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君不自詐文言文翻譯

君不自詐文言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0-11-30 16:53:09

文言文翻譯《呂蒙正不計人過》

一、譯文:呂蒙正宰相不喜歡記著別人的過失。剛擔任副宰相,進入朝堂時,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簾內指著呂蒙正說,「這小子也能參與謀劃政事嗎?」呂蒙正裝作沒有聽見似的走過去了。與呂蒙正同在朝廷的同僚非常憤怒,並追問那個人的官位和姓名。

呂蒙正急忙制止,不讓(那位同僚)查問。退朝以後,那些與呂蒙正同在朝班的同僚仍然憤憤不平,後悔當時沒有徹底追究。呂蒙正則說:「一旦知道那個人的姓名,就終生不能忘記,因此還不如不知道那個人的姓名。(不去追問那個人的姓名),對我來說有什麼損失嗎?」當時在場的人都佩服呂蒙正的度量(氣量)。

二、原文:宋·司馬光《湅水紀聞》

呂蒙正不喜記人過。初任參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於簾內指之曰:「是小子亦參政耶!」 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其同行列怒之,令詰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罷朝,同列猶不能平,悔不窮問,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忘,固不如無知也,且不問之,何損?」 時皆服其量。

(1)君不自詐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一、文章中心

文章中呂蒙正不計人過,實在難能可貴。呂蒙正當眾諷刺自己的人,採取置之不理的冷處理的態度,而不是採取爭鋒相對,甚至懷恨在心,打擊報復的態度,避免了激化矛盾。作為宰相的呂蒙正卻有「不記人過」的心胸,這樣的氣度,令人佩服,景仰。我們從呂蒙正身上,可以學到為人處事的智慧,懂得容人之過的道理。

二、人物簡介

呂蒙正(944~1011年),字聖功,河南洛陽人,祖籍在今萊州市城港路街道軍寨址村 。北宋初年宰相。

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考中狀元後,授將作丞,出任升州通判。步步高升,三次登上相位,封為許國公,授太子太師。為人寬厚正直,對上遇禮而敢言,對下寬容有雅度。

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去世,終年六十八,追贈中書令,謚號文穆。

㈡ 我要當代學生 2009第八屆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專輯》初中文言文閱讀訓練70篇 的答案

1.★魯人徙越
1.①自己②有人③憑④長處3.要根據需要來確定行動,否則只能碰釘子。
2.★農夫毆宦
1.(1)給 (2)眼淚 (3)通「值」價值 (4)就3.揭露了「宮市」對勞動人民的剝削、迫害。
3.★教學相長
1.(1)味美 (2)即使 (3)困惑 (4)增進,促進
3.教 學 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
4. ★樊重樹木
1.(1)但是 (2)從前 (3)都 3.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造作準備,有長遠打算。 啟示:學習也是如此。
5. ★顏回好學
1.(1)早 (2)極度悲哀 (3)更加
3.顏回年輕輕就死了,現在沒有像他那樣好學的人了。
6. ★王充博覽
1.(1)贊揚 (2)以……為師 (3)就 (4)就
3.指諸子百家的著作,如《老子》、《孟子》、《莊子》、《韓非子》、《荀子》等。
7. ★不記人過
1.(1)過失、過錯 (2)假裝 (3)責問 (4)制止 2.略
3.呂蒙正為人正直,襟懷坦白,不喜歡記著別人的過失尋機報復。有胸懷,更有智慧。
8.★欲食半餅喻
1.(1)原因、緣故 (2)停止 (3)假如 2.略
3.諷刺了那種不究因果而鑽牛角尖、徒生苦惱的糊塗蟲(愚蠢的人)。
9. ★反裘負芻
1.(1)背 (2)為什麼 (3)你 2.略
3.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10. ★管莊子刺虎

1.(1)制止 (2)代詞,指老虎 (3)舉動 (4)卻 2.略
3.做事應善於分析矛盾,把握時機,以逸待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齊人有好獵者
1.(1)回家 (2)妻子孩子 (3)應該 (4)努力耕田
3.人在遇到困難時,不可勉為其難,有時暫時後退是為了更好地前進。(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蠻干,當失敗時,應該注重考慮成功的策略。)
12. ★何梅谷之妻
1.(1)將(2)黃昏 (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觀音菩薩」這件事。(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聽,不阻止她呢,又恐怕會讓讀書人見笑。
13. ★邴原泣學
1.(1)能夠 (2)假如,如果 (3)白白地 (4)錢,學費
3.發現邴原無學而泣,躬身垂問。得知邴原身世後,甘願舍棄自己的收入,免收邴原學費。這位老師「關心貧幼」、「幫助有志者成才」的品質值得每一個人敬佩。
4.貧不喪志,立志求學,並在學習中刻苦勤奮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14. ★晉人好利
1.(1)離開 (2)求取 (3)給 (4)比……嚴重
3.雖然強搶不是什麼值得表揚的,但晉人的辯解卻也令人深思。好利是人類普遍的本性,最好的做法當然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表面君子風范,說起廉潔慷慨激昂,而暗地裡卻貪得無厭,為自己利益費盡心機者,實在比這晉人還要差!因為他們多了一條更卑劣的品行——虛偽!
15.★范仲淹罷官
1.(1)急忙,趕快 (2)具備,齊備 (3)失意的樣子 (4)結束,完畢
3.亟令詢之、憮然,即徹宴席,厚賙給之。
4.表現了范仲淹體恤民生艱難、心繫百姓疾苦的道德風范與人格魅力。
16.★一知半解
1.(1)卻 (2)聖賢 (3)因此 (4)用在主語和介詞結構之間,無義
3.讀死書而不善於運用,變得非常迂腐,甚至連基本的人世常識和人情倫理都忘卻了。
17.★非所言勿言
1.(1)禍害,災難 (2)糊塗、愚昧的樣子(3)謀劃(4)防備,戒備
2.聰明的人,還沒有一點聲響時就預計到了;會思考的人還沒有成功時就做好防備。
3.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為勿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詭;非所爭勿爭,以避其聲。
18.★武王問治國之道
1.(1)方法 (2)罷了 (3)怎麼樣 (4)利益,好處
3.利之而勿害,成之勿敗,生之勿殺,與之勿奪,樂之勿苦,喜之勿怒。
19.★君子之言
1.(1)少 (2)不及,比不上 (3)考慮 (4)災難,禍害
3.前者寡而實,後者多而虛。
4.寡——多、實——虛、有——無
20.★劉備納賢
1.(1)後代 (2)回頭看 (3)依附,依靠 (4)把……作為 (5)拜見 (6)以……為奇
3.要有一番作為,就要善於海納百川。(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21.★絕妙好辭
1.經過 (2)同「否」 (3)走 (4)女兒的兒子 (5)記錄 2.略
3.才高八斗,絕頂聰明
22.★牧童捉小狼
1.距離 (2)特意 (3)快速跑 (4)樣子 2.略
3.要善於用智慧戰勝比自己強大的敵人。
23.★林逋論學問
1.(1)只 (2)方法、技能 (3)探討、分辨 (4)「之於」 (5)實在的事情
3.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24.★一軸鼠畫
1.(1)隨便 (2)察看 (3)及、等到 (4)跌跌撞撞
25.★勉諭兒輩
1.(1)用來做成 (2)不要
3.節儉是長期養成的良好習慣。
26.★★劉慶問飲
1.(1)到 (2)先前 (3)只是 (4)無辜服罪
3.自己拿著房間鑰匙,房間緊閉如常而金錢卻丟失了。
4.柳慶商人:「你的鑰匙常放在什麼地方?」商人回答說:「經常自己帶著。」柳慶又問:「你可曾和別人一同住宿過嗎?」商回答說:「沒有。」柳慶接著又問道:「與別人一同喝過酒嗎?」商人回答說:「先前曾和一個僧人暢飲過兩次,酒醉得大白天就睡著了。」柳慶據此判斷房間主人只是因為刑訊痛苦才被迫認罪的,並不是真正的盜竊犯,那個僧人才是真正的盜竊犯。
27.★★勾踐困於會稽

1.(1)已經 (2)同「返」,回 (3)抬頭看 (4)穿
3.卧薪嘗膽 忍辱負重,刻苦自勵,發憤圖強。
28.★★孔子過而不式

1.(1)討伐;攻打 (2)就 (3)拿著韁繩 (4)扶著車前橫木敬禮
3.國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爭,非忠也;爭而不死,非勇也。
29.★★汗不敢出
1.(1)皇帝下詔書接見 (2)恐懼 4.鍾毓是個誠實的人。
30.★★吳郡陳遺
1.(1)極,非常 (2)常常 (3)口袋 (4)收藏 (5)送給 (6)正值、遇到
3.要孝敬父母,善待老人。
31.★★仲尼相魯
1.(1)憂患 (2)你 (3)認為……驕傲 (4)接納
3.足智多謀
32.★★饒州神童
1.(1)愛慕、羨慕 (2)斷、切斷、斷絕 (3)終了、完畢、結束(4)指考中做官
3.文中培養兒童的做法是揠苗助長,扼殺了兒童的天性,實在是危害極大。
33.★★燭鄒亡鳥
1.(1)愛好、喜歡 (2)掌管 (3)代「燭鄒的罪狀」 (4)接受、聽從
2.D
4.揭露了統治者奢侈玩樂,為了一隻鳥而要輕易殺人的殘忍,贊揚了晏子巧言善諫的睿智。
34.★★東野稷敗馬
1.(1)駕車(的技藝) (2)轉動、轉彎 (3)一會兒 (4)用盡
3.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極限,超過了這個極限必然會失敗。(凡事都有一個度。)
35.★★多言何益
1.(1)說話 (2)持久 (3)啼叫 (4)好處
3.舉例 對比 說話應切合時機
36.★★校人欺子產
1.(1)贈送 (2)叫,命 (3)一會兒 (4)我
3.校人明明把魚煮了,卻編了「剛開始放入池中,那些魚顯得疲弱而游得不太靈活的樣子,過了一會兒就靈活自在了,迅速地游動看不見了」的謊話來欺騙子產。
4.把校人因騙過子產而頗為得意的語氣極為逼真地寫了出來。
37.★★陳述古辨盜
1.(1)主管 (2)極其 (3)暗中,暗地裡 (4)小偷
3.做賊心虛
38.★★更渡一遭
1.(1)抓到 (2)吃 (3)名聲
3.它尚未識破主人言而無信、又裝腔作勢的真面目。
39.★★害群之馬
1.(1)要,打算 (2)是的 (3)只,僅僅 (4)除去,除掉
3.對有損國家、集體、人民利益的團體或個人,要及早發現、及早處理。
40.★★李陵答蘇武書
1.(1)投降 (2)防禦,抵禦 (3)抬起 (4)和 (5)妻子和兒子 (6)辜負
3.子歸受榮,我留受辱 堅韌不屈、至死不渝
41.★★魯國之法
1.(1)在 (2)興起 (3)改變 (4)給予 (5)適合 (6)少
2.子貢在諸侯國中贖出魯國人,卻不願依魯國法律領取應得的贖金。
3.孔子不贊同子貢的這一做法。孔子從小事情便能看到教化的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孔子認為聖人的行為可影響百姓,子貢不取贖金,便不能引導不富裕的百姓效法她去贖回更多為奴的魯人。
42.★★王旦與寇準
1.(1)屢次 (2)原本 (3)更加 (4)因此
3.寬厚,以國事為重 忠誠正直,不徇私情

43.★★寇準讀書
1.(1)聽說,聽到 (2)對……說 (3)恰好 (4)明白
3.寬容大度,謙虛謹慎,不恥下問,具有自知之明。
44.★★★金壺丹書
1.(1)打開 (2)同「返」 (3)劣馬 (4)你 (5)討厭 (6)治國的道理
3.有法不實行,便像無法一樣。一個人如果只是將修身的格言置於座右,卻並不打算實行,他就不可能獲得長進;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將治國良策付諸實踐,那麼再好的國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話。
45.★★歐陽修「三上」作文
1.(1)只 (2)好學 (3)歐陽修自稱 (4)同「耳」,罷了
3.珍惜時間,勤於讀書
46.★★嘔心瀝血
1.(1)快速 (2)使動用法,使……跟從 (3)一概,都 (4)醒悟
3.窮思苦索,費盡心機 認真教育、苦心鑽研技術、刻苦探討技藝
47.★★工之僑為琴
1.(1)砍削(2)用作動詞,裝上琴弦 (3)用作名詞,美器,美琴 (4)用作動詞,裝進匣子里 (5)往,到 (6)同「稀」 (7)打算 (8)表推測的語氣助詞
3.居高位者沒有見識,只重虛名;世道不辨真偽
48.★★曾子不受邑
1.(1)接受 (2)同「返」返回 (3)向 (4)保全
3.要保持自己的氣節,不能接受別人的施捨。
49.★★★呂僧珍無私
1.(1)偏私 (2)承受 (3)都 (4)擴大
3.嚴以律己,不謀私利
50.★★劉行本進諫
1.(1)鞭打 (2)稍微 (3)放 (4)怎麼可能
3.D
51.★★★李生論善學者
1.(1)同「識」,記 (2)勸說 (3)超過 (4)何不 (5)等到
3.闡明勤學苦練出人才的道理,勉勵人們刻苦努力,提高道德修養。
4.要點提示:學貴善思;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
52.★★★子產論政寬猛
1.(1)使……服從 (2)很少 (3)於此,這里指「在火里」 (4)所以
(5)這個地步 (6)稍稍
3.說明為政者要寬嚴相輔而行,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53.★★★劉崇龜換刀
1.(1)極不,一點兒也不 (2)以為 (3)大繩子 (4)跟蹤 5)等候
(6)急,趕快 (7)處死
3.盜賊認為女人是來抓自己,怕被抓住,所以逃走。
富商子「踐其血,污而仆」怕受牽連,所以逃走。
4.(1)做任何事情都要全面深入調查,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2)劉崇龜用換刀的方法,以假亂真迷惑對方抓到真正的兇手,這是智慧的表現。
54.★★★苻融驗走
1.(1)做,擔任 (2)誰,哪一個 (3)就,於是 (4)過了一會兒 (5)用嚴肅或嚴厲的神色
3.蓋以賊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賊也。
4.只有見聞廣博,觀察深刻,才能辨析明了,不被迷惑,查清事實。
55.★★★申包胥如秦乞師
1.(1)到 (2)請求出兵 (3)國家 (4)趁 (5)叩頭
3.(1)出逃 (2)滅亡
4.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
56.★★★臣聞地廣者粟多
1.(1)辭,拒 (2)成就 (3)拒絕,拋棄 (4)幫助 (5)使……成霸業
3.古今對比和敵我對比 君王不拋棄民眾有很多好處,拋棄百姓危害極大。
57.★★★懸賞納諫
1.(1)向 (2)管理 (3)即使 (4)才
3.懸賞納諫
4.等到兵敗才想到要求謀臣,未免太遲了。
58.★★★扁鵲治病
1.(1)先前 (2)治癒 (3)治療 (4)計謀 (5)損傷,傷害 (6)好
3.因為公扈的智慧高而性格柔弱,計謀雖多,卻缺乏決斷;齊嬰的智慧不足而性格堅強,缺乏計謀且又過於專斷。將兩個人的心對換,可以揚起長而避其短。
59.★★★狄梁公與婁師德
1.(1)擔任 (2)左右 (3)過錯 (4)自誇
3.狄梁公:知錯能改;婁師德:胸懷若谷;則天皇帝:懂得用人之術。
60.★★★王安石待客
1.(1)拜見 (2)料想 (3)准備 (4)以……為怪
3.嫌貧愛富、阿諛奉承 做事講究原則
61. ★★★竊槽
1.(1)管理 (2)用 (3)找來 (4)這
3.佛學的糟粕或從佛學中竊來的一點兒皮毛
以不知為知,拾人牙慧而沾沾自喜,到處炫耀(或:有了一知半解就自以為了不起而誇誇其談)
62.★★★賈生吊屈原
1.(1)擔任 (2)住;到……去 (3)眼淚 (4)等到 (5)游說
3.屈原投汨羅江殉節的事情
4.提示:認同的講清理由,或不認同的講清理由。
63.★★★韓信忍辱
1.(1)百姓,平民 (2)推薦,推舉 (3)同情 (4)你 (5)羞辱
(6)全,整個
3.忍辱負重,具有頑強意志
64.★★★臧僖伯①諫觀魚

1.(1)前去 (2)勸阻 (3)引導 (4)衡量,估計 (5)顯示
(6)……的原因 (7)射獵
3.要以國家大事為重,不能玩物喪志,以免上行下效。

65.★★★陶侃留客
1.(1)名望 (2)告訴 (3)只 (4)都
(5)離開 (6)停止 (7)左右 (8)返回
3.待人要真心實意才會得到別人的好評。
66.★★★王粲強記
1.①以……為奇 ②全,滿 ③ 記 ④超過
3.強記默識;善算;善屬文
4.蔡邕關愛、推重年輕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動;年輕人的成長需要前輩的關愛和支持;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
67.★★★岑文本官高而憂
1. ①平定 ②稱贊 ③熟練 ④盡 ⑤同「返」,返回 ⑥死
3.江東之役,幾所度之,神用頓竭。
68. ★★★祖逖聞雞起舞
1.(1)踢 (2)醒 (3)指舞劍 (4)果真 (5)帶領 (6)駐扎
3.有志者及時奮起為國效力。
69.★★★君不自詐
1、 ①要求 ②正直 ③極、最 ④認為可恥
3、皇帝認為用欺詐的方法去試探大臣是否為「直臣」,這種做法是可恥的,也不可能有直臣的。
70.★★★孟子欲休妻
1、①是 ②說 ③防備、准備 ④責備
3、 ①與人交往,要注意禮貌。 ②與人相處,要嚴以律己。
翻譯句子略,見譯文

㈢ 誰有初中文言文70篇的答案、50分

11. ★齊人有好獵者
【參考答案】
1.(1)回家 (2)妻子孩子 (3)應該 (4)努力耕田
3.人在遇到困難時,不可勉為其難,有時暫時後退是為了更好地前進。(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蠻干,當失敗時,應該注重考慮成功的策略。)
【參考答案】
1.(1)將(2)黃昏 (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觀音菩薩」這件事。(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聽,不阻止她呢,又恐怕會讓讀書人見笑。
13. ★邴原棄學
【參考答案】
1.(1)能夠 (2)假如,如果 (3)白白地 (4)錢,學費
3.發現邴原無學而泣,躬身垂問。得知邴原身世後,甘願舍棄自己的收入,免收邴原學費。這位老師「關心貧幼」、「幫助有志者成才」的品質值得每一個人敬佩。
4.貧不喪志,立志求學,並在學習中刻苦勤奮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14. ★晉人好利
【參考答案】
1.(1)離開 (2)求取 (3)給 (4)比……嚴重
3.雖然強搶不是什麼值得表揚的,但晉人的辯解卻也令人深思。好利是人類普遍的本性,最好的做法當然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表面君子風范,說起廉潔慷慨激昂,而暗地裡卻貪得無厭,為自己利益費盡心機者,實在比這晉人還要差!因為他們多了一條更卑劣的品行——虛偽!
15.★范仲淹罷官
【參考答案】
1.(1)急忙,趕快 (2)具備,齊備 (3)失意的樣子 (4)結束,完畢
3.亟令詢之、憮然,即徹宴席,厚賙給之。
4.表現了范仲淹體恤民生艱難、心繫百姓疾苦的道德風范與人格魅力。
16.★一知半解
【參考答案】
1.(1)卻 (2)聖賢 (3)因此 (4)用在主語和介詞結構之間,無義
3.讀死書而不善於運用,變得非常迂腐,甚至連基本的人世常識和人情倫理都忘卻了。
17.★非所言勿言
【參考答案】
1.(1)禍害,災難 (2)糊塗、愚昧的樣子(昏暗的樣子)(3)謀劃(4)防備,戒備
2.聰明的人,還沒有一點聲響時就預計到了;會思考的人還沒有成功時就做好防備。
(聽力靈敏的人能在無聲中聽到聲音;善於思考的人能在禍患沒發生時做好防備。)
3.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為勿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詭;非所爭勿爭,以避其聲。
【特別說明】
本段中「紅色字體」為對原書的「文段」和「參考答案」的修改,敬請讀者自察。
18.★武王問治國之道
【參考答案】
1.(1)方法 (2)罷了 (3)怎麼樣 (4)利益,好處
3.利之而勿害,成之勿敗,生之勿殺,與之勿奪,樂之勿苦,喜之勿怒。
19.★君子之言
【參考答案】
1.(1)少 (2)不及,比不上 (3)考慮 (4)災難,禍害
3.前者寡而實,後者多而虛。
4.寡——多、實——虛、有——無
20.★劉備納賢
【參考答案】
1.(1)後代 (2)回頭看 (3)依附,依靠 (4)把……作為 (5)拜見 (6)以……為奇
3.要有一番作為,就要善於海納百川。(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21.★絕妙好辭
【參考答案】
1.經過 (2)同「否」 (3)走 (4)女兒的兒子 (5)記錄 2.略
3.才高八斗,絕頂聰明
22.★牧童捉小狼
【參考答案】
1.距離 (2)特意 (3)快速跑 (4)樣子 2.略
3.要善於用智慧戰勝比自己強大的敵人。
23.★林逋論學問
【參考答案】
1.(1)只 (2)方法、技能 (3)探討、分辨 (4)「之於」 (5)實在的事情
3.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24.★一軸鼠畫
【參考答案】
1.(1)隨便 (2)察看 (3)及、等到 (4)跌跌撞撞
25.★勉諭兒輩
【參考答案】
1.(1)用來做成 (2)不要
3.節儉是長期養成的良好習慣。
26.★★劉慶問飲
【參考答案】
1.(1)到 (2)先前 (3)只是 (4)無辜服罪
3.自己拿著房間鑰匙,房間緊閉如常而金錢卻丟失了。
4.通過詢問商人的日常生活(不一定對的哦~~~)
【原文】
仲尼相魯,景公患之。謂晏子①曰:「鄰國有聖人,敵國之憂也。今孔子相魯若何?」晏子對曰:「君其勿憂。彼魯君,弱主也;孔子,聖相也。若(君)不如陰②重孔子,設以相齊。孔子強諫③而不聽,必驕魯而有齊,君勿納也。夫絕於魯,無主於齊,孔子困矣。」居期年,孔子去魯之齊,景公不納,故困於陳、蔡之間。
(選自《晏子春秋•外篇》)
【注釋】①晏子:晏嬰,為春秋時期齊國國相。②陰:假意。③強諫:竭力規勸。
【譯文】
孔子擔任魯國宰相,景公認為這是齊國的憂患。對晏子說:「鄰國有聖人,就是敵對國家的憂患。現在孔子當了魯國的宰相可怎麼辦?」晏子回答說:「君主用不用憂愁。拿魯國的國君,是個昏庸軟弱的君主;孔子是德行才能出眾的宰相。國君不如暗地裡表示欽慕孔子的才能,假說許他做齊國的宰相。孔子竭力勸諫而魯君不聽從,孔子一定會認為魯君驕傲而來到齊國。國君不要接納他。這樣,他將自然和魯國斷絕關系,又不能被任用齊國。孔子就窘迫了。」過了一年,孔子離開魯國到齊國去,景公不接納,所以孔子被困在陳、蔡兩國之間。
31
【參考答案】
1.(1)憂患 (2)你 (3)認為……驕傲 (4)接納
3.足智多謀

32.★★饒州神童

【參考答案】
1.(1)愛慕、羨慕 (2)斷、切斷、斷絕 (3)終了、完畢、結束(4)指考中做官
3.文中培養兒童的做法是揠苗助長,扼殺了兒童的天性,實在是危害極大。

33 好:喜好 主:掌管 之:代「燭鄒的罪狀」 聞:接受,聽從
C 派燭鄒管養鳥的事,結果鳥卻跑了 讓諸侯聽到了這件事,認為我們國君重視鳥卻輕視人才,這是第三條罪狀 揭露了統治者奢侈玩樂,重鳥輕人的殘忍,歌頌了晏子巧言善諫的機智聰明

34 御 駕駛 旋:旋轉 竭 用完 庄公假裝沒聽見沒有理會
他的馬力氣用完了,還強行求全,所以說會失敗 寓意-----凡是都有個度

35 多言何益:多說話有什麼好處呢? 益:好處。 恆:常常 鳴:叫
重要的是話要說得切合時機
打比方,作比較的說理方法 說話不在於多少,而在於切合時機的道理

36饋:送 使:讓 少:一會兒 從前有人向鄭國子產贈送活魚
所以對君子可以用恰當有道的方法來欺騙他,但卻很難用不道的方法來迷惑他。

37知:曾經 至:非常 盜:小偷 陰:暗暗地
陳述古就讓人去把這口鍾迎到縣府衙門來放到後閣供奉著 然後暗暗派人用墨汁塗鍾 膽小害怕的心理

38 得:得到 食:吃 名:名聲
於是把爐火燒得鍋里的水鼎沸,(在鍋上)橫架了細竹子作為橋 能夠渡過這里就使你活下去

39 將:要 然:知道 徒:但 去:驅逐
治理天下,和我放馬又有何不同呢? 黃帝大受啟發,稱牧童為天師,再三拜謝,方才離開。 啟示: 對有損國家、集體、人民利益的團體或個人,要及早發現、及早處理。(或:要虛心向他人請教;事物是相互聯系的等等。)

40降:投降 御:遮擋 舉:抬 與:和 妻子:妻子兒子 負:帶著
我李陵的心難道與眾不同,能夠不傷心嗎?

41於:在 舉:採取 移:改變 施:影響 寡:少
子貢在國外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後拒絕收下國家賠償金,後經孔子勸說,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收下了那人的謝禮

42
數:多次 固:本來 益:更加 由是:因此
你雖然稱贊他美,他卻專門說你壞話
準是對陛下沒有隱瞞,更體現他忠誠正直

43聞:聽說 謂:告訴 適:趕上 諭:領會
您有什麼可以教導我的啊
張詠就是這么說我的啊

44發:打開 反:翻轉 駑馬:劣馬 若:你 惡:討厭 道:路
紀國有這樣深刻的言語,為什麼會亡國呢
這個故事說明,有法不實行,便像無法一樣。一個人如果只是將修身的格言置於座右,卻並不打算實行,他就不可能獲得長進;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將治國良策付諸實踐,那麼再好的國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話。大道理不應該空掛在嘴上,而應該親身去實踐。

45惟:只 篤學:好學 余:我
所以從未把書放下片刻
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馬上、枕上、廁上。

4646`嘔心瀝血
1.①快速②使動用法,使……跟從③一概,都④醒悟2.①背著又古又破的絲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詩句,就寫下來投入絲囊中。②這個孩子要嘔出心肝才算完啊! 3.窮思苦索,費盡心機;認真教育、苦心鑽研技術、刻苦探討
47工之僑為琴
1.①砍削②用作動詞,裝上琴弦③用作名詞,美器,美琴④用作動詞,裝進匣子里⑤往,到⑥通「稀」⑦打算⑧表推測的語氣助詞2.①又與刻字工匠商議②用百金來買琴3.居高位者沒有見識,只重虛名,世道不辨真偽。
48曾子不受邑
1、①接受 ②同「返」,返回 ③向 ④保全
2、①接受別人東西的人害怕別人,給別人東西的人驕橫地看待別人。
②曾參的話足夠用來保全他的氣節了。
3、要保持自己的氣節,不能接受別人的施捨。
49呂僧珍無私
1、①偏私 ②擔負 ③都 ④擴大、增加
2、①你自己有正當職業,怎麼可以胡亂地請求呢?
②怎麼可以搬遷它擴大我私人的住宅?
3、嚴以律己 不謀私利
50劉行本進諫
1、①鞭打 ②稍微 ③放 ④怎麼能
2、①這個人一向清廉,這次他的過失又很小,希望稍微寬恕他一點。
②如果是錯的,應當把我送到大理寺處置我,怎麼能輕視我不看我一眼呢?
3、D
51.★★★李生論善學者

【參考答案】
1.(1)同「識」,記 (2)勸說 (3)超過 (4)何不 (5)等到
3.闡明勤學苦練出人才的道理,勉勵人們刻苦努力,提高道德修養。
4.要點提示:學貴善思;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

52.★★★子產論政寬猛
【原文】
【參考答案】
1.(1)使……服從 (2)很少 (3)於此,這里指「在火里」 (4)所以
(5)這個地步 (6)稍稍
3.說明為政者要寬嚴相輔而行,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53.★★★劉崇龜換刀

【參考答案】
1.(1)極不,一點兒也不 (2)以為 (3)大繩子 (4)跟蹤 5)等候
(6)急,趕快 (7)處死
3.盜賊認為女人是來抓自己,怕被抓住,所以逃走。
富商子「踐其血,污而仆」怕受牽連,所以逃走。
4.(1)做任何事情都要全面深入調查,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2)劉崇龜用換刀的方法,以假亂真迷惑對方抓到真正的兇手,這是智慧的表現。

54.★★★苻融驗走
【參考答案】
1.(1)做,擔任 (2)誰,哪一個 (3)就,於是 (4)過了一會兒 (5)用嚴肅或嚴厲的神色
3.蓋以賊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賊也。
4.只有見聞廣博,觀察深刻,才能辨析明了,不被迷惑,查清事實。

55.★★★申包胥如秦乞師
【參考答案】
1.(1)到 (2)請求出兵 (3)國家 (4)趁 (5)叩頭
3.(1)出逃 (2)滅亡
4.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

56.★★★臣聞地廣者粟多
【參考答案】
1.(1)辭,拒 (2)成就 (3)拒絕,拋棄 (4)幫助 (5)使……成霸業
3.古今對比和敵我對比 君王不拋棄民眾有很多好處,拋棄百姓危害極大。

57.★★★懸賞納諫
【參考答案】
1.(1)向 (2)管理 (3)即使 (4)才
3.懸賞納諫
4.等到兵敗才想到要求謀臣,未免太遲了。

58.★★★扁鵲治病
【參考答案】
1.(1)先前 (2)治癒 (3)治療 (4)計謀 (5)損傷,傷害 (6)好
3.因為公扈的智慧高而性格柔弱,計謀雖多,卻缺乏決斷;齊嬰的智慧不足而性格堅強,缺乏計謀且又過於專斷。將兩個人的心對換,可以揚起長而避其短。

59.★★★狄梁公與婁師德
【參考答案】
1.(1)擔任 (2)左右 (3)過錯 (4)自誇
3.狄梁公:知錯能改;婁師德:胸懷若谷;則天皇帝:懂得用人之術。

60.★★★王安石待客
【參考答案】
1.(1)拜見 (2)料想 (3)准備 (4)以……為怪
3.嫌貧愛富、阿諛奉承 做事講究原則
60王安石待客
1.拜見 料想 准備 感到奇怪
2.(1)過了中午,他覺得很餓可是又不敢就這樣走。(2)王安石就把他剩下的餅拿過來自己吃了,那個蕭公子很慚愧的告辭了。
3.嫌貧愛富、阿諛奉承 做事講究原則
61竊槽
1.管理 用 找來 這

2.(1)得意洋洋認為自己有十分獨到的見解。(2)現在你用所學的佛理向我炫耀,可以;但我擔心真佛會笑你不過是偷竊了他的糟粕罷了。
3.佛學的糟粕或從佛學中竊來的一點皮毛 以不知為知,拾人牙慧而沾沾自喜,到處炫耀的人(或:有了一知半解就自以為了不起而誇誇其談)
62賈生吊屈原
1、① 擔任 ② 往;到……去③ 眼淚 ④ 等到 ⑤游說 ⑥ 志向
2、① 十八歲時,憑著能夠誦讀詩書、撰寫文章在郡縣中聞名。
②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把棄官和得官等閑視之,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麼了。
3、屈原投汨羅江殉節的事;認同的講清理由或不認同的講清理由。
63韓信忍辱
1、①百姓;平民 ② 推薦;推舉③ 同情 ④ 你 ⑤ 羞辱 ⑥ 全
2、①經常向人乞討食物,所以很多人都討厭他。
②整個集市上的人都笑韓信,認為他很膽怯。
3、忍辱負重;具有頑強意志
64臧僖伯諫觀魚
1、① 前往 ② 勸阻③ 引導 ④ 衡量;估計⑤ 顯示 ⑥ ……的原因⑦ 射獵
2、①凡是一種東西,不能夠用來演習大事,它的材料不能夠用來做器用,那麼,國君就不要去理會它。
②至於山林河湖的物產,把它們取來做日用品,
3、國君要以國家大事為重,不能玩物喪志,以免上行下效。
65陶侃留客
1、① 名望 ② 告訴③ 只 ④ 都 ⑤ 離開 ⑥ 停止⑦ 左右 ⑧ 返回
2、①當時冰雪滿地已經多日了,陶侃家一無所有,可是范逵車馬仆從很多。
②范逵既贊賞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對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謝。
3、待人要真心實意才會得到別人的好評。
66王粲強記
1.①以……為奇 ②全,滿 ③ 記 ④超過
2.於是讓王粲背誦碑文,王粲背得一字不差。 3.強記默識;善算;善屬文
4.蔡邕關愛、推重年輕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動;年輕人的成長需要前輩的關愛和支持;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
67岑文本官高而憂

1. ①平定 ②稱贊 ③熟練 ④盡 ⑤同「返」,返回 ⑥死
2.①唐太宗說:「我自己選拔一個人,你就不再擔任原職了。」
②今天,我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賀。
3.江東之役,幾所度之,神用頓竭。
69君不自詐
1、 ①要求 ②正直 ③極、最 ④認為可恥
2、①那些堅持真理不肯屈服的人,是正直的大臣,那些害怕權勢順從旨意的大臣,是奸佞的大臣。
②源泉渾濁而要求水流清澈,是不可能得到的。
3、皇帝認為用欺詐的方法去試探大臣是否為「直臣」,這種做法是可恥的,也不可能有直臣的。
70孟子欲休妻
1、①是 ②說 ③防備、准備 ④責備
2、①將要進門,問有誰在。將上客堂,聲要高揚。將進內室,眼要向下。
②這是你不講禮儀,不是你媳婦不講禮儀。
3、 ①與人交往,要注意禮貌。 ②與人相處,要嚴以律己。
68. ★★★★祖逖聞雞起舞

【參考答案】
1.(1)踢 (2)醒 (3)指舞劍 (4)果真 (5)帶領 (6)駐扎
3.有志者及時奮起為國效力。

㈣ 文言文陳述古辨盜有什麼啟示

1.★魯人徙越 1.①自己②有人③憑④長處3.要根據需要來確定行動,否則只能碰釘子。2.★農夫毆宦 1.(1)給 (2)眼淚 (3)通「值」價值 (4)就3.揭露了「宮市」對勞動人民的剝削、迫害。3.★教學相長 1.(1)味美 (2)即使 (3)困惑 (4)增進,促進 3.教 學 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4. ★樊重樹木 1.(1)但是 (2)從前 (3)都 3.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造作準備,有長遠打算。 啟示:學習也是如此。5. ★顏回好學 1.(1)早 (2)極度悲哀 (3)更加 3.顏回年輕輕就了,現在沒有像他那樣好學的人了。6. ★王充博覽 1.(1)贊揚 (2)以……為師 (3)就 (4)就 3.指諸子百家的著作,如《老子》、《孟子》、《莊子》、《韓非子》、《荀子》等。7. ★不記人過 1.(1)過失、過錯 (2)假裝 (3)責問 (4)制止 2.略 3.呂蒙正為人正直,襟懷坦白,不喜歡記著別人的過失尋機報復。有胸懷,更有智慧。8.★欲食半餅喻 1.(1)原因、緣故 (2)停止 (3)假如 2.略 3.諷刺了那種不究因果而鑽牛角尖、徒生苦惱的糊塗蟲(愚蠢的人)。9. ★反裘負芻 1.(1)背 (2)為什麼 (3)你 2.略 3.皮之不存,毛將焉附10. ★管莊子刺虎 1.(1)制止 (2)代詞,指老虎 (3)舉動 (4)卻 2.略3.做事應善於分析矛盾,把握時機,以逸待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1. ★齊人有好獵者 1.(1)回家 (2)妻子孩子 (3)應該 (4)努力耕田 3.人在遇到困難時,不可勉為其難,有時暫時後退是為了更好地前進。(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蠻干,當失敗時,應該注重考慮成功的策略。)12. ★何梅谷之妻 1.(1)將(2)黃昏 (3)指何梅谷妻每天念千遍「觀音菩薩」這件事。(4)留下。 3.何梅谷妻每天念佛千遍,何梅谷阻止她她不聽,不阻止她呢,又恐怕會讓讀書人見笑。13. ★邴原泣學 1.(1)能夠 (2)假如,如果 (3)白白地 (4)錢,學費 3.發現邴原無學而泣,躬身垂問。得知邴原身世後,甘願舍棄自己的收入,免收邴原學費。這位老師「關心貧幼」、「幫助有志者成才」的品質值得每一個人敬佩。 4.貧不喪志,立志求學,並在學習中刻苦勤奮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14. ★晉人好利 1.(1)離開 (2)求取 (3)給 (4)比……嚴重 3.雖然強搶不是什麼值得表揚的,但晉人的辯解卻也令人深思。好利是人類普遍的本性,最好的做法當然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表面君子風范,說起廉潔慷慨激昂,而暗地裡卻貪得無厭,為自己利益費盡心機者,實在比這晉人還要差!因為他們多了一條更卑劣的品行——虛偽!15.★范仲淹罷官 1.(1)急忙,趕快 (2)具備,齊備 (3)失意的樣子 (4)結束,完畢 3.亟令詢之、憮然,即徹宴席,厚賙給之。 4.表現了范仲淹體恤民生艱難、心繫百姓疾苦的道德風范與人格魅力。16.★一知半解 1.(1)卻 (2)聖賢 (3)因此 (4)用在主語和介詞結構之間,無義 3.讀書而不善於運用,變得非常迂腐,甚至連基本的人世常識和人情倫理都忘卻了。17.★非所言勿言 1.(1)禍害,災難 (2)糊塗、愚昧的樣子(3)謀劃(4)防備,戒備 2.聰明的人,還沒有一點聲響時就預計到了;會思考的人還沒有成功時就做好防備。 3.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為勿為,以避其危;非所取勿取,以避其詭;非所爭勿爭,以避其聲。18.★武王問治國之道 1.(1)方法 (2)罷了 (3)怎麼樣 (4)利益,好處 3.利之而勿害,成之勿敗,生之勿殺,與之勿奪,樂之勿苦,喜之勿怒。19.★君子之言 1.(1)少 (2)不及,比不上 (3)考慮 (4)災難,禍害 3.前者寡而實,後者多而虛。 4.寡——多、實——虛、有——無20.★劉備納賢 1.(1)後代 (2)回頭看 (3)依附,依靠 (4)把……作為 (5)拜見 (6)以……為奇 3.要有一番作為,就要善於海納百川。(生於憂患,於安樂。)21.★絕妙好辭 1.經過 (2)同「否」 (3)走 (4)女兒的兒子 (5)記錄 2.略 3.才高八斗,絕頂聰明22.★牧童捉小狼 1.距離 (2)特意 (3)快速跑 (4)樣子 2.略 3.要善於用智慧戰勝比自己強大的敵人。23.★林逋論學問 1.(1)只 (2)方法、技能 (3)探討、分辨 (4)「之於」 (5)實在的事情 3.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24.★一軸鼠畫 1.(1)隨便 (2)察看 (3)及、等到 (4)跌跌撞撞25.★勉諭兒輩 1.(1)用來做成 (2)不要 3.節儉是長期養成的良好習慣。26.★★劉慶問飲 1.(1)到 (2)先前 (3)只是 (4)無辜服罪 3.自己拿著房間鑰匙,房間緊閉如常而金錢卻丟失了。 4.柳慶商人:「你的鑰匙常放在什麼地方?」商人回答說:「經常自己帶著。」柳慶又問:「你可曾和別人一同住宿過嗎?」商回答說:「沒有。」柳慶接著又問道:「與別人一同喝過酒嗎?」商人回答說:「先前曾和一個僧人暢飲過兩次,酒醉得大白天就睡著了。」柳慶據此判斷房間主人只是因為刑訊痛苦才被迫認罪的,並不是真正的盜竊犯,那個僧人才是真正的盜竊犯。 27.★★勾踐困於會稽 1.(1)已經 (2)同「返」,回 (3)抬頭看 (4)穿 3.卧薪嘗膽 忍辱負重,刻苦自勵,發憤圖強。28.★★孔子過而不式 1.(1)討伐;攻打 (2)就 (3)拿著韁繩 (4)扶著車前橫木敬禮 3.國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爭,非忠也;爭而不,非勇也。29.★★汗不敢出 1.(1)皇帝下詔書接見 (2)恐懼 4.鍾毓是個誠實的人。30.★★吳郡陳遺 1.(1)極,非常 (2)常常 (3)口袋 (4)收藏 (5)送給 (6)正值、遇到3.要孝敬父母,善待老人。31.★★仲尼相魯 1.(1)憂患 (2)你 (3)認為……驕傲 (4)接納 3.足智多謀 32.★★饒州神童 1.(1)愛慕、羨慕 (2)斷、切斷、斷絕 (3)終了、完畢、結束(4)指考中做官 3.文中培養兒童的做法是揠苗助長,扼殺了兒童的天性,實在是危害極大。33.★★燭鄒亡鳥 1.(1)愛好、喜歡 (2)掌管 (3)代「燭鄒的罪狀」 (4)接受、聽從 2.D 4.揭露了統治者奢侈玩樂,為了一隻鳥而要輕易殺人的殘忍,贊揚了晏子巧言善諫的睿智。34.★★東野稷敗馬 1.(1)駕車(的技藝) (2)轉動、轉彎 (3)一會兒 (4)用盡 3.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極限,超過了這個極限必然會失敗。(凡事都有一個度。)35.★★多言何益 1.(1)說話 (2)持久 (3)啼叫 (4)好處 3.舉例 對比 說話應切合時機 36.★★校人欺子產 1.(1)贈送 (2)叫,命 (3)一會兒 (4)我 3.校人明明把魚煮了,卻編了「剛開始放入池中,那些魚顯得疲弱而游得不太靈活的樣子,過了一會兒就靈活自在了,迅速地游動看不見了」的謊話來欺騙子產。 4.把校人因騙過子產而頗為得意的語氣極為逼真地寫了出來。 37.★★陳述古辨盜 1.(1)主管 (2)極其 (3)暗中,暗地裡 (4)小偷 3.做賊心虛38.★★更渡一遭 1.(1)抓到 (2)吃 (3)名聲 3.它尚未識破主人言而無信、又裝腔作勢的真面目。39.★★害群之馬 1.(1)要,打算 (2)是的 (3)只,僅僅 (4)除去,除掉 3.對有損國家、集體、人民利益的團體或個人,要及早發現、及早處理。40.★★李陵答蘇武書 1.(1)投降 (2)防禦,抵禦 (3)抬起 (4)和 (5)妻子和兒子 (6)辜負3.子歸受榮,我留受辱 堅韌不屈、至不渝41.★★魯國之法 1.(1)在 (2)興起 (3)改變 (4)給予 (5)適合 (6)少 2.子貢在諸侯國中贖出魯國人,卻不願依魯國法律領取應得的贖金。 3.孔子不贊同子貢的這一做法。孔子從小事情便能看到教化的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孔子認為聖人的行為可影響百姓,子貢不取贖金,便不能引導不富裕的百姓效法她去贖回更多為奴的魯人。42.★★王旦與寇準 1.(1)屢次 (2)原本 (3)更加 (4)因此 3.寬厚,以國事為重 忠誠正直,不徇私情43.★★寇準讀書 1.(1)聽說,聽到 (2)對……說 (3)恰好 (4)明白 3.寬容大度,謙虛謹慎,不恥下問,具有自知之明。44.★★★金壺丹書 1.(1)打開 (2)同「返」 (3)劣馬 (4)你 (5)討厭 (6)治國的道理 3.有法不實行,便像無法一樣。一個人如果只是將修身的格言置於座右,卻並不打算實行,他就不可能獲得長進;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將治國良策付諸實踐,那麼再好的國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話。45.★★歐陽修「三上」作文 1.(1)只 (2)好學 (3)歐陽修自稱 (4)同「耳」,罷了 3.珍惜時間,勤於讀書46.★★嘔心瀝血 1.(1)快速 (2)使動用法,使……跟從 (3)一概,都 (4)醒悟 3.窮思苦索,費盡心機 認真教育、苦心鑽研技術、刻苦探討技藝47.★★工之僑為琴 1.(1)砍削(2)用作動詞,裝上琴弦 (3)用作名詞,美器,美琴 (4)用作動詞,裝進匣子里 (5)往,到 (6)同「稀」 (7)打算 (8)表推測的語氣助詞 3.居高位者沒有見識,只重虛名;世道不辨真偽48.★★曾子不受邑 1.(1)接受 (2)同「返」返回 (3)向 (4)保全 3.要保持自己的氣節,不能接受別人的施捨。49.★★★呂僧珍無私 1.(1)偏私 (2)承受 (3)都 (4)擴大 3.嚴以律己,不謀私利 50.★★劉行本進諫 1.(1)鞭打 (2)稍微 (3)放 (4)怎麼可能3.D51.★★★李生論善學者 1.(1)同「識」,記 (2)勸說 (3)超過 (4)何不 (5)等到 3.闡明勤學苦練出人才的道理,勉勵人們刻苦努力,提高道德修養。 4.要點提示:學貴善思;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52.★★★子產論政寬猛 1.(1)使……服從 (2)很少 (3)於此,這里指「在火里」 (4)所以(5)這個地步 (6)稍稍 3.說明為政者要寬嚴相輔而行,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53.★★★劉崇龜換刀 1.(1)極不,一點兒也不 (2)以為 (3)大繩子 (4)跟蹤 5)等候 (6)急,趕快 (7)處 3.盜賊認為女人是來抓自己,怕被抓住,所以逃走。 富商子「踐其血,污而仆」怕受牽連,所以逃走。 4.(1)做任何事情都要全面深入調查,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2)劉崇龜用換刀的方法,以假亂真迷惑對方抓到真正的兇手,這是智慧的表現。54.★★★苻融驗走 1.(1)做,擔任 (2)誰,哪一個 (3)就,於是 (4)過了一會兒 (5)用嚴肅或嚴厲的神色 3.蓋以賊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賊也。 4.只有見聞廣博,觀察深刻,才能辨析明了,不被迷惑,查清事實。55.★★★申包胥如秦乞師 1.(1)到 (2)請求出兵 (3)國家 (4)趁 (5)叩頭 3.(1)出逃 (2)滅亡 4.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 56.★★★臣聞地廣者粟多 1.(1)辭,拒 (2)成就 (3)拒絕,拋棄 (4)幫助 (5)使……成霸業 3.古今對比和敵我對比 君王不拋棄民眾有很多好處,拋棄百姓危害極大。57.★★★懸賞納諫 1.(1)向 (2)管理 (3)即使 (4)才 3.懸賞納諫 4.等到兵敗才想到要求謀臣,未免太遲了。58.★★★扁鵲治病 1.(1)先前 (2)治癒 (3)治療 (4)計謀 (5)損傷,傷害 (6)好 3.因為公扈的智慧高而性格柔弱,計謀雖多,卻缺乏決斷;齊嬰的智慧不足而性格堅強,缺乏計謀且又過於專斷。將兩個人的心對換,可以揚起長而避其短。59.★★★狄梁公與婁師德 1.(1)擔任 (2)左右 (3)過錯 (4)自誇 3.狄梁公:知錯能改;婁師德:胸懷若谷;則天皇帝:懂得用人之術。 60.★★★王安石待客 1.(1)拜見 (2)料想 (3)准備 (4)以……為怪3.嫌貧愛富、阿諛奉承 做事講究原則61. ★★★竊槽 1.(1)管理 (2)用 (3)找來 (4)這 3.佛學的糟粕或從佛學中竊來的一點兒皮毛 以不知為知,拾人牙慧而沾沾自喜,到處炫耀(或:有了一知半解就自以為了不起而誇誇其談)62.★★★賈生吊屈原 1.(1)擔任 (2)住;到……去 (3)眼淚 (4)等到 (5)游說 3.屈原投汨羅江殉節的事情 4.提示:認同的講清理由,或不認同的講清理由。63.★★★韓信忍辱 1.(1)百姓,平民 (2)推薦,推舉 (3)同情 (4)你 (5)羞辱 (6)全,整個 3.忍辱負重,具有頑強意志64.★★★臧僖伯①諫觀魚 1.(1)前去 (2)勸阻 (3)引導 (4)衡量,估計 (5)顯示 (6)……的原因 (7)射獵 3.要以國家大事為重,不能玩物喪志,以免上行下效。65.★★★陶侃留客 1.(1)名望 (2)告訴 (3)只 (4)都 (5)離開 (6)停止 (7)左右 (8)返回 3.待人要真心實意才會得到別人的好評。 66.★★★王粲強記1.①以……為奇 ②全,滿 ③ 記 ④超過 3.強記默識;善算;善屬文4.蔡邕關愛、推重年輕人才的心胸令人感動;年輕人的成長需要前輩的關愛和支持;人要有才,更要有高尚的品格67.★★★岑文本官高而憂 1. ①平定 ②稱贊 ③熟練 ④盡 ⑤同「返」,返回 ⑥3.江東之役,幾所度之,神用頓竭。68. ★★★祖逖聞雞起舞 1.(1)踢 (2)醒 (3)指舞劍 (4)果真 (5)帶領 (6)駐扎 3.有志者及時奮起為國效力。 69.★★★君不自詐1、 ①要求 ②正直 ③極、最 ④認為可恥3、皇帝認為用欺詐的方法去試探大臣是否為「直臣」,這種做法是可恥的,也不可能有直臣的。70.★★★孟子欲休妻1、①是 ②說 ③防備、准備 ④責備3、 ①與人交往,要注意禮貌。 ②與人相處,要嚴以律己。 翻譯句子略,見譯文

㈤ 白侯之賢的翻譯(文言文)

三衢的沈持正,贊美他們的太守白侯有德行有才能。我問他:「白侯定的徭役怎麼樣?」他回答說:「富豪擅長逃避徭役,徭役大多攤在貧民身上。白侯明察富豪的奸詐,根據田地的多少來定賦稅,全州的人都佩服他做事公平。」我問:「白侯要求自己如何呢?」

他說:「白侯是個清廉節儉的人,除了喝衢水外,不煩勞衢州百姓任何東西。每天早晨徒步去官署,農夫不認識他,和他爭路,他也不問罪。」「白侯管理胥吏怎麼樣?」他說:「胥吏抱著案卷站在他身邊,只聽白侯的裁決,不敢按照自己的意思上報下達案件。上一年的春天,皇上嘉獎了他,衢州人都為白侯感到光榮。」

我問完,回頭對幾個兒子說:「以前我聽蘭溪的吳德基就這么說,現在持正又贊美白侯的德行才能。白侯的確很有德行才能啊。」

原文:

三衢沈君持正,盛稱其守白侯之賢。予問之曰:「侯定科繇(yáo)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貧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賦,一州服其平。」「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約者,飲衢水外,一物不煩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識,與爭道,不問。」「侯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咸為侯榮。」

予問已,顧謂二三子曰:「昔予聞蘭溪吳德基言若此,今持正又盛稱其賢。白侯之賢信已。」

(5)君不自詐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白侯之賢作者生平: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征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時追謚「文憲」,故稱「宋文憲」。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朴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為其後「台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熱點內容
校長師德師風情況總結 發布:2025-05-15 07:26:18 瀏覽:72
科高教育 發布:2025-05-15 04:51:38 瀏覽:764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
北京假體隆鼻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2:49:41 瀏覽:117
年度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5-15 02:16:35 瀏覽:334
是在下輸了是什麼梗 發布:2025-05-15 01:59:54 瀏覽:289
教育課 發布:2025-05-15 00:39:16 瀏覽:887
筆畫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15 00:06:14 瀏覽:99
小班幼兒英語 發布:2025-05-15 00:00:31 瀏覽: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