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教育 » 中国式教育

中国式教育

发布时间: 2020-11-19 17:58:18

『壹』 为什么大家都认同中国式教育很可怕但为什么就是不实行教育改革呢

现在想要教育改革很难,有多难?打个比方,你一直吃熟食,如果有一天逼你去吃生鱼片之类的食物你习惯吗。还牵扯到上面部门的利益,如果改革补习班之类的都要倒闭,这些损失谁来赔,所以说中国教育改革很难。

『贰』 中国式教育和国外的区别

主要是传统文复化上的差异。传制统的“中国式教育”提倡被教育者要对教育者无条件的服从,不允许提出任何不同的见解和疑问。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其教育方式刻板教条,简单粗暴,古板老套,封建“家长式作风”贯穿始终。相信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家长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意识形态,观念理想,兴趣爱好在孩子身上搞强行复制。把孩子完全当成他们的私人物品来对待,动辄就扣上不听话,不孝顺,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并随意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而有的父母则完全相反,放任自流,采取绥靖政策,一味溺爱。人们常说“中国式教育”十个家庭九个失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和家长落后的行为方式,贫乏的知识储备,自身的认知能力,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故步自封的行事态度密不可分。想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应该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我们应该多向西方文明国家的家长学习,拉下面子,放下架子,端正态度,开诚布公,实事求是,包容开放,和孩子们玩在一起,打成一片,共同促进,共同提高,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整个家庭,社会素质的共同提高。

『叁』 中国式的教育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特点

中国式的教育,更注重的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期待和对孩子的理想成才的方向的重视。言简意赅的说,就是父母觉得你做什么可以,那么你就必须去做什么。

一、有的中国式的教育有可能会通过棍棒等方式进行管教孩子,让孩子不得不去做某些事情。如果孩子一旦违背父母的意愿么就有可能通过他的方式让孩子觉得他自己的思维是错误的,所以就只能跟着父母的思想走,让父母替孩子去思考,孩子没有别的选择。

四、有的父母还只注重结果是什么样子,然而却不会想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是否已经尽力的去完成这件事情。如果是没有完成父母就会责备这也是一个中国式教育的明显特点。

五、有的家长还会过度的给孩子报一些补习班或者是兴趣班,并没有争取孩子的意见,并不知道孩子究竟是需要什么,也从来都不了解孩子真正的兴趣是什么?这也无形中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也剥夺了孩子在假期课余时间内能够放松的时间。

所以为了孩子的未来,还是应该多尊重一些孩子的意见,这样也能够让他学习的更轻松,也更愿意学习。

『肆』 如何看待中国式教育

本人感觉的中国式教育:教科书式、教条式、重点式、快餐式、应对考试式 、背诵式、灌输式、填鸭式、单元化式、被动式多,所以毕业出来的学生创造力势必有所欠缺或不足,这也是本国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少的一方面原因与差距所在。以后应该逐渐地增加和转向启发式 、独立式、思考式、创造式的教育,与国际接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与创造能力,争取做一个有文化知识,有专业、有信念、有道德、有信仰、立志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有着远大理想与抱负的人。-老教师陈振瀛

『伍』 中国式教育真的好吗

玩儿一下同款游戏就能知道了

『陆』 中国式教育与西方式教育的不同

一、教育类型不同

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解决难点中积累验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知识的成果。

中国的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部就班,在教师一步一步指导下学习实践,那么得到结论是书本知识,结果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西方和中国教育最大差异就在于本质是否以人为本,是否从学生的本能出发,中国教育是一种“无次品生产”教育理念,是完美的教育,希望生产出的是合格产品,教育之中的学生遵循“学习是不可以犯错的”的规律,学生创新思维在学校“完美”式教育模式中被禁锢。

西方教育是人文的,课堂上从小培养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和思维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教育教学作用是指引者,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亲和无拘束,共同探讨问题,学生出现的疑问一起去图书馆或团体解决,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正确与否自己做出判断,教师没有约束学生的自主思考。

二、中西考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显著差异

在西方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占15%,课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50%,从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情况,比较客观和公正。由于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分数,所以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值。

在中国,成绩是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命根子,一切唯高分是从。一些综合分数低,而偏科成绩比较严重的学生,反而被埋没了。成绩主要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来定,主要是笔试,比较单一,另笔试的成绩很容易被复制。像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很容易因为发挥失场,而与大学教育失之交臂。

三、中西学生从知识层面上的区别

西方教育更容易发掘天才: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注重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重视“广”和“博”,对学生的教育是点到为止;西方的基础教育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大选择的自由。

中国教育使用题海战术,教师让学生重复练习,直至“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说,中国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识学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中国教育要求数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学得不好都有可能对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响。

『柒』 日本的教育方式和中国式教育有什么区别呢

以下就中日的思想教育、能力培养、防灾训练方面加以区别:

1、中日思想教育区别

中国教育受儒家思想教育目标——“成仁”的影响,从幼儿园开始就带有全面发展孩子德智体美劳的目标,虽然平时也教授生活中基本礼仪,但是更加注重书本知识的习得,“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笨鸟先飞”仍然存在于很多中国家长的理念中。而在日本,让孩子学会生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更致力教育孩子基本礼仪与人际关系。

比如,有很多幼儿园就要求孩子带到学校的包必须由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缝制,孩子中午吃的便当由妈妈准备,从而加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与重视。甚至有些幼儿园似乎完全不重视孩子们的知识教育,孩子们没有课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假名、绘画、音乐这些项目,他们的教育内容就是让孩子们学会“笑”,学会说“谢谢”等基本礼仪。在日本小学教育中笔头作业很少,课后作业有时候仅仅是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对父母说一句“我爱你”等,这跟当前中国小学生每天扛着厚重的作业回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中日能力教育区别

日本比中国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日本小学教育中特别设置家庭课和很多实践课,教学生做便当、种花草、甚至让孩子自己安装笔记本电脑,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同时日本注重的是课下的教育,而不只是在课堂,比如说学生一起参加野餐,合宿,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学生在毕业时都会举行毕业旅行,与同学们共度美好时光同时培养集体主义意识。而中国秉承着“学而优则仕”的理念,从小学开始就进行压迫式学习——老师将书本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中,学生靠死记硬背以及题海战术求得高分。

在当前的中国教育中,学校和家长都过分重视考试,教育充满了功利性。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经受非常功利的考试,而每一次考试都会被劝戒分数与你的前途与你的命运紧密相联,尤其是中考和高考。讽刺的是,中国教育就像“赌博”,每次考试来临,教师与学生就开始猜题估题了,如此教育教学的直接后果是扼杀了学生的天性,远离善良的本性,走向教条,封闭,走向厌烦,消极,虚浮,不重实际,有的走向反人性的死胡同。日本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钻研以及创新精神,而中国似乎正在不断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3、中日防灾教育区别

另外,日本也很重视防灾抗险教育,这与日本多地震火山有着直接关系。日本是个非常善于向别人学习的民族,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他们既不是全盘拒绝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巧取精华。日本今日的教育既保留了东方国家重基础、重训练的教育传统,又吸收了西方国家重个性、重自主性的教育传统。

这种集东西方教育传统为一体的教育新体制,其优势和能量是不可低估的。相比较,我国在学习他国的经验时,常常是只学其表,外在的包装尽管不断地翻新,传统的弊端却始终难以摒弃。日本的教育启示我们,东西方两种教育传统的互补性融合是教育改革的良好出路。

拓展资料

日本的教育制度与理念

教育制度

日本的第一级至第九级的教育是义务教育。每年学年由4月1日开始,下年3月31日结束。每个学期之间会有假期。日本的小朋友以前星期一至五全日上课,星期六上半日课。不过,这制度由2002年起全面取消。不少老师仍在周末上班,他们亦必须在暑假(通常是8月)工作。

根据法律规定,每个学年最少有210日为上课日,但是大多数公立学校会拨出大约三十日,作为学校节日、运动会和非学术上的仪式(特别是一些鼓励合作和学校精神的仪式)。扣除这些活动和星期六半日上课的日数后,上课教学的时间每年约有195日。

教育理念

日本人对教育(特别是强制教育)抱有几个重要信念。他们认为所有学生有能力学习知识,学生的努力、坚持不懈、自律能力及非学术上的能力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成就。这些学习及行为习惯是能够通过讲课及训练而学回来的。所以,小学及初中学生不是根据他们的能力而编班授课,也不是适应各学生的差异。

日本全国性的学习范围让学生得到均衡和基本的教育。强制教育让学生得到一个同等学习的机会,而各学校的财政分配是相对性相同的。不过,这种制度被评为缺乏弹性、缺乏理解学生的特别需要和兴趣。

参考链接网络 日本教育

『捌』 你咋看待中国式教育

没有好不好,只有合不合适,至少当前来看中国教育适合中国

『玖』 “中国式教育”现在存在什么弊端

不满意的儿子、儿媳,娇惯孩子的老人!

我们小区特别明显,一看带孩子的几乎全是老人,这爹妈都忙,都上班,孩子就放姥姥、姥爷、或者爷爷奶奶家,你要是完全放这了,对孩子就不管不顾也可以,没事来一趟,这孩子被你们惯的,孩子咋又感冒了呢?是不是给穿少了,孩子这么瘦,你好好做饭啊,挑肥拣瘦的,没完没了,你说你那么会说,你自己带啊!

孩子也一样,对老人不客气,弄得自己跟少爷公主一样,那爷爷奶奶就跟老保姆似的,好吃,好喝,好伺候,最后还落不到好!

现在这孩子被养的,碰也不行,说也不行,就得放家里供着,因为玩个滑梯,两家老人能干起来你信不,孩子到了幼儿园啥啥不行,老人还得找老师的事儿!

总结:

怀念小时候,那时候父母哪管我们啊,一天就自己玩,什么玩具也没有,一个皮筋玩到小学毕业,那时候的关系多纯粹啊,谁打谁一下,谁推谁一下无所谓,现在可不一样了,孩子的问题能延伸一个家族,都容易报警,我觉得不是中国式教育的错,是孩子父母的问题!

热点内容
语文练习与测试六年级上册 发布:2025-05-16 05:07:12 浏览:666
英语代词表格 发布:2025-05-16 04:23:00 浏览:442
生物之最 发布:2025-05-16 01:24:17 浏览:701
生物医药峰会 发布:2025-05-16 01:03:54 浏览:210
科伦博泰生物 发布:2025-05-16 00:28:34 浏览:308
徐老师来巡山投稿 发布:2025-05-16 00:26:18 浏览:571
桑巴双人舞教学视频 发布:2025-05-15 22:29:39 浏览:479
月子餐老师 发布:2025-05-15 22:16:43 浏览:160
人们用英语怎么说 发布:2025-05-15 21:26:05 浏览:209
2017高考数学文 发布:2025-05-15 15:11:48 浏览: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