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式教育
“虎妈获胜。”这种标题令以严厉教育著称、曾引发东西方激烈争论的美国“虎妈”蔡美儿开心不已。她的女儿近期同时接到哈佛和耶鲁两所名校的录取通知。《纽约时报》的说法是:“中国父母的教育比歼-20更可怕”。在许多西方人眼中,大量华人孩子“正在垄断”美欧各大名校,开始震动长久以来西方“宽松教育”理念。
几年前曾有加拿大华侨说在加拿大的一些学校里,如果一个班上转来两个华人孩子,那么学习最好的加拿大孩子只能做第三名;如果来了八个中国孩子,那加拿大孩子至多只能做第九名了。在北美许多城市,随着移民的涌入,一些公立学校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多是亚裔孩子,华人子女成绩的确比较突出。于是华人子女家教模式也就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现在18岁了,终于将离开虎穴了。但我很高兴您和父亲能够这样将我教育成人,拥有您这样的母亲是一件不平凡的事情。”美国《华盛顿时报》4日引用了“虎妞”索非亚(中文名蔡思慧)这样一句话。尽管蔡思慧尚未决定上哪所大学,但她严厉的母亲显然可以放心地说,自己的严格终于有所成就了。
东西方其实都在反思自己的教育,西方反思为什么东方会有这么多成功者,中国则反思自己缺乏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据报道,上世纪70年代,我国曾派一个教育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等教育。回国后,考察团写了一份3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这样板四段文字:
学生无论品德优劣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法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眼里,让地球掉个个儿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
重音体美,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结论是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病入膏肓。可以预言,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然而,三十多年过去了,仅仅在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间,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育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
这次预言为何“失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观察者们仅看到了美国教育中有形的东西,却没有参透它们背后所隐藏的思维和观
B. 什么是虎妈式教育
虎妈是美国的华裔母亲,育有两个女儿,并且两个女儿在其严厉教导下成绩非凡,多才多艺,然而她所倡导的“华人家庭教育”——以严苛辛辣的教育让孩子成才——在全球引起激烈讨论,更引起美国人对号称世界一流的本国教育体系集体反思。
网上关于她的故事和评论很多,你可以搜一下,我也没必要在此一一例举了。
C. 辩论:虎妈式教育弊大于利
#他的做法很显然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孩子学习的动力在哪里?#即使有动力,这是否过于单一,即学生只知道要按照父母的思路去做事,有一天父母不能提供指导,他自己的思辨力在哪里?虎妈几乎垄断了孩子生活中所有的可以自己作主选择的事项。这样的结果,孩子将很难懂得自己可以有选择的权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最终忘却自己究竟需要什么,从而形成万事都以别人的眼光为转移的生存行为模式。这样的人无论做出多达的社会成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因为所有的这些成就,都并不是出于自己的真实自我需要。所以这样的追求,是如饮海水止渴,愈饮愈渴,愈渴愈饮。 事实上:如果这真的是好的,为什么不仅美国人,连中国人(洪晃等等)都跳出来反对
D. 虎妈的教育方法是什么
这种教育方法的核心内容是严格和严酷的执行教育方法中规定的每个细节。虎妈式教育的核心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美国延续,在中国传统儒家的观念里,学生如果不听话,面临的将是戒尺的惩罚,而在西方教育观念普遍认为,让孩子有自己更多的自主发展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虎妈式教育的规矩: ◆ 不准在外过夜 ◆ 不准参加玩伴聚会 ◆ 不准参加校园演出 ◆ 不准抱怨不能参加校园演出 ◆ 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 不准擅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 ◆ 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 ◆ 不准在除体育与话剧外的其他科目拿不到第一 ◆ 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 ◆ 不准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琴或小提琴 这些规矩里面有非常浓重的中国特色,即强迫孩子只是关注某一方面的提高,这种强迫即为虎式方法。
虎妈式教育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对于服从性强的孩子,这种方法的潜力非常巨大,换句话说,这种教育方式能够让遵从并良好执行这一方法的孩子得到非常大的发展。 反之,如果孩子的叛逆性非常强,这种教育方法可能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即孩子强烈的叛逆和不遵从,如果孩子从小一直在叛逆的状态下,长大后会引发一定的心理障碍以及扭曲,所以这一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孩子。
E. 虎妈式教育从父母的角度看为什么利大于弊
谁告诉你利大于弊的?
我只提醒你几件事:
1、虎妈用“咒骂、物质威胁”就让两版个女儿服服帖帖,你用这权办法对付中国孩子试试。
2、在中国,考上好大学和考上各种“名校”后对就业影响就远不如个人造化重要了。而考上好一点的大学很容易。根本用不上虎妈那歇斯底里的状态。
3、对家长“利大于弊”是最不现实的一个。你不要指望用严厉的方式管教孩子在今天这样不起高调、承认“家长不都爱孩子”并对封建式的模式大家讨伐的时代,孩子会对你感恩!过去是“棍棒出孝子”,现在这样的家长后悔的一大堆!真用这种教育方式,最终可能除了每个月几百块的“赡养费”外什么都得不到!
4、拜名著、动漫、历史题材著作的影响。你的孩子的同学不会让一个“虎妈”的生活太安定的!至少我小时候有过这样的事!
楼主自己好自为之吧。
F. 狼爸虎妈式教育的利弊写一篇文章
耶鲁大学法学院华裔教授蔡美儿,最近在其2011年新书《虎妈战歌》中称,以强迫压力为特点的中国传统子女教育方法,远优于西方式的教育方法,为了使子女顺从家长的意愿,通过长时间训练使学业达到完美的状态,可以不惜使用精神威吓、停止饮食、语言羞辱等方式。这一说法在美国社会引起巨大的争论,各大媒体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纷纷予以专题报道,参与讨论的读者人数众多,讨论的话题也已经不仅仅包括对子女教育的方法,甚至已经被拉扯到了中美国家间竞争的话题上。
身为华人后裔的蔡美儿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由于出生在中国的农历虎年,因而在书中自称是“虎妈”(the Tiger Mother)。她十分强调自己的华人移民后裔身份,在其书中也以对比中西方传统子女教育方法的高下为主线。在1月8日,华尔街日报独家刊出了蔡美儿新书的一个章节“为什么华人母亲是高人一筹的”,文中详细介绍了她所认同的华人培养所谓“成功的孩子”,也就是“数学精英和音乐天才”的方法,一时间吸引了美国社会公众极大的关注,成为最近一段时间里公众关心的焦点话题之一。
根据媒体报道,在这本书中,蔡美儿以这种如何培养子女成为“数学精英和音乐天才”的思路为主线,总结了她教育自己两个女儿的一些基本做法,大致如下:不得在外过夜;不得邀请玩伴来家;不得参加学校的演出;不得抱怨没有被家长允许参加学校的活动;不得看电视或者玩计算机游戏;不得自作主张选择课外活动;单科成绩不得低于A;除了体育和戏剧课之外,每门学科必须成为全班第一名; 只被允许学习演奏钢琴和小提琴。在这种强制教育模式的长期培养下,蔡美儿很为自己的两个女儿骄傲:小女儿是极具天赋的小提琴家,大女儿已经成功地在卡耐基音乐厅表演钢琴。
在蔡美儿看来,成功的秘诀就是一再反复地练习,这样才能做到技能精通,然后人才会有自信心。但是人都会本能地偷懒,因而只有在父母监督下的严格教育,才可能培养出优秀下一代。所以她在书中说,西方教育方式下的孩子每天练习小提琴半个小时就结束了,但作为华人母亲,她的孩子每天至少也要练习3个小时才行。至于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会有快乐的感觉,她认为并不重要。按照她的观点,快乐的感觉来源于高超的技艺,而不是自由和放纵,而要达到技艺炉火纯青的境界,家长就必须严厉,孩子就必须能够“吃苦”。而“Eat Bitterness”正是现代西方教育方式所缺乏的,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优于西方模式的地方。她甚至认为迪斯尼电影中,常见的一群孩子奔向大海而去的场面很没有意义,远没有参加比赛得奖的画面对孩子更有引导价值。
然而可能会出乎很多中国读者的意料之外,蔡美儿看起来很成功的教育方式,在美国社会中遭遇到了一片嘘声。根据公共媒体的报道,美国大众普遍无法接受她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方法。她曾经威胁自己的女儿,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一些指定乐谱的练习,所有的玩具就会被捐赠给慈善组织。任何时候,如果女儿表现不佳,她会毫不犹豫地使用诸如“你是垃圾”一类的语言,来教训孩子。如果看见孩子贪恋食物,她也会毫不客气地训斥她们,“你已经够肥的了”。而最令美国人无法接受的例子之一,就是蔡美儿曾经有一次在生日聚餐中,直接拒绝了女儿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因为在她看来,那是一件不够“完美”的手工制作。这一切在很多美国人看来,并不是教育方式的高下问题,根本上就是“虐待儿童”。蔡美儿声称,她已经收到了很多的信件,对她的教育方式表示了严厉的谴责,甚至还有人对她发出了生命的威胁。有知名媒体干脆就直呼其为“疯子”。
G. 虎妈式教育的好处
1. 给孩子动力 (积极态度)
高压式教育能带来压力,压力也就变成了动力,锻炼了你的耐力,又锻炼了你的脑力,对你的身心都受益匪浅。因为高压教育的环境存在,孩子才总是想做得更好,总是想要出人头地或出类拔萃。 所以高压式的教育是挖掘自身潜力的工具,孩子为此不断去努力去拼搏,这样孩子的意志和毅力就会不断增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 教鞭下面出人才,孩子在懵懂的阶段是需要管教的。
父母走的桥比孩子走的路还多,所以他们懂得为孩子做出正确、理智、有利的决定。尽管这种教育方式压抑孩子的天性,甚至在西方看来有点“惨无人道”,但这种方式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方法或许有些极端,但设定目标并且努力实现目标的观点是正确的。生活不容易。你必须努力奋斗、坚持不懈才能为生活争取到美好的东西。对于年轻人来说,努力学习是一种奋斗。有父母引导他们,做出适当的决定能让他们少走许多弯路,更好地迈向成功人生。
例子: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严格规划两位女儿的教育,例如不许外出约会,不许看电视、玩电脑;只可埋头苦练钢琴与小提琴;除戏剧和体育两门外,每个科目都必须是No.1,最终把她们培养成出类拔萃的音乐天才。
3. 交出快乐童年,还你成功人生 (为未来做准备)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实行高压式教育是更有大局观的,目的不是为了孩子小时候的一时快乐,而是放远未来,为了孩子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子:周杰伦3岁的时候,母亲见他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就毫不犹豫地取出家里所有的积蓄,给他买了一架钢琴。于是,童年的周杰伦被剥夺了玩的权利,所有的日子都是在钢琴旁边度过的。可每次练琴的时候,一听到窗外同伴的嬉闹声,他就总是弹得心不在焉。于是,他母亲就拿着一根棍子,站在他后面,一直盯着他练完琴。 在母亲的高压教育下,在有了今天成为国际巨星的他。
*虎妈狼爸教育方式的定义:高压式教育, 若比赛时有需要,适当替换用词。
以上供你参考
H. 虎妈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这种教育方法的核心内容是严格和严酷的执行教育方法中规定的每个细节。虎妈式教育的核心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美国延续,在中国传统儒家的观念里,学生如果不听话,面临的将是戒尺的惩罚,而在西方教育观念普遍认为,让孩子有自己更多的自主发展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虎妈式教育的规矩:
◆ 不准在外过夜
◆ 不准参加玩伴聚会
◆ 不准参加校园演出
◆ 不准抱怨不能参加校园演出
◆ 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 不准擅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
◆ 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
◆ 不准在除体育与话剧外的其他科目拿不到第一
◆ 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
◆ 不准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琴或小提琴
这些规矩里面有非常浓重的中国特色,即强迫孩子只是关注某一方面的提高,这种强迫即为虎式方法。
虎妈式教育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对于服从性强的孩子,这种方法的潜力非常巨大,换句话说,这种教育方式能够让遵从并良好执行这一方法的孩子得到非常大的发展。
反之,如果孩子的叛逆性非常强,这种教育方法可能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后果,即孩子强烈的叛逆和不遵从,如果孩子从小一直在叛逆的状态下,长大后会引发一定的心理障碍以及扭曲,所以这一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孩子。
I. 如何看待虎妈式的教育方法
虎妈式的教育方式不可取,虽然说这种教育方式能够给孩子更大的压力,让孩子不得不变强。在成绩方面在很多技能的学习方面确实有着高效的效果,但是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心灵上会有一定的问题。
我们要清楚一点,我们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说活着就是为了学习。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也是为了享受这个世界没有享受过的美好,而不是把自己时间浪费在很多自己可以不去做的事情上,找到自己生活的节奏,找到自己的爱好,并且持之以恒的去坚持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