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文:为者常成的翻译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1)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容常为而不置(2),常行而不休者(3)。故难及也(4)?”
名句: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
注释:
(1)梁丘据:齐景公的大臣。(2)置:放弃。(3)休:停止。(4)故:同胡,怎么。
译文:
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恐怕)也赶不上先生啊!”晏子说:“我听说,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地。我并没有比别人特殊的才能,只是经常做个不停,行个不止。您怎么会赶不上(我)呢?”
㈡ 为者常成古文而已矣的解释
谓:对……说。
成:成功。
至:到达。
异:不同。
休:停止。
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专听说,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而已矣者:我晏婴没有跟别人两样的地方,只是经常做事情不放弃,经常行动而不休息。
原文: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属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而已矣。”
名句: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初谭集》
翻译:
梁丘据对晏子说:“我恐怕到死也比不上先生的学问啊!”晏子说:“我听说,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断地)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我晏婴没有跟别人两样的地方,只是经常做事情不放弃,经常行动而不休息。"
寓意: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意思是说,去做才有可能成功,不做就永远成功不了;走路未必
能走到目的地,但不走就永远到不了。因此,做与不做是不一样的,要付出行动而不是空谈。做与不做就是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事在人为,坚持不懈.
㈢ 求“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古文翻译
不断实践的人一定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一定可以达到目的地。
㈣ 文言文《为者常成》的意思
夫子。“夫子”是对人的敬称。上文“吾至死不及夫子矣”中的“夫子”,是指晏子。孔丘世人称孔子,也有孔夫子的,可见称“子”与“夫子”一样。孟轲,世人称孟子,也有称孟夫子的。俗称的“老夫子”,是对老先生的敬称。
晏子相关资料:
晏婴是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晏婴,又称晏子,字平仲,谥平,春秋时齐国夷维(山东高密)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00年。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是继管仲之后,齐国的名相,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春秋时期,诸侯并起,风云变幻。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勇义笃礼。他内辅国政,屡谏齐王,竭心尽力拯救内忧外患的齐国。在对外斗争中,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诸葛亮曾在他的《梁甫吟》中称赞晏婴说:“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司马迁更是对晏婴敬佩仰慕有加,他在《史记·管晏列传》中感慨地说道:“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祈慕焉。”
㈤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原文: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注释:
(1)梁丘据:齐景公的大臣。 (2)谓:对…说 (3)不及:比不上 (4)夫子:先生,对尊长的敬称 (5)常:常常,表示容易、接近。 (6)置:弃置,放弃。 (7)休:停止。 (8)故:同"胡",何,什么。
译文:
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恐怕)也赶不上先生啊!”晏子说:“我听说,不断实践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我并没有比别人特殊的才能。经常实践却不放弃,经常行进却不停下的人,你怎么会赶不上(我)呢?”
导读:
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做事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本文通过梁丘据与晏子的对话,借晏子之口,阐明了一个同样的道理:做任何事情,包括学一门学问,只有“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才能获得成功。晏子用自身事例来说明这一道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启示: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最终会得到成功。达到成功的彼岸!
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为者常成,行者常至①》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②矣!”晏子
小题1:①达到②到,至③和,与④如,比得上 小题2:①(无论多么难做的事)总去做,就一定能做成;(无论多么遥远的路)总是走,就一定能到达。 ②(只要你)总去努力而不中断,总是前进而不休止,还有什么难以达到的呢?” 小题3: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 小题4: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最终会得到成功。 【译文】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也赶不上您了!”晏子说:“我听说:(无论怎么难作的事)总去做,就一定能做成;(无论多么遥远的路)总是走,就一定能到达。我并没有比别人两样的(地方)。(只要你)总去努力而不中断,总是前进而不休止,还有什么难以达到的呢?”
㈦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文言文翻译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①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②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③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④,常行而不休者,故⑤难及也?” 注释 ①选自《晏子春秋·内杂下》。②夫子:先生,对尊长的敬称。③常:一定。④置:弃置,放弃。⑤故:通“胡”,何。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真,,及”字的意义。 ①故难及也 _______ ②自古及今,未尝闻也______ ③若有作奸犯及翠为忠善者___ 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_____ 2.翻译句子。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3.晏子认为怎样才能容易的达到目的?(请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4.这则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达到 ②到,至 ③和,与 ④如,比得上2、(无论多么难做的事)总去做,就一定能做成;(无论多么遥远的路)总是走,就一定能到达。3、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4、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最终会得到成功。 译文 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也赶不上您了!”晏子说:“我听说:(无论怎么难作的事)总去做,就一定能做成;(无论多么遥远的路)总是走,就一定能到达。我并没有比别人两样的(地方)。(只要你)总去努力而不中断,总是前进而不休止,还有什么难以达到的呢?”
㈧ 文言文《为者常成》答案
[编辑本段]原文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回之,答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而已矣。” [编辑本段]名句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初谭集》 [编辑本段]翻译梁丘据对晏子说:“我恐怕到死也比不上先生的学问啊!”晏子说:“我听说,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断地)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我晏婴没有跟别人两样的地方,只是经常做事情不放弃,经常行动而不休息,你怎么能赶不上我呢?" [编辑本段]寓意“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意思是说,去做才有可能成功,不做就永远成功不了;走路未必 能走到目的地,但不走就永远到不了。因此,做与不做是不一样的,要付出行动而不是空谈。做与不做就是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事在人为,坚持不懈. [编辑本段]注解梁丘据:齐国大夫。 至:到达。 为:做。 置:放弃。 而已矣:罢了。 不及:比不上。 婴:晏婴
㈨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原文
出自《晏子春秋》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㈩ 文言文黄耳传书,狼子野心,为者常成,曹彬称病的翻译
黄耳传书 晋初大诗人陆机养了一只狗,名叫黄耳,甚受主人喜爱。陆机久寓京师洛阳,十分想念江南的家乡,有一天便对黄耳开玩笑说:我很久不能和家里通信,你能帮忙传递消息吗?不想这只狗竟摇着尾巴,连连发出声音,似乎表示答应。陆机大为惊诧,立即写了一封信,装入竹筒,绑在黄耳的颈上,放它出门。黄耳不仅把信送到了陆机的家里,还把家人的回信带了回来。家乡和洛阳相隔千里,人往返需五十天,而黄耳只用了二十天。后来,黄耳就经常在南北两地奔跑,为陆机传递书信,成了狗信使。为了感谢“黄耳”传书之功,它死后,陆机把它埋葬在家乡,村人呼之为“黄耳冢”。
狼子野心 有个有钱人家偶尔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豢养,也和狗相安(无事)。稍微大了点,还是很驯服。竟然(就)忘了它是狼。一天白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怒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察觉,要咬他的喉咙,狗阻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就杀(狼)取它们的皮。这事(是)堂侄虞敦说的。
为者常成 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恐怕)也赶不上先生啊!”晏子说:“我听说,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地。我并没有比别人特殊的才能,只是经常做个不停,行个不止。您怎么会赶不上(我)呢?”
曹彬称病 曹彬,字国华,周岁时,父母把许多玩具放在席子上,看他拿什么东西。他左手拿刀枪之类的玩具,右手拿俎、豆之类的食器,一会儿拿了一枚印章,其他的都不看,人们都认为他与众不同。等到长大,气质淳厚。周太祖贵妃张氏,是曹彬的从母(堂房伯母或婶婶)。周祖登基,召曹彬回京城。曹彬遵守礼节更加恭谨,公府宴会,整日端直严谨,眼睛从不斜视。仁镐对他的手下说:“老夫我自认为日夜辛劳不曾懈怠,等到见了曹监军庄重严肃,才觉得自己的散慢。”
显德五年,出使吴越,到使命完成就立即还朝。私见(觌:dí)的礼物,一无所受。吴越人用小船追来送礼给他,三番五次,最终还是接受了,登记清楚后拿回来,全部交给官府。世宗强行退还给他,他才恭敬地接受了,全部把它分赠给亲戚朋友而不留给自己一文钱。外任晋州兵马都监。一日,与主帅和宾客从人环坐野外,正好邻近的道的守将派人跑着送信来要见曹彬,使者向来不认识他,暗中问他人说:“谁是曹监军?”有人指着曹彬给他看,使者以为人家欺骗他,笑说:“哪里有国戚重臣,而穿着普通、坐卧用具都没有装饰的呢?”仔细看了后才相信。
二年(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冬,终于平定蜀乱。当时多数将领掳掠了女子和财物,曹彬袋子中只有图书、衣物而已。七年(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将讨伐江南。李煜危急,派遣他的大臣徐铉拿着国书跑到宋朝,请求宋朝暂缓攻打,皇上(赵匡胤)不看李煜的国书。长围中,曹彬经常放缓了进攻的节奏,希望李煜降服。十一月,曹彬又派人告诉他说:“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可怜的是全城百姓,如果能归降,这才是上策。”城将被攻克时,曹彬忽然称病不管事,诸将领都来探视病情。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物能治好的,只须各位真心实意发誓,在攻下城池的那一天,不乱杀一人,那么我的病就自然好了。”众将领应承,一起焚香发誓。第二日,病情逐渐好转。再下一天日,城池被攻破。
起初,宋太祖对曹彬说:“等到打败李煜,应当让做宰相。”副帅潘美预先祝贺他。曹彬说:“不会这样,这次征讨,依仗天威,遵照皇上的妙计,才能取得胜利,我有什么功劳呢,何况宰相是多么重要的位置啊!”潘美说:“为什么这样说呢?”曹彬说:“太原还没有平定(尔:句末表示肯定语气)。”等到得胜回朝,献上俘虏。皇上对曹彬说:“本来应授予你宰相职位,然而刘继元还没有打败,姑且等一下吧。”顶到这句话后,潘美暗地里看着曹彬笑。皇上发现了,立即问什么原因,潘美不敢隐瞒,于是据实回答。皇上也大笑,于是赐给曹彬二十蚯
热点内容
生物中规律
发布:2025-05-16 10:58:44
浏览:154
班主任种子
发布:2025-05-16 09:59:57
浏览:333
财富地理博客
发布:2025-05-16 08:15:18
浏览:567
英语代词表格
发布:2025-05-16 04:23:00
浏览:442
生物之最
发布:2025-05-16 01:24:17
浏览:701
生物医药峰会
发布:2025-05-16 01:03:54
浏览:210
科伦博泰生物
发布:2025-05-16 00:28:34
浏览: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