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小學科學
❶ 洛陽市小學科學(大象版)五年級期末考試試卷答案
每個地方的教材都不一樣,每個學校的試卷都不一樣,每個學年的試卷都不一樣
❷ 大象版小學科學實驗工具箱怎樣管理
目標正確就是指制定的教學目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專學生的實際屬情況。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終極回宿。如何制定出一個具體明確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數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本節課的教學計劃:要使學生把握哪些知識、形成什麼樣的技能技巧、達到什麼樣的熟練程度、會用哪些方法解題等,這就是雙基目標。其次是考慮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思維能力,這是思維能力的目標。再次是想一想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教育,培養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滲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後是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創新教育的要求,這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目標。
❸ 誰能提供一份 大象版的 小學五年級科學下冊的試卷 最好帶答案呀,復慣用
五年級下學期科學檢測題
第一單元
一、 填空題
1、 像剪刀、筷子那樣能夠幫助人們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的裝置,都可以稱作機械。機械可以分成簡單機械和復雜機械。
2、 學過的簡單機械有杠桿、斜面、輪軸、滑輪。
3、 不隨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它能改變用力的方向; 隨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它能省一半的力。
4、 能夠傳遞力量的裝置叫做傳動裝置。
二、 選擇題
1、 齒輪傳動與鏈條傳動的差別是(B)
A 是否能改變力的大小 B 是否能改變用力方向 C 是否省力
2、下列機械屬於杠桿的是(E、J);屬於斜面的是(C、D、F、G);
屬於輪軸的是(B、H、I);屬於滑輪的是(A)。
A 吊車 B 水龍頭 C 鑽頭 D 螺絲釘 E 撬棍 F 斧子 G 刀 H 門把手 I 方向盤 J 鑷子
3、自行車採用的主要傳動裝置是(C);鍾表採用的的主要傳動裝置是(B)。
A 皮帶傳動 B 齒輪傳動 C 鏈條傳動
三、 判斷題
1、 人類祖先使用的生產生活工具里就含有機械的原理(√)
2、 阿基米德說過:如果能找到支點,就能把整個地球撬起來。(√)
3、 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4、 螺旋和盤山公路都是斜面的變形(√)
5、 當軸不變的情況下,輪軸上的輪越大越費力(×)
四、 請畫出杠桿並標示出三點兩臂
阻力點、支點、動力點、阻力臂、動力臂
第二單元
一、 選擇題
1、 最不容易變形的支架是(A)
A 三角形 B 正方形 C 圓柱形
2、平板橋、拱橋、吊橋是按橋的(C)分類的。
A 材料 B 作用 C形狀
3、(C)結構最穩定。
A 六邊形 B 五邊形 C 三角形
二、 判斷題
1、 人們從一些動植物的形狀中得到啟發,設計了柱狀鋼管、瓦楞紙、殼體建築。(√)
2、 蛋殼又輕又薄,根本承受不了多大重量。(×)
3、 趙洲橋是平板橋。(×)
4、 改變形狀,可以改變物體的承受力。(√)
5、 吊車起重臂的支架結構只是為了美觀。(×)
6、 三角形組成的結構不但牢固穩定,而且用料最少。(√)
第三單元
一、 填空題:
1、 通過產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直接生出小動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2、 在自然條件下,大多數動物的新個體都是通過雌雄結合產生的。
3、 動物的繁殖包括雌雄的識別,交配,生產,對後代的哺育等一系列復雜的行為,這些行為都是動物的本能。
二、選擇題
1、 綠色開花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是(A)
2、 吊蘭的繁殖方式主要是(C)
A 種子繁殖 B 根繁殖 C 莖繁殖 D 葉繁殖
三、 判斷題
1、 用種子繁殖的方式種的植物一定比用植物的根、莖、葉繁殖方式種的植物長得好。(×)
2、 土豆和紅薯都是用植物的根進行繁殖的。(×)
3、 菊花既可以用種子繁殖,也可以用植物的莖繁殖。(√)
4、 從動植物的繁殖方式可以看出生物具有多樣性。(√)
第四單元
一、 選擇題
1、 地質學家是按(C)給岩石分類的。
A 顆粒大小 B 軟硬 C 形成方式
2、(C)是自然界中最堅硬的礦物。
A 金礦石 B 鐵礦石 C 金剛石
3、(B)是可再生資源。
A 礦石 B 土壤 C 能源礦產
二、判斷題
1、在沉積岩中有時能夠找到化石。(√)
2、磚頭也是一種岩石。(×)
3、礦物是構成岩石的「積木」。( √)
4、赤鐵礦研成粉末,與液體混合,可以做成顏料。(√)
5、能源礦產是由古代生物形成的。(√)
第五單元
1、人的腦分為大腦、小腦、腦干三部分
2、人體的感覺器官有眼、耳、鼻、舌、皮膚等。
3、人的睡眠不足時,會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減退、情緒波動、思維反應不靈敏等症狀。
4、耳朵是接受聲音的感覺器官,聽神經將信號傳遞給大腦,由大腦識別這些聲音的含義,人就產生聽覺了。
二、判斷題
1、腦的表面是光滑的(×)
2、腦對身體的管理是同側關系(×)
3、傳入神經就是運動神經。(×)
4、大腦和脊髓是人體的神經中樞。(√)
5、視覺是眼和大腦等共同作用產生的。(√)
科學五年級(下)復習提綱
1、由一根棍子和一個支點構成三點(支點、力點、重點)、兩臂(動力臂、阻力臂)的最簡單的機械,叫做杠桿。
杠桿能傳遞力和改變用力的方向。
當支點到力點的距離大於支點到重點的距離時省力。
當支點到力點的距離小於支點到重點的距離時費力。
當支點到力點的距離等於支點到重點的距離時不省力也不費力。
2、由一個邊緣有槽的輪裝在框架里的簡單機械,叫做滑輪。
固定在一個地方,不能移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
定滑輪的作用是:能改變用力的方向,不能省力。
隨著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叫做動滑輪。
動滑輪的作用是:能省力,不能改變用力的方向。
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起來使用的裝置,叫做滑輪組。
滑輪組的作用是:既能改變用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3、由一個大輪和一根軸組成的機械,叫做輪軸。
輪軸有省力的作用。在軸粗細相同時,輪越大越省力。
4、斜搭一塊木板,沿著木板把重物推上去,這樣斜搭的木板叫做斜面。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越平緩越省力。
螺釘上的羅紋,實際上就是斜面的變形。
5、常見的傳動裝置有:齒輪傳動、皮帶傳動、鏈傳動、連桿傳動、蝸輪蝸桿傳動和液壓傳動等。
6、我們學過的簡單機械有杠桿、滑輪、輪軸、斜面,把這些簡單機械組合起來,可以構成復雜的機械,復雜的機械又叫做機器。
7、一架完整的機器主要由工作部分、動力部分、傳動部分和操縱部分構成。
8、紙的形狀與它們的承受力大小有關,改變物體的形狀,可以增大承受力。
9、圓柱形承受力最大。是因為圓柱沒有角,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都會均勻地分布,而有邊角的柱形,它不能把加在上面的重量均勻地分散開。所以,圓柱上的每一個點承受力並不大,而整體卻能承受比較大的力。
10、薄殼結構的承受力在於它能把外來的力均勻地分散開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應力」集中,做到幾乎沒有特別薄弱的環節,所以它的抗壓承受力強。
11、不同形狀的支架,變形程度不同,三角形是最堅固,支撐力最強的形狀。這是由於這種形狀能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分給各邊。
12、橋是由「橋梁」和「橋墩」兩部分構成的。橋的分類多種多樣,如果按材料分,可以分為石橋、木橋、鐵橋等;按形狀分,可以分為橫梁橋、拱橋和吊橋等;按作用分,可以分為水橋、陸橋等。
13、分析課本P.23三座不同的橋:平板橋承受力最差,是因為它的路面沒有支撐結構。吊橋好在於還有鋼索把它拉著。拱橋最結實,拱形最適合將整個橋面上的重量分散開來。
14、現代人與古代人建造的房子,不僅在材料和結構上存在巨大差別,而且現代建築還必須考慮抗風、抗地震、美觀、舒適、安全等許多方面的問題。
15、建築的藝術:綜觀我們周圍的建築,有的方方正正,寬大敦實;有的細瘦挺拔,狀似高塔;有的造型別致,頗有趣味。它高低參差,錯落有致,構成了立體的美,線條的美與和諧的美。建築既給人們提供使用的空間,又給人們以藝術的感受,同時還給人們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一座座優雅的建築,正是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16、不用種子也能繁殖植物的後代。植物還可以用無性繁殖的方式衍生出下一代。而無性繁殖主要是利用植物的根、莖、葉器官的營養來繁殖下一代。這樣的繁殖方式多用於一些園藝生產和農業生產。
17、自然界的動物在自然條件下,大多是通過雌雄結合才能產生下一代。胎生和卵生也是動物基本的兩種有性繁殖方式。這兩種繁殖方式都是需要進行雌雄結合才能完成。
18、養雞場用機器孵小雞,母雞用自己的體溫自然地孵出小雞。孵小雞前先找出受精的雞蛋,把受精的雞蛋孵化成小雞大約需要21天,在此過程中,最好每隔6-8小時翻動一次雞蛋,孵化到第19天時蛋頭要朝上放置,周圍墊上棉花,每隔3小時左右涼蛋一次,每次1-2分鍾。這樣過一兩天小雞就會破殼而出。
19、人體約由60兆個細胞構成,然而他卻是由深藏於母體之中的一個小小的細胞——受精卵發育而成。卵細胞一旦受精後成為受精卵,即開始獲得強大的生命力,從一個肉眼看不見的受精卵開始,成為一個完全成形的新生兒的生長過程。這個顯著的過程發生在媽媽的肚子里,在那兒胎兒將獲得養分,這段時間大約持續280天。
20、水螅的出芽生殖,也就是水螅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從母體細胞壁上長出小芽,小芽長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從母體上脫落下來形成新的個體。這就是出芽生殖。
21、海葵的斷裂生殖,海葵生長到一定階段後,就會斷裂,斷裂後的不完整的個體又會重新生長完全,各自發育成新的個體。這就是斷裂生殖。
22、岩石是在各種不同的地質作用下產生的,是由一種或多種礦物有規律地組合而成的礦物集合體。按照一定的方式結合而成。是構成地殼和上地地幔的物質基礎。按成因分為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其中岩漿岩是由高溫熔融的岩漿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稱火成岩;沉積岩是在地表條件下由風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產物經水、空氣和冰川等外力的搬運、沉積和成岩固結而形成的岩石;變質岩是由先成的岩漿岩、沉積岩或變質岩,由於其所處地質環境的改變經變質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23、化石就是生活在遙遠的過去的生物的遺體或遺跡變成的石頭。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無數的生物,這些生物死亡後的遺體或是生活是遺留下來的痕跡,許多都被當時的泥沙掩埋起來。在隨後的歲月中,這些生物遺體中的有機質分解殆盡,堅硬的部分如外殼、骨骼、枝葉等與包圍在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經過石化變成了石頭,但是它們原來的形態、結構(甚至一些細微的內部構造)依然保留著;同樣,那些生物生活時留下的痕跡也可以這樣保留下來。我們把這些石化了的生物遺體、遺跡就稱為化石。從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動物、植物的樣子,從而可以推斷出古代動物、植物的生活情況和生活環境,可以推斷出埋藏化石的地層形成的年代和經歷的變化,可以看到生物從古到今的變化等等。
24、礦物是地殼內外各種岩石和礦物的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的自然均一體。大部分礦物是固體,也有的是液體或氣體。人們根據物理性質來識別礦物。如顏色、光澤、硬度、比重等都是礦物肉眼鑒定的重要標志。礦物的顏色多種多樣。光澤是指礦物表面反射可見光的能力。硬度是指礦物抵抗外力作用(如刻劃、壓入、研磨)的機械強度。
25、礦產是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於地表的可供人類開採的天然礦物資源,被廣泛稱為礦產按工業上的不同用途,礦產可分為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和燃料礦產三大類。
26、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類利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和能量的總稱。這些自然資源按是否能夠再生,可劃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所以,不管是可再生資源,還是不可再生資源,我們都應該注意保護和合理利用。
27、人體發號施令的腦,它由大腦、小腦、腦干三部分組成。
大腦由左右半球構成,稱為大腦半球。兩個半球分別控制著不同的活動。右腦控制有關音樂、幻想、繪畫等活動;左腦控制數學和邏輯思維、語言技巧和記憶等活動。左半腦負責管理右側身體,右半腦負責管理左側身體。
大腦最表層是大腦皮層,是腦最重要的部分。大腦皮層有許多溝槽和褶皺,這增加了大腦皮層的面積。使得人區別於其他的動物而更聰明。
28、人的神經系統是由腦、脊髓、神經三部分組成。腦管理著全身一切器官的工作,還管想事情和記事情;脊髓是人體一些簡單活動的中樞,也是信息上下傳導的通路;神經負責把全身各個器官的信息報告給腦,把腦的命令傳達給全身各個器官。
29、神經只能朝一個方向傳遞信息和命令。有的神經把從感覺器官得到的信息向腦的方向傳送,這叫感覺神經或傳入神經;有的神經把腦下達的命令向 肌肉的方向傳送,這叫運動神經或傳出神經。
30、精心保護我的大腦:要合理安排好學習、工作、勞動、體育鍛煉、營養和休息,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保持良好心態,不沾染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嗜好,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使神經系統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復和提高,這對身體健康也有益處。
❹ 小學四年級科學第5單元復習題〔大象版〕
我掌握的科學知識一、填空1、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2、碘酒 變藍 3、加工食品 天然食品 食用色素 4、7 蠕動 5、弓形、箕形、斗形6、多樣化 7、澱粉 8、排序分類 相同或相似 林奈 「雙名法」 亞里士多德二、判斷1 × 2× 3× 4√ 5× 6× 7× 8 √三、選擇1、 B D 2、C 3、A D 4、C B D我研究科學的能力1、油鹽糖(每天不超過25克)豆、奶類(每天150克)魚、蝦、肉、蛋類(每天125—200克)蔬菜類、水果類(水果每天100—200克)(蔬菜每天400—500克)糧食類(每天300—500克)我的優點:營養種類齊全,數量足。我的不足:營養比例不平衡,如油鹽糖較多,蔬菜較少。我的改進方法:注意營養的科學搭配,多吃蔬菜、水果等。2、記錄塑料實驗的排序結果。 褶皺程度 抗拉性能 透明度食品保鮮膜 ☆ ☆ ☆ ☆ ☆ ☆ ☆ ☆ ☆食品塑料袋 ☆ ☆ ☆ ☆ ☆ ☆衣物塑料袋 ☆ ☆ ☆我掌握的科學方法1、填寫人體的消化器官名稱,並寫出食物的「旅行」路線。(5分)( 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2、把下列食品按序號分成四大類:糧食類:(5) (7)魚肉蛋奶豆類:(1) (4) (6) (9) (12)脂肪類:(10)蔬菜、水果類:(2) (3) (8) (11)3、 答:(1)細嚼慢咽。(2)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3)飯前洗手,飯後漱口。(4)葷素搭配。(5)講究口腔衛生。(6)保持良好心情。4、答:(1)注意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2)多清洗,多浸泡。(3)少吃腌臘食品。(4)多吃綠色食品。5、答:能,因為胃腸的逐段蠕動,推進食物向下一個目標前進。我的科學實踐1、利用科學方法檢測土豆、花生的主要營養成分。實驗名稱:檢測土豆、花生的主要營養成分。實驗材料:土豆、花生、碘酒、白紙、滴管實驗過程:(1)滴幾滴碘酒到土豆上,待一會我們發現土豆片上滴碘酒的地方變藍了。(2)將花生剝去皮,在白紙上塗抹一下,我們發現白紙上留下了油跡。實驗結論:土豆中含有澱粉,花生中含油脂。2、用漏斗、軟塑料管等材料模擬食物在消化道里的運動。實驗名稱:模擬食物在消化道里的運動實驗材料:漏斗、軟塑料管、塑料膜、長筒襪、碎饅頭、乒乓球實驗過程:(1)用漏斗代替口腔,軟塑料管代替食道,塑料膜代替胃,長筒襪代替腸。(2)把潮濕的碎饅頭放在口腔里,手捏食道使食物進入胃。(3)胃中的食物進入腸(用乒乓球代替)用手擠食物在腸內前進,最後從肛門排出。實驗結論:食物的消化過程是: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❺ 大象版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誰的車兒跑得快演示實驗教案
目標來正確就是指制定的教學目源標既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目標是設計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課堂教學的總的指導思想,是上課的出發點,也是進行課堂教學的終極回宿。如何制定出一個具體明確又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結合數學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制定出本節課的教學計劃:要使學生把握哪些知識、形成什麼樣的技能技巧、達到什麼樣的熟練程度、會用哪些方法解題等,這就是雙基目標。其次是考慮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思維能力,這是思維能力的目標。再次是想一想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哪些思想教育,培養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是滲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後是考慮哪些地方可以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這是創新教育的要求,這也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