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且文言文

且文言文

發布時間: 2020-12-03 11:24:04

⑴ 「且」在古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

「且」在古文抄言文中用襲法比較多,主要用法如下:

  1. 作為助詞,可以用在句末,相當於「啊」。

  2. 作為代詞,此,這;今。

  3. 作為發語詞,用在句首,與「夫」相似,且說。

  4. 作為副詞,
    1、將近;幾乎。年且九十。——《列子·湯問》
    2、將;將要。且為之奈何。——《史記·項羽本紀》
    3、暫且;姑且;且往觀乎?——《詩·鄭風》
    4、表讓步,尚且;都;還。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白馬篇》

  5. 作為連詞
    1、表示並列關系,相當於「又」、「而且」。
    2、又……又。連用以表示兩件事同時並進。如:既高且大;且戰且退。
    3、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抑或」、「或者」。
    4、表示遞進關系,相當於「尚且」、「況且」。
    5、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若」、「假如」、「就是」、「即使」。
    6、尚且,還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史記·項羽本紀》

⑵ 古文中且是什麼意思

1、將要;將近。

北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不出,火且盡。」不出,火星將盡

2、暫且;姑且。

唐代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且放白鹿青崖間。」暫且放養白鹿,在那青崖之間

3、尚;尚且。

漢代司馬遷《鴻門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我連死尚且不怕,一杯酒怎會推辭呢?

4、又;一邊……一邊。表示並列關系。

先秦《伐檀》:「河水清且漣漪。」河水清清又起波紋

5、而且;況且;並且。表示遞進關系。

戰國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且君嘗為晉君賜矣。」況且您曾經對晉國國君施過恩惠。

6、即使;即或。表示假設關系、讓步關系。

漢代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就是普通人對這種情況也感到羞恥,更何況是將相呢?

7、或者;還是。表示選擇關系。

漢代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豈吾相不當侯也?且固命也?。」難道是我的骨相不該封侯呢?還是命該如此呢?

(2)且文言文擴展閱讀

1、今義:

(1)尚,還,表示進一層:既高且大。尚且。況且。

(2)表示暫時:苟且偷安。姑且。

(3)表示將要、將近:城且拔矣。年且九十。

(4)一面這樣,一面那樣:且走且說。

(5)表示經久:這雙鞋且穿呢!

(6)文言發語詞,用在句首,與「夫」相似:且說。

(7)姓。

2、組詞:

(1)且慢:暫時慢著(含阻止意):~,聽我把話說完。

(2)姑且:副詞。表示暫時地,只好如此:我的意見~保留,以後再討論。

(3)苟且:只顧眼前,得過且過:~偷安。敷衍了事;馬虎:因循~。他做翻譯,一字一句都不敢~。不正當的(多指男女關系)。

⑶ 文言文中與且意思相近的是哪個

文言文中的「且」有不同的用法,意思不同,因此不與某一個字近版義。
作為副詞用權法,如:
年且九十——且與「將」近義。
且往觀乎——與「姑」近義。
上晚年多內寵,‍小王且二十人——與「近」近義。
作為連詞,且與「而」、「又」、「並」、「或」、「若」近義。
作為代詞,與「此」近義。

⑷ 文言文中且字的用法怎麼

文言文中 「且」字的用法 (一)「且」字用作連詞的用法: 1、「且」字遞進關系的用法:用於前後兩分句間,後句比前句更進一步,可譯為「況且」「而且」「再說」。例: ①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己久疲。(《赤壁之戰》)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 ④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⑤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 3、「且」字表轉折讓步關系的用法:可譯為「尚且」「還」「雖然」「即使」「但是」「不過」。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②故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③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鴻門宴》) 4、「且」字表並列關系的用法:⑴陳述一種事物的幾個方面,可譯為「並且」「而且」。 ①且立石於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五人墓碑記》) ②肅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赤壁之戰》) ③且使遽告於鄭。(《崤之戰》)⑵「且」字連接兩個形容詞的用法:表示狀態同時具有,可譯為「又…又…」。 ①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孔雀東南飛》)⑶「且」字連接動詞的用法:可譯為「一邊…一邊」 ①又有若老人咳且笑於山谷中者(《石鍾山記》) ②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記》) (二)「且」字用作副詞的用法: 1、將,將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 ②且為之奈何(《鴻門宴》) ③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④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 2、暫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 「且夫」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說」。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兵車行》)

⑸ 高考文言文中「且」字有哪些用法

用作連詞

1.遞進關系,而且,並且。

①且立石於其墓之門(《五人墓碑記》)

②肅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赤壁之戰》)

③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己久疲。(《赤壁之戰》)

2.遞進關系,況且,再說。

①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

②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

③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3.讓步關系,尚且,還。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②故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4.並列關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趙弱且怯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孔雀東南飛》)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於山谷中者(《石鍾山記》)

④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記》)

2用作副詞

1.將,將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

②且為之奈何(《鴻門宴》)

③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④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

2.暫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

【且夫】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說」。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餚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

②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赤壁賦》)

③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報任安書》)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兵車行》)

⑹ 且 古文言文中什麼意思

」且「字用法比較多,詞性也比較復雜。除了少數文言中虛詞用法外,一直沿用至今。
主要用法有:
一、助詞 用在句末,相當於「啊」。

二、代詞此,這;今。匪且有且,匪今斯今。——《詩·周頌·載芟》。

三、發語詞,用在句首,與「夫」相似:且說。

四、副詞
1、將近;幾乎。年且九十。——《列子·湯問》
2、將;將要。且為之奈何。——《史記·項羽本紀》
3、暫且;姑且;且往觀乎?——《詩·鄭風》
4、表讓步,尚且;都;還。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白馬篇》

五、連詞
1、表示並列關系,相當於「又」、「而且」。君子有酒,旨且多。——《詩·小雅》
2、又……又。連用以表示兩件事同時並進。如:既高且大;且戰且退。
3、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抑或」、「或者」。是且非邪。——唐·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4、表示遞進關系,相當於「尚且」、「況且」。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三國志》
5、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若」、「假如」、「就是」、「即使」。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廉頗藺相如傳》
6、尚且,還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史記·項羽本紀》

更詳細的用法可以參考網路裡面的,或者《辭海》、《現代漢語大辭典》等工具書,都比較完善。

⑺ 且在古文中是什麼意思

1)尚且,等於現代漢語的「還」或「都」,例如「臣死且不避」(我連死都不怕)
2)姑且,暫且,等於現代漢語的「先」,例如「民勞,未可,且待之」(民眾太勞累,還不是[征伐]的時機,先等等)
3)將要,接近,例如「城且拔」(城快要被攻破了)
4)而且,例如「君子有酒,旨且多」(又醇又多)
5)指兩件事情並進,如「且戰且退」
6)在某些古文中通「祖」,有人認為這個字實際上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是祖字的本字。
還有別的意思,就不一一列舉了。

⑻ 古文中"且…且…"的意思

且…且…:一邊…一邊…。
牝雞護雛且避且就:母雞看著小雞一邊躲避烏鴉一邊靠近小雞。

牝雞失雛
原文:雞引雛於庭,啄殘粒,拾蟲蟻,佝佝自得。隼過其上。見以為搏雛也,亟翼雛匿之。隼去乃出雛,飲啄如故。頃之,有烏下集於傍。雞顧雛且避且就。烏稍狎之,雞以為無害也,遂恣雛飲啄不復避。烏伺雞狎,亟攫一雛飛去。
譯文:母雞帶著小雞在院子里啄食剩下的米粒和蟲子螞蟻,「嘰嘰」得很自得。鷹飛過其上,母雞認為它要捕捉小雞,張開雙翅保護小雞。鷹無奈而去,母雞放開小雞,照舊飲食。過了一會,有烏鴉飛下來停在其旁,母雞看著小雞一邊躲避烏鴉一邊靠近小雞。烏鴉挑逗著小雞,母雞認為沒有威脅,就讓小雞隨意飲啄而不庇護。烏鴉等到母雞沒有防備之心了,就叼著一隻小雞飛走了。

⑼ 且在古代文言文中的意思

〈副〉

1. 將近;幾乎 [almost;nearly]
年且九十。——《列子·湯問》
上晚年多內寵,小王且二十人。——《資治通鑒》
去後且三年。——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2. 將要 [be going to;will;shall]
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詩·齊風》
故天之且風,草木未動而鳥已翔矣。——《淮南子》
且為之奈何。——《史記·項羽本紀》
以為且噬己矣。——唐· 柳宗元《三戒》
火且盡。——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禍且及汝。——清· 魏禧《大鐵椎傳》
3. 又如:且當(該當);且然(亦將如此)
4. 暫且;姑且 [just;for the time being]
且往觀乎?——《詩·鄭風》
且攜所著。——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甚且心之所以清。——清· 劉開《問說》
5. 又如:你且等一下;這事且放一下;且可(猶暫且);且休(暫且休整);且自(暫且;只管);且住(暫止);且暫(猶暫且);且權(暫且;姑且);且則(姑且);且復(姑且再)
6. 用來加強語氣,表示某事物的極端的、假設的或不可能有的情況或事例 [even]。如:死且不怕,況困難乎
7. 〈方〉∶表示需要或可以延續很長時間 [for a long time]。如:這筆且用呢;他且來不了呢

<連>

1. 表示並列關系,相當於「又」、「而且」 [and]
君子有酒,旨且多。——《詩·小雅》
行牧且蕘。——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連拜且泣。——宋· 王讜《唐語林·雅量》
香且甘者。——清· 周容《春酒堂遺書·芋老人傳》
賊能且眾。——清· 魏禧《大鐵椎傳》
2. 又如:貧且賤;橫且直;且並(並且);且是(而且)
3. 又…又。連用以表示兩件事同時並進 [both…and…]。如:既高且大;且戰且退
4. 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抑或」、「或者」 [or]
王以天下為尊秦乎?且尊 齊乎」——《戰國策》
是且非邪。——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5. 表示遞進關系,相當於「尚且」、「況且」 [moreover]
且焉置土石。——《列子·湯問》
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三國志》
且人患志之不立。——《世說新語·自新》
余悲之,且曰…——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且欲觀客。——清· 魏禧《大鐵椎傳》
6. 又如:且夫(且況。況且)
7. 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若」、「假如」 [if]
且靜郭君聽 辨而為之也,必無今日之患也。——《呂氏春秋》
且復妄言。——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8. 又如:且如(假如;如果);且使(假使;倘若)
9. 尚且,還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史記·項羽本紀》
為眾人師且不敢。——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且繼今以往。——[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10. 另見 jū

熱點內容
鄧矮的歷史 發布:2025-05-14 15:03:50 瀏覽:621
中小學師德總結 發布:2025-05-14 14:47:39 瀏覽:720
初中教學進度 發布:2025-05-14 13:33:36 瀏覽:758
新產業化學發光儀 發布:2025-05-14 13:22:51 瀏覽:775
帶班主任的老師 發布:2025-05-14 13:20:39 瀏覽:240
氧化鋁化學 發布:2025-05-14 13:03:56 瀏覽:339
綠色化學與環境保護論文 發布:2025-05-14 12:54:28 瀏覽:435
牛津高二英語 發布:2025-05-14 12:18:39 瀏覽:888
2014溫州師德培訓心得 發布:2025-05-14 11:26:56 瀏覽:663
彩虹6號多少錢 發布:2025-05-14 10:03:47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