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雪文言文
㈠ 夜雪初霧,蕎麥彌望。翻譯文言文
下了一晚上雪,到了早上彌漫著霧,遠遠地看見了一片蕎麥。
㈡ 古文《夜雪》自嘆每有欲往的往是舌么意思
往:去,到什麼地方去。欲往:想去(某個地方)。
這一次由於下大雪,想去沙市又去不了,才有自嘆「每有欲往,輒復不遂」(每次想去什麼地方,老是因為各種原因去不成。)
㈢ 求夜雪袁中道的古文翻譯和閱讀題目
崇禎五來年十二月,我住在自西湖。接連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凌晨後,我劃著一葉扁舟,穿著毛皮衣服、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彌漫著水氣凝成的冰花,天與雲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長堤的痕跡,湖心亭像一個墨點,我的小舟像一片芥葉,舟中的人影像兩三個米粒罷了。
到了亭子上,看見有兩個人已鋪好了氈子,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在湖中怎麼還能碰上(您)這樣(有閑情雅緻)的人呢!」拉著我一同飲酒。我勉強喝下了三大杯,然後(和他們)道別。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來時)下了船,船夫嘟噥道:「不要說相公您痴迷,還有比您更痴迷的人呢!」
㈣ 夜雪的古詩文
夜雪:
夜雪大作,時欲登舟至沙市,竟為雨雪阻。然萬竹中雪子敲戞,錚錚有聲。暗窗紅火,任意看數卷數,亦復有少趣。自嘆每有欲往,輒復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魯直所謂無處不可寄一夢也。 (袁中道)
晚上下起了大雪。當時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所阻擋。然而大雪敲擊竹子,發出錚錚的聲音,暗暗的窗子與紅紅的燭火,任意看數卷書,也是很有趣的。離時為自己嘆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總是不行。然而是行是止,任它吧。魯直所說「沒有一處不可以寄一夢」。
㈤ 袁中道的夜雪 文言文翻譯
1、夜雪大作,時欲登舟至沙市,竟為雨雪阻。然萬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錚錚有聲。暗窗紅火,任意看數卷書,亦復有少趣。自嘆每有欲往,輒復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魯直所謂無處不可寄一夢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霰,一種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現,狀如鹽粒。
②敲戛:敲打。
1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3分)
①自嘆每有欲往 往___________
②輒復不遂 輒___________
③任之而已 而已___________
12.「亦復有少趣」,「趣」在何處?聯繫上文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答案】11.答案:①去,前往 ②就 ③罷了
評分:每小題l分。共3分。
12.答案:趣在雪夜聆聽竹林里傳來的清脆的敲擊聲;趣在坐在昏暗的小屋感受爐火的溫暖;趣在悠閑自得地讀書。評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2、翻譯
晚上下起了大雪。當時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所阻擋。然而大雪敲擊竹子,發出錚錚的聲音,暗暗的窗子與紅紅的燭火,任意看數卷書,也是很有趣的。離時為自己嘆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總是不行。然而是行是止,任它吧。魯直所說「沒有一處不可以寄一夢」。
㈥ 求古文翻譯:<入蜀日記>八日,五鼓盡~~夜雪
《入蜀記》譯文
【原文】(七月)十四日,晚,晴。開南窗觀溪山。溪中絕多魚,時裂水面躍出,斜日映之,有如銀刀。垂釣挽罟者彌望,以故價甚賤,僮使輩日皆饜飫。土人雲,此溪水肥,宜魚。及飲之,水味果甘,豈信以肥故多魚邪?溪東南數峰如黛,蓋青山也。
【譯文】(七月)十四日,傍晚,天晴。打開船艙中向南的窗,觀看河山風光。姑熟溪中有很多魚,不時沖開水面躍出來,夕陽照映溪水,如同銀刀一樣。垂竿釣魚、拉網捕魚的人滿眼都是,因為這緣故,魚價很低,家僮差役們每天都吃得飽飽的。當地的人說,這溪水很肥,適於魚的生長。等到我唱了這溪水,覺得水味道真根甜,難道當真是因為水肥的緣故嗎?溪的東南許多山峰像青黑色的顏料染過一樣,原來是青山啊。
【原文】(八月)十四日,曉,雨。過一小石山,自頂直削去半,與餘姚江濱之蜀山絕相類。拋大江,遇一木筏,廣十餘丈,長五十餘丈。
【譯文】(八月)十四日,(船從富池出發西行)拂曉,下雨。經過一座小石山,(這座山)筆直得像從山頂一刀削去一半,跟餘姚江邊的蜀山很相似。行船在江上,遇到一木筏,寬十多丈,長五十多丈。
【原文】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雞犬臼碓皆具,中為阡陌相往來,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舟人雲,此尚其小者耳,大者於筏上鋪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復能入夾,但行大江而已。是日逆風挽船,自平旦至日昳才行十五六里。泊劉官磯,旁蘄州界也。兒輩登岸,歸雲:「得小徑,至山後,有陂湖渺然,蓮芰甚富。沿湖多木芙蕖,數家夕陽中,蘆藩茅舍,宛有幽致,而寂然無人聲。有大梨,欲買之,不可得。湖中小艇采菱,呼之亦不應。更欲窮之,會見道旁設機,疑有虎狼,遂不敢往。」劉官磯者,傳雲漢昭烈入吳嘗杈舟於此。晚,觀大黿浮沉水中。
【譯文】上面有三四十戶人家,妻子兒女雞狗以及舂米的臼、碓都有。中間有相往來的通道,還有神祠,這是向來沒有見過的。駕船的人說,這還是小的呢,大的可在竹筏上鋪上土作菜田,或開酒店,大得卻不再能開進小水灣,只在大江中行進罷了。這天刮逆風,(纖夫)用力拉船,從天亮到日落才走了十五六里。船在劉官磯停泊,這里古代蘄州邊界。子侄等輩上岸,回來後說:「發現一條小路,(從小路)到山後面,有一個小湖,面積很大,蓮子菱角很多,沿湖有很多木芙蕖,幾戶人家在夕陽中,蘆葦籬笆、茅屋房舍,彷彿是一個幽雅的地方,而且寂靜得沒有人聲。有很大的梨,想買它,但沒法買到。湖中有輕快的小船采菱角,叫他們也沒有人答應。想要再看個究竟,恰好看見路旁設有打捉野獸的工具,懷疑有虎狼,於走不敢再向前走了。」劉官礬,傳說走蜀漢昭烈帝劉備到吳國去,曾在這里攏船上岸。晚上,看見大鱉在水中沉浮。
【原文】(八月)二十一日。過雙柳夾,回望江上,遠山重復深秀。自離黃,雖行夾中,亦皆曠遠,地形漸高,多種菽粟蕎麥之屬。晚,泊楊羅,大堤高柳,居民稠眾。魚賤如土,百錢可飽二十口;又皆巨魚,欲覓小魚飼貓,不可得。
【譯文】(八月)二十一日,(船從黃州上游戚磯港出發)經過雙柳夾,回頭望江上,遠山重重深幽清秀。從離開黃州,雖然行進在雙柳夾中,也都空闊遼遠,地形漸漸高了,大多種些豆子、穀子、蕎麥之類的糧食作物。晚上,在楊羅洑停泊,這里堤岸寬大,柳樹高密,居民稠密眾多。魚像土般便宜,一百個銅錢(買的魚)可以使二十個人吃飽;又都是大魚,想找點小魚養貓,不能找到。
【原文】(九月)九日,早,謁後土祠。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余,整潔無一枝亂。掛帆,拋江行三十里,泊塔子磯,江濱大山也。自離鄂州,至是始見山 。買羊置酒。蓋村步以重九故,屠一羊,諸舟買之,俄頃而盡。求菊花於江上人家,得數枝,芬馥可愛,為之頹然徑醉。夜雨,極寒,始覆絮衾。
【譯文】(九月)九日,(船行至荊州石首縣境內)早上,往拜土神的廟。路旁的民屋,覆蓋房頂的茅草都有一尺多厚,整齊得沒有一根亂草。張起船帆,在江中航行三十里,在塔子礬停泊,塔子礬是江邊的大山。從離開鄂州,到這里才見到山。買羊買酒,在村莊旁的水邊停船,因為是重陽節的緣故,殺了一隻羊,幾條船分買了,不一會就吃完了。在江邊的人家那裡買了幾枝菊花,芳香可愛,因此就喝得醉了。夜裡下起雨來,非常寒冷,這才開始蓋被子了。
【原文】(十月)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門關,僅通一人行,天下至險也。晚,泊巴東縣,江山雄麗,大勝秭歸。但井邑極於蕭條,邑中才百餘戶,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無片瓦。權縣事秭歸尉右迪功郎王康年、尉兼主簿右迪功郎杜德先來,皆蜀人也。謁寇萊公祠堂,登秋風亭,下臨江山。是日重陰微雪,天氣飂飃,復觀亭名,使人悵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嘆。遂登雙柏堂、白雲亭。堂下舊有萊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復,秀麗可愛。白雲亭則天下幽奇絕境,群山環擁,層出間見,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欄外雙瀑瀉石澗中,跳珠濺玉,冷入人骨。其下是為慈溪,奔流與江會。余自吳入楚,行五千餘里,過十五州,亭榭之勝無如白雲者,而止在縣廨聽事之後。巴東了無一事,為令者可以寢飯於亭中,其樂無涯,而闕令動輒二三年,無肯補者,何哉?
【譯文】(十月)二十一日,(船過歸州)在船中望石門關,才能通過一個人,真是天下最險的地方。晚上,船停泊在巴東縣,大江和山川都很雄偉壯麗,遠遠超過了秭歸。街市上很蕭條冷落,縣城裡才一百多戶人家,縣令辦公的地方以下都是茅草屋,沒有一片瓦。代理縣尉的是秭歸的縣尉右迪功郎王康年,尉兼主薄是右迪功郎杜德先來,都是四川人。拜見寇萊公詞堂,登上秋風亭,下面挨著長江。這一天天陰很重下著小雪,天氣凄冷,再看亭子的名字,使人悵然若失,才有流落天涯的感慨。於是又登上雙柏堂、白雲亭。堂下原先有寇萊公所栽種的柏樹,現在已經枯死了。然而南山峰巒很多,秀麗可愛。白雲亭是天下最幽奇最絕妙的地方,群山環圍著,一層一層顯現出來,古木繁密茂盛,往往都是二三百年長起來的。亭欄外面有兩個瀑布直流進山澗中,像珍珠在跳躍,像玉屑在飛濺,冷氣侵入骨間。它的下面是慈溪,奔流著與長江會合。我從江浙進入湖北,行程五千餘里,經過了十五州,最美的風景沒有超過白雲亭的,只在縣尉辦公之地的後方。巴東知縣一點事也沒有,作縣令的可以睡覺、吃飯都在亭子中,那種樂趣簡直無邊,可是縣令空缺動不動就是二三年,沒有誰肯來補缺,這是為什麼啊?
㈦ 世說新語中謝安始出西戲和夜雪兩篇文言文翻譯
《謝安始出西戲》翻譯:謝安當初到西邊去賭博,輸掉了車子和駕車的牛,只好拄著拐棍走回家。半路上碰見劉尹,劉尹說道:「安石恐怕喪氣了吧!」謝安就搭他的車回去。
㈧ 夜雪文言文答案
夜雪大作。時來欲登自舟至沙市[1],竟為雨雪所阻。然萬竹中雪子敲戛[2],錚錚有聲,暗窗紅火,任意看數卷書,亦復有少趣。自嘆每有欲往。,輒腹復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魯直所謂﹕「無處不可寄一夢」也。
作品注釋
[1]沙市:在湖北江陵縣東南十五里長江北岸。 [2]雪子:即霰,南方稱雪子。敲戛(jiá):敲擊。 [3]流行坎止:《漢書·賈誼傳》:「乘流則進,遇坎則止。」意為:在順利情況下就行動;遇到困難就停止。 [4]魯直:黃庭堅,字魯直,北宋詩人。
翻譯
晚上下起了大雪。當時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所阻擋。然而大雪敲擊竹子,發出錚錚的聲音,暗暗的窗子與紅紅的燭火,任意看數卷書,也是很有趣的。離時為自己嘆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總是不行。然而是行是止,任它吧。魯直所說「沒有一處不可以寄一夢」。
㈨ 雪夜訪戴翻譯
翻譯為:
王子猷居住在山陰(今浙江紹興市),一次夜裡下大雪,他從睡眠中醒來,打開窗戶,命令僕人斟上酒。四處望去,一片潔白銀亮,於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誦著左思的《招隱詩》。忽然間想到了戴逵,當時戴逵遠在曹娥江上游的剡縣,即刻連夜乘小船前往。
經過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門前卻又轉身返回。有人問他為何這樣,王子猷說:「我本來是乘著興致前往,興致已盡,自然返回,為何一定要見戴逵呢?」
《雪夜訪戴》,選自《世說新語》,作者為南朝宋的劉義慶。原文為: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9)夜雪文言文擴展閱讀
作品鑒賞:
《雪夜訪戴》是一篇記述日常生活小事的精緻小品,通過寫王子猷雪夜訪戴安道興盡而返的故事,體現了王子猷率真,任性張揚個性,追求事實的過程,而並非結果,是一個性情瀟灑的人,也反映了當時土族知識分子任性放達的精神風貌。
王子猷是王羲之的兒子,有其父必有其子。王子猷在一個雪夜醒來,突然想起了老朋友戴安道,便連夜乘舟前往。這已是一個不尋常的舉動了。小船行了一個晚上,天亮時到達朋友的門前,他卻又掉頭回去了,這就更令人莫名驚詫了。
但王子猷有自己的說法:「乘興而行,興盡而返。」這個「興」字用得好,它是這篇文章之魂,也是王子猷行為的重要依據。只要乘「興」與「興」盡了,見不見戴安道已經不重要了。
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致、興趣、興味行事,不遵循生活的既定規范和常理常情,這是一種非常自由舒展的人生態度和生命狀態。它不僅體現出當時士人所崇尚的任誕放浪、不拘形跡的「魏晉風度」,而且具有了超越時空的永恆價值與魅力。
王子猷這種不講實務效果、但憑興之所至的驚俗行為,十分鮮明地體現出當時士人所崇尚的「魏晉風度」的任誕放浪、不拘形跡,有窺一斑而見全豹之效。
文章語言簡練雋永,能緊緊抓住主旨極省筆墨地敘寫故事,刻畫人物。全文僅百來字,卻幾經轉折。眠覺、開室、命酒、賞雪、詠詩、乘船、造門、突返、答問,王子猷一連串的動態細節均歷歷在目,雖言簡文約,卻形神畢現,氣韻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