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早教老师
『壹』 低龄儿童,有必要上早教班吗
所谓早教,即“早期教育”,一般是指从出生到适龄入学前这一段时间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开发孩子早期智力,培养健康性格等。
早教班的好处
1.增进孩子之间的交往
大家都知道,孩子在面临一个陌生的环境的时候,要是没有家人的陪伴往往会产生恐惧感,而这种恐慌的情绪通常会通过大哭来释放出来。有的孩子适应能力强,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几周之内就可以适应,而有的孩子会一直哭闹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早教班能给孩子在家与幼儿园搭建一个桥梁,在早教班孩子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与老师进行互动和活动,并且与一起活动的小朋友沟通,这样就让他们提前适应了学校的环境还有与小朋友沟通的机会。所以有了早教班的铺垫,当他们去新的幼儿园环境中时,也不会太过紧张和不安。
2.抓住孩子最佳发展期
一般的早教中心都会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训练,比如1~2岁时是孩子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他们会安排一些训练幼儿语言的活动,通过做游戏让幼儿来与家长、老师进行语言上的沟通,启发他们说话,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说话训练,这样可以很好地提供一个环境和训练机会。
3.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早教中心会创造一个大环境,这个环境不同于家里,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但到了早教中心后,他们的成长环境变得一样了,在家里家长会因为孩子小,犯些错可以不过问,但这样是不对的,早教中心会告诉每个孩子在生活中、游戏中、交往中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在活动中要谦让、包容别人、不争不抢懂礼貌;学会自取玩具收拾玩具;学会遇到问题同爸爸妈妈商量,同伙伴们商量;学会不去阻碍别人;学会讲卫生等正确的行为习惯。早教中心会更好的规范孩子的行为,让他们判断哪些事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而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会是孩子终身的获益。
建议:家长可以在经济状况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酌情为孩子报一个早教班,既可以促进孩子成长,也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子关系。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早教班是培养孩子兴趣的一个好地方。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而成熟不是等来的,早教班可以说让我们的宝宝有一个良好的教育开始。
『贰』 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让一岁的宝宝上早教课
其实我觉得这个看个人很多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我觉得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才是最大的,如果想要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就努力给孩子看,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叁』 上海推出纯沪语早教,方言早教有必要吗
方言早教对于幼儿的成长,我觉得没有必要,不仅是多此一举的行为,而且还可能给孩子的未来成长造成一定的困惑。
幼儿生长的环境,对于他们的未来很重要,能够讲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我觉得这是每一个孩子应该必备的技能。用方言来早教不仅是非常没有必要的一件事,还会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惑,让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够用普通话和其他的小朋友进行交流,可能还会被大家笑话。
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我基本上都被这个方言所困扰,特别的自卑,每天总想哭,缠着父母想要回老家。后来,我曾无数次在文章中提到,因为当年的那口方言,所以被周围的小伙伴们称为“小侉子”,使我的自尊心严重受挫。
因此,我觉得方言早教就是多此一举,不仅不会帮孩子有什么提高,还可能会拖了孩子的后腿,建议各位家长谨慎选择这种早教方式。
『肆』 幼儿园小班家长反馈意见怎么写,给个方法
家长会反馈 1--某某幼儿园小班某老师你好,我是小班某某家长,感谢您对宝宝的细心照顾,最近宝宝进步很大,很快适应集体生活,每天在园很开心,晚上回家细心讲解幼儿园趣事,宝宝去园以后懂得礼貌了,见到叔叔阿姨都问好,自己吃饭呢也有进步不挑食吃的很快,很感谢老师们你们辛苦了…在此给幼儿园提一些建议,尽量让幼儿多动手动脑,比如办一些亲子手工作品展览等。 2--这次在元宵节活动前开了一个简短的家长会。幼儿园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幼 儿的好的学习、 生活习惯基本上就是要从幼儿园养成的, 这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一个新的起点。 在这关键的转折点,我们针对幼儿的发展又提出了怎样的目标要求呢?家长该如何指导孩 子?哪些工作需要家长的支持配合呢?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会上向家长一一说明。 在总结了上半学期我班幼儿的发展情况, 班级的优势弱势后, 又设定了这个学期的目标。 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们都全神贯注的倾听。我们向家长针对卫生保健、安全、幼儿发展的 一个情况、园本课程、家园共育做了简单的介绍,相信家长们都有一定的了解了。记忆里最 深刻的还是我们家长在教育观点上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 家长与家长之间、 家长与老师之间 交流得很“热烈”。家长通过家庭教育经验的交流,解决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从而 也让家长们知道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也是永远的老师; 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 也是永远的学校。 特别好的是家长和老师们都统一思想,幼儿时期我们注重的是孩子们的兴趣,而不是结果, 兴趣有了才会达到效果。猫爱吃的是鱼,狗爱吃的是骨头,如果硬要把骨头给猫吃,把鱼给 狗吃,它们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教育也是一样,不要去强势的抹杀孩子的兴趣,也不要强 势的去给孩子灌输知识,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这次家长会在轻松、自由的环境里圆满的结束了。看到家长们的参与可以看出他们对我 们工作的支持,我们感到非常的欣慰。相信在家园共同努力下,我们小一班的各项工作一定 会顺利、出色的开展。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孩子,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更健 康,更向上的成长!
『伍』 谁给孩子报名过,小步在家早教怎么样啊
只要没有监护人或老师同期陪伴,啥早教都是枉然
『陆』 两岁小孩天天吵着去上早教课,疫情交不起学费,怎么和孩子解释
你好!首先,你要明确孩子的心理特点,低年龄的孩子,大多数都是自我为中心,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时候,家长要抓住幼儿心理特点,不要用成人的语言去说教,这样反而适得其反。
两岁的宝宝,如果是在疫情前有去上早教课,可能喜欢早教课的环境,游戏和互动模式,但是如果由于疫情的原因,这笔支出对家里来说有很大的压力或者不能实现。
游戏,可以采用简单有趣,符合年龄的内容。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淘宝解决。
5.早教中心原有的课程可以再次重现。用委婉的语气和之前的早教中心老师说,提供原来的教程,在家中巩固强化,一般低年龄幼儿不会在乎课程的重复性。
『柒』 小步在家早教有用吗对孩子的认知能力会有帮助吗
对于所有的付费早教,我认为都是在为父母的怠惰买单,而不是孩子的发育。因为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语言发展、大动作发育和精细动作的发育等是不需要动辄几千上万的课程来帮助,任何一对父母的水平和认知都足以。
然后再说一说教具和教辅,对于学龄前儿童,专业的教学教辅工具固然好,但是没有也没关系,因为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是最好的教具。精细动作发育方面,从最开始的手指食物、拉扯抽纸到不同性状不同形状的玩具、摘豆角、撕包菜、搭易拉罐奶粉罐等都是对手指灵活性的刺激;大动作发育方面,把宝宝趴在瑜伽球上面翻转、搭凳子爬高处、楼梯上攀爬、推瑜伽球行走等;语言发展伴随着认知的不断深入,识物图本与现实物品之间的对应关照,同时伴随味觉感官刺激(西瓜图片、西瓜实物、吃西瓜),很快就学会了“瓜”。所以我坚定的认为,如果有钱人,出门右转,但如果只是一个普通妈妈,那么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早教教具,带给孩子的刺激和链接都很重要。
最后,我反对的是动辄几千上万的课程早教,而不是不早教,只是这种早期教育应该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带领宝宝感知世界,并与之建立联系和关切,爱、包容和适当的刺激就是最好的早教了。
我是宝宝四个月开始接触小步的,现在宝宝七个多月,核心课上了将近两个月,陆续又买了绘本课提升自己讲读绘本的能力,入手了小步读书会来培养良好的育儿理念。总体感觉还不错,跟大家说说我用后的体验吧。
首先,选择线上早教基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三线城市以外,早教机构不是很多。二是仅有的一些早教机构,师资力量薄弱,很多老师培训几天就上岗了。三是价格不便宜。小步的三年无忧卡3000多,我们线下最便宜的早教机构一年费用在2000左右。四是课程设计不满意。不说一周一两节课程不够,不说冬天不愿意出门,单单课程设计不系统一条就让我放弃咯。综上,线上早教是我的首选。
其次,小步的免费资源特别好。单单一个家长大学就收买了我,我系统的学习了家长大学里所有的课程,并且顺利毕业。听说还有研究生院,有机会一定去深入学习。家长大学从孩子成长的八个维度,系统全面的归纳总结,真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良心资源。除了家长大学。还有健康馆,玩具馆,绘本馆,音乐馆,游戏馆,随便一个都有丰富的早教资源供你选择。(这是其他早教平台所没有的,可以去对比一下,我也是对比了某糕某园某妈以后,选的小步。)
然后,我入手的deep核心课。可以说,每次课程我都提前预习,认认真真带宝宝玩,认认真真打卡记录。(宝贝记是我不打卡也会记录宝宝成长的地方),虽然宝宝不是每次都配合,但我们是开心的,至少我们的亲子时光是快乐的。在家陪娃的日子是幸福的,高质量陪娃是有收获的。
宝宝四个多月才会翻身,现在七个多月,发展是迅速的,成长是看得见的!在小步的陪伴下,宝宝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的特别好,六个月的时候,宝宝就学会了坐,学会了爬,现在已经手膝爬,障碍爬都很轻松,而且扶着妈妈自己能站起来;在精细动作上,宝宝很早就会用食指和拇指配合捏起小物品,双手交换物品,翻书页都炉火纯青了;在语言发展上,宝宝四个多月是就开始发m和b的音,现在会喊爸爸妈妈了 ;宝宝专注力也不错,看绘本听故事也能坚持十多分钟;在社交方面,每天跟小姐姐在一起,心眼可是长了不少,她每天最兴奋的时刻就是和姐姐疯玩的时候。宝宝的综合测评能达到66分,相当不错了。
再说说我入手的绘本课,真的是深思熟虑啊。我买了6-12个月和1-2岁两个阶段的。经过这一年多的学习,自己应该能有所长进吧,所以第三阶段的绘本课暂时没买,看看我自己能不能把这门技艺学到手。书没回来暂时没开始。
再说我买的小步读
『捌』 想要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请问报名小步在家早教有用吗
相比于线下的早教课程,我觉得性价比还是蛮高的!我当初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才选择了小步在家早教,现在看着宝宝的进步,真高兴当初没有选错。
最重要的是在如何帮助孩子成为社交能手这方面,小步在家早教教会了我很多,让我觉得小步在家早教课不仅不贵,还很实用,我可以分享给大家:1、给孩子自由舒服的社交选择,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觉得社交能力强指的就是朋友多,走到哪里都吃得开。其实并非如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节奏,有人天生外向,喜欢被包围,也有人天生内向,偏爱简单纯粹。外向和内向各有优势,没有好坏之分,不要强迫孩子以自己不喜欢的方式去社交。
比如,不要强迫孩子跟所有人打招呼,尤其是孩子不熟悉的人;当孩子不愿意和别人握手的时候,也要给ta拒绝的权利。比如我儿子的性格就比较腼腆,听幼儿园的老师说,他很喜欢一位小姑娘,但是他不会跑去闹别人或是粘着别人,而是先慢慢观察,再试探着接近,会默默帮助人家拿东西、搭积木,过了很长时间才讲话熟悉起来。
我并没有着急去打探或者纠正儿子的“慢热式”社交,只要不给他人造成困扰,孩子所做的一切都值得尊重和赞赏。社交,更多时候是给生活提供乐趣和动力,不在于目的性,在孩子漫长的一生中,与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永远是对他帮助最大的。
小步在家早教: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也有一部分家长有这样的想法:小孩子就是在一起玩玩,大人不需要那么重视。错,其实父母对孩子社交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孩子社交的品质。
首先,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社交,可以鼓励孩子把朋友介绍给我们,同时,我们也要为孩子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帮他增进友谊,和他人友好相处。比如,可以邀请孩子的朋友来家里玩,招待他的伙伴,如果孩子愿意,我们也可以陪他们一起玩,做孩子的玩具。一个家庭里父母友善好客,他们的孩子也会更受欢迎。
我们也可以教孩子建立友情的仪式感,比如节日的祝福和小礼物,比如为朋友加油的手势或者“暗号”等
『玖』 高中老师推荐给家长的书籍
要想老师读书,校长首先要带头读书。如果一个学校的校长喜欢读书,那么这个学校的老师肯定也喜欢读书。
同样,要想孩子读书,家长首先要带头读书。如果一个家庭的家长喜欢读书,那么这个家庭的孩子肯定也喜欢读书。
《长江日报》是我喜欢看的报纸之一,其中一个栏目我认为办得有水平,就是“校长读书会”。每周请一个校长为家长分享推荐一本书,谈自己的阅读体会,给家长提一些亲子教育的参考意见。
这个栏目之所以有水平,是因为抓住了两个“长”,一个校长,一个家长。我们的教育要搞好,必须要靠这两“长”,校长和家长。而提升这两“长”教育水平的一个捷径,就是读书。
而《长江日报》通过开设这个“校长读书会”专栏,请校长为家长推荐好书,所以必将能有助于教育的改善有利于教育水平的提高。所以,每期的“校长读书会”,我都会认真阅读。
这个栏目开办以来,推出了几十位武汉中小学(包括幼儿园)校长的读书经。新父母在线小编从中选出22个校长推荐的22本好书(排名不分先后),供大家参考借鉴。
1.光谷第六小学校长王萍
《猜猜我有多爱你》
王萍是武汉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名师,曾在《中国教育》《湖北教育》发表多篇关于绘本教学的研究文章。“绘本应该怎么读呢?”王萍说,绘本不同于图画书或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艺术内涵。在读书分享会上,她将以《猜猜我有多爱你》等三本绘本为例,跟孩子、家长们从故事情节、颜色、图画等多角度欣赏绘本的美妙,从中感悟绘本教育的意义。“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是总想从书中获得道理或者启示,但我不这样看待绘本,让我们一起来享受一次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2.华中师大附小校长沈爱华
《学生权利论》
沈爱华说:“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学生观,是摆在我们家长和老师面前的首要课题。”他说,不少“中国式”家长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种倾向——希望把自己认为正确的判断或选择,也不管孩子反对或赞同,都先入为主地“教育”灌输给孩子。“这无形之中就已剥夺了孩子的权利,至少是忽视了孩子是独立个体,忽视了对其加以独立的思考、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孩子的99%转变,往往就来自家长1%的改变。”沈爱华说,“家长有孩子权利的视角或意识,才能真正理解和做到‘以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为本’,才能真正理解爱孩子的意义,才能真正思考家长与孩子的关系。”
3.武汉市第二十三初级中学校长郑萍
《犹太人教子枕边书》
《犹太人教子枕边书》以一个个故事向读者诠释:真爱是成就明天的源泉、品质是美好人生的基石、习惯是决定未来的力量、进取才能塑造完美的自我……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犹太人家庭教育的智慧精髓。郑萍认为,优秀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教出来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才的希望,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也更容易获得幸福。
4.武汉市第十二中学校长龚红安
《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
这本书讲述一个日本果农木村秋则坚持20年种植无农药苹果的故事。龚红安以一位校长的眼光,看到了这个故事对教育的启示:陪伴、怜悯、坚持,无论家长和老师,都能从这位果农身上学到很多。在龚红安看来,这个世界最需要与培育对象建立情感联结的职业,就是教育。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三独家庭”——父母和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体验不到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争吵中的亲情。可是没有生命是孤立的,苹果树不能,人也不能。再亲的亲情都需要时间去呵护。龚红安看到过很多孩子,从小与外公外婆一起长大,见了父母都只是打个招呼。龚红安建议家长们,不妨每月给孩子写一封信,或谈谈看法、或讲名人故事,让孩子感受到陪伴和温暖。
5.武汉中学校长汪拥军
《德米安》
黑塞是德国著名作家、诗人,一生曾获很多文学荣誉,比如诺贝尔文学奖、歌德奖等。《德米安》是黑塞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少年辛克莱10岁至18岁之间寻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艰辛历程,在类似精神导师的德米安、皮斯托里乌斯、夏娃等人指导下,展示了他“争取个性化,争取成为人的斗争”的过程和人生选择的艰难性。“尽管《德米安》首版时间是1919年,但今天看来,书中少年的成长之路与当下的孩子依然有很多相似之处。”汪拥军介绍说,“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面临很多矛盾,比如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差异。这些在书中都有所体现,也值得孩子和家长共同学习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