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2012年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

2012年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

發布時間: 2020-12-01 18:07:41

㈠ 2012中國大學最新排名

個人中國大學的最新排名都是我們自身的一個特點 這些優點採用生活中是非常可怕而且常見的一些

㈡ 2012中國大學評價的評價結果

在2012年中國大學100強中,浙江大學繼2010年「爆冷」後再次奪得綜合實力冠軍,北大、清華專緊隨其後。
支持浙大屬蟬聯冠軍的主要指標依然是該校的學術影響力:在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的5年零6個月的評價跨度時間內,浙大國內外論文他引(即排除作者自引後的引用,以下同)次數繼續列全國大學第1名。論文他引次數是國際公認的反映大學學術影響力的標志性指標。
在分項排名中,名校則各有千秋。高校教師平均學術水平排名復旦第一,教師績效排名南京大學第一,本科專業第一名數量北大第一,本科畢業生質量排名清華第一,新生入學質量排名清華第一。

㈢ 2012年全國高校排名及錄取分數線

因為院校太多,故只給出排在前面的幾名和他們的錄取分數線(每個省都是各自出卷,總分就不一樣,所以各省的分數線差別很大,這里只給出大致的相對分差)
1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兩校實在難以分數誰是第一,分數線也是一些省清華最高,另一些省則是北大最高;
3 上海交通大學
分數線位居大部分省的第三,餘下的少數省中也列第四,比清北的分數線差大致為9-18分;
4 復旦大學
分數線位居一部分省的第四,文科分數線在部分省也列第三,比清北的分數線差大致為10-20分;
5 浙江大學
分數線在一部分省能沖到第五,今年在遼寧和廣東等省超過了復旦而位居第四;
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理科分數線在一部分省能沖到第五,今年在少數省超過了復旦而位居第四;
7 南京大學
8 中國人民大學
文科分數線在一部分省能沖到第四;
之後的院校排名爭議很大,且分數線在每個省都不太穩定,起伏很大,就不列出了。

錄取分數線,各省分數線都不一樣的。可以自己去查。
現在基本上清北依然是前二,上海交大仍舊是第三,復旦列第四。浙大在大部分省能達到第五,中國科大在理科能拿到第五,而人大能在文科收獲第四第五。

㈣ 大學專業排名2012

實際是中國沒有權威和客觀的大學排名,都是民間組織隨意搞的,中國各自的相差巨大,有武書連搞的,有上海交通大學搞的,有浙江大學搞的,有中國人民大學搞的等等。誰搞的誰就靠前,都按有利於自己的指標評比,都不符合實際,很不靠譜。

大學排行榜受質疑背後的喜與憂
2012-05-11
一般認為,我國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與國際一流名校還存在一定差距,然而按照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武書連領導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據媒體確認,根本無此機構)公布的指標體系和演算法,國際一流名校卻敗給了中國高校。加州理工學院得分僅為1.07分,在武書連排行榜單中連前500名都進不了。曾經培養出10位諾貝爾獎得主和6位菲爾茨獎得主的國際名校巴黎高等師范學院則勉強進入前500名,和國內咸寧學院、宜春學院的排名大體相當。而曾榮登世界第二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則排在第60名左右,與南昌大學、河南大學排名位置相當。(5月9日《中國科學報》)
在西方國家,大學排行榜由來已久,而中國大學排行榜,相對來說則起步較晚。多年來,這些排行榜無論怎樣推陳出新,還是自誕生起就備受質疑。
應該說質疑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武書連課題組的指標體系和演算法對國內外部分高校進行復演、復算,結果發現這個排名存在大量以「數量」代替「質量」的評價指標與數據處理方法,由此得出的人才培養排名,違背了大學生態圈的實際情況,與人們的實際認知不符。
其實上述質疑並不新鮮。歷年來,各方質疑不斷。例如排行榜未考慮因為學校規模、學生數量、文理特性的差異等因素造成的論文發表量、科研成果以及國際交流頻率的不同,使得年輕的專業化院校與老牌綜合型名校的差距越來越大。綜合排名的榜單,通常會掩蓋學校的特色,反而有失公允。這樣的質疑與上述「數量」代替「質量」的質疑異曲同工。
這其實從側面透露出近年來大學合並風和擴招風愈演愈烈,大學非有大師,而有大樓。高校合並實現了對教育資源的重組與改進,使許多高校的規模效益、經濟效益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在側重數量化考查的榜單助力下,使人誤以為越大者越強。掩蓋了高校合並後機構愈來愈龐大、人員愈來愈臃腫、責權愈來愈不清、效率愈來愈低下等等問題。
喜憂參半的是,中國的大學排行榜自誕生起就有濃重的民間色彩,亂七八糟,隨意排名。完全沒有權威性及公信力,不應該被它牽著鼻子走,否則就會走上一條沒有實際追求的道路,害人害己。

如果要報考一個最好的中國高校,選擇順序為:首選「C9」大學聯盟,即中國常青藤大學聯盟(並按專業興趣選擇其中的大學)—— 「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非重點高校——民辦高校。

以下中國著名大學的發展簡歷最實際,也許有幫助:
一、20世紀50年代,中國政府確定學習蘇聯先進教育制度的大學(2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1920年5月創建,理工科為主)
中國人民大學(1950年10月成立,文理科為主)
為了適應國家建設的需要,「接受蘇聯的先進經驗,並聘請蘇聯教授,有步驟、有計劃第培養新國家的建設幹部。」 哈爾濱工業大學從學校制度、學校的教學大綱都是學習蘇聯的,而且是用俄語進行教學的,同時還聘請了蘇聯專家來中國講學,辦講習班。從1949年到1959年的10年間,共聘請蘇聯專家861人,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專家在高等教育部擔任顧問。哈爾濱工業大學是國家的首重高校,好的教師都集中到這里了。
二、1954年首批全國性重點大學(6所)
1954年12月,教育部在《關於重點高等學校和專家工作范圍的決議》中,指定以下6所學校為首批全國性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當時剛剛結束戰爭,百廢待興,外匯貧乏,物資有限,如果想要盡快培養出優秀的技術人才,一定要把資金和人力資源投入到底子最好的幾所大學去。這里的重點,指的是工作重點,「重點「還並非學校本身的性質。
三、1959年頒布的第二批全國重點高校(16所)
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高等學校中指定一批重點學校的決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為第二批全國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北京醫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第一醫學院、西安通大學。
四、「七五」、「八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 (15所)
在資金有限的年代,如果對70多所大學平均用力,大家誰也強不了。「七五」、「八五」兩個五年計劃當中,又在「重點大學」當中特別挑選出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醫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國防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作為重點中的重點。
五、1984年正式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22所)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醫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醫科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六、首批書記、校長職務由中央管理的高校 (14所)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七、「211工程」首批立項建設高校(15所)
這是中國高等教育界試圖和世界一流大學縮小差距的一次努力。「211工程」誕生於1993年7月,國家教委發出《關於重點建設一批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點的若干意見》,決定設置「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211」的意思是,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點。
1995年12月,第一批進入「211」工程的15所大學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八、列入「211+985」工程建設的高校 (初期,10所)
1998年5月4日,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教育部決定在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重點支持國內部分高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簡稱「211+985」工程。 15所大學中再選10所大學,高校圈內稱「211+985」工程,選出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共10所大學。
九、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訂的,國家確定的首先重點建設9所世界一流大學,教育部支持並鼓勵建設的中國常青藤大學即"C9"。據介紹,國家重點建設的這9所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精銳部隊,強中強校,重中之重。這9所首批進入「211+985」工程重點建設的著名大學即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合稱九校聯盟(「C9」大學聯盟,即中國常青藤大學聯盟),公認為我國最頂尖的大學。在全國高校中,這9所大學雖然其數量不到全國高校總數的1%,但年度科研經費,兩院院士以及國家重點學科擁有量等關鍵指標卻佔到30%—40%的比例,而重點實驗室卻占近50%,年科研經費約佔1/3;在校碩士生佔20%,博士生佔30%。
十、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入選教育部為回應「錢學森之問」,聯合中組部、財政部於2009年啟動實施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簡稱「珠峰計劃」的19所高校。
十一、世界具有歷史權威的大學排名是2011~2012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學排名400強(現從500強減為400強),中國大陸只有10所大學榜上有名:
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清華大學(理、工科為主)、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工科為主)、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科為主)、
復旦大學(文、理科為主)、
上海交通大學(理、工科為主)、
浙江大學(理、工、農科為主)
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中山大學(文、理科為主)、
武漢大學(文、理科為主)。
歷來這個評比在國際上具權威性,得到公認。與中國常青藤大學聯盟」,即「C9」大學聯盟的9所大學基本一致。

請看一個報導:
中國大學排名之「C9」:首批9所985工程院校,國家重點建設向世界一流大學進軍的9所名校
1999年,國務院及國家教育部決定與省市共同投資共建九所國家重點建設向世界一流大學進軍九所名校知名大學,使其在下一個世紀能盡快進入到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
大學排名本沒有實際意義,但一旦與某些人或機構的利益掛鉤就不一樣了。據說為了能在大學排行榜上前進幾名,有些學校是要給排名機構交些贊助費的。
國內許多排行榜早已臭名昭著,惹的大家一片罵聲。這種依靠人數和規模的排名正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攢雞毛,湊撣子」。武書連的理論是100所三流大學可以合並出10所哈佛大學。
國內高校在不斷發展,優秀的大學贏得大家的尊敬是不會因為你在排名榜上的名次的。同樣,靠「攢雞毛」湊起來的「撣子大學」即使在排名榜上占據前列,也只能是自娛自樂。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以我在高校多年的體會,對於中國最著名的大學,還是以國家確定的「九校」(或稱「九所」)之說最為經典,也最讓人信服。所謂「九校」,是指首批進入我國「211+985」工程以創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為目標和歷史使命的國內最好的9所研究型大學,即:(排名不分先後)
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清華大學(理、工科為主)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工科為主)
中國科技大學(理科為主)
復旦大學(文、理科為主)
上海交通大學(理、工科為主)
浙江大學(理、工、農科為主)
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西安交通大學(理、工科為主)
名單上的9所大學代表著中國的最頂尖大學。這個名單一出來,其它各校都沒什麼好說的了,不得不佩服。中國的事總是前緊後松,什麼好事都容易「濫」。後來,「211+985」工程放開了,其它各校你爭我搶,先後分兩批擴大到三十多所。後進的這幾十所「211+985」工程大學應該說是中國的優秀大學。
「211+985」工程首批的「九校」名單一確定,這上榜的9所頂尖大學彼此之間有種「英雄惺惺相惜」之感。基於互相認同,為了互相促進,「九校」組織了自己的「俱樂部」,即中國的「常春藤聯盟」。「九校」每年輪流坐莊主辦一屆「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或稱為校長論壇,探討如何建設成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只有這9所大學的校領導參加,其它高校概莫能入。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在各高校排名鬧得雞犬不寧之際,在高校合並浪潮之後出現的排名榜上的「暴發戶」、「新貴」沾沾自喜之時,「九校」俱樂部仍舊年年照開,不管新出現的「暴發戶」覺得自己多牛,「九校」俱樂部就是不和你玩!因為:火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名校不是合並出的,排名榜是沒有用的,「九校」是無法否定的,但是——撣子確實是雞毛湊起來的!
口碑是優秀大學的通行證,排行榜是「撣子大學」的墓誌銘。一所優秀的大學是在長期的歷史和發展中逐漸形成並被世人認可的,它不會因為在所謂的大學排行榜上前進或退後幾名而或喜或憂,或被吹捧或被詬病,關鍵是你對國家、社會、歷史的貢獻!

中國常青藤大學聯盟」,即「C9」大學聯盟王牌(優勢)專業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光學工程、核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力學、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生物學、數學、物理學、藝術學、協和醫科(合作辦學:生物醫學工程、葯學)。

北京大學:法學、社會學、政治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力學、理論經濟學、大氣科學、地理學、化學、生物學、數學、物理學、歷史學、中國語言文學、口腔醫學、葯學、哲學、圖書館情報與檔案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類(最悠久,1963年國家唯一確定該校發展航天,國內外著名,自行研究發射有3顆衛星用於教學和科研,我國唯一自有衛星的高校)、飛行器設計、空間技術、機械、機電、精密設計、材料科學與工程、焊接、土木工程、建築、道路橋粱、交通科學與工程、市政工程、環境工程、給排水、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能源、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自動化、信息與通信工程、軟體工程 、化學工程與技術、車輛工程(1985年遷到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管理科學與工程等;武器類: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信息對抗技術等。
工科重點學科,這個數量僅僅排在清華之後,如果從工科來講清華排在第一,哈爾濱工業大學排在第二位。
哈爾濱工業大學創建了中國最早的土木建築系,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物理學科創建於建國初期,創始人為我國資深的女物理學家和教育家洪晶先生,哈爾濱工業大學物理學科就在國內最早招收物理學研究生班。
哈爾濱工業大學在1952年成立政治教研室,開創了我國工科院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先河,在20世紀60年代,關於工程技術辯證法的研究,在學術界享有較高聲譽。1979年在全國高校中首批招收自然辯證法專業本科生和碩士生。
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是新中國成立後在理工科院校中最早設立的管理科學點。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在我國該專業中辦學歷史最長。
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方面的專業也相當強大,其中的焊接專業:哈爾濱工業大學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焊接專業;1981年焊接、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被批准為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1987年,金屬材料及熱處理、焊接、鑄造三專業被評為全國首批重點學科點。現在我國焊接方面的4位院士中,有3位出自哈爾濱工業大學,據悉,這4位院士在我國焊接界德高望重,是我國焊接界僅有的4位院士!!! 擁有哈爾濱工業大學空間材料及環境工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哈爾濱工業大學1952年在國內首先創建金屬材料及熱處理、鑄造、鍛壓、焊接專業,後組建為金屬材料及工藝系。
哈爾濱工業大學是中國最早(創建於1956年)的計算機專業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學科是國內最早建立的同類學科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工程一級學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機械工程學科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動力工程系建於1954年,是我國最早的動力工程學科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是我國第一個以培養高級航天專門人才和從事航天高技術研究為主的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也是國際宇航大學(ISU)在亞洲地區唯一常設分校的依託單位,表明學校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步入了一個新階段。在「神九」與「天宮一號」對接中,有10項哈工大尖端技術鼎力支持。

中國科技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力學、地球物理學、化學、科學技術史、生物學、數學、物理學。

復旦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理論經濟學、化學、生物學、數學、物理學、新聞傳播學、中國語言文學、基礎醫學、中西醫結合、哲學。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力學、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

南京大學: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地質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光學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化學、數學、農業資源利用、園藝學、植物保護。

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

走向世界一流大學
1998年5月4日,北大百年校慶大會上,江澤民同志提出,「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2001年4月29日,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90周年大會上,江澤民再次提出:「加快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努力在全國建設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在知識經濟時代,一流大學的學術水平和數量多少,是一個國家科技文化發展水平、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作為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高校的幾支「精銳部隊」在國家和地方的重點扶持下,率先開始了高教管理體制的改革,從人才、學科和物質基礎建設等多方面,向世界級的大學發起沖刺,創建世界一流名牌大學。
「985工程」:中國高校的「國家隊」
「985工程」,指教育部實施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主要內容是重點支持部分高校創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1999年,「985工程」正式啟動,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首先獲得國家大力度的支持。隨後,教育部和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陝西省、中國科學院、安徽省、國防科工委、黑龍江省重點共建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
據介紹,國家重點建設的這9所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精銳部隊。在全國高校中,它們的數量僅佔1%,而重點實驗室卻占近50%,年科研經費約佔1/3,在校碩士生佔20%,博士生佔30%。「985工程」的實施,使9所高校在學科建設、隊伍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向著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2008」於 2008年10月在杭州召開,南京大學校長陳駿則提議,這9所重點高校建立中國版的「常青藤聯盟」。
什麼是「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
「一流大學應該堅持正確的辦學思想,注重形成優秀的辦學傳統,形成鮮明的辦學風格,發展優勢學科,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為國家和民族的興旺發達作出貢獻。一流大學應該站在國際學術的最前沿,緊密結合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依託多學科的交叉優勢,努力進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特別要抓好科技的源頭創新,並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一流大學應該成為繼承傳播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場所和交流借鑒世界進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為新知識、新思想、新理論的重要搖籃,努力創造和傳播新知識、新理論、新思想,不斷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一流大學應該成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斷為祖國為人民培養出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的人才。」—2001年4月29日,江澤民同志在清華大學建校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最新「985」工程高校情況(後擴大的34所):
1. 國內一流的「985」工程大學,國家確定首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C9」大學聯盟。據介紹,國家重點建設的這9所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精銳部隊,強中強校,重中之重()排名不分先後):
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清華大學(理、工科為主)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工科為主)
中國科技大學(理科為主)
復旦大學(文、理科為主)
上海交通大學(理、工科為主)
浙江大學(理、工、農科為主)
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西安交通大學(理、工科為主)

2. 國內二流的「985」工程大學:
中山大學(文、理科為主)
武漢大學(文、理科為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理、工科為主)
中國人民大學(文、理科為主)
北京理工大學(理、工科為主)
同濟大學(理、工科為主)
天津大學(理、工科為主)
南開大學(文、理科為主)
中南大學(理、工科為主)
東南大學(理、工科為主)
華中科技大學(理、工科為主)
大連理工大學(理、工科為主)
北京師范大學(文、理科為主)

3. 國內三流的「985」工程大學,即其餘的「985」工程高校:
湖南大學(理、工科為主)
華南理工大學(理、工科為主)
廈門大學
吉林大學
東北大學
山東大學
重慶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四川大學
蘭州大學

我國著名土木工程專業開設院校
一、頂尖院校(擁有土木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6所:
而我國土木工程專業前三強大學是:
1.同濟大學("985」高校):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2.哈爾濱工業大學 (「C9」大學聯盟高校):創建了中國最早的土木建築系,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3.清華大學 (「C9」大學聯盟高校):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浙江大學(「C9」大學聯盟高校)
湖南大學("985」高校)
中南大學("985」高校)

二、一流院校(擁有土木工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4所:
重慶大學("985」高校):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河海大學(「211」高校)
大連理工大學("985」高校)
西南交通大學(「211」高校)

土木工程的二級學科有6個
分別是考研的專業方向:
0814 土木工程
081401 岩土工程
081402 結構工程
081403 市政工程
081404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081405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081406 橋梁與隧道工程

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
土建老八校是指我國土建學科最好的八所高校,是最早開辦與建築有關專業的學校,也是最早畢業後有土木工程和建築學學士、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以及土木工程和建築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學校。被公認的"建築老八校"的建築強校依次為:
清華大學(「C9」 大學聯盟高校)
同濟大學 ("985」高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C9」大學聯盟高校):創建了中國最早的土木建築系。
天津大學("985」高校)
東南大學("985」高校)
重慶大學("985」高校)
華南理工大學("985」高校)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二本高校)

國防工業八大重點院校是指1963年的八所國防科工委直屬高校的分工。即: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C9大學聯盟高校,如要讀航天方面的專業,該校首選!最悠久,1963年國家唯一確定該校發展航天,國內外著名,自行研究發射有3顆衛星用於教學和科研。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是我國第一個以培養高級航天專門人才和從事航天高技術研究為主的學院,也是國際宇航大學(ISU)在亞洲地區唯一常設分校的依託單位,表明學校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步入了一個新階段。在「神九」與「天宮一號」對接中,有10項哈工大尖端技術鼎力支持。

北京理工大學(導彈、坦克)——985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導彈)——985高校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火車)——C9大學聯盟高校
西北工業大學(飛機、導彈、船舶)——985高校
中北大學(兵器)——省屬重點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電子)——985高校(現歸教育部管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直升機)——211高校。

現工信部(原國防科工委)屬的七所高校排名
1.哈爾濱工業大學(C9大學聯盟高校):
在工信部研究生教學水平評估中達到優秀,總分第一,
在工信部黨建創優工作評估中達到優秀,總分第一,
在工信部高校辦學水平提升工程評估中達到優秀,總分第一。

2.北京理工大學(985高校)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985高校)
4.西北工業大學(985高校)
5.哈爾濱工程大學(211高校)
6.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11高校)
7.南京理工大學(211高校)

中國一流研究生院校有:
北京大學研究生院,
清華大學研究生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
南京大學研究生院,
浙江大學研究生院,
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長期關注搜集中國高校的發展,我不屬任何大學,自稱是信息大學的,以上搜集的信息希望對你有幫助!!!

㈤ 2012年中國知名大學排名

1北京大學
2南京大學
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浙江大學
5復旦大學
6清華大學
7中山大學
8南開大學
9吉林大學
10蘭州大學
11北京師范大學
12上海交通大學
13廈門大學
14武漢大學
15四川大學
16山東大學
17華東師范大學
18東北師范大學
19中國海洋大學
20華中科技大學
21華中師范大學
22西北大學
23湖南師范大學
24陝西師范大學
25蘇州大學
26西安交通大學
27西南大學
28哈爾濱工業大學
29南京師范大學
30山西大學
31大連理工大學
32雲南大學
33華南師范大學
34中國農業大學
35同濟大學
36中南大學
37華東理工大學
38山東師范大學
39湖南大學
40上海大學
41西北師范大學
42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43安徽師范大學
44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45首都師范大學
46東南大學
47南京農業大學
48鄭州大學
49河南大學
50河北大學
51浙江師范大學
52電子科技大學
53揚州大學
54河南師范大學
55北京理工大學
56暨南大學
57曲阜師范大學
58上海師范大學
59河北師范大學
60華南理工大學
61福州大學
62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63華中農業大學
64湖北大學
65遼寧師范大學
66湘潭大學
67西北工業大學
68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69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70福建師范大學
71北京工業大學
72汕頭大學
73華南農業大學
74聊城大學
75重慶大學
76新疆大學
77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78天津師范大學
79徐州師范大學
80廣西師范大學
81安徽大學
82溫州大學
83天津大學
84內蒙古大學
85成都理工大學
86北京化工大學
87寧波大學
88北京交通大學
89四川師范大學
90黑龍江大學
91北京科技大學
92江西師范大學
93東北大學
94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95山東農業大學
96東北林業大學
97北京林業大學
98福建農林大學
99哈爾濱師范大學
100遼寧大學

㈥ 2012年中國大學專業排名|大學熱門專業|大學有什麼專業

我自己根據自己的了解給個綜合排名:{港澳台不算}
1【北京大學】,文理合一,文理科各學科在全國學術水平遙遙領先;工科稍弱,但這並不影響他占據國內第一學府的地位。
2【清華大學】,工科水平全國領先,理科也很強勢,文科稍弱點。
3【浙江大學】,工科水平僅次於清華,理科全國前三,文科稍弱。
4【復旦大學】,文科全國應該僅次於北大,理工科稍弱。畢竟位於上海這個中國經濟中心,地理位置優越,就業好。
5【上海交通大學】,理工科名列全國前茅。
6【南京大學】六朝古都——南京。從來都是高學術水平的象徵,依託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大學天文學名列亞洲第一,文理科也是全國聞名的。
7【武漢大學】華中地區的最高學府,文理合一。
8【中國人民大學】文科,法學全國領先。
9【中國科技大學】聽聽名字就知道理工科很強勢,確實並非浪得虛名。
10【中山大學】,華南第一學府,文理都在全國占據一席之地。
11【四川大學】,中國西部第一學府,環境優美,文理並重。
12【吉林大學】東北最全面的大學。
13【哈爾濱工業大學】,工科強勢
14【南開大學】,文理都很不錯,學校在全國也享有很高聲譽。。
15【廈門大學】,風景最美的大學,海濱風景,學術水平也高。
16【西安交通大學】理工科強校。
17【華中科技大學】理科強悍。
18【北京師范大學】文科好,教育系全國前茅。
19【同濟大學】文理都很好,且地處上海。
20【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地區理工科的領頭羊。
下面是熱門專業排名
1統計學
2金融學
3法學
4經濟學
5檔案學
6宗教學
7新聞學
8工商管理
大學所有專業
哲學 > 哲學類> 哲學

邏輯學

宗教學

經濟學 > 經濟學類> 經濟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財政學

金融學

法學 > 法學類> 法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 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中國革命史與中國共產黨黨史

社會學類> 社會學

社會工作

政治學類> 政治學與行政學

國際政治

外交學

思想政治教育

公安學類> 治安學

偵查學

邊防管理

教育學 > 教育學類> 教育學

學前教育

特殊教育

教育技術學

體育學類> 體育教育

運動訓練

社會體育

運動人體科學

民族傳統體育

文學 > 中國語言文學類> 漢語言文學

漢語言

對外漢語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古典文獻

新聞傳播學類> 新聞學

廣播電視新聞學

廣告學

編輯出版學

藝術類> 音樂學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音樂表演

繪畫

雕塑

美術

藝術設計學

藝術設計

舞蹈學

舞蹈編導

戲劇學

表演

導演

戲劇影視文學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攝影

錄音藝術

動畫

播音與主持藝術

書法學

外國語言文學> 英語

歷史學 > 歷史學類> 歷史學

世界歷史

考古學

博物館學

民族學

理學 > 數學類> 信息與計算科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

物理學類> 物理學

化學類> 化學

應用化學

天文學類> 天文學

地質學類> 地質學

地球化學

地理科學類> 地理科學

資源環境與城市規劃管理

地理信息系統

大氣科學類> 大氣科學

海洋科學類> 海洋科學

海洋技術

力學類> 理論與應用力學

電子信息科學類>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材料科學類> 材料物理

環境科學類> 環境科學

生態學

心理學類> 心理學

應用心理學

統計學類> 統計學

生物科學類> 生物科學

生物技術

地球物理學類> 地球物理學

工學 > 地礦類> 采礦工程

石油工程

礦物加工工程

勘察技術與工程

資源勘察工程

地質工程

礦物資源工程

材料類> 材料化學

冶金工程

金屬材料工程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復合材料與工程

機械類>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工業設計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車輛工程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儀器儀表類> 測控技術與儀器

能源動力類> 核工程與核技術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

電氣信息類> 微電子學

自動化

電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子科學與技術

生物醫學工程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信息工程

土建類> 建築學

城市規劃

土木工程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給排水工程

土木工程

水利類> 水利水電工程

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測繪類> 測繪工程

環境與安全類> 環境工程

安全工程

化學與制葯類> 化學工程與工藝

制葯工程

交通運輸類> 交通運輸

交通工程

飛行技術

航海技術

輪機工程

海洋工程類> 船舶與海洋工程

輕工紡織食品類> 食品科學與工程

輕化工程

包裝工程

印刷工程

紡織工程

服裝設計與工程

航空航天類>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飛行器動力工程

飛行器製造與工程

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

武器類> 武器系統與發射工程

探測指導與控制技術

彈葯工程與爆炸技術

特種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

地面武器機動工程

信息對抗技術

武器系統與工程

工程力學類> 應用物理學

工程力學

生物工程類> 生物工程

農業工程類>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

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

林業工程類> 森林工程

木材科學與工程

林產化工

公安技術類> 刑事科學技術

消防工程

農學 > 植物生產類> 農學

園藝

植物保護

茶學

草業科學

森林資源類> 林學

森林資源與保護遊憩

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

森林生產類> 園林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農業資源與環境

動物生產類> 動物科學

蠶學

動物醫學類> 動物醫學

水產類> 水產養殖學

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醫學 > 基礎醫學類> 基礎醫學

預防醫學類> 預防醫學

臨床醫學與醫學技術類> 臨床醫學

麻醉學

醫學影像學

醫學檢驗

口腔醫學類> 口腔醫學

中醫學類> 中醫學

針灸推拿學

蒙醫學

藏醫學

法醫學類> 法醫學

護理學類> 護理學

葯學類> 葯學

中葯類> 中葯學

葯物制劑

管理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管理科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工業工程

工程管理

工商管理類> 工商管理

市場營銷

會計學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旅遊管理

物流管理

公共管理類> 行政管理

公共事業管理

勞動與社會保障

土地資源管理

農業經濟管理類> 農林經濟管理

農村區域發展

圖書檔案學類> 圖書館學

檔案學

㈦ 2012年中國大學排名、各專業排名

我自己根據自己的了解給個綜合排名:{港澳台不算}
1【北京大學】,文理合一,文理科各學科在全國學術水平遙遙領先;工科稍弱,但這並不影響他占據國內第一學府的地位。
2【清華大學】,工科水平全國領先,理科也很強勢,文科稍弱點。
3【浙江大學】,工科水平僅次於清華,理科全國前三,文科稍弱。
4【復旦大學】,文科全國應該僅次於北大,理工科稍弱。畢竟位於上海這個中國經濟中心,地理位置優越,就業好。
5【上海交通大學】,理工科名列全國前茅。
6【南京大學】六朝古都——南京。從來都是高學術水平的象徵,依託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大學天文學名列亞洲第一,文理科也是全國聞名的。
7【武漢大學】華中地區的最高學府,文理合一。
8【中國人民大學】文科,法學全國領先。
9【中國科技大學】聽聽名字就知道理工科很強勢,確實並非浪得虛名。
10【中山大學】,華南第一學府,文理都在全國占據一席之地。
11【四川大學】,中國西部第一學府,環境優美,文理並重。
12【吉林大學】東北最全面的大學。
13【哈爾濱工業大學】,工科強勢
14【南開大學】,文理都很不錯,學校在全國也享有很高聲譽。。
15【廈門大學】,風景最美的大學,海濱風景,學術水平也高。
16【西安交通大學】理工科強校。
17【華中科技大學】理科強悍。
18【北京師范大學】文科好,教育系全國前茅。
19【同濟大學】文理都很好,且地處上海。
20【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地區理工科的領頭羊。

㈧ 2012年大學最權威排名(中國)。

歐洲公布的2012中國大學(大陸)排名(評價指標:學科建設、人才貢獻率內、培養模式與水平、容經費投入、學校發展前景、自然科學貢獻力、社會科學貢獻力):
1 清華大學
2 北京大學
3 上海交通大學
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5 復旦大學
6 南京大學
7 浙江大學
8 中國人民大學
9 中山大學
10 廈門大學
11 武漢大學
12 同濟大學
13 四川大學
14 西安交通大學
15 北京師范大學
16 吉林大學
17 山東大學
18 南開大學
19 華中科技大學
20 北京理工大學
21 哈爾濱工業大學
22 大連理工大學
23 西北工業大學
24 華東師范大學
25 北京外國語大學
26 天津大學
27 中南大學
28 東南大學
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0 蘭州大學
任何榜都會有爭議,很正常,沒有所謂最權威的排名,各個機構評價的指標都不相同,但這30所高校在國內的影響力是有目共睹的。

㈨ 2012年中國大學排行榜前20名和一句話點評

這是誰在妄加評論啊
也不丟人,山大呢?中南呢?
我建議你還是提前回家過年去吧!!!

㈩ 教育部第一次權威發布:2012年中國(大陸)大學排名

教育部從來沒有發布過大學排名,2013年初發布過各一級學科排名。
從教育部最新學科評估來版看,中國大陸權的最新大學排名(前20)如下:
1 北京大學
2 清華大學
3 上海交通大學
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5 南京大學
6 浙江大學
7 中國人民大學
8 復旦大學
9 武漢大學
10 中山大學
11 哈爾濱工業大學
12 四川大學
13 華中科技大學
14 南開大學
15 山東大學
16 吉林大學
17 西安交通大學
18 廈門大學
19 中南大學
20 東南大學

熱點內容
英語代詞表格 發布:2025-05-16 04:23:00 瀏覽:442
生物之最 發布:2025-05-16 01:24:17 瀏覽:701
生物醫葯峰會 發布:2025-05-16 01:03:54 瀏覽:210
科倫博泰生物 發布:2025-05-16 00:28:34 瀏覽:308
徐老師來巡山投稿 發布:2025-05-16 00:26:18 瀏覽:571
桑巴雙人舞教學視頻 發布:2025-05-15 22:29:39 瀏覽:479
月子餐老師 發布:2025-05-15 22:16:43 瀏覽:160
人們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5 21:26:05 瀏覽:209
2017高考數學文 發布:2025-05-15 15:11:48 瀏覽:817
怎麼喝水 發布:2025-05-15 14:52:53 瀏覽: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