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術學科 » 泡泡少兒美術

泡泡少兒美術

發布時間: 2020-12-03 12:38:22

㈠ 幼兒園中班藝術泡泡泥教案《瓶蓋烏龜》

  • 幼兒園抄,舊稱蒙養園、幼稚園,為一種學前教育機構,用於對幼兒集中進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納三至六周歲的幼兒。幼兒園的任務為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可以說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快樂天地,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為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其教育課程沒有明顯的區分,大概由語言、科學、藝術、健康和社會等五個領域以及各種活動構成。各個領域相互融合,決定教學內容...

㈡ 小班美術活動教案有趣的泡泡怎麼導入'

活動來源:
小班的學習生活已經過了三個月了,通過這段時間美術活動的開展,幼兒已經開始接觸了長短線和曲線封閉圓的畫法,對線條的興趣已經逐漸地濃厚起來了。每次早操活動回來,小朋友就對樓道中哥哥姐姐們漂亮的作品很感興趣,尤其對畫中的線條、圖形品頭論足,津津樂道。結合本班幼兒現有的繪畫水平,我在班上組織了這次有關圓的系列繪畫活動。
活動目標:
1、繼續鞏固復習曲線封閉圓的畫法,並大膽運用簡單長短線條進行添畫創作活動。
2、喜歡參與美術活動,體驗作品及創作帶來的樂趣。
3、體會與好朋友、同伴互幫互助的美好情感。
活動准備:
教師:泡泡槍 背景圖範例各一 幼兒:小畫筆 畫紙 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導入:聖誕節快要到了,小熊給小二班的小朋友送來了一樣很棒的禮物,小朋友猜猜看是什麼
2、教師打開禮物袋,展示泡泡槍,吹泡泡,引導幼兒觀察泡泡的樣子?
3、創設情境:泡泡寶寶飄呀飄,飄到哪裡去了呢?重點引導幼兒復習曲線封閉圓的畫法。
A、情境一:(蘋果)果園里這位農民伯伯的蘋果樹沒有長蘋果,這可急壞了農民伯伯了。泡泡寶寶來幫忙。泡泡寶寶變到哪裡去啦?它想幫農民伯伯變出什麼呀?
B、情境二:(氣球)小貓咪它幹嘛哭呀?泡泡飄到這里看見了,也來幫助他,瞧,泡泡又變成了什麼?
C、情境三:(小雞)雞媽媽很著急,它的小雞寶寶不見啦。泡泡寶寶幫助了太多人已經沒力氣變了,我們也學泡泡寶寶來幫助雞媽媽。
4、教師講解小雞的畫法
(1)教師指出小雞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小雞,說說小雞長什麼樣?
(2)請幼兒邊說小雞的畫法,教師邊講解示範繪畫小雞,並引導幼兒嘗試學習把畫面添畫完整。
示範畫一:完整示範。老師邊畫變引導幼兒說出小雞的身體特徵。
示範畫二:不同動態示範。教師師根據幼兒回答示範作畫。
——小雞的好朋友在跟它說話,畫在什麼地方才好呢?
——除了散步,小雞還會跑步呢? 跑步的小雞是怎麼樣的?
——小雞和好朋友還可能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示範畫三: 添畫場景示範
——小朋友們想想看,小雞會在哪裡散步呢?
——小雞散步的時候天氣如何?畫紙上還有很多空白的地方,你們覺得太陽應該畫在什麼位置比較好?
5、啟發幼兒討論:小雞和好朋友之間還可能會發生哪些有趣的事情,你們幫泡泡寶寶把它們變出來好嗎?
6、幼兒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7、活動延伸:幼兒作品展示,教師帶領幼兒玩抓泡泡游戲。

㈢ 幼兒園托班美術教案棉花糖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藍三色,能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作畫。
2、知道泡泡是圓形的,能大膽嘗試運用多種材料表現圓形泡泡。
3、喜歡參與印畫活動,體驗創造的快樂。

活動准備:
故事掛圖2幅,紙筒、瓶蓋、酸奶瓶若干,紅黃綠三色顏料、抹布、白紙若干、「吹泡泡」歌曲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看圖講述故事,激發興趣。
教師出示圖片並提問講述:
1、寶寶們,圖上的小貓在做什麼?
2、你見過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小貓吹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它吹的多嗎?
(運用看圖講述與生活經驗講述相結合,引導寶寶說出泡泡的形狀是「圓圓」的;正確區分多、少)

二、圖形刺激:
1、教師示範、講解方法。
出示紙筒、顏料盒:寶寶們,我這里有許多好玩的東西,它可以變出泡泡,看老師是怎樣玩的:教師邊示範講解印畫方法:先沾顏料,重重的按下去,輕輕的提起來。
2、個別幼兒嘗試印畫泡泡。
(1)、剛才老師是怎樣變出泡泡來的?
(2)、誰願意來試一試?個別幼兒嘗試印畫泡泡,及時幫助寶寶解決印畫中出現的困難。如:印畫方法、注意事項等等。

三、想像創造:
1、出示作業紙:翹,這只小貓怎麼也吹不出泡泡,我們來幫幫他吧。
2、我這里有各種各樣的瓶蓋、酸奶瓶,他們能不能變出泡泡呢?(引導孩子猜測,激發嘗試願望。)
3、鼓勵寶寶選擇喜歡的材料為小貓添畫泡泡,教師及時觀察孩子的操作,可根據寶寶的印畫情況,引導寶寶運用合適的材料印畫,使每個寶寶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四、作品賞評:
1、寶寶們真能幹,幫小貓吹出這么多圓圓的泡泡。,小貓真高興,他要謝謝寶寶。
2、游戲《追泡泡》,結束活動。

㈣ 誰能給我一片托班《捏捏小泡泡》的美術手工教案

這里是關於泡泡的幼兒園教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美麗的泡泡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嘗試自由選擇色彩用印章印畫,體驗印畫的樂趣。
2、感受大大小小圓圈的泡泡,能用多種顏色的顏料印畫。
活動准備:
瓶蓋若干,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重點:
嘗試自由選擇色彩用印章印畫,體驗印畫的樂趣。
活動難點:
感受大大小小圓圈的泡泡,能用多種顏色的顏料印畫。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
教師邊吹泡泡邊引導幼兒觀察泡泡的形狀、顏色。
幼兒討論。
教師總結:泡泡啊,圓溜溜,一個個,一串串,有大的,有小的,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真漂亮。
2、示範講解。
教師邊示範邊講解印章的用法:任選一個瓶蓋,用手指捏著,任意蘸一種顏色的顏料,把他放在紙上按一下,一個有顏色的泡泡就出現了。
3、幼兒練習。
鼓勵幼兒用不同大小的印章、多種顏色的顏料印滿整張畫面。
4、講評。
大家一起來看一看,評一評,哪個小朋友吹的泡泡多,顏色又漂亮。
個案觀察:
在活動的一開始,我通過吹泡泡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後來用瓶蓋印泡泡孩子更起勁了,並讓孩子們想想如果要換顏色的時候該怎麼辦?在孩子們的作畫過程中我注意到有很多孩子都是按照老師的要求來進行的,「蘸一蘸,印一下;蘸一蘸,印一下……」然後換一個瓶蓋繼續畫。可是徐昊熠小朋友卻是用一個瓶蓋一會蘸這種顏色一會蘸那種顏色,平時徐昊熠小朋友比較內向很少和小朋友老師進行交流,而且顯得特別的膽小,如果我當時就制止他的活動或者說神色稍微嚴厲一些可能他就會停止活動了,於是我就輕輕的走到他的身邊,拿了一個瓶蓋也和他一起畫起來了,看到我的參與他就立刻停下了他自己的活動,就看著我,我給他畫了幾個顏色比較漂亮的泡泡後就好象自言自語的說:「恩,真漂亮。」活動結束小朋友都在相互欣賞著自己的作品,徐昊熠就在那看著自己的畫笑個不停,還自言自語的說著什麼。
活動反思:
我根據小班幼兒直覺行動思維的特點,通過有趣的印章印畫形式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創造了相對自由、輕松的活動情境。印章印畫正符合了趣味性的特點,活動著力發掘孩子樂於創新的精神,讓孩子在簡單的學畫中,鍛煉手指小肌肉、發展創造性。幼兒在動中體驗,在玩中發展,充分體現了小班美術活動游戲化的特點。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㈤ 藝術口才小班吹泡泡教案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瓶蓋蘸顏料在小魚的周圍印泡泡,體驗合作印畫的樂趣。
2.初步學習欣賞作品,用簡單句描述,感受畫面的美。
3.在作畫時注意衛生,不把顏料弄在衣服上。
活動重難點:
願意嘗試運用瓶蓋合作印泡泡,初步學慣用簡單句描述作品。
活動准備:
1.海底世界的背景圖。
2.紅、藍水粉顏料各兩盆;大小不一的瓶蓋每人一個;抹布4塊。
3.背景音樂《魚兒魚兒水中游》。
活動過程:
1.出示小魚圖,激發幼兒印泡泡的興趣
看誰來了?小魚寶寶們,你們真可愛!看一看它們在干什麼?(幼兒自由講述)
它們一邊游泳一邊還會吐泡泡! 圖上的小魚它們也會吐泡泡。咦?它們的泡泡在哪兒呢?
2.出示印畫的材料,講解瓶蓋印泡泡的方法。
看,老師帶來了什麼材料?有很多大大小小不一樣的瓶蓋,還有一個彩色的小浴缸(水粉顏料)
(運用兒歌示範作畫)小瓶蓋,真可愛。小浴缸里跳一跳,大海里來壓一壓。哆唻咪,拿起來。看小魚的周圍吹出了許多的泡泡,小魚更開心了。
你看到小瓶蓋在干什麼?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大海里發生了什麼事情?
請一個小朋友也來試一試。小朋友吐泡泡的時候要在小魚的周圍。
3.介紹背景圖,布置任務。
(1)每一位小朋友都有一片海洋,請每位小朋友輕輕拿一個瓶蓋來印泡泡。
小朋友在印畫的時候注意衛生,小心顏料,手臟了可以用抹布擦一下。
(2)幼兒開始站著作畫,關注幼兒印泡泡時注意在畫面空的地方印,關注個人幼兒的衛生等。小朋友印了大泡泡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換一個瓶蓋再來印泡泡。
4.相互欣賞並展覽幼兒作品。分享集體創作成果的歡樂。
展示幼兒作品。看一看現在的大海美嗎?為什麼?
你印了什麼顏色的泡泡?你印了怎樣的泡泡?
活動反思:葉聖陶老先生曾說過:一個人從小時候起就應進行美育,那麼在幼兒園小班進行美育活動更顯得迫切了。小班幼兒剛從家庭走向新環境,其繪畫發展水平也正處於「塗鴉期」,由於年齡小,手的動作不夠靈活,加上他們繪畫的目的不太明確,不清楚應該如何畫,怎樣塗色,畫面怎樣變得漂亮,他們只是把繪畫當成一中游戲,隨自己興趣任意塗抹,畫出的物體不太規范(成形).因此,小班幼兒的美術是教學難度較大的一個年齡階段,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來說,幫助幼兒提高繪畫技能,使幼兒學會繪畫的手段,表現他們內心意圖是十分必要的.在《小魚吹泡泡》這一活動中,目標是讓幼兒學會運用一些輔助工具壓印圖形,這看似一個簡單的活動,但對於小班的孩子要完成這樣的任務,的確也要有一定的信心和毅力。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為了讓更多的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和感受活動過程所帶來的快樂,在活動時,我先出示一張小魚在吹泡泡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我們要把整片海洋的小魚都吹上泡泡。整個活動下來,幼兒興趣濃厚反應熱烈,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不見了以往那種半途而廢的現象。這樣利用幼兒游戲的興趣,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學習繪畫的興趣和強烈願望,從而達到了教學的目的;使幼兒在輕松、自願的氛圍中掌握了畫圓及塗色的技能。當然在組織這樣的活動時,我們要注意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內容,對不同能力發展的幼兒要提出不同的目標和要求。在活動的過程中對孩子作品的評價有些倉促,不夠詳細。對幼兒作品的評價我們仍要以贊賞、鼓勵為主。

熱點內容
思教育網 發布:2025-05-14 22:14:17 瀏覽:988
師德師紀自查小結 發布:2025-05-14 21:09:36 瀏覽:534
中學英語下載 發布:2025-05-14 20:01:44 瀏覽:498
小蘋果舞蹈教學兒童版 發布:2025-05-14 18:06:07 瀏覽:916
高三語文卷 發布:2025-05-14 17:40:03 瀏覽:761
五年級上冊語文達標卷 發布:2025-05-14 16:38:37 瀏覽:871
鄧矮的歷史 發布:2025-05-14 15:03:50 瀏覽:621
中小學師德總結 發布:2025-05-14 14:47:39 瀏覽:720
初中教學進度 發布:2025-05-14 13:33:36 瀏覽:758
新產業化學發光儀 發布:2025-05-14 13:22:51 瀏覽:775