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师生相会
1. 求一首描写师生情谊的七言诗。
育德授教复秋春,天下几多硕果存?
历尽浩劫心无愧,思来伤痛身有痕。
南山永远青松健,东海经常碧水深。
堪羡夕阳无限好,千杯薄酒共消魂。
是赠我一位文革前的老师……
2. 关于“老同学相聚”的诗句有哪些
1.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唐·杜甫)
解释:当年离别时你还没有成亲,今日相逢你已儿女成行。
这诗句出自《赠卫八处士》,全文如下: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
解释: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巧遇了你这位老朋友。
出自《江南逢李龟年》,全诗如下: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唐·王昌龄)
解释:和那些同胞相逢的时候我们都衰老年高。
出自《长歌行》,全文如下: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4.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唐·李益)
解释:经过了近十年的战乱流离,长大成人后竟然意外相逢。
出自《喜见外弟又言别》,全文如下: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5.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唐·王绩)
解释:在今晚月圆的秋夜,恰与老友王处士相遇,更有穿梭飞舞的萤火虫从旁助兴。
出自《秋夜喜遇王处士》,全文如下: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3. 表达师生关系的诗词
(一)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出自南北朝庾信的《徵调曲》。诗文曰:“黎人耕植于义圃,君子翶翔于礼园。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诗大意为普通百姓耕作在田间,做学问的人翶翔于礼乐之间。吃到树上结的果实,便想到了结果实的树;喝到河中的水,便想到了河水的源头。“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是成语“饮水思源”的由来,这句诗原本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表示不忘故土、不忘本来,后人常用于学成的学生不忘知识的来源,是来自老师的教育。
(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文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该诗是一首别后相思之作,诗歌原意是表达相爱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属于通用的比喻句,后人常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赞美老师为学生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
(三)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新竹》。诗曰:”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意即新长出来的竹子之所以比旧竹子高,是因为新竹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老枝干为它遮风挡雨。诗中,诗人借”新竹“与”老干“来比喻师生的关系,一个人能够超过老师和前辈,是因为老师和前辈的养育和培养,以此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4. 写一首关于“同学久别重逢”的七言律诗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⑵,寄雁传书谢不能⑶。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⑷,治病不蕲三折肱⑸。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⑹。[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书法作品
⑴黄几复:即黄介,字几复,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其事迹见黄庭坚所作《黄几复墓志铭》(《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三)。
⑵"我居"句:《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作者在"跋"中说:"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⑶"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
⑷四立壁:《史记·司马相如传》:"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⑸蕲(qí):祈求。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
⑹瘴(zhàng)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气。溪:文集、明大全本作"烟"。
折叠白话译文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5. 知青相聚七律诗词
当年似火到农村
彼此团结心连心
如今多年能相聚
供述岁月一家亲
6. 关于师生聚会的诗有哪些
浪淘沙
(师生相聚)
张俊卿作
弹指一挥间,
如同昨天。
往事依稀重浮现。
岁月荏苒堪回首,
浮想联翩。
初识正少年,
理想如天。
风华正茂露玉颜。
人生易老情难老,
情谊绵绵。
7. 感怀师生情谊古诗词
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版亦难,东风无力百权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8. 能帮作两首师生情的七律诗
《新韵古风》 师生情
相互交流情谊浓,
热心坦诚敬师情。
风光一路同携手,版
知己与共此间逢。
诗心往来笑谈中,权
博览文彩和偕共。
知书达礼心相通,
精湛艺术展深功。
师生情
一杯热茶一句话
师生情谊暖似家
六月昨日汗水下
初寒九月满飞花
9. 知青相聚的七律诗词有哪些
知青相聚的七律诗词如下:
1、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
出自宋代张先的《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燕子占巢花脱树。杯且举,瞿塘水阔舟难渡。
天外吴门清霅路。君家正在吴门住。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
释义:
渝州城头长满暮春的草,在重重巴山我俩相逢。你先回到故乡好比燕归定巢,而我还留在异乡如花儿脱离树木。酒杯暂且频繁举起别停下筷子。瞿塘江水宽广很难渡过。
在天外苏州连着清霅的路,你家恰好住在苏州。你折柳送我真是情深意重。满眼绿色的柳树随风舞蹈,一直送你到江南。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出自唐代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释义: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3、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出自明代高启的《清明呈馆中诸公》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释义:
一树树杨柳披拂着新火的轻烟,沿随着官墙透迤蜿蜒;杏仁麦粥香气溢散,家家户户互相馈送,一片腾欢。都城南京的城郭四周,举目但见无尽的青山;节逢清明,更令客子无不把家乡深深怀念。
看那卞壶祠边春草迷乱,莫愁女的故居前已被落花铺满。幸亏还有馆中诸公共同作伴,不妨打来美酒痛醉一番。
(9)七律师生相会扩展阅读:
七言律诗的发展历史:
七言律诗的兴起,晚于五言律诗。它起源于南北朝,萌芽于齐梁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之间。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始有成篇,至盛唐,王维、李颀、岑参、贾至诸人刻意锤炼,方使它在体制上达到纯熟,而崔颢、李白仍有骈散交杂、半古半律之作。
这一时期的七言律诗虽亦有高华秀朗的名篇,但内容上绝大多数属于奉和应制、酬赠,比之五言律诗更见狭窄。同时,盛唐时期李白、王维、高适等诗人的七律,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到了杜甫,七言律诗才展示其诗体潜力而打开艺术天地。
杜甫全面开辟了律诗的境界,时事政论、身世怀抱、风土人情、文物古迹,一概熔铸于精严的格律之中,把这一诗体的价值提到了足与古诗、绝句并立相峙的高度。
七言律诗的特点:
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
讲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10. 求一首兄弟姊妹相聚的现代七律诗
手足之情大如天
兄弟姐妹前世缘
相逢同思父母恩
亲密无比铭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