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美術蟬課件

美術蟬課件

發布時間: 2024-05-17 14:31:28

1. 初三畢業典禮的班級ppt

先來些三年中的回顧,比如你們班的揮汗灑淚的奮斗史,再如你們在一起的歡喜悲憂...,最後來一首小虎隊的《驪歌》..很不錯哦

2. 語文版八年級上期末綜合測試試卷 語文版[中學學科網答案

八年級語文期末試題
第一部分 基礎整合(23分)
1、按下列要求默寫古詩文句(每小題2分,共8分,每錯、漏、添一字扣0.5分,扣完本
小題的分值為止。)
①寫出古詩或名著的上句或下句:綠樹村邊合, 。
,燕然未勒歸無計。
②《游山西村》中比喻在絕望之時又再一次看到希望的句子是: ,

③運用修辭,能使詩句靈動、表意雋永。「忽如一夜春風來,_______________ 。」巧用比喻,為寒冷的邊塞增添了無限春意;「烽火連三月,_______________。」,運用誇張,表達了杜甫對家人的強烈思念;「落紅不是無情物,_______________。」,運用擬人,使落花有情,表現了它無私奉獻的精神。
④江山代有人才出,________________。(趙翼《論詩》)
2、讀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的字注音。(4分)
晶瑩tī( )透 分mì( )唾液 qín( )住淚水 舉世zhŭ( )目
shùn( )息萬變 矜( )持 蒼穹( ) 安謐( ) 逶迤( )
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
大相徑庭( ) 劫後餘生( ) 超凡脫俗( ) 得天獨厚( )
4、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1分)
A、津津樂道 家喻戶曉 巧奪天工 鮮為人知
B、膾灸人口 稍縱既逝 按步就班 適得其返
C、舜息萬變 歷歷在目 鋒芒必露 失志不移
D、與日具增 見義思遷 嘆為觀止 查言觀色
5、在短語後面的括弧中寫出該短語的名稱。(2分)
認真學習( ) 寫文章( ) 嚇哭( ) 分析研究( )
6、語文綜合性學習。閱讀下面幾則材料,按要求答題。(5分)
材料一: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某軍區新兵訓練,55%的新兵怕跑步,跑不動,跑不遠,一累就虛脫。新兵一連進行站軍姿訓練,不到20分鍾,全連117名新兵中,竟有9人暈倒。

材料二:下面是某省教育廳公布的該省學生體質狀況最新監測結果。(箭頭多少代表升降幅度):
監測項目 升降幅度 監測項目 升降幅度
身高 ↑ 肺活量 ↓
體重 ↑ 視力 ↓
胸圍 ↑ 男1000米,女子800米 ↓
材料三:據《南方日報》報道,為在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中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引導學生們到陽光下、到操場上、到大自然中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成長為共和國的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充滿活力的建設者,「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於2007年4月29日全面啟動,「廣東省千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也隨之啟動。
(1)從材料一、二中,你發現青少年體質狀況呈現出什麼特點?(1分)
答:
(2)「陽光體育運動」中「陽光」有哪兩層含義?(2分)
答:
(3)請為「陽光體育運動」擬一條宣傳標語。(不超過20字)(2分)
答:
第二部分 閱讀理解
古詩文閱讀
(一)(17分)
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7、選文的作者是: ,唐代的 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分)
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
俶爾遠逝( ) 水尤清冽( ) 往來翕忽( ) 以其境過清( )
9、用「//」給下列句子標出朗讀停頓的節奏。(2分)
⑴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⑵皆若空游無所依。
10、用選文原文填空。(5分)
⑴取「小石潭」為名的緣由是: 。
⑵選文正面描寫小石潭潭水清澈的語句是: , 。
⑶文中第①段中的「 」說明了小石潭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
⑷運用動態描寫手法寫游魚的句子是: 。
⑸描寫小石潭環境優美的句子是: 。
11、選文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在表現這種情感時作者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2分)答:
1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⑴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譯文:
⑵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譯文:
現代文閱讀
(二)(10分)
新華社莫斯科7月13日電(記者許基仁、劉廣、林榕)把所有的矜持都拋掉,讓熱淚 盡情地流淌。在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用平穩的語調宣布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後,聚集在莫斯科世界貿易中心的中國人眼睛濕潤了。
北京在國際奧委會第112次全會選定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的投票中,第二輪就以過半數優勢贏得了奧運會主辦權。在這輪投票中,北京獲得了56票,多倫多為22票,巴黎為18票,伊斯坦布爾為9票。
13、這則消息報道的中心事件是: (2分)
14、選文開頭畫線的句子是這則消息的 ,其作用是: (2分)
15、這則消息多次列舉數據,列舉這些數據的作用是:
。(2分)
16、說說下列句中加點字詞的表達效果。(2分)
①把所有的矜持都拋掉,讓熱淚盡情地流淌。
答:
②第二輪就以半數優勢贏得了奧運會主辦權。
答:
17、「聚集在莫斯科世界貿易中心的中國人眼睛濕潤了」——說說看,「眼睛濕潤」包含了哪些具體的心理因素。(2分)
答:

(三)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12分)
廖 廓
①法國牧師納德•蘭塞姆去世後,安葬在聖保羅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著他的手跡:「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一位智者在解讀蘭塞姆手跡時說:「如果每個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幾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讓自己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他們的話,道出了反省之於人生的意義。
②在一些人的意識里,反省,似乎只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實反省對於任何年齡的人都是必要的,而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走過的路短,很容易出現失誤和差錯;後面的路長,反省就更有必要、更有價值。
③反省首先是對自身所作所為進行的思考和總結。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諧之音、不練達之舉、不完美之事,往往能夠得到真切、深刻而細致的收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不但要勇於面對自己、正視自己,而且要及時進行、反復進行。疏忽了、怠惰了,就有可能放過一些本該及時反省的事情,進而導致自己犯錯。
④反省也是對別人的經驗教訓的思考和總結。個人的經驗教訓雖然來得更直接更真
切,但其廣度和深度畢竟是有限的。要獲得更加廣博而深刻的經驗,還要在反省自身的基礎上,善於從別人的經驗教訓中學習。成本最低的財富是把別人的教訓當作自己的教訓。取得同樣的成功、避免同樣的失誤。
⑤反省,主要是對挫折和失敗的思考和總結。鄧小平同志指出:「過去的成功是我們的財富,過去的錯誤也是我們的財富。」正確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加聰慧,錯誤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加清醒;成功的經驗大多相似,失敗的原因卻千差萬別,從失敗的教訓中學到的東西,往往要比從成功的經驗中學到的多,而且更為深刻。
⑥反省要取得成效,關鍵在於要善於將反省後的認識付諸實踐。記得從學校畢業的時候,恩師給我的寄語是:「望你孜孜以求,繪就人生『前有碧綠、後有金黃』的美好畫卷。」現在看來,要使自己「碧綠的青春」得到「金黃的收獲」,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辛勤耕耘。善於反省,並將反省後的認識付諸新的耕耘,這樣才有可能使過去的失誤變成今後的成功,使過去的成功變成今後更大的成功,真正品嘗到金秋的瓊漿玉液,享受到大地賜予的豐收喜悅。
⑦青年是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在任何一個時代,青年都是社會上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創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體。經驗證明,進步較快的青年人,必定是善於反省的人。反省能使人走向成熟,變得深邃,臻於完善。我們希望年輕人善於從自己和他人的經驗教訓中學習,克服自身經驗的局限,進而從更廣闊、更深厚的大地上汲取思想和經驗的營養,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長起來。
——(選自2008年5月《梅州日報》)
18、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2分)
19、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20、作者認為年輕人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反省」?(3分)
答:
21、說說第④段畫線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有何作用。(3分)
答:
22、下列名言名句中最適合用作本文論據的一項是( )(2分)
A、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B、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C、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D、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名著推薦閱讀
(四)(6分)
①整整的三年,他湊足了一百塊錢!
②他不能再等了。原來的計劃是買輛最完全最新式最可心的車,現在只好按著一百塊錢說了。不能再等:萬一出點什麼事再丟失幾塊呢!恰巧有輛剛打好的車(定作而沒錢取貨的)跟他所期望的車差不甚多:本來值一百多,可是因為定錢放棄了,車鋪願意少要一點。祥子的臉通紅,手哆嗦著,拍出九十六塊錢來:「我要這輛車!」鋪主打算擠到個整數,說了不知多少話,把他的車拉出去又拉進來,支開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個動作都伴著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詞;最後還在鋼輪條上踢了兩腳,「聽聽聲兒吧,鈴鐺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車拉碎了,要是鋼條軟了一根,你拿回來,把它摔在我臉上!一百塊,少一分咱們吹!」祥子把錢又數了一遍:「我要這輛車,九十六!」鋪主知道是遇見了一個死心眼的人,看看錢,看看祥子,嘆了口氣:「交個朋友,車算你的了。保六個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給修理。保單,拿著!」
③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厲害了,揣起保單,拉起車,幾乎要哭出來。拉到個僻靜的地方,細細端詳自己的車,在漆板上試著照照自己的臉!越看越可愛,就是那不盡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諒了,因為已經是自己的車了。把車看得似乎暫時可以休息會兒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腳墊兒上,看著車把上的發亮的黃銅喇叭。他忽然想起來,今年是二十二歲。因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從到城裡來,他沒過一次生日。好吧,今天買上了新車,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車的,好記,而且車既是自己的心血,簡直沒什麼不可以把人與車算在一塊的地方。
④怎樣過這個「雙壽」呢?祥子有主意:頭一個買賣必須拉個穿得體面的人,絕對不能是個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門,其次是東安市場。拉到了,他應當在最好的飯攤上吃頓飯,如熱燒餅夾爆羊肉之類的東西。吃完,有好買賣呢,就再拉一兩個;沒有呢,就收車:這是生日!
23、祥子是________(作者)的長篇代表作《 》中的一個人物。(2分)
24、第③段劃線句中,「幾乎要哭出來」表現了祥子怎樣的復雜心情?(2分)
答:
25、祥子把買車的日子當作自己的生日,表明了什麼?(2分)
答:
第三部分 寫作實踐(50分)
26、請你按下列要求,任選一題作文。
題目:1、暢游 風景區 (如:「雁南飛」「長潭」「陰那山」……)
2、那一次,我很 (快樂、內疚、受啟發)
要求:①請先從括弧中選定一個詞語,填寫在橫線上,然後作文。
②以記敘、描寫為主,要現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③書寫應工整,字數不少於500個。
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代替。

第四部分 附加題(10分)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1~3小題。(5分)
邴原泣學
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願(願:羨慕)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於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選自《初潭集》)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①童子苟有志( ) ②不求資也( )
2、翻譯下列句子。(2分)
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
譯:
3、文中劃橫線的句子,表現了這位書塾老師怎樣的精神?(1分)
答:
(二)賞析下面詩歌,完成4~7小題。(5分)
浣溪沙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4、作者在詞前小序中介紹了 內容。(1分)
5、詞的上片描寫了 季節的景色,有 特點。(1分)
6、詞中由眼前之景感悟到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2分)
7、「休將白發唱黃雞」表達了詩人 的思想感情。(1分)

3. 語文教材全解 7年級 (上)第17課看雲識天氣的問題

語言特點

寓准確於生動中,是這篇說明文的特點。

准確,是說明語言的基本要求。如課文結尾指出:「天氣變化異常復雜,看雲識天氣自然有一定限度」,與此同時,又指出「要准確地掌握天氣變化的情況,還得依靠天氣預報。」這兩句話就嚴密地照應到前文多處使用的「往往」「常常」「有時」「一般」「可能」等一類用語,把「看雲識天氣」的事理,作了限制,這也是一種准確的表達。

這篇課文緊扣題目進行說明,層次十分清晰。首先說明看雲可以識別天氣。因為雲和天氣變化的關系十分密切,雲是天氣變化的「招牌」。再說怎樣看雲識天氣。這是全文的重點,寫得詳細、縝密。從高層雲依次說到低層雲,從象徵晴朗天氣的雲,依次說到帶來暴風雨的雲;又從雲的形態特點和天氣變化的關系,再說到雲的光彩和天氣變化的關系。在說明中,從現象入手,進而觸及事物的本質:雲的形態和光彩是現象;雲和天氣變化的關系,就是本質。

雲的種類很多,但說明層次不亂。這里有一個選取說明角度安排說明順序的問題。也就是說,先說什麼,再說什麼,後說什麼,才有助於把「看雲識天氣」的事理說清楚。

最後畫龍點睛,說明看雲識天氣的目的。

三、語言的准確性

說明文的語言最基本的特點是准確。這是由它自身的特點決定的。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來介紹或解釋事物的性質、特點、成因、功能、發展過程以及內部規律和內部聯系的一種實用文體,目的在於向人們介紹知識。因此,說明文必須用准確的語言說明事物的特徵或本質,才能給人以正確的、科學的知識。在《看雲識天氣》一文結尾指出:「天氣變化異常復雜,看雲識天氣有一定限度」,與此同時,又指出「要准確地掌握天氣變化的情況,還得依靠科學的天氣預報。」這兩句話就嚴密地照應到前文多處使用的「往往」「常常」「有時」「一般」「可能」等一類用語,把「看雲識天氣」的事理作了限制,起到了准確表達的作用。很好地突出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

4. 雷雨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雷雨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雷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雷雨這一自然現象。

2.進一步感知夏季的季節特徵。

3.體驗唱歌的樂趣。

4. 初步了解雷雨的常識。

5. 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感受雷雨。

活動准備:

1.准備錄音機,歌風《夏天的雷雨》的音樂磁帶。

2.准備有關雷雨現象的圖片,錄音。

3.准備手電筒,樂器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播放錄音,引出活動主題。

1.播放雷雨錄音,讓幼兒傾聽。

2.引導幼兒猜一猜;聽到的是什麼聲音?什麼時候聽這種聲音?

二、引導幼兒討論。

誰看見過夏天的雷雨?它是什麼樣的?

三、組織幼兒觀賞有關雷雨現象的圖片。

1.請幼兒說說圖片的內容:例如:閃電的畫面,閃電過後下雨的畫面。

2.啟發幼兒說說看到雷雨的感受。

3.引導幼兒討論:打雷和閃電時應該怎麼做?例如:用雙手掩著耳朵,張開嘴,不能站在樹下,要留在安全的地方等。

四、學習歌曲《夏天的雷雨》。

1.教師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引導幼兒傾聽,欣賞。

2.引導幼兒說說從歌曲里聽到了什麼,幫助幼兒理解歌曲的內容。

3.教師朗誦幾遍歌詞後,與幼兒一起隨著音樂學唱歌曲。

五、幼兒表演歌曲《夏天的雷雨》。

1.引導幼兒自選取扮演打雷公公和閃電婆婆的角色,分別拿著手電筒和樂器演唱歌曲。

2.指導幼兒分角色扮演,如唱到「一閃閃」時,閃電婆婆便把手電筒開關數次,唱到「轟隆隆」時,打雷先生便要敲打樂器。

3.根據幼兒的興趣交換角色重復表演。

小網路:

一般是指自然界中的雷電,雷是由於大氣中的雲體之間、雲地之間正負電荷互相摩擦產生劇烈的放電,產生高溫、使大氣急劇膨脹,產生震耳欲聾的巨響,這就是閃電雷鳴。

雷雨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簡介曹禺和他的《雷雨》。

2.了解戲劇的一般常識,理解舞台說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節選)的戲劇沖突,結構布局特點。

4.體會戲劇中個性化的語言和人物性格。

5.概括戲劇中揭示的思想主題。

教學重點:戲劇沖突;個性化的語言。

教學難點:個性化的語言(人物思想性格)。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賞析法和練習思考法。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在二十世紀的三十年代,我國有一劇本的問世,可以用這一個成語來形容。它的問世,就好象是一場暴風驟雨一般,震驚了當時整個的劇壇。從此以後,我國劇壇才有了可以和世界優秀劇本相媲美的話劇作品。這部話劇,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常演不衰,成為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劇目之一。那麼這部話劇作品呢就是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現當代著名劇作家曹禺的著名話劇《雷雨》。(板書課題:雷雨)

二、簡述《雷雨》的有關情況

曹禺(1910-1996),原名萬家寶,原籍為湖北潛江,現代著名劇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膽劍篇》《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作者出生於天津一個沒落的封建家庭,自幼曾廣泛閱讀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尤其喜愛唐傳奇、元代戲曲和明清小說,並有機會接觸與欣賞中國民族傳統戲曲,如京劇、崑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1922年在南開中學讀書時,閱讀了大量五四以來國內的優秀作品和外國文學、戲劇作品,並參加了北方最早的業余戲劇團體之一的南開新劇團,演出過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1928年秋入南開大學,二年級時又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在這期間認真研讀了希臘悲劇家莎士比亞、契訶夫、易卜生等人的劇作,1933年在清華大學讀四年級時,完成了他的處女作多幕話劇《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卓越的藝術技巧第一次顯示了他的藝術才華,引起了戲劇界的震動。

三.復習戲劇常識:

1.戲劇的概念:戲劇是一種綜合性的舞台藝術,她藉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手段塑造舞台藝術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現實生活。

2.戲劇的種類:從表現形式看,戲劇可分為話劇、歌劇、舞劇、歌舞劇、啞劇等;從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為多幕劇和獨幕劇;從時代來看,可以分為歷史劇和現代劇;從情節主題來看,戲劇又分為悲劇、喜劇和正劇;從演出場合看,又分為舞台劇、廣播劇、電視劇等。

3.戲劇的幾大要素:包括舞台說明、戲劇沖突、人物台詞等。(戲劇文學的特色有三:一是適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戲劇沖突;三是要有鮮明生動的人物對話。)

4.戲劇的語言:包括台詞和舞台說明。戲劇語言有五個特色:一是動作性;二是個性表現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潛台詞;五是動聽上口,淺顯易懂。

教師述:那麼作為一部話劇作品,我們知道,它具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或者說要素,我們說,是什麼?

[學生回答]

教師明確:戲劇語言和戲劇沖突

[問]:那麼這里的戲劇語言又包括哪些內容呢?

[學生回答]

教師明確:人物語言和舞台說明

[問]:那麼這里的戲劇沖突又指什麼呢?

[學生回答]

教師明確:指人物間的矛盾沖突,更多的體現為人物間的性格沖突。

四、 找出戲劇人物,並分析人物間的關系

教師述:那麼既然講的是人物間的矛盾沖突,那麼我們看看在本篇課文當中出現了哪些主要人物呢?他們之間又有怎樣的關系呢?我想請同學們用一張圖表的形式來表示一下。

[學生找,回答,教師板書](內容見後面的板書)

五、 找出矛盾沖突最強烈的部分

教師述:我們再對這張人物關系圖來分析一下,我們看,這篇文章主要圍繞了哪一個主要人物來展開矛盾沖突的?(明確:周朴園)那麼我再深入地問一句,這個周朴園和哪些具體人物之間具有強烈的矛盾沖突?(明確:魯侍萍、魯大海)所以我想如果我們要把節選的這一部分按照矛盾沖突來劃分場次的話,我們說,可以劃分成幾個部分呢?(2個部分:一場寫周朴園和魯侍萍的矛盾沖突;一場寫周朴園和魯大海的矛盾沖突)那麼這一節課我們就來賞析其中的第一場。那麼在賞析之時,我想請同學們起來分別扮演劇中的兩個人物,來體會一下這兩個人物之間強烈的矛盾沖突,進而體會人物不同的性格。

[問]:那麼我們選擇哪一段來表演更能體現出人物之間強烈的矛盾沖突呢?

[答]

[教師明確]:第一場中的第二個層次

六、 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矛盾沖突,把握人物性格

[學生朗讀] 、[學生點評]

七、 歸納表演技巧

學生討論後教師明確並板書:身份、地位、處境的變化、舞台說明、性格、心理等

八、 學生結合上述表演技巧,再一次表演並點評

九、 聽有關這一部分的錄音,請學生注意朗讀時的重音、停頓、節奏及語氣

(略)

十、 總結全文並布置作業

表演是一種藝術行為,我們在表演的時候就要根據劇中人物的性格說話、行動,還要加上我們自己的生活積淀和藝術修養。

所以,我們可以結合了上述的表演技巧,課後試著去排演周朴園和魯大海之間的一段矛盾沖突。這就是我們這一堂課留給大家的作業。

雷雨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炎熱的夏日,驕陽似火,一場雷雨,送來一陣涼爽。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著美麗的彩虹,耳邊傳來聲聲蛙鳴,淘氣的孩子光著小腳丫,在積滿雨水的路上嬉戲。這就是夏天雷雨後的情景。本文用精練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的能力。」「讓學生在主動積極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低年級段的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展開想像,感受語言的優美。」本課的閱讀教學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有情趣地誦讀、想像中感悟、積累、運用語言,讀說結合,激發情感,培養學生靈性。

[學習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讓學生在自主誦讀、創情想像中感受課文的意境。

3、 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培養觀察能力和說話能力。

4、 在體會文章意境時,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開闊視野,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難點]

1、 讓學生在創情想像中感受課文的意境。

2、 能感受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景象變化的特徵。

[教學准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板書:雨)你見過什麼樣的雨?

2、學生自由回答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雨的樣子,教師相機總結學生的回答。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欣賞夏季里雷雨的壯麗景色。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播放影像,情境體驗

1、 播放雷雨前、中、後的影像,讓孩子們認真觀看。(師認真觀察孩子們在觀看時的表情)

2、總結孩子們剛才看影像時的感受,讓學生說說剛才看到了什麼?學生自由匯報。

3、師根據孩子敘說,相機板書: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把課文讀通順、讀准確。

2、 同桌互讀互評。(媒體出示評價標准:能認真讀書,得;能認真讀書,讀得准確,得;能認真讀書,讀得准確流利得。)

3、 獲一顆星和兩顆星的小朋友齊讀課文,爭取得三顆星。

四、創情想像,體會意境

(一)、重點體會雷雨中的景象

1、(出示課文插圖1),讓學生認真觀察,體會雨中天氣變化的特徵。

2、學生自由匯報,師引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圖畫和說話。

3、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樣來寫的呢?你能從課文中找出來讀一讀吧。

4、學生匯報朗讀。

5、雨下得可真大啊!小作者是怎樣告訴我們的?

6、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相機出示課文中描寫的句子。

(1)「嘩,嘩,嘩,大雨下起來了。」

生分別模仿閃電聲、雷聲 大雨的嘩嘩聲,感受下大雨時的情景。

(2)「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樹哇,房子呀,都看不清了。」

A、進行朗讀指導:師先范讀,告訴學生讀書方法:邊讀邊想像 ,學生比賽讀,齊讀。

B、引導學生想像:假如這時你在校園里、公園里、大街上,你會看到什麼?

課件出示:雨越下越大。站在 望去, 。

C、學生同桌之間進行討論,自由匯報。

(3)體會重點詞「漸漸地」

A、 比較句子,體會用上「漸漸地」的好處。

B、 運用換詞法來體會,再讓學生用「漸漸地」說話練習。

3、 讓我們也來瞧瞧雷雨中的景象吧。(播放雷雨時的影像)

4、 瞧!大家都看得入神了。喜歡這場雷雨的小朋友一起來讀讀這幾句話吧!

(二)讀欣賞雷雨前、雷雨後的景色

1、 雷雨前的天氣有什麼變化和雷雨後的美麗景色小作者是怎樣告訴我們的呢?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來,劃一劃,讀一讀,再把你的發現說給大家聽聽。(課件出示讀書要求)

2、 檢查學生讀書結果:師准備描寫景物特徵的詞語卡片,讓學生上台粘貼在相應的位置。

3、 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師根據學生的反饋相機出示相應的句子,創情想像,感受天氣特徵和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1)「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要點:A、引導學生比賽讀,邊讀邊想像,感受雷雨前緊張、沉悶的氣氛。

B、知識拓展:你還知道哪些現象告訴我們要下雨了呢?

(2)「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要點:A、標出表示動作的詞,利用課件演示感受動靜的變化。

B、運用換詞法讓學生理解「垂」意思。

C、引導學生男女生、個人競讀,感受緊張的氣氛。

(3)當學生說到雷雨後的美麗景色時:

A、引導學生將自己喜歡的理由說出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表演等)表達出來。(准備課外知識鏈接:彩虹的形成)

B、讓生閉上眼睛,師配樂朗讀,感受雷雨過後大自然的美麗。

C、睜開眼睛吧,(課件出示雨過天晴後大自然的美麗景色)把你心中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聽。

(三)文中的小作者向我們展示了這樣美麗、神奇的大自然景色,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讀課文吧。(學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拓展說話,創造思維

1、 在大自然,除了有夏天這樣迅猛的雷雨天氣外,你還知道一些什麼樣的天氣呢?能說給大家聽聽嗎?

2、 請學生說各自熟悉的天氣情況。

3、 課件播放一組天氣情況的圖片或影片。

4、 學生一邊欣賞,教師一邊引導:小朋友們,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成為小小天氣觀察員,把自己見到的、聽到的在下次我們班舉行「小小氣象播音員」的比賽中告訴大家的!

5、 課件出示:「小小氣象播音員」的比賽通知。

[板書設計]

雷雨前:(學生張貼卡片——描寫天氣變化的短句)

18 雷雨 雷雨中: 嘩嘩嘩 越下越大 漸漸地小了

雷雨後:(學生張貼卡片——描寫雨後美麗景色的短句)

雷雨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閱讀劇本,了解劇情,把握其中的矛盾沖突,了解人物的性格。

2、初步了解戲劇人物的鑒賞方法。

能力目標

1、學會鑒賞戲劇,提高學生鑒賞戲劇文學作品的能力。

2、通過品味人物語言,探測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而探究作品的藝術魅力。

情感目標

感受作者藉助濃重的戲劇氛圍及富有詩意的語言所傳達的悲劇意識(性格的悲劇、命運的悲劇、生存的悲劇)

【教學設想】

1、通過反復閱讀和分角色朗讀,品味戲劇作品豐富多彩而又富有個性化的語言。

2、課前組織學生觀看電影《雷雨》片段,與課堂點撥、品讀一詞一句及比較鑒賞相結合,激發學生欣賞戲劇文學的興趣。

3、擬採用屏幕投影的方式,擴大課堂容量。

4、課型:品讀鑒賞課

5、教時:一教時

【重難點簡析】

1、戲劇語言在展開沖突,顯示人物性格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言為心聲,品讀語言應是開啟人物心靈的一把鑰匙。因此我確立本課教學重點為:引領學生在把握矛盾沖突的基礎上,通過對周朴園語言的品讀,探究周朴園的性格、心理。

2、作者說《雷雨》「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惡」。鑒賞時為了避免用「社會問題劇」的主題模式「削足適履」地硬套劇作,我將教學難點確定為:引領學生感受作品的悲劇意識,探究作品的藝術魅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資料《雷雨》結局片斷1分30秒)雷雨之夜,在幻想、憧憬、掙扎、嚎叫之後,三個愛恨交織,有著火熱人生的年輕人同時踏上了生命的不歸路。這就是當年23歲的曹禺創作的四幕話劇《雷雨》的結局。那麼今天,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走近這位被稱為「中國莎士比亞」的戲劇大師,走進《雷雨》。

二、審美感知,整體把握。

1、【投影】曹禺和《雷雨》簡介

曹禺(1910-1996),原名萬家寶,原籍為湖北潛江,現代著名劇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處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更是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悲劇。

2、【設問】

(1)課文節選部分,與周朴園的矛盾沖突主要同哪些人有關?(附:人物關系圖)

(明確:周朴園與魯侍萍,周朴園與魯大海)

(2)課文中這兩組主要矛盾沖突是從課文的哪裡斷開的

(明確:「周朴園;可是你——」)

(3)周朴園和魯侍萍的沖突在全劇中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全劇關鍵情節,因為他們的沖突才使矛盾激化,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三、品讀語言,評析人物

1、【投影】戲劇鑒賞方法:

①把握戲劇沖突

②揣摩戲劇語言

③分析人物形象

2、【品讀鑒賞】周朴園的語言鑒賞

周朴園和魯侍萍相識的視頻片段

(1)設問:視頻中,人物的語言和文本中有一些不同之處,你認為片段中周朴園的扮演者對台詞的處理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和不足之處?你的依據是什麼?

(明確:教師示例,個人認為好的方面有「(低聲)是你?」視頻中人物的只用顫抖的聲音說了一個字「你」,在這樣的情境中更能表現周朴園的震驚,原文中的「是你」多了一個字,更多的是強調了自己辨認出對方的結果。

個人認為不好的地方有

①「(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麼」視頻中人物語氣不夠重。應該讀得很重才能表現周朴園的冷酷、不念舊情。(學生可以有自己的不同意見,如不該讀得重,從前文看周朴園對魯侍萍還是有點感情的`,找相關句子來證明)

②「(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還是找到這兒來了」視頻中的人物的語氣更近似於無奈。

③「誰指使你來的」文中沒有標明語氣或情態,視頻中演員將重音放在「指使」二字上。應該將重音放在「誰」字上,這樣才能夠表現周朴園第一反應就認為魯侍萍定是受人指使,要弄清背後之人的心理,才能表現他的武斷、戒備。

(2)同學們認為該用什麼樣的語氣、神情來讀這幾句話?

請學生分角色朗讀,可以自選角色。讀完後互相點評,再交換角色朗讀。也可請其他同學來點評,再換人分角色朗讀。(點評時應該結合劇本內容說出自己的理解,如為什麼你要這么來讀)

(3)挑一句話,分析周朴園性格(投影:周朴園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思考:你認為周朴園是個什麼樣的人,並從選段中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他這種特點的句子。並談談自己的理解

(運用我們剛才獲得的揣摩人物語言的體驗,去大膽地走近周朴園的心靈。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前後左右的同學相互交流)

明確:他是一個虛偽的人,表現在他對魯侍萍態度前後不一致。

他是一個自私的人,表現在他只考慮自己的名聲。

總之,「周朴園這個人可以說是壞到家了,壞到連自己都不認為自己是壞人的程度」(作者語),那麼他身上有沒有作為一個人應該有的好的品質?例如他對魯侍萍的感情有沒有真誠的成分。

四、拓展延伸,探究學習

學術界對周朴園和魯侍萍的愛情糾葛有很多說法,如初戀難忘說、年輕貌美說、老年懺悔說、內心空虛說、婚姻失敗說,內心平衡說等。

你的看法是什麼?

五、總結

同學們,今天,在曹禺先生建構的一個「人的舞台」上,我們以自己的方式去感悟、去揣摩,走進了《雷雨》。這堂課我們一起了解了鑒賞戲劇人物的幾種方法,一起用這些方法嘗試著去分析周朴園的形象。希望這節課不是文章學習的結束,而是學習的開始。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解讀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雷雨教案 篇5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關於18雷雨精品教案教學設計二名師案例,歡迎您來閱讀並提出寶貴意見!

學習目標

1.會認本課時的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像,能有感情地朗讀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麼樣變化的。

學習重點

1.會認記本課時的4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第四、五、六自然段。

學習難點

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麼樣變化的。

審美視點:情景美,創造美

課前准備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景象的課件。

2.生字詞卡片。

3.學生自製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直接讀課題,雷雨小朋友都見過吧,誰能說說。

2.剛才大家說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觀察到的雷雨寫進了課文里,讓我們一起走進18課,感受感受作者筆下的雷雨吧。

二、識字

1.作者到底寫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請小朋友自己讀讀課文,讀的時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認識的字請教你的同桌。

自讀課文

2.出示句子:剛才小朋友讀得非常認真,生字這個攔路虎消滅沒有?老師從課文里選了4個句子,看水能字音讀准,句子讀通。其他的小朋友可要聽仔細了,看他的字音讀准沒有,句子讀通沒。

自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讀准,單獨出現還能讀好嗎?

同桌互讀──男女賽讀

4.記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讀准了,樣子記住了嗎?怎麼記的?

5.鞏固生字:

(1) 自讀生字卡上的詞語,分大組組詞

(2) 在生活中識字

三、學習課文

1.分大組賽讀課文

2.邊讀邊想圍繞雷雨,你讀的這個部分寫的是雷雨什麼時候的景象?

指名回答(板書:前 中 後)

3.品讀課文:想不想欣賞一下雷雨的這三個不同的景象(板書:)

雷雨前:

(1)出示課件:你看見了什麼,聽見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板書:烏雲、大風、閃電)

(2)從你看見的,聽見的,感受到的,你認為這是什麼時候的景象?

(3)剛才大家看了,說了雷雨前的景象,現在我們讀一讀作者寫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讀懂些什麼?體會到什麼?

自讀課文──指名回答──談體會──齊讀

(4)小結:是呀,雷雨前的天氣悶得讓人透不過氣來,黑沉沉的烏雲像巨石一樣壓下來,狂風席捲大地,閃電、雷聲也不甘示弱,趕來湊熱鬧,多可怕的氣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過朗讀來告訴大家,讓老師也感受到。齊讀1──3自然段。

雷雨中:

(1)出示課件:不一會,雨下起來了,這時你聽見了什麼?(板書:雨)

(2)作者又是怎樣描寫的,請自讀4──6自然段。

(3)讀了第二部分,你感受到了什麼?

(4)小結:是呀,雷雨由大變小,真是變化莫測!

(5)讓我們一邊聽雨聲,一邊帶著剛才的感受讀一讀4──6自然段。

雷雨後:

(1)出示課件:漸漸地,雷聲、雨聲都小了,一場雷雨很快結束了,雨後的景象又是怎樣的?誰能說一說?(板書:彩虹)

(2)是呀,萬物經過大雨的洗刷,一切都變得那麼清新,花兒開了,小鳥,小青蛙歡快地唱著歌,如果你現在就是這個小朋友,你有什麼感受?

(3)帶著這種感受讀一讀7──8自然段,看誰能讀出雷雨後那美麗的景緻。

(4)小結:雨過天晴,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著美麗的彩虹,耳邊傳來聲聲蛙鳴,這是一幅多麼美麗的圖畫呀。

四、拓展

1.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欣賞了雷雨前、中、後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們不同的特點,相信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樣的?誰能說一說。

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是一幅永遠也讀不完的書。走進大自然,你一定會得到更多的樂趣,發現更多的秘密。不過,只有細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們願意做個細心的孩子嗎?讓我們一塊去觀察,把觀察到的記錄下來,寫成觀察日記吧。

《雷雨》教學設計片段

1.閉眼聽配音,想像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2.畫一幅你看到的或想像中的雷雨前的景象圖,並在圖下寫幾句話,在小組內介紹自己的圖,進行交流。

3.寫一寫。留心觀察這一周天氣的變化,把它寫在日記里。(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甘河灘鎮坡東小學 陳佔香)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18雷雨教學設計二,雷雨,希望對你有幫助!

熱點內容
涿州老師招聘 發布:2025-09-14 21:13:55 瀏覽:347
零五網初二物理同步練習 發布:2025-09-14 20:51:19 瀏覽:678
胃病多久好 發布:2025-09-14 18:27:57 瀏覽:635
教師專業化成長 發布:2025-09-14 16:39:40 瀏覽:484
八年上冊數學 發布:2025-09-14 16:04:25 瀏覽:358
標桿教育 發布:2025-09-14 15:51:08 瀏覽:149
教育運營管理 發布:2025-09-14 15:50:24 瀏覽:196
2017語文全國卷一作文 發布:2025-09-14 12:18:46 瀏覽:940
九年級上學期班主任工作總結 發布:2025-09-14 11:59:11 瀏覽:788
夏利的歷史 發布:2025-09-14 09:20:56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