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术学科 » 经典文言文大全

经典文言文大全

发布时间: 2020-11-23 06:42:52

❶ 10个比较短的经典文言文什么

1、《执竿入城》 三国魏 邯郸淳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2、《刻舟求剑》 汉 刘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叶公好龙》 汉 刘向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4、《郑人买履》 战国 韩非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5、《自相矛盾 》 战国 韩非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6、《守株待兔》 战国 韩非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7、《画蛇添足》 汉 刘向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8、《狐假虎威》 <战国策>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9、《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10、《士别三日》 <三国志>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不耻下问》 <孔子>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2、《高山流水》 <列子>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3、《凿壁借光》 汉 葛洪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4、《曾子杀彘》 <曾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5、《黄粱一梦》 <枕中记>

开成七年,有卢生名英,字萃之。于邯郸逆旅,遇道者吕翁,生言下甚自叹困穷,翁乃取囊中枕授之。曰:‘子枕吾此枕,当令子荣显适意!’时主人方蒸黍,生俛首就之,梦入枕中,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为妻,女容甚丽,生资愈厚,生大悦!于是旋举进士,累官舍人,迁节度使,大破戎虏,为相十余年,子五人皆仕宦,孙十余人,其姻媾皆天下望族,年逾八十而卒。及醒,蒸黍尚未熟。怪曰:‘岂其梦耶?’翁笑曰:‘人生之适,亦如是耳!’生抚然良久,稽首拜谢而去。”经此黄粱一梦,卢生大澈大悟,不思上京赴考,反入山修道去也。

❷ 经典文言文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摘自《菜根谭·概论》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

上述那段话的意思是:
清廉纯洁而又有能容忍不廉的雅量; 心地仁慈而又有能明察善断的智慧; 心灵睿智而又有不刻薄苛求的气度; 性情刚直而又有不矫枉过正的胸襟。这种道理就像蜜饯虽然浸在糖里却不过分的甜,海产的鱼虾虽然腌在缸里却不过分的咸,一个人要能把持住这种不偏不倚的尺度才算是为人处事的美德。

❸ 经典文言文

去找本《古文观止》吧,多是经典篇章。中学课本中的古文多出自此书。

卷一
周文篇次 篇目 出处 一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二 周郑交质 左传 三 石碏谏宠州吁 左传 四 臧僖伯谏观鱼 左传 五 郑庄公戒饬守臣 左传 六 臧哀伯谏纳郜鼎 左传 七 季梁谏追楚师 左传 八 曹刿论战 左传 九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左传 十 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 十一 齐桓下拜受胙 左传 十二 阴饴甥对秦伯 左传 十三 子鱼论战 左传 十四 寺人披见文公 左传 十五 介之推不言禄 左传 十六 展喜犒师 左传 十七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十八 蹇叔哭师 左传
卷二
周文篇次 篇目 出处 一 郑子家告赵宣子 左传 二 王孙满对楚子 左传 三 齐国佐不辱命 左传 四 楚归晋知罃 左传 五 吕相绝秦 左传 六 驹支不屈于晋 左传 七 祁奚请免叔向 左传 八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左传 九 晏子不死君难 左传 十 季札观周乐 左传 十一 子产坏晋馆垣 左传 十二 子产论尹何为邑 左传 十三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左传 十四 子革对灵王 左传 十五 子产论政宽猛 左传 十六 吴许越成 左传
卷三
周文篇次 篇目 出处 一 祭公谏征犬戎 国语 二 召公谏厉王止谤 国语 三 襄王不许请隧 国语 四 单子知陈必亡 国语 五 展禽论祀爰居 国语 六 里隔断罟匡君 国语 七 敬姜论劳逸 国语 八 叔向贺贫 国语 九 王孙圉论楚宝 国语 十 诸稽郢形成于吴 国语 十一 申胥谏许越成 国语 十二 春王正月 公羊传 十三 宋人及楚人平 公羊传 十四 吴子使札来聘 公羊传 十五 郑伯克段于鄢 谷梁传 十六 虞师晋师灭夏阳 谷梁传 十七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礼记 檀弓 十八 曾子易箦 礼记 檀弓 十九 有子之言似夫子 礼记 檀弓 二十 公子重耳对秦客 礼记 檀弓 二十一 杜篑扬觯 礼记 檀弓 二十二 晋献文子成室 礼记 檀弓
卷四
战国文篇次 篇目 出处 一 苏秦以连横说秦 战国策 二 司马错论伐蜀 战国策 三 范雎说秦王 战国策 四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五 颜斶说秦王 战国策 六 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七 赵威后问齐使 战国策 八 庄辛论幸臣 战国策 九 触詟说赵太后 战国策 十 鲁仲连义不帝秦 战国策 十一 鲁共公择言 战国策 十二 唐雎说信陵君 战国策 十三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十四 乐毅报燕王书 战国策 十五 李斯谏逐客书 李斯 十六 卜居 屈原 十七 宋玉对楚王问 宋玉
卷五
汉文篇次 篇目 出处 一 五帝本纪赞 史记 二 项羽本纪赞 史记 三 秦楚之际月表 史记 四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史记 五 孔子世家赞 史记 六 外戚世家序 史记 七 伯夷列传 史记 八 管晏列传 史记 九 屈原列传 史记 十 酷吏列传序 史记 十一 游侠列传序 史记 十二 滑稽列传 史记 十三 货殖列传序 史记 十四 太史公自序 史记 十五 报任少卿书 司马迁
卷六
汉文篇次 篇目 出处 一 高帝求贤诏 汉高祖 二 文帝议佐百姓诏 汉文帝 三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汉景帝 四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汉武帝 五 过秦论上 贾谊 六 治安策一 贾谊 七 论贵粟疏 晁错 八 狱中上梁王书 邹阳 九 上书谏猎 司马相如 十 答苏武书 李陵 十一 尚德缓刑书 路温舒 十二 报孙会宗书 杨恽 十三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汉光武帝 十四 戒兄子严敦书 马援 十五 前出师表 诸葛亮 十六 后出师表 诸葛亮
卷七
六朝唐文篇次 篇目 出处 一 陈情表 李密 二 兰亭集序 王羲之 三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四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五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六 北山移文 孔稚珪 七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八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骆宾王 九 滕王阁序 王勃 十 与韩荆州书 李白 十一 春夜宴桃李园序 李白 十二 吊古战场文 李华 十三 陋室铭 刘禹锡 十四 阿房宫赋 杜牧 十五 原道 韩愈 十六 原毁 韩愈 十七 获麟解 韩愈 十八 杂说一 韩愈 十九 杂说四 韩愈
卷八
唐文篇次 篇目 出处 一 师说 韩愈 二 进学解 韩愈 三 圬者王承福传 韩愈 四 讳辩 韩愈 五 争臣论 韩愈 六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 七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 八 与于襄阳书 韩愈 九 与陈给事书 韩愈 十 应科目时与人书 韩愈 十一 送孟东野序 韩愈 十二 送李愿归盘谷序 韩愈 十三 送董邵南序 韩愈 十四 送杨少尹序 韩愈 十五 送石处士序 韩愈 十六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韩愈 十七 祭十二郎文 韩愈 十八 祭鳄鱼文 韩愈 十九 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
卷九
唐宋文 柳宗元 1、驳复仇议 2、桐叶封弟辩 3、箕子碑 4、捕蛇者说
5、种树郭橐驼传 6、梓人传 7、愚溪诗序 8、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9、钴鉧沄西小丘记
10、小石城山记 11、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王禹偁 1、待漏院记 2、黄冈竹楼记
李格非 书《洛阳名园记》后 范仲淹 1、严先生祠堂记 2、岳阳楼记
司马光 谏院题名记 钱公辅 义田记 李觏
袁州州学记 欧阳修 1、朋党论 2、纵囚论 3、释秘演诗集序

卷十
宋文 欧阳修 1、梅圣俞诗集序 2、送杨寘序 3、五代史伶官传序 4、五代史宦官传序 5、相州昼锦堂记
6、丰乐亭记 7、醉翁亭记 8、秋声赋 9、祭石曼卿文 10、泷冈阡表

苏洵 1、管仲论 2、辨奸论 3、心术 4、张益州画像记

苏轼 1、刑赏忠厚之至论 2、范增论 3、留侯论 4、贾谊论 5、晁错论

卷十一
宋文 苏轼 1、上梅直讲书 2、喜雨亭记 3、凌虚台记 4、超然台记
5、放鹤亭记 6、石钟山记 7、潮洲韩文公庙碑 8、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剳子 9、前赤壁赋
10、后赤壁赋 11、三槐堂铭 12、方山子传 苏辙 1、六国论
2、上枢密韩太尉书 3、黄州快哉亭记 曾巩 1、寄欧阳舍人书 2、赠黎安二生序
王安石 1、读孟尝君传 2、同学一首别子固 3、游褒禅山记 4、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卷十二
明文 宋濂 1、送天台陈庭学序 2、阅江楼记 刘基 1、司马季主论卜 2、卖柑者言
方孝孺 1、深虑论 2、豫让论 王鏊 亲政篇 王守仁 1、尊经阁记
2、象祠记 3、瘗旅文 唐顺之 信陵君救赵论 宗臣 报刘一丈书 归有光 1、吴山图记
2、沧浪亭记 茅坤 青霞先生文集序 王世贞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袁宏道 徐文长传 张溥 五人墓碑记

❹ 经典古诗词合集或者文言文30篇有哪些

经典古诗词合集或者文言文30篇:

1、唐·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宋·苏轼《蝶恋花 》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3、宋·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4、宋·苏轼《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唐·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6、唐·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宋·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8、宋·辛弃疾《南乡子·登北固亭怀古》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9、宋·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0、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1、宋·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2、宋·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3、宋·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4、宋·李清照《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5、宋·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6、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7、唐·李白《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8、唐·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9、宋·周敦颐《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0、民国·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21、明·杨慎《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2、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3、唐·刘禹锡《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4、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5、蜀相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6、魏·曹操《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7、魏·曹操《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8、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9、明·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0、东晋·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❺ 经典的文言文句子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❻ 人的一生必读的经典古文名篇合集

1.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
2.马说韩愈(唐)字退之《昌黎先生集》
3.师说韩愈(唐)
4.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字茂叔《周元公集》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战国)名轲字子舆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
7.鱼我所欲也《孟子》
8.劝学《荀子》(战国)名况
9.问说刘开(清)字明东、方来号孟涂
10. 前赤壁赋苏轼(北宋)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11.后赤壁赋苏轼

❼ 经典绝美的文言文

《兰亭集序》

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背景】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

与会者将诗作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评价】《兰亭集序》其文情致高旷,笔情绝俗,读来,如亲临盛会。

【名家点评】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此文一意反复生死之事甚疾,现前好景可念,更不许顺口说有妙理妙语,真古今第一情种也。

《桃花源记》

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评价】陶渊明给中国人造了一个精神永乡,在这里,生活安宁平和,没有争斗,没有烦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人向往的地方。

本文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安宁详和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让人神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是浪漫的生活入口。

《归去来兮辞》(并序)

晋·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评价】这是陶渊明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朴素,音节谐美,有如天籁,呈现出一种天然真色之美。陶渊明直抒胸臆,不假涂饰,而自然纯真可亲。

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作者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语言朴素,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

❽ 有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句子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言必信,行必果。

  •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❾ 中国十大最著名的古代文言文作品是哪些

出师表,送东阳马生序,陋室铭,木兰辞,将进酒,小石潭记,

热点内容
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 发布:2025-07-09 11:50:06 浏览:586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发布:2025-07-09 11:21:11 浏览:269
汪丽老师 发布:2025-07-09 11:20:21 浏览:982
贵阳哪个 发布:2025-07-09 10:48:16 浏览:993
高中历史框架 发布:2025-07-09 10:15:25 浏览:76
安全座椅哪个好 发布:2025-07-09 10:10:30 浏览:335
幻想老师漫画 发布:2025-07-09 07:13:31 浏览:900
六年级语文补充答案 发布:2025-07-09 06:19:21 浏览:21
保证书写给班主任100字 发布:2025-07-09 06:00:31 浏览:240
南科生物 发布:2025-07-09 04:15:57 浏览: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