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快速背文言文的方法

快速背文言文的方法

發布時間: 2020-11-30 21:13:45

怎麼快速背文言文

方法一:利用文中關鍵字詞背誦

一篇文章或者一段文字都有關鍵字詞,一般情況下,關鍵的字詞有兩種:

1、段首字詞

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過這樣的情況,在背誦自以為已經熟練記憶的文言文時,往往在某一段的開頭卡殼,怎麼回憶也沒頭緒,但是只要一經別人提示一下卡殼這段的開頭字詞,就能輕松背下去。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著重掌握段首字詞,幫助自己記憶。

2、支撐文章內容的關鍵動詞

比如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背誦這篇文言文時可以著重記憶描寫「擔當重任」的人要遭受的苦難的字:「苦」、「勞」、「餓」、「空乏」、「拂亂」等詞語。根據這個思路,把關鍵字詞串聯起來就很好背誦了。

方法二:結合句子特點背誦

比如在背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的時候,記住這個結構特點「××非不××」,背誦下面的「域民不以封疆為界……戰必勝矣」,然後理清這幾句先排比、再駢句、後散句的句式特點來背誦。

對於某些具有「重章疊唱」特點的課文,在背誦時可以求同存異:在背誦第一節後,找出其餘各節與第一節不同的字句並記熟它們就可以了。

方法三:省略部分文字 背誦

具體做法:熟讀課文,做到能夠通順地讀出來並理解文章的意思,然後把它抄寫在本子上,不過不要每一句都抄完,只需要保留每句話的開頭和結尾的一兩個字,自己背誦時再補齊省略的文字。

方法四:課文畫面聯想背誦

幾乎每篇課文都會有插圖,插圖一般都是和文章是相關的,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注意並記住這些插畫,當我們背誦這篇課文的時候,插圖就在頭腦中自然而然地出現,從而產生聯想記憶。

例如《醉翁亭記》一文的二、三兩段中分別描繪了兩幅畫面,一幅朝暮四季圖;一幅「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圖。如果能把這些山水風光、遊人活動、個人情感等畫面熟記於心,背誦就信手拈來了。這種方法不僅有利於對詩文意思的理解,也有助於記憶。

方法五:按照寫作順序背誦

文章的寫作順序主要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等,我們在背誦這一類能夠找到順序規律的文章就可以用這種方法。

例如《扁鵲見蔡桓公》就可以按時間順序:扁鵲見蔡桓公→居十日,扁鵲復見→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居五日→桓侯遂死。

《核舟記》則可以按空間順序背誦:整船→船中→船頭→船尾→船背。

方法六:按照課文翻譯背誦

在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或段落

什麼方法才能快速背會文言文

讀。
先不背,拿復來第一遍,弄制清楚每個字怎麼讀,第二遍,知道其中的字詞句含義,能理解大概意思就行。然後唱讀三遍。五遍下來對文言文有了初步認識了,再快讀五遍,讀十遍…合上書,邊試著讀,邊回憶什麼意思來著,應該是哪句,然後你會發現,文言文就這樣背下來了。如果很長的一篇,可以一段一段這樣讀,快速背會就用讀的

③ 怎樣快速背文言文

我最喜歡的科目就是語文

因為我認為語文最貼近生活

但自從進入了初中

我就對語文有一點不喜歡了

其原因就是文言文

一本初中的語文課本

有十篇文言文

而且每一篇文言文都要求

會背會默

這就更傷腦筋了

昨天我正為這事犯愁

我的一個同學就告訴我

你聽MP3聽音樂

歌詞一下就記住了

何不把文言文下到MP3里

這樣多聽幾遍

不就記住了

嘿!

你還別說

我覺得這招肯定行

我現在正在試用階段

你們如果覺得不錯也試一試

我想應該效果不錯

④ 快速背會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

我的經驗就是大聲朗讀。
沒有什麼訣竅。下時間、花力氣,就好。
大聲的朗讀,會有聲響在腦際留存記憶信號,這種方法很實用。
要是能夠隨時錄下音來,不斷地播放,也算是一種方法吧。
供你參考。

⑤ 有什麼辦法可以快速背出語文文言文

首先要把文言文內容理解,之後預定目標,設定一個比較合適的時間限定,逐步提回高要求分段背誦答
可以用以下方法:
串背法。即在草紙上寫下每一句的第一個字或者第一個詞。
做動作。把內容變成你喜愛的動作,一邊背一邊做。
繪畫法,把內容繪成一幅圖畫。然後看著圖畫背。
不知道能不能幫上忙。。。。

⑥ 文言文快速背,方法

化整為零法
把一篇文言文當作一個整體去籠統地讀,這便像「囫圇吞棗」,應把這個整體分析成若干意義段落進行分段熟讀才好。
[析]一篇課文經過意義段落的分析,便可看到文章的線索與作者的思路,對所寫的人物和事物的來龍去脈,瞭然於胸,然後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照生活的邏輯和照人地時與前因後果的交代,貫穿起來。層次既清楚了,熟讀之後,很快就能背誦。背誦應分段背,各個突破,直到全部背完為止。

2
抄讀法
這是眼、口、手、心綜合運用於背誦的方法。
[析]眼看文章的字、詞、句,口念文章的字、詞、句,手寫文章的字、詞、句,心想文章的字、詞、句。抄抄讀讀,讀讀抄抄,不要多時,讀完部分,便抄完部分,也就背完部分。那麼全部讀完,也就全部抄完,也就能夠全部背誦完。當眼熟、口熟、手熟、心熟了,全文也就容易通過對它們的熟記而背出。

3
累進法
採用此法有如滾雪球,即先讀第一句,即背誦第一句;再將第一二句連讀,即要求第一二句連背。依次類推,滾動前進,累積背完全文為止。

4
三抓法
它是以自然段為單位實行三抓。
[例]當要背誦《戰國策·唐雎不辱使命》之前,可以運用三抓。如在第一自然段里,先抓本段的第一個字----「秦」;然後抓本段的起始句----「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最後抓本段所體現的作者思路,文章脈絡----交鋒發生在秦王與安陵君之間,是唐雎出使的前因,也是雙方斗爭的前奏。情節開端部分。這三抓相互都起到提示作用。依照這些提示去背課文就容易些。

5
照看譯文背誦法
即由語體文反迴文言文。
[例]如要背誦歐陽修《醉翁亭記》,可以先將它逐句譯成現代漢語(即「古譯今」),然後根據所譯的漢語,再返回古代漢語(即今譯古),由古到今,再由今到古,也就是從譯文回復到原來的文言文,多次反復,這不但練習了古譯今,而且可以比較古今詞法句法,背誦原文,不論其長短,都是易為的。

END
總結
1
綜述以上五法,對於背誦原文,是行之效的。每一個方法,固然可以採用,幾個方法,綜合運用,似乎更好一些。總之,採用何法,沒有定規,一個是各人所喜愛用什麼法就用什麼法,這是主觀的一面,另一個則看客觀的背誦效果了,採取的某法既快(背誦得快)又好(背誦准確),那麼那個法就是一個最佳的方法。

⑦ 背文言文最快的方法

首先得先把意思弄懂,然後再背課文,我就剛背了兩首,還挺難得,不要老是用那個全解來看文言文的解釋,先自己把意思通一遍,別管他對不對,再看解說的真正意思,你那個沒解釋對,在針對那個意思多背背,然後你能隨口說出那句的意思是什麼,就好被多了,但首先的一點是你要先讀熟文言文,背的時候根據他的意思背文言文,就很好背,如果老是晚上不知的作業,你實在是背不下來了,那你晚上就把它讀的熟一點,早上起來讀一兩遍,就能很快背下來了。
加油哦!祝你學業有成!

⑧ 怎樣才可以快速背過文言文

一、抓住關鍵詞語背誦 這里所說的關鍵詞語,一是指句段的領頭字,背誦時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篇已能背誦的文言文,再次背誦時往往在某一段的開頭卡住,這時,如有人提示一下領頭字,就能很快地往下背。這說明領頭字有誘發思維、幫助記憶的作用。二是指容易聯想背誦內容支撐點的關鍵性動詞。如背誦《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歷數擔當重任的人遭受艱難情狀的句子,可以抓住「苦」、「勞」、「餓」、「空乏」、「拂亂」等詞語。根據這個思路,不但有助於記憶,也有利於今後對材料的提取、運用。
二、結合句子特點背誦 在背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時,這幾句同為「××非不××」,背誦下面的「域民不以封疆為界……戰必勝矣」,可理清這幾句先排比句、再駢句、後散句的句式特點,從而加強記憶。對某些具有「重章疊唱」的特點的課文,我們在背誦時可以求同存異,即在背誦第一節後,找出其餘各節與第一節不同的字句並記熟它們就可以了。例如《君子於役》共兩節,第二節只有一少部分文字與第一節不同,因此,背熟第一節後,第二節只要記住不同的文字就可以了。
三、省略部分文字背誦 這種背誦方法適用於那些記憶力比較差的人。具體作法是:把課文讀幾遍後,再把它抄在本子上,抄時只保留每句話的開頭和結尾的一兩個字,中間的文字省掉,背誦時再補齊省略的文字。如背誦《出師表》就可以這樣:「先帝……崩殂,今……分,益州……,此……也,……」運用這種方法背誦,不但背得快,而且記得牢。
四、利用課文畫面背誦 有些課文景物描寫如詩如畫,人物刻畫栩栩如生,讀了課文,文中的畫面在頭腦中就像電影鏡頭一樣,自然而然地出現,從而產生聯想記憶。如《醉翁亭記》一文的二、三兩段,作者在這兩段中分別描繪了兩幅畫面,一是風景畫,即朝暮四季圖;二是風俗畫,即 「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若能將這些山水風光、遊人活動、個人情感等畫面印記於胸,就能快速成誦。又如對李白的《望天門山》一詩,也可按詩的意境勾畫出一幅山、水、日、帆組合而成的簡筆畫。這樣不僅有利於對詩文意思的理解,也有助於記憶。
五、按照寫作順序背誦 這是根據文章的寫作順序背誦的一種方法。文章的寫作順序主要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等。如《扁鵲見蔡桓公》可以按時間順序背誦:扁鵲見蔡桓公-→居十日,扁鵲復見-→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居五日……桓侯遂死。對《核舟記》可以按空間順序背誦:整船-→船中-→船頭-→船尾-→船背;對《活板》則按邏輯順序背誦:活字板的創造發明→用法→功效。
六、參照課文譯文背誦 課文中,有些句子或段落繞口難讀,更難記,如《愚公移山》一文第三段中的幾個句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背誦時,錯讀、漏讀、顛倒的現象時有發生,這時,可以採取參照譯文的方法來加強記憶,即可避免錯漏顛倒等現象。
七、根據課文線索背誦 文章的寫作線索有寫人線索、敘事線索、抒情線索等。《桃花源記》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展開記敘,從他逢桃林、入桃花源寫起,以他出桃花源再尋未果而告終,按照這一線索就比較容易記憶。背誦《陋室銘》,可按題眼「陋」這一線索來記憶,文章先寫居室環境和日常生活的「陋」,再用作者的陋室與古代名室相比,寫得層次分明。
八、進入課文角色背誦 背誦《核舟記》中描述船頭三人動作神態的文字,可以讓三位同學分別扮演東坡、魯直、佛印,通過表演「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佛印「卧右膝,詘右臂支船,豎其左膝」這些惟妙惟肖的動作,然後進行記憶,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背誦《曹劌論戰》一文,可由三們同學分別模仿同鄉人、曹劌和庄公的語氣進行對話訓練,然後再背誦,效果將會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特別強調培養能力,體現在背誦上就是既要能記憶又要能理解,在記憶的同時求得理解,要想寫出詩文中運用了某種修辭手法或表達了某種思想感情的句子,或主旨句、名言警句等就必須在記憶的基礎上正確地理解內容,按要求截取有關片斷或句子。如果僅能機械記誦而不能透徹理解,就會答非所問。因此說,記憶只是手段,理解才是目的,是記憶的生命力之所在。

如何快速背文言文

第一步,藉助注釋和譯文梳理文義。這一步是基礎之基礎,也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中的「基礎」。不看注釋,有些詞永遠不知道意思,再怎麼「書讀百遍」,「其義」也不會「自見」。

現實中,有些學生背書的方法讓人很難理解,他們寧可花大量時間把文章一字不落地背下來,也不去看文章中每個字是啥意思。考試中往往只是填文中某一句話的空,這些死記硬背下來的人,常常需要把文章從頭到尾背一遍,直至背到要填的那一句時,才能填上那個空。考場上分秒必奪的黃金時間,就在其背書時浪費掉了。

是不是理解了文章的大意就夠了呢?顯然不是。理解文章大意只是背書的前提,還沒正式開始呢。如果此時就開始狂讀狂背,依然沒有擺脫線性記憶的局限。記憶力不強的話,背起來依然很艱難。

第二步,根據文義,梳理文章結構,化整為零,化線性記憶為樹狀記憶。這一步是快速背出一篇文章的關鍵之關鍵。我們根據對文章的理解,看看文章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每個部分又可以分為幾個小部分,然後畫一個簡單的文章結構圖,在每個節點上標上相應的關鍵詞。做到這一步,我們才算真正理解了文章。

其實在這兩個環節中,我們已經有意無意地把文章讀了幾遍了,或多或少記住了文中的一些句子了,也許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否記住了多少,但是有些句子已經進入了我們的潛意識。我們可以趁熱打鐵,進入第三步。

第三步,逆向思維,將譯文翻譯為原文。這個環節是這套方法最有創見的環節,它能充分調動我們的腦力,對剛剛已經進入潛意識的詞句進行高速運算和組織,把潛意識里的詞句調出來。這個環節中,如果有句子想不起來或者不確定,就可以對照原文看一看,讀一讀。這個環節走下來,一篇文章至少能記住百分之五六十了。千萬不要小看我們大腦的記憶潛能!

第四步,對照文章結構圖,嘗試背誦語關鍵詞對應的文句。還是一樣,如果能背下來,當然更好,如果背不下來或者不確定,再對照原文看看讀讀。如果這一步的目標實現了,也就是能順利背出結構圖中關鍵詞的相應語句,基本上能應對考試默寫的需要了。

第五步,把整篇文章讀三到五遍,強化語感,注意句與句的連接詞,以免默寫的時候出錯。

⑩ 有什麼背文言文的好方法 越快背完越好

以下的方法是我指導我的學生們用的方法,你可以試試,希望對你有幫版助。
1、結合詩文意思背誦。權先理解詩文的基本意思,然後再背。
2、結合詩文結構背誦。先理清詩文的結構(構思特點),然後按照詩文的思路背誦。
3、分段背誦,一段一段地背。每段內容簡短,會容易背誦一些,這樣有成就感,更容易堅持。
4、邊寫邊背,邊背邊寫。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樣手口並用,效果會更好。而且,背誦的目的還是要能夠寫對,這樣應該更有實效,能夠跟考試結合起來。
5、嘗試多使用這些詩文,比如在自己的作文中引用,這樣會記得更牢固。

熱點內容
教育課 發布:2025-05-15 00:39:16 瀏覽:887
筆畫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15 00:06:14 瀏覽:99
小班幼兒英語 發布:2025-05-15 00:00:31 瀏覽:854
思教育網 發布:2025-05-14 22:14:17 瀏覽:988
師德師紀自查小結 發布:2025-05-14 21:09:36 瀏覽:534
中學英語下載 發布:2025-05-14 20:01:44 瀏覽:498
小蘋果舞蹈教學兒童版 發布:2025-05-14 18:06:07 瀏覽:916
高三語文卷 發布:2025-05-14 17:40:03 瀏覽:761
五年級上冊語文達標卷 發布:2025-05-14 16:38:37 瀏覽:871
鄧矮的歷史 發布:2025-05-14 15:03:50 瀏覽: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