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师德 » 师德爱国守法格言

师德爱国守法格言

发布时间: 2020-12-31 23:35:29

教师应具备哪些师德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⑵ 为什么说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

因为不这么说有人不乐意。

⑶ 为什么说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35

利用网络学习《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捶这门学科,通过观视频讲解,
认真阅读案例及评析,详细学习辅助的参考资料,
对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这个问题的认识加深了,
感觉从内心深处提高了觉悟,思想得到了净化

⑷ 什么是师德规范

师德是高于一般社会公众道德水准的职业道德,师德规范所表达的是教师所特有的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⑸ (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关键是什么请举

衡量一位教师是否具有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素质,关键要看他能否表现出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看他是否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献给他所爱的工作和学生,不为名,不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把培育祖国的下一代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天职,忠于职守,埋头苦干,为国尽力,为民造福,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案例 :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塘溪乡五马垅小学是一座海拔 1100 米 的瑶族村寨学校。 2000 年之前,这所学校不通电,不通邮,不通电话,不通公路。现在,也没有班车,没有有线电话。在这里, 38 岁的女教师盘振玉度过了 22 个春秋。 22 年间,这个只有二三百人的小山村,有 167 人先后成为盘振玉的学生。她教书育人,传递知识,播撒快乐,感受着独特的幸福和快乐。 22 年来,五马垅小学先后有 13 名学生考上了大中专学校,其余的也大都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近 10 年,这个村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 100 %。 2000 年,她当选为郴州市苏仙区政协委员。 2004 年教师节前夕,盘振玉荣获“全国师德标兵”的称号。

谈到是什么使自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坚守了 22 个春秋时,盘振玉说:师德既是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也是教师集体和教育行业精神风貌与工作作风的反映,它决定着教书育人的成败。在我执教的学校,学生都是来自贫穷山沟里的瑶族孩子,部分学生需要在校寄宿。为照顾他们,我既当老师又当妈。 学校没有室外活动场地,我就带领全家人把教室旁的土堆和乱石挑走,开辟成 60 多平方米的简易操坪。我家离学校有 5 公里 路,为不影响教学,我说服爱人,自己独自一人搬进学校住。学生没来上课,哪怕路再远,我也要上门家访。我经常对学生们说:你们每一个人都是瑶山未来的希望,将来都是祖国的建设者,少了哪一个都不行。

盘振玉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为人师表”要求教师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学校虽然常年只有 20 几个学生,却分成四个年级,从校长、老师到炊事员就只有我一个人。为了教好孩子,我长期坚持自学,还利用节假日下山向名教师、老教师请教。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总是位于全乡前列。

她说:在我心中,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我深深地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让瑶山孩子掌握文化知识,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是我执著于教育事业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为了瑶山不再贫穷落后,为了瑶家后代不再成为“睁眼瞎”,我在这里一干就是 22 年。我从未想过调动工作的事。区里有位领导要我改行去乡政府工作,我谢绝了。我知道,像我这样既会瑶语又懂汉语的教师不多。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谁来给他们上课?为了这些孩子,我宁愿一辈子与大山厮守。 ( 选自中国网 2004 年11 月11 日)

⑹ 师德突出问题的个人收获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首。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是人民群众度量教育工作的重要标尺。为深入开展“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力争在2-3年内切实纠正和改进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作如下规定。
一、当前师德突出问题
长期以来,我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采取措施,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办人民满意教育,取得显著成绩。全省广大教师爱国守法、爱生乐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江苏教育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李吉林、侯晶晶、殷雪梅、景荣春、吴邵萍等一大批模范教师,在全社会树立了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师德建设还存在一些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
1.少数高等学校教师在课堂上散布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错误言论,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文化;育人意识淡薄,对教学工作敷衍塞责,时有教学事故发生;违背学术规范,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做 “挂名”研究生导师,把研究生单纯作为“劳动力”使用,成果署名忽视研究生的学术贡献。
2.少数职业学校教师以实习实训为由擅自更改教学计划,故意不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利用招生、推荐就业等索要、收受财物。
3.一些中小学教师违反规定,从事有偿家教,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超量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热衷于学生考试成绩排名,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收受家长财物。
4.一些幼儿园教师玩忽职守,不负责任;言行失当,打骂体罚幼儿;不能对幼儿一视同仁,歧视偏爱孩子;拔苗助长,对幼儿实施“小学化”教学。
二、强化师德建设责任
1.加强师德建设是各级党委教育工委、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主要负责人的重要职责。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师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要把师德建设工作纳入教育事业总体规划,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学校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规范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突出问题。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切实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促进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自觉执行师德规范要求。要把师德教育、培训列为教师进修学习的重点内容常抓不懈。要建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师德建设工作。
2.各级各类学校行政和党组织要把师德建设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抓紧抓实抓好。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师德建设。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学校教代会和群团组织的作用,形成各部门、各方面主动参与、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师德考核体系,提高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对照师德标准,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免。党员教师要亮出党员身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立足岗位,做出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学校党组织要重点抓好党员教师的师德建设,运用党建和党员教育的各种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师德建设上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党建带群建,形成师德建设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中的全覆盖。
4.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师德的社会监督机制,设立师德举报投诉电话和师德信箱,让学生、家长、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参与师德监督,各级教育督导、纪检监察部门要把师德建设情况列为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逐步建立师德建设的群众评价机制。
三、明确师德规范要求
1.广大教师要认真学习贯彻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自觉担负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努力成为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2.教师队伍中的共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自觉践行师德规范,成为“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先锋模范,带领广大教师为我省教育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3.全省教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纪守法,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不得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文化,不得对教育教学工作敷衍塞责,不得因人为因素产生教学事故,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得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不得在招生、考试、职称晋升中违纪违规,不得在言行、举止、穿着等方面有失教师礼仪。
4.高等学校教师要教书育人并举,不敷衍教学,不做“挂名”导师;严谨治学,恪守学术规范,成果署名不忽视研究生的学术贡献,不打击排斥学术异己,杜绝学术不端。
5.职业学校教师要忠诚职业教育事业,坚持育人为本,不歧视、冷落任何一名学生;坚持终身学习,知识技能并进;不擅自更改教学计划,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文明教风校风,不利用工作之便收受财物。
6.中小学教师要坚持为人师表,不违反社会公德;坚持以生为本,严慈相济,不抑制学生个性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坚持素质优先,不排名分数成绩,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超量增加学生学业;自尊自律,不收受家长财物,不从事有偿家教,不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团结协作,不影响团队和谐。
7.幼儿园教师要爱岗敬业,不玩忽职守;关爱幼儿,不歧视偏爱;遵循幼儿发育成长规律,坚持以活动为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不拔苗助长;耐心细心,不打骂体罚幼儿;廉洁从教,不收受家长财物。
四、严肃处理违纪违规行为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并严肃处理存在师德问题的单位和个人。
1.对存在师德问题的教师,学校要及时进行诫勉谈话、警示教育、通报批评,直至给予行政处分和党纪处分。对师德考核不合格或有严重失德行为的,要依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对存在严重师德问题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学校,学校及主要负责人3年内不得评先评优,并撤消以往授予学校和校长的有关荣誉称号。对师德问题突出且屡禁不止的学校,校长应引咎辞职或予以撤职。
3.对发生严重违反师德规范事件,隐瞒不报、包庇袒护的地方和学校,一经发现,从严追究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要领导的责任。
4.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师德建设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发生师德问题的地方和学校,将视情况,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省教育厅在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和谐校园等各类评估评比和表彰中,对存在师德问题的地区和学校实行“一票否决”。

⑺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并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中小学教师的爱国守法又具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教师要做到将爱国守法统一于整个教育活动中,除了自己模范地爱国守法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这方面能够分辨是非。

教师也要做到依法执教,首先必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遵守社会秩序,恪守社会公德;其次,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有关教育、教师和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把依法执教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联系起来,完整地理解依法执教的全部内涵。

(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教师爱岗敬业就是要把教书育人作为终身职业,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地献给学生和教育事业,做好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具体要求是:第一,教师要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第二,教师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第三,教师对待工作要勤勤恳恳,高度负责。第四,教师不能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所谓关爱学生,简而言之,就是关心爱护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身为人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关爱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关爱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仁爱心,关爱学生有利于增强教师的感召力。在关爱学生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平等公正地爱学生;第二,关爱的同时要严慈相济;第三,关爱的体现是为学生着想。关爱学生就要处处替学生着想,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这样的关爱才算是落到了实处;第四,关爱的大忌是体罚心罚。

(四)“教书育人”——教师天职

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育人指的是学校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以教育内容为载体,强健学生的体质,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向上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倡导“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六)“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倡导“终身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做终身学习的表率。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离你那,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用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⑻ (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如何提高师德修养之我见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教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育就是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的神圣事业。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师德就是榜样,当今实践师德是第一要务。

⑼ 师德规范中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9)师德爱国守法格言扩展阅读:

师德规范

师德是高于一般社会公众道德水准的职业道德,师德规范所表达的是教师所特有的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

简述

在意识水准上,师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从根本上说,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有相似之处,都是一个工作岗位、一个饭碗。但是教师职业与其他工作又不一样,他的服务对象是人,他们的劳动在于培养、塑造一代新人,其一切行为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

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所以,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比一般的职业更特殊一些。纵观人类道德史,师德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的最高水准上。

孔子曾用“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来描述他理想中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并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的道德含义,被后世奉为“万世师表”,他所开创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为历代不断继承和丰富。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8月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更进一步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这些论述充分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以身立教”的共同特点。

当前,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他们不但要用丰富学识教人,更要用高尚品格育人;不但要通过语言传授知识,更要用自己的高尚品格去提升学生的品格,影响学生的心灵,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守秩序的一代新人。

正是基于这一特点,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要比其他任何行业都高一些,以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往往成为社会公德的标杆,成为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明灯和风向标。

参考资料:师德规范-网络

⑽ 师德灵魂是什么意思

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爱为魂。“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好师德培养好教师,好教师造就好学生,好学生谱写好未来,可见师德的重要性。

(10)师德爱国守法格言扩展阅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热点内容
如何养 发布:2025-09-12 09:30:54 浏览:760
黄岛教师编制 发布:2025-09-12 09:09:04 浏览:870
虫奉行什么时候更新 发布:2025-09-12 08:55:11 浏览:133
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 发布:2025-09-12 08:45:51 浏览:72
数学里的集合 发布:2025-09-12 07:36:16 浏览:756
环境化学就业前景 发布:2025-09-12 05:46:00 浏览:336
化学恐怖袭击 发布:2025-09-12 05:42:59 浏览:401
小学教师资格证模拟题 发布:2025-09-12 03:43:50 浏览:549
一年级下册数学视频 发布:2025-09-12 02:34:51 浏览:717
女教师监禁mdyd 发布:2025-09-12 00:28:58 浏览: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