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哪個國家拍的電影最開放

哪個國家拍的電影最開放

發布時間: 2024-05-03 20:35:38

『壹』 由美國派淺談美國青春性喜劇

給你看兩篇影評吧。啟發啟發。
《美國派》從第一部拍到第六部,我一直是忠實的影迷,可以說是我從大學看到畢業,又看到工作後的系列電影。我把這樣的黃色幽默加惡搞的電影叫做青春性喜劇,它可以說象徵了我們內在中某一部分的隱秘沖動和不那麼高尚的夢幻。

影片對性的表現之大膽,用令人咂舌來形容,當不為過。幾個典型的鏡頭是:男主人公把精液射到自己奶奶臉上,搞的可愛的老奶奶一命嗚呼;集體裸奔;用比薩餅來手淫,等等,無一不驚艷,無一不刺激和出格。我曾懷疑過美國性開放是否到如此程度,因此問過一個美國朋友,他說,《美國派》有誇張之嫌,但基本上倒是符合事實。想起有次在高中課堂的黑板上寫下「在美國,政府給高中生發放避孕套」的話,並因此受到校長斥責的往事,突然覺得,中國和美國的教育(包括性教育),何止差十萬八千里。

即使是現在,在中國的一般學校,依然沒有正規和科學的性教育,依然是談性色變。這也不難理解,香港、韓國和日本的黃片,為什麼在中國那麼的有市場。我們就是靠這個來完成性教育的啊。現在還清晰的記得和幾個高中好友窩在錄像廳偷看黃色錄像的緊張和刺激,真是恍如昨日。中國人,特別是80年代以前的那些,基本是靠不合法的渠道,來獲得合法的性教育知識與啟蒙。當然,這和老祖先在新婚前夜才由父母口授性交之道,或許是高明了些。問問我們中國人,誰沒有看過黃片,這都成了老大帝國一種獨特的文化風景線。

中國人最有道德,也最沒有道德。所有的道德都發自獸性,把人當作獸來管治和奴役,卻沒有合乎情理的,發自人性的道德。一方面是性的嚴苛的禁忌,一方面是賣淫業的潛合法化與大規模的普及,正是相得益彰。即使是現代,色情業,仍被認為是上海的十大支柱產業。過度的神秘化與道德化,帶來的只能是慾望的泛濫和自我的合理化。所謂否極泰來,自古如是。

青春、性、喜劇,無疑含有對青春進行張揚和發酵的成分,美國的這一景象,被韓國、日本加以模擬和放大,而在中國,關於青春的電影和小說,幾乎都可以用這樣幾個見不得人的詞來概括:殘酷青春、壓抑、灰暗、逃跑、反抗和哭泣。差別之大,恐怕不是教育所能解釋的了的。必得到我們的文化傳統、政治語境和國人的道德性里去尋求,或許可得答案。我們沒有青春,沒有性,沒有喜劇,有的是無盡的秋寒,偷偷摸摸的手淫和暴力悲劇。作為曾經的高中語文老師,我知道我的處於花季的孩子們,是多麼無助、彷徨和莫名的躁動,又是多麼孤獨、壓抑和憤怒。他們在暗地裡看著第一縷陰毛盛大如夏樹,看著悸動不止的慾望怎麼被自我的鄙視和老師的呵斥壓抑,而不是被循循善誘的化解和轉化。他們不是祖國的花朵,只是迷惘的蟋蟀,獨自在黑夜裡發出喑啞的吶喊,卻無人響應。

看著那些肆無忌憚的美國孩子們,我只能暗自傷心。我們最需要的是性,可是,5000年來,什麼時候,我們真正的、自由的、快樂的,而不是抱著沉重的負罪感來滿足過我們的性。沒有,從來沒有。道德和秩序,把我們的性變成了禁忌,變成了犯罪,變成了為人的恥辱,變成了對國家的褻瀆,變成了對我們自身需求的壓抑和背叛。我們於是自覺的來壓抑自己的性,並把這種壓抑發揚光大成一種以自虐為特徵,以殺人為光榮的歷史文化遺產,一種延續著的牌坊傳統。我們由此獲得我們的道德感和自虐的優越性。中國人,很大程度上,正是以此勝於旁人的。

當然,由於性的規訓和執行,不僅是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日常的一部分,也是我們獲得生存資源的一個硬性指標和媒介,所以我們就不得不被性瓦解著、分化著,通過集體性的強迫他者來實現自己的生存。故而,中國不發烈女,不乏貞節牌坊,不乏喜滋滋的沐浴皇恩浩盪的無數子民。在性的政治里,我們一向有著良好的自覺結盟的傳統,這一點,即使無數次失敗的農民起義,也不能媲美。

我一向堅信:人和人的關系,只有二種,一種是性的,一種是政治的。政治的關系,有羅爾斯所說的公共理性,哈貝馬斯的交往理性,西方業已實現的民主方式,也有歷時久遠的獨裁專制。性的關系,不只是表現在男人和女人之間,相反,政治的關系也不僅是男人和男人的游戲。問題是,當性變成一種政治,政治淪為性游戲,我們該如何自處?

性之所以美麗,是因為我們都是來自於它。沒有它,就沒有我們,沒有文化和世界,沒有詩歌和宗教,也沒有那麼多禁忌。性,不但是我們最深刻的存在,也是我們悠遊的唯一能源,我們的花開和花落,我們的成就和幸福。在最人性的層面上,性是我們看待生命,看待時間與虛無的超越性方式,看待世界的一種詩意態度和眼光。即,性,不但是存在的本體,也是存在的方式。就像孔雀既是孔雀存在的本命,也是其開屏的方式。猴子永遠不會開屏。

言及於此,有必要釐清三個關於性電影的概念。情色片、色情片和三級片。情色片是嚴肅的文藝片,是通過性的釋放與盛開的方式探索關於人性的命題,比如《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感官世界》、《夏日遺失的27個吻》、《索多瑪120天》、《地獄解剖》等,都有著嚴肅的追求與追問。而色情片,以性為主打,沒有嚴肅的追求和理想,只是通過一系列情節和場面的轉換來締造最大化的性快感與刺激,香港曾經製造出大量的此類東西,有名的有《燈草和尚》、《金瓶梅》等等。而三級片,過去用來指稱黃片和色情片,但我以為,它應該用來指那種沒有任何情節和美感,只有無數性交場面進行羅列的那種黃電影。而《美國派》式的電影,《色即是空》等這樣的,很難歸於上述三類,乾脆叫其為性喜劇吧。

啰嗦那麼多,歸根結底,還是性。個性的塑造,首在的源於性的淋漓和茂盛。生命之樹因此枝繁葉茂。但願性長久,千里共嬋娟。但願,我們都能自由自在的、毫不羞澀的成就自己的性。

這不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它壓根兒就沒想去偉大。
它也並不搞笑,《情迷瑪麗亞》在SEX方面比它搞笑多了。
但是,它無比真實。我們年輕的時候都是這樣,永恆的利比多、荷爾蒙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在你還堅挺的時候,遠比你的頭腦、理想和其他虛無的東西,更起作用。人都是如此,食色性也,這是天性。任何人,包括虛偽的或者保守的一代,他們也是如此。
如此好的一個題材,我想,以後如果有機會作導演,倒想拍一個中國版的《中國派》,中國氣派。不過,中國的這種東西在青春和性之外,往往得加上殘酷,環境的殘酷,就像余華年輕時寫的小說。中國年輕人的青春是殘酷的,壓抑的。
我們愛而無法得,求不得,佛家「八苦」之一,這樣的一部電影無法像《美國派》一樣,以喜劇結尾。
《中國派》是一部悲劇,青春本應如此。每一部中國派都是如此。

寫這篇文之前先很八卦的查了IMDB的打分:第一部6.8,第二部和第三部均為6.2,第四部和第五部均為5.0,最新的第六部是5.4。

而我只看了1,2,6。

只能說第六部的5.4絕不是比前兩部好,最多就是迴光返照。

這幾乎是四海揚名的系列電影。主題很誘人,尤其對於在我們這個國家長大的少年。

哪個男子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我們只在書中讀到的句子,在銀幕上,用最直接了當的方式展現在我們面前。性和愛,本來都那麼簡單自然,只是長久以來人們都用一種「糟蹋」的方式對待「性」,極力將其與「愛」分開。

其實,我們都明白那是徒勞,因為關於性和愛,造物主早就給我們一個美到極致的詞,靈肉合一。

想起溜過去的青春,以及正在渡過的青春,好希望像那四個男孩,CRAZY。

記得小學時候,我們的荷爾蒙讓我們有了初步的性意識,某某男生和女生接近一點,我們就會產生諸如「光著屁屁睡覺」的聯想。像清風拂過青澀的果實,撩動含苞欲放的花朵,讓我們的心裡有了怯生生卻甜滋滋的漣漪。

喜歡那個父親,其實我們中國的性教育就應該像這樣,躲躲閃閃的教,偷偷摸摸的學, 反而讓「性」滑向罪惡的一面,堂堂正正,正大光明告訴孩子們「SEX,這就是人類本源」。

喜歡本片里四個男孩在海邊的一幕,清澈的海水,清澈的少年,陽光明媚的日子裡,竟嗅到了青春成長的芳香。

很喜歡那個「橫笛女孩」,帶點神經質,碎碎絮絮的話,還有那顆很善良的心。

中國的導演,家長,校長,官員,都應該好好看看,不要把孩子們教成唐三藏,要教會他們像悟空一樣重然諾,有義氣,敢擔當,也像八戒一樣,有愛,想愛,去愛。

有性有情,至情至性,我本性情中人。
然搜到《美國派1-5》的合集下載,能享受到這樣的待遇,一方面說明此系列電影已然成為大眾心目中的經典,另一方面也說明,處男問題不僅僅是在美國是個問題,在中國同樣是個問題——若不是大家感同身受,怎會獲得如此愛戴?

當然,《美國派》系列確實很好看,尤其是前兩集。第三集開始就有點粗製濫造了,而第五集乾脆直接賣「波」了事。看著校園里一英里裸奔現場「波」濤洶涌的,我不由得懷疑這片是否還適合未成年人觀看——作為培養青少年正確愛情觀的性教育片,《美國派》當然應該是拍給未成年人看的,否則就沒有意義了嘛。我十分懷疑色慾橫流的資本主義成年世界裡還有未「破」的,又不是在拍《四十歲老處男》。

何況,當一個國家連拍電影都忘不了扯這事兒,說明這個問題在那個國家真是十分嚴重。至少,中國人就不會想到拍這樣的片子,想到也不讓拍。就算真讓拍,那也會先拍「處女片」,因為中國的處女問題要比處男問題嚴重。而且,處女問題是社會問題,處男問題是自己的心理有問題,性質還不一樣。

盡管同樣是「處」級,處男和處女在待遇上卻是不平等的。比如,在文藝作品裡,處女是悲劇,而處男是喜劇,但是,在現實中,正好相反,處女是喜劇,處男是悲劇。

不是么?男人都樂意找處女,可女人卻不樂意找處男,還說什麼30歲以後的處男不能要,因為不懂生活。天。這不是非逼著廣大可憐的處男同胞們去嫖妓么?是不是在談戀愛之前都必須先找百八十個妓女來實彈演習,完了還要通過個大考,女方掐著秒錶算勃起時間前戲時間實際完成時間,最後再舉辦一個隆重的畢業典禮,鄭重其事頒發一本畢業證書,現場還必須穿著由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用過的套套編成的學士服?從此這就算是「懂」生活了?

卻說,盡管美國的處女問題跟中國的處女問題有所區別——美國的問題是,男友害怕女友是處女,中國則是,男友害怕女友不是處女,但是,就處男問題而言,兩國卻是如出一轍:處男都是被歧視的對象。在現代人眼裡,一個成年處男要麼是心理有問題,要麼是生理有問題,總之就是「有問題」!

那次在宴席上,大家閑扯,有人說自己還是處男,然後就看到一女生撅起小嘴,小聲咕噥了一句「誰信啊」。

從正常的生理需要來說,加上現代社會性生活門檻的日益降低,成年處男在社會上的存活率肯定要比成年非處男的低很多。但是,僅僅通過個別原因來判定一個成年處男實際存在的問題顯然是不科學的。畢竟,決定一個人是否處男的因素是很復雜的,可能是心理原因,也可能是生理原因,也可能真的不懂生活,但我想,更多還是生活方式的原因。

就像我前一陣回老家跟發小吃飯,他說自己還是處男,我問他怎麼看待這個問題,他輕描淡寫地回答了一句:沒什麼啊,個人生活方式不一樣而已。

這才是處男問題的關鍵,而且也正是電影《美國派》里所宣揚的價值觀: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別人沒有資格以自己的生活方式作為標准來指手畫腳。

每個人的人生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人生牽扯到的問題紛繁復雜,也許這一刻的任何一個改變都有可能決定人的一生。就像自然界里生物多樣性最初只是源自一個肉眼看不見的基因突變。誰敢說自己一定能決定自己的一生呢?

老子說:「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骨肉皮癢同學說:「處男不可恥,一門心思破處才是真正的可恥。」

再說了,現在這情色資源多豐富啊,那點生活誰不知道啊?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吧?

『貳』 西班牙電影有何特色有哪些好看的西班牙電影值得推薦

西班牙的電影有著自己的明顯的特點:

1、尺度大:個人感覺西班牙在兩性關繫上還是比較開放的,所以電影裡面經常有第三者情節,至於更勁爆的亂倫,強奸等情節也不鮮見。至於血腥場面倒是比較克制,和好萊塢番茄醬恐怖片沒有可比性。

2、 水準穩定:西班牙電影不比好萊塢生產線,每年影片的數量有限,基本上我們能看得到資源的水準都不俗。還有,就是西班牙的優秀導演和演員比較集中,風格比較統一,電影中經常會發現熟悉的面孔。

3、小場面: 因為成本有限,西班牙電影難有什麼大製作。但是正所謂螺獅殼里做道場,依然可以在利用有限的資源在小格局中講述一個好故事,稍後文章中會展開。

4、 好故事:西班牙的電影一般節奏較慢,所以可以有較大的空間推動情節發展,而且西班牙的導演真是腦洞大開,經常會有讓人眼前一亮的精彩創意。

幾部經典的西班牙電影:

一、安娜·弗里茨的屍體 El cadáver de Anna Fritz (2015)

西班牙導演的惡趣味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常看鬼片的值友們對於「借屍還魂」的情節應該不陌生了,但是有誰見過「奸屍還魂」的電影?

熱點內容
生物理論 發布:2025-09-16 02:01:48 瀏覽:37
奉化學古箏 發布:2025-09-16 00:20:13 瀏覽:386
人大美術學 發布:2025-09-15 22:07:45 瀏覽:651
校園青春電影2017 發布:2025-09-15 20:50:11 瀏覽:763
教學創新論文 發布:2025-09-15 14:31:43 瀏覽:118
新班主任古麗君電視劇 發布:2025-09-15 14:15:39 瀏覽:771
佛太極拳教學 發布:2025-09-15 11:23:27 瀏覽:712
小學二年級奧數學 發布:2025-09-15 10:26:29 瀏覽:594
文綜地理題 發布:2025-09-15 08:45:41 瀏覽:3
美女日本老師 發布:2025-09-15 06:42:10 瀏覽: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