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班主任
A. 刘昊然明明是陈思诚发现的,为何网友却说佟丽娅才刘昊然的伯乐
刘昊然是现在非常红的实力小生,他有很多代表作,而且演技也是大家公认,在小鲜肉里数一数二的。而且刘昊然的长相给人一种非常温柔和蔼的感觉,像是邻家的大哥哥。除此之外,刘昊然的许多代表作品也有很多人一直在看,甚至进行二刷三刷。其实,这也是对刘昊然实力的一种认可。
而且刘昊然跟佟丽娅念的是同一所学校,这两位其实是校友,在这一层关系上,佟丽娅多多帮助刘昊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刘昊然能有今天的成就,其实跟佟丽娅、陈思诚这对夫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再加上刘昊然自己的演技非常好,自己在发展道路上也一直非常努力,所以他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B. 哪位能提供喻杉的小说《女大学生宿舍》
喻杉
女大学生宿舍
喜悦、兴奋、激动、得意,这些字眼都不足以形容我此时的
心情,我终于成为一名女大学生了。
当我怀揣着入学通知书,来到这所高等学府时,绚丽的晚霞,
已把校门染得通红。本世纪初一位著名教育学家题下的校名,风
骨傲然,闪着耀眼的金光。我不由肃然起敬了。
有人走向我,看过我行李上的托运卡片后,她高兴地嚷道:
“哎,是我们系的呢。”我悄悄地瞟着她,她个头小,肤色微黑,脸
孔上有雀斑。不过,倒也五官齐整,朴素大方。我猜想着,她或许
是我们的辅导员吧?
听人说,大学的低年级,都有一位比中学的班主任厉害的辅
导员。我不由站直身子,毕恭毕敬地向她一鞠躬。
她微笑了。“我也是新生呀!我叫骆雪。我们还住一个屋呢。”
她那略带东北土音的普通话甜丝丝的。
我跟着她走进校园。
林木葱郁的山上,盖着碧蓝色琉璃瓦的古雅建筑群,时隐时
现。微波粼粼的湖边,一溜儿摆着别开生面的校园,朗朗读书声
和游泳池中无忧无虑的嬉闹,组成一曲令人心驰神往的大学生活
的乐章……
我们的学校真美啊!
然而,当我们进入年久失修的学生宿舍,走进我们将一住四
年的寝室时,我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许多年前用石灰粉过的墙,
肮脏不堪,天花板上还有一个黑古隆冬的大洞。四张粗笨的双层
木床和四张同样难看的大书桌,占去了房间百分之八十五的面积
和至少是百分之六十的空间。这和我想象中的女大学生雅致、整
洁的寝室,距离实在太远了,和我刚才看到的优美的湖光山色、典
雅端庄的建筑群、别开生面的校园,又多么不协调啊……
骆雪大约是忌风怕光的,她捷足先登,占据了全房间最差的
靠近门角落里的一个下铺。我自然是选择靠窗户的铺位了,并且
铺好床休息了。
窗外,树影扶疏,秋虫唧唧。带着桂花清香的凉风,穿过窗
户轻柔地吹到我的身上。我不由又高兴起来,寝室虽然是间陋室,
我占据的铺位,却是十分惬意的。到底是上过大学的妈妈有经验,
要迟一天来,这惬意的铺位,只怕就不会姓“夏”了……
骆雪已经起来出去了,洒落着几点阳光的书桌上,放着满瓶
开水,还有几只嫩黄的酥饺。这无疑是她给我准备的洗脸水和早
点。
陋室顿然生辉了。我不但有一个惬意的铺位,而且,还有像
姐姐一样的同窗呢。
洗漱过后,我吃了骆雪给我买来的早点(当然是要还情的),
随意在屋里屋外走动起来。
在我们三。五室的门上,张贴着一张纸条,列着我们这班新
房客的姓氏。我依次念着:“宋歌、辛甘、夏雨、骆雪、匡筐。”我
不由笑了,还有叫匡筐的呢,是什么意思呢?未必是她爸爸、妈
妈将她放在箩筐里长大的?
我正想利用一下曾经盛行一时的人名考证学说,对这个奇怪
的名字进行一番演绎推理时,骆雪又迎来了一位新伙伴。
她团团脸,满面红光,矮胖的身材,身上还保存着过去游行
时的打扮。白衬衣、军黄裤子、解放鞋,斜挎着军用书包,颇有几
分当年的革命小将的神气。
骆雪作了介绍,她是宋歌。
骆雪走后,宋歌以主人翁的姿态,观察着房间,我发觉她蹙
了一下眉头,虽然她立刻笑了:“这屋子很不错呀,过去革命前辈
上抗大,住的还是窑洞呢。”
我却在她舒展开眉头的同时,微微皱起了眉头。当然,我也
犯不着在她面前流露出我的反感。
一阵嘈杂的哄笑声,送来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姑娘。她真好看。
浅蓝色的短裙,白色的短袖衬衣,虽不怎么入时,也不怎么新了.
但却剪裁得十分得体,又新近烫过,活生生勾出她修长身材的匀
称。至于她那脸蛋儿,我只在粉墨画上见过,白里透红,细嫩得像
是刚刚出水的荷花。我看得入神了。
“我叫匡筐。二位尊姓大名哪?”她语气中带着玩笑的口吻。
我向她道了姓名,而一直蹙着眉头站在一边的宋歌,却没有做声。
匡筐也没在意,她随便地向我对面的铺位一指,跟在她身后
的那帮年龄参差不齐的男性和女性公民们,半大孩子们,蜂拥而
入,把提着的、夹着的大包小包儿,都搁到桌上床上。然后,闪开
路,让一位蓬着一头乱发、身着一套油漆斑驳的旧工作服的年轻
小伙子,把一只沉重的挂着锁的古铜色的皮箱搬了进来。匡筐冲
着这位汗流满面的小伙子亲切地一笑:“走,看看风景去。”于是。
小伙子开路,匡筐押后,大家蜂拥而去。
她走了,她的潇洒、自然,她的美丽、大方,她和那帮朋友
们的亲密无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疑,她和我们这些
高中毕业的学生,有许多的不同。她是另一种类型的姑娘,当然,
是很有吸引力、也很有个性的姑娘……
宋歌铺好床后,我以为她会睡一会儿的。她仆仆风尘的样子.
明明是坐过通宵车的。然而,她没有睡,七手八脚,打扫了房间,
汗涔涔地顾不上歇口气,立刻又走了。出门时,吩咐我说:“你守
着房间,我找辅导员去。”
她俨然是一室之长了。看起来,还是个能干的、勤快的“室
长”,虽然她身上那种“老干部”的味道,我并不喜欢。
我是不爱到处走动的。下午,仍是我一个人留在陋室里。我
靠着窗户,欣赏起窗外形形色色的树木。看着,看着,不禁浮想联
翩。窗外一株文静、端庄的梧桐,忽然变成了骆雪;在枝摇叶摆、
红花朵朵的夹竹桃中,出现了光彩照人的匡筐;而大礼堂前那像
锥子一样挺立着的有些做作的柏树,和宋歌重叠在一起;似乎有
些胆怯的躲在花坛中的一株半大的银杏,我觉得它像自己。我忍
不住笑了,真有意思啊,我们这间陋室中,人物竟是这样丰富
多匡筐这话无疑是多余的,我真怕她们又冲突起来。
但是,辛甘却没有生气,只是低声说:‘‘有时候,我也讨厌,真的,
很讨厌……”
C. 以中学生生活为题材的一部小说,曾改编为电影
中文名称:花季雨季
别名:花季雨季
发行时间:1998年
电影导演:戚健
主要演员:颜丹晨
张超
炀姿白云
李晨
刘垠
韩冬雪
曹蓬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简介:
深圳一所重点中学里,一群正值多思年华、充满朝气和活力、对未来无限憧憬的特区少年,他们中有土生土长的深圳人,也有跟随父母从祖国四面八方来的,在这块充满神奇魅力的热土上学习、生活、奋斗。以班长谢欣然为代表的同学们在班主任江老师的带领下,一次次经受了生活的洗礼,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感情的旋涡,不断走向成熟。 影片展现了深圳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都市人文资源、城市的高速发展、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和面对的各种竞争和压力,让改革开放时期呈现的社会复杂性和两种世界观人生观的矛盾,进入中学生的视野和生活...
故事讲述了在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中一群年轻人的青春成长的历程。新的学期开始了,谢欣然、陈明等几个同学升入了高一,新来的班主任江楠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从无忧无虑的十六岁花季走向敏感、多思的十七岁雨季,一系列成长的烦恼在这群高中生的心里渐渐地弥漫着,一系列来自于家庭、社会的各方面困扰和难题在他们的心里泛起波澜。
班长谢欣然学习成绩优秀,但由于没有本市户口,时常面对各种问题发愁,陈明学习刻苦,但对班级活动和他人漠不关心,而刘夏决定当演员,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使面临情感危机的父母言归于好。
学校开始评选特优生了,陈明和谢欣然成为竞争对手,然而,在“漫画”事件中,陈明表现出的自私狭隘让江老师忧虑,而谢欣然也因为户口被爸爸让给别人而因爸爸产生了自卑感,并且,在暑假打工中又经历了当临时“拉长”的挫折,也产生也一些关于"竞争"的不良情绪,观察入微的江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课外教育,带领全班去了贫困地区的歧山小学考察。
在歧山小学类似《背起爸爸上学》的所见所闻,让陈明和谢欣然都从自我的小圈子里走了出来,明白了人生的道理,而又在特优生的竞选演说中倾诉了自己的感悟过程,最终,两个人双双被评为特优生,而欣然的户口问题,也最终得到了解决。
16岁时写《花季雨季》,郁秀如今已过32
提起郁秀,一些人或许会想一下,但提起《花季雨季》,恐怕没有人会忘记。虽然郁秀是七十年代生人,但这部小说加上后来据此小说改拍的电视剧,却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学生中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加剧了青春成长小说的畅销,仅《花季雨季》就售出了200万册,青春文学作品的写作与阅读至今未曾退热。可以说,郁秀和她的《花季雨季》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在今天兴风作浪的“80后”一族,如果有谁说没有看过这部小说或电视剧,简直是很难想像的。
郁秀1974年出生,1984年随父母工作调动移居深圳,1993年高中毕业后就读深圳大学与美国西雅图艾德蒙学院联办的学位课程。当年处女作出版后,就有人称之为“青春作家”。在一次采访中,郁秀告诉我,写《花季雨季》时她才16岁,天天躲在小房间里,用练习本写,写完就藏起来。1993年写完后,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有一家说,出版可以,交2万块钱吧。书稿就这么拖了下来。直到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花季雨季》才由深圳的海天出版社出版。当时,出版社也并没有看好这部小说,原打算印的5万册也只先印了3万册。谁知几天内书就全部发完了。对《花季雨季》畅销有着直接感觉的是郁秀的父亲。1996年深圳书市上,《花季雨季》简直是“卖疯了”,一天卖了近2000册。书店人手不够,郁秀父亲也加入了添书上架的大军,一天下来腰酸腿疼。
然而,虽然走在“80后”之前,是位“大姐大”,但郁秀此后的影响却没有韩寒、郭敬明、春树他们广大。我想这里很大的原因是她离开了祖国,1995年,在深圳大学二年级学习的郁秀去了美国,选读商学,1999年毕业于加州州立大学。郁秀说,当时并没有想过再写下去,所以选择了一个对就业很有帮助的专业。其实,在此期间,郁秀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追求,虽然她后来对媒体说过,自己一直没有好的作品给读者,很不好意思,让大家觉得她一直没有长大,还是是16岁,但她一直没有放弃,且一直以她熟悉和成功的校园作为写作对象,焦点都放在“小孩子”、“大孩子”身上,只不过不如有些作家“产量惊人”罢了,如在2000年,郁秀出版了《太阳鸟》,2004年又写出了《美国旅店》,都是长篇小说。
2004年,郁秀因为推广她的《美国旅店》曾来到南京,我就是在那个时候见到她的,这本书是江苏文艺出版出片的。在江苏文艺,她给我的印象自然不再是写作《花季雨季》时16岁少女的模样,而是一个时尚的女性。但谈起她的处女作和后来的《太阳鸟》,她却觉得那些作品不如她的《美国旅店》有深度,特别是在文学性和思想深刻性方面都有欠缺。《美国旅店》写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中国小女孩宋歌在美国成长的故事,由于父母离异,她被母亲接到旧金山开始了自己的生活。我就此问她,你的作品都是在写未成年人,对此怎么看,为什么不写一些成人的题材。她说她不怕被讥“还在写孩子”。
两年之后,不怕被人讥笑的郁秀再出新作,又是一本写孩子的书,名字叫《不会游泳的鱼》(2006年9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书中,郁秀选择了一个典型的中国移民家庭,描述了一对中学生孪生兄妹的美国校园生活。但我却起了疑问,这样的写作是不是在“走老路”,重复自己之嫌?“秀”郎才尽否?
今年已32岁的郁秀称,“我想表达的很多,我想表达青少年的爱情观、校园里的暴力行为、校园里的隐性伤害、药物、性、婚姻危机等等。但如果概括来讲的话,我主要想表达的就是文化冲突。人在冲突中才能认清自己、确定自己。我觉得小说写来写去就是写情感,写人性。”
“我觉得青少年本身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有许多的变数,而从中国移民到美国,也是一个变数,这两个变数碰在一块,会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小说中就非常值得写。文化冲突在最后肯定会让你有一个文化取舍和认同。文化认同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际问题,因为任何一个人在面对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个价值取舍在里面的,在你十几岁青春爆发期时,取舍还没有完成,你一定会面临大的冲突。比如说我写两个十四岁的孩子,他们到了美国校园,会感觉他们和美国孩子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他们没有共同的基础和语言。语言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东西,看起来微不足道,有时候决定一切。”
“你写什么能驾驭什么,或者说写什么最能触动你是一系列的问题。写这个我确实也比较驾轻就熟。一个作家写来写去也都是在写故乡和童年。对于我来讲,十几岁的孩子是一个谜。我一写什么大家都会说是成长小说,但实际上很多作家很多经典的东西都是在写他的童年,他可能不以童年的视角,可能是以一个成人的视角,或回忆式的方式或片段式的方式。像苏童,他写得最好的是写少年的那段,他写出了少年的血气方刚,很精彩。《洛丽塔》是写一个成年人和少女之间的恋情,它写到一个12到14岁的少女,里面有一句话:青少年是一个谜,你以为你作为成年人能教导她?她是介于魔与仙之间,她本身是非常不确定的魔幻式的人物,从写作技巧来讲,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审美观。”
对比起当年才出道时的说话,如今的郁秀已非常大人了,且有商业头脑,在完成《不会游泳的鱼》之后,郁秀又将推出“修正版”《花季雨季》,不知这回郁秀是否有好运。
D. 刘昊然明明是陈思诚发现的,为何网友却说佟丽娅才是刘昊然的伯乐
20岁的刘昊然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近日凭借《唐人街探案2》以及《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圈粉不少。刘昊然凭借作品《北京爱情故事》正式出道。刘昊然出演的《北京爱情故事》、《唐人街探案》都是由陈思诚导演的作品,可是网络上有言论说佟丽娅才是刘昊然的伯乐。
首先,从刘昊然的作品来看,佟丽娅与刘昊然两个人之间的伯乐关系。
浪漫的爱情电影《北京爱情故事》2014年2月上映,电影讲述了不同年龄的五对恋人的爱情故事,展示了爱情的美好。刘昊然在电影中饰演宋歌,佟丽娅也在《北京爱情故事》饰演沈彦,这部电影是刘昊然的出道之作。可以说在刘昊然踏上演员道路上,佟丽娅是他的领路人。
佟丽娅一直是看着刘昊然成长的,在演员道路上,佟丽娅提携刘昊然,给予他良好的资源,也成就了这个努力的少年;在学习生活上,两个人之间关系情切如姐弟。可以说佟丽娅是刘昊然的伯乐,又不止于伯乐,因为两个人的姐弟关系甚是亲密。
E. 求一篇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小小说
深圳一所重点中学里,一群正值多思年华、充满朝气和活力、对未来无限憧憬的特区少年,他们中有土生土长的深圳人,也有跟随父母从祖国四面八方来的,在这块充满神奇魅力的热土上学习、生活、奋斗。以班长谢欣然为代表的同学们在班主任江老师的带领下,一次次经受了生活的洗礼,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感情的旋涡,不断走向成熟。 影片展现了深圳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都市人文资源、城市的高速发展、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和面对的各种竞争和压力,让改革开放时期呈现的社会复杂性和两种世界观人生观的矛盾,进入中学生的视野和生活...
故事讲述了在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中一群年轻人的青春成长的历程。新的学期开始了,谢欣然、陈明等几个同学升入了高一,新来的班主任江楠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从无忧无虑的十六岁花季走向敏感、多思的十七岁雨季,一系列成长的烦恼在这群高中生的心里渐渐地弥漫着,一系列来自于家庭、社会的各方面困扰和难题在他们的心里泛起波澜。
班长谢欣然学习成绩优秀,但由于没有本市户口,时常面对各种问题发愁,陈明学习刻苦,但对班级活动和他人漠不关心,而刘夏决定当演员,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使面临情感危机的父母言归于好。
学校开始评选特优生了,陈明和谢欣然成为竞争对手,然而,在“漫画”事件中,陈明表现出的自私狭隘让江老师忧虑,而谢欣然也因为户口被爸爸让给别人而因爸爸产生了自卑感,并且,在暑假打工中又经历了当临时“拉长”的挫折,也产生也一些关于"竞争"的不良情绪,观察入微的江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课外教育,带领全班去了贫困地区的歧山小学考察。
在歧山小学类似《背起爸爸上学》的所见所闻,让陈明和谢欣然都从自我的小圈子里走了出来,明白了人生的道理,而又在特优生的竞选演说中倾诉了自己的感悟过程,最终,两个人双双被评为特优生,而欣然的户口问题,也最终得到了解决。
16岁时写《花季雨季》,郁秀如今已过32
提起郁秀,一些人或许会想一下,但提起《花季雨季》,恐怕没有人会忘记。虽然郁秀是七十年代生人,但这部小说加上后来据此小说改拍的电视剧,却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学生中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加剧了青春成长小说的畅销,仅《花季雨季》就售出了200万册,青春文学作品的写作与阅读至今未曾退热。可以说,郁秀和她的《花季雨季》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在今天兴风作浪的“80后”一族,如果有谁说没有看过这部小说或电视剧,简直是很难想像的。
郁秀1974年出生,1984年随父母工作调动移居深圳,1993年高中毕业后就读深圳大学与美国西雅图艾德蒙学院联办的学位课程。当年处女作出版后,就有人称之为“青春作家”。在一次采访中,郁秀告诉我,写《花季雨季》时她才16岁,天天躲在小房间里,用练习本写,写完就藏起来。1993年写完后,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有一家说,出版可以,交2万块钱吧。书稿就这么拖了下来。直到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花季雨季》才由深圳的海天出版社出版。当时,出版社也并没有看好这部小说,原打算印的5万册也只先印了3万册。谁知几天内书就全部发完了。对《花季雨季》畅销有着直接感觉的是郁秀的父亲。1996年深圳书市上,《花季雨季》简直是“卖疯了”,一天卖了近2000册。书店人手不够,郁秀父亲也加入了添书上架的大军,一天下来腰酸腿疼。
然而,虽然走在“80后”之前,是位“大姐大”,但郁秀此后的影响却没有韩寒、郭敬明、春树他们广大。我想这里很大的原因是她离开了祖国,1995年,在深圳大学二年级学习的郁秀去了美国,选读商学,1999年毕业于加州州立大学。郁秀说,当时并没有想过再写下去,所以选择了一个对就业很有帮助的专业。其实,在此期间,郁秀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追求,虽然她后来对媒体说过,自己一直没有好的作品给读者,很不好意思,让大家觉得她一直没有长大,还是是16岁,但她一直没有放弃,且一直以她熟悉和成功的校园作为写作对象,焦点都放在“小孩子”、“大孩子”身上,只不过不如有些作家“产量惊人”罢了,如在2000年,郁秀出版了《太阳鸟》,2004年又写出了《美国旅店》,都是长篇小说。
2004年,郁秀因为推广她的《美国旅店》曾来到南京,我就是在那个时候见到她的,这本书是江苏文艺出版出片的。在江苏文艺,她给我的印象自然不再是写作《花季雨季》时16岁少女的模样,而是一个时尚的女性。但谈起她的处女作和后来的《太阳鸟》,她却觉得那些作品不如她的《美国旅店》有深度,特别是在文学性和思想深刻性方面都有欠缺。《美国旅店》写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中国小女孩宋歌在美国成长的故事,由于父母离异,她被母亲接到旧金山开始了自己的生活。我就此问她,你的作品都是在写未成年人,对此怎么看,为什么不写一些成人的题材。她说她不怕被讥“还在写孩子”。
两年之后,不怕被人讥笑的郁秀再出新作,又是一本写孩子的书,名字叫《不会游泳的鱼》(2006年9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书中,郁秀选择了一个典型的中国移民家庭,描述了一对中学生孪生兄妹的美国校园生活。但我却起了疑问,这样的写作是不是在“走老路”,重复自己之嫌?“秀”郎才尽否?
今年已32岁的郁秀称,“我想表达的很多,我想表达青少年的爱情观、校园里的暴力行为、校园里的隐性伤害、药物、性、婚姻危机等等。但如果概括来讲的话,我主要想表达的就是文化冲突。人在冲突中才能认清自己、确定自己。我觉得小说写来写去就是写情感,写人性。”
“我觉得青少年本身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有许多的变数,而从中国移民到美国,也是一个变数,这两个变数碰在一块,会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小说中就非常值得写。文化冲突在最后肯定会让你有一个文化取舍和认同。文化认同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际问题,因为任何一个人在面对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个价值取舍在里面的,在你十几岁青春爆发期时,取舍还没有完成,你一定会面临大的冲突。比如说我写两个十四岁的孩子,他们到了美国校园,会感觉他们和美国孩子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他们没有共同的基础和语言。语言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东西,看起来微不足道,有时候决定一切。”
“你写什么能驾驭什么,或者说写什么最能触动你是一系列的问题。写这个我确实也比较驾轻就熟。一个作家写来写去也都是在写故乡和童年。对于我来讲,十几岁的孩子是一个谜。我一写什么大家都会说是成长小说,但实际上很多作家很多经典的东西都是在写他的童年,他可能不以童年的视角,可能是以一个成人的视角,或回忆式的方式或片段式的方式。像苏童,他写得最好的是写少年的那段,他写出了少年的血气方刚,很精彩。《洛丽塔》是写一个成年人和少女之间的恋情,它写到一个12到14岁的少女,里面有一句话:青少年是一个谜,你以为你作为成年人能教导她?她是介于魔与仙之间,她本身是非常不确定的魔幻式的人物,从写作技巧来讲,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审美观。”
对比起当年才出道时的说话,如今的郁秀已非常大人了,且有商业头脑,在完成《不会游泳的鱼》之后,郁秀又将推出“修正版”《花季雨季》,不知这回郁秀是否有好运。
F. 有什么反映80年代学校、教育这一块的电影
一个不能少是90年代的,80年代学校的电影有《红衣少女》和《女大学生宿舍》
女大学生宿舍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83年,本片根据喻杉所著同名短篇小说改编,其主要剧情为:80年代初,大学中文系的205号女生宿舍,住进了五个刚入校的姑娘。匡亚兰是个刚强的姑娘,她不愿成为养母的负担,靠打零工勉强读完了高中。辛甘从小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受到父母宠爱,十分任性。宋歌是班干部,她尊师守纪,热爱劳动,可内心深处缺乏对同志的信任和热情。夏雨胆小而单纯,具有诗人的气质。来自农村的骆雪梅性格温和善良。短短的一个学期过去了,205宿舍的五个姑娘终于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红衣少女 (1985)
女高中生安然(邹倚天 饰)聪明爽朗,能理解深厚博大的情感却不甚了了生活中与利益相关的琐碎规则,她坚信“正义感和诚实”是做人的准则,在班主任语文老师韦婉的课上当众指出了后者教学错误,然而同学们并不支持她。
米晓玲和刘东虎是和安然走得比较近的同学,他们也有自己的不如意,和安然“姐们”相称的米晓玲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放弃学业改做售货员,同住一栋楼内的刘东虎父母情感不和,面临着家庭的解体……班长祝文娟为人明哲保身,却很受班级上下欢迎。
安然的母亲为家庭放弃了自己的专业,长年的刻板生活让他满腹抱怨,督促安然为高一的三好学生名额努力,因为这事关女儿前途……父亲(朱旭 饰)思想开明,却因不愿用自己的画作迎合外界需求而不得志。家里最爱安然的姐姐安静(罗燕 饰)借职务便利发表了韦老师的蹩脚诗作来换取安然提名三好学生的资格……
八十年代中期,一个普通家庭作为时代的剖面,透露了人性在经历特殊时期之后的斑斑印迹。
影片《红衣少女》根据铁凝的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改编,围绕普通高中女生安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一个复杂的社会和一场深层次的思想冲突。该片获1985年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文化部1984年度优秀影片一等奖。
G. 刘昊然明明是陈思诚发现的,为何网友却说佟丽娅才刘昊然的伯乐
刘昊然明明是陈思诚发现的,网友却说佟丽娅才刘昊然的伯乐是因为,《北京爱情故事》这部电影是刘昊然的出道之作。刘昊然在电影中饰演宋歌,佟丽娅也在《北京爱情故事》饰演沈彦,可以说在刘昊然踏上演员道路上,佟丽娅是他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