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老师 » 教师评价指标

教师评价指标

发布时间: 2021-07-26 12:46:46

A. 教师评价的指标可分为哪三类

其一是高等教育认定认可委员会 (Commission on Recognition of Postsecondary Accreditation,CORPA)。对各认定组织进行评审并给予承认的职权本来是由 COPA掌握的。COPA 解散了, 但这一职权是不能中断的, 必须立即有一个后继组织来接替。为此, COPA任命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决定于1994年1月成立临时过渡性的 CORPA。CORPA 是一个非政府组织。它的任务是制定评审和认可各认定组织的准则和条例、程序和方法; 对各认定组织进行评审、认可和协调; 为各认定组织提供服务, 以帮助它们改进工作。实际上,原来 COPA 对各认定组织的认可状态, 均由 CORPA 继续认可,并未中断, 甚至原来 COPA 的认可委员会成员仍继续在 CORPA 从事同样的工作。 
其二是全国高等教育院校认定决策委员会(National Policy Board on Higher Ecation Institutional Accreditation,NPB)。NPB的任务是研究院校认定面临的主要问题, 提出解决办法, 就接替COPA的新组织提出建议,并为未来的美国认定构思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NPB于1994年10月提出第一份名为“自主、认定和公众利益”的特别报告, 对未来的高等教
育认定提了一个初步设想, 广泛征求意见。以后,在1995年3月 NPB 又重新提出了一个新方案, 并再次征求意见。NPB的两个方案均遭到高等教育界的强烈反对,始终未能就是否建立或建立怎样的全国性组织提出能为大多数所接受的建议,从而实际上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价值。
其三是专业认定协会 (Association of Specialized and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ASPA)。COPA 原来是院校认定和专业认定的总代表。它解散以后, CORPA 仅具有承认院校认定和专业认定机构的功能。而 NPB 基本上只管得到院校认定。于是在专业认定方面, 1993年8月成立了ASPA。ASPA 是一个非盈利的自治组织。它是目前美国专业认定方面的总代表。

B. 教师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二)文化素质标准
教师的文化素质是指教师通过学习和积累而具有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含量,以及由此进一步形成的专业教育教学所必备的知识体系和结构。
教师的文化素质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相关学科知识。据此制定的评价标准,就是文化素质标准。
1、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对所教学科的内容体系要努力做到娴熟精通,对其理论与实践问题有所研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作出科学的回答:对本学科的历史变迁、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具有相应的任教学历资格。
2、具有必备的教育理论知识,通晓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初步懂得和掌握教育规律;能够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开展教育活动,并有熟练的教育技能技巧;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知识,适应新形势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3、具有较为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对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各门学科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并达到一定的水平,能适应知识相互渗透、综合发展、不断拓宽的需要,适应开拓学生知识视野的需要,并根据这些需求不断调整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能力素质标准
教师的能力素质是指教师完成教育活动所具有心理条件和实际本领。它包括教育教学能力、观察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教育组织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据此制定的标准就是能力素质标准。
1、具有教育教学能力。能够根据教学大纲,认真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掌握教学进度;认真确定和编排教学内容,深入细致地钻研和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逻辑体系,弄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处理教材,依据教学目的、科学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恰当选择教学方法;能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等特点,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具有观察了解能力。能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情绪和身体状况,并作出准确分析判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能透过学生的各种外显行为、表象、察觉和窥视出学生内心世界的活动,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
3、具有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准确清晰,具有科学、简洁凝炼,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通俗易懂,具有大众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字迹清晰,具有可认性;文字工整,具有规范性;板书清楚。具有艺术性;写作流畅,具有可读性。
4、具有实际操作能力。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

C. 评价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看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 .... 成绩排最后
能言传身教的老师才是最好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学生就要先教他们为人、处事,然后才是灌输知识。一个肯与学生身处平等地位,尊重他们,平易近人,真正关心、爱护他们的老师,才能是他们心中的“老师”,才能称得上是班级大家庭合格的“掌舵者”,不然,“老师”在他们心中只是一个代号,一个象征,甚至于是一个厌恶的代名词。一个好老师教出的学生是能正确的做人处事的,而并不是只是学习成绩的“尖子生”。学生还小,老师要做的知识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去关爱他们,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
建议您还是多听下学生的意见,千万不要乱发脾气,如果你是老师,那您也曾经是学生,也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多少有点叛逆,但还是很好哄的!

D.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是什么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是什么

教师评价内容: 突出综合素质、重视个体差异教师评价比较注重对教师某一方面或某一时间范围内的单项评价, 如教学态度、教学成绩、班主任工作, 或者一堂课、一个教学单元、一次家长会议等, 一些学校甚至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或升学率直接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指标。在这种评价机制的驱使下, 教师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生, 而是为了获得领导、同事、社会、家长的认可以及职业升迁, 甚至为了可怜的奖金和表扬, 拼命加班加点, 搞题海战术, 限制了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这种教师评价体系既是“应试教育”的直接产物, 又使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得以强化和巩固。同时, 现行教师评价也忽视教师的个体差异, 用统一的标准规范, 要求具有不同教学风格和方法的教师, 不但抹杀了教师的个性, 而且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校创建特色。

新课程观下的教师评价强调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就是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 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较长时间的、循环往复的评价。教师从事的教育活动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工作中的任何成绩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晶, 绝非一朝一夕的产物, 仅仅依靠一、两次的单项评价, 不可能真实反映教师工作的整个发展过程, 也必然导致评价结论与教师实际工作表现的偏差。缺少综合评价, 就无法全面了解评价对象的工作表现, 无法把握教师的发展倾向和发展需求, 也无法修正评价过程中的晕轮效应、趋同效应等引起的各种偏差。因此, 新课程必须强调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 新课程观下的教师评价也注重教师的个体差异。由于教师在个性心理、职业素养、教学风格、交往类型和工作背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 评价应根据这种差异,确立个性化的评价标准、评价重点以及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 有针对性地对每位教师提出改进建议、专业发展目标和进修计划等。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 发挥教师的特长, 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主动创新。

E. 教师评价体系包括什么

教师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包括德能勤绩等各个方面,但是现在很多学校都是只把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

F.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您好,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指标有是否按时上学上课,作业情况是否完成,班级纪律如何等等。

G. 评价数学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指标体系包括哪几个方面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办法(试行)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激发教师教学的质量意识,规范教学要求,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我院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从事全日制本专科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
第三条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由院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领导小组负责,各系(部)评价小组组织实施,教务处作为工作机构,负责制定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
院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教务处、高教研究中心、宣传部、人事处负责人参加,负责审批评价结果和解决评价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院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各系(部)评价小组由5-7人组成,系主任或分管教学工作的副主任担任组长。评价小组的名单须报院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二、评价办法与程序
第四条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四部分内容:系(部)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视导组评价。对高校教龄三年以上的教师,系(部)评价小组、学生、同行评价的权重分别为40%、40%、20%;对高校教龄三年及以下的教师,系(部)评价小组、学生、同行、教学视导组评价的权重为30%、30%、20%、20%。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内涵主要是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学研究与改革等五个方面。
第五条 教师教学工作综合评价每年进行一次,其中学生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两学期的平均分纳入综合评价。系(部)评价小组、同行评价、教学视导组的评价每学年进行一次。
第六条 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结果根据得分分为四级:90分及其以上为优秀,89分-76分为良好,75分-61分为合格,60分为不合格(最终评价结果四舍五入取整)。
第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价结果按降一级处理。
1、出现教学事故一次(含一次)以上者;
2、具有五年高校教龄的教师,每一年开设课程(含选修课)不足两门或未开设必修课者(跨学期课程按学期计算课程门数)
第八条 有下列情况者直接定为不合格:
1、出现Ⅱ、Ⅲ教学事故两次者,或出现Ⅰ级教学事故一次者;
2、参与测评的学生中有半数以上学生对其教学效果的总评价为不满意及其以下者。
第九条 学生评价
1、学生评价必须在课程考试前进行。
2、参与评价的学生不得少于该教师授课学生总数的2/3。
3、学生评价由各系(部)安排人员组织学生认真填写测评表,并及时回收与统计,去掉三个最高分和三个最低分后,计算出平均分。
4、系(部)在进行测评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宣传和动员,认真学习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内涵,认真对待评价工作,严格掌握评价标准,客观地反映教师教学情况和质量,使评价工作真正起到对今后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第十条 同行评价
同行评价应侧重于教学内容的规范性和先进性、教学方法和方式的适用性和科学性以及作业批改、论文指导、试卷批改的准确性和认真程度等,在听取教师个人自我评价以及听课、查看作业、学生论文、试卷等基础上,填写同行评价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出平均分。
第十一条 系(部)评价
各系(部)评价小组根据平时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检查学生作业、学生试卷、教师教案以及了解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情况等,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并进行测评,计算出平均分。
第十二条 教学视导组评价
教学视导组主要对高校教龄三年以下的教师评价,主要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教学规范程度的评价,评价结果记入总分。对高校教龄三年以上的教师评价结果,记入系(部)教学工作总体评价结果之中。
第十三条 系(部)评价小组要根据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各项评价分数进行综合折算,确定相应的等级,并通知教师本人,听取教师意见,受理教师本人的申诉与重新核实,提出处理意见。《教师教学工作综合评价表》以及《教师教学工作综合评价结果汇总表》一式两份,一份留系(部)存档,一份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所有考核结果均由教务处教学研究科记入教师本人业务档案,输入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数据库,以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聘任、职称晋升以及奖惩的依据。实行教学工作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各系(部)在年度考核前,以适当的方式公示评价结果。

三、评价结果的运用
第十四条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为“优秀”等第者,年度考核方可评为“优秀”。
第十五条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为“不合格”等第者,年度考核直接定为“不称职”。
第十六条 凡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教师,其上一年度教学工作评价结果须在“良好”等第以上,破格晋升高一级职称者,其任现职期内教学评价结果必须有1/2以上为“优秀”等第。

热点内容
发育生物学大会 发布:2025-05-20 08:28:15 浏览:273
五年级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2025-05-20 07:56:43 浏览:983
战国志历史 发布:2025-05-20 07:48:16 浏览:879
普陀山历史 发布:2025-05-20 07:39:33 浏览:606
2017高考语文试卷安徽 发布:2025-05-20 06:36:58 浏览:837
泰安一中教师招聘 发布:2025-05-20 04:20:27 浏览:231
兵佣哪里 发布:2025-05-20 01:47:42 浏览:170
一年级语文拼音练习题 发布:2025-05-20 00:57:44 浏览:91
教学管理培训 发布:2025-05-20 00:56:58 浏览:889
师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发布:2025-05-20 00:37:15 浏览: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