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幼兒園托班美術

幼兒園托班美術

發布時間: 2020-12-02 00:32:59

Ⅰ 幼兒園托班美術教案棉花糖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藍三色,能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作畫。
2、知道泡泡是圓形的,能大膽嘗試運用多種材料表現圓形泡泡。
3、喜歡參與印畫活動,體驗創造的快樂。

活動准備:
故事掛圖2幅,紙筒、瓶蓋、酸奶瓶若干,紅黃綠三色顏料、抹布、白紙若干、「吹泡泡」歌曲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看圖講述故事,激發興趣。
教師出示圖片並提問講述:
1、寶寶們,圖上的小貓在做什麼
2、你見過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小貓吹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它吹的多嗎?
(運用看圖講述與生活經驗講述相結合,引導寶寶說出泡泡的形狀是「圓圓」的;正確區分多、少)

二、圖形刺激:
1、教師示範、講解方法。
出示紙筒、顏料盒:寶寶們,我這里有許多好玩的東西,它可以變出泡泡,看老師是怎樣玩的:教師邊示範講解印畫方法:先沾顏料,重重的按下去,輕輕的提起來。
2、個別幼兒嘗試印畫泡泡。
(1)、剛才老師是怎樣變出泡泡來的?
(2)、誰願意來試一試?個別幼兒嘗試印畫泡泡,及時幫助寶寶解決印畫中出現的困難。如:印畫方法、注意事項等等。

三、想像創造:
1、出示作業紙:翹,這只小貓怎麼也吹不出泡泡,我們來幫幫他吧。
2、我這里有各種各樣的瓶蓋、酸奶瓶,他們能不能變出泡泡呢?(引導孩子猜測,激發嘗試願望。)
3、鼓勵寶寶選擇喜歡的材料為小貓添畫泡泡,教師及時觀察孩子的操作,可根據寶寶的印畫情況,引導寶寶運用合適的材料印畫,使每個寶寶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四、作品賞評:
1、寶寶們真能幹,幫小貓吹出這么多圓圓的泡泡。,小貓真高興,他要謝謝寶寶。
2、游戲《追泡泡》,結束活動。

Ⅱ 幼兒園托班孩子美術課上什麼好

您好~托班的孩子屬於塗鴉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們特別喜歡畫螺旋線。 上課時我們可以先引起學生的美術興趣比較好。比如畫個圓,然後在圓上填加各種東西,形成寶寶們喜歡的各種動物圖案、頭像、日常玩具用品等等。既然是小班,就用超級簡單的線條來畫。寶寶回家後能夠自己想起來畫出來的。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我是畫啦啦的糖果老師~ 畫啦啦少兒美術課堂——最懂兒童的互聯網藝術課堂, 關注「畫啦啦藝術創想」公眾號,給孩子一份美術的禮物。

Ⅲ 幼兒園小班美術畫畫教案有哪些

【活動目標】
1.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畫烏龜。
2.通過動手畫,回憶生活中或電視中看到過烏龜的樣子,讓孩子講個關於烏龜的故事,使得孩子能得到感知覺-記憶-思維的發展。
【活動准備】白紙、鉛筆、「忍者神龜」的小木偶
【活動過程】
一、拿出「忍者神龜」的小木偶(導入活動)
我:認識這個小木偶嗎?
凱凱:不認識?
我:你再仔細看看,這個小木偶長的什麼樣子啊?
凱凱:有點,。。。。。。像烏龜哦,
我:對了,凱凱真聰明!
二、指出「忍者神龜」的小木偶(引出主題)
我:那麼凱凱,有見過烏龜嗎?
凱凱:有見過的,在海南經常有看到的。電視里也有見過的。
我:你記得烏龜的樣子嗎?
凱凱:恩,記得一點點。。。(停頓、思考)。。。好像是綠色的,貝殼很硬,脖子。。。
脖子。。。
我:脖子,怎麼樣的?是不是伸縮的啊!(引導性)
凱凱:對的。還一動一動的哦。
我:那我們一起畫一個烏龜吧。看阿姨畫的和凱凱畫的哪裡不一樣,好嗎?
凱凱:好的。(跑進房間拿畫筆)
三、畫畫(體驗過程,分享過程)
凱凱:阿姨,我畫好了。(畫了四個小圓圈,一個稍微大點的圓圈。)
我:那凱凱能給阿姨講講,凱凱畫的烏龜有什麼特別的呢?
凱凱:這是烏龜媽媽,身邊是它的寶寶。它的寶寶餓了,要吃「奶」。
我:(笑著)原來凱凱畫了個偉大的烏龜媽媽啊!
四、小結(分享經驗)
我:凱凱看看阿姨畫的,(指著畫)這是烏龜的頭部、堅硬的貝殼、還有小腳。
這個啊,是烏龜爸爸,現在啊,要找凱凱畫的烏龜媽媽和它的孩子們啦!
凱凱:哈哈。。。
分析:
(1)3-4歲幼兒最容易掌握的顏色中,就包括綠色,這很容易的使孩子從顏色視覺上得到認識;然後用很直觀性的圖案來表達情感,如用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
(2)幼兒記憶中的內容種類,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3-4歲幼兒的記憶處於記憶中的再認階段,在腦海中會有粗略的印象,也即是以形象記憶為主。
(3)思維是具有概括性和間接性的;站在自己的立場和觀點為中心來考慮問題,用簡單的圖案講述一個不簡單的故事。

Ⅳ 幼兒園小小班可以做哪些美術作品

特別簡單的一些折紙,比如小狗,飛機 還有特別簡單的一些簡筆畫比如說小花,小動物

如何指導托班幼兒的美術活動

兩三歲的托班幼兒注意力不穩定,缺乏自控能力,手的動作不夠協調,還停留在塗鴉末期。其實對於托班的孩子來說筆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玩具,他們喜歡拿著筆到處塗畫。亂塗亂畫就是這種玩具的功能。塗畫出來的東西對他們來說沒有象徵性的意義,他們只滿足於過程。但是,隨著幼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和手臂動作的發展,手、眼、腦也在逐步協調,塗鴉期的特點也開始變化,從他們沒辦法控制塗鴉期到有控制塗鴉期再到命名塗鴉期,這是中外幼兒在發展過程中共有的規律。
我在組織托班幼兒美術活動時,結合《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中托班幼兒美術活動的目標,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從教學內容的選擇,游戲與美術的結合,採用多種繪畫方式結合和評價等闡述如何開展托班美術活動。
一、幼兒美術活動內容的選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張兒童教育的基本思想是:生活即教育。新綱要在藝術領域中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是的,美術創造不是遠離幼兒生活的,而是應該與每個孩子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因此,我在選擇活動內容時,盡量選擇孩子生活中接觸過的、看過的、吃過的東西。因為幼兒最初的經驗來自於生活,他們對自己熟悉的事物會更感興趣,也更樂意參與。如:我在讓孩子學習畫圓時,設計了《棒棒糖》這一活動。由於孩子在平時都喜歡吃棒棒糖,知道棒棒糖是什麼形狀的,有的棒棒糖大點,有的棒棒糖小點。因為是孩子們生活當中經常接觸的,所以在繪畫的時候,他們的學習興趣非常高。
二、幼兒游戲與美術教育的結合
心理學家皮亞傑強調:「兒童是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下,通過主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而獲得心理上的發展。」陳鶴琴先生指出:「小孩子天性好動,以游戲為生命,游戲是孩子終身發展的需要,是促進幼兒身體智能創造性等的重要手段。」游戲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1.以游戲的口吻導入,激發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托班幼兒行為受情緒的支配。因此在活動中我賦予幼兒適當的角色,從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運用游戲、故事等形式導題,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比如在畫「小花和小草」的開始部分時,我先給幼兒講一個故事:「春天來了,小白兔出去玩了。可是它們發現小花和小草都不見了,它們找不到朋友了。」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個幼兒,並引起了幼兒對小兔子們的同情,都表示要為小兔子找朋友。於是我教孩子們如何畫小花和小草,還請幼兒相互觀賞作品,看看誰的泡泡吹得最棒。
2.在玩玩做做中發展幼兒的美術技能。
雖然托班幼兒年齡較小,動手能力有限,但仍需要掌握一些捏、貼、撕、畫等簡單的美術技能。只是這些美術技能是幼兒在邊做邊玩中不知不覺掌握的。因此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游戲。比如在撕紙「小雪花」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幼兒把紙撕成一朵朵的小雪花,然後和孩子們一起玩「下雪了」的游戲。在這些有趣的游戲中,幼兒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貼、捏、畫、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對美術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3.教師指導語言的藝術性。
托班幼兒的思維屬於直覺行動性思維,你不能像對待幼兒那樣,告訴他們先畫這里,再畫那裡,否則他們很容易厭煩,不願意再聽。這時,教師可以用生動有趣的游戲化語言來指導或鼓勵幼兒。對於托班幼兒來說進行比較多的是塗色練習,單調的塗色練習和臨摹活動孩子們基本都不喜歡,他們更喜歡在有趣的游戲中學習,其中老師的語言指導也需要有游戲性,如在塗色練習中,你會發現孩子們塗了一會就不高興塗了,有的幼兒會告訴你他已經塗好了,有的乾脆就坐在那裡磨時間。因此,為了讓幼兒掌握塗色的技法,我讓幼兒來掃地:「你們在掃地的時候一定要慢慢掃,看看誰能掃出美麗的地板來。」如果孩子塗色的過程中有空隙,我就會提醒孩子:「你還有垃圾沒有掃干凈。」他們又會興奮地開始塗,在整個過程中完全感受不到塗色的枯燥感。有趣的美術游戲,能夠讓幼兒自主地按照自己的願意進行美術創作活動,同時對美術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採用多種繪畫形式,激發幼兒興趣
對於托班幼兒,如果採用單一的油畫棒作畫,時間一長,孩子就會失去興趣。為此,教師要採用多種教學形式,如棉簽畫、吹畫、水彩畫等。在一張作業中,也用幾種作畫形式,幼兒不能掌握的,教師幫助完成。如在「春天的桃花」的作業中,教師可先在圖畫紙上畫上山,畫上樹干,讓幼兒用手指點畫好桃花後再添畫背景,使畫面更完美,使幼兒嘗到成功的愉悅。另外,還可利用手工與繪畫相結合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因為手工與繪畫相結合,不像單純繪畫那樣追求作品效果,而注重動手操作的樂趣,為幼兒所喜愛。如用棉簽畫「好吃的餅干」前,先進行撕紙,撕貼出各種形狀的餅干,然後再用棉簽用顏料點上香香的芝麻。還可以用拓印的方法讓幼兒進行作畫,如我們可以用一次性的紙杯讓幼兒來進行拓印,再請孩子們在圓的周圍畫長長短短的頭發,這樣一個太陽就出現了,讓孩子們感受到非常驚奇和增強對美術的興趣。
四、注重評價的過程,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幼兒美術教學是以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為目的的,應該建立在尊重幼兒創造意圖和繪畫心裡的基礎上,只有幼兒能夠解釋的作品,我們都應該給予肯定。當幼兒在胡亂塗抹一陣後,即使這張畫在你看來再難看,但是在他心中的滿足程度也不亞於完成一幅完美無缺的作品,這就是一幅完美的作品,幼兒在這個時候希望與他人共享這種喜悅,更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和贊賞。如在一次美術活動《我喜歡的氣球》中,主要是讓幼兒練習塗色的本領,讓幼兒塗色均勻。評價的目的在於激勵幼兒的繪畫興趣和積極性,使幼兒感到自己的進步,發現自己的能力和才幹,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自信心的培養。

Ⅵ 托班塗色美術教案和圖片

幼兒園小班美術塗色教案:蘋果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激發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2、培養正確的繪畫姿勢、用品擺放常規和大膽動手繪畫的能力。
3、認識三原色中的紅色,並初步學會按一定方向塗色。

活動准備:
1、塗色—蘋果
2、圖片—蘋果
3、每個幼兒一盒油畫棒,塗色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變魔術,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看,變變變,老師拿出實物蘋果,這是什麼?(蘋果)
告訴幼兒,今天我們來給蘋果穿衣服好嗎?
二、展開
1.感知蘋果的顏色
出示圖片-蘋果,引導幼兒觀察:
這些蘋果都是什麼顏色的?(紅色的)
2.學習塗色蘋果
教師講解示範塗色的方法
出示紅色的油畫棒問:這只油畫棒是什麼顏色的?
今天老師教小朋友用紅色的油畫棒幫蘋果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點講解起筆和止筆的位置、按一定方向塗色,
3.布置塗色任務,提出要求:
塗色時身體坐正,用品擺放整齊,
右手拇指食指拿畫筆,左手按住作業紙,
眼睛離紙面不能太近,按一定方向仔細塗色,比比誰是塗色小能手。
4.幼兒開始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及時糾正幼兒的繪畫姿勢,鼓勵幼兒仔細大膽塗色,不把顏色塗到線外去,幫助幼兒完成作品。
5.展示幼兒作品,進行講評,對塗色均勻完整的作品畫上小五星表示鼓勵。
三、結束
展出幼兒全部作品,請幼兒觀賞,帶領幼兒誇獎自己樹立信心,激起下次繪畫的慾望。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Ⅶ 幼兒園托班美術《漂亮的手鏈》教案目標

1.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內也可能包含有解容決這些的方法。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Ⅷ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教案:畫小汽車

活動目標: 1,復習汽車的顏色和組成,嘗試在汽車輪廓線里塗色。 2,初步建立寶寶塗色的先後步驟意識,「先塗前面的,後塗後面的」。 活動准備:汽車輪廓線的畫紙、范畫、蠟筆、桌布 活動過程: 一、出示範畫 1,小朋友看這是什麼? 幼:汽車 2,對,這輛汽車是什麼顏色? 幼:紅色、黃色、藍色 師:對,車輪是藍色、車身是紅色和黃色,我們說這輛汽車是「彩色小汽車」。 3,這輛汽車由什麼組成? 幼:車輪、車身 師:這輛汽車由車輪、車身還有方向盤組成。 二、師幼示範畫 1,小朋友,我們是先塗車身還是車輪呢?幼:車輪,車身…… 師:塗色的時候我們要先塗前面的,後塗後面的。因為車輪在前面,圓圓的輪胎我們都看到了;車身在後面,被輪胎擋住了,這條線就斷斷續續的,所以先塗前面的輪胎,後塗後面的車身。 2,先拿出自己喜歡的顏色,輪胎是圓圓的我們用圓圈來塗,注意要在輪胎線裡面塗。現在老師請一個小朋友試試,大家看看他的本領大不大。(幼操作略) 師:非常棒!他是在輪胎線裡面用圓圈來塗的。 3,車身我們要用線條來塗,用自己喜歡的顏色,注意不要塗到車線外面。我再請一個小朋友試試(幼操作) 三、幼齊操作師巡迴指導並點評 師:現在請小朋友輕輕的把小椅子拿到小桌子旁邊,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塗出好看的小汽車。(操作略)

熱點內容
水晶缽教學 發布:2025-05-10 20:40:56 瀏覽:433
教師長工資 發布:2025-05-10 18:56:59 瀏覽:826
老師塗指甲違規嗎 發布:2025-05-10 18:35:17 瀏覽:445
我對班主任的印象 發布:2025-05-10 10:17:45 瀏覽:769
2015安徽高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0 09:22:58 瀏覽:447
那五常歷史 發布:2025-05-10 08:46:52 瀏覽:121
散打歷史 發布:2025-05-10 08:37:17 瀏覽:3
煙台教師招考 發布:2025-05-10 08:34:58 瀏覽:280
寧波生物招聘 發布:2025-05-10 07:19:15 瀏覽:483
市師德先進事跡 發布:2025-05-10 06:55:21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