面,很容易产生偏激心理。外露型和内隐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认知范围的扩大、个人经验的积累,青少年学生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表现和行为反应。他们既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情绪反应,对外界事物的爱怒哀乐喜形于色,淋漓极致的抒发他们的内心感受;又能逐渐掩饰、压抑自己的情绪。心境化和持久化。一方面青少年会因为成功或收获而使快乐的情绪体验延长成为积极良好的心境;另一方面因挫折或失败会使不愉快的消极情绪延长为不良的心境。青少年的许多不良情绪往往具有情绪心境化色彩。

『捌』 中学生的情绪主要有哪些

(一)自觉性品质有所提高

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对行动的目的、意义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并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要求的品质。中学生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自觉性、幼稚性仍处在错综矛盾的状态。中学生的自觉性品质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不同年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如初一、初二学生身心巨变,他们的自觉性品质比起小学生已有很大的提高,他们处处表现出独立、能干、勇敢,而不依赖于家长、教师,也不像小学生那样易受暗示。但是他们毕竟尚未完全成熟,因此自觉性还不十分稳定,有时把鲁莽冒险、顽皮、顶撞、破坏纪律误认为勇敢。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并且能为自己制定短暂的学习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增强了,并能积极主动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二)果断性品质有所发展

果断性是指一个人能迅速而又合理地采取行动的意志品质。初中生的果断性水平还比较低,而轻率往往是他们的主要特点。
由于他们反应快,行动比之中学生有以下进步:知识更加丰富,社会生活经验不断积累,因而在处事的果断性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对新事物、新情况反应快,行动也快;懂得珍惜时间,反对因犹豫不决而浪费时间;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能及时解决,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并不回避,而是以积极态度果断处理。
(三)意志薄弱

1.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受暗示性是指不加分析和批评地接受影响,轻率地改变行动方向。独断性是指坚持已见,一意孤行。毫无理由地拒绝考虑别人的任何批评和劝告,也不善于吸取经验教训。
2.优柔寡断和冒失
优柔寡断是指在需要做出决定时,犹豫不决,顾虑重重,做出决定之后,又迟迟不采取行动。冒失是一种轻率的表现,是指对任何事情都不能深思熟虑,只凭一时冲动匆忙做出决定,有时不计后果。
3.任性和怯懦
任性是对自己的行动不加约束,随兴所致,怯懦是在行动时畏缩不前,情况变化时张皇失措。

4.顽固或执拗

顽固执拗的人追求的是不合理或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他们不能客观地分析外界情况,不能正确地估价自己,执迷不悟,一意孤行,甚至明知行不通也要坚持己见,这样必然会导致失败。
以上四点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一般来讲,意志薄弱不算意志异常,经过修正可以坚强起来。但经常表现出盲目、草率、优柔寡断、半途而废,在行动上又不能控制自己,就可以称之为意志异常。概括起来有如下表现:
(1)意志丧失
行为缺乏目的性,盲目性大,不知自己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
(2)强迫行为
在某种非理冲动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反复地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动作.自己又不能控制这些不必要的行为。
(3)固执行为
意志正常的人,在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能修订计划;而意志不良的固执行为,明知已经错了,仍一意孤行,固执己见。
(4)不能随意支配自己的行动
如运动亢进、坐卧不安、动作迟缓、行为及运动不协调
(四)第二性征的出现及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中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少年男女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显现出各自鲜明的性别特征。人们将这一特定的时期称作青春期。在这一时期,人的性器官明显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性意识开始觉醒,对异性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是生理上迅速发展,心理上急剧动荡的时期。
中学生性意识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陇:性无知、性朦胧、性思慕。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处于青春期的男女中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某些性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性恐惧
(二) 性压抑
(三) 罪恶感
(四) 性变态
(五) 性罪错
(六) 早恋

热点内容
山东数学建模 发布:2025-09-19 18:43:59 浏览:882
高一上学期物理试卷 发布:2025-09-19 18:33:36 浏览:594
舞蹈教学组合 发布:2025-09-19 15:23:55 浏览:747
教学课件ppt模板免费 发布:2025-09-19 14:32:50 浏览:169
成都最美教师 发布:2025-09-19 13:09:19 浏览:871
写作教学 发布:2025-09-19 09:54:54 浏览:485
初三数学动点题 发布:2025-09-19 09:23:23 浏览:958
高考制度历史 发布:2025-09-19 08:57:08 浏览:69
小学师德考核登记表 发布:2025-09-19 07:44:03 浏览:662
生物材料报告 发布:2025-09-19 05:12:45 浏览: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